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笔记一质点的直线运动易错知识清单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结论1.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2.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Δ为恒量,且Δ=或-=(-).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2:3:…:=1:3:5:…:(2-1)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3:…:=1:(-1):(-):…:(-).二、本部分内容主要有以下易错问题1.对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与瞬时速度的联系和区别,加速度和速度的概念等理解不深刻;对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之间常混淆不清;在位移、速度、加速度这些矢量的运算过程中正、负号的使用出现混乱.2.涉及运动学公式的五个物理量(,,,,),只要知道其中三个物理量,就能求出来另外两个,不少同学对此不理解,常常出现错误.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为矢量式.一般以的方向为正方向,把公式中的矢量运算转换成代数运算,不少同学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造成错解.4.应用结论不注意其适用条件造成错解.5.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分不清是属于“先减速,终停止”还是“先减速,终返回”.6.在分析图像问题时,不注意数与形的结合,不注意与实际运动情境相结合,盲目套公式造成错解.7.对于追及相遇问题,不注意审题,弄不清位移关系及临界条件造成错解.笔记二相互作用易错知识清单一、本部分常考的知识1.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理解,对公式=Δ、=的意义和应用.2.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3.共点力平衡的分析方法: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整体法、隔离法等.4.平衡的推论:(1)如果三个力使一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三个力必能构成一个首尾相接的封闭三角形;(2)如果三个力使一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3)如果物体受多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何一个力必与其他力的合力等大反向;(4)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沿任意方向物体所受的合力均为零;(5)三力汇交原理: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力的作用而平衡,那么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在同一平面内,交于一点.二、本部分常见的易错点1.对弹力方向的判断模糊不清.2.不能正确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认为静止的物体只能受到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只能受到滑动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公式=应用错误.4.不能正确理解合力的概念.5.缺乏正确的多角度的思维,对物体受力分析时,不少同学仅以某一角度去分析,缺乏整体全面的思维,造成错判.笔记三牛顿运动定律易错知识清单一、本部分研究的是运动和力的关系,主要涉及牛顿运动的三个定律.经常考查的知识、方法及题型1.对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瞬时性含义的理解.3.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知道物体的受力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如果再知道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应用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运动情况——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以及运动的轨迹.(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知道物体的运动情况,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推断或求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的力.3.用整体法或隔离法解决牵连体问题.4.传送带问题和“板块模型”的处理方法.二、本部分常见问题或错误1.不能准确地把握运动和力的关系.2.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问题时,常用错正、负号,其本质原因就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没能正确掌握,误以为物体受到什么方向的合外力,物体就向那个方向运动.3.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瞬时性、独立性理解不清.4.不能灵活运用整体法或隔离法解决牵连体问题.5.对传送带问题和“块板模型”不会分析或不会处理.6.不理解超重、失重的实质.笔记四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易错知识清单一、本部分常考并且容易出现错误的概念、规律及二级结论1.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用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化曲为直”2.平抛运动的规律:以物体的出发点为原点,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建立坐标系有:(1)平抛物体在时间内的位移可推得=,(2)位移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由tanα==决定,(3)平抛物体经时间时的瞬时速度可推得=,(4)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可由tanβ=决定.3.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向心力的来源及作用可以归纳如下:(1)向心力可能是物体受到的某一个力,也可能是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合力,也可能是某一个力的分力.(2)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合外力一定是向心力,指向圆心,只改变速度的方向.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如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合外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充当向心力,改变速度的方向;合外力沿轨道切线方向的分力,则会改变速度大小.4.在重力场中沿竖直轨道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最高点最易脱离圆轨道.对于沿轨道内侧和以细绳相连而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轨道压力或细绳张力恰为零——即只有重力充当向心力时的速度,为完成圆周运动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其大小满足方程:=,所以=.对于沿轨道外侧或以硬杆支持的物体,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可以为零.因竖直面上物体的圆周运动一般为变速的圆周运动,在中学阶段只讨论物体在圆周上特殊点——最“高”点或最“低”点的运动情况.5.对于万有引力定律及天体运动类问题要抓住两条思路:思路(1)利用在中心天体表面或附近,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表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思路(2)利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此得到一个基本方程:式中的表示向心加速度,而向心加速度又有、、、这样的几种表达形式,要根据具体问题,把这几种表达式代入方程,讨论相关问题.二、本部分常见的易错点1.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理解不透合运动和分运动关系理不清.2.对抛体运动处理方法不能灵活运用.3.对物体做圆周运动时的受力情况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特别是物体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静摩擦力参与提供向心力的情况.4.对向心力来源分析不充分,错判临界条件5.对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的规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内容不能综合地灵活应用,如对于被绳(或杆、轨道)束缚的物体在竖直面的圆周运动问题,由于涉及到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表现出解答问题时顾此失彼.6.搞不清研究对象,混淆描述天体运动的物理量等笔记五功和能易错知识清单一、本部分常考且易错的概念、规律和二级结论1.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关于功,我们不仅要从定义式cos来理解和计算,还应理解它的物理含义.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功的过程是能量的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2.功率的定义式:,所求出的功率是时间内的平均功率.3.功率的导出式:cos,其中是力与速度的夹角.该公式有两种用法:(1)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这时是该时刻的作用力大小,取瞬时值,对应的为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2)当为某段位移(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则要求这段位移(时间)内必须为恒力,对应的为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4.重力的功率可表示为,即重力的瞬时功率等于重力与物体在该时刻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之积.5.机车的启动问题:当机车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加速运动时,有两种不同的加速过程,但分析时采用的基本公式都是和.不论恒定功率的加速还是恒定牵引力的加速,机车达到最大值时,均满足=.但要注意恒定牵引力加速时,当匀加速运动结束时其最大速度为.6.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合外力所做的功可理解为合力对物体做的功,可先将物体的外力合成,求出合外力后,再用公式cos进行计算,也可理解为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即……(代数和).动能定理的计算式为标量式,、的参考系是地面.7.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几种表达式及守恒条件的理解(1)几种表达式:①物体或系统初态总机械能等于末态的总机械能,此时应选定零势能面.②系统减少的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此时,不必规定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因为重力势能的改变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没有关系.③系统内只有、两物体时,则减少的机械能等于增加的机械能.(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包括以下三种情况①只有重力和弹力作用,没有其他力作用.②有重力、弹力以外的力作用,但这些力不做功.③有重力、弹力以外的力做功,但这些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二、本部分易错问题1.对功的概念理解出现错误,混淆“相对位移”与“绝对位移”,在计算功的问题中,一看到要计算功,就只想到cos,而不能将思路打开,从等多条思路进行考虑;不会求解变力做功问题;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特点搞不清.2.对摩擦力做功的特点把握不准.3.机车启动问题思维混乱,匀加速启动时,弄不清匀加速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和最终的最大速度之间的关系.4.不注意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导致乱套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式.5.功能关系理解模糊.6.不能熟练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多过程问题.7.过程分析不透,把握不准过程转换瞬间的能量变化.笔记六静电场易错知识清单一、本部分常用的结论和方法1.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判断角度判断方法依据电场线方向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沿场强方向电势降低最快依据电场力做功根据,将、的正负号代入,由的正负判断、的高低依据场源电荷的正负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正电荷周围电势为正值,负电荷周围电势为负值;靠近正电荷处电势高,靠近负电荷处电势低依据电势能的大小正电荷在电势较高处电势能大,负电荷在电势较低处电势能大〖BG)F〗〖HT〗2.电场力做功的计算方法(1)定义法:(适用于匀强电场,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2)电势差法:(与路径无关,普遍适用).(3)电势能变化法:(普遍适用).(4)动能定理法:(动能定理方程).注意: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曲线运动时,粒子的速度方向一定沿轨迹的切线方向,粒子的合力方向一定指向轨迹的凹侧;如果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则电场力做正功;夹角大于90°则做负功.3.功能关系的分析与应用方法(1)若只有电场力做功,电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2)若只有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电势能、重力势能、动能之和保持不变;(3)除重力之外,其他各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4)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注意:分析电场力做功情况时,要注意利用电场线和等势面的有关特点;另外在应用公式计算时,一般都要带正、负号计算.4.掌握平行板电容器两类问题的分析思路(1)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则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当极板距离,正对面积变化时,有.在电荷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电场强度与板间的距离无关.(2)电容器始终和电源相连,则两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当极板距离,正对面积变化时,有.当极板距离减小时,增大,增加,增大.当极板的正对面积减小时,减小,减小,不变.注意:在分析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变化时必须抓住两个关键点:(1)确定不变量;(2)恰当选择公式.5.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容器中运动问题的求解方法(1)通过电容器的变化分析平衡问题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板之间形成了匀强电场,带电粒子处在电容器中可以在重力、电场力等的共同作用下平衡或加速运动.当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因素发生变化时,会引起电场强度的变化,进而引起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的变化.求解这类问题时,关键是判断电容器两板间场强的变化,依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两板间不变时,不随变化,与成反比;两板间不变时,与成反比,但可通过电路调节,计算时,要注意各个变化因素的比例关系.(2)通过电容器的变化分析电势和电势能电容器的电容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引起电压、场强发生变化,进而可能会引起某点电势的变化和电荷在该点电势能的变化.判断电容器某点电势的变化时,一般是通过该点与某一极板的电势差的变化来判断.电势能是电荷和电场所组成的系统所共有的.电场中同一点放上不同的电荷,其电势能不同.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而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二、本部分主要有以下易错问题1.对等量及不等量同种、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的特点,不能从合成的角度进行熟练的分析和判断.2.对图像分析不到位导致错误.对常见的描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图像,要根据图像准确分析带电粒子的运动情况并由此判断其受力情况及各种能量的变化情况.3.对库仑定律适用条件的理解和应用易错.4.弄不清描述电场性质的场强、电势、电场线、等势面之间的关系而出错.5.弄不清电场线、等势面、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之间的关系而出错.不清楚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而出错.6.在电容器问题中,弄不清电容、电压、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和板间电场强度间的关系.7.判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对物理过程分析不全面、不细致,不能结合运动过程进行受力分析,不能将曲线运动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迁移而出现错误.8.思维不全,导致漏解.笔记七恒定电流易错知识清单一、本部分主要涉及下列知识和二级结论1.功率问题(1)电源的总功率①任意电路:.②纯电阻电路:.(2)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3)电源的输出功率①任意电路:.②纯电阻电路:.③纯电阻电路中输出功率随的变化关系当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为.当时,随着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小.当时,随着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大.当时,每个输出功率对应两个外电阻和,且=.与的关系如图所示.(4)电源的效率①任意电路:②纯电阻电路:因此在纯电阻电路中越大,越大;当时,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效率仅为.2电路动态变化分析法(1)程序法:基本思路是“部分→整体→部分”.(2)直观法:直接应用“部分电路中、、的关系”中的两个结论.①任一电阻增大,必引起该电阻中电流的减小和该电阻两端电压的增大.②任一电阻增大,必将引起与之并联的支路中电流的增大和与之串联的各用电器的电压减小.(3)极限法:因滑动变阻器滑动引起电路变化的问题,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分别滑至两个极端去讨论.(4)特殊值法:对于某些特殊电路问题,可以采用代入特殊值去判定,从而得出结论.二、本部分常见错误1.搞不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对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电热、电动势等概念理解不清,对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焦耳定律等适用条件把握不准.2.对伏安特性曲线的意义及应用认识有偏差.3.不会分析电路的动态变化.4.不会灵活处理电源及用电器的功率问题.5.涉及电磁感应的电路问题常常分不清内外电路.笔记八磁场易错知识清单一、本部分常用结论1.安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1)电流元法:把整段通电导体等效为多段直线电流元,用左手定则判断出每小段电流元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从而判断整段导体所受合力的方向.(2)特殊位置法:把通电导体或磁铁转换到一个便于分析的特殊位置后再判断安培力的方向.(3)等效法: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都可以等效成条形磁铁,条形磁铁也可以等效成环形电流或通电螺线管,通电螺线管还可以等效成很多匝的环形电流来分析.(4)利用结论法:①两通电导线相互平行时,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②两者不平行时,有转动到相互平行且电流方向相同的趋势.(5)转换研究对象法:因为通电导线之间、导线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满足牛顿第三定律,这样定性分析磁体在电流产生的磁场中的安培力问题时,可先分析电流在磁体的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然后由牛顿第三定律,确定磁体所受电流产生的磁场的作用力,从而确定磁体所受合力.2.圆心的确定(1)已知粒子运动轨迹上两点的速度方向,作这两速度的垂线,交点即为圆心.(2)已知粒子入射点、入射方向及运动轨迹对应的一条弦,作速度方向的垂线及弦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即为圆心.(3)已知粒子运动轨迹上的两条弦,作出两弦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即为圆心.(4)已知粒子在磁场中的入射点、入射方向和出射方向,延长(或反向延长)两速度方向所在直线使之成一夹角,作出这一夹角的角平分线,角平分线上到两直线距离等于半径的点即为圆心.3.半径的确定找到圆心以后,半径的确定和计算一般利用几何知识解直角三角形的办法.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常见的几种运动情形如图所示.(1)磁场边界:直线,粒子进出磁场的轨迹具有对称性,如图(a)、(b)、(c)所示.(2)磁场边界:平行直线,如图(d)所示.(3)磁场边界:圆形,如图(e)所示.4.时间的确定(1)或或.其中为粒子运动轨迹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周期,为粒子运动的速度,为运动轨迹的弧长.(2)带电粒子射出磁场的速度方向与射入磁场的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叫速度偏向角,由几何关系知,速度偏向角等于圆弧轨迹对应的圆心角,如图(d)、(e)所示.二、本部分常见的错误1.对磁感应强度、安培力、洛伦兹力等概念理解错误.2.对安培定则、左手定则的应用错误.3.运用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判断磁场方向和通电导线、运动的带电粒子受力情况时出错.4.不能准确地理解题目中所叙述的磁场的空间分布和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运用几何知识时出现错误.5.不善于分析多过程的物理问题.6.对于常见的科学仪器,不能根据其原理求解有关问题.7.对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相关问题,不能正确地找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临界状态.8.混淆“磁偏转”和“电偏转”.9.在组合场类综合问题中,做题不注重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只注重最后的答案,当条件变了,也不去认真思考,从而导致错误.10.不会分析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笔记九电磁感应易错知识清单一、本部分常用知识1.应用楞次定律的“二、三、四”(1)区分两个磁场①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原磁场②感应电流的磁场——感应磁场(2)理解三种阻碍①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增反减同”②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来拒去留”③阻碍自身电流的变化——“增反减同”(3)解题四步分析①确定原磁场的方向(分析原磁场)②确定磁通量的变化(增大或减小)③判断感应磁场的方向(增反减同)④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安培定则)2.求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几种方法(1)磁通量变化型:(2)磁感应强度变化型:(3)面积变化型:(4)平动切割型:(5)转动切割型:3.解决与电路相联系的电磁感应问题的基本方法:(1)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确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2)画出等效电路,对整个回路进行分析,确定哪一部分是电源,哪一部分为负载,认清负载间的连接关系.本部分常见的问题1.应用楞次定律解题不能正确区分两个磁场(一是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即原磁场,二是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即感应磁场),对两磁场的“阻碍”关系把握不准.2.混淆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和安培定则等.3.不能正确判断感应电动势及感应电流的方向,对产生感应电动势那部分电路相当于电源理解不清.4.对感应电动势的有无完全取决于穿过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而与回路的通断、回路的组成情况无关理解不到位.5.弄不清电磁感应中的安培力问题以及涉及受力分析及功能关系的问题.6.分析电磁感应图像问题时常出现下面的几种问题:(1)分不清横轴是时间还是位移.(2)不能找到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因而无法确定感应电动势如何变化.特别是线框两条边切割有界磁场时,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在变化,确定有效长度如何变化才能确定感应电动势如何变化.(3)不能正确区分哪部分是电源,哪部分是外电路,因而无法确定两点间电势差.例如矩形线圈进入磁场,切割磁感线的边是电源,其他三边串联作为外电路.区分内外电路是研究回路上两点间电势差的基础.7.对涉及力学的综合问题,不会分析导致错误.笔记十交变电流易错知识清单一、本部分常考的概念、规律及推论1.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要做到“情、数、形”三者相统一.“情”就是物理情境,即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情境;“数”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形”就是用图像表示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交变电流的产生有很多形式,常见的正(余)弦式交变电流可由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应强度方向的轴转动产生.2.交变电流的图像和交变电流的“四值”.要做到能正确理解正弦交流电的函数表达式、图像的物理意义,能正确利用函数关系式或图像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电梯门套材料供应与安装工程合同4篇
- 2025年度女方离婚后房产过户及税费承担协议4篇
- 2025年度电商直播带货平台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模特时尚品牌合作开发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橱柜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合同16篇
- 专卖店劳动合同(2024版)
- 2025年度面包砖行业环保标准执行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中国特色餐饮产业园区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0-2025年中国纳米机器人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木器门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可用于立项及银行贷款+2025详细
- 选煤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项目前期选址分析报告
- 急性肺栓塞抢救流程
- 《统计学-基于Python》 课件全套 第1-11章 数据与Python语言-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 《形象价值百万》课件
- 红色文化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十
- 中医基础理论-肝
- 小学外来人员出入校门登记表
- 《土地利用规划学》完整课件
- GB/T 25283-2023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 《汽车衡全自动智能称重系统》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