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7的分解组成》反思 (一)_第1页
大班数学教案《7的分解组成》反思 (一)_第2页
大班数学教案《7的分解组成》反思 (一)_第3页
大班数学教案《7的分解组成》反思 (一)_第4页
大班数学教案《7的分解组成》反思 (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班数学教案《7的分解组成》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7的分解组成》反思

1、大班数学教案《7的分解组成》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发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

学习的快乐。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西瓜、桃子的图片若干,不同种类的拼插玩具和废

旧材料。

2.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课件3.颜色或图案不同的数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

1.拍手游戏: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复习6的组成。

师:嗨嗨,我的1球碰儿球?

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每组组长自报家门,教师为每组贴上相应的羊羊贴画。

3.师: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师还特别为你们请来了一个朋

友(出示数字7),数字7作裁判,评判出完竟是哪只羊羊队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羊羊大战

L数字7裁判为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准备了7件物品。(出示西瓜、桃

子、拼插玩具和一些废旧材料),但是数字7可给你们提要求了:

(1)请每组幼儿拿到7件物品后不要乱动,先观察这些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

同之处,再把这些物品分成俩份,并说出你分的依据是什么?转动脑筋,看看哪组

分得方法多?

(2)分完后要把你分的结果填写到记录表上。

2.幼儿分组合作进行分解、记录,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

喜羊羊队材料:桃子图片;

美羊羊队材料:西孤图片;

沸羊羊队材料:金鱼图片;

懒羊羊队材料:拼再玩具;

暖羊羊队材料:奶盒和奶瓶;

慢羊羊队材料:各种纸盒(牙膏盒、药盒、烟盒)。等等

3.幼儿汇报

4.教师小结。引导幼儿归纳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

5.数字7裁判评出优胜奖,给予鼓励。

三、教师课件演示7的分解和组成,并发现规律。

四、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张数字卡片。

2.找朋友。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

友。

3.幼儿互相检查,找到的朋友对不对。

4.汇报。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们合起来是数字7,我们俩是好朋友。

(俩个好朋友互相抱抱)

五、延伸:

我们学习了数字2-7的分解,也知道他们的分解方法有多种,请幼儿回家自己

探索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你能找到怎样的规律。

教学反思

活动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对活动过程的反双:(以下方面无论是与否,都应该分析是与否的原因,从

而总结经验或提出改进措施)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是否有适度的自由空

间?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

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

特征?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

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

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

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

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2、大班数学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

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

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教学视频光盘一张。

2、若干小矮人图片和小房子。

3、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问答形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如:

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

答)

(二)学习10的组成和分解。

1、故事导入。教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

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你

们看,他们来了。

提问:

<0来了几位小矮人?

<2)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引出课题

《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动手操作,把10张小矮人卡片摆一摆,记一记来思考10

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0把幼儿分成10组,每四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总结10的9种分法:

1010101010

AAAAA

1928374655

91827364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

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

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

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

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10

A

19

28

37

46

55

64

73

82

91

(三)巩固练习

1、卡片填数

1010104口□9

AAAVV

□87□5□1010

2、数学书第19页习题(开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请小朋友仔

细看看钥匙和锁上的数字,哪两个数字合起来是10,就用线连起

来)。

3、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教学视频。

(四)游戏活动

1、“找朋友”o游戏规则: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

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10、

2、火车开了。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

上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

曲边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

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

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

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

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

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

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3、大班教案《7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

分和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发展,

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进一步感知总数与部

分数之间的关系。

3、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6种分和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现分合式中递增递减规律和互换

规律。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玻璃弹子,磁性

吸铁,吸管,铅笔,羊骨头,各种图形,纽扣,果冻盒,各

种图片(与幼儿人数相当),幼儿操作材料(过生日)。

活动过程

1、复习6的组成拍手游戏: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

球?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师:小朋友我问你6可

以分成2和几?幼儿:朱老师我告诉你6可以分成2和4、

2、学习7的分解。

(1)让幼儿自主探索7的分解组成。将幼儿分成8

组,每组幼儿不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7的分解组

成,记录分合式,并在集体面前表述。

(2)创设情境,并出示课件:7只小猪在玩,让幼儿

看图片找出小猪的不同,并写出分合式。让幼儿看分合式,

教师引导幼儿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知道总数总比

部分数大。

(3)出示花的图片让幼儿区分花的不同,进一步学习

掌握7的分解组成。

(4)出示漂亮的鱼图片让幼儿分解,加强对7的分解

组成。

3、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7的分合式,了解分合式

的前后两个数之间的递增和递减的关系,知道前面的数不断

增大1.后面的数不断减小1.总数不变。通过读一读、看一

看、说一说,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4、玩游戏:拍手问答教师: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

1和几?幼儿:朱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1和6、巩固幼

儿对7的分合的掌握。

5、玩游戏:“找朋友”加强对7的分解组成的学习掌

握。

每位幼儿手拿一张卡片,听《找朋友》的音乐开始找朋

友。(两个幼儿拿的卡片上的实物图数量合起来是7,就是

自己的朋友。)

6、小组对抗赛,巩固掌握7的分解与组成:将幼儿分

成三组,教师出示课件题卡让幼儿抢答比赛,看哪一组获

胜,并奖励。

7、完成幼儿操作材料上的练习。

8、评价幼儿参与活动及完成操作情况。

教学反思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数

学知识对于孩子们是枯燥乏味的,只有他们对数学有浓厚的

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起来才能乐此不疲。本节

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

点,通过游戏、动手操作和小组对抗赛,让幼儿自主探索掌

握7的分解与组成。下面我谈谈在教学7的分解与组成时的

几点体会:

一、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准备了很多可操作材料。开

始,我将幼儿分成了8组,每组不一样的操作材料,让孩子

们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自主探索7的分解,并用分合式记

录自己的操作结果。探索操作时,孩子们积极主动的操作着

自己组的材料,想尽一切办法将材料分成两份,并记录操作

结果。有的组记录的分合式都重复了,可是孩子们还在不停

的操作,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发现有重复记录的分合结果在不

停的提示。有个别小组的幼儿不知从何下手,在我的指导

下,他们能自己动手操作,探索7的分解。孩子们在同伴的

合作下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

究能力。

二、以游戏为主线,引起幼儿探索掌握数学知识的奥

秘。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

要,幼儿通过各种游戏获得知识,受到教育。本次活动,幼

儿已有了6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概念,我在活动开始设计

了拍手游戏。幼儿对拍手游戏特别感兴趣,玩游戏时,幼儿

都能注意力集中,准确地对出老师的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孩

子们的兴趣。活动中,为了加强幼7的组成的掌握,同

样,我又一次运用了拍手游戏,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游戏一

找朋友,不但让幼儿点数了卡片上的物体的数量,还使他们

体验了有朋友的快乐。游戏是本次活动的主线,即让幼儿玩

了游戏,从游戏中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达到了自主探索学习

的目的。

“学中玩”、“玩中学”,让幼儿在自主操作中探求知

识,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秘,在比赛中培养幼儿的竞

争意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及图片来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究

能力,让幼儿在轻松、愉悦、自主的范围中掌握了7的分解

与组成,并能很好地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收到了

很好的效果。

4、大班教案《4的分解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了解4的分解组合。

2.初步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

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记录的习惯,并发展幼儿表达能

力。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学习4的分解和组成。活动难点:引

导幼儿归纳出分合式中两边数列的关系。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4条小鱼,两个鱼缸,1、2、3数字卡片每人

一份,数学练习册,画有分合号的纸条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复习3的分解和组成”

教师:“上次我们学习了3的组成和分解,一起来复习

一下吧。”

导入,“我们来看这是数字几呢?"(3)我们将数字

3分解,可以有几种分法?(有两种)分别是:(1和2、2

和(1)。小朋友真聪明,下面我们可以用3的分解来玩一

个游戏,我说一个数字、请你也说一个数字,我和你们的数

字合起来是“3"o如:“我说1”、幼儿答出“我说2"o

二、讲述问题情境,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分解组合的兴

趣。

小兔家里有两个鱼缸,小兔子买回来四条金鱼,要把四

条鱼分开养在两个鱼缸里不过不知道怎么分了,想请小朋友

们帮忙分一分。你们愿意吗?有几种分法?

三、解决问题,了解4的分解组合。

1、教师:“小兔有四条金鱼,想请小朋友把它们分到

两个鱼缸里,可以怎么分呢?谁想来试一试?”“我要把它

们记下来,不然过会儿我就忘了。”

2、教师:“教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份,请小朋

友们都来分一分,分完以后做记录。”教师出示操作材料,

引导幼儿操作并记录。

3、幼儿操作完后,请几个幼儿分别讲述自己是怎样分

的,有几种分法。并把幼儿的分法记录在黑板上,教师有意

识的选取两种分法,即按顺序分和无序分。

四、发现问题,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

1、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哪种分法好,容易看得清楚,

记着方便,不容易漏掉,为什么?

2、教师小结:按顺序分,一边的数越来越大每次多一

个,另一边的数越来越小,每次少一个。分出来的两个数合

起来总数不变,都是4、

3、幼儿操作练习:按顺序分合一个数,然后再在有分

合号的纸条上用数字进行记录。

教师进行小结,用分合式表示,和幼儿一起读出分合式

并讲解分合号,总数与部分数。

五、游戏“我的伙伴在哪里”听音乐做游戏。

请幼儿自由选择数字[或实物卡片]拿在手里,随音乐自

由表演,音乐停止,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找到另一个数字卡

片,要求两人卡片上的数字合在一起是4.可以自由交换卡

片重新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这样的设计是遵循“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的原则,

重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学习4的分解。

通过抛出问题,帮助小兔子四条鱼分开养在两个鱼缸的

情节,使数学贴近于生活,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正如

《纲要》中指出:“让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

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大班幼儿具有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自我控制能

力和特点,我安排了操作圆形卡片和数字卡片的活动,让幼

儿在操作中自主探索4的3种分法,启迪幼儿的智慧。

由于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规则意识、坚

持性的增强,所以我提出操作活动要求时,让幼儿服从一定

的纪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2、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两边数列的关系。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

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

推理。本班幼儿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学

习内容要有一定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我设计了

归纳4的分合式中两次数列的关系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幼儿

“在跳一跳够得着的地方”进一步升他们数概念质地飞跃。

5、大班教案《5的分解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L进一步感知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这两个数合

起来是原来那个数。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

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掌握5的4种分法,并能有序

地进行数的分合。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

的兴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

性。

教学重点、难点

1、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5的4种分

法。

2、总结归纳5以内数的分合规律。

活动准备

教具:大挂图一张(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

有空格5的分解式)5只熊猫卡片、记号笔、记录纸。

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图(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

个画有空格5的分式)。

每人5只动物卡片、铅笔、橡皮、1一5数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引用诗歌《树妈妈写信》导入课题,并引导

幼儿讨论夏天刚去,秋天来了,树妈妈写信忙起来了。

师:夏天走了,秋天来到,大树妈妈写信忙,写给这写

给那,红叶黄叶都写光。

问:都有谁收到了树妈妈的信?(引导小朋友回答都有

哪些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

问:树妈妈的信上写了些什么?(告诉小动物们要准备

过冬)

师: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盖了许多新房子,准

备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过冬天。

2、通过观察图片:出示大挂图引出活动主题,《5的

分合》.

师:熊猫家分到了两座房子,熊猫家一共有几只熊猫

(和幼儿一同点数共5只)出示“5”的数字卡。

师:5只熊猫两座房子怎样分,熊猫们犯了愁,不知该

怎样分,有几种分发。请小朋友们说一说

二.基本部分

(1)操作活动:请幼儿帮助自己的小动物来分房子。

(1)幼儿观察自己的学具,说说自己分是什么小动物,点

数小动物的数量(5只)。

(2)幼儿将5只小动物分在两座房子里,每分一次将

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3)幼儿将每次分在两座房子里的小动物合起来,看

几只和几只合起来是5.并记录。

2、请幼儿说出自己不同的分合方法,教师记录。

3、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5”的4种分法,几

和几合起来是5、

4、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5”的分

(1)教师演示给5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

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5”

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2)幼儿观察“5”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

“5”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

换的规律。

5、幼儿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尝试有序的进行“5”

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的结果。

三.结束部分

游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挑选一个数字卡(1-(4)戴上,伴随找朋友

的音乐找到和自己的数字和在一起是“5”的幼儿做朋友。

四.活动延伸

在角色游戏中开设银行、菜场、超市,把所学的组成经

验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形象可

爱的教具,如:可爱的小动物、小猫、小狗、大象等,还有

漂亮的小房子的图。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

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

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

索,找出了“5”的4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

的孩子没有找出了“5”的4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

字合起来不是“5”,但大多数幼儿都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

分合操作。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

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接下来引导幼儿学习有序进

行“5”的分合,幼儿观察“5”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

进行“5”的分合,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

换的规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时,掌握了有序的

进行“5”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游戏

《找朋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

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

结合。

孩子们对活动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到操作活动中去,体

验分合活动的乐趣。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

学的最佳手段,于是,在教学中我便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民

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

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层层递进,

每个环节发散幼儿思维,从而知道了5的分与合,并能用较

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

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

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

生生互动的环境。

6、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L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同伴间团结协作的精

神。

2.发展幼儿观察、推理能力,能运用知识迁移学习。

3.在理解、运用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8的组

成。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

活动难点:

通过翻圆点卡片,自己探索找出8的组成。

活动准备:

小圆卡片(每人十个)数字卡片(1——9、分合号每人

两套)教师操作数字卡片一套、课件、找朋友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我问你答”,复习巩固7的组成。

“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高老师,

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是7、”“7有

6种分合法。”

个别集体分别进行。

幼儿集体完整读7的组成式。

二、展开。

1.观察图片,发现数量关系,列出组成式。

引导语:春天来了,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请仔细观

察图片,看看蝴蝶有什么不同?

(1)幼儿观察、讨论发现图中蝴蝶的大小、颜色、方

位、翅膀折合所隐含的数量关系。

(2)谁能根据蝴蝶的一种不同,列出组成式。

8888

17263544

根据互换规律列出另外四组组成式。

2•引导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圆点卡片,按照互补规律列

出8的组成式。

请小朋友操作圆点卡片,将8的组成式有序的进行排

列,相互说一说。

提问:你是怎么摆放的?这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

教师小结:一个部分数逐一增加,另一部分数就逐一减

少,这是按互不规律摆放的。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

变,这是按互换规律摆放的。

一名幼儿上前在集体面前,摆出8的组成式。

3.幼儿完整认读"8”的组成式。

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2和

6,2和6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3和5.3和5合起来是8;8

可以分成4和4.4和4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5和3.5和3

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6和2.6和2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

7和L7和1合起来是8;8一共有7种分合法。

4.内化迁移——幼儿游戏

凑数游戏:

老师说一个数,幼儿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两名幼儿分别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三、结束

找朋友游戏:幼儿每人身上贴着一个数字,听到找朋友

的音乐自己去找,和自己身上的数合起来是8,音乐一停,

马上找到好朋友拉手站在一起。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选自山大版教材《学习8、9的组成》,我根

据我班幼儿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特点,只进行8的组成从一开

始的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到接下来的看图片发现蝴蝶的

不同,再到后来操作圆点卡片自由探索8的组成,到最后的

内化迁移的游戏巩固,整个活动环节流畅,《纲要》中明确

指出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动中贯穿了很多游

戏,以便与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感到数学的乐趣。幼儿对这些

游戏也非常感兴趣。

7、大班数学教案《5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使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使幼儿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幼儿的观

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

力。

3,培养幼儿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

的学习品质,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在游戏中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

培养幼儿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5根小棒、5个小方块。

活动过程

新旧迁移

1.游戏复习数数。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数?谁能数组大

家听?

2.复习比较大小出示数字卡片1-5.谁能给大家提问

题?

进行新课

1.创设游戏情境,小组学习5的组成。

a.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小棒的游戏,想不想做?准

备5根小棒,看谁动作又轻又快。把5根小棒分成两份,看

谁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能较好地把握知识起点,采用开放教学方式,先

让幼儿动手操作摆小棒充分感知,然后再交流,使幼儿在主

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b.交流展示。

指名分法不同的幼儿到前面来展示。

①刚才大家想了那么多办法,可是看起来又有点乱,请

大家开动脑筋想个好办法: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又一个也不

落下?同位商量,指名展示。

②(教师巡视发现有按顺序分的)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有

一种好办法,下面请他来教教大家。

[在发散的基础上组织幼儿交流,引导发现。给幼儿充

分展示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使幼儿经历知

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比较扎实。]

c.全班幼儿再自己边说边按顺序分一分(板书分合

式)。

d.小结。

通过分小棒我们得到了5的组成。

e.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那么我们看到5能想到什么呢?(推小棒)

2.做一做

a.老师还准备了5个小方块,想请大家一个猜一猜的游

戏,0K?

①(右手拿3个小方块藏在背后,左手出示2个)右手

有几个?

②右手藏1个

③右手藏2个

刚才大家猜的都很准。那老师要问一问你们:为什么猜

得这样准?有什么办法?

b.抢答。

下面我们来比赛,看谁反应快!对口令。

3.小组自学4、3、和2的组成

a.刚才我们通过分小棒编出了5的组成。下面请你在小

组中试着编出4、3和2的组成。

b.填方框

[把练习设计成猜一猜的游戏,符合幼儿的特点,能激

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了5的组成,

突破了难点。4、3、和2的组成就可以完全放给幼儿,采取

小组使用的方式学习,既培养了幼儿知识迁移的能力,又培

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教学层次清晰。]

4.指导看书。

边说边填。指名板演。

5,做一做。

a.动手操作。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幼儿摆学具,同桌

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用5的组成连线。

b.对口令。

教学反思

L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首先要为幼

儿营造出轻松、娱悦的学习情境。根据幼儿年龄特征,为了

激发幼儿学习知识的欲望,努力体现教学的开放性,这节课

我就为幼儿创设了“分小棒”的游戏,让幼儿在不断的动手

操作与合作讨论中自己掌握知识,并初步培养幼儿的自学能

力。在这种氛围下,幼儿的思维积极、主动,对学习内容感

兴趣,学习积极性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分层练习,逐步提高要求。

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也努力体现层次性。先让幼儿看实

物猜组成,再让幼儿看图填组成,还要求幼儿用自己喜欢的

方式来摆组成,最后才要求幼儿根据组成将数字卡片连起

来。通过这一系列层次分明的练习让幼儿进一步掌握5以内

数的组成,是一次由操作实物过渡到抽象出数的过程。幼儿

在这一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发展了抽象思

维能力。

8、大班数学教案《5的分解组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体验数量为5的物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2、在活动中学习掌握5的分解与组合

3、通过感知分解组合的关系,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

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列断数量。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黑板上展示操作一一盘子,数字,

符号卡,操作题…

2、经验准备:接触过5以内数的分合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数字问答游戏》

二、活动环节

1、观看并操作课件《分草莓》

(1)教师引导引导幼儿将5颗草莓分在两个盘子里,

可以怎么分呢?

(2)教师示范将5颗草莓分成1颗和4颗。

(3)请幼儿操作,尝试不同的分法。

教师:还可以怎么分呢?请小朋友试试看吧!

(4)教师小结:5颗草莓可以分成

1颗草莓和4颗草莓

4颗草莓和1颗草莓

2颗草莓和3颗草莓

3颗草莓和2颗草莓

一共有4种分法。

2、观看课件《学习分合式》,认识分合号及分合式。

(1)认识分合号

教师:这是分合号,用分合号就可以很方便把刚才分草

莓的结果记录下来。

(2)教师示范分合式及读法

教师:5颗草莓分成了1颗和4颗,所以5可以分成1

和4;1颗草莓和4颗草莓合起来是5颗草莓,所以1和4合

起来是5、

3、操作课件《数字卡片》,进一步了解5的分解组

合。

教师:请根据卡片上的数字及图案数量,找出合起来是

5的两张不同形状的卡片。

4、操作课件《彩色气球》,巩固5的分解组合。

教师:请给气球涂上红蓝两种颜色,涂完后用对应的分

合式记录下来。

三、教师将分合式汇总到黑板上进行展示。

教师:小朋友看一看有几种分法?请小朋友分分看。

幼儿:4种。

教师:这4种分法怎样记录让我们看起来更清晰呢?

幼儿:按顺序记。

教师:我们分成的数字叫部分数,记录时可以按一个部

分数递增,另一个部分数递减的规律,这样看起来更清楚。

教师和幼儿一起按规律记录。

四、分组活动

第一二组:《涂一涂》根据分合式数字将每种花涂上两

种不同颜色,第三四组:《贴一贴》根据图案在方框里贴出

相应的数字。

第五六组:《连一连》将数字合起来是5的两张扑克牌

连起来

五、交流小结

1.幼儿讲述操作过程

2教师根据幼儿不同的表现给予相应的总结。

3,师幼儿共同收拾整理材料

六、活动延伸

在一日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利用周围事物练习5的分解

组合,比如:每只手上的5根手指头,衣服上的5颗纽扣

等。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形象可

爱的教具,如:可爱的小动物、小猫、小狗、大象等,还有

漂亮的小房子的图。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

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

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

索,找出了“5”的4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

的孩子没有找出了“5”的4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

字合起来不是“5”,但大多数幼儿都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

分合操作。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

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接下来引导幼儿学习有序进

行“5”的分合,幼儿观察“5”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

进行“5”的分合,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

换的规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时,掌握了有序的

进行“5”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游戏

《找朋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

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

结合。

孩子们对活动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到操作活动中去,体

验分合活动的乐趣。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

学的最佳手段,于是,在教学中我便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民

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

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层层递进,

每个环节发散幼儿思维,从而知道了5的分与合,并能用较

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

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

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

生生互动的环境。

9、大班数学教案《5的分解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5的分解组成,

掌握5的4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

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

辑性。.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5的4种分

法。

难点:总结归纳5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教具:大挂图一张(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

有空格的5的分解式)5只猫卡片、记号笔、记录纸。

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图(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

个画有空格的5的分式)每人5只动物卡片、铅笔、橡皮、

1-5数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

师:秋天来了,大树妈妈写信忙,写给这写给那,红叶

黄叶都写光。

问:都有谁收到了树妈妈的信?(引导小朋友回答都有

哪些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

问:树妈妈的信上写了些什么?(告诉小动物们要准备

过冬)师: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盖了许多新房子,

准备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过冬天。

2、出示大挂图引出“5的分解组成〃师:熊猫家分到了

两座房子,熊猫家一共有几只熊猫(和幼儿一同点数共六

只)出示"5〃的数字卡。

师:只猫两座房子怎样分,熊猫们犯了愁,不知该怎样

分,有几种分发。请小朋友们说一说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帮助自己的小动物来分房子。

(1)幼儿观察自己的学具,说说自己分是什么小动

物,点数小动物的数量(5只)(2)幼儿将5只小动物分

在两座房子里,每分一次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请幼儿分别到前面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在记

录纸上记录幼儿的分法。

3、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5〃的4种分法。

4、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5"的分解

组成(1)教师演示给5只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

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5〃可以

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2)幼儿观察”5〃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5〃

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

律。

5、幼儿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尝试有序的进行"5〃的

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的结果。

(三)结束部分游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挑选一个数字卡(1-(4)戴上,伴随找朋友

的音乐找到和自己的数。

和在一起是〃5〃的幼儿做朋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刚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

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

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能力。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

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

《2-4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

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纪律结

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玩中学

习,以达到生活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活动的设计

思路来源最近我们学的《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

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忙着写着信,树妈妈告

诉小动物们做好过冬的准备,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以

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5

的分解组成,掌握5的4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

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相互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每个幼儿都分到5只

小动物,小动物各不相同,有的是5只小狗、有的是5只小

猫、还有的是5之犀牛、5只大象、6只狮子等。每个幼儿

还一张画有两座房子的图。形象可爱的教具,再加上幼儿乐

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

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

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5"的四种分法,在

展示幼儿芬芳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4”的五种分

法,还有的分出了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5.这是孩子们的一

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

注。接下来引导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教师并演示给5只熊

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

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

2、4和L引导学习有序进行〃5〃的分解组成,幼儿观察〃5〃

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5〃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

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小

动物分房时,掌握了有序的进行“5〃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

分房的结果。活动在游戏《找朋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

儿通过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

标与幼儿兴趣做优化的结合。

10、大班教案《7的分解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感知7的分解,知道7有多种分法。

2、在游戏中矶固对7的分解,组成的认识。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学用具:小毛驴、小牛各一只、数字「7,7的分解

图3张

幼儿用具:豆子每人一筐、记录表每人一张、铅笔、橡

皮。

幼师知识准备:幼儿已经学习了6的分解、组成。幼儿

会书写数字。

活动过程

一、复习6以内的分解

引导语:今天,我们来玩个我问你答的游戏。请小朋友

仔细听。

二、在操作中感知7的分解组成

1、教师师范操作方法

引导语:谁想帮我取出7粒豆子?怎么分给小毛驴、小

牛呢?请把分的结果记下来。

2、幼儿操作、感知7的分解

要求:每次从筐拿出7粒分成两份,分的要不一样、要

把筐里的豆子全部分完,看看都可以怎么分?

3、请幼儿记录操作结果

4、引导幼儿分享操作结果

(1)教师出示三张大的记录表,记录幼儿的操作结果

(2)请幼儿感知不同的记录方法

教学反思

活动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L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

方法的认知变化。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以下方面无论是与否,都应该

分析是与否的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或提出改进措施)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

纳?是否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

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

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

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

值及其发展线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

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

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

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

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

你有什么启发?

11、大班数学活动教案《7的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学具,让幼儿杆子将7分成两份,

有6种分法,并作记录。

2、通过讨论、分析,理解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如一

个部分增加1.另一个部分就要减少1、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

辑性。

活动准备

塑料小鸭学具人手42只。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玩“碰球游戏”,出现数咔,师问:这数是几?答

“6”。师:今天玩碰游戏,教师与小朋友的数合起来是

6、(例如),师:我的1球碰几球?答:你的1球碰5

球)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

回答。

二、集体尝试活动

出现小狗、小兔家的图象。

师:今天小狗请几只小鸭到它们家做客?(幼儿答:7

只)小兔也请小鸭去做客,怎么办呢?(幼儿答……)请小

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鸭,分成两份,一部分到小狗家,一部

分到小兔家,(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数与别人不一

样。(第一次尝试)

教师请幼儿回答,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操作

小鸭到小狗,小兔家,并列出分合式()幼儿回答一种,教

师列出一种,功写出6个分合式。

师:分成两份,共有几种分法?答:共有6种,集体朗

读7的分合式。

师:刚才小朋友每人分一种,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

友再试试你能否分出6种,幼儿操作“塑料计算小鸭”,教

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第二次尝试)

师:现在我请某某小碰哟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

幼儿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写出7的分合式,如图。教师请幼

儿回答时要注意请有代表性意见的,一是有重复的,实际没

有6种;二是虽有6种,但没有按顺序分;三是有顺序地分清

6种。请幼儿看看,这三种分法,谁的方法好,谁的对。幼

儿通过讨论,明确按顺序分的方法好。

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全擦掉,请幼儿在作业纸上写7

的6种分合式。(第三次尝试)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1和6。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2和5。

师问:2比1•幼儿答:2比1多1。

师问:5比6,幼儿答:5比6少1。

用这种方法讲清7得6种顺序奋发,最后得出结论:7

分成两份,这边增加L那边就减少1。

活动反思

经过之前对数学数字的练习,我班的幼儿对数字组合也

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教学的开始,我们对5、6的组成进行了复习,这样

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先做了一个简单的铺垫,对幼儿接下来的

学习也打下了基础,让幼儿在学习新知识会更容易更轻松。

本课活动完成后,幼儿对7之内数字组合还是有了一定

的掌握,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12、大班数学教案《7的分解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L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

和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发展,充

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L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西瓜、桃子的图片若干,不

同种类的拼插玩具和废旧材料。

2.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课件3.颜色或图案不同

的数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

1.拍手游戏: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复习6的

组成。

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

_2.每组组长自报家门,教师为每组贴上相应的羊羊贴

画。

3•师: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师还特

别为你们请来了一个朋友(出示数字7),数字7作裁判,

评判出究竟是哪只羊羊队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羊羊大战

1.数字7裁判为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准备了7件

物品。(出示西瓜、桃子、拼插玩具和一些废旧材料),但

是数字7可给你们提要求了:

(1)请每组幼儿拿到7件物品后不要乱动,先观察这

些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再把这些物品分成俩份,并

说出你分的依据是什么?转动脑筋,看看哪组分得方法多?

(2)分完后要把你分的结果填写到记录表上。

2.幼儿分组合作进行分解、记录,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

导。

喜羊羊队材料:桃子图片;

美羊羊队材料:西瓜图片;

沸羊羊队材料:金鱼图片;

懒羊羊队材料:拼插玩具;

暖羊羊队材料:奶盒和奶瓶;

慢羊羊队材料:各种纸盒(牙膏盒、药盒、烟盒)。等

3.幼儿汇报

4.教师小结。引导幼儿归纳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

5.数字7裁判评出优胜奖,给予鼓励。

三、教师课件演示7的分解和组成,并发现规律。

四、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张数字卡片。

2,找朋友。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拿数字卡

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

3.幼儿互相检查,找到的朋友对不对。

4.汇报。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们合起来是数字

7,我们俩是好朋友。(俩个好朋友互相抱抱)

五、延伸:

我们学习了数字2-7的分解,也知道他们的分解方法有

多种,请幼儿回家自己探索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你能找

到怎样的规律。

教学反思

活动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

方法的认知变化。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以下方面无论是与否,都应该

分析是与否的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或提出改进措施)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

纳?是否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

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

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

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

值及其发展线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

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

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

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

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

你有什么启发?

13、大班数学教案《数字6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设计背景

学习完《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这天有位小朋

友突然问我:“老师我知道了5的分解与组成,可是我们

马上就六岁了,你能告诉我们6的分解与组成吗?”,对于

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

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

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

的结合。最近我们学了《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

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告诉小动物们要做好过

冬的准备,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

子,学习6的分解组成。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

掌握6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

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

学的兴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6的5

种分法。

2、难点:总结归纳6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教具:大挂图一张(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

有空格的6的分解式)6只熊猫卡片、记号笔、记录纸。

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图(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

个画有空格的6的分式)

每人6只动物卡片、铅笔、橡皮、1—5数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人:

师:秋天来了,大树妈妈写信忙,写给这写给那,红叶

黄叶都写光。

问:都有谁收到了树妈妈的信?(引导小朋友回答都有

哪些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

问:树妈妈的信上写了些什么?(告诉小动物们要准备

过冬)

师: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盖了许多新房子,准

备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过冬天。

2、出示大挂图引出“6的分解组成”

师:熊猫家分到了两座房子,熊猫家一共有几只熊猫

(和幼儿一同点数共六只)出示“6”的数字卡。

师:6只熊猫两座房子怎样分,熊猫们犯了愁,不知该

怎样分,有几种分发。请小朋友们说一说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帮助自己的小动物来分房子。

(1)幼儿观察自己的学具,说说自己分是什么小动

物,点数小动物的数量(6只)

(2)幼儿将6只小动物分在两座房子里,每分一次将

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请幼儿分别到前面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在记

录纸上记录幼儿的分法。

3、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6”的5种分法。

4、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

解组成

(1)教师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

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

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

(2)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

“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

换的规律。

5、幼儿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尝试有序的进行“6”

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的结果。

(三)结束部分

游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挑选一个数字卡(1-(5)戴上,伴随找朋友

的音乐找到和自己的数字和在一起是“6”的幼儿做朋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

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

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

经学过了《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

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

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

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活

动的设计思路来源最近我们学的《树的名片》、《树妈妈写

信》两首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忙着写着信,

树妈妈告诉小动物们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结合诗歌的内容,

本次活动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

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掌握6的5种分法,在感知数的

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

换的规律。

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每个幼儿都分到6只

小动物,小动物各不相同,有的是6只小狗、有的是6只小

猫、还有的是6只犀牛、6只大象、6只狮子等。每个幼儿

还一张画有两座房子的图。形象可爱的教具,再加上幼儿乐

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

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

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

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6”的五种

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6”,这是孩子

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

给予关注。接下来引导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教师并演示给

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

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

4、3和3、4和2、5和L引导学习有序进行“6”的分解组

成,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6”的

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

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时,掌握了有序的进行

“6”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游戏《找

朋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流、在

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14、大班数学教案《4的分解和组成》含反思

设计背景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

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

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

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

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由此可见生

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数学课程最基本的原则。在对教

材和本班幼儿的学习情况有一定了解后,我制定出本次活

动。

活动目标

L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了解4的分解组合。

2,初步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

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记录的习惯,并发展幼儿表达能

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

性。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学习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