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年高三上地理一遍过训练题——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一.选择题(共16小题)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它利用了黄土直立性强的特点,凿洞造室而居,节约了木材等建筑材料,具有冬暖夏凉、少占耕地的优点,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的杰作。近年来,村落出现了空巢化现象。据此完成36~38题。1.窑洞未反映出的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是()A.四季分明 B.地形破碎 C.耕地较少 D.降水较多2.村落空巢化现象给农村带来的直接影响有()①窑洞空置率增加②窑洞得到有效保护③撂荒耕地增多④农业发展水平提高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它利用了黄土直立性强的特点,凿洞造室而居,节约了木材等建筑材料,具有冬暖夏凉、少占耕地的优点,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的杰作。近年来,村落出现了空巢化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村落空巢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4.屋顶是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居屋顶的外在形式是区域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积雪较多,屋顶设计为有坡度的斜顶,屋顶的外房檐明显短于南方地区。下列左图示意我国东北斜坡屋顶,右图示意冬季和夏季室内太阳光照变化。据此完成8~9题。东北屋顶房檐较短,()A.冬季利于室内增温 B.夏季减少雨水溅淋 C.春季防止风沙影响 D.秋季便于室内通风碉房是藏族特有的居住形式,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其形如碉堡,下宽上窄,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等特点,是高原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景观(如图)。据此完成10~12题。5.藏族碉房结构严密、墙体较厚是为了防御()A.低温 B.风沙 C.野兽 D.冰雪6.当地居民利用平坦的屋顶可以()A.晾晒农产品 B.运动健身 C.种植蔬菜 D.通风降温7.山地碉房占地面积较小,以多层结构为主的原因是()A.增加光照 B.节省建材 C.方便瞭望 D.平地稀少8.(2022秋•卧龙区校级期末)灌丛植物可以阻挡风沙,随着风速减缓后,沙粒沉积在其根部附近形成沙丘,称为灌丛沙丘。灌丛沙丘的分布区域地形较为平坦,气候比较干燥,有一定的水源分布,生长着少量的绿色植物(灌木丛)。绿洲的边缘因为有水源,有利于灌丛的生长,故灌丛沙丘多位于绿洲边缘,呈带状分布,图中箭头为指向标,指向西方。近处两堆沙丘呈东北﹣西南走向排列。试判断图中灌丛沙丘的分布区域主要风向为()A.东风 B.西南风 C.西风 D.东北风9.(2023•房山区一模)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如图为黄土高原的不同发育阶段和规模的侵蚀沟,如浅沟、切沟、冲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从沟谷发育阶段的角度,推断三者的演化时序为()A..浅沟→冲沟→切沟 B..切沟→浅沟→冲沟 C..冲沟→切沟→浅沟 D.浅沟→切沟→冲沟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完成12~14题。10.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域内地势起伏小,航运作用突出 B.河流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末春初降水较多11.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C.便利的航运条件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46~47题.12.为了雨季蓄洪,甲地区防洪水库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A.9~10月 B.11~12月 C.1~2月 D.4~5月近10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严重的破坏,在2020~2021年期间,亚马孙雨林面积缩小了10476平方千米。森林面积的减少,改变着大气成分,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据此完成16~17题。13.近年来,亚马孙雨林的快速减少,导致()A.大气中氧气含量迅速增加 B.大气的保温作用迅速增加 C.臭氧吸收紫外线迅速减少 D.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减少14.森林面积减少,引发的环境问题有()①水土流失②全球变暖③酸雨④臭氧层破坏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被定义为人类从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自身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效益。如图为某区域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图(内环为2000年,外环为2016年)。据此完成29~30题。15.下列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中,价值最大的是()A.气候调节 B.土壤形成与保护 C.生物多样性 D.废物处理16.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水田面积增大 B.湖泊面积减少 C.草地面积减少 D.建设用地减少二.解答题(共4小题)17.(2023•新乡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杰尼伯朗河地处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发源于海拔2830m的巴瓦卡朗山,上游地区的岩石由火山岩组成,流域河砂资源储量丰富。杰尼伯朗河流域传统建筑为木质结构,1950年现代建筑从荷兰传入,当地对河砂的需求逐渐增长。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传统采砂业。传统采砂业仅挖掘河道中部的底砂,且控制采砂规模。与巴里巴里湖以上的中游河段相比,杰尼伯朗河下游采砂难度大、产量低。2000年以来,随着当地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河砂的需求激增,现代采砂业替代了传统采砂业。现代采砂业在巴里巴里湖以上局部河段划定了采砂场,大规模机械化采砂,极大地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大量农民转为采砂工。如图为杰尼伯朗河流域及采砂集中河段局部水系放大图。(1)简述杰尼伯朗河河砂资源储量丰富的自然原因。(2)分析杰尼伯朗河下游采砂可能面临的困难。(3)说明传统采砂阶段仅开采河道中部底砂的好处。(4)与传统采砂业相比,分析现代采砂业带动相关产业的表现。18.(2023•东莞市校级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维多利亚湖位于东非高原,该湖面积69400平方千米,是非洲最大的湖泊。该湖区是非洲人口较稠密的地区之一。湖水唯一的出口是北岸的维多利亚尼罗河,该处排水量每秒达600立方米,河上兴建的欧文瀑布水坝位于乌干达,距离最近的城市为金贾市。该水坝利用维多利亚湖作为水库,电力输往乌干达和肯尼亚西部。著名的尼罗河支流白尼罗河就发源于维多利亚湖,其上游形成尼罗河上游盆地。(1)维多利亚湖作为白尼罗河河源,对白尼罗河的水文特征产生什么影响?(2)分析维多利亚湖西侧形成东非著名多雨区的原因。(3)评价欧文瀑布水坝建设的条件。19.(2023春•绥江县校级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大蒜是一种秋播夏收作物,喜湿、喜肥、不耐旱、忌渍水。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我国大蒜出口量约占世界大蒜贸易量的90%,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图中图1的阴影区域为我国大蒜主产省区,图2为大蒜生产景观图。材料二近年来,甲省某市不断进行规划,为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努力。如图为某市规划的“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示意图。(1)播种时在原有土地上覆盖地膜能够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用所学说明其作用是、、保土。(2)我国每年大蒜的种植面积波动很大,影响大蒜种植面积的主要因素是,我国大蒜在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原因是、、。(3)图中方框内甲丁对应的内容分别是:甲;丁(填字母)。A.科教B.景区资源与环境C.经济D.人口20.(2023•浙江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2020年达2.06亿,比十年前增长0.47亿。该国原为农业国,可耕地面积超过8400万公顷,开垦面积占40%。曾在北部地区大力发展花生、棉花种植,产量很高,土地退化较快。20世纪70年代成为非洲最大的产油国,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农产品产量逐渐减少。原油出口收入曾占出口总收入的98%。材料二:图1为尼日利亚地理简图,图2为尼日利亚北部和南部某城市气候资料。(1)分析尼日利亚北部地区土地退化的人为原因。(2)简述尼日利亚经济过于依赖原油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3)从耕地资源的角度,说明该国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4)比较分析尼日利亚北部与南部农业发展水热资源配置的异同。
2023-2024年高三上地理一遍过训练题——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一.选择题(共16小题)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它利用了黄土直立性强的特点,凿洞造室而居,节约了木材等建筑材料,具有冬暖夏凉、少占耕地的优点,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的杰作。近年来,村落出现了空巢化现象。据此完成36~38题。1.窑洞未反映出的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是()A.四季分明 B.地形破碎 C.耕地较少 D.降水较多【考点】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人口与城市.【分析】人文景观:也称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城乡景观:包括聚落整体和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城镇中的各种建筑与当地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地域文化息息相关,侧面反映本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黄土高原,该地特色传统民居﹣窑洞,节约了木材等建筑材料,具有冬暖夏凉,少占耕地的优点,因此,黄土高原耕地面积较少,地形较为破碎,同时四季分明,故ABC正确,不符合题意。窑洞的修建未能体现降水量的多少,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城乡景观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2.村落空巢化现象给农村带来的直接影响有()①窑洞空置率增加②窑洞得到有效保护③撂荒耕地增多④农业发展水平提高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考点】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人口与城市.【分析】人口迁移指的是人口发生居住地的改变,一般影响因素包括气候、资源、经济收入、政策、战争、婚姻家庭、文化教育等方面。如今,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在于经济收入。【解答】解:结合所学知识,村落空巢化现象对农村地区来讲,窑洞空置率增加,撂荒耕地增多,①③符合题意。村落空巢化对窑洞保护起到的作用很小,甚至是反作用,②不符合题意。大量人口由农村迁往城市不利于本地区农业发展水平提高,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城镇化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它利用了黄土直立性强的特点,凿洞造室而居,节约了木材等建筑材料,具有冬暖夏凉、少占耕地的优点,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的杰作。近年来,村落出现了空巢化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村落空巢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考点】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人口与城市.【分析】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过程。城市化的标志包括: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等。【解答】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村落空巢化在于大量人口由农村迁往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主要原因在于城乡经济收入差距较大,C正确。和城市相比,农村自然环境更好,A错误。和城市相比,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较大,B错误。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城市化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4.屋顶是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居屋顶的外在形式是区域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积雪较多,屋顶设计为有坡度的斜顶,屋顶的外房檐明显短于南方地区。下列左图示意我国东北斜坡屋顶,右图示意冬季和夏季室内太阳光照变化。据此完成8~9题。东北屋顶房檐较短,()A.冬季利于室内增温 B.夏季减少雨水溅淋 C.春季防止风沙影响 D.秋季便于室内通风【考点】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北方的冬季寒冷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房檐较短。北方民居墙体严实厚重,利于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墙体轻薄,利于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解答】解:结合材料可知,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气温低;结合右图可知,屋檐短,有利于冬季光照进入室内,从而提高室内温度,A正确。房檐较短,不利于减少雨水溅淋,B错误。房檐较高,防止风沙影响的作用小,C错误。可通过增加门窗面积加强室内通风,房檐较短与室内通风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碉房是藏族特有的居住形式,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其形如碉堡,下宽上窄,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等特点,是高原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景观(如图)。据此完成10~12题。5.藏族碉房结构严密、墙体较厚是为了防御()A.低温 B.风沙 C.野兽 D.冰雪【考点】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专题】地理关联图;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人口与城市;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人文景观:也称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城乡景观:包括聚落整体和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城镇中的各种建筑与当地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地域文化息息相关,侧面反映本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有关;藏族大部分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因此藏族碉房结构严密、墙体较厚是为了防御低温,A正确。藏族地区的风沙危害较小,B错误。青藏高原地区野兽较少,C错误。藏族碉房墙体厚度与冰雪无关,墙体厚是为了保持室内温度,抵御低温,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城乡景观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6.当地居民利用平坦的屋顶可以()A.晾晒农产品 B.运动健身 C.种植蔬菜 D.通风降温【考点】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专题】地理关联图;解题思想;分析与综合思想;人口与城市;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人文景观:也称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城乡景观:包括聚落整体和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城镇中的各种建筑与当地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地域文化息息相关,侧面反映本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解答】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房屋建筑有一个平坦的屋顶,可以用来晾晒农产品,A正确。利用平坦的屋顶运动健身频次很低,B错误。屋顶不适合种植蔬菜,C错误。平坦屋顶通风降温效果较差,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域景观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7.山地碉房占地面积较小,以多层结构为主的原因是()A.增加光照 B.节省建材 C.方便瞭望 D.平地稀少【考点】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专题】地理关联图;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人口与城市;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人文景观:也称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城乡景观:包括聚落整体和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城镇中的各种建筑与当地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地域文化息息相关,侧面反映本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碉房是高原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景观,大多沿高原山地而建,占地面积较小,以多层结构为主,主要原因在于本地区平地较少,D正确。该建筑结构可以增加光照,但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多层建筑并没有节省建材,B错误。方便瞭望不是本地建筑以多层结构的原因,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城乡景观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8.(2022秋•卧龙区校级期末)灌丛植物可以阻挡风沙,随着风速减缓后,沙粒沉积在其根部附近形成沙丘,称为灌丛沙丘。灌丛沙丘的分布区域地形较为平坦,气候比较干燥,有一定的水源分布,生长着少量的绿色植物(灌木丛)。绿洲的边缘因为有水源,有利于灌丛的生长,故灌丛沙丘多位于绿洲边缘,呈带状分布,图中箭头为指向标,指向西方。近处两堆沙丘呈东北﹣西南走向排列。试判断图中灌丛沙丘的分布区域主要风向为()A.东风 B.西南风 C.西风 D.东北风【考点】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沙丘形态指示风向,风从坡缓的一侧吹向坡陡的一侧。【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沙丘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读图可知,该沙丘东北向坡度较缓,西南坡较陡,所以该地盛行东北风,故D对。故选:D。【点评】本题以灌丛植物为载体,考查灌丛沙丘的分布区域主要风向,结合沙丘的坡度的陡缓分析解答,比较容易。9.(2023•房山区一模)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如图为黄土高原的不同发育阶段和规模的侵蚀沟,如浅沟、切沟、冲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从沟谷发育阶段的角度,推断三者的演化时序为()A..浅沟→冲沟→切沟 B..切沟→浅沟→冲沟 C..冲沟→切沟→浅沟 D.浅沟→切沟→冲沟【考点】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实;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影响流水侵蚀的因素有流速、流量、土质、植被等。【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示意图可知,由于地表水汇集、侵蚀形成浅沟;浅沟地势低洼,汇水能力加强,流水下切侵蚀能力增强,形成切沟;随着时间的推移,流水下切侵蚀和侧蚀能力增强,使得沟谷加深、展宽,形成冲沟,所以从沟谷发育阶段的角度,推断三者的演化时序为浅沟→切沟→冲沟。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沟谷发育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分析能力。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完成12~14题。10.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域内地势起伏小,航运作用突出 B.河流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末春初降水较多【考点】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河流开发方式和方向主要取决于河流自身的自然背景,主要包括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以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解答】解:田纳西河主要流经阿巴拉契亚山区,流域内地势起伏大,A错误。田纳西河上游以山地为主(主要为阿巴拉契亚山地),B错误。根据气候资料图可知,田纳西河流域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C错误。由图可知,田纳西河夏季降水相对较少,冬、春季节降水相对较多;因此田纳西河流域降水季节变化较大,11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通过田纳西河流域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11.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C.便利的航运条件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考点】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流域水能资源的的开发.【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条件有地形、气候、能源、原料、市场、交通、政策等。【解答】解:田纳西河流域以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为核心,开发水电,并结合火电和核电的开发,提供了充足而廉价的电力供应,成为全美最大的能源供应基地。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低,通过田纳西河流域设置题目,学生只要掌握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概况即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46~47题.12.为了雨季蓄洪,甲地区防洪水库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A.9~10月 B.11~12月 C.1~2月 D.4~5月【考点】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地理规律;陆地水和水循环.【分析】陆地水体的关系特征: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冰融水可补给河流水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解答】解:本题考查水库对径流的调节作用。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的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该地雨季为冬春季,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应在雨季来临之前的9~10月,A对,B、C、D错。故选:A。【点评】考查了陆地水体的类型,以及不同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近10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严重的破坏,在2020~2021年期间,亚马孙雨林面积缩小了10476平方千米。森林面积的减少,改变着大气成分,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据此完成16~17题。13.近年来,亚马孙雨林的快速减少,导致()A.大气中氧气含量迅速增加 B.大气的保温作用迅速增加 C.臭氧吸收紫外线迅速减少 D.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减少【考点】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辩证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森林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森林破坏后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造成生态破坏。森林破坏带来的影响包括:1.破坏小区域内的气候变化,气候会变的干燥;2.森林可涵养水源,破坏后会导致水土流失,从而改变地貌。黄土高原的形成有大部分原因就是破坏森林;3.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如沙尘暴,泥石流等;4.加剧了温室效应;5.生物的多样性减少。【解答】解:近年来,亚马孙雨林的快速减少,会导致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制造的氧气减少,A错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保温作用迅速增加,B正确。臭氧吸收紫外线迅速减少与臭氧层破坏有关,与亚马孙雨林的快速减少关系不大,C错误。亚马孙雨林的快速减少会导致大气中的水汽减少,杂质有所增加,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亚马孙雨林的快速减少及其影响,理解即可。14.森林面积减少,引发的环境问题有()①水土流失②全球变暖③酸雨④臭氧层破坏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考点】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全球环境的基本问题.【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辩证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①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②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解答】解:森林具有多重环境效益,可以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提供新鲜空气,调节气候等。因此森林面积减少,会破坏土壤,使得水土流失加剧,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引起全球变暖,①②正确。酸雨主要与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增加有关,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废气的排放有关,臭氧层破坏主要与氟氯烃气体排放有关,③④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森林面积减少引发的环境问题,理解即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被定义为人类从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自身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效益。如图为某区域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图(内环为2000年,外环为2016年)。据此完成29~30题。15.下列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中,价值最大的是()A.气候调节 B.土壤形成与保护 C.生物多样性 D.废物处理【考点】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图文结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分析】湿地的功能包括,生态功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经济功能:水产养殖、旅游、提供水产品;社会功能:提供水源等。【解答】解:根据图片,2000年和2016年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中,价值占比最大的是水源出来和废物处理,气候调节、土壤形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占比较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片判读该湿地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16.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水田面积增大 B.湖泊面积减少 C.草地面积减少 D.建设用地减少【考点】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是面积分布最广的土地利用类型,耕地面积和草地面积呈现减少的趋势,其中耕地减少的面积最大;林地、水域、居民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呈现递增的趋势,其中居民工矿用地增加的面积最大;耕地和草地的开发度均小于其消耗度,林地、草地、水域和居民工矿用地各自的开发利用度要大于各自耗减度。【解答】解:2016年与2000年对比,水源处理生态服务价值比重明显减小,说明可能是湖泊面积减少,B正确。土壤形成与保护生态服务价值有所提升,说明水田面积可能减少,A错误。湖泊面积减少,可能转化为草地或建设用地,所以草地和建设用地可能会增加,CD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二.解答题(共4小题)17.(2023•新乡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杰尼伯朗河地处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发源于海拔2830m的巴瓦卡朗山,上游地区的岩石由火山岩组成,流域河砂资源储量丰富。杰尼伯朗河流域传统建筑为木质结构,1950年现代建筑从荷兰传入,当地对河砂的需求逐渐增长。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传统采砂业。传统采砂业仅挖掘河道中部的底砂,且控制采砂规模。与巴里巴里湖以上的中游河段相比,杰尼伯朗河下游采砂难度大、产量低。2000年以来,随着当地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河砂的需求激增,现代采砂业替代了传统采砂业。现代采砂业在巴里巴里湖以上局部河段划定了采砂场,大规模机械化采砂,极大地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大量农民转为采砂工。如图为杰尼伯朗河流域及采砂集中河段局部水系放大图。(1)简述杰尼伯朗河河砂资源储量丰富的自然原因。(2)分析杰尼伯朗河下游采砂可能面临的困难。(3)说明传统采砂阶段仅开采河道中部底砂的好处。(4)与传统采砂业相比,分析现代采砂业带动相关产业的表现。【考点】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专题】地理关联图;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1)杰尼伯朗河河砂资源储量丰富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河流、沙源、外力作用等方面分析。(2)杰尼伯朗河下游采砂可能面临的困难主要从流速、流量、含沙量、水位变化等方面分析。(3)传统采砂阶段仅开采河道中部底砂的好处主要从河岸保持、流水侵蚀、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析。(4)与传统采砂业相比,现代采砂业带动相关产业的表现主要从机械化水平、销售、运输、工业等方面分析。【解答】解:(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杰尼伯朗河地处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河流上游主要为花岗岩分布区,受流域气候的影响,风化作用强烈,风化物可提供大量砂石,且该地区主要是平原地形,流域地势起伏较大,河流的侵蚀能力与搬运能力较强,河流侵蚀和搬运的砂石在河流中下游沉积,所以河流下游砂石资源丰富;杰尼伯朗河中游河谷宽广,水流呈辫状分散,有利于河砂沉积。(2)由图上信息可知,中游的辫状水系到下游转变为单一水道,河流的径流量大,水流湍急,采砂容易难度较大,不利于采砂作业;多数河砂资源已经在中游河道及巴里巴里湖沉积,下游沙源有限,可供采集的较少;河口附近受到潮汐的影响,水位变化复杂,河砂开采难度较大。(3)根据材料“传统采砂业仅挖掘河道中部的底砂,且控制采砂规模。”可知,传统采砂业仅采挖中部底砂,有利于保持河两岸的河岸形态,中部底砂减少,河道容水量增大,减轻河流对河岸侵蚀;传统采砂业控制采砂规模,不大规模的开采,使采砂速度不超过河砂资源再生的速度,符合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使砂资源源源不断供应。(4)根据材料“现代采砂业在巴里巴里湖以上局部河段划定了采砂场”分析可知,划定采砂场,使采砂地点相对集中,带动了采砂场到市场的交通及运输业发展;根据材料“大规模机械化采砂”可知,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部分采砂工人被机器代替人工采砂,提高了生产效率,带动了采砂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根据材料“大规模机械化采砂”可知,大规模集中采砂,河沙产量增加,会带动了河砂销售业的发展,同样采砂量的增多,也会带动当地建筑业的发展。故答案为:(1)火山活动活跃,熔岩冷却凝固后经外力作用,形成丰富的碎屑物质;降水丰富,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流水侵蚀、搬运能力强;中游河谷展宽,水流呈辫状分散,河砂易沉积。(2)下游由中游的辫状水系水道转变为单一水道,径流量大,水流湍急,不利于采砂作业;多数河砂资源已经在中游河道及巴里巴里湖沉积,下游沙源有限;河口附近受到潮汐的影响,水位变化复杂,河砂开采难度较大。(3)保持河岸形态相对完整,减轻河岸侵蚀;控制采砂规模,使采砂速度不超过河砂资源再生的速度。(4)采砂地点相对集中,带动了采砂场到市场的运输业发展;机器代替人工采砂,带动了采砂机械设备制造业发展;大规模集中采砂带动了河砂销售业的发展;采砂量增多,带动建筑业的发展。【点评】本大题以杰尼伯朗河相关概况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自然资源、资源开采、可持续发展、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8.(2023•东莞市校级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维多利亚湖位于东非高原,该湖面积69400平方千米,是非洲最大的湖泊。该湖区是非洲人口较稠密的地区之一。湖水唯一的出口是北岸的维多利亚尼罗河,该处排水量每秒达600立方米,河上兴建的欧文瀑布水坝位于乌干达,距离最近的城市为金贾市。该水坝利用维多利亚湖作为水库,电力输往乌干达和肯尼亚西部。著名的尼罗河支流白尼罗河就发源于维多利亚湖,其上游形成尼罗河上游盆地。(1)维多利亚湖作为白尼罗河河源,对白尼罗河的水文特征产生什么影响?(2)分析维多利亚湖西侧形成东非著名多雨区的原因。(3)评价欧文瀑布水坝建设的条件。【考点】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流域水能资源的的开发;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专题】地理关联图;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陆地水和水循环.【分析】(1)维多利亚湖作为白尼罗河河源对水文产生的影响从流量、含沙量、水温等方面进行分析。(2)维多利亚湖西侧形成东非著名多雨区的原因主要从大气环流、地形等方面分析。(3)欧文瀑布水坝建设的条件主要从水能、发电、技术、施工、成本等方面分析。【解答】解:(1)湖泊具有调节径流,蓄浑吐清等作用,受维多利亚湖的调节作用,白尼罗河径流量稳定,季节变化小;河流含沙量降低,河水变清,水质变好。(2)湖泊水体面积大,位于赤道附近,太阳辐射强,湖区气温高,蒸发旺盛;在东南信风吹拂下,水汽在湖泊西侧对流上升,形成多雨区。(3)有利条件:瀑布落差大,排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水库容量大,建设成本低(坝低);人口稠密,对电力需求量大,靠近消费市场。不利条件:非洲经济落后,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位于热带,气温高,多雨水,施工困难;靠近热带草原,易受野生动物袭击,人口稠密区,需要移民等。故答案为:(1)流量稳定(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水质好;平均水温高。(2)湖泊水体面积大,湖区气温高,蒸发旺盛;在东南信风吹拂下,湖区西岸多雨。(3)有利条件:瀑布落差大,排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对电力需求量大。不利条件: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位于热带,气温高,施工困难;易受野生动物袭击;需要移民等。【点评】本题以维多利亚湖为背景,涉及湖泊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湖泊西侧多雨成因、水坝建设的条件评价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及获取能力,对地理事物的阐释和探究能力。19.(2023春•绥江县校级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大蒜是一种秋播夏收作物,喜湿、喜肥、不耐旱、忌渍水。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我国大蒜出口量约占世界大蒜贸易量的90%,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图中图1的阴影区域为我国大蒜主产省区,图2为大蒜生产景观图。材料二近年来,甲省某市不断进行规划,为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努力。如图为某市规划的“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示意图。(1)播种时在原有土地上覆盖地膜能够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用所学说明其作用是保温、保水、保土。(2)我国每年大蒜的种植面积波动很大,影响大蒜种植面积的主要因素是市场,我国大蒜在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原因是劳动力价格低、土地租金低、大蒜品质好。(3)图中方框内甲丁对应的内容分别是:甲D;丁C(填字母)。A.科教B.景区资源与环境C.经济D.人口【考点】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地理关联图;分析与综合思想;利用图表信息;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1)地膜的作用:保温、保水、减少杂草生长、抑制病虫害。(2)影响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地价等。(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一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持续性原则一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共同性原则一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地区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解答】解:(1)大蒜播种时期为秋季,华北地区此时为旱季,土壤中水分少,故地膜覆盖可保持水分(即保墒),避免土壤水分的流失,且地膜可以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可在夜晚保温。(2)影响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的决定性因素为市场,影响我国大蒜的价格,进而影响大蒜的种植面积,我国大蒜在世界市场竞争力强主要从成本(劳动力价格、土地租金)、大蒜品质等方面分析。我国大蒜竞争力强是因为劳动力价格低,土地租金低,大蒜品质好。(3)根据方框中的项目的关联即可填出。主要是提高人口的素质,加强科教,支持促进“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人们要对景区资源和环境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一起促进经济的发展。故甲对应人口,乙对应经济。故答案为:(1)保温;保水;(2)市场;劳动力价格低;土地租金低;大蒜品质好;(3)D;C。【点评】本题以我国大蒜主产省区,大蒜生产景观图及某市规划的“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以及农业区位自然条件的改造等相关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调用已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20.(2023•浙江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2020年达2.06亿,比十年前增长0.47亿。该国原为农业国,可耕地面积超过8400万公顷,开垦面积占40%。曾在北部地区大力发展花生、棉花种植,产量很高,土地退化较快。20世纪70年代成为非洲最大的产油国,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农产品产量逐渐减少。原油出口收入曾占出口总收入的98%。材料二:图1为尼日利亚地理简图,图2为尼日利亚北部和南部某城市气候资料。(1)分析尼日利亚北部地区土地退化的人为原因。(2)简述尼日利亚经济过于依赖原油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3)从耕地资源的角度,说明该国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4)比较分析尼日利亚北部与南部农业发展水热资源配置的异同。【考点】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农业的发展和方向;农业生产与区域的相互影响.【专题】地理图像材料题;分析与综合思想;课本知识迁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环境污染与防治管理.【分析】(1)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严重的干旱条件,由此造成植被退化,风蚀加快,引起荒漠化。人为因素主要指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开垦草地并进行连续耕作等,由此造成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加快风蚀或雨蚀。就全世界而言,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旱作农业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2)尼日利亚经济过于依赖原油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从产业结构、产品附加值、资源特点等方面分析。(3)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主要从耕地数量、科技、耕地质量等方面分析。(4)尼日利亚北部与南部农业发展水热资源配置的异同主要从纬度、热量、降水差异等方面分析。【解答】解:(1)从材料“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2020年达2.06亿,比十年前增长0.47亿。该国原为农业国,可耕地面积超过8400万公顷,开垦面积占40%。曾在北部地区大力发展花生、棉花种植,产量很高,土地退化较快”分析可知,尼日利亚人口增长快,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人们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引水灌溉等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加剧了土壤的荒漠化速度。(2)结合材料:“20世纪70年代成为非洲最大的产油国,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农产品产量逐渐减少。原油出口收入曾占出口总收入的98%”,可知尼日利亚过于依赖石油资源出口,会使产业结构单一,国家收入易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原油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国际贸易价格易受发达国家影响;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过于依赖石油资源出口会使石油开采储量不断减少甚至枯竭,从而导致经济衰退。(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尼日利亚平原面积狭小,受人口增多、城市面积扩大影响,尼日利亚耕地面积日益受到危机,要开发后背土地资源,确保耕地数量,保障粮食产量;尼日利亚应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大对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恢复土壤肥力,提升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土地污染,提高耕地的品质,平整土地资源,扩大土地耕种面积。(4)从图二可看出尼日利亚北部与南部气温均较高,热量条件优越;它们的不同点:降水量不同,南部降水量多,水分条件较好;北部降水少,旱季时水分条件不足,但光照条件较南部好。故答案为:(1)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化;过度开垦导致土地退化、水源短缺;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土地压力过大。(2)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初级产品附加值低;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石油开采储量不断减少会影响经济发展。(3)开发后备耕地资源,确保耕地数量;加大对农业的技术投入,提升耕地生产能力;合理使用化肥、农阳减少耕地污染,确保耕地质量。(4)同:纬度低,热量条件优越;因为受赤道低压控制,夏季多雨。异:北部降水少,旱季时水分条件不足;南部水分条件较好。北部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短,南部长;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点评】本题以尼日利亚为区域载体,考查土地退化防治措施、经济过度依赖石油带来的不利影响,湿地的生态效益等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区域认知以及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考点卡片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37151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2.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3.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371A23: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4.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点的认知】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变化最大的地区。由于部分地区城市发展不合理,出现了:①土地被占,耕地减少②地面下沉,水质恶化③环境污染④就业困难,秩序混乱⑤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例:(2018春•阎良区期中)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是()①增加建筑密度,解决住房问题②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③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④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⑤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分析: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地貌)改变原有下垫面性质;(水文)破坏原有河网系统;(植被)破坏原有环境生态;(气候)改变小气候;(土壤)混凝土全面取代天然表土等。产生了大气、水、生态等方面的环境问题。解答: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是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②对。增加建筑密度,解决住房问题,会加重城市环境问题,①错。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城市规模会更大,环境问题加重,③错。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④对。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⑤对。综上分析,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学生熟记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能全面的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根据题意解决问题。5.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知识点的认知】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例:(2018春•株洲期中)油茶树是世界四大多年生木本油料之一,具有极高的食用和保健价值,被称为“东方橄榄油”,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广西等省,油茶树一般适宜栽在土层相对深厚且具备一定坡度的酸性土壤区。油茶喜温暖,怕寒冷;油茶花期在10月上旬至12月,要求有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但花期连续降雨,影响授粉。虽然油茶出油率较高,但全国茶油年产量仅为20万吨左右。自古以来,我国对油茶的加工以“古法土榨”手工作坊式生产为主,该方式出油率高,经过“烘烤﹣碾碎﹣过筛﹣蒸粉﹣裹饼﹣榨油”等工序压榨出颜色金黄,味道醇香的茶油,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很多地区不断引进先进的冷榨机器设备,完整的茶籽直接进行物理压榨,再加工精制出无色透明像白酒一样的茶油,深受日本、韩国等地消费者喜爱。(1)分析我国茶油总产量较低的原因。(2)与传统的“古法土榨”相比,分析“机器冷榨”的优势和不足。分析:(1)我国茶油总产量较低的原因从自然方面和社会经济方面分析。(2)“机器冷榨”效率高,但不容易被消费者认同。解答:自然方面,从气候,自然灾害,地形等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方面从劳动力,管理,技术等方面分析。(2)优势从效率高,质量好,销售范围广等分析;不足根据再加工精制出无色透明像白酒一样的茶油,说明色泽透明,不容易被消费者认同。故答案为:(1)原因:因为油茶种植面积较少;花期易受寒潮、连续性阴雨天气、低温冻害等造成落花落果;冬季气温相对温暖,病虫害多;油茶种子退化;油茶种植区劳动力素质低,缺乏生产管理等原因造成油茶产量低。油茶加工榨油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2)优点: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卫生条件较好,茶油质量好;销售范围广。不足:色泽透明,不受国内消费者所接受。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响农业因素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根据基础知识解决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区位因素,根据材料或图中的各种数据分析提取有用信息。6.农业的发展和方向【知识点的认知】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历史、现状、特点不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就不同。答题时应结合区域实际,从以下项目中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条目作答。(1)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牧民生活条件;(2)营造水土保持林、防护林,恢复生态;(3)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灾减灾;(4)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变种植业为主为多业并举,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商品农业、特色农业;(5)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商品率,提高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6)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7)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例:(2018秋•江苏期中)读图“江省西部某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粮食作物主要是,经济作物主要是,该地种植上述农作物有利的气候条件是:。(2)该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前,农民经济收入低且生态严重破坏,原因是。(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该地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还发展了加工业,请列举两个加工业部门、。此类加工业兴起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B.市场C.技术D.动力(4)某段时间,该地茶叶遭遇了“绿色壁垒”,出口受阻,你认为还需要加强?(提示:从安全无公害方面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南方红壤丘陵地区,不断发展具有热带、亚热带地区特色的粮、经林、果牧、渔综合创汇产品,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最终达到促进整个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农业与全区社会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绿色壁垒是少数发达国家欲将其他农产品阻挡在国门之外的做法,只有采取措施提高品质,提高科技水平,进行综合开发。解答:(1)该地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经济作物主要是油菜;该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2)该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前,农民经济收入低且生态严重破坏,因为该地产业结构单一和过度开垦等原因造成。(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该地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还发展了加工业,如茶饮料、毛竹加工;此类加工业兴起的主导因素是原料丰富。(4)茶叶遭遇了“绿色壁垒”,出口受阻,应控制农药、化肥使用,提高科技水平等。故答案为:(1)水稻;油菜;水热充足,雨热同期。(2)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增产缓慢;山区过度开垦;导致植被破坏。(3)水果罐头;茶饮料、毛竹加工;A(4)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增施有机肥,提高品质;提高科技水平,进行综合开发。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相关知识。【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学生熟记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在熟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难度小。7.农业生产与区域的相互影响【知识点的认知】1、有利影响:合理的农业生产,使土地等资源为人类持续利用,并且为我们提供衣食来源。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2、不利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滥砍乱伐导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碱化;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产品和土壤污染)【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例:(2018•朝阳一模)在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地膜覆盖技术能使农作物产量提高30%左右。2015年甘肃省平凉崆峒区地膜用量就达到2240吨。地膜使用过程中受日照、风化、耕作等因素影响容易破碎,大多废弃于田间。在同等覆盖面积下,地膜越薄,使用成本越低,但超薄地膜老化快、易破碎,人工捡拾清理或机械捡拾困难,(1)试分析地膜对北方旱作农业区土壤环境带来的影响(2)推行超薄地膜覆盖会造成环境问题,请提出合理化建议。分析:(1)地膜对北方旱作农业区土壤环境带来的影响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2)推行超薄地膜覆盖会造成环境问题,合理化建议主要从政策、宣传、科技等方面回答。解答:(1)地膜对北方旱作农业区土壤环境带来的影响:有利:地膜覆盖技术利于热量的保存,提高土壤温度;同时减少地面蒸发,改善土壤水分条件。不利:残留地膜污染土壤;土壤肥力下降。(2)合理化建议:政府应该加大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加大政府农业补贴;对于残留地膜,大力发展科技,研发新型地膜材料;同时加大地膜的回收力度。故答案为:(1)有利:利于热量的保存,提高土壤温度;减少地面蒸发,改善土壤水分条件。不利:残留地膜污染土壤;土壤肥力下降。(2)加大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大政府农业补贴;发展科技,研发新型地膜材料;加大地膜的回收力度。点评:本题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学生在熟记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了解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的原因及措施。8.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9.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10.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知识点的认识】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命题的方向】考查了环境问题的本质,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出现。例:(2018•宁波模拟)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③末期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灭绝B.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C.⑤末期恐龙灭绝D.⑥时期哺乳动物大量繁殖分析:生物演化史:地球出现(46亿年前)→化学演化→生命出现(约30亿年前)→生物演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有氧环境)。生物发展阶段:太古代﹣﹣地壳活动剧烈,地球上只有海洋。有类似蛋白质的有机质。元古代﹣﹣出现陆地。有藻类等低等生物,原始生命开始。古生代﹣﹣无脊椎动物出现,如三叶虫。脊椎动物出现,如鱼类、两栖类。后期是重要的造煤时期。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基本形成我国东北、华北已抬升成陆地。中生代﹣﹣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爬行类、鸟类出现,如:恐龙、始祖鸟等,也是重要造煤时期。新生代﹣﹣世界许多高山形成,如喜马拉雅山脉,第四纪人类出现,这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解答:末期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阶段,没有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A错误。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B正确。末期恐龙灭绝,C正确。时期哺乳动物大量繁殖,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中等,熟悉题干的图及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和综合解题的能力。【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学生要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熟记基础知识解决问题。11.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知识点的认知】1、水土流失的原因(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为例)自然原因:(1)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2)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3)地形坡度大(4)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1)植被破坏(2)不合理的耕作制度(3)开矿2、荒漠化的原因自然原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多大风,风蚀作用强,植被少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命题的方向】考查了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出现。例:(2018秋•温州期中)草方格沙障是干旱地区治理沙漠化的重要措施。读草方格沙障示意图,回答题。草方格沙障能有效减轻风沙的危害,其主要原因是()A.增大了地表摩擦力,减小风力B.提高了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C.增大了地转偏向力,降低风速D.减小了水平气压梯度力,降低风速分析:宁夏中卫沙坡头采用草方格沙障来治理荒漠化。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的半隐蔽式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解答: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的半隐蔽式沙障。其功能:一是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二是可以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草方格沙障主要是防治荒漠化,并非保持水土。沙帐本身不会增大或减小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故选:A。点评:本题以“草方格沙障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草方格沙障的作用,要求学生熟记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解题思路点拨】解题关键是分析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时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入手,主要是要学生熟记基础知识,难度小。12.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知识点的认知】1、森林(1)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质量较差,分布不均(2)木材供需矛盾尖锐,资源浪费严重(3)产业体系雷同,层次低,产值低,效益差(4)林业资源减少日益严重(5)生态环境日益恶劣(6)难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2、湿地(1)湿地面积日渐萎缩(2)湿地污染日益加剧(3)人为破坏湿地自然生态环境(4)关于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严重缺乏(5)湿地管理体制混乱(6)湿地保护投入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专业安保服务外包派遣合同
- 2024沙石矿山开采与资源整合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赛事赞助结算合同协议2篇
- 2024年科技成果转化与许可合同
- 2025年度户外活动安保执行劳务合同书2篇
- 2025年酒水质量检测与认证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租赁合同:办公设备租赁与使用
- 2025版雕塑艺术品销售代理采购合同范本2篇
- 2024年版:专业清洗服务合同模板3篇
- 2025版聚苯板建筑节能材料买卖合同质量保证协议3篇
-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2021年9月28日修订
- 汉字文化解密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格力电器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论文)12000字】
- 绵阳小升初数学试题(绵中英才学校)
-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3
- (完整版)《美国文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 透镜及其应用常考易错陷阱分析-2024年中考物理考试易错题
- Unit 4 Plants around us C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管径的选择和管道压力降的计算
- 机动车商业保险条款(2020版)
- GB/T 44250.1-2024面向油气长输管道的物联网系统第1部分:总体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