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备作业)(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1/24/wKhkGWd9FoKAOndPAAJBEZYFtiE113.jpg)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备作业)(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1/24/wKhkGWd9FoKAOndPAAJBEZYFtiE1132.jpg)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备作业)(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1/24/wKhkGWd9FoKAOndPAAJBEZYFtiE1133.jpg)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备作业)(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1/24/wKhkGWd9FoKAOndPAAJBEZYFtiE1134.jpg)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备作业)(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21/24/wKhkGWd9FoKAOndPAAJBEZYFtiE11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杨坚灭陈前,江南民间传唱着:“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这反映了
A.江南人民盼望南北统一B.江南人民热情好客
C.江南水乡的美好生活D.江南人民大都能歌善舞
【答案】A
【详解】题干这首民谣传唱的是南朝末期,江南人民厌恶腐朽的陈王朝,盼望南北统一的情景,A正确;BCD
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
2.下面中国古代历史年表图(部分)中,关于①所代表朝代说法正确的是
A.结束了自西汉以来政权分立局面B.隋文帝时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C.隋炀帝下令由中央统一铸五铢钱D.为唐朝的繁荣盛世局面奠定基础
【答案】D
【详解】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灭陈统一全国,由于隋炀帝实行暴政导致隋朝迅速灭亡
(618年)。依据①的时间(589-618)可知是隋朝。隋朝时期大运河的开凿、经济的发展以及隋朝的暴政
为唐朝统治者吸取经验教训,都为唐朝的繁荣盛世局面奠定基础。故D符合题意;隋朝结束的是魏晋南北
朝长期分裂的局面,排除A;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开凿,排除B;下令由中央统一铸五铢钱的是汉武帝,排
除C。故选D。
3.隋文帝规定:六宫妃嫔,穿过和洗过的旧衣服,都要再穿;日常饮食只要不是举行宴会,最多只能有一
个肉菜。开皇三年,隋文帝罢去508个郡,共减少官吏5.6万人。由此可见,隋文帝
A.生活奢侈B.虚心纳谏C.变革礼仪D.崇尚节俭
【答案】D
【详解】概括材料可知,隋文帝崇尚节俭,饮食和服饰都力求节俭。行政上减除冗员。体现了隋文帝崇尚
节俭的统治特点,D正确;生活奢侈与材料表现相反,A错误;虚心纳谏和变革礼仪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C
错误。综上故选D。
第1页共8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4.在美国作家迈克尔・H·哈特撰写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隋文帝杨坚名列其中。杨坚能
够入选最重要的理由是
A.完成国家统一B.加强中央集权C.开通大运河D.完善科举制度。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
隋灭陈,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杨坚能够入选最重要的理由是完成
国家统一。故A符合题意;加强中央集权与完成国家统一的影响力要小,故B不符合题意;隋炀帝开通了
大运河,故C不符合题意;隋炀帝创立了科举制,唐朝完善了科举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隋文帝
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上述材料反映了隋朝
A.统治十分残暴B.洛阳盛产粮食C.横征暴敛无度D.社会经济发展
【答案】D
【详解】依据题干“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
全国五六十年”的信息可知,隋朝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粮食产量多,社会富裕,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
内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6.结束了自晋以后的中国混乱局面,结束了南北朝的混战,使中国实现了久违的统一,而且让久受压迫和
遭受屈辱的汉人入主中原,为汉族的传承和汉文化的传承做出了贡献。它是
A.唐B.宋C.元D.隋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结束了结束了自晋以后的中国混乱
局面,结束了南北朝的混战,使中国实现了统一。故D符合题意;唐朝出现在隋朝之后,排除A;宋朝没有
统一全国,排除B;元朝是少数民族政权,排除C。故选D。
7.《话说运河》解说词中说:“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
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如图,对于隋朝运河工程描述正确的是
第2页共8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A.运河南北两端的城市A是涿郡,B是扬州
B.图中D段是通济渠,沟通了黄河和准河
C.图中E段是邗沟,沟通了长江和钱塘江
D.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答案】B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起,开凿了
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
河四段。图中D段是通济渠沟通黄河和淮水。B正确;A排除;图E是邗沟阶段,沟通了淮河和长江,C排
除;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D排除;故选B。
8.一位中国作家评论道:大运河的发起者隋炀帝“虽使他的朝代缩短了许多年,但给子孙万代却带来莫大
的好处”。这位作家的观点主要想说明大运河
A.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提高了隋朝造船技术
C.便利了隋炀帝巡游玩乐D.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答案】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隋炀帝时期,大运河的开凿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民不聊生,引起社会动
荡,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但是从长远来看,大运河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政治
经济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符合“虽使他的朝代缩短了许多年,但给子孙万代却带来莫大的好处。”
的说法,A符合题意;BCD项没有体现“给子孙万代却带来莫大的好处”,排除。故选择A。
9.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下列古人评价大运河的语句中,持完全否定态度的
是
A.“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唐·李敬方《汴河直进船》)
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第3页共8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C.“千里江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唐·胡曾《汴水》)
D.“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元·脱脱《宋史》)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中胡曾只看到了开凿大运河的劳役繁重,造
成了隋朝的灭亡,所以胡曾对隋朝大运河持完全否定态度,C项符合题意。而“至今千里赖通波”、“汴水通
淮利最多,”、元朝的“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叙述的是隋朝大运河的积极作用。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
合题意,排除,故选C。
10.阅读下框材料判断,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修筑的驰道(秦朝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国道”)
和大运河的作用的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国家的巩固和统一B.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C.抵御了匈奴对中原王朝的侵扰D.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
【答案】B
【详解】由题干中的“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大运河……为加强各地之间经济、文化联系而修建”,然
后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得出两者的共同作用都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所以B项符合题意;大运
河的开通是在隋统一全国后,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抵御了匈奴对中原王朝的侵扰在材料中未有涉及,所
以C项不符合题意;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未有在材料中涉及,也不符合史实,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
题答案为B。
11.科举制度产生于隋而确立于唐,因有多种科目而“分科举人”,故名科举。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下
的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土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人
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科举制的产生与确立反映了
A.选才呈现公平开放的特色B.以官举士的选官方式终结
C.取士标准出现多样化趋势D.考试方式完全优于察举制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科举制下的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
去留’……”可以看出科举制下,不问家世,自由报考,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开放性,
A正确。唐宋时期除科举制外,仍然存在恩萌等选官方式,排除B;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考试成绩,不能体
现多样化的特征,排除C;考试方式完全优于察举制说法绝对化,排除D。故选A。
第4页共8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12.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是某同学将隋朝与秦朝比较后的结论,以下内容还能补充进
去的是
A.开创制度B.科技发达
C.轻徭薄赋D.缔造盛世
【答案】A
【详解】依据图片“隋朝与秦朝的共同点”,结合课本所学可知,隋朝时期,隋文帝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
度,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秦朝统一后,创立
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A正确;秦朝没有发达的科技,B排除;秦始皇完成统一后,对农民征收沉重的
赋税,C排除;隋文帝时期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秦朝没有,D排除;故选A。
13.16世纪至19世纪,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肯定地认为,
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度
A.引发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B.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C.对西方文明进程产生一定影响D.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科举制诞生在我国隋朝。从题
文材料的“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肯定地认为,英国文官考试制
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对西方文明进程产生一定影响。ABD不能正确解读材料,不
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C。
14.有人曾评论:单论其功绩,二者不相差。单论其才能,炀帝甚于文帝,是圣君的潜力股。但是两帝“用
心”不一。文帝虽然苛政,但保证了人民的基本权益,也在事实上避免了战乱的威胁。而炀帝虽然功绩斐
然,但急于建“不世之功”,为了一己名义,滥用皇权,不顾百姓权益,终引发大乱。与材料描写不相符
的是
A.隋炀帝才能卓越并且功绩斐然B.隋文帝功绩巨大但实行过苛政
C.隋炀帝不顾百姓权益引发大乱D.隋文帝急于求成导致隋朝灭亡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急于建‘不世之功’,为了一己名义,滥用皇权,不顾百姓权益,终引发大乱”可知,
第5页共8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隋炀帝急于求成导致隋朝灭亡,故D符合题意;根据材料“炀帝甚于文帝,是圣君的潜力股”可知隋炀帝
才能卓越并且功绩斐然,故排除A项;根据材料“文帝虽然苛政,但保证了人民的基本权益,也在事实上
避免了战乱的威胁”可知,隋文帝功绩巨大但实行过苛政,故排除B项;根据材料“了一己名义,滥用皇
权,不顾百姓权益,终引发大乱。”可知隋炀帝不顾百姓权益引发大乱,故排除C项。故选D。
15.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陈业,
只换雷塘数亩田”关于隋炀帝落得如此下场,隋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科举制的实行B.北方少数民族的军事打击
C.隋炀帝的暴政D.南方陈朝的重新崛起
【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知识,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引发了大
规模农民起义。各地地方长官和一些割据势力也乘乱纷纷起兵,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
亡。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C项符合题意;ABD三
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二、材料题
16.观察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
(1)阅读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在图上方框处填写出它的四段:
(2)大运河的中心点是。北到,即今,南至,即今。
(3)根据地图,隋朝大运河连接了、、、、和五大水系。
(4)唐人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点明了大
第6页共8页更多资料加微信:.
运河的功过是非,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大运河的看法。
【答案】(1)从上至下: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2)洛阳;涿郡;北京;余杭;杭州。
(3)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4)评价:加强了隋朝对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消极作用:给人
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解析】
(1)隋朝大运河从北向南共分为四段,分别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因此框中分别填:“永济
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2)结合所学,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即今北京、南至余杭,即今杭州。故分别填:“洛
阳”“涿郡”“北京”“余杭”“杭州”。
(3)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大运河。故分别填:“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4)根据材料中“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意思是都说隋
朝亡国是因为大运河的修建,但是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南北舟楫因此畅通无阻。如果不是修龙舟巡幸
江都的事情,隋炀帝的功绩可以和大禹平分秋色。由此可以看出皮日休既肯定了大运河加强了隋朝对南北
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功绩,也指出隋炀帝出游江都的腐败,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
的灭亡。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士族门阀的弟子中选拔,而庶族子弟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做高官,
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这制度已经无法进行下去了。
材料二: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三:(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
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1)根据材料一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专业书店门店联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生物科技园区土地租赁与研发楼建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水电安装清包与绿色建筑认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装合同终止协议书:数据中心网络安全防护合同终止
- 2025-2030年抗腐蚀功能材料测试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立式烘干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寿司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胆宁片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波纹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聚酯自干绝缘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服装零售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格局及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2025版)
- 初一英语阅读理解100篇七年级上册英语阅读理解及答案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 汽车车身密封条设计指南
- DB4101-T 121-2024 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规范
- DB53∕T 1269-2024 改性磷石膏用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回填技术规范
- 2024建安杯信息通信建设行业安全竞赛题库(试题含答案)
- JBT 14727-2023 滚动轴承 零件黑色氧化处理 技术规范 (正式版)
- 术后谵妄及护理
- 手术室术中物品清点不清的应急预案演练流程及剧本
- 医药行业的市场营销与渠道拓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