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1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2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3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4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学年第一学期9+1高中联盟期考试高一年级地理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4.参加联批学校的学生可登陆查询个人分析报告。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完成1~3小题。1.按照计划,将地球推进至木星轨道附近需要穿越的行星轨道是A.金星轨道B.水星轨道C.火星轨道D.土星轨道2.计划流浪2500年,最终进入比邻星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全新的地球时代到来。关于地球进入宜居轨道后,下列推测可信的是A.比邻星周围仅有地球一颗行星B.比邻星的体积质量和太阳相近C.地球表面没有一定厚度的大气D.与比邻星距离适中,温度适宜3.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比邻星所处的天体系统为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木星行星系生物演变和环境的变迁息息相关,生物的进化推动着环境的演替,反之环境的变迁也导致了生物的进化及灭绝。据此完成4、5小题。4.蕨类植物出现的年代最可能是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5.因环境的变迁,中生代末期A.恐龙突然销声匿迹B.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C.古老两栖类全部灭绝D.蕨类植物明显衰退右图为牛轭湖的示意图,牛轭湖是指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这类湖泊多呈弯月形水深较浅。完成6、7题。6.牛轭湖形成后,新的河道A.流程延长B.沉积增强C.河床变深D.洪涝频发7.图示AB位置的河道剖面形状是2020年夏天,因气候异常降水激增,各地多发洪水。某地省道线遭遇10年罕见洪水,路基被冲(见图乙)。完成8、9题。8.图乙中的灾害容易发生在图甲中的A.①B.②C.③D.④9.强降水天气过后,图示地区需重点防范A.暴雨、泥石流B.地震、滑坡C.地震、泥石流D.滑坡、泥石流下图为中国某区域的地貌景观图。完成10、11题。10.图甲地貌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表现为A.湿热B.高寒C.干旱少雨D.光照弱11.下列地貌中,与图乙所示地貌形成原因相似的是A.长江峡谷B.三角洲C.华北平原D.风蚀蘑菇“柱”景观在大自然中常可见,但形成原因和形成地区各有不同,根据下面三张景观图,完成12、13题。12.甲、乙、丙三种“柱”形成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海浪侵蚀风力侵蚀喀斯特溶蚀B.海浪侵蚀风力侵蚀喀斯特沉积C.海浪侵蚀风力沉积喀斯特溶蚀D.海浪沉积风力侵蚀喀斯特沉积13.丙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A.贵州省B.辽宁省C.青海省D.山西省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杂质和水汽等组成的混合物,人类生活在大气圈底部,大气的物理状态和组成成分的变化时刻影响着我们。完成14、15题。14.主要集中在对流层,并对云雨等天气现象产生重要影响的大气成分有A.水汽和二氧化碳B.水汽和杂质C.二氧化碳和氧气D.杂质和氧气15.在日出之前和日没以后的一段时间,天空仍然明亮,处于半光明状态,天文学称之为晨昏蒙影。晨昏蒙影现象体现了大气的A.反射作用B.散射作用C.吸收作用D.折射作用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返回地球,返回途中需要面临的最大考验就是穿越地球大气。下图是局部大气层气温和气压随高度变化曲线示意图。完成16~18题。16.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返回过程中,穿越大气层时经历的气温变化规律是A.升高一降低-升高B.降低-升高一降低C.升高一降低-升高-降低D.降低一升高一降低一升高17.对远距离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图中的A.①层B.②层C.③层D.②层顶部③层底部18.该图中反映的地理现象或规律可以解释A.近地面大气会出现逆温现象B.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C.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D.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很多蕴藏着地理原理,阅读下面场景,完成19、20小题。19.此生活技巧所运用的地理原理是A.大气的热力环流B.大气的保温作用C.大气的削弱作用D.大气的反射作用20.能反映切洋葱时蜡烛附近环流的是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1年7月20日,南京通报:禄口国际机场工作人员定期核酸检测样品中,有9例检测结果呈阳性。截至27日24时,南京市新冠肺炎感染者增至155例。完成21、22题21.在疫情监测工作中,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A.确定密切接触者当下的位置信息B.绘制南京区域疫情风险区划图C.分析南京本轮疫情流行的时空特征D.监测疫情管控措施下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22.疫情中高风险区的民众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若担心去医院会导致“交叉感染”,可以先通过线上平台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医院进行“线上问诊”。其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A.VRB.RSC.GISD.GNSS“种太阳”被认为是光伏发电的形象比喻。河北省曲阳县开发荒山2万多亩,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山地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光伏电站建成后,光伏板需要不定期清洗。下图为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和曲阳光伏发电站景观图。完成23、24题。23.与浙江相比,河北曲阳发展光伏发电的优势资源有A.太阳能资源B.水资源C.土地资源D.资金和技术24.为保证正常发电,该地光伏板清洗频率较高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发生氏8.0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为12千米,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31.0°N,103.4°E),地震造成了极其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图为此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图。完成25、26题。25.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地幔C.地核D.岩石圈26.据图推测影响图中等烈度线形状的主要因素有A.地震震级高低B.地表断烈带分布C.余震频率及次生灾害D.建筑物抗震性能下图表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27、28小题。27.对图示大气受热过程描述正确的是A.①是大气逆辐射作用B.③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C.④只出现在夜晚D.⑤是大气辐射的一部分28.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A.风能资源B.石油、天然气C.火山地震D.潮汐现象甲图为巴西兰索玛朗汉斯国家公园每年雨季出现的“白沙碧水”奇观(照片是被白色沙丘围绕的淡水湖泊群),该奇观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形成得益于亚马孙河河水、海潮和旱季时强劲的风的共同作用,这里的白沙受定向风吹拂形成新月型沙丘。图乙是该地区降水资料图,读图回答29~30题。29.河口附近的白沙受定向风的吹拂形成新月形沙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迎风坡坡度较小,背风坡坡度较大B.迎风坡坡度较大,背风坡坡度较小C.该地区的盛行风为东北风D.该地区的盛行风为西南风30.与图示“白沙”景观形成相关性最大的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风力搬运、堆积作用D.海浪侵蚀作用非选择题部分三、综合题(共3题,总分30分)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2020年浙江省某中学地理社团组织了一次贵州研学活动,研学小组依次考察了:1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观测范围达到137亿光年;②贵州平塘的喀斯特地貌:溶沟、石芽、峰林、钙华等地貌景观;考察过程中,同学们在野外发现了一块化石,通过判断,验证其为笔石化石(笔石是一类已灭绝的海洋群体生物)。材料二:同学们在研学过程中发现,贵州地形崎岖,图2为同学们绘制的谷地和山坡的年降水量日变化图,图3为谷地某时段等压面和等温面分布剖面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可知,“中国天眼”可观测到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是,太阳活动(填“峰”或“谷”)年时,太阳活动对其观测影响较大。(2分)(2)根据材料一中的表述,同学们看到的地貌景观中属于喀斯特沉积地貌的是“中国天眼”所在的喀斯特洼坑主要是由作用(外力作用)形成。(2分)(3)同学们的笔石化石发现于(填岩石类型)中,推测笔石繁盛时期该地的地理环境为环境(填“海洋”或“陆地”)。(2分)(4)根据图2,由两地的降水特点可以判读甲为,影响两地年降水量日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图3表示的是该地(填“白天”或“夜间”)的等压面和等温面分布剖面示意图,该时段吹风(填“山”或“谷”)。(4分)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深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叫等深线。下图1为我国长江流域部分地区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单位:km).材料二:鄱阳湖畔沙山很多,其中多宝沙山为江南最大的沙山,沿鄱阳湖边绵延约50km,呈半岛状深入湖中,沙子堆积像小山。图2为多宝沙山的景观图。(1)图1中数值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的厚度,大体可以反映当地的地形起伏。在莫霍面处,纵波和横波的波速发生明显变化,地震波自下而上经过莫霍面时纵波速度,横波速度(3分)(2)鄱阳湖地区有湖陆风现象存在,图中甲地在白天风显著(填“湖”或“陆”)。随着鄱阳湖周边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热岛效应不断增强,沿岸地区湖风(填“增强”或“减弱”),陆风(填“增强”或“减弱”)。(3分)(3)多宝沙山形成的外力作用是,沙山面积增长最快的季节是因为该季节鄱阳湖处于枯水期,湖滩出露面积大,沙源丰富。(2分)(4)列举当地开发和治理沙山的措施各一项。(2分)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图。材料二:在河流的上游河段通常有“V”字型的峡谷地貌,这类地貌通常是“地壳抬升、河流向下侵蚀”而成;河流的中游平坦开阔的地形处,河流通常以“侧向侵蚀”为主,形成弯曲的河道。图2为某区域河谷的剖面简图。(1)图1所示区域太阳辐射较弱,主要影响因素是;受(太阳活动)影响,较高纬度地区极夜期间常欣赏到极光现象。(2分)(2)图1中挪威西部沿海海岸线非常曲折,主要是由于(地质年代)大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冰川广泛发育侵蚀作用显著;与现代相比,该时期全球海平面较,许多生物向较(高/低)纬度迁移。(3分)(3)描述图2中河谷上下的形态差异,结合材料二从地壳抬升速度差异的角度,分析该河谷的形成过程。(5分)2021学年第一学期9+1高中联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参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二、双向选择题三、综合题31:(1)总星系(1分);峰(1分)(2)钙华(1分);流水溶蚀/流水侵蚀(1分)(3)沉积岩(1分);海洋(1分)(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