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冀教新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秀颀qí阔绰chuò恹恹欲睡yānB.皲裂jūn漪郁yǐ瘦骨嶙峋línC.蕈菌yùn矜持jīn颓垣断壁yuánD.狡黠jié哽咽yè锲而不舍qiè2、对下列语句所用修辞方法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余秋雨《信客》)分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信客这一职业的重要性、特殊性。B.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杨绛《老王》)分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说明了老王送来的鸡蛋确实数量太多,让我都数不过来了。C.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孙犁《芦花荡》)分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苇子在恶劣环境中的生长姿态,表现了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状态。D.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聂华苓《亲爱的爸爸妈妈》)分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强调了大屠杀惨绝人寰,给人们带来的是无法忘却的悲哀,警告人们要吸取历史教训。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B.为避免登革热不再持续蔓延,近日,我市将全面铺开灭蚊工作C.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D.看到三位留守学生杀害退休老师的消息,我的心情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妖娆(ráo)嗤笑(zhī)怒不可遏(è)B.脚踝(huái)骈进(pián)长吁短叹(yū)C.拮据(jié)陨落(yǔn)免冠徒跣(xiǎn)D.襁褓(qiǎng)畎亩(quǎn)恪尽职守(gè)5、下列各组词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是()A.迸溅虔诚骄健大廷广众B.汲取濒危侥幸翻来复去C.踱步分歧作揖人声鼎沸D.抖数娴熟怠慢郑重其事6、下列书法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A.张旭——《古诗四帖》——草书。
B.颜真卿——《祭侄文稿》——楷书。
C.王羲之——《兰亭集序》——行书。
D.孙过庭——《书谱》——草书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去惦念它。于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的时候;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一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快乐。
最近一位朋友来看我;他刚从林中散步回来,我问他看到些什么,他说没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不是我早习惯了这样的回答,我真会大吃一惊。我终于领会了这样一个道理,明眼人往往熟视无睹。
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有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上,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
(1)写出上面文字的出处和作者。
出自《____》,作者是____。
(2)选文中的主人公正各自经历着怎样的人生困境?
(3)上面选段中涉及的人物你喜欢她的什么?请你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理由。8、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20.)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____,表达了____的感情。(2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B.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C.诗中“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D.尾联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9、《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的人生追求由两个基本“旋律”组成:一是如17世纪英国作家班杨笔下的“基督徒”一样,追求超越____的更高境界。一是她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是浪漫主义文学传说的精神女儿,有着对____的追求10、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班级开展了“多姿多彩的叶”的实践活动;你一直参与其中:
【叶心飞扬】诗中的叶不同于生活中的叶;它们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注入了作者的独特感受.请你说说下列两句诗中的“叶”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绿叶传情】临近毕业,同学们纷纷开始用各种树叶做成书签赠给同学做毕业留念,而且大家还结合树叶的特点写上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赠言.你写的是:____
【叶花相衬】“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是一句俗语,你能说说其中蕴含的美学道理吗?生活中我们也常引用这句话,请你创设一个情境引用这句话写一段话.11、“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
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某班在“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如下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探寻黄河文明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那里有流传很久的历史传说故事,有古老的战场,这些都是黄河文明的见证。请你跟随班级一起走近黄河文明,列举黄河文明的历史事实。(各列举一例)
我列举的历史故事:____
我积累的有关黄河的古战场:____
活动二:传承黄河文化黄河不仅有古老的文明;还孕育了中华的文化,有许多成语;俗语、歌曲、古诗词都与黄河有关,请各列举一例。
成语:____
俗语:____
歌曲:____
古诗词:____
初一•一班举行《黄河;母亲河》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帮同学完成下列内容。
在《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李云同学负责收集“黄河的内涵”方面的资料,下面是他收集到的资料,阅读后回答下面问题。
A.黄河流域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有许多。其中旧石器文化遗址有陕西的大荔沙苑遗址;山西的沁水下川遗址。新石器文化遗址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青铜器文化遗址有商城文化、殷墟文化、岐山文化。
B.历代王朝有许多都在黄河流域建都。例如: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咸阳。
C.“黄河”有许多流传至今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如大禹治水的传说、黄帝的传说、姜太公钓鱼的故事等。
D.毛泽东在撤退延安时说“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1)黄河不仅有古老的文明;还孕育了中华的文化,有许多成语;俗语、古诗词都与黄河有关,请各列举1例。
(2)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然而两岸百姓对其近乎漠视的污染和掠夺,却日日威胁着这条母亲河的健康。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唤起人们环保意识,呼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要求简明,有创意。)评卷人得分三、默写(共7题,共14分)12、古诗文填空.
诵读古代优秀诗文,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精神上的享受.如:读《野望》,我们领略到了山野中“____,山山唯落晖”的浓浓秋意;诵《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我们又领略到了洞庭湖“____,波撼岳阳城”的磅礴壮观;咏《爱莲说》,我们品位到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____”的高尚情操;唱《长歌行》,让我们感受到“____,老大徒伤悲”的悲伤和无奈;吟《黄鹤楼》,我们领略到了“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的千古绝唱;品《陋室铭》,我们钦佩陋室主人,“斯是陋室,____”的高尚情操;观《核舟记》,我们由衷佩服王叔远雕刻技艺的精湛,作者最后也发出由衷赞叹“____”;情哀之至,万物同悲,看杜甫的《春望》,“____,恨别鸟惊心”两句就是借花鸟来创此意境的,可谓独具匠心.13、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杜牧在《泊秦淮》中表现出对朝廷上下醉生梦死的深重忧虑的句子是:“____,____”14、诗句默写。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
(2)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
(3)____;云从窗里出。
(4)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
(5)____;青山独归远。
(6)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
(7)《木兰诗》中描写军旅艰苦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
(8)赵翼在《论诗》中阐明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____,____。15、古诗文默写。
(1)潮平两岸阔,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陆游《游山西村》)
(5)《出师表》中“____,____”一句表明了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精神品格。16、默写。(1)___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____(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____,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7)以天下之所顺,____。(《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8)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17、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____;行者常至.
②____;可笑不自量.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
④虎大骇,远遁,____;甚恐.
⑤从那时起,____,____;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⑥《登岳阳楼》中的“____,____”,既是实写,又有想象,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1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
(2)东晋才女谢道韫的“咏雪”名句为:____。
(3)同是望月,宋代苏轼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而唐代李白则用“____,____”抒发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关怀之情。(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诗句回答)
(4)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语文伴我走过古代,我和孔子对话“____,不亦君子乎?”明白了加强修养的重要性;我读曹孟德的诗“____,若出其中;____,若出其里”让我领略了他的博大胸襟;我和白居易同游西子湖,眼前是“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的美景;吟易安居士《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____”仿佛让我也有了一丝醉意;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____。”令我体悟到天涯旅人的思乡情怀语文从我身边轻轻地走过,让我变得充实,不再空虚。评卷人得分四、文言文阅读(共3题,共21分)19、郑板桥开仓济民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遣,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值岁荒,人相食____②燮开仓赈济,或阻之____③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3)阅读本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20、阅读苏轼的《齐王筑城》一文;完成下面题目。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②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③,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④;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侵虞:侵犯。③踣(bó):跌倒。④应侯:顺应时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岁苦支备____②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____③今旦大雪____④可以永逸矣____(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译文:____
②臣怪之;问其故。
译文:____
(4)结合文章,说说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1、孙叔敖纳言孙叔敖①为楚令尹②,一③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④.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日:“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注解】
①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曾三度为楚相,为政重法任贤,颇有政绩。
②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③一:全。国:指都城。④吊:吊唁,吊丧,引申为拜访。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____)之。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____)之。
③有一老父衣(____)粗衣;冠白冠。
④孙叔敖为楚令尹(____)
(2)翻译句子。
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3)孙叔敖采纳了老父的三条谏言,你认为孙叔敖是一个怎样的人?评卷人得分五、写作题(共1题,共5分)22、作文(60分)带着信念出发,你会发现,原来困难并不可怕;带着勇敢出发,你会发现,原来阻碍如此渺小;带着自信出发,你会发现,原来我可以做到;带着微笑出发,世界便会绽开和谐之花朵朵。带着梦想出发,你就会看到曙光,就会看到希望中考是人生的另一个新起点,你最想把什么放进行囊开始你的人生新旅行呢?请以“带着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试题分析:B中应是“漪郁yī”;C中应是“蕈菌xùn”D中应是“狡黠xiá”。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解析】【答案】A2、B【分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B项有误,作者的记忆中,鸡蛋是有限的,但与老王的感情却是由数量无法表现的。其它三项都正确,故选B。【解析】【答案】B3、C【分析】【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析】【解答】A.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使”;
B.滥用否定词;去掉“不”;
C.正确;
D.语意重复;去掉“长时间”或“久久”均可.
故选:C.4、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字音和字形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注意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进行正确辨析,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分类记忆;平时要多积累,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解析】【解答】A.“嗤”应读作“chī”;
B.“吁”应读作“xū”;
C.全正确;
D.“恪”应读作“kè”.
故选:C.5、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解析】【解答】A.“骄健”应写作“矫健”;“大廷广众”应写作“大庭广众”;
B.“翻来复去”应写作“翻来覆去”;
C.正确;
D.“抖数”应写作“抖擞”.
故选:C.6、B【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与判断能力。书法的基本知识包括书写工具、执笔方法、临帖要求、各种书体的特点、历代著名书法家及其作品等。解答此题,平时要多读、多看,勤于积累,加强记忆。ACD三项搭配正确;B项搭配有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的书体是行书,不是楷书。故选B。【解析】【答案】B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相关知识的了解能力.【解析】【解答】(1)根据题目材料中“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和“我”的渴望可知文章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
(2)联系海伦的身体缺陷回答.
(3)由题目材料中海伦的渴望了解她的性格.
答案: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2)海伦双目失明及失聪。
(3)我喜欢海伦•凯勒.因为她是一个乐观向上、坚强不屈、热爱生活酷爱学习、不畏艰难、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积极乐观、勤思好问、知恩图报的人.(任选两个即可)在双目失明及失聪情况下,她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万物充满爱,文中“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一切却如此淡漠!”就可见一斑.(能结合文中事例即可)8、略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重要词语意义和作用的分析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时;要在理解整首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特殊经历以及内心的情感来理解即可。通读全诗,可以看出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诗人自己,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可以看出表达了诗人孤独、思乡之情。
(2)本题考查学生诗歌的鉴赏能力。赏析诗歌可以从内容主题、表达方式、写作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去分析。通读本诗,可以看出“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写了诗人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而不是“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所以D项理解不正确,故选D。【解析】(1)诗人自己(或“负有朝廷使命的人”)(1分)诗人孤独、思乡(1分)(2)D(2分)
9、个人幸福更好精神境界【分析】【分析】依据课文内容不难填出。《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的人生追求由两个基本“旋律”组成:一是如17世纪英国作家班杨笔下的“基督徒”一样;追求超越个人幸福的更高境界。一是她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是浪漫主义文学传说的精神女儿,有着对更好精神境界的追求。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主要人物的了解及作品主题的把握能力。10、略
【分析】【分析】此题考察了对事物的文化意义的分析、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语言运用知识的考查.【解析】【解答】【叶心飞扬】(1)此题考察了对事物的文化意义的分析.
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意象特征,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绿叶传情】(2)综合性学习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这种题要求学生读题要细;明确要求,参透材料,创意要新,能展开美妙的想象,在表述上要明确,表达准确,得体并富有层次感.
【叶花相衬】(3)这是一类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知识的考查.
学生就研究话题;进行活动设计,属开放性较强的一类试题,不设统一标准和答案,学生只要紧扣活动主题,设计合理都能得分.
答案:
【叶心飞扬】(1)(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的旅思乡愁(羁旅愁思).(也可答成:(借景抒情),既写出了飘零旅况,也抒发了诗人的萧瑟心境.)
(2)借用“细叶”(柳树)赞美了春天的创造力和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答到1点即可)
【绿叶传情】(2分)希望你能像香山红叶一样;一生红红火火.
【叶花相衬】(4分)美学道理:红绿两色在一起,会使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双方的色彩都会得到加强,造成一种明丽鲜艳的效果.((2分),意对即可)写话围绕“一个人本领再大,成绩再多,也离不开周围的人对他的帮助”的意思来表达即可.(2分)11、郑国渠的故事官渡古战场河青海晏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黄河大合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分析】【分析】这题目是一道综合读写题,考查了学生知识的积累、公益广告词的拟写等能力.【解析】【解答】(活动一)本题考查了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
作答此题;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特别是对这些有特殊意义的事物.
说到有关黄河的历史故事;当然首推众所周知的郑国渠的故事.
官渡古战场在河南中牟;中牟县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西连商都郑州,东接宋都开封,所以说其是有关黄河的古战场.
(活动二)本题考查了成语;俗语、古诗文歌曲之类的积累.
作答此题;学生需要认真回想,利用自己以前积累的知识,准确的写出答案.
(2)考查了学生的公益广告的拟写能力.
作答此题;学生首先要我们要明白广告语的要求:1;语言简明精.2、内容关注主题.3、形式新颖别致4、给人深刻印象5、易读易记.
公益广告:它不是以收费性的商业宣传来创造经济效益;而是“免费推销”某种意识和主张,向公众输送某种文明道德观念,以提高他们的文明程度,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广告,就是公益广告.公益广告是为了营造一种气氛和声势,即某种社会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公益广告的水平,是这一城市;地区、国家民众文化道德水准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标志.公益广告的主要作用是传播社会文明,弘扬道德风尚.
拟写广告必须注意以下三点:1;广告语要力求“真”、“实”;2、广告语要力求巧.3、广告语要力求美.优秀的广告语常借助各种手法;读起来琅琅上口,好像一篇短短的美文,让人过目不忘.
了解了以上内容后;我们再认真思考,做出答案.
答案:
活动一:郑国渠的故事.巨鹿古战场;官渡古战场。
活动二:中流砥柱;河清海晏.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跳进黄河也洗不清.《黄河大合唱》;《黄河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活动三:(2)保护母亲河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治理母亲河,让她更好的为我们造福.三、默写(共7题,共14分)12、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认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解析】【解答】树树皆秋色。
气蒸云梦泽。
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濯;清、涟”的写法)
少壮不努力。
芳草萋萋鹦鹉洲(注意“洲”的写法)
惟吾德馨(注意“馨”的写法)
技亦灵怪矣哉。
感时花溅泪13、略
【分析】【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解析】【解答】(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注意“澹”“竦峙”的写法)
(3)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注意“莺”的写法)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4、影入平羌江水流落花时节又逢君鸟向檐上飞野渡无人舟自横荷笠带斜阳闲敲棋子落灯花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诗句均是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篇目,解答时要结合诗句的引申义理解作答.【解析】【解答】答案:
(1)影入平羌江水流(重点词:羌)
(2)落花时节又逢君。
(3)鸟向檐上飞(重点词:檐)
(4)野渡无人舟自横(重点词:渡)
(5)荷笠带斜阳(重点词:笠)
(6)闲敲棋子落灯花(重点词:敲)
(7)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重点词:柝)
(8)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重点词:骚)15、风正一帆悬无可奈何花落去沉舟侧畔千帆过柳暗花明又一村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分析】【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以及现代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解析】【解答】(1)风正一帆悬(注意“悬”的书写);
(2)无可奈何花落去;
(3)沉舟侧畔千帆过(“畔”容易写成“判”);
(4)柳暗花明又一村;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侯”容易写成“候”)16、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背诵、默写的能力。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最后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本题注意“陟”“臧”“拂”“茅”“赢”“畔”“辩”等字的书写。【解析】(1)陟罚臧否)陟罚臧否1)燕然未勒归无计(2)燕然未勒归无计)入则无法家拂士2)鸡声茅店月(3)入则无法家拂士)赢得生前身后名3)物是人非事事休(4)鸡声茅店月)攻亲戚之所畔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5)赢得生前身后名517、略
【分析】【分析】本题以连续性默写为主,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解析】【解答】(1)为者常成(重点字:常)
(2)蚍蜉撼大树(重点字:蚍蜉;撼)
(3)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重点字:蟋蟀)
(4)以为且戳己也(重点字:戳)
(5)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重点字:内外)
(6)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重点字:坼、乾坤)18、似曾相识燕归来未若柳絮因风起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人不知而不愠日月之行星汉灿烂谁家新燕啄春泥沉醉不知归路断肠人在天涯【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解析】【解答】答案:(1)似曾相识燕归来;
(2)未若柳絮因风起(重点字:絮)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人不知而不愠;日月之行;星汉灿烂;谁家新燕啄春泥;沉醉不知归路;断肠人在天涯四、文言文阅读(共3题,共21分)19、遇到有人离开【分析】【分析】参考译文:郑燮,号是板桥先生,清朝乾隆元年科举得中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当时的人们称他为扬州八怪之,曾经在范县作县令,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其实可以直接说爱民如子).为官清廉,不受贿赂,兢兢业业,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文人们经常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的吃人.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力承担.”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百姓对其的爱戴可见如此.【解析】【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恰逢荒年.值:遇到。
②句意: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或:有人。
③句意:离任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去:离开。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有:活:使活。
句意:于是开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
(3)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
答案:(1)①遇到②有人③离开。
(2)于是开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
(3)清正廉洁、勤于政务、体恤百姓、爱民如子、平易近人20、每年隐患(祸患)早晨安乐(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我很奇怪,便问他什么缘故.【分析】【分析】译文:
齐王一天上早朝,他看着侍臣们说:“我们国家处于几个强国之间,年年苦于要支付大量军备费用.现在我想抽调一批壮丁,修筑一座规模很大的长城,从东海筑起,连通即墨,途经太行山,连接轩辕山,直下武关,曲折蜿蜒四千里,即可与各强国隔绝,使秦国不能窥觎我国的西方,楚国不得偷犯我国的南方,韩国和魏国不得牵制我国的左右,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吗?现在让老百姓去修筑长城,虽会有些劳累,但日后就不会再有远征和遭受侵犯的祸患,可以一劳永逸了.(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能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艾子回答说:“今天早晨下雪,我来赶早朝,看见路旁有一个百姓,袒露着身子,冻倒在地上,望着老天唱哀歌.我很奇怪,便问他什么缘故.他对我说:‘这场大雪顺应了时令,正高兴明年人们能吃到贱价的麦子,可是我在今年就要被冻死了.’这件事正像今天所说的筑长城,等到长城筑完,老百姓还不知道享受永久安乐的是些什么人呢?”【解析】【解答】(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年年苦于要支付大量军备费用.岁:每年;
②句意为:但日后就不会再有远征和遭受侵犯的祸患.患:隐患(祸患);
③句意为:今天早晨下雪.旦:早晨;
④句意为:可以一劳永逸了.逸:安乐.
(2)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1)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2)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是要分开;(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
“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与“何人也”是主谓宾关系;故句子划为: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3)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孰”;谁;“欣跃”,欢欣踊跃.句意为:(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怪”;对感到奇怪;故:原因.句意为:我很奇怪,便问他什么缘故.
(4)本题考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对重点语句的深刻内涵进行体悟.结合艾子的话,可概括出:
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或写成“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
答案:
(1)每年;隐患(祸患);早晨;安乐.
(2)每年;隐患(祸患);早晨;安乐.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3)①(老百姓)听见我下达这个命令;谁有不欢欣踊跃地前来参加呢?
②我很奇怪;便问他什么缘故.
(4)办事情,想问题,在考虑长远利益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眼前利益,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或写成“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利国利民”.21、离开厌恶穿着担任【分析】【分析】译文:
孙叔敖作楚国的令尹,一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丧.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老人说:“是有话说.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百姓就要离开他;职位高,又大权独揽,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满足,祸患就可能加到他身上.”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孙叔敖回答说:“您说得真对,我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企业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市政绿化带维护承包合同4篇
- 2025版土石方居间服务与施工质量协议3篇
- 2025年茅勤离婚协议书婚姻债务清偿标准范本
- 2025年度私人车辆转让与年度租赁服务及维修合同
- 2025年度个人艺术品拍卖居间服务协议4篇
- 二手货车买卖双方权责明确不过户协议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印刷材料环保认证合同3篇
- 哈尔滨市2025年度文化娱乐行业劳动合同规范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充电桩安装工程安全协议4篇
- 2024年中国医药研发蓝皮书
- 广东省佛山市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台儿庄介绍课件
- 疥疮病人的护理
- 人工智能算法与实践-第16章 LSTM神经网络
- 17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 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中学安全办2024-2025学年工作计划
- 网络安全保障服务方案(网络安全运维、重保服务)
-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成都师范学院
- 软件模块化设计与开发标准与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