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行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方案TOC\o"1-2"\h\u19211第一章废弃物处理概述 265271.1废弃物处理的意义 2325211.2废弃物处理的方法 3216091.2.1物理处理法 362101.2.2化学处理法 3161211.2.3生物处理法 3311001.2.4热处理法 3280771.2.5资源回收利用 3222431.3废弃物处理的发展趋势 3304821.3.1处理技术多元化 3152271.3.2资源化利用程度提高 356471.3.3环保标准日益严格 327771.3.4市场化运作逐步完善 4274201.3.5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 427105第二章废物分类与预处理 4155062.1废物分类原则 436932.2预处理技术概述 4220852.3预处理设备选型 413556第三章固体废物处理 5273823.1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 5134903.1.1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 5118833.1.2固体废物的收集设施 5117513.1.3固体废物的运输 5218033.2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6274243.2.1填埋处理 6202733.2.2堆肥处理 655403.2.3焚烧处理 6320123.2.4资源化利用 678073.3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6233783.3.1废纸回收 622483.3.2塑料回收 6159463.3.3金属回收 6263753.3.4有害废物处理 718485第四章液体废物处理 7115024.1液体废物的分类与特性 7221824.2液体废物的处理技术 7163254.3液体废物的资源回收 818370第五章气体废物处理 8172005.1气体废物的来源与危害 8159725.2气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8197765.3气体废物的排放标准 91141第六章有害废物处理 9173876.1有害废物的分类与特性 9258526.1.1有害废物的分类 9305576.1.2有害废物的特性 10255206.2有害废物的处理技术 10265636.2.1物理处理技术 1097466.2.2化学处理技术 10231686.2.3生物处理技术 10169826.3有害废物的安全处置 11168716.3.1有害废物的收集与运输 1127286.3.2有害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1121492第七章废物资源化利用 11244697.1废物资源化概述 11203747.2废物资源化技术 11108997.2.1物理法 12116617.2.2化学法 12271397.2.3生物法 1284197.3废物资源化项目案例 12169397.3.1废旧塑料资源化利用项目 12114037.3.2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 12253257.3.3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项目 1232437第八章环保政策与法规 12205518.1废弃物处理的政策法规 1219868.2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法规 13194358.3国际环保合作与交流 1312817第九章环保产业市场分析 13205859.1环保产业市场规模 1322969.2环保产业竞争格局 13211769.3环保产业发展趋势 1420636第十章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案例 142590910.1固体废物处理案例 142395110.2液体废物处理案例 152848110.3气体废物处理案例 151289110.4废物资源化利用案例 15第一章废弃物处理概述1.1废弃物处理的意义废弃物处理作为环保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我国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废弃物处理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对土壤、水体和大气造成破坏。废弃物处理可以有效地回收和利用资源,降低资源浪费。废弃物处理还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2废弃物处理的方法废弃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2.1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主要包括筛分、破碎、压实、分离等,目的是减小废弃物的体积,便于运输和后续处理。1.2.2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废弃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可回收物质,如焚烧、中和、氧化还原等。1.2.3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分解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如堆肥、厌氧消化等。1.2.4热处理法热处理法是将废弃物进行高温处理,使其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如焚烧、热解、气化等。1.2.5资源回收利用资源回收利用是将废弃物中的有价值成分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如废金属、废塑料、废纸等。1.3废弃物处理的发展趋势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废弃物处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3.1处理技术多元化废弃物处理技术将不断丰富,形成多种技术相结合的处理体系,以满足不同种类和规模废弃物的处理需求。1.3.2资源化利用程度提高废弃物处理将更加注重资源化利用,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降低资源浪费。1.3.3环保标准日益严格我国将加大对废弃物处理的监管力度,环保标准将越来越严格,以保证废弃物处理过程的环境安全。1.3.4市场化运作逐步完善废弃物处理行业将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提高废弃物处理效率。1.3.5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废弃物处理领域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升我国废弃物处理水平。第二章废物分类与预处理2.1废物分类原则废物分类是实现环保行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根据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进行分类,保证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2)实用性原则:充分考虑废物处理和回收利用的技术、经济和环保要求,便于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3)动态性原则:科技发展和环保政策的调整,及时更新废物分类标准和方法,以适应新的环保要求。(4)地域性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废物产生特点和资源需求,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废物分类方案。2.2预处理技术概述预处理技术是废物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物理预处理技术:通过物理方法对废物进行分离、破碎、筛分等处理,以减小废物体积、提高废物处理效率。(2)化学预处理技术:利用化学反应对废物进行处理,以达到去除有害物质、提高资源化利用价值的目的。(3)生物预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对废物进行分解、转化,实现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4)热处理技术:通过高温加热对废物进行处理,以达到去除有害物质、减少废物体积的目的。2.3预处理设备选型预处理设备的选型应根据废物的种类、特性以及预处理技术的需求进行。以下为几种常用的预处理设备选型:(1)破碎设备:用于对废物进行破碎处理,如锤式破碎机、颚式破碎机等。选型时应考虑破碎能力、破碎粒度等参数。(2)筛分设备:用于对废物进行筛分处理,如振动筛、圆筒筛等。选型时应考虑筛分精度、筛分能力等参数。(3)分离设备:用于对废物进行分离处理,如磁选机、浮选机等。选型时应考虑分离效率、处理能力等参数。(4)生物处理设备:用于对废物进行生物处理,如发酵罐、生物反应器等。选型时应考虑微生物种类、处理能力等参数。(5)热处理设备:用于对废物进行热处理,如焚烧炉、热解炉等。选型时应考虑处理能力、燃烧效率等参数。在预处理设备选型过程中,还需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环保性以及运行成本等因素,以保证废物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的效果。第三章固体废物处理3.1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是固体废物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3.1.1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为实现固体废物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应首先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我国目前主要采取四分类法,即将固体废物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收集有助于提高固体废物处理效率,减少环境污染。3.1.2固体废物的收集设施固体废物的收集设施包括垃圾箱、垃圾袋、垃圾压缩站等。收集设施应设置在便于居民投放、易于管理和清运的位置。同时收集设施的设计应满足防雨、防晒、防尘、防臭等要求,保证固体废物在收集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3.1.3固体废物的运输固体废物的运输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运输过程的安全、快捷、经济、环保;(2)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如垃圾车、集装箱等;(3)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减少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4)加强运输过程中的防护措施,防止固体废物泄漏、散落等。3.2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填埋、堆肥、焚烧和资源化利用等。3.2.1填埋处理填埋处理是将固体废物填埋于指定的填埋场,通过自然降解、稳定化处理。填埋处理具有处理能力大、投资成本低等优点,但易造成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3.2.2堆肥处理堆肥处理是将有机固体废物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为有机肥料的过程。堆肥处理具有减少固体废物体积、提高土壤肥力等优点,但堆肥过程易产生恶臭、滋生蚊虫等。3.2.3焚烧处理焚烧处理是将固体废物在高温下燃烧,减少体积、消除有害物质。焚烧处理具有减量化、无害化等优点,但会产生废气和废渣等二次污染物。3.2.4资源化利用资源化利用是将固体废物经过处理转化为可再生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资源化利用具有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固体废物处理的发展方向。3.3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3.1废纸回收废纸是固体废物中具有重要回收价值的资源。废纸回收可以减少森林砍伐,降低环境污染。废纸回收过程包括收集、分选、制浆、造纸等环节。3.3.2塑料回收塑料回收可以减少塑料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降低石油资源的消耗。塑料回收过程包括收集、分选、破碎、造粒等环节。3.3.3金属回收金属回收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金属回收过程包括收集、分选、熔炼等环节。3.3.4有害废物处理有害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等特点,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有害废物处理应采取专门的处理方法,如化学处理、固化稳定化处理等。第四章液体废物处理4.1液体废物的分类与特性液体废物,按照其来源、性质和危害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工业废水:来源于各类工厂、矿山等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物、悬浮物等。(2)生活污水:来源于居民生活、商业、医疗等领域的废水,含有较多的有机物、悬浮物、细菌等。(3)医疗废水:来源于医疗机构、实验室等场所的废水,含有较多的病原体、重金属等有害物质。(4)农业废水:来源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含有较多的农药、化肥等污染物。液体废物的特性主要包括:(1)污染物质含量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较大。(2)处理难度大,需要采取多种处理方法。(3)可回收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资源价值。4.2液体废物的处理技术液体废物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物理处理法:通过沉淀、过滤、离心等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污染物。(2)化学处理法:通过氧化、还原、中和等化学反应,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3)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4)膜分离法:通过膜材料的选择性透过性,实现对废水中有害物质的分离。(5)高级氧化法:利用强氧化剂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4.3液体废物的资源回收液体废物中含有丰富的资源,如水、有机物、重金属等。对这些资源进行回收,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1)水资源回收:通过处理技术,将废水中的水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如再生水、中水等。(2)有机物回收:利用生物技术、化学方法等,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生物燃料、化学品等。(3)重金属回收:采用离子交换、膜分离等技术,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回收。(4)其他资源回收:如悬浮物、油脂等,可以用于制作建筑材料、生物质能源等。通过对液体废物的资源回收,可以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第五章气体废物处理5.1气体废物的来源与危害气体废物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生活排放以及农业活动等多个领域。其中,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是气体废物的主要来源,如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交通运输中的汽车尾气也是气体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燃烧产生的废气以及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也会产生气体废物。气体废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气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会污染大气,影响空气质量,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气体废物中的温室气体会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引发极端气候事件;部分气体废物还具有毒性,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5.2气体废物的处理方法针对气体废物的处理,目前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物理处理方法:通过物理手段去除气体废物中的污染物,如吸附、吸收、冷凝等。这些方法适用于处理低浓度、大流量的气体废物。(2)化学处理方法:利用化学反应将气体废物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如氧化、还原、中和等。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高浓度、小流量的气体废物。(3)生物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将气体废物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如生物滤池、生物滴滤等。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低浓度、大流量的有机气体废物。(4)集成处理方法:将上述方法进行组合,以提高气体废物处理的效率和稳定性。5.3气体废物的排放标准为保证气体废物处理效果,我国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对不同行业和污染物规定了排放限值。以下为部分气体废物的排放标准:(1)工业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不得超过规定限值。(2)汽车尾气:汽油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不得超过规定限值。(3)生活燃烧废气:居民生活燃烧产生的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不得超过规定限值。(4)农业废气: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氨、甲烷等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不得超过规定限值。通过以上排放标准的实施,有助于降低气体废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第六章有害废物处理6.1有害废物的分类与特性6.1.1有害废物的分类有害废物,顾名思义,是指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物。按照其来源,有害废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工业有害废物:包括化工、制药、电镀、油漆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2)生活有害废物:包括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油漆等。(3)农业有害废物:包括农药、化肥、兽药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4)医疗有害废物:包括医疗机构产生的废水、废液、废药品等。6.1.2有害废物的特性有害废物具有以下几种特性:(1)毒性:有害废物含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2)易燃性:部分有害废物具有易燃性,如废油漆、废溶剂等。(3)腐蚀性:部分有害废物具有腐蚀性,如废酸、废碱等。(4)反应性:部分有害废物在特定条件下易发生化学反应,如废氧化剂、废还原剂等。(5)传染性:部分有害废物具有传染性,如废疫苗、废医疗废物等。6.2有害废物的处理技术6.2.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筛分:通过筛选将有害废物中的颗粒物分离出来。(2)沉淀:通过加入沉淀剂使有害废物中的悬浮物沉淀。(3)过滤:利用过滤材料将有害废物中的固体颗粒过滤出来。6.2.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中和:将有害废物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与相应的碱或酸反应,使其达到中性。(2)氧化还原: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有害废物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3)絮凝:通过添加絮凝剂使有害废物中的悬浮物聚集成团,便于处理。6.2.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将有害废物中的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2)厌氧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将有害废物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甲烷等气体。6.3有害废物的安全处置6.3.1有害废物的收集与运输有害废物的收集与运输应遵循以下原则:(1)分类收集:按照有害废物的种类和特性进行分类收集,防止交叉污染。(2)安全包装: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材料和容器,保证有害废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泄漏、散失。(3)专用车辆:使用具有防护设施的专用车辆进行运输,减少运输过程中的风险。6.3.2有害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有害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减量化: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有害废物进行处理,降低其总量。(2)资源化:将有价值的无害物质从有害废物中分离出来,实现资源回收利用。(3)安全化:对剩余的有害废物进行安全处置,保证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4)监测与监管:建立健全有害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监测体系,加强对有害废物处理与处置过程的监管。第七章废物资源化利用7.1废物资源化概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废物资源化已成为我国环保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废物资源化是指将生产、生活等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废物资源化的意义在于:一是减少废物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二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紧张压力;三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7.2废物资源化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7.2.1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筛选、破碎、磁选、浮选、离心等。这些方法主要利用物理性质差异,将废物中的有用物质分离出来,实现资源化利用。7.2.2化学法化学法主要包括焚烧、中和、氧化还原、固化稳定等。这些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将废物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提取有用物质。7.2.3生物法生物法主要包括堆肥、厌氧消化、生物发酵等。这些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物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肥料、沼气等资源。7.3废物资源化项目案例以下为几个典型的废物资源化项目案例:7.3.1废旧塑料资源化利用项目该项目以废旧塑料为原料,通过破碎、清洗、造粒等工艺,生产出再生塑料颗粒。这些颗粒可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实现了废旧塑料的资源化利用。7.3.2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该项目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将有价值的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剩余的废物进行焚烧发电,实现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7.3.3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项目该项目针对工业固体废物,如尾矿、废渣等,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尾矿用于制备建筑材料,废渣用于道路铺设等。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废物资源化技术在环保行业中的应用前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废物资源化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环保事业。第八章环保政策与法规8.1废弃物处理的政策法规废弃物处理作为环保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实现对废弃物的规范化管理和处理。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管理制度和具体措施,为废弃物处理提供了法律依据。相关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以保证废弃物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8.2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法规废物资源化利用是环保行业的发展方向,我国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其中,《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目标和政策措施,为废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法律保障。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政策,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废塑料加工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等,以推动废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深入开展。8.3国际环保合作与交流在全球环境治理的大背景下,国际环保合作与交流对于推动环保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合作,加入了多项国际环保公约和协议,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我国还与世界各国开展环保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国际环保会议、签订双边合作协议等方式,推动环保技术、政策和管理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在国际环保合作与交流中,我国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环保理念和技术,同时向世界展示我国在环保领域的成果。通过加强国际环保合作与交流,我国环保行业得以不断发展,为全球环境治理作出了积极贡献。第九章环保产业市场分析9.1环保产业市场规模我国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和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环保产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环保产业市场规模已从过去的低速增长转向高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保行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领域,市场规模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对于环保产业的重视和支持,以及企业、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9.2环保产业竞争格局环保产业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竞争激烈的特点。目前我国环保产业市场竞争格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企业竞争:环保产业涉及多个领域,如废弃物处理、资源回收利用、环境监测等,各类企业纷纷加入竞争,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2)地区竞争:各地区纷纷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希望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吸引优质企业入驻,提升本地区环保产业的发展水平。(3)技术竞争:环保产业技术不断创新,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企业间在技术方面的竞争愈发激烈。(4)资本竞争:环保产业具有资金密集型的特点,资本实力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部分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9.3环保产业发展趋势(1)政策驱动:环保产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加强,将继续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2)技术创新: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环保技术的不断突破,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效率将得到显著提升。(3)产业融合:环保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推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例如,环保产业与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融合,将提高环保产业的智能化水平。(4)国际化发展:我国环保产业的日益成熟,企业将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提升我国环保产业的国际地位。(5)市场需求:环保产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领域,市场空间巨大。企业应抓住市场机遇,提升自身竞争力,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第十章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回收利用案例10.1固体废物处理案例固体废物处理案例一: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某城市面临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问题,采用“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模式进行固体废物处理。通过在居民区设置分类垃圾桶,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对可回收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有害垃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城市更新项目门面房买卖及改造合同4篇
- 2025年度私人二手房购房定金合同及房屋装修材料品牌及质量承诺
- 2025年个人二手车辆买卖税费代缴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场农业生态修复及保护合同3篇
- 2025年度土地入股文化产业合作经营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环保型木工材料采购与劳务分包合同书4篇
- 2025年度农民工住宿及饮食服务合同
- 2025版木工材料供应链采购与配送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办公楼智能化装修与系统集成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租赁权居间服务合同样本
- 高中物理斜面模型大全(80个)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压轴题:电磁感应综合问题(解析版)
- 012主要研究者(PI)职责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 SOP
- 2024年个人车位租赁合同经典版(二篇)
- 农耕研学活动方案种小麦
- 2024年佛山市劳动合同条例
- 污水管网规划建设方案
- 城镇智慧排水系统技术标准
- 采购管理制度及流程采购管理制度及流程
- 五年级美术下册第9课《写意蔬果》-优秀课件4人教版
- 节能降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