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中图版选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0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有学者认为: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之间的一场核赌博。苏联虽退却了,但随之大力扩充核力量,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与美国的核均势。美国取得了遏制战略和威胁战略的胜利,却也基于这次胜利而误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解决世界上各种问题,进而卷入了越南战争。该学者强调古巴导弹危机A.加剧了美国与苏联间的大国对抗B.导致了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的转移C.显示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优势D.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曾经扩展疆域,把国界向西推移了几百千米,建立了所谓“东方战线”。此事始于A.德军侵入波兰之际B.法国被迫投降之际C.英国遭受空袭之际D.苏德战争爆发之际3、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D.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4、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聚会,会后第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灭亡。同时,也是人类打破画地为牢的陋习、消除意识形态差距、共同承担起道义和责任的先例。这一“历史性的聚会”是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5、1941年3月,美国通过法案规定:总统有权为他认为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国家生产和采购任何防务用品,并可以向这样的国家以销售、转让、交换、租借等方式处置国防用品。这一法案说明美国A.正式宣布对德国的作战B.着手援助困境中的苏联C.倡导建立反法西斯同盟D.改变了传统的中立政策6、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有评论认为美国在空间技术领域的竞争中又败给了苏联。人们将美国现行教育制度视为这一切的“罪魁祸首”。1958年,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要求最大限度地发展男女青年的智慧和技术,并拨专款给各州中小学配备科学实验设备。材料表明A.冷战推动教育改革B.国会是美国的权力中心C.苏联科技领先美国D.美苏积极开展军备竞赛7、下图为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
A.贸易量是区分国家类型的主要因素B.国际贸易青睐于实力相似国家之间C.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经济联系加强D.二战后发达国家一直主宰世界贸易8、1971年,美国宣布了“新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增加10%的进口附加税。对此,西欧共同市场六国达成了一致协议,要求美国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等措施,否则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直接反击行动”。英国财政大臣立即通知美国,英国完全同意共同市场六国的建议。材料所反映的经济问题及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趋势是A.经济竞争和发展的多极化趋势B.贸易保护主义兴起C.西方国家经济竞争激烈D.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10分)9、(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美国及其盟军在西线和苏联在东线向柏林进军前,已精疲力竭的德国分裂导致欧洲大陆的中心地带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军事真空。于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出现了:这两支正进行渗透的军队中有哪一方会填补这个真空?这是一个充满了政治和战略色彩的问题。
凭着对反共产主义的狂热和对苏联图谋东欧的警惕;英国首相丘吉尔希望盟军能东至柏林和南至布拉格,这样一来在与俄国人就这个前纳粹卫星国的政治未来讨价还价时能处于一个有利地位。但美国拒绝了他的计划。总统罗斯福有赖于在远东与日本的战争中俄国人的援助,他手下的将军告诉他在1946年11月前这场战争不会以胜利告终。他也猜测美国人民不会容忍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在欧洲继续保持军事存在,因此把苏军看作是对德国军事力量复兴的一种有效制约。结果,在德国的艾森豪威尔接到命令,在苏军继续前进解放柏林和布拉格时在易北河停下东进的脚步。4月25日,美苏士兵在易北河畔的托尔高握手。
——摘编自(美)科勒《20世纪的世界:1900年以来的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期英美首脑对进军德国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欧洲大陆中心地带巨大的军事真空”是如何被“填补”的10、(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十世纪初;民族主义已发展成为一种威胁欧洲安全的运动,其中有大塞尔维亚运动;泛斯拉夫运动、泛日耳曼运动、法国复仇运动及青年土耳其党革命。欧洲因而分裂成两大敌对集团,地区事件演变成国际纠纷。1919年9月11日,美国威尔逊总统在圣路易发表演说:一战“是一场商业和工业的战争,而不是一场政治战争。”
中国之所以参加“一战”;是因为晚清以来,中国日益边缘化,精英们在新的国际体系下寻求国家认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历史机会——若中国加入一方成为战胜国,必然有资格参加战后重新安排世界的和会,挽回半个世纪以来丧失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一战对中国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逐渐凸显。中国战后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使部分精英对西方的失望情绪日增,转而效仿刚刚爆发了十月革命的俄国。以俄为师,继续寻求国际化,几乎影响了后来中国六十年的政治走向。
——摘编自张卉妍《一战全史》和徐国琦《中国与大战》等。
(1)根据材料;从原因方面,指出欧洲国家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参战的相似之处,并说明不同点。(10分)
(2)有学者说,一战是20世纪中国的一个转折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思潮方面归纳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5分)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威尔逊1988年提出十四点原则;并许诺要实现公正和持久的和平,公正;宽厚地对待战败国。时任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认为,如果德国人不来埋单,就得由英国的纳锐人来付款。战后初期,不少欧洲国家把获得战争赔款视为偿还战争债务的手段。美国却固执地坚持将索要债务视为其国家利益,在巴黎和会召开前后,美国政府坚决反对取消战争债务。最终签订的《凡尔赛和约》没有规定德国的赔款总额,而留待新设立的赔款委员会解决。
——摘编自吴于魔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与美国在对德赔款问题上的不同态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不同态度对德国的影响。12、人类社会中曾出现不同的国家形态;民族国家在近代出现在欧洲,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主权是民族国家的核心标志。
材料一罗马原来只是一个城市。罗马的政府是只适合于城墙之内的居民的市政机构。在罗马四周看到的除了城市没有别的。当时称为民族的只是诸城市的联盟。拉丁民族便是拉丁诸城市的一个联盟。没有乡下;土地的业主是城市里的居民。当罗马扩张时,征服的也只是城市。像罗马这样的城市能够征服世界,但要管理这个世界就不容易了。必须有一种能使凝聚力薄弱的各成分团结起来的统治方式。罗马帝国在发展民法立法的同时,建立起专制政治的管理体制。给整个罗马世界盖上一张等级森严的官吏网,使当权者的意志在社会上生效。最后,解体的时刻到了,蛮族从各方面侵入进来,各行省不再抵抗;不再费力去关心总体的命运。
——摘编自(法)基佐《欧洲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疆域广大的古代罗马国家形成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罗马帝国政府用怎样的措施来维系庞大的帝国?其效果如何?
材料二14至16世纪;西欧的一些国家巩固下来。它们不是通过外来的侵略扩张,而是由中世纪君主国发展而来,在宗教和人种上的同构性使它们有别于多民族帝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是这类“领土国”典型代表。王权的加强导致民族情感的普遍增长,促进了海外贸易活动和国内财富的增长,也助长了新兴民族国家对海上霸权的野心。
——摘编自(德国)尤根·奥斯特哈默《全球化简史》等。
(2)依据材料二分析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与古代罗马的不同。依据所学知识说明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所造成的影响。
材料三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中国政府及各界对和会都抱有较大期望。北京政府为代表团规定了四个方面的任务,其中即包括取消外国人在中国的特殊权益,如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等内容。4月,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交了《中国希望条件说帖》,正式提出了中国希望废除的外人在华特权。但英法操纵的巴黎和会并未将这一要求列入会议的议程。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即正式对德;意、日宣战,同时宣布“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德、中意或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不久,中国与英美正式形成反法西斯的盟国关系,并成为领衔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四大国之一。中国战场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及中国在新的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中国与英美等盟国间不平等条约的存在成为一种荒谬的现象。1943年1月11日,中国与美国、英国分别签署条约,废除英美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宣布废除《辛丑和约》,将上海、厦门的公共租界,天津、广州的英租界及北平使馆区的各种权益归还中国。
(3)以“近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为视角,对材料三进行解读。1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社鲁门在就职演说中,着重阐述了第四点计划,即对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实行经济技术援助,以达到在政治上控制这些地区的目的,它又被称为“开发落后区域计划”。该计划出笼后,伊朗成为美国实施该计划的第一个国家,美国资本随之大量涌入伊朗。乘英国与伊拉克关系紧张之际,美国石油财团竭力挤进伊拉克,扩大在伊开采权。通过实施“第四点计划”,美国进一步笼络伊拉克,向它提供军事援助。在“第四点计划”下,美国打着援助不发达地区的旗号,以抵制共产主义扩张为名,行蚕食老殖民帝国势力范围之实,除了与苏联接壤或接近的国家外,中东诸多国家同祥受到“第四点计划”的冲击。美国通过政治与军事控制,独霸着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资源。以此为契机,美国石油垄断资本获得了惊人的发展。1939年美国在中东石油开采额中所占的比例为13.1%,1956年则增加到65%,而英国则由1939年的80%下降到1956年的30%。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第四点计划”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知识,评述美国的“第四点计划”。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4、阅读如下图示。
史料展示了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两种发展状况,结合所学,任选一种发展状况进行论证。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条约或会议。
。时间。
会议或条约。
简介。
1648年。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结束了欧洲三十年战争;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1919年。
《凡尔赛和约》
共15部分;包括440个条款和一项议定书,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条约围绕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协调了列强在欧洲;近东和非洲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1945年4月。
《联合国宪章》
共分19章111条。宪章规定;联合国及其成员国应遵循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以及联合国不得干涉各国内政等原则。
1968年7月。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截至2002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共有187个。
2019年5月。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文明发展;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并发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材料列举了人类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会议和条约,其中蕴含着全球治理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4分)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展,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1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我想;如果您真的关心世界人民的幸福的话,那么您就会正确地理解我的意思:人人都需要和平,无论是还没有丧失理智的资本家,还是不仅能够珍惜自己个人的生命而且更能珍惜人民生命的共产党人,都是如此,我们共产党人从问世之日起,一般来说是反对国家间的任何战争和捍卫和平事业的,我们始终把战争视为灾难,而不是把它当成儿戏,当成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更不是把它当做目的本身。我们的目的是明确的,而达到目的的手段就是劳动。战争是我们的敌人,对各国人民来说是灾难。
如果您真的关心和平和本国人民的幸福;那么这也只能算是您作为总统应尽的义务,而我作为部长会议生席也应对自己的人民表示关怀。此外,维护全球和平应是我们其同美心的事业,如果在现代条件下爆发战争,那么这就不仅仅是美苏之间的战争,因为美;苏之间其实并不互相谋求什么,但战争将是全球性的,残酷的、毁灭性的。
——1962年10月26日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摘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对现代条件下的战争所持的态度及其积极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该学者强调的是古巴导弹危机后美苏各自的反应,苏联大力发展核力量与美国竞争,美国更多地干预他国或地区的事务,卷入越南战争泥潭中,美苏对抗加剧,A项正确;冷战期间,美国战略的重心一直在欧洲,排除B项;C项符合史实,但与本题主旨不符,可排除;揭开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的是“铁幕演说”,排除D项。故答案为A项。2、A【分析】【详解】
识记层次,难度不大。30年代后期,苏联面临纳粹德国侵略的威胁,力图改善西部边界的防御地位,在德国入侵波兰后的1939年9月17日,苏联发表声明,称波兰国家已不复存在和要保护波兰境内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遂出兵波兰,占领波兰东部并将其并入苏联。BCD项不符合史实。3、D【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技本身无罪,功劳还是罪恶是由于运用科技的立场和目的决定的,排故AC项;B项说法错误,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不是“决定因素”;D项可从原子弹、电子计算机、导弹等军事技术在二战后用于和平发展目的得到映证,符合题意。4、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会后第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灭亡“结合所学可知,1944年5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的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第二战场,故B项正确。A项,1943年11月27日开罗会议提出“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侵略”,排除。C项,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在于战后处置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远东问题、联合国问题,排除。D项,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的召开在于对战后德国的处置问题和解决战后欧洲问题的安排,排除。5、D【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法案指的是二战时期美国颁布的“租借法案”,这一法案的通过是把美国引向国际合作和直接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定性的一步,有利的支援了反法西斯战争,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由中立转向干涉,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41年12月8日,即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第二天,美国正式对德宣战;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租借法案”一开始并不适用于苏联;C选项错误,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与这一法案没有直接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6、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冷战背景下,美苏两国各方面竞争激烈,已延伸到教育领域,A项正确;美国权力中心是总统,排除B项;仅仅依据苏联在火箭和空间技术领域一度领先美国,无法得出苏联科技领先美国的总体结论,排除C项;材料信息并未涉及军备竞赛,排除D项。故选A项。7、D【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1965——1995年发达国家在世界出口方向占据主导地位,选项D正确;出口贸易有原料出口和工业品出口之分,无法从出口贸易两判断国家类型,选项A排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贸易往来,选项B排除;选项C与材料无关,排除。8、A【分析】美国宣布增加10%的进口附加税之后,西欧共同市场的六国就要求其取消,而且带有一定的威胁性质,英国这时也站在了西欧共同市场一边,这说明美国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激烈竞争,而这也在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故选A;贸易保护主义此前一直存在,所以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C没有包含题目要求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趋势”的内容,故排除;D与题目主旨不符,故排除。二、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10分)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凭着对反共产主义的狂热和对苏联图谋东欧的警惕;英国首相丘吉尔希望盟军能东至柏林和南至布拉格与俄国人讨价还价时能处于一个有利地位”可知英国希望加速进军,可从反共思潮;警惕苏联、战略需要概括其原因;根据材料“总统罗斯福有赖于在远东与日本的战争中俄国人的援助这场战争不会以胜利告终美国人民不会容忍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在欧洲继续保持军事存在”可知美国希望放慢速度,可从美国自身战略需要、对战争的预测、国内舆论压力进行阐述其原因。
(2)结合所学从战后对德国的处置情况及两极格局在军事上的体现进行回答。【解析】(1)不同:英国要求加速进军;美国则放慢进军脚步。
原因:英国反共产主义的狂热;警惕苏联影响的扩大;获取战后与苏联争夺欧洲势力范围的筹码。美国要借助苏联力量尽快结束远东战争;认为短期内战争不会结束;长期参战会受到国内舆论的制约。
(2)德国被四国分区占领,冷战”导致德国被一分为二;北约和华约成立,欧洲出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两极格局形成。10、略
【分析】试题分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整体材料阅读无障碍,根据材料概括即可,根据材料“二十世纪初,民族主义已发展成为一种威胁欧洲安全的运动中国之所以参加必然有资格参加战后重新安排世界的和会,挽回半个世纪以来丧失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使部分精英对西方的失望情绪日增,转而效仿刚刚爆发了十月革命的俄国。以俄为师”即可概括出相似点和不同点。
第(2)问;特别注意题目的限制条件“从社会思潮方面归纳”,不能泛泛而谈偏离方向性规定。回答时注意着眼社会思潮,融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二十世纪初,民族主义已发展成为一种威胁欧洲安全的运动中国战后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使部分精英对西方的失望情绪日增”再结合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相关知识点概括回答。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的概况及影响【解析】(
(1)相似:民族主义推动。
不同:欧洲国家: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争夺世界市场和世界殖民霸权的矛盾激化。
中国:为了改变半殖民地国家的地位和社会精英的推动。
(2)影响:社会精英对西方制度失望;向欧美学习的政治思潮逐渐被以俄为师取代;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新文化运动全盘西化的主张被中西文化互补的观念所替代。11、略
【分析】【详解】
(1)不同态度;根据材料“并许诺要实现公正和持久的和平,公正;宽厚地对待战败国”可知美国的态度是公正宽厚的对待德国,不要过分削弱德国。根据材料“如果德国人不来埋单,就得由英国的纳锐人来付款”可知英国的态度是要求德国偿还巨额赔款。
(2)影响,据材料“美国政府坚决反对取消战争债务。最终签订的《凡尔赛和约》没有规定德国的赔款总额,而留待新设立的赔款委员会解决”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拖欠赔款、德国困境、德国复仇情绪、纳粹兴起、二战导火线等方面分析即可。【解析】(1)美国:公正宽厚的对待德国;不要过分削弱德国。英国:要求德国偿还巨额赔款。
(2)影响:使德国得以利用英美之间的矛盾,拖欠赔款;加剧了德国的困境;激化了德国的困境;激化了德国的民族主义和复仇情绪;德国纳粹趁机兴起,为二战埋下了导火线。12、略
【分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当罗马扩张时,征服的也只是城市”,体现罗马是通过军事征服疆域扩大;“当时称为民族的只是诸城市的联盟必须有一种能使凝聚力薄弱的各成分团结起来的统治方式”体现了罗马城市结构孤立分散,内部缺乏融合。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发展民法立法建立起专制政治的管理体制盖上一张等级森严的官吏网”可以分析得出法律协调不同民族关系,建立专制制度和官僚制度。第三小问,依据材料一中“使当权者的意志在社会上生效蛮族从各方面侵入进来”进行分析,效果需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回答,积极的效果是维护了统治阶级利益,消极的效果是未能长久维持统一的帝国政权,最终走向了分裂。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中世纪君主国发展在宗教和人种上的同构性使它们有别于多民族帝国”可以得出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与古代罗马的不同之处在于:由中世纪封建君主政权转化形成;民众具有共同的宗教信仰,而且在人种在民族上也是相同。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王权的加强海外贸易活动和国内财富的增长新兴民族国家对海上霸权的野心”以及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君主专制国家兴起;新航路开辟、全球性殖民扩张开始、社会经济财富快速发展。
(3)本题以小论文的形式考查中国近代国际地位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和解读能力,以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本题可从材料三“1919年1月1941年12月1943年1月11日”三个时间段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进行解读近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过程,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中国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1941年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的国际地位;1943年废除不平等条约,权益归还中国所体现的国际地位。最后做出结论: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赖于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的不懈奋斗。
点睛: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很关键,最后组织答案,语言要规范。问题中“根据材料”,即需要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结合所学知识”需要充分调动所学的知识和所获得信息,并整合一起解决需要回答的问题。【解析】(1)形成的特点:依靠军事征服获得广阔的疆域;主要由孤立分散的城市构成;内部缺乏融合。
维系帝国的措施:通过法律协调不同民族的关系;建立专制制度和官僚制度来贯彻统治者的意志。
效果: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未能长久的维持统一的帝国政权,最终走向分裂。
(2)不同:由中世纪封建政权转化形成;民众具有相同的宗教信仰;由相同的民族组成。
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全球性殖民扩张的开始,君主专制国家的兴起,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3)答案示例:晚清以来;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丧失国家主权,沦为半殖民地,国际。
地位不断下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收回国家主权的要求。但因列强无视中国主权,这一要求未能实现。这一消息传到中国,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五四运动是一次各阶层广泛参与的;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抗战时期;中国建立以国共合作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反法西斯同盟的重。
要成员国;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贡献,赢得世界的尊重。中国政府取消法西斯国家在华特权,最终废除了晚清以来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赖于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的不懈奋斗。13、略
【分析】(1)本题根据材料“对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实行经济技术援助;以达到在政治上控制这些地区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二战后美苏冷战、美国在全球进行资本扩张、亚非拉国家经济残破等方面概括美国“第四点计划”实施的背景。
(2)本题根据材料“美国通过政治与军事控制,独霸着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资源。以此为契机,美国石油垄断资本获得了惊人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以技术援助为手段加强全球扩张、美国的经济力量及在亚非拉美地区影响增强、有利于受援国的政局稳定和经济恢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欠发达地区广泛存在的贫困现象等方面评述美国的“第四点计划”。【解析】(1)背景:二战后美苏冷战;争夺势力范围;二战后,美国借机在全球进行资本扩张,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争中增强了实力;亚;非、拉美国家经济残破,需要得到援助。
(2)第四点计划是美国以技术援助为手段,加强全球扩张的策略。美国的出发点是在全球争霸,扩大美国的世界影响;通过该计划的实施美国的经济力量及在亚非拉美地区影响得到增强;该计划的实质是美国对落后国家的掠夺与扩张;该计划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受援国的政局稳定和经济恢复,使受援国成为美国的商品倾销地和投资场所,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欠发达地区广泛存在的贫困现象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中“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三次浪潮和挫折”体现出经济全球化的两种发展状况分别是经济全球化的三次高潮和经济全球化的三次挫折。首先,提出观点是经济全球化的三次高潮。然后论证,根据材料中“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6世纪”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是推动第一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主要因素。根据材料中“第二波浪潮发生在1815—1913年期间”,而这一时间段刚好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因而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成为全球化发展的强大动力,经济全球化出现第二次高潮。材料中提到“第三波浪潮出现在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初期”,而这一时间段则正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因而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波全球化浪潮。最后得出结论: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冷战”对峙等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之出现波动。【解析】观点: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挫折。
论证:17—18世纪;殖民战争频繁,从三次英荷战争到英法战争,国际贸易受挫,全球化一度陷入停顿。1914—1945年,爆发两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陷入低潮。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对峙,全球化受阻。
结论:近代以来,世界战争、经济危机和冷战对峙使全球化不断受挫。15、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主旨可以得出论点构建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政治秩序是有效治理地区性、全球性问题的关键。论证过程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正反两面进行。论证: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答案
- 单位管理制度集合大全【人事管理篇】
- 《综合分析观点类》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汇编大全【人员管理】
- 2024的前台工作计划(35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文大合集【职工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汇编【人员管理篇】十篇
- 《禽流感的预防措施》课件
- 《外国档案管理》课件
- 《百度TV介绍》课件
- (八省联考)河南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 生物试卷(含答案)
- 人工智能销售工作总结
- 2025年中小学春节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工商注册租房合同范例
- 医院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国家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 硝酸及液体硝酸铵生产行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 瑶医目诊图-望面诊病图解-目诊
- 染色体标本的制作及组型观察
- 导游实务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