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实验室不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A.稀硫酸反应太慢B.稀硫酸比盐酸的价格高C.生成的气体不纯净D.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碍了反应继续进行2、rm{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排了元素周期表。A.波义耳B.拉瓦锡C.道尔顿D.门捷列夫3、下列有关“rm{2CO+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2CO_{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rm{2CO+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2CO_{2}}rm{(}A.若rm{)}参加反应,则消耗rm{56gCO}的质量一定是rm{O_{2}}B.若rm{32g}参加反应,则生成rm{16gO_{2}}的质量一定是rm{CO_{2}}C.若rm{44g}生成,则消耗的rm{10gCO_{2}}和rm{CO}的质量总和一定是rm{O_{2}}D.若rm{10g}与rm{5gCO}混合点燃,则生成的rm{2gO_{2}}的质量一定是rm{CO_{2}}rm{7g}4、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rm{({??})}。选项物质杂质rm{(}少量rm{)}试剂和操作方法rm{A}氧化钙碳酸钙高温煅烧rm{B}氯化钾二氧化锰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rm{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rm{D}铜氧化铜通入氧气加热A.rm{A}B.rm{B}C.rm{C}D.rm{D}5、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6、有关实验操作说法不正确的是rm{(}rm{)}A.给烧杯加热需要垫石棉网B.用托盘天平称某物质的质量为rm{36.16}克C.试管洗涤干净后,将试管口向下放置在试管架上D.用rm{100}毫升量筒量取rm{8}毫升热水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7、向10mLpH为4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试剂;混合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A.蒸馏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pH为4的溶液。

D.稀硫酸。

8、近日,中国在四川某地发现了一个超大规模的锂矿,储量高达rm{52}万吨,被称之为“中国锂谷”。锂矿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有着rm{21}世纪改变世界格局的“白色石油”和“绿色能源金属”之称。下图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rm{6.941g}D.锂原子核内有rm{3}个质子9、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后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高度超过广口瓶容积的rm{dfrac{1}{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rm{(}rm{)}A.实验前没没有夹紧弹簧夹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C.点燃红磷后没有迅速塞紧橡皮塞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10、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50℃时,把60gA放入50g水中形成110gA的饱和溶液C.20℃时,A和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C=A11、小杨同学在参考书上发现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于是他到实验室里做了如下实验:将镁条用砂纸擦亮;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变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MgO)和一种黑色粉末(C).你认为他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某些金属的燃烧不能用CO2灭火。

B.该反应放出热量。

C.该反应的实质是Mg和CO2中混有的O2反应。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CO2MgO+C

1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钡元素的元素符号BA

B.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

C.2H2O表示2个水分子。

D.3Ca2+表示3个钙原子。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3、毛毛跟你一样;刚学习了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右图为毛毛服用的钙片的标签,老师用它编写了一道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题,请你跟他一起检验一下自己学习的情况吧.

(1)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2)碳酸钙(CaCO3)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

(3)碳酸钙(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

(4)该钙片中(维生素D中不含钙元素),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至少为____.

14、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有很多的做法都是在不自觉中运用了金属的某些性质,例如:烧菜用的铲勺是铁制的,但一般都要装木柄,是因为铁具有____性,铁块可以制成铁丝,是利用它的____性.15、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名称钠镁铝硅磷硫氯氩元素符号NaMgAlSiPSClAr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______,该元素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_____。(3)13号铝元素与硫酸根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4)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在3Fe+2O2═Fe3O4反应中,____份质量的铁跟____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17、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利用化学反应得到______或获取______.18、_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______电的______和核外带______电的______构成的,而原子核又可以再分,它是由______和______两种粒子构成的.19、铜片在空气中加热时;可观察到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表示为______.20、吴梁在距一支粉笔的粗端2cm处点上一滴蓝墨水;将粉笔插入盛有酒精的培养皿中.过了一段时间,吴梁发现随着酒精的上升,蓝墨水也在粉笔上不断移动,最后蓝墨水在粉笔上分为两个区域,上半部分是蓝色,下半部分是紫色(如图所示).根据上述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蓝墨水属于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由此实验可以作出的推测是____(填序号).

①用滤纸条代替粉笔重复上述实验;也能得到相似的实验现象。

②不同分子在同种介质(如粉笔)中的运动速度不同。

③不能用上述实验的原理分离混合物.

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1题,共8分)21、汽车行驶过程中,在气缸内发生反应的产物有rm{CO}rm{CO_{2}}rm{NO}rm{NO_{2}}等气体。rm{垄脵}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rm{(NO)}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rm{垄脷NO}难溶于水rm{垄脹NO}有毒且易与rm{O_{2}}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rm{(NO_{2})}气体。rm{(1)}上述内容中,描述rm{NO}物理性质的是rm{(}填序号rm{)}___________;rm{(2)NO}与rm{O_{2}}化合生成二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rm{(3)NO}与rm{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生成两种无毒气体rm{(}其中一种是空气含量最多的气体rm{)}写出rm{NO}与rm{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探究题(共1题,共5分)22、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rm{.}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稍过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看到的现象是rm{垄脵}______;

rm{垄脷}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rm{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

rm{垄脹}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该气体______rm{(}填“支持”或“不支持”rm{)}燃烧;

rm{垄脺}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

rm{垄脻}小梅同学探究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试验之后,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分别把rm{A}rm{B}两瓶中的红磷和木炭点燃,将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rm{C}rm{D}两处的夹子;想一想.

rm{(1)}她将看到甲装置的烧杯中的水进入______瓶;原因是______.

rm{(2)}如果将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解答】解:A;不是稀硫酸反应太慢;开始反应不慢,是一会儿停止,故选项错误;

B;稀硫酸比盐酸的价格高;不是因为价格问题,故选项错误;

C;生成的气体比较纯净;不是不纯净,故选项错误;

D;实验室不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碍了反应继续进行,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不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碍了反应继续进行.2、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史的知识,掌握化学上著名科学家的贡献是解题关键。【解答】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D。

【解析】rm{D}3、D【分析】解:rm{A.}根据化学方程式意义可知,若rm{56gCO}参加反应,则消耗rm{O_{2}}的质量一定是rm{32g}故说法正确。

B.每rm{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rm{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rm{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因此若rm{16gO_{2}}参加反应,则生成rm{CO_{2}}的质量一定是rm{44g}故说法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若rm{10gCO_{2}}生成,则消耗rm{CO}和rm{O_{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rm{10g}故说法正确。

D.每rm{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rm{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rm{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设和rm{2g}氧气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rm{x}则rm{x}rm{2g=56}rm{32}解得rm{x=3.5g}因此一氧化碳有剩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rm{5.5g}故说法错误。

故选:rm{D}

对于化学方程式rm{2CO+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2CO_{2}}表示的意义,则可知:在点燃的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每rm{2CO+O_{2}dfrac{

overset{;{碌茫脠录};}{-}}{;}2CO_{2}}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rm{56}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rm{32}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含义方面的知识,应明确化学反应方程式所表示的宏观与微观意义.rm{88}【解析】rm{D}4、A【分析】略【解析】rm{A}5、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操作,掌握操作方法和注意的问题是解题关键。【解答】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择固体加热的制取装置,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试管口处放置一棉花团,图中装置正确,故A正确;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气体的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图中导气管太短,会使收集气体不纯,故B错误;

C.验满氧气;带火星的木条应该伸到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即可,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

D.验证氧气的性质;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反应剧烈,火星四射,热的溅落物会炸裂瓶底,所以集气瓶要留一层细沙或一层水,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

故选A。【解析】rm{A}6、D【分析】解:rm{A}给烧杯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正确;

B、用托盘天平称某物质的质量为rm{36.16}克;正确;

C;试管洗涤干净后;将试管口向下放置在试管架上,正确;

D、不能用rm{100}毫升量筒量取rm{8}毫升热水;误差大,错误;

故选D

根据烧杯的加热;托盘天平的使用、试管的洗涤和量筒的使用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解析】rm{D}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7、AB【分析】

A;向10mLpH为4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时;由于蒸馏水的pH为7,故溶液的pH肯定增大,此项正确.

B;向10mLpH为4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pH一定升高,此项正确.

C;向10mLpH为4的溶液中加入pH为4的溶液时;溶液的pH不变,此项错误.

D;向10mLpH为4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稀硫酸时;溶液的pH可能不变、变大或变小,此项错误.

故选AB.

【解析】【答案】向显酸性的溶液中加入显酸性的溶液时;溶液的PH可能不变;变大或变小;向显酸性的溶液中加入显碱性的溶液时,溶液的pH一定升高.

8、BD【分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和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解答】A.锂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B.锂原子最外层有rm{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故B正确;C.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rm{6.941}单位是rm{1}不是rm{g}故C错误;D.锂原子的原子序数是rm{3}原子序数rm{=}质子数rm{=3}所以锂原子核内有rm{3}个质子,故D正确。故选BD。【解析】rm{BD}9、AC【分析】解:rm{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燃烧过程中有部分空气逸出,导致到冷却后进入水的量偏大,故A正确;

B;实验装置漏气;由于冷却至室温时瓶外空气进入瓶中,会导致进入水的量偏小,故B不正确;

C;点燃红磷后没有迅速塞紧橡皮塞;会造成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逸出部分空气,会导致到冷却后进入水的量偏大,故C正确;

D;红磷不足时氧气不能完全消耗;进入水偏少,故D不正确.

故选AC.

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利用化学反应将一定量的空气中的氧气除去,然后借助于能观察到的现象--水的进入--加以说明rm{.}而水的进入的动力是消耗氧气后造成的瓶内外气压差.

探究空气的成分,利用的原理是固态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rm{(}气体rm{)}同时生成固态物质五氧化二磷,造成瓶内气压改变,而外界气压不变,形成气压差而导致一些现象发生.【解析】rm{AC}10、BD【分析】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故A正确;

B;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60gA放入50g水中形成75gA的饱和溶液,故B错误;

C;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A和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C正确;

D;20℃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A、B物质的溶解度减小,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应该按照50℃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故D错误。

故选:BD。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BD11、AB【分析】

A、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题中的信息:“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说明镁能在C02中燃烧;所以镁条燃烧时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故A正确;

B;由题中的信息:“集气瓶变热”;说明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放出热量,故B正确;

C、镁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不可能存在02;故C不正确;

D、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其化学方程式为:2Mg+C022MgO+C;而选项中的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故D不正确.

故选AB.

【解析】【答案】本题由同学自行实验中的发现;给出了一个的新信息,要求通过所给实验的阅读分析,对相关结论进行评价.解题时,要抓住关键词:①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集气瓶变热,③产生一种白色粉末(MgO)和一种黑色粉末(C),由此推出答案.

12、BC【分析】

A;钡元素的元素符号Ba;所以A不正确;

B、氧化铝的化学式就是Al2O3;所以B正确;

C、化学式前面加了数字只能表示微观意义,2H2O表示2个水分子;所以C正确;

D、3Ca2+表示3个钙离子;所以D不正确.

故选B;C.

【解析】【答案】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Ba;(2)元素符合或化学式前面有数字只能表示微观意义,如:2H2O表示2个水分子,3Ca2+表示3个钙离子;氧化铝的化学式就是Al2O3.

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3、略

【分析】

(1)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2+16×3=100.

(2)碳酸钙(CaCO3)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3)=1:4.

(3)碳酸钙(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

(4)由题意;每片至少含碳酸钙1.5g,每片钙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1.5g×40%=0.6g.

该钙片中(维生素D中不含钙元素),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至少为100%=30%.

故答案为:(1)100;(2)1:4;(3)40%;(4)30%.

【解析】【答案】(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

(4)由题意;每片至少含碳酸钙1.5g,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14、略

【分析】

烧菜用的铲勺是铁制的;但一般都要装木柄,是因为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铁块可以制成铁丝;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故答案为:导热;延展.

【解析】【答案】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15、略

【分析】试题分析:由题中提供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15,属于非金属元素,因为在外层的电子数为5个;(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应为最外层尾个电子的原子,故是氩;(3)13号铝元素与硫酸根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根据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写出其化学式为(4)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5)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它们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考点:元素周期表及原子结构示意图【解析】【答案】(1)15非金属(2)Ar或氩(3)(4)(5)它们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每空1分)16、16864232【分析】【解答】解: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

3Fe+2O2═Fe3O4

16864232

则三者的质量比是168:64:232

故答案为:168;64;232.

【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及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即可得出答案.17、新物质能量【分析】解: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新物质或获取能量;

故答案为:新物质rm{(}或有用的物质rm{)}能量。

根据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有用的物质或获取能量是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分析.

解答本题必须熟知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能量变化rm{.}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解析】新物质能量18、略

【分析】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填:原子;正;原子核;负;电子;质子;中子.

根据已有的原子的构成以及微粒的电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掌握原子的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原子;正;原子核;负;电子;质子;中子19、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铜+氧气氧化铜【分析】解: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时;红色的铜逐渐变成黑色的氧化铜.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铜+氧气氧化铜.

故答案为:

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铜+氧气氧化铜.

只有熟悉铜与氧气反应的相关知识;才能作出正确的解答.

书写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时;必须熟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本题主要考查铜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和文字表达式的书写,难度较小.【解析】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铜+氧气氧化铜20、略

【分析】

(1)蓝墨水含有色素和水;故属于混合物;

(2)由此实验可以看出:酒精分子和色素分子在同种介质(如粉笔)中的运动速度不同;滤纸条和粉笔在该实验中所起作用相同;故用滤纸条代替粉笔重复上述实验,也能得到相似的实验现象.该实验的原理不能分离混合物.

故答案为:(1)混合物;(2)①②.

【解析】【答案】混合物是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纯净物是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分析该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推测是否正确.

四、简答题(共1题,共8分)21、(1)①②

(2)2NO+O2═2NO2

(3)【分析】【分析】根据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分析;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解答即可。【解答】rm{(1)}根据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分析可知,一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难溶于水,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答案:rm{垄脵垄脷}

rm{(2)}一氧化氮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答案:rm{2NO+O_{2}篓T2NO_{2}}

rm{(3)NO}与rm{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生成两种无毒气体,其中一种是空气含量最多的气体,则是氮气,另一种是可供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答案:rm{2CO+2NOoverset{麓脽禄炉录脕}{=}{N}_{2}+2C{O}_{2}}rm{2CO+2NO

overset{麓脽禄炉录脕}{=}{N}_{2}+2C{O}_{2}}【解析】rm{(1)}rm{垄脵垄脷}rm{垄脵垄脷}rm{(3)2CO+2NOoverset{麓脽禄炉录脕}{=}{N}_{2}+2C{O}_{2}}rm{(2)2NO+O_{2}篓T2NO_{2}}五、探究题(共1题,共5分)22、略

【分析】解:rm{(1)}点燃燃烧匙内稍过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看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现象:红磷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

rm{(2)}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rm{1}刻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