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PEP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PEP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PEP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PEP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PEP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PEP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18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将质量分数为a%的浓硫酸与同体积水混合得到质量分数为b%的稀硫酸,则a、b关系正确的是()A.a<2bB.a>2bC.a=2bD.无法比较2、三明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A.地震B.海啸C.洪涝D.沙尘暴3、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氙;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A.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B.图3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rC.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D.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右向左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V1的示数减小,电压表V2的示数增大B.电阻R1和R2消耗的功率的变化量一定相等C.电压表V1增大的示数大于V2减小的示数D.电压表V1增大的示数小于V2减小的示数5、如图是李江同学为测量小灯泡电阻而连的电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B.实验过程中两电表都有可能需要换接较小的量程C.所测小灯泡的电阻可能随电压表的示数的不同而不同D.在如图位置闭合开关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变亮6、与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是()

A.B.C.D.7、在探究一个用电器中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时;李芳连接好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不变化.李芳连接的电路有不妥之处,改正的方法是()

A.将导线K的a端移至接线柱AB.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BC.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DD.将导线M的c端移至接线柱B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植物体的水分蒸腾主要通过叶片的____来完成,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可以降低____;能够促进____和____的运输。9、在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处处离不开溶液和能源.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填序号)

a.泥土b.食用油c.碳酸钠。

(2)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降低的是____.(填序号)

a.硝酸铵b.氢氧化钠c.浓硫酸。

(3)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填序号)

a.蛋清b.乙酸铅溶液c.水。

(4)电解水时加入少量NaOH能增强导电性,是因为其溶于水能生成自由移动的____(填离子符号),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

(5)0.9%的生理盐水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

(6)工业生产中要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和____等化石燃料,其中煤是成分复杂的固态混合物,含有主要元素是____.10、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完毕,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总容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答出其中一种原因).

(2)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B实验中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11、____悬浮于液体里形成悬浊液,____散到液体里形成乳浊液;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____是溶质,该溶液与足量锌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12、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____构成的、13、在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其顶壁上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__(填“加速”、“匀速”、“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__(填“是”、“不是”、“可能是”)一对平衡力。14、血红蛋白是个大分子,已知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8000,且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0.33%,则一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为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6、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7、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18、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19、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20、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3题,共21分)21、根据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2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灯;开关和两孔插座接入家庭电路中.

23、按照题目要求作图或作答.

(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入射光线及法线已画出.请作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如图乙所示;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在图中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3题,共24分)24、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磁铁;在磁铁两端各吸引一只铁钉,如图所示.如果将两磁铁靠近,直至两个磁极相接触,发现铁钉会掉下,请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25、某钢铁厂高炉欲生产200t含3%杂质的生铁,需要含85%氧化铁的赤铁矿石多少吨?(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6、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电路中;开关闭合后,输电线都因电流过大可能引起火灾。试分析其中一例引起火灾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分析】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再结合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稀释前浓硫酸溶液的质量和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然后求出稀释后溶液的质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求出稀释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解答.本题考查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清楚稀释前后溶质硫酸的质量不变是关键.【解答】解:1体积的浓硫酸质量为1.84g,1体积的水质量为1g,稀释前的溶液含硫酸1.84a(g),稀释后的溶液质量为1.84g+1g=2.84(g),因此b=2b=故a<2b.

故选A.2、C【分析】【分析】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5°29′﹣27°07′,东经116°22′﹣118°39′,东接福州,南邻泉州,西连龙岩,北毗南平,西北靠赣州;福建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又因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距离太平洋较近,台风会经常光顾带来暴雨;三明市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而山区最主要的灾害就是洪涝.【解答】解:福建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又因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距离太平洋较近,台风会经常光顾带来暴雨;三明市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而山区最主要的灾害就是洪涝.

故选:C.3、A【分析】【解答】A;图2、图3的核内质子数均为38;均为锶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图3所表示粒子质子数=38,核外电子数=36,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锶离子,其离子符号为Sr2+;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锶元素元素周期表的一格、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其核内质子数为38,无法确定锶原子的中子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分析】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4、D【分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R2、R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两端的电压.

(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右向左移动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

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

由U=IR可知,R1与R2两端的电压增大,则电压表V1的示数增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R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故A错误;

(2)设滑片移动前后电路中的电流分别为I1、I2,则R1与R2消耗功率的变化分别为:

△P1=I22R1﹣I12R1=(I22﹣I12)R1,△P2=I22R2﹣I12R2=(I22﹣I12)R2;

因R1与R2的阻值关系不确定;

所以,电阻R1和R2消耗的功率的变化量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3)滑片移动前后,电压表V1示数的增加量:

△UV1=I2R1﹣I1R1=(I2﹣I1)R1;

电压表V2示数的减少量:

△UV2=I1(R1+R2)﹣[I2(R1+R2)]=(I2﹣I1)(R1+R2);

所以,电压表V1增大的示数小于V2减小的示数;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R2、R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两端的电压.

(1)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两端的电压变化;

(2)根据P=I2R结合R1与R2的阻值判断两者功率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3)根据欧姆定律得出电压表V1的增加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得出电压表V2示数的减少量,然后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5、D【分析】【分析】(1)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2)使用电压表与电流表时,电表量程的选择要恰当,不能过大或过小;(3)灯泡电阻受温度的影响,随灯泡电压的变化而变化;(4)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及滑片的移动方向,判断电路电流的变化,从而判断灯泡亮度如何变化.本题是一道实验题,考查了实验的注意事项;电表量程的选择、影响灯泡电阻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调节,考查内容较多,有一定难度,解题时要认真分析电路图,结合相关知识答题.【解答】解:A、由电路图知,滑片在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因此闭合开关前,滑片应滑到最左端,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由电路图知;两电表量程选择过大,读数误差较大,为减小实验误差应更换电表量程,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随灯泡电压变化;灯泡的实际功率发生变化,灯泡温度发生变化,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而变化,故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在如图位置闭合开关后,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路电流变小,流过灯泡的电流变小,灯泡功率变小,灯泡变暗,故D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6、A【分析】【分析】串联电路特点是电流有一条路径;串联电路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并联电路特点是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并联电路的各用电器不相互影响.干路上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上开关控制本支路.

【解答】解:从实物图中可以看出;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

A.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与实物图符合.

B.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L2支路;与实物图不符合.

C.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L1支路;与实物图不符合.

D.两只灯泡串联;与实物图不符合.

故选A.7、D【分析】【分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没有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而是全接到上方两个接线柱上;要测用电器中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时电压表应并联在用电器的两端,而电路图中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

【解答】解:A;将导线K的a端移至接线柱A时;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但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示数不变,不能进行实验探究,故A不可行;

B、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B时;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但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示数不变,不能进行实验探究,故B不可行;

C、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D时;滑动变阻器被断路,不能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无法进行实验探究,故C不可行;

D;将导线M的c端移至接线柱B时;电压表测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通过移动滑片可以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进行实验探究,故D可行.

故选D.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气孔温度水分无机盐【分析】【分析】植物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据此解答。

【解答】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度,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

故答案为:气孔;温度;水分;无机盐。9、caaNa+、OH﹣氧气氧天然气碳【分析】【解答】(1)物质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泥土和食用油都不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2)硝酸铵溶于水吸热;降低温度,氢氧化钠和浓硫酸溶于水都放出热量;

(3)重金属盐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所以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蛋清;

(4)氢氧化钠能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解水时加入少量NaOH能增强导电性,是因为其溶于水能生成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5)生理盐水中最多的物质是水;水中质量最大的元素是氧元素;

(6)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煤的主要成分是碳.

故答案为:(1)c;(2)a;(3)a;(4)Na+、OH﹣;氧气(5)氧;(6)天然气;碳.

【分析】(1)物质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2)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温度的变化考虑;(3)根据重金属盐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4)根据氢氧化钠能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考虑;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5)根据生理盐水中最多的物质是水,水中质量最大的元素是氧元素考虑;(6)根据三大化石燃料,煤的主要成分考虑.10、装置漏气S+O2SO2吸收二氧化硫【分析】【解答】(1)A实验完毕,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总容积的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故填:装置漏气;

(2)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B实验中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故填:S+O2SO2;吸收二氧化硫.

【分析】(1)如果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都能够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2)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11、固体小颗粒小液滴氯化氢氯化锌【分析】【解答】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氯化氢是溶质;该溶液与足量锌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锌;

故答案为:固体小颗粒;小液滴;氯化氢;氯化锌.

【分析】根据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分析;在由水和其它物质形成的溶液中,水是溶剂,当发生化学反应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能溶于该液体的生成物.12、上皮细胞【分析】【解答】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佷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肺泡的高,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13、加速|不是【分析】【分析】汽车匀速运动时绳子在竖直方向上;汽车做变速运动时;绳子倾斜;加速小球向后摆,减速小球向前摆.物体具有惯性而表现出来的惯性现象以及平衡力的问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要多观察,多实验,多体会.根据平衡力及平衡的条件分析解答此题,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解答】解:(1)当汽车加速时;由于惯性,小球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小球就向后偏;根据球向后偏可知汽车做加速运动.(2)忽略空气阻力,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这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故答案为:加速;不是.14、4【分析】【分析】设平均每个血红蛋白中铁原子的个数为x,根据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相对质量(即原子量56×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铁的质量分数)作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求解即可.主要考查了相对分子质量和元素质量分数的实际运用.运用方程思想不但可以使计算简便,更可使思路简单清晰.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设平均每个血红蛋白中铁原子的个数为x;则。

56x=68000×0.33%

解得x≈4

故答案为:4.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6、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7、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18、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19、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0、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故答案为:错误。四、其他(共3题,共21分)21、【解答】解:由图可知;电流由左侧流入,根据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使四指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外部磁感线由N指向S.如图所示:

【分析】【分析】由电源的正负极可知电流的方向,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出螺线管的磁极,然后画出磁感线的方向.22、解:

【分析】【解答】解:二孔插座的左孔与零线相连;右孔与火线相连;开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