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体系建设实施规范》_第1页
《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体系建设实施规范》_第2页
《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体系建设实施规范》_第3页
《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体系建设实施规范》_第4页
《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体系建设实施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1.120

A00

团体标准

T/CASXXXX—2023

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体系

建设实施规范

ConstructionandImplementationSpecificationofSystemforBrain

HealthandCognitiveDisordersDigitalDiagnosisandTreatment

(征求意见稿)

2023-XX-XX发布2023-XX-XX实施

中国标准化协会发布

I

T/CASXXXX—2023

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体系建设实施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体系三级机构(示范中心、区域中心、工作站)的

配置、工作要求、质控标准和相关的规章制度组成等。

本文件适用于全部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各类型医疗机构的脑健康与认知障碍

数字化诊疗体系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本标准无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脑健康BrainHealth

脑健康的定义为保持最佳的大脑完整性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及认知功能,并且没有明显的神经精

神疾病。广义的脑健康是指不存在任何明显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障碍的状态;狭义的脑健康是指,

脑器质完整无损和生理生化代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就认知神经科学意义看,脑健康就是外部刺激

与脑的反应过程和结果之间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和维持着动态平衡;就社会学意义看,脑健康就是脑

的相对稳定的经验系统与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动态平衡。

3.2

认知障碍CognitiveImpairment

认知障碍是以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伴随日常生活能力减退、精神行为异常,同时可能伴有失

语、失用、失认或失行等改变的病理过程。认知障碍可能涉及记忆、学习、定向、理解、判断、计

算、预言、视空间功能、逻辑推理、问题解决能力等诸多认知功能的损害。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认

知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和痴呆(dementia)。轻度认知障碍指患者具有主观或客观

的记忆或其他认知功能损害,但其日常生活能力并未受到明显影响,尚未达到痴呆的标准,是介于

认知正常和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临床上引起认知障碍的疾病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阿尔茨海默

病、额颞叶痴呆、帕金森病痴呆、路易体痴呆、血管性痴呆、正常压力性脑积水、脑外伤、脑肿瘤、

颅内感染等。

3.3

1

T/CASXXXX—2023

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BrainHealthandCognitiveDisordersDigitalDiagnosisand

Treatment

脑健康数字化诊疗是应用数字化辅助设备和电子化评估工具,对受诊者的脑健康状态进行精准

评估、分析,并对存在认知障碍及高风险人群开展数字化认知康复训练、脑健康管理以及脑健康教

育等的一系列诊疗过程。

3.4

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体系SystemforBrainHealthandCognitiveDisordersDigital

DiagnosisandTreatment

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体系(以下简称“诊疗体系”)是指借助于先进数字化技术手段,

结合脑健康与认知障碍筛查评估、认知康复训练、脑健康管理、脑健康教育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

诊疗能力建设、特色学科建设为一体,应用于我国三甲医院、一般等级医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等各层级医疗机构而形成的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三级体系,打通机构间认知障碍分

级筛查诊疗、上下级转诊路径,打造医疗资源精细化配置、医疗系统智慧化运行的创新型专病防治

网络系统。

3.5

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示范中心ExemplaryCenterforBrainHealthandCognitiveDisorders

DigitalDiagnosisandTreatment

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是指在认知障碍筛查评估、认

知康复训练、脑健康管理、脑健康教育及相关人才培养、诊疗能力建设、特色学科建设等诸环节均

中处于全国引领地位的示范性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机构。示范中心的依托单位应是国内本

领域的领军医院,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领先的医疗水平、人才队伍和科研实力。

3.6

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区域中心RegionalCenterforBrainHealthandCognitiveDisorders

DigitalDiagnosisandTreatment

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区域中心(以下简称“区域中心”)是指在认知障碍筛查评估、认

知康复训练、脑健康管理、脑健康教育及相关人才培养、诊疗能力建设、特色学科建设等诸环节中

发挥中坚力量和承上启下作用的区域性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机构。区域中心的依托单位一

般为在省市级区域内具有较强辐射作用的二三级大中型医疗机构,能够就近配合示范中心部署相关

工作。

3.7

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工作站WorkstationforBrainHealthandCognitiveDisordersDigital

DiagnosisandTreatment

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是指在认知障碍筛查、认知康复训

练、脑健康管理、脑健康教育及相关人才培养和诊疗能力建设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基层性脑健康

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机构或站点。工作站的依托单位一般为区县及区域内的一级医院和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或站点,也有包括一般照护康养机构,能够就近配合区域中心开展相关工作。

4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示范中心实施规范

2

T/CASXXXX—2023

4.1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示范中心配置

4.1.1基础设施

4.1.1.1医院要求

示范中心的依托单位应具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三级甲等神经精神专科医院或三级甲等中医医

院的资质。依托单位须在脑健康与认知障碍诊疗领域的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等综合水平居于全

国领军地位。原则上,依托单位应为国家重点学科或临床重点专科单位,具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基地资质、配备有数字化认知功能评估系统及工具、具有认知功能训练系统和数字疗法工具、具备

认知障碍疾病生物标记物检查能力、具备磁共振成像(MRI)系统。有条件的单位可配置正电子发射

断层显像(PET)检查系统,及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经颅磁刺激(TMS)等认知障碍电磁物理

干预治疗系统。

示范中心主要负责本中心和所辖区域中心、工作站的整体管理政策及业务规划方案的制定,参

与全国各省份示范中心间协作工作方案、地域性技术标准的规划与实施。具体而言,负责制订认知

障碍筛查评估、认知康复训练、脑健康管理和脑健康教育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组建核心管理团

队,实现对诊治流程和结果的质量管理。负责国家级或地域级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智能管

理云平台的建设和维护,管理所辖区域中心、工作站的脑健康数据库。负责开展示范中心所辐射患

者群体的宣教工作、定期回访、线上指导,负责对地域内医师队伍的整体培训工作。负责大型临床

队列研究或其他追踪性研究的组织、实施、监管与临床科研成果转化。

4.1.1.2场地要求

原则上,示范中心配置总面积应不少于100平方米,以具备独立开展认知障碍筛查评估(数字

化记忆门诊室)、认知康复训练(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室)、脑健康管理(脑健康大数据中心)和脑健

康教育(脑健康教育培训室)等业务的专用场地,有条件的建议配置生理生化检查室以及可供开展

认知障碍研究的独立实验室或办公室等。

4.1.1.3软件系统及硬件设备要求

软件系统层面,示范中心应配备涵盖中国数字化记忆门诊推荐内容的脑健康与认知障碍筛查评

估软件系统、获得二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且具有充分循证依据的脑健康与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工具系

统、满足机构间数据流通且安全可靠的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智能管理云平台等软件系统,

以及满足宣教、培训与数据可视化等功能的多媒体平台系统。

硬件设备层面,示范中心须配置有包括平板电脑、触屏一体机、台式主机、显示器、大屏电视

等相应必要的硬件设备,并保障所有系统与设备长时间稳定正常运行的电源与互联网条件。

4.1.2组织管理

4.1.2.1人员配备

示范中心应配备中心负责人1名,脑健康与认知障碍专科医师6名及以上,专科护士2名及以

上,专职脑健康与认知障碍评估员2名及以上,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员2名及以上,脑健康数据管理

员1名。上述人员均须取得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颁发的“数字化脑认知评估技能培训

合格证书”。

4.1.2.2职责分工

示范中心负责人职责:负责示范中心标准、建设要求和发展规划的制订和质量控制工作;组织

脑健康教育、管理和相关人才培养工作;组织疑难病会诊,接受转诊患者及提供远程会诊;开展科

学研究,提升脑健康管理与认知障碍诊疗水平;指导认知障碍患者信息数据的管理;负责示范中心

日常诊疗工作和管理;监督检查中心工作的开展情况等。

3

T/CASXXXX—2023

脑健康与认知障碍专科医师职责:对认知障碍患者进行筛查、诊断,制订治疗方案;对随访患

者进行定期评估和长期管理;定期开展患者健康教育;定期分享案例,组织远程会诊,负责下级中

心、工作站医师的培训与能力提升;开展认知障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专科护士职责:负责认知障碍疾病示范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建立远程患者全程照护会诊,实现

认知障碍疾病全程照护管理的同质化;开展疾病全程照护技能专项培训;开展护理科研协作和科普

宣传工作。

脑健康与认知障碍评估员职责:负责对患者开展认知功能评测。开展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精神行为症状、总体功能等评估,撰写评估报告,为医师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员职责:开展认知训练、生活方式干预、神经调控等非药物干预;开展认知

障碍疾病的科普宣传工作。

脑健康数据管理员职责:负责脑健康智能管理云平台的日常维护。负责认知障碍患者基础数据、

脑健康测评数据及随访数据的录入、管理及上报工作。

4.2工作内容

4.2.1认知障碍测评诊断

4.2.1.1神经心理评估

示范中心神经心理评估应涵盖各认知领域的全面认知功能评估,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精神行为

症状和总体功能等方面的评估。目前亟需满足本土化、数字化、常模可靠、施测标准规范化的神经

心理评估系统,满足对测评对象进行总体认知测评、记忆专项筛查和认知障碍高风险人群的多领域

评估,使筛查和测评结果能够数字化、标准化、快捷化输出报告,实现线上同步记录,具有设计和

完成科研及临床药物试验中的各类神经心理量表评估的能力。

本规范优先推荐由BABRI团队研发的脑健康评估多级筛查体系:在痴呆风险初筛阶段,应做到

高效、便捷、灵敏,建议采用主观认知量表(SCE)、认知快速测评量表(MiniMMSE)、情景记忆量

表(EMT)等量表组合而成的痴呆风险快速筛查方案(BABRI-SCREEN)。在脑健康二级筛查阶段,

应做到准确、便捷,建议采用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复杂图形测验(CFT)、词语流畅性测验

(VFT)、连线测验(TMT)等为基础的痴呆风险筛查方案(BABRI-ASSESS)。

示范中心神经心理评估应能能够对主要认知领域进行系统评估,并得到综合脑健康指数。记忆

能力评估推荐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VLT)、复杂图形测验(ROCFT)以及数字广度测验(DST)等;

注意、执行功能以及加工速度的评估推荐符号数字转换测验(SDMT)、Stroop色词测验(SCWT)

以及连线测验(TMT)等;视空间能力评估推荐画钟测验(CDT)、复杂图形测验(CFT)等;言语

功能评估推荐词语流畅性测验(VFT)、波士顿命名测验(BNT)等。

其他常采用的综合临床表现评估量表如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等,以及视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生活功能、精神症状、情绪状态等方面的辅助测评,如日常

生活功能量表(ADL)、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PI)、老年抑郁量表(GDS)

等,均可纳入到常规示范中心神经心理评估业务内容之中。

4.2.1.2辅助诊断方案制定

在脑健康三级诊断阶段,应视患者临床状态为其安排用于确诊的血液生化、放射影像等检查,

推荐应用电子化记录工具整编相关检查结果到患者的病历档案,方便示范中心、中心与工作站之间

统筹管理患者的检查结果、诊断情况和干预安排。

4.2.1.3体液检查

具有完备的血液学检测、尿液检测以及脑脊液检查技术,可进行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直接检测

或委托第三方检测。

4

T/CASXXXX—2023

4.2.1.4影像学检查

应具备临床和科研用MRI检查设备,以及多模态脑部MRI采集技术,能够完成科研和临床药

物试验中MRI评估的能力,具有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FDG-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

机断层成像(SPECT)评估脑代谢和灌注的设备和技术。建议示范中心所依托医院具备脑部Amyloid

PET和TauPET的检查能力。

4.2.1.5基因检测

具备认知障碍疾病相关风险基因的直接检测能力或委托第三方检测能力,并可进行相关的遗传

咨询。

4.2.2康复治疗

4.2.2.1数字化诊疗及认知神经行为干预(非药物治疗)

具备基于中国本土化人群认知规律研究而建立,具有自适应、序贯性的数字化康复训练干预系

统,能够结合认知评估结果,深度考虑个体认知能力差异性与健康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康复训

练方案;能够开展个体化、多维度、多领域综合脑康复训练;能够自适应认知训练强度与训练难度,

科学维持干预效果,支持序贯性治疗方案实施;能够智能化监管分析训练数据,全面追踪训练效果,

及时调整训练干预策略。

4.2.2.2药物治疗

应具备阿尔茨海默病和相关疾病的治疗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MDA-R拮抗剂等),以

及用于认知障碍疾病治疗的其他基本药物的处方权及相应资质。

4.2.3随访

制定治疗患者的随访计划;对下级中心、工作站的患者随访工作质量进行监管。

4.2.4监测

通过智能管理云平台实施所辖地域的脑健康水平社会面监控。采用电子化方式记录工具管理本

中心以及所辖下级基地的数据,并对数据质量、动态变化等情况进行监测。

4.2.5科研教学

能够进行省级及以上的继续教育、实习带教、规培。国家相关部门指定的对下一级中心、工作

站医生的教育、培训。

具备承担认知障碍疾病的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的经历和能力,开展认知障碍疾病相关的继续教

育学习班和专科培训。

4.3质量控制

根据质量控制方案,分别从基本条件、人员要求、指标控制、科研教学等方面进行质控。

4.3.1基本条件

4.3.1.1认知障碍病房床位数

依托医院认知障碍专科床位总数≥20张。

4.3.1.2年认知障碍患者诊疗人数

综合医院≥1500人次;精神专科医院或中医脑病专科医院≥3000人次。

5

T/CASXXXX—2023

4.3.1.3年认知障碍患者及相关高风险患者门诊量

包含记忆门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老年病科、精神心理科等重点科室的患者门诊量,以及

如心血管病科、内分泌科、睡眠科、康复科、全科医学科等认知障碍高度相关科室及门诊中至少完

成痴呆风险初级筛查的患者门诊量,总人数不低于10000人次。

4.3.1.4数字化神经心理评估室

病房和门诊各设有1个或以上独立的数字化神经心理评估室,装备行业专家共识推荐的搭载数

字化记忆门诊诊疗系统等软件系统,可以对患者进行总体认知测评、记忆专项筛查和认知障碍高风

险人群的多领域评估,使筛查和测评结果能够实现数字化、标准化、快捷化输出报告,同时能实现

线上同步记录。

4.3.1.5数字化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室

配备有脑健康与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平台开展数字化认知康复训练,针对患者开展针对性、自适

应性的多认知域康复训练。

4.3.1.6科室和实验室

采用行业专家共识推荐的脑健康系统电子化记录工具整理相关检查结果到患者的病理档案,便

于中心对患者数据的管理。应具备相关检查项目,如:数字化全面认知功能评估、电子计算机断层

扫描仪器(CT)/MRI,多导睡眠监测仪。具备FDG-PET检查、脑脊液生物标记物检测,基因检测

能力。有条件的可将PET检查、脑脊液生物标记物检测、基因检测等相关数据一并纳入科研分析之

中。

4.3.2人员要求

4.3.2.1示范中心负责人

医学硕士及以上学历,主任医师及副教授以上职称,从事神经、精神内科专业的医疗、科研和

教学工作10年及以上,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

4.3.2.2专科医师

医学硕士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正高、副高及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

比例合理。

4.3.2.3辅助医师人员

专职的脑健康与认知障碍评估员、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员、专科护士和数据管理员。

4.3.2.4相关培训资格

认知障碍专科医师、脑健康与认知障碍评估员、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员、数据管理员均需取得国

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颁发的“数字化脑认知评估技能培训合格证书”。

4.3.3指标控制

4.3.3.1诊断规范

使用NIA-AA标准(2011年版)等规范的疾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认知障碍患者规范诊断率≥

80%。

4.3.3.2神经心理量表检查

认知障碍患者数字化神经心理量表的检查率≥95%,全套神经心理量表检查率≥70%。全套神经

心理量表包括整体认知功能量表、各个亚认知域量表、精神行为症状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等。

6

T/CASXXXX—2023

4.3.3.3认知障碍康复训练

认知障碍患者数字化认知康复训练率(包含院外数字疗法认知康复训练)≥80%,认知障碍患者

持续进行数字化康复训练3个月以上比率≥70%,认知障碍患者持续数字化康复训练6个月以上比

率≥35%。

4.3.3.4MRI检查

认知障碍患者完成头颅MRI检查率≥70%。

4.3.3.5康复评估

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评估率≥80%。

4.3.4科研教学

4.3.4.1继续教育培训

每年至少开展1项认知障碍疾病相关的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项目。

4.3.4.2纵向课题

三年内认知障碍疾病相关的国家级纵向课题≥2项。

5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区域中心实施规范

5.1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区域中心配置

5.1.1基础设施

5.1.1.1医院要求

区域中心依托单位应为二级及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且院内已开设数字化记忆门诊、神经内科、

老年科、精神科等与认知障碍疾病诊疗相关科室。

区域中心主要负责实施认知障碍疾病的规范化、系统化诊疗流程;建立本中心科研协作的机制

和制度,开展科研项目;实现与上级示范中心转诊、线下或远程会诊的联动;开展并指导下级脑健

康工作站进行疾病管理、患者随访和科普宣传等相关工作。

5.1.1.2场地配置

区域中心配置的诊疗面积应为50平方米及以上,具备开展认知障碍疾病诊疗的场地条件,包括

单独的数字化记忆门诊、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室、脑健康科教小屋(可以与数字化记忆门诊合并开设)

等。

5.1.1.3设备配置

配备有行业专家共识推荐的搭载数字化记忆门诊诊疗系统,配备有脑健康与认知障碍康复训练

平台和认知障碍大数据智能管理云平台等软件系统,并保证网络畅通。须配置有相应的硬件设备,

包括一体机、台式机、平板电脑、大屏电视等。配备有相应的影像学检查设备。

5.1.2组织管理

5.1.2.1人员配置

区域中心应配备中心负责人1名,认知障碍专科医师3名及以上,专职脑健康与认知障碍评估

员1名及以上,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员1名及以上,专科护士1名及以上,脑健康数据管理员1名及

以上(可由专科护士/脑健康与认知障碍评估员兼任)。上述人员均须取得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

7

T/CASXXXX—2023

务中心颁发的“数字化脑认知评估技能培训合格证书”。

5.1.2.2职责分工

区域中心负责人职责:对认知障碍疾病的规范化、系统化诊疗流程的管理与监督;监督检查工

作开展情况和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建立与示范中心开展转诊、线下或远程会诊等良好的联动关系;

建立科研协作的机制和制度,推动科研项目的开展与实施;负责指导下级脑健康工作站疾病管理、

患者随访和科普宣传;负责本中心日常诊疗工作的管理。

认知障碍专科医师职责:负责对认知障碍患者进行认知功能的鉴别、诊断与评定;负责对患者

进行长期管理和定期的评估;负责定期开展患者认知障碍健康教育,定期到下级脑健康工作站普及

分享案例和传授认知方面的知识内容;负责协调上下级机构组织开展会诊转诊工作;协助科研项目

的开展与实施。

专科护士职责:安排上下级诊疗中远程患者全程照护会诊;辅助科研工作;协助上级机构培养

本区域的护理人员,指导下级机构为认知障碍患者提供规范化全程照护服务;负责本机构和指导下

级工作站对患者家属和照顾者提供护理科普宣传和支持服务。

脑健康与认知障碍评估员职责:负责对患者开展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精神行为症状等的

评测。

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员职责:开展认知训练等非药物治疗,开展认知障碍科普宣传工作。

脑健康数据管理员职责:负责登记认知障碍疾病患者基本信息、诊断数据及随访数据,负责数

据管理及上报。

5.2工作内容

5.2.1认知障碍测查

5.2.1.1神经心理评估

可进行数字化认知功能评估,同示范中心要求。

5.2.1.2体液检查

具备较为完备的血液和尿液检测技术,能够开展一般体液标志物检测,有条件的可进行脑脊液

生物标志物的直接检测或委托第三方检测。

5.2.1.3影像学检查

须具有临床和科研用MRI检查设备,以及多模态MRI采集技术,具备完成科研和临床试验中

MRI评估的能力。推荐具有FDG-PET或SPECT评估脑代谢或灌注的能力。有条件的可开展

AmyloidPET和TauPET检查。

5.2.2康复治疗

5.2.2.1数字化诊疗及认知神经行为干预(非药物治疗)

同示范中心要求。

5.2.2.2药物治疗

具备治疗认知障碍疾病的基本药物。

5.2.3随访

制订随访计划,协助示范中心完成随访工作并组织下级脑健康工作站进行随访。

5.2.4监测

8

T/CASXXXX—2023

承担本机构及所辖下级工作站的质控及数据安全监测工作,配合上级示范中心做好质控及监测

工作。

5.2.5科研教学

具备协助上级示范中心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培训的能力。

5.3质量控制

5.3.1基本条件

由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体系建设管理办公室对区域中心进行质量管控。依据质量控制

方案,分别从基本条件、人员要求、指标控制与科研教学指标等方面进行质控。

5.3.1.1认知障碍病房床位数

依托医院认知障碍专科床位总数≥10张。

5.3.1.2年认知障碍患者诊疗人数

综合医院≥800人次;精神专科医院或中医脑病专科医院≥1500人次。

5.3.1.3年认知障碍患者及相关高风险患者门诊量

包含记忆门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老年科、精神科等重点科室的患者门诊量,以及如心血

管病科、糖尿病科、内分泌科、睡眠科、康复科、慢病科等认知障碍高度相关科室及门诊中至少完

成痴呆风险初级筛查的总体患者门诊量,总体不低于5000人次。

5.3.1.4数字化神经心理评估室

有独立的神经心理评估室(≥1个独立房间),装备行业专家共识推荐的搭载数字化记忆门诊诊

疗系统等软件系统,可以对患者进行总体认知测评、记忆专项筛查和认知障碍高风险人群的多领域

评估,使筛查和测评结果能够实现数字化、标准化、快捷化输出,同时能实现线上同步记录。

5.3.1.5数字化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室

配备有数字化脑健康与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平台,开展常规的数字化认知康复训练,可针对患者

开展针对性、自适应性的基本认知康复训练。

5.3.1.6科室和实验室

采用专家共识推荐的脑健康系统电子化记录工具,整合相关检查结果到患者的病理档案,便于

中心对患者数据的管理。具备相关检查项目(≥3项):CT/MRI,全面认知功能评估,多导睡眠检测

仪,经颅超声等。有条件的可将PET检查、脑脊液生物标记物检测、基因检测等相关数据一并纳入

科研分析之中。

5.3.2人员要求

5.3.2.1中心负责人

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从事神经、精神内科专业的医疗、科研和教学

工作超过10年,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

5.3.2.2专科医师

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正高、副高及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

比例合理。

9

T/CASXXXX—2023

5.3.2.3辅助医师人员

配有专职的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测评师、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员、专科护士和数据管理员。

5.3.2.4相关资质

认知障碍专科医师、神经心理测评员、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员等均需取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

才交流服务中心颁发的“数字化脑认知评估技能培训合格证书”。

5.3.3指标控制

5.3.3.1诊断规范

使用NIA-AA标准(2011年版)等规范的疾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认知障碍患者规范诊断率≥

70%。

5.3.3.2MRI检查率

认知障碍患者完成头颅MRI检查率≥60%。

5.3.3.3神经心理量表检查率

认知障碍患者数字化神经心理量表的检查率≥85%,全套神经心理量表检查率≥65%。

5.3.3.4认知康复训练率

认知障碍患者数字化认知障碍康复训练率(包含院外数字疗法认知康复训练)≥70%,认知障碍

患者持续数字化康复训练3个月以上比率≥60%,认知障碍患者持续数字化康复训练6个月以上比

率≥30%。

5.3.3.5认知康复评估率

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评估率≥70%。

5.3.4科研教学指标

5.3.4.1继续教育培训

三年内开展认知障碍疾病相关的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项目≥1项/年;

5.3.4.2纵向课题

三年内认知障碍疾病相关的国家级或省部级纵向课题≥1项。

6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工作站实施规范

6.1工作站配置

6.1.1基础设施

6.1.1.1医院要求

工作站应当建设于二级医院和有条件的一级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设站点,能够直接

辐射周边至少一个社区的全部居民。具备单独的数字化记忆门诊,包括独立且安静的认知测评区与

训练区,具有可供查阅的电子病历系统。

脑健康工作站主要负责认知障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与上级区域中心对口帮扶和协作,定期开

展健康宣教工作。社区记忆门诊主要负责社区居民的认知障碍筛查工作,开展本社区的认知障碍科

普宣教活动,进行认知障碍患者的长期管理和随访工作。

10

T/CASXXXX—2023

6.1.1.2场地配置

应配置诊疗面积25平方米及以上,具备开展认知障碍疾病诊疗的场地条件,包括单独的数字化

记忆门诊及认知康复训练区等。

6.1.1.3设备配置

配备有行业专家共识推荐的搭载数字化记忆门诊诊疗系统,配备有脑健康与认知障碍康复训练

平台,具有接入认知障碍大数据智能管理云平台的数据接口。保证网络畅通。须配置有相应的硬件

设备,包括一体机、台式机、平板电脑、大屏电视等。

6.1.2组织管理

6.1.2.1人员配置

脑健康工作站应配备负责人1名(可由机构负责人兼任)、认知障碍专科医师1名及以上、专职

脑健康与认知障碍评估员1名及以上(可由医师/护士兼任)、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员1名及以上(可

由医师/护士兼任)、专科护士1名及以上、脑健康数据管理员1名(可由专科护士/认知康复员兼

任)。上述人员均须取得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颁发的“数字化脑认知评估技能培训合格

证书”。

6.1.2.2职责分工

脑健康工作站负责人职责:负责工作站认知障碍疾病诊疗及流程规范化管理;建立与上级中心

对口帮扶和协作的关系,建立转诊和远程会诊的机制和制度;制订社区健康教育与预防计划,开展

本区域内的疾病预防和健康宣教工作;负责工作站人员管理和日常工作管理,筛选并组建工作站团

队,确定人员职责和分工,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组织认知障碍科普宣教和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适时调整管理策略和制度。

认知障碍专科医师职责:负责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判定,对认知障碍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和鉴

别,负责对患者进行长期管理和定期评估,定期开展患者健康教育。

脑健康与认知障碍评估员职责:负责对患者进行认知障碍筛查评估,定期进行患者的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精神行为症状等评估。

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员职责:开展认知训练等非药物治疗,开展认知障碍科普宣传工作。

专科护士职责:协助上级中心进行本区域认知障碍人群的筛查、护理和随访等工作;落实与上

级中心远程患者全程照护会诊;为工作站认知障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开展疾病健康宣教及科普工

作。

数据管理员职责:登记认知障碍疾病患者基本信息、诊断数据及随访数据,负责数据管理及上

报。

6.2工作内容

6.2.1认知障碍测查诊断

6.2.1.1神经心理评估

具备基本的数字化认知功能评估系统,认知障碍专科医师、神经心理测评员、认知障碍康复训

练员等能够开展认知功能数字化筛查和评估工作。筛查结果能够数字化,实现线上同步记录。

6.2.1.2体液检查

具备常规血液和尿液检测技术,能够开展基本血液和尿液指标检测。

6.2.2康复治疗

11

T/CASXXXX—2023

6.2.2.1数字化诊疗及认知神经行为干预(非药物治疗)

采用基于中国医学证据上研发的具有自适应、序贯性的数字化诊疗系统,能够开展个体化的基

本数字化认知康复训练。

6.2.2.2药物治疗

应具备治疗认知障碍疾病和认知改善的基本药物。

6.2.3随访

协助上级中心完成随访工作。

6.2.4监测

承担本工作站质控及数据安全监测工作,配合上级基地做好数据上传和社会面监控工作。

6.2.5科研教学

具备协助上级中心开展科研项目及认知障碍疾病诊疗科普工作的能力。

6.3质控标准

由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体系建设管理办公室对脑健康工作站进行质量管控。依据质量

控制方案,分别从基本条件、人员要求、指标控制等方面进行质控。

6.3.1基本条件

6.3.1.1认知障碍筛查门诊量

年认知障碍筛查门诊量:≥3000人次/年;

6.3.1.2有记忆障碍相关专科门诊

6.3.1.3有专门的认知测评训练区

6.3.1.4场地

有固定的宣教场地(可在社区或医院会议室等场所),包含宣教材料和器材。

6.3.1.5满足血液学和尿液学基本检查的要求。

6.3.2人员要求

6.3.2.1工作站负责人、认知障碍专科医师、神经心理测评员、认知康复员

应满足人员配置中所提到的数量和要求;

6.3.2.2辅助医师人员

配有专职的脑健康与认知障碍评估员、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员师/专科护士、脑健康数据管理员。

6.3.2.3相关资质

认知障碍专科医师、脑健康与认知障碍评估员和认知障碍康复训练员均须取得国家卫生健康委

员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颁发的“数字化脑认知评估技能培训合格证书”。

6.3.3指标控制

12

T/CASXXXX—2023

6.3.3.1神经心理量表检查率

知障碍患者数字化神经心理量表的检查率≥80%,认知障碍患者神经心理量表的检查率≥60%。

6.3.3.2认知康复训练率

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康复训练率(包含院外数字疗法认知康复训练)≥60%,认知障碍患者持续康

复3个月以上比率≥50%,认知障碍患者持续康复6个月以上比率≥25%。

7规章制度

7.1职责制度

从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体系不同级别机构建设的发展角度看,应建立属于不同角色(机

构负责人、认知障碍专科医师、神经心理测评员、认知康复员、专科护士、数据管理者等)的相关制

度内容。规范机构内部管理与机构间协作,严格质量控制,建立健全各项职责制度。

7.2诊疗制度

脑健康与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体系不同级别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不同的制度。

7.2.1会诊制度

各级机构负责人确定会诊时间,通知认知障碍专科医师、神经心理测评员、认知康复员和护士

参加,经治医师要详细介绍病史,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和会诊记录。会诊中,要详细检查,明确提出

会诊意见。对于疑难认知障碍患者可将病历资料共享,组织专家进行线上会诊,并作出相应诊断及

治疗方案。

7.2.2复诊制度

患者复诊时,认知障碍专科医师查看患者既往病历,全面了解患者病史、治疗方案、患者的认

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精神行为症状等评估数据。

7.2.3转诊制度

经治医师应定期对认知障碍患者进行随访(建议2个月安排一次随访)。经治医师应了解患者的

认知障碍程度、神经心理评估数据、治疗情况和病情变化等信息。若随访过程中有转诊需要,可参

考以下转诊制度和流程进行。向上级机构转诊:经治医师整理患者完整的病情记录,经本级机构负

责人签字后向上级医院转诊。转诊前,经治医师需收集并整理患者的病史、治疗方案、神经心理评

估的数据结果以及认知训练数据结果等信息。

向下级机构转诊:为节省费用或方便病人生活护理,在明确诊断或病情平稳后,经本级机构负

责人签字后可向下级机构转诊。转诊前,经治医师需收集并整理患者的病史、治疗方案、神经心理

评估的数据结果以及认知训练数据结果等信息。

7.3宣教制度

各级机构负责人定期召开例会,研究并确定本级机构的认知障碍科普宣教的工作计划、组织管

理、技术指导和方案实施及专项经费预算;协调相关科室和部门的工作,形成合理的健康教育网络。

收集、整理、制作和发放各类健康教育宣传品,开展理论研究、课题设计,指导各部门、科室对健康

教育效果进行评价。计划和组织健康教育的培训,分别对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和照料者、来访

患者开展认知障碍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7.4管理制度

13

T/CASXXXX—2023

各级机构负责人需要建立认知障碍患者住院登记及随访登记数据库,建立专人负责的认知障碍

患者随访管理制度和信息上报制度。设置机构设备维护制度、人员分工管理制度、人员考评绩效制

度、机构运营流程规范制度、患者分类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诊疗流程管理制度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