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一'模具中心安全操作规程...........................4
可控井式氮化炉安全操作规程.........................4
液氨储罐安全操作规程..............................10
压模机安全操作规程................................13
二、挤压车间安全操作规程..........................16
模具加热炉安全操作规程............................16
铝棒加热炉操作规程................................20
挤压机操作规程..................................25
牵引机安全操作规程..............................39
滑出台、调直、成品锯作业........................42
安全操作规程....................................42
时效炉操作规程..................................47
中断锯安全操作规程................................51
整形机安全操作规程................................54
电动平车安全操作规程............................56
剪料脱模机安全操作规程..........................59
三、氧化车间安全操作规程........................62
喷砂机及自动下料装框系统........................62
作业安全操作规程................................62
氧化线上下排设备安全操作规程....................70
2+2行车(中控室)安全操作规程.................75
酸碱雾吸收塔安全操作规程........................79
固化炉安全操作规程..............................83
四、包装车间安全操作规程.........................114
手动贴膜机(氧化包装)安全操作规程..............122
手动贴膜机(喷涂包装)安全操作规程..............125
切膜锯安全操作规程.............................131
喷码机安全操作规程.............................133
五、喷涂与深加工车间...........................135
穿条辐压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35
穿条开齿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39
注胶设备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51
六'生产制造中心安全操作规程.....................178
叉车安全操作规程.................................178
登高车安全操作规程...............................184
低压配电柜安全操作规程...........................188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216
空压机安全操作规程...............................222
储气罐安全操作规程...............................226
七、污水处理厂安全操作规程.......................231
带式压滤机安全操作规程...........................231
减速搅拌机安全操作规程...........................241
A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243
安全操作规程.....................................243
2
EFD-NH型精密氨氮测定仪...........................251
安全操作规程.....................................251
八、仓库安全操作规程.............................254
废铝装卸操作规程.................................254
九'研发质检中心安全操作规程.....................258
通风橱安全操作规程.............................258
蒸储水器安全操作规程...........................261
电导率仪安全操作规程...........................264
恒温水浴锅安全操作规程.........................266
pH计安全操作规程..............................274
电子天平安全操作规程...........................277
可见分光光度计安全操作规程.....................280
万能拉力试验机安全操作规程.....................283
红外光谱仪安全操作规程.........................286
3
一、横奥中2名全建行规程
可鹿咛式氨化炉右全建仔妮程
(-)目的
正确指导员工规范操作,更好的保养模具。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可控井式氮化炉的安全操作要求。
(三)危险源辨识与管控措施
序号危险有害因素控制措施
1、定期检查安全装置是否有效。
2、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1机械伤害
3、机械设备定期检修维护,禁止带病运转。
4、检修时要切断电源,挂警示牌。
4
1、行车吊钩安装防脱销。
2物体打击2、使用符合相应承载极限的钢丝绳及吊带。
3、规范佩戴安全帽、防砸鞋。
1、定期检查车况,刹车,喇叭等是否正常工作。
3车辆伤害2、在园区范围内驾驶车辆要减速慢行。
3、行车要低速行驶,礼让行人。
1、定期检查安全装置是否有效、备件是否受损。
4起重伤害2、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3、机械设备定期检修维护,禁止带病运转。
1、装燃烧机,燃烧多余的氨气。
5容器爆炸2、每日开炉前按照规定做好氮化炉等设备的检修工
作。
1、安装燃烧机,燃烧多余的氨气。
6火灾2、每日开炉前按照规定做好氮化炉等设备的检修工
作。
1、安装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
7中毒2、安装燃烧机,燃烧多余的氨气。
3、工作人员规范穿戴防毒口罩等劳保用品。
(四)操作规程
4.1每日开炉前按照规定做好氮化炉等设备的检修工
作,检查水管,氨气管密封性,是否存在漏气漏水现象,检
查氮化炉盖密封圈结构是否完整,检查行车是否正常运行。
4.2氮化前对模具进行检查,模具工作带经仔细抛光,
5
表面粗糙度达到0.4Ra,模具无裂纹。如经检查不合要求,
应及时将模具退回上一工序。
4.3用铁钩勾住蓝内的模具加入浓度10-20%的碱溶液
中保持15-20分钟后拿出。拿出模具后用砂纸或刷子清洗模
具表面油污、锈斑点和其他附着物,并去除分流孔、料仓和
供料板内的残铝。将模具放入水中洗干净后,再用风扇吹干,
用布抹净抛光。
4.4将需要氮化的模具竖放入框架中,模具之间应保留
有3-5MM的间隙,以保证气体流通,气体循环均匀,注意要
小心轻放,避免磕碰到工头。
4.5做好氮化模具的登记,登记时,型号、编号、需逐
一认真完整登记。
4.6氮化模具称重,记录淡化重量。
4.7打开氮化炉控制柜主开关,打开循环水开关,打开
废气燃烧机开关,提前加热。
4.8启动控制柜上氮化炉盖开关按钮,将炉盖打开,使
用行车将框架垂直吊入氮化炉内,确保框架与炉胆之间的问
隔均匀。
4.9关闭炉盖时,要使密封胶圈压入炉子凹槽内,旋紧
紧固扳手,压紧炉盖,使之不漏气,压紧时采用对角压紧。
同时将氮化炉周围四个鼓风口用塞子塞住,注意塞子只需塞
入一半。
4.10打开风扇开关,一区通电,二区通电,将控温仪表
6
(一区为控制柜左边的,二区为下面两块)设定一区到指定
温度500。(2(实际温度),二区到指定温度(一般540七-560℃),
开始加温。
4.11送气前检查氨柜上流量计是关闭的,观察显示屏,
待炉内温度达到20(rc后通氨气。首先到氨瓶处用扳手打开
主阀,旋氨瓶高压阀,使压力调至0.4-lMpa,再旋开低压阀,
使工作压力调至0.2-0.4Mpa。通气前应打开炉罐侧排气阀(炉
罐侧面单独的一个,完全打开),打开炉罐侧面两个在一起的
进气阀(这两个阀门是永远打开的),关闭其余阀门,开足排
气阀、开启手动流量阀,控制氨气流量(几个流量计合计流
量2000L/h-3000L/h左右,也可以只开一个)。
4.12当废气燃烧机温度达到65(TC以上点火,并盖上挡
风罩。
4.13一段氨气流量1000-2000升/小时。保温时间3-11
小时。炉膛温度48(rc-53(rc,新模具可适当延迟保温。
4.14二段氮化氨气流量2000-3000升/小时。保温时间
2-11小时,炉膛温度500℃-550℃,新模具可适当延迟保温。
4.15保温过程中要每隔半小时观察一下,保证分解率在
20-40%之间。
4.16保温结束,停止加热,将供电开关手柄旋至断开位
置,断开一区和二区通电,同时打开鼓风机,并将氮化炉鼓
风口上四个塞子取下。在降温过程中继续通氨气,氨气流量
可以开的尽量小。当罐内温度降到180℃-200℃时整个氮化
7
工艺结束。此时停止通气,关闭风扇风机,关闭鼓风机,松
开炉盖压紧装置打开炉盖出炉。
4.17用行吊吊出氮化好的模具,运至模具车间交付后续
使用。
(五)操作注意事项
5.1氮化炉操作人员上岗前需要配备防护手套、耐酸碱
袖套、防毒口罩、防护眼镜(3M),并正确穿戴安全帽和劳
保鞋。煲模房应该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毒面罩。
5.2严禁在生产过程中打斗戏闹,工作时注意力要集中,
坚守岗位,非因工作需要不得逗留或徘徊于他人工作地区。
5.3使用钩子搬运模具时,确保周围没人且穿戴好劳保
用品,以免脱落砸脚。
5.4使用起重设备时,对起重设备要事先检查,看看钢
丝有无损害痕迹。吊模具时,要确认挂钩是否挂牢,方可起
吊。起吊时,行车下方严禁站人。手扶模具时要随时注意模
具摆动情况,防止夹伤、压伤。
5.5使用吊机时必须戴好安全帽,用行车搬运模具时,
确保周围没人且穿戴好劳保用品,以免脱落砸脚。
5.6检查水管,氨气管密封性,是否存在漏气漏水现象,
定期检查、软管及时更换。
5.7检查氮化炉盖密封圈结构是否完整。
5.8每日开炉前按照规定做好氮化炉等设备的检修工
作。
8
5.9操作氮化控制柜时防止触电,底面铺设绝缘垫,接
电时必须干手操作。
5.10氮化炉打开炉盖时确保周围无人以及操作人员佩
戴口罩,以免残留的氨气吸入中毒。
5.11时刻关注炉内压力,避免炉内压力过高爆炸。
5.12废气燃烧机点火时,远离点火口,避免灼伤。
5.13出炉时注意不要用手摸模具框和模具,避免受到烫
伤。
5.14出炉操作时带好防护口罩和耐高温手套。
(六)应急要求(异常情况和事故状态时应急处理)
序号异常情况/事故状态分类应急处置措施
作业人员应立即向本部门负责人或带班主任汇报,等
异常情况
1氮化炉设备故障待设备维修人员进入现场排杳故障,不能擅自对设备
进行维修。
对受伤人员伤口进行包扎,转移至安全位置,同时向
2模具装框时夹手事故状态
本部门负责人汇报情况。
当有人触电倒地时,应立即断开电源,或用木棍将触
电人员与带电体分离,将触电人员转移至安全地方,
3人员触电事故状态
并对触电人员做心肺复苏。根据伤害程度进行紧急处
置或及时送医同时向本部门负责人汇报情况。
将中毒人员转移到通风区域根据伤害程度进行紧急
4人员中毒事故状态
处置及时送医同时向本部门负责人汇报情况。
作业人员点火废气立即对被烫伤部位用大量清水冲洗,并涂抹治疗烫伤
5事故状态
燃烧时被烫伤的膏药。
9
作业人员在氮化出
立即对被烫伤部位用大量清水冲洗,并涂抹治疗烫伤
6炉时被高温模具烫事故状态
的膏药。
伤
报警,汇报领导,抢险人员带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
氨气泄露引起爆炸,手套关闭泄露储罐的阀门,开启消防水并进彳亍喷淋,
7事故状态
火灾治安警戒人员确定警戒范围,设定防爆隔离区域,禁
止无关人员进入,并疏散周围人群。
液氨借籍名全海仔妮彩
(-)目的
正确指导员工规范操作,保证使用安全。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液氨储罐的安全操作要求。
(三)用途和主要性能
3.1用途:本设备用于储存液氨。
3.2主要参数:罐内最大承压压力为2.16Mpa;储罐贮
藏温度不宜超过40℃。
(四)危险源辨识与管控措施
序号危险有害因素控制措施
1、定期检查安全装置是否有效。
2、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1机械伤害3、机械设备定期检修维护,禁止带病运转。
4、检修时要切断电源,挂警示牌。
5、运行时禁止维修。
1、平稳放置或放置在推车上。
2物体打击2、规范佩戴安全帽、防砸鞋。
10
1、定期检查安全装置是否有效。
3容器爆炸2、按照规定做好设备的检修工作。
3、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1、安装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
2、按照规定做好设备的检修工作。
4中毒3、工作人员规范穿戴防毒口罩等劳保用品。
(五)操作规程
5.1操作前准备,检查安全附件是否失效、连接管路是
否泄漏,检查压力表是否灵敏。
5.2用扳手打开主阀,旋氨瓶高压阀,使压力调至
0.4Mpa-1Mpa,再旋开低压阀,使工作压力调至
0.2Mpa-0.4Mpao
(六)操作注意事项
6.1操作人员上岗前需要配备防护手套、耐酸碱袖套、
防毒口罩、防护眼镜(3M),并正确穿戴安全帽和劳保鞋。
煲模房应该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毒面罩。
6.2操作人员应戴好口罩,操作时站位合理,严禁出口
对着人员,开启时缓慢操作。
6.3检查氨气管密封性,是否存在漏气现象,定期检查、
软管及时更换。
6.4严禁容器内的压力和温度超过容器的最大允许工作
压力和工作温度。
6.5氨气瓶放置在距工作场地至少5米以外的地方,并
且通风良好。
11
6.6搬运氨气瓶应平卧,氨气运送应采用推车,不准使
用吊车,严禁抛、滚、滑。
6.7液氨瓶体结冰时,只能用不超过40C温水冲淋,严
禁用火或电护烘烤。
6.8气温超过40七需要打开喷淋设施给液氨储罐降温。
6.8液氨用完后,与实体瓶分开存放。
(七)异常情况和事故状态时应急处理
序号异常情况/事故状态分类应急处置措施
作业人员应立即向本部门负责人或带班主任汇
异常情况
1设备故障报,等待设备维修人员进入现场排查故障,不能
擅自对设备进行维修。
对受伤人员伤口进行包扎,转移至安全位置,同
2液氨储罐倒下伤人事故状态
时向本部门负责人汇报情况。
将中毒人员转移到通风区域根局为害程度进行
4人员中毒事故状态紧急处置及时送医同时向本部门负责人汇报情
况。
报警,汇报领导,抢险人员带好正压式空气呼吸
氨气泄露引起爆炸,器和手套关闭泄露储罐的阀门,开启消防水并进
7事故状态
火灾行喷淋,治安警戒人员确定警戒范围,设定防爆
隔离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并疏散周围人群。
12
压横机Z全源行妮程
(-)目的
规范和指导操作者的操作方式,正确的对模具进行装
配。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压模机的安全操作要求。
(三)危险源辨识与管控措施
序号危险有害因素控制措施
1、定期检查安全装置是否有效。
2、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1机械伤害
3、机械设备定期检修维护,禁止带病运转。
4、检修时要切断电源,挂警示牌。
1、接装地线。
2触电
2、运行时禁止维修。
1、在压模机两侧安装防护挡板。
3物体打击
2、规范佩戴安全帽、防砸鞋。
13
(四)操作规程
4.1将需要装配的模具上下模平稳放在地胶板上,对齐
模具厂家,模号,型号后装配,合模时,面模在下,工头在
上,先在模具边缘轻轻砸几下,平衡模具。
4.2打开电源开关接通电源。
4.3踩下踏板右二,将工作平台移出。
4.4将需要压紧的模具放在台上,堆放时模具需放在工
作台正中心,且模具不许错位堆放。
4.5踩下踏板右一,将工作台及模具移入压模机内。
4.6踩下踏板左二,控制液压顶杆压紧模具。
4.7踩下踏板左一,升起液压顶杆,踩踏板右二将模具
送出。
4.8关闭合模机电源开关。
(五)操作注意事项
5.1上岗前要正确的佩戴安全帽、工作服、劳保手套,
穿好劳保鞋等劳保用品,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前应进行检查。
5.2严禁在生产过程中打斗戏闹,工作时注意力要集中,
坚守岗位,非因工作需要不得逗留或徘徊于他人工作地区。
5.3使用钩子搬运模具时,确保周围没人且穿戴好劳保
用品,以免脱落砸脚。
5.4使用起重设备时,对起重设备要事先检查,看看钢
丝有无损害痕迹。吊模具时,要确认挂钩是否挂牢,方可起
吊。起吊时,行车下方严禁站人。手扶模具时要随时注意模
14
具摆动情况,防止夹伤、压伤。
5.5压模机正前方不得站人,避免模具崩出伤人,勿将
脚伸到压模机下,避免机械伤害。
(六)异常情况和事故状态时应急处理
序号异常情况/事故状态分类应急处置措施
作业人员应立即向本部门负责人或带班主任汇报,
1设备故障异常情况等待设备维修人员进入现场排查故障,不能擅自对
设备进行维修。
当现场有人作业时被压模机压住脚,应立即按下设
作业人员被压模机压
2事故状态备的急停开关,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转移至安全
到脚
位置,同时向本部门负责人汇报情况。
当有人触电倒地时,应立即断开电源,或用木棍将
触电人员与带电体分离将触电人员转移至安全地
3人员触电事故状态方,并对触电人员做心肺复苏。根据伤害程度进行
紧急处置或及时送医同时向本部门负责人汇报情
况。
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转移至安全位置,同时向本
4搬动模具过程中砸脚事故状态
部门负责人汇报情况。
15
二、持压号向右全游行规程
横英加热炉名全建行观程
(-)目的
通过对模具加热炉每一个操作步骤作定性和定量的规
定,规范和指导操作者的操作要求,从而确保型材质量和生
产安全。
(-)适用范围
2.1本规程适用于模具加热炉的安全操作要求。
2.2本规程适用于挤压车间班长、机手。
(三)用途和主要性能:
3.1用途:挤压车间模具加热炉为电炉丝加热炉,主要用
于模具加热。
3.2主要性能:每炉可保持3-8套模具加热。
(四)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16
危害因素控制措施
1、设有高温禁止触摸标志。
2、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
灼烫
危3、外来人员在专门人员带领下方可进去参观设备。
害4、禁止任何人用手触摸高温设备。
辨L定期检查安全装置是否有效。
识2、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触电3、机械设备定期检修维护,禁止带病运转。
4、检修时要切断电源,挂警示牌。
5、运行时禁止维修。
(五)操作规程
5.1检查电源电压应在380V±5%范围内。装好炉后关
闭炉门,指示灯(红)亮,温度仪应显示出炉内实际温度(这
个实际温度是模具炉未加热之前温度仪上实际显示的温度,无法写具体温度)。
5.2按起动按钮(绿色),起动信号灯亮,仪表盘上电
流表应分别指示炉的炉丝所用电流。
5.3将模具加热炉炉温设定在4609-480(。
5.4炉内温度缓慢上升,同时检查炉的各部情况应无异
常,并每30分钟检查一次炉温(仪表读数)。在加热过程
中,如发现有冒烟及电气短路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查出
原因,待排除后方可再试。
5.5当炉温升到设定温度时,按《挤压生产工艺操作规
程》规定的保温时间后,模具方可使用,打开炉门取出模具,
检测表面温度应在工艺规程要求的范围内,才能挤压使用。
(六)模具加热炉的维护保养:
6.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班者应将其使用情况和发
现的问题向接班者交待清楚,并提醒其注意事项,接班者应
根据上班反映的情况确定重点检查和维修,双方交接清楚后
并签字确认。
6.2检查各仪表、开关是否完好,各相关接地线接地牢
固可靠。
6.3检查炉门操作情况,滑轮钢丝磨损润滑情况。
6.4每月或每次停炉,应进行一次吹除炉内尘土杂物。
6.5每工作一个月进行电炉功率检测一次。(此项工作应
该有设备维修人员记录)
(七)操作注意事项
7.1上岗前必须规范穿戴安全帽、劳保服、防砸劳保鞋,
操作时应佩戴耐高温手套。
7.2在接通电源前,应先检查各相关电气部分连接是否
良好,并提醒炉附近人员注意,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
接通电源。
7.3在操作模具加热时,严禁手持模具、夹具触及电炉
丝,以防触电。
7.4修炉时必须断开电源,并挂上“禁止合闸”标志。
7.5模具在炉内停留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每次容量不
能超过8套,模具在炉内应立放(即圆弧面接触炉底面),
以利模具加热均匀。
18
7.6打开炉门后,待确定可靠后,方可取放模具,以免
伤人。
7.7停炉后必须立即打开炉门,将未用的模具取出。
(八)异常情况或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序号异常情况/事故状态分类应急处置措施
及时通知设备维修人员进维修,维修作业人员应
设备发生故障异常情况
1联保互保并悬挂"禁止合闸"标识。
炉体、模具高温发生立即对烫伤人员涂抹烫伤膏、包扎,带班主任、
事故状态
2烫伤事故车间主任及时逐级汇报。
立刻断开电源,用干燥木棍将触电人员与带电体
分离,将触电人员转移至安全地方,并对触电人
人员触电事故状态
3员做心肺复苏,带班主任、车间主任及时逐级汇
报。
(九)相关记录
9.1《挤压车间模具加热原始记录》
挤压车间模具加热原始记录
序号型号模具号加温时间备注
1
2
3
4
5
6
19
锯棒加越•明操岱规程
(-)目的
通过对铝棒加热炉每一个操作步骤作定性和定量的规
定,规范和指导操作者的操作要求,从而确保型材质量和生
产安全。
(-)适用范围
2.1本规程适用于铝棒加热炉的安全操作要求。
2.2本规程适用于挤压车间班长、机手。
(三)用途和主要性能
3.1用途:本炉主要用于挤压车间所配套的挤压机所用
铝棒加热,加热温度范围为42(TC-53(TC。
3.2主要性能:本炉每日可加热符合机台使用规格的铝
合金棒。
(四)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20
措施
控制
因素
危害
志。
摸标
止触
温禁
有高
1、设
。
管理
安全
场的
强现
危2、加
灼烫
备。
观设
去参
可进
下方
带领
人员
专门
员在
来人
害3、外
。
设备
高温
触摸
用手
何人
止任
辨4、禁
识
效。
否有
置是
全装
查安
期检
1、定
作。
程操
作规
照操
格按
员严
业人
2、作
泄露
天然气
转。
病运
止带
护,禁
修维
期检
备定
械设
3、机
毒
、中
爆炸
牌。
警示
源,挂
断电
要切
修时
4、检
。
维修
禁止
行时
5、运
规程
操作
(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