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浙教新版选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果胶酶属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度B.果胶酶能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和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更容易C.果胶酶可使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果汁变澄清D.果胶酶是果胶分解酶的简称2、工业生产上,植物芳香油常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原因是()A.利用水蒸气可将挥发性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B.水蒸气蒸馏法可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C.植物芳香油挥发性强,易溶于有机溶剂D.操作最简单,成本较低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B.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C.在统计菌落数目时,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采用密度较大的平板进行计数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4、某科研小组制备了海藻酸钠—活性炭固定化微球(含菌种Bbai-1)来降解原油;下表表示不同pH和盐度对游离菌和固定化微球降解原油的影响,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该固定化技术兼具吸附法和包埋法的优点B.菌种Bbai-1经固定化后对环境的耐受性增强C.与游离菌相比,固定化菌的降解原油能力提高D.在pH=8、盐度=3%时,接种量越大降解率越高5、在恒温箱培养微生物时,平板要倒置的主要原因是A.利于通气B.利用微生物的快速繁殖C.防止菌落粘连影响观察D.防止皿盖内的冷凝水滴入培养基6、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计数和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能分离微生物,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B.制作泡菜时按照清水与盐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置盐水C.腐乳制作中卤汤中的酒和辛料都有防腐杀菌和调味的作用D.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7、试管苗的移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丛状苗在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后,可直接转移至土壤中定植B.外植体培养2~3周后,可将生长健壮的丛状苗直接定植于土中C.将已生根的试管苗移至草炭土或蛭石中,应保持自然湿度予以继续培养D.待生根后,应将试管苗移至草炭土或蛭石中培养锻炼,然后再转移至土中定植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化酯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相关性质和最佳固定条件。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图甲;乙、丙为部分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甲图可知,固定化酯酶比游离酯酶对温度变化适应性更强B.由乙图可知,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C.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酯酶一般可重复使用3次,之后若继续使用则酶活力明显下降D.固定化酶的酶活力较高,主要原因是增加了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9、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合理的是()A.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10、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对该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B.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C.设置对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D.统计某一稀释度的5个平板的菌落数依次为M1、M2、M3、M4、M5,以M3作为该样品菌落数估计值11、日前微信传言手机屏幕细菌比马桶按钮上的多。两个兴趣小组分别展开如下图的实验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通过观察菌落的形态、大小,可知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上都存在多种微生物B.以上两组实验在接种过程中均需要用到酒精灯、接种环等C.两组实验操作均正确且完全一致,但结果截然不同,原因可能是取样部位不同D.该实验对照组可以设置为取相同培养基接种等量无菌水进行培养12、下图表示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使用的分批培养细菌的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尿素分解菌可利用培养基中的尿素是因为能合成脲酶B.短期保存的菌种,可将菌液加入甘油后放在冷冻箱中冷藏C.液体选择培养基通常可用于选择培养,增加目标菌种的浓度D.将三角瓶放在摇床上振荡培养能提高溶氧量和养料的利用率13、马奶酒是“蒙古八珍”之一,其中发酵型奶酒是利用某些微生物将马奶中的乳糖水解成单糖1和单糖2,酵母菌再利用这些单糖发酵产生酒精,从而制成马奶酒。科研人员研究分别利用野生型酵母菌和马奶酒中酵母菌的发酵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乳糖属于二糖,其元素组成是H、OB.14~16h时,野生型酵母菌内可能正在进行单糖2发酵相关基因的表达C.与野生型酵母菌相比,马奶酒中酵母菌完成酒精发酵用时更短D.在发酵过程中,两种类型的酵母菌细胞内均存在[H]的积累14、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较高温度和密闭环境有利于果醋的发酵B.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温度等均会影响腐乳风味C.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微生物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都是细胞质基质D.与自然发酵相比,人工接种菌种不易被杂菌污染15、下列有关菊花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中使用的培养基、器械和外植体都要灭菌B.外植体用酒精消毒30s后,再用流水充分冲洗C.诱导愈伤组织期间不需要光照,后续培养需要适当的光照D.一般先诱导根的形成,再转接到诱导生芽的培养基上16、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操作者的双手和工作台要进行灭菌处理B.用二倍体植株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的植株高度不育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D.外植体在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期间,每天必须进行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7、凝胶材料:______性,______类化合物,如葡聚糖或________。18、蛋白质的各种特性的差异如分子的______和______、所带________________、溶解度、________和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等等,可以用来分离不同种类的蛋白质。19、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___________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20、洗涤次数过少,无法除去____________;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___________等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效果。21、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____________装置,在浓缩之前,还要进行_____________,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22、天然香料的主要来源是动物和植物,微生物中的___________也可以产生芳香化合物。23、若在青蒿素的提取过程中需用果胶酶,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时的自变量是_____.24、默写:制作果酒和果醋实验流程示意图_________25、卤汤中的酒可以选用料酒、黄酒、米酒、高粱酒等,含量一般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左右。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2题,共4分)26、请回答下列与微生物有关的问题:
(1)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过程中,分别使用酵母菌、醋酸菌、毛霉等菌种,它们共有的细胞结构和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都具有的核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时果酒制作时,发酵装置的排气口通常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醋酸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呼吸速率的影响,图中三条曲线a、b、c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为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的腐乳制作流程图:
上述腐乳制作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发酵,将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增加,转变成风味独特的腐乳。通过学习,你亲手完成了腐乳制作,最后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评价腐乳的质量。27、回答下列问题:
Ⅰ.对蛋白质进行研究时;首先要获得纯度较高的蛋白质。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从猪的血液中初步提取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对样品进行处理时要洗涤红细胞,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样品进行粗分离时采用透析的方法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利用凝胶色谱法纯化血红蛋白的过程中,色谱柱不能有气泡存在,原因是_________。
(3)电泳是分离鉴定蛋白质的常规方法。图示几种蛋白质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图谱,据图分析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蛋白质是________,依此推理该样品在凝胶色谱法中最后流出的蛋白质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
Ⅱ.下面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步骤。
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1)活化前应选择足够大的容器,因为酵母细胞活化时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C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固定化细胞技术一般采用包埋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
酶是生物催化剂。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果胶酶能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果胶水解为半乳糖醛酸,从而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
【详解】
果胶酶属于生物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度,A正确;果胶酶能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更容易,B正确;果胶酶可使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果汁变澄清,C正确;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D错误。2、D【分析】【分析】
使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根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可以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对于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而且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的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于挥发性强、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可采用萃取法。
【详解】
A;利用水蒸气可将挥发性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是使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原理,A错误;
B;水蒸气蒸馏法可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属于水蒸气蒸馏法的类型,B错误;
C;植物芳香油挥发性强;易溶于有机溶剂,是采用萃取法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原理,C错误;
D;工业生产不仅要考虑提取效果;更要考虑生产成本,水蒸气蒸馏法可以将植物芳香油提取出来,且操作最简单,成本较低,D正确。
故选D。3、C【分析】【分析】
样品的稀释度直接影响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实际操作中,通常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养,以保证获得菌落在30~300之间、适于计数的平板。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测定放线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3、104和105倍的稀释液;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2、103和104倍的稀释液。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详解】
土壤中各种微生物数量不同,细菌大约为70%~90%,其次是放线菌,真菌最少,故不同类型微生物,要按不同稀释倍数进行,A正确;根据选项A可知,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需要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B正确;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C错误;验证选择培养基是否具有选择作用,需设立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若后者上的菌落数明显大于前者,说明前者具有筛选作用,D正确。故选C。4、D【分析】【分析】
1;包埋法固定细胞:即将微生物细胞均匀的包埋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中。
2;包埋时常用的载体包括: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稀铣胺等。
【详解】
A;海藻酸钠—活性炭固定化微球;海藻酸钠是包埋细胞的原料,活性炭吸附性强,故该固定化技术兼具吸附法和包埋法的优点,A正确;
B、分析表格,随着PH、盐度的升高,同一条件下固定化菌的降解率均比游离菌降解率高,所以菌种Bbai-1经固定化后对环境的耐受性增强;B正确;
C;分析表格;随着PH、盐度的升高,同一条件下固定化菌的降解率均比游离菌降解率高,C正确;
D;在pH=8、盐度=3%时;固定化菌的降解率高,看不出接种量对降解率的影响,D错误。
故选D。5、D【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要求考生掌握倒平板的操作技巧,明确倒平板时要防止杂菌污染。
恒温箱培养微生物时,为了防止皿盖内的冷凝水滴入培养基造成杂菌污染,平板要倒罝放入,D正确;而不是利于通气或利用微生物的快速繁殖或防止菌落粘连影响观察,A、B、C错误。6、A【分析】【分析】
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腐乳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泡菜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菌。
【详解】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于分离微生物;也可以用于对微生物进行计数,A错误;制作泡菜时按照清水与盐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置盐水,并将盐水煮沸冷却,B正确;腐乳制作中卤汤中的酒和辛料都有防腐杀菌和调味的作用,C正确;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增加,一般在腌制10d后减少,D正确。故选A。
【点睛】
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时,由于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故统计结果会比实际偏低。7、D【分析】丛状苗在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后,打开培养瓶的封口膜,让试管苗再生长几日,然后用流水清洗根部的培养基,将幼苗移植到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等幼苗长壮后再转移至土壤中定植,因此A、B、C错误;D正确。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A:B:C【分析】【分析】
1;分析甲图;随着温度的升高固定化酯酶和游离酯酶的活力均先升高后下降,游离酯酶的酶活力比固定化酯酶在下降阶段变化明显,说明游离酯酶的酶活力更容易受高温的影响。
2;分析乙图;随着海藻酸钠浓度的增加,固定化酯酶的活力先增加后下降,当海藻酸钠浓度为3%时酶的活力最高。
3;分析丙图;固定化酯酶的活力随使用次数的增多而下降,且在使用3次以后酶活力显著下降。
【详解】
A;据分析可知;游离酯酶的酶活力比固定化酯酶在下降阶段变化明显,说明游离酯酶的酶活力更容易受高温的影响,即固定化酯酶比游离酯酶对温度变化适应性更强,A正确;
B;由乙图可知;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时,酶活力最强,即包埋效果最好,B正确;
C;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酯酶的活力随使用次数的增多而下降,且在使用3次以后,若继续使用则酶活力显著下降,C正确;
D;固定化酶的优点是易于产物分离;可反复使用,能连续化生产且稳定性好,而不是增加了和底物接触的面积,D错误。
故选ABC。
【点睛】9、A:B:C【分析】【分析】
果酒、果醋制作原理与发酵条件。
果酒制作
果醋制作
菌种
酵母菌
醋酸菌
菌种
来源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酵母菌
变酸酒表面的菌膜
发酵
过程
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6H12O6+6O26CO2+6H2O;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6H12O62C2H5OH+2CO2
氧气、糖源充足时:
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
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时:
C2H5OH+O2CH3COOH+H2O
温度
一般酒精发酵18~25℃,
繁殖最适为20℃左右
最适为30~35℃
气体
前期:需氧,后期:无氧
需要充足的氧气
【详解】
果酒发酵后期;酵母菌活动逐渐减弱,产生的二氧化碳逐渐降低,放气时间间隔可延长,A正确。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B正确。果酒发酵过程中因为营养物质的消耗,有氧呼吸过程中也有水的产生,故发酵液的密度减小,C正确。制作腐乳时是逐层加盐,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以减小被杂菌污染的可能性,D错误。故选:ABC。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对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的理解应用。10、B:D【分析】【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统计菌落数目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样品中的细菌数时,为了保证结果准确,在每一个梯度浓度内,至少要涂布3个平板,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记数,求其平均值,再通过计算得出土壤中的细菌总数,A正确,B、D错误;设置对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C正确。11、A:C:D【分析】【分析】
由图可知;该实验是对照实验,自变量是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因变量是细菌的数目。实验过程中细菌的计数用到了稀释涂布平板法。
【详解】
A;据图可知;通过观察菌落的形态、大小,可知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上都存在多种微生物,A正确;
B;微生物的接种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只有平板划线法会用到接种环,而根据图示中菌落的分布特点可知,本实验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需用涂布器,B错误;
C;通过观察菌落的形态、大小可以看出;两组实验操作均正确,但结果截然不同,原因可能是手机的取样部位和马桶的取样部位都不相同,C正确;
D;该实验缺少对照实验;可以设置取相同培养基接种等量无菌水的组进行培养作为对照组,D正确。
故选ACD。12、A:C:D【分析】1、若要长期保存菌种,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甘油,且要放置在-20℃的冷冻箱中,若要短期保存菌种,可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菌落长成后,将试管放置在4℃的冰箱中保藏。
2;液体选择培养基通常可用于选择培养;增加目标菌种的浓度。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培养能提高溶氧量和养料的利用率。
【详解】
A;尿素分解菌可利用培养基中的尿素是因为能合成脲酶;而其他微生物不能合成脲酶故不能分解尿素,A正确;
B;短期保存的菌种;可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菌落长成后,将试管放置在4℃的冰箱中保藏,B错误;
C;液体选择培养基通常可用于选择培养;增加目标菌种的浓度,C正确;
D;将三角瓶放在摇床上振荡培养既能提高溶氧量;提高有氧呼吸的速率,又能提高养料的利用率,D正确。
故选ACD。13、A:B:C【分析】【分析】
据图可知;野生型酵母菌首先利用单糖1进行发酵,当这种糖耗尽时(14h左右),酒精产量的增加停滞一段时间,才开始利用单糖2进行发酵。
【详解】
A;乳糖是由1分子半乳糖和1分子葡萄糖构成的二糖;其元素组成是C、H、O,A正确;
B;据图可知;野生型酵母菌首先利用单糖1进行发酵,当这种糖耗尽时(14h左右),酒精产量的增加停滞一段时间,才开始利用单糖2进行发酵。故14~16h时,野生型酵母菌内可能正在进行单糖2发酵相关基因的表达,以促进对单糖2的利用,B正确;
C;由图可知;野生型酵母菌完成酒精发酵用时大约22h,马奶酒中酵母菌完成酒精发酵用时大约14h,即马奶酒中酵母菌完成酒精发酵用时更短,C正确;
D、在酵母菌酒精发酵过程中,[H]与丙酮酸反应生成酒精和CO2;因此两种类型的酵母菌内均不存在[H]的积累,D错误。
故选ABC。14、A:C【分析】【分析】
1;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
2;醋酸菌是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
3;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大分子有机化合物,难以消化、吸收,毛霉、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下,豆腐转变成腐乳。
【详解】
A;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好氧菌,故密闭环境不利于果醋的发酵,A错误;
B;腐乳制作过程中;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温度等均会影响腐乳风味,B正确;
C、参与果酒制作的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真核生物,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需氧型原核生物,参与腐乳制作的毛霉是需氧型真核生物,所以果酒制作的微生物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果醋制作的微生物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而腐乳制作的微生物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C错误;
D;与自然发酵相比;人工接种过程中利用了严格的灭菌措施,可以防止其它杂菌污染,且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D正确。
故选AC。
【点睛】15、B:C【分析】【分析】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为: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经过脱分化(避光)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需光)过程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形成植株。
【详解】
A;无菌技术包括消毒和灭菌;植物组织培养需要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所用器械需灭菌,实验人员和外植体需消毒操作,A错误;
B;菊花茎段在洗涤灵稀释液浸泡2min;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在70%酒精中消毒30s,再用流水冲洗后置于10%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0min,然后用无菌水多次冲洗,B正确;
C;诱导培养愈伤组织期间一般不需要照光;在后续培养过程中,每日需要给予光照,目的是诱导叶绿素的形成,进一步形成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诱导愈伤组织形成试管苗的过程;需要将生长良好的愈份组织先转接到诱导生芽的培养基上,长出芽后,再将其转接到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上,进一步诱导生根,D错误。
故选BC。16、A:C:D【分析】【分析】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概念(狭义)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
【详解】
A;植物组织培养需要在严格的无菌和无毒条件下进行;因此要用酒精等对操作员的手、操作的操作台、植物组织培养的外植体等进行消毒处理;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需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A错误;
B;用二倍体植株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B正确;
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不会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
D;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时现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这段时间要无菌、恒温、避光,D错误。
故选ACD。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7、略
【分析】【详解】
凝胶材料:多孔性,多糖类化合物,如葡聚糖或琼脂糖。葡聚糖凝胶指的是由一定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葡聚糖和甘油基以醚桥形式相互交联而成,具有立体网状结构,应用面广的一类凝胶;琼脂糖凝胶是以琼脂糖为支持介质制备的凝胶,多用于对染色体DNA在凝胶内进行原位酶切及DNA片段回收。【解析】多孔多糖琼脂糖18、略
【分析】【详解】
蛋白质的各种特性的差异如分子的形状和大小、所带电荷性质和多少、溶解度、吸附性质和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等,可以用来分离不同种类的蛋白质。【解析】形状大小电荷性质和多少吸附性质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酶制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碱性蛋白酶碱性脂肪酶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血浆蛋白白细胞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蒸馏过滤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真菌23、略
【分析】【详解】
若在青蒿素的提取过程中需用果胶酶,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时的自变量是果胶酶用量的梯度。【解析】果胶酶用量的梯度2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2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2%四、综合题(共2题,共4分)26、略
【分析】【分析】
1;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
2;醋酸菌好氧型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
3;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
(1)酵母菌;毛霉是真核生物(真菌);醋酸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醋酸菌、毛霉等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中都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细胞中都含DNA和RNA两种核酸。
(2)有时果酒制作时;发酵装置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目的是阻挡外界空气中的杂菌进入。
(3)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分别为兼性厌氧菌、好氧菌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随氧气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绣山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秋季教学评估计划
- 某公司2025年客户满意度提升计划
- 职业规划课程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 新部编版语文五年上册跨学科融合计划
- 物流行业供应商合作协议管理办法范文
- 建筑行业新员工月度总结范文
- 海洋工程安全施工保障措施分析
- 环保项目资源投入与保障措施
- 文化活动后续服务与参与者保障措施
- 115个低风险组病种目录
- 新编剑桥商务英语中级的课件
- Oracle采购管理解决方案
- 麦克维尔冷水机组
- 优秀校友推荐表
- 班主任到场签到表
- 三菱电梯维修调试资料:GPS2故障代码
- 水电解制氢设备操作使用手册
- 天台宗哲学讨论(下)课堂报告
- 学龄前儿童、老年人、特殊人群营养与膳食
- 银鹭渠道合理布建,服务代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