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有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有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有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有答案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题一、单选题1.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A.湿衣晾干 B.铁锅生锈 C.小麦磨粉 D.滴水成冰2.下列物质中,属于空气中主要成分是A.氮气和氧气B.氮气和二氧化碳C.氧气和二氧化碳D.氧气和稀有气体3.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保护我们的空气。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CO B.O3 C.CO2 D.PM2.5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氮 B.河水 C.铝土矿 D.大理石5.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2 B.CaO C.H2SO4 D.KMnO46.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水 B.钢 C.酒精 D.金刚石7.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水 B.铜 C.氯气 D.氯化钠8.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A.NaClO3 B.Cl2 C.NaCl D.HClO9.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2H B.2H2 C.H2 D.2H2O210.在书写档案文书时,最好使用A.纯蓝墨水笔 B.铅笔 C.圆珠笔 D.碳素墨水笔11.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倾倒液体C.取固体药品D.量取液体12.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都由原子构成B.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D.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没有带电的粒子13.下列有关钴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序数是27B.属于非金属元素C.元素符号是CoD.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1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可用于灭火 B.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可用作燃料15.某化学反应为: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A.HClO3 B.HCl C.ClO2 D.Cl216.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火焰的描述,错误的是A.硫粉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C.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甲烷燃烧发出明亮蓝色火焰17.下列化学反应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蜡烛燃烧B.镁条与稀盐酸反应C.农家肥料的腐熟D.碳与二氧化碳反应18.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在常温下大多数都是固体 B.钨制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高C.不锈钢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D.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二、填空题19.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1)在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净化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过滤可除去水中_________杂质,水中的色素、异闻可用_________除去。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2)通过_________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0.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它们的主要成分都含_________元素,还含有硫、氮等元素,燃烧产生的________降雨时会形成酸雨。(2)捕集、利用和封存CO2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矿物质碳化封存的反应之一是氧化镁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3)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煤油等。氢气目前还不能在生活和生产中大规模使用的原因之一是______;煤油是_____的产品,为使煤油充分燃烧,一是要有足够的氧气,二是要______。21.如图是六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六种粒子属于______(填“同种”“不同种”)元素,原因是______不同。(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3)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的粒子是__________;22.铁、铜、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1)目前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冶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自行车链条防锈的方法是______。(2)生活中用铜作导线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______。青铜器(铜、锡合金)历经悠久的历史保持至今是因为具有良好的______。(3)铝能自我保护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4)金属资源矿物储量有限且不可再生。保护金属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是_________。2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1)碳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24.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利用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解释下列问题。(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金刚石能切割大理石是因为______;石墨可做润滑剂是因为具有良好的______。(2)镁粉可做照相机的闪光灯是因为燃烧时发出_________。25.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1)实验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取用红磷需过量的目的是______,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打开止水夹观察到______,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1/5体积。(2)实验二探究铁锈蚀的条件。通过上述对比实验只能得出铁生锈需与_______接触,要证明铁锈蚀的条件,还需补充一个实验,写出补充实验的具体操作_____。26.如图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部分性质的实验。(1)A实验中打开K,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短蜡烛火焰熄灭后,关闭K,片刻后长蜡烛火焰熄灭,写出该实验得到的结论______。(2)A中观察到纸花变红,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反应”的结论,分析原因______。(3)B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C中反应的化学方式为______,D实验的目的是______。三、简答题27.人们对微观世界的研究,始于一些学者对宏观现象的解释,从而提出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并得出分子的有关性质。现将一个米粒大小的品红颗粒放入装有80mL水的烧杯中,观察到品红颗粒在静止的水中扩散,最终烧杯中的水全部变红且颜色均匀。通过上述现象说明学者得出的对应结论。28.如图所示进行A、B、C三个实验,将A和B两个锥形瓶浸入80℃的热水中,C锥形瓶放置在室温下,观察到:A中白磷没有燃烧;B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中白磷先冒白烟一会剧烈燃烧。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上述实验现象。(资科:白磷着火点为40℃)29.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铜粉的质量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流程题30.将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预处理得到含镁、铝、铜、银的混合物。为回收其中的银和铜,设计如下操作流程。(1)该方案能否得出镁、铝、铜、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说明理由_____。(2)步骤Ⅰ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的作用是什么_____?写出步骤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3)写出步骤Ⅲ溶液乙中除水外的物质的可能组成_____。(4)步骤Ⅲ中,为使溶液甲中的铜、银全部置换出来,需加入足量的铁粉。写出过滤后所得金属的成分,及从中分离得到铜和银混合物的后续操作步骤和现象_____。五、实验题3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用装置A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大试管口要略朝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用D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2)用装置B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选择相同发生装置的依据是______,用C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六、计算题32.对甲基苯酚(化学式为:C7H8O)。计算:(1)对甲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2)对甲基苯酚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3)对甲基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33.取1.2g碳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得到3.6g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1.2g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计算要使1.2g碳完全燃烧,还需补充氧气多少克?参考答案1.B【分析】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新物质生成。【详解】A、湿衣晾干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铁锅生锈有新的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小麦磨粉只是物质形状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滴水成冰只是水的状态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2.A【详解】在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所以氮气和氧气属于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故选A。3.C【分析】本题考查大气污染物。【详解】一氧化碳、臭氧、PM(大气颗粒物)都属于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属于空气中成分,不是大气污染物,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注意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但不是有毒气体。4.A【详解】A、液氮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故是纯净物,故正确;B、河水中含有多种物质,故是混合物,故错误;C、铝土矿是氧化铝的混合物,故错误;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故是混合物,故错误。故选A。【点睛】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5.B【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详解】A、氧气由一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A错误。B、氧化钙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B正确。C、硫酸由氢、硫、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C错误。D、高锰酸钾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D错误。故选:B。6.D【详解】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不是单质,故错误;B、钢是铁的合金,故是混合物,故错误;C、酒精由多种元素组成,故不是单质,故错误;D、金刚石是碳的单质,故正确。故选D。【点睛】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7.B【详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铜属于金属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故选项符合题意;C、氯气是由氯分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分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8.C【详解】A、在化合物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设Na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则Na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B、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Cl2属于单质,故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C、在化合物中,钠元素显+1价,设Na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则Na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D、在化合物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设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则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故四种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低为-1价。故选C。9.B【详解】A选项表示2个氢原子;B选项表示2个氢气分子;C选项表示氢气和1个氢气分子;D选项2个过氧化氢分子,故答案选择B10.D【详解】档案需要长时间保存。碳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最好使用碳素墨水笔书写。纯蓝墨水笔、圆珠笔长时间保存字迹容易变得模糊。铅笔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位于纸张表面,较容易因纸张间的摩擦被带走而变得模糊。故选D。【点睛】11.A【详解】A、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图示操作正确;B、向试管中倒入液体,试管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未倒放,标签未朝向手心,瓶口未紧挨试管口,故图示操作错误;C、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要用镊子,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应用药匙或纸槽,不能用手直接拿,故图示操作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图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2.A【详解】A、分子由原子构成,符合题意;B、不是所有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如氢原子不含中子,不符合题意;C、水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不符合题意;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由于原子核外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不符合题意。故选A。13.B【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7,故A正确;B、钴元素是中文名称中的偏旁“钅”说明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故B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Co,故C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单位是“1”,故D正确。故选B。14.C【详解】A、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此选项说法正确;B、由于二氧化碳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二氧化碳常作为气体肥料,此选项说法正确;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CO无此性质与用途,不能用于人工降雨,此选项说法错误;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此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5.D【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反应物中:Na原子为1个,Cl原子为3个,O原子为1个,H原子为2个,生成物中:Na原子为1个,Cl原子为1个,O原子为1个,H原子为2个,所以还缺少两个氯原子,故X是C12。故选D。16.A【详解】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选项描述不正确;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故选项描述正确;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描述正确;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色火焰,故选项描述正确。故选A。17.D【详解】A、蜡烛燃烧过程中放热,则A错误;B、镁和盐酸反应时试管壁发热,说明反应产生热量,故B错误;C、农家肥的腐熟过程是缓慢氧化过程,该过程放热,故C错误;D、碳和二氧化碳需要在高温条件下才能反应,反应过程需要吸热,故D正确;故选D。18.D【详解】A、金属在常温下大多数都是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钨的熔点高,所以可用钨制灯丝,故选项说法正确;C、不锈钢是一种特殊的合金,由于其抗腐蚀性好,所以可用来制造医疗器械D、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由多到少依次为氧、硅、铝、铁、钙,所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19.(1)

蒸馏

不溶性

活性炭

肥皂水(2)

氢气燃烧(或电解水)

(或)【解析】(1)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蒸馏能除水中绝大部分可溶性杂质,所以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净化程度最大的是蒸馏;过滤能将固液混合物加以分离,所以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的的色素和异味;硬水能降低肥皂的起泡能力,取水样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丰富的为软水,泡沫稀少且有浮渣的为硬水,故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2)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且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说明水中所含有的元素都是来自于氢气和氧气中,故氢气燃烧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且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也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0.(1)

碳##C

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或SO2、NO2)(2)(3)

制取成本高(或运输贮存困难)

石油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解析】(1)化石燃料中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碳元素,燃烧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与水、氧气反应形成硫酸、硝酸,形成酸雨。(2)反应物是MgO、CO2,生成物是MgCO3,所以化学方程式是MgO+CO2=MgCO3。(3)氢气制取随原料来源广泛,但制取需要大量能量,制取成本高。氢气分子体积较小,运输贮存困难,所以氢气目前还不能在生活和生产中大规模使用。煤油是石油的产品。物质燃烧需要有足够的氧气和与氧气充分接触,即为使煤油充分燃烧还可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1.(1)

不同种

质子数###核电荷数(2)ACE(3)BF【解析】(1)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圈内数字为质子数,它们的数字都不相同,即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所以属于不同元素。(2)最外层8电子或者最外层为第一层时,最外层为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由图可知具有稳定结构是ACE。(3)最外层为4-6个电子易得电子,最外层为1-3易失去电子,由图可知,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的粒子是BF。22.(1)

涂油(2)

导电性

抗腐蚀性(3)(4)废金属回收利用(合理即可)【解析】(1)一氧化碳与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自行车链条防锈的方法是涂油,隔绝空气和水,故填:;涂油;(2)生活中用铜作导线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青铜器(铜、锡合金)历经悠久的历史保持至今是因为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3)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4)金属资源矿物储量有限且不可再生。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防止金属腐蚀;废金属回收利用;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故填:废金属回收利用(合理即可)。23.(1)

置换反应(2)

化合反应(3)

分解反应【解析】(1)碳与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符合“单换单”的特征,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24.(1)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硬度大

润滑性(2)耀眼的白光【分析】(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原子构成,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金刚石能切割大理石是因为硬度大;石墨可做润滑剂是因为具有良好的润滑性;(2)镁粉可做照相机的闪光灯是因为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25.(1)

使瓶中氧气完全反应,测定更准确

水沿导管倒吸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中气体体积的1/5(2)

氧气##O2

将干燥洁净的铁钉放入干燥的试管中,放入棉花包裹的干燥剂,塞紧橡皮塞【解析】(1)实验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取用红磷需过量的目的是使瓶中氧气完全反应,测定更准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瓶内压强减少,打开止水夹观察到水沿导管倒吸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中气体体积的,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体积,故填:使瓶中氧气完全反应,测定更准确;;水沿导管倒吸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中气体体积的1/5;(2)实验二中铁与水、氧气同时接触,铁生锈,铁只与水接触,铁不生锈,通过上述对比实验只能得出铁生锈需与氧气接触;要证明铁锈蚀的条件,还需补充铁只与氧气接触的实验,补充实验的具体操作是将干燥洁净的铁钉放入干燥的试管中,放入棉花包裹的干燥剂,塞紧橡皮塞,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对比,故填:将干燥洁净的铁钉放入干燥的试管中,放入棉花包裹的干燥剂,塞紧橡皮塞。26.(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无法排除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影响,无法证明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使紫色石蕊变色(3)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防止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解析】(1)A实验中打开K,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和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2)A实验中能够接触的物质有二氧化碳和水,无法排除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色,无法证明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使紫色石蕊变色;(3)B实验中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可将氧化铜还原为铜。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成红色,B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澄清石灰水中,能够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一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具有可燃性,D装置为实验的尾气处理装置,防止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27.品红颗粒在静止的水中扩散,证明品红颗粒可分,说明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且分子间有间隔;最终烧杯中的水全部变红且颜色均匀,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详解】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具有不断运动,之间有间隔的特点。所以品红颗粒在静止的水中扩散,证明品红颗粒可分,说明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且分子间有间隔;最终烧杯中的水全部变红且颜色均匀,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28.A中白磷在80℃的热水中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氧气而没有燃烧;B中白磷在80℃的热水中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燃烧,生成大量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白烟;C中白磷与氧气接触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产生白烟,同时放热,一会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且氧气浓度大,白磷剧烈燃烧【分析】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①物质为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详解】将A和B两个锥形瓶浸入80℃的热水中,C锥形瓶放置在室温下,观察到:A中白磷没有燃烧;B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中白磷先冒白烟一会剧烈燃烧;A中白磷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是没有与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所以A中白磷没有燃烧;B中白磷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且与空气接触,所以B中白磷燃烧;C中白磷虽然在室温下,但是与氧气接触了,白磷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产生白烟,在氧化的过程中有热量放出,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C中白磷先冒白烟一会剧烈燃烧;故填:A中白磷在80℃的热水中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氧气而没有燃烧;B中白磷在80℃的热水中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燃烧,生成大量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白烟;C中白磷与氧气接触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产生白烟,同时放热,一会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且氧气浓度大,白磷剧烈燃烧。29.铜粉在空气中加热,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是固体,生成物中含有氧元素,质量比原来铜的质量大。【详解】铜粉在空气中加热,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是固体,生成物中含有氧元素,质量比原来铜的质量大。30.(1)不能,该方案只能得出镁、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能得出镁和铝之间的金属活动性顺序(2)

使镁、铝完全反应将其除去

(3)Fe(NO3)2或Fe(NO3)2、Cu(NO3)2(4)Fe、Cu、Ag,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至不再有气泡产生,过滤洗涤烘干【分析】(1)步骤Ⅰ加入稀硫酸,从固体中得到的金属为银,和铜可知,镁铝的活动性比氢强。银、铜的活动性比氢弱。步骤Ⅱ使用硝酸银溶液,得到固体银和溶液甲,可知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所以不能,该方案只能得出镁、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能得出镁和铝之间的金属活动性顺序。(2)硫酸可以和镁、铝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硫酸铝和硫酸镁,加入足量稀硫酸的作用是使镁、铝完全反应将其除去。步骤Ⅱ发生的反应是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为。(3)溶液甲中为生成的硝酸铜和过量的硝酸银,因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后有金属铜析出,则溶液中一定不会有硝酸银。如铁和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乙中只有Fe(NO3)2,如硫酸铜未被完全反应,则溶液乙中有Fe(NO3)2和Cu(NO3)2。(4)步骤Ⅲ中加入足量铁粉,则过滤后所得到的金属成分是被置换出的C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