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单元卷·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时间:80分钟;分值:100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在《礼记•礼运》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是谓小康。”这里的“家”是()
A.原始人类的活动B.农耕文明的出现
C.早期国家的产生D.封建社会的形成
2.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禹子启贤,
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于是启遂即天子之
位。”材料反映了()
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禹是夏的开国君主
C.启是夏朝的第二位君主D.夏朝开始实行了分封制
3.下面是考古学家对河南三地古都遗址的描述,其共同的研究主题是()
遗址描述
洛阳二里头遗址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
安阳殷墟展现了包括文字系统在内的高度发达的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商王朝都邑
郑州娘娘寨遗址全国发现的第五座带有城圈的西周城址
A.早期国家的城市起源与发展B.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D.政权分立与民族的交融
4.下列三图片共同反映了()
第1页共19页.
A.文字演变的历程B.商周都城的更替
C.早期国家的建立D.统一国家的形成
5.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
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
C.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
6.周礼规定,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用七鼎。但在太原金胜村251号春秋晋墓,墓主上大夫赵卿的随葬品
也使用了七鼎,另外还有编镈、编磬等礼器。这说明我国春秋时期()
A.王室衰微礼崩乐坏B.商品贸易逐渐活跃
C.晋国成为中原霸主D.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7.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的要旨在“分”,通过分封子弟、功臣,以分治领土,屏卫王室;宗法制的要旨
在“合”,通过血缘纽带达到合族的不变。据此可知,通过这一“分”“合”,西周()
A.开始重视宗法血缘关系B.国家疆域得到一定拓展
C.政府对地方实行直接管理D.专制主义体制初步建立
8.小麦起源于西亚地区,西周前期传入中国。我国古代禾谷类作物都从禾旁,唯麦从来旁。“麦”最早叫
“来”。“来”字下加足,“麥”作为小麦的名称。这表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呈现()
A.多元性B.同一性C.包容性D.统一性
9.《史通•世家》中曾说:“当周之东迁,王室大坏,于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里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反映出()
A.东周王朝统治被推翻B.国家出现战乱的局面
C.王室衰微诸侯国崛起D.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10.阅读历史短剧本。与短剧中的事件产生相同影响的是()
第2页共19页.
A.西周实行分封制B.诸侯国设置县郡
C.战国七雄D.秦末农民大起义
11.《荀子·王霸》提到:“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故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
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强殆中国。”通过上述材料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A.诸侯之间争霸战争的结果B.春秋时期的政治局势
C.诸侯国位置影响经济发展D.争霸战争爆发的原因
12.历史地图是历史事件在空间分布上的具体反映,是学生学习历史事件、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工具。下
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西周分封B.七雄兼并C.春秋争霸D.秦灭六国
13.“晋公子重耳出亡到狄,狄人给他很好的礼遇,并把伐唐咎如(狄人的分支)所得二女叔陴和季陴分别
嫁给重耳和重耳的谋臣赵衰……齐桓公北伐山戎,把山戎的冬葱和胡豆引进中原”由此可以看出春秋时期
第3页共19页.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诸侯争霸民族交融
C.诸侯争霸社会转型D.百家争鸣对外开放
14.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研学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示意图,其中(1)处最恰当的是()
(1)→政治变革变法图强→招揽人才百家争鸣→华夏认同相互交融
A.诸侯争霸兼并不断B.铁犁牛耕土地私有
C.私学兴起人才辈出D.地主阶层壮大崛起
15.如图为出土于珠海市的战国时期素胎方格纹双系陶罐。灰褐硬陶,敞口,折沿,鼓腹,圜底,上腹部
有双系,对称设置,并饰多道弦纹,罐身饰大斜方格凸块纹,底部饰小方格纹。这种饰方格凸块纹的陶罐
是几何纹印纹硬陶发展进入衰落阶段的典型器,此时釉陶和原始瓷器广泛出现。这反映了()
A.陶瓷工艺发展水平逐渐由衰转盛B.东周末年社会经济生活的变迁
C.东周在南方地区建立了稳定统治D.战国时期开放的社会风气
16.如下图是妇好墓出土的饕餮纹带盖方斝(jiǎ),整件青铜器纹饰精美、制作精良,特别是器盖一宽一窄
的开口,是为了便于扣合器盖之后的拿取,可谓是设计巧妙。这反映了当时()
A.铸造工艺的高超B.等级制度的森严
C.农耕文明的传播D.冶炼技术的成熟
17.战国后期至汉代,以车兵、步兵为主体的兵种构成逐渐被以骑兵、步兵为主体的兵种构成所取代,骑
兵成为军队中的主要突击力量。这一材料反映了()
A.兵种结构的变化B.生活结构的变化
C.阶级结构的变化D.生产力结构的变化
18.为编演历史剧,同学们根据《史记·楚世家》的相关记载,梳理了如下线索,从中体现出当时()
第4页共19页.
起点:楚武王言:“我蛮夷也”。
发展:不到百年,楚庄王陈兵问鼎。
高潮:晋楚郯之战后,楚庄王论“武德”。
结尾:战国后期,出现“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局面。
A.分封制度的强化B.民族之间的交融
C.六国统一的完成D.中央集权的确立
19.清代诗人何盛新《伏龙观》一诗中写道:“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断涧流红叶,空潭起白云。”其称
赞的是()
A.都江堰B.灵渠C.秦长城D.秦驰道
20.《史记·商君列传》载,“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这项措施()
A.结束了六国纷争B.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C.促进了民族交融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1.老子认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表明二人的共同主张是
()
A.爱惜人民B.儒道合一C.改革变法D.奖励农耕
22.孔子不仅是一位大学问家,也是一位大教育家。下列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B.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C.视人之身,若视其身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23.《孟子·滕文公下》载:“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淮南子·俶真训》载:“周室衰而王道废,
儒、墨乃始列道而议,分徒而讼。”据此可知,百家争鸣的兴起适应了()
A.社会变革B.王室衰微C.儒墨兴盛D.封邦建国
24.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这说明诸子百家
()
A.相互影响,相互辩难B.思想一致,观点不同
C.求同存异,影响深远D.不谋而合,殊途同归
25.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主张“以礼治国,为政以德”;墨家学派主张“选贤任能”;法家学派主张“以法
为本,控制臣民”。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
A.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B.强调道德教化
C.重视政治秩序的建设D.尊重个性自由
第5页共19页.
26.如表为1978年以来中国部分科研项目概况。据此可知,这些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名称来源或寓意
火星探测天问源于屈原长诗《天问》,寓意探索真理征途漫漫,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出自古诗“复移小凳倚窗立,教识中天北斗星”。
《墨经》中的小孔成像实验解释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为量子通信发展
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
奠定基础。
A.技术领先于世界B.集中在航天领域
C.推动各领域发展D.渗透了传统文化
27.河南安阳殷墟,是商朝都城遗址,目前共发现13座王陵和1400多个祭祀坑。都城内有专门铸造铜器、
制造玉器的作坊。这表明商朝()
A.实行奴隶制B.实现了统一C.手工业发达D.曾屡次迁都
28.2022年3月31日,“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位列其中。
该遗址出土的玉璋、玉璧、玉琮与二里头、殷墟出土的玉器几乎如出一辙(如下图),都是用于祭祀的礼器,
从造型和功能上都反映出偏居西南一隅的古蜀王国,也同样深受中原礼仪文化的影响。这也印证了()
A.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古蜀国息息相关传承至今
B.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C.中华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斗朝不同方向发展
D.中华文明的起源深受古蜀王国的辐射与影响
29.“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这是关于清明的著名诗句,清明节属于一年24节气之一。你知道
人们测定出24节气是在何时吗?
A.夏朝B.商朝C.战国D.西周
30.今年是公元2024年,是我国生肖纪年的龙年,下列“龙”字书法,按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
是()
第6页共19页.
A.②③④①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②①④③
评卷人得分
二、材料解析题题(共3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31.考古发现实证五千年中华文明。(14分)
材料一良渚遗址的部分考古发现:
①良渚城内外权贵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而普通墓葬随葬品较
少。
②良渚古城北面丘陵地带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影响面积达100平方千米,这是同时期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1)请用材料一中的史实证明下面观点。(填写序号,2分)
A.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统治者有较强的调动和组织能力。
B.当时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相当明显。
材料二新石器晚期和商代出土的石犁前后面平行,没有入土角,不便于拖曳和连续耕作。战国的铁犁
铧刃部用铁,整个器身套在木犁头上使用,中间凸起的“脊”使犁成了真正的斜面体,增加了入土角,大大改
善了犁的入土性能。
——摘编自钱晓康《关于我国牛耕的一点看法》
第7页共19页.
(2)依据材料二,指出新石器晚期到战国时期犁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影响。(6分)
材料三青铜大面具现藏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它宽131cm,高71cm,深66cm,重131斤,距今
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三星堆出土的形制最为完整、体量最大的青铜面具。面具由四个部分分铸,
然后再合铸而成,经考证这种铸造技术来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
青铜大面具
(3)依据材料三,概括青铜大面具的特点。请再举一例你所知道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并说明其历史价值。
(6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
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
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
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
千秋。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巨大效益,不愧为文明世界
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6年3月29日《青城山都江堰》
材料二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第8页共19页.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们的管理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经济2.____
3.统一度量衡
军事____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上教材
(1)根据材料一、指出概述都江堰的修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都江堰被称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
的原因。(4分)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二商鞅变法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的影响。(6分)
(3)结合两则材料,提炼一个主题。(2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
A老子人们应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孔子B
儒家
C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韩非子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
材料二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重实际的政治
家,对争取各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他们在旅行和辩论的过程中,吸引信徒,逐渐形成各哲
学学派。当时思想十分活跃,以致中国人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时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
第9页共19页.
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
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岛南戈吉朗《诸子百家》
(1)请把材料一表格中的A、B、C、D四处空白补充完整。(4分)
(2)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文化的繁荣现象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它出现在什么历史时期?依据材料二归纳
“诸子百家”形成的特点。(不得照抄原文,5分)
(3)材料三中的“孔子之道”是指什么?概括“孔子之道”的影响。(不得照抄原文,3分)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
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综上所述,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2分)
第10页共19页.
1.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的局面,建立夏王朝,这种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禹的儿子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
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C项正确;“天下为家”开始于夏启,不属于原始人类活动,排除A
项;新石器时代农耕文明出现,排除B项;秦朝时期我国才进入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解析】根据“及禹崩,虽授益……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可知,禹死后,他的儿子
启继承天子之位,标志着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故选A;BC项表述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没有
体现分封制的信息,排除D。
【点睛】
3.A
【解析】根据题干“考古学家对河南三地古都遗址的描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洛阳二里头遗址是夏朝的遗
址,安阳殷墟是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郑州娘娘寨遗址是西周时期的城市遗址,因此他们研究的共同主题
是早期国家的城市起源与发展,A项正确;“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是指夏商周以前的历史,与题干信息不
符,排除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是指明清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成为公认的探索夏文化的关键性研究对象;郑州商城遗
址是先周时期仅次于殷墟的庞大都城遗址,对于研究商代历史和古代城市发展史都具有重要价值;河南安
阳的殷墟遗址是商代文化的重要遗存;三幅图片反映了夏商时期的历史信息,属于我国早期国家建立时期
的内容,故C项符合题意,正确;三幅图与文字没有直接的联系,故A项不合题意,排除;二里头遗址反
映的是夏朝的文化,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故D项不合题
意,排除。
5.C
【解析】夏、商、周三族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这说明三族都认同黄帝族,这反映出当时民族认同意
识正在形成,C项正确;材料信息涉及夏、商、周三族,无法体现“各族”,排除A项;祭祀本族的先王、
第11页共19页.
先公,体现了宗族观念逐渐强化,但这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世袭制度,排除D
项。故选C项。
6.A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周礼规定,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用七鼎”“春秋晋墓,墓主上大夫赵卿的随葬品也
使用了七鼎”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地位低于诸侯的上大夫也使用了七鼎,这说明王室衰微礼崩乐坏,A项
正确;BCD与题意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7.B
【解析】西周分封制“分治领土,屏卫王室”,使得西周疆域不断开拓,宗法制“通过血缘纽带达到合族的不
变”,使得西周长时期维持统一,通过这一“分”“合",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国家疆域得到一定拓展,B
项正确;宗法制确文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故“西周开始”一词有误,A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
是分封制与宗法制,分封制尚未实现对地方的直接管理,C项错误;专制主义体制初步建立于秦朝,与材料
时间“西周”不符,D项错误。故选B。
8.C
【解析】根据材料“小麦起源于西亚地区,西周前期传入中国。”,可见中国农业发展吸纳了外来物种,这体
现了农业发展的包容性,C项正确;多元性的定义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质、特点、目的和行
为,因而相互区别所形成的系统特性。在材料中未涉及多元性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同一性是指矛盾的
对立面相互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是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相互渗透的倾向。与题干内容无关,
排除B项;统一性,是指两种不同事物,他们的最终趋势,最终走向的终点是相同的,与题干内容无关,
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解析】根据材料“当周之东迁,王室大坏,于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出平
王东迁后,周天子面临诸侯崛起,竞相争雄的局面,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提及东周王朝统治被推翻的信息,
只是说明了周王室的衰微和诸侯国力量的增强,排除A项;国家出现战乱的局面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表象,
不属于本质,排除B项;材料讨论的是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而非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解析】据题干材料“春秋时期某一个夏日……内容:祭足率领郑国军队,抢夺周天子的麦子”并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但是诸侯在地方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到了后来春秋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周天
子势力衰落,诸侯势力发展壮大,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号令,题干所述正是反映郑庄公作为诸侯之一,挑战
周天子的权威,诸侯国设置县制度也有利于冲击分封制,B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对周天子
第12页共19页.
权威的冲击,体现了西周分封制逐渐衰微的现象,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春秋时期,不是战国时期,排
除C项;春秋时期,秦朝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五伯”“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指的是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体现了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政治局势,B项正
确;题干仅强调诸侯之间争霸出现的几位霸主,争霸的结果是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
扩张,国家趋向统一,排除A项;题干提及称霸的诸侯国地理位置偏僻,但没有提及经济发展情况,而是
强调地理位置偏僻的诸侯国称霸中原,排除C项;诸侯争霸战争爆发的原因是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崛起,
题干强调的是春秋时期出现的霸主,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解析】根据图中都城在洛邑和齐、楚、晋、吴、越进军路线,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
争,C项正确;西周都城在镐京,排除A项;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有韩赵魏诸侯国,排除B项;秦灭六国
后,都城在咸阳,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3.B
【解析】根据材料“晋公子重耳出亡到狄”、“齐桓公北伐山戎”,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出诸侯争霸,根据材
料“并把伐唐咎如(狄人的分支)所得二女叔陴和季陴分别嫁给重耳和重耳的谋臣赵衰…”、“把山戎的冬葱
和胡豆引进中原”。这体现人员交往和物种的引进,这是民族融合的特征,B项正确;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社会转型指的是社会由一种历史形态过渡到另一种历
史形态,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在题干中未涉及,排除C项;百家争
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故选B项。
14.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和民族交融,而这一切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
和牛耕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土地私有制确立,B项正确;ACD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排除ACD项。故选B项。
15.B
【解析】釉陶和原始瓷器是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种用含铁量在2%左右的粘土成型,经过
人工施釉,有1200度左右的高温烧成的青釉制品,说明铁开始得到应用和推广。这种饰方格凸块纹的陶罐
第13页共19页.
是几何纹印纹硬陶发展进入衰落阶段的典型器,此时釉陶和原始瓷器广泛出现,反映了东周末年社会经济
生活的变迁,B项正确;材料说明方格凸块纹的陶罐是几何纹印纹硬陶发展进入衰落阶段的典型器,此时釉
陶和原始瓷器广泛出现,并未体现陶瓷工艺发展水平逐渐由衰转盛,排除A项;东周在南方地区建立了稳
定统治,史实叙述错误,东周时期岭南地区并不属于北方政权,排除C项;材料与开放的社会风气无关,
排除D项。故选B项。
1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整件青铜器纹饰精美、制作精良,特别是器盖一宽一窄的开口,是为了便于扣合器盖之
后的拿取”可知,这一时期青铜器设计巧妙,工艺高超,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不同等级使用的青铜器,
体现不出等级制度的森严,排除B项;材料中的青铜器属于礼器,未涉及农耕文明的传播,排除C项;材
料反映的是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不能反映冶炼技术的成熟,排除D项。故选A项。
17.A
【解析】依据“以车兵、步兵为主体的兵种构成逐渐被以骑兵、步兵为主体的兵种构成所取代,骑兵成为军
队中的主要突击力量”可知反映了这一时期兵种结构的变化,骑兵取代车兵成为军队中的重要兵种,A项正
确;题干反映的是军事作战中兵种结构的变化,没有体现生活结构或阶级结构或生产力结构的变化,排除
BCD项。故选A项。
18.B
【解析】根据材料“我蛮夷也”、“陈兵同鼎”、“晋楚邲之战后,楚庄王论‘武德’”、“战国后期⋯…局面”,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经过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楚国从开始自称“蛮夷”到后来“被推为合纵之长”,加强了与
中原各国的联系,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B项正确;分封制度建立并得到强化是在西周时期,
春秋时期开始逐步瓦解,排除A项;六国统一于公元前221年,排除C项;中央集权的确立与题干材料信
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9.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清代诗人何盛新《伏龙观》一诗中写道:“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断涧流红叶,
空潭起白云。”其称赞的是都江堰;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李冰等经过精心设计,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这座大型的水利工程,2200多
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A项正
确;灵渠是秦始皇时开凿的运河,它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排除B项;秦长城是秦始皇时为抵御匈奴而修建
的军事防御工程,并非水利工程,排除C项;秦驰道是秦始皇时修筑的一种古代高等道路,为帝王车驾通
行的干线。因为驰道被修筑时,按最近的距离取直,弯曲较少,所以驰道也被叫作“直道”,排除D项。故
第14页共19页.
选A项。
20.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指的是商鞅变法中的建立县制的措施,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地方,该措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D项正确;建立县制有
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结束了六国纷争”的措施是秦王嬴政在秦国实力增强后采取的灭六国的军事行
动,排除A项;建立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而不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排除B项;促进了民
族交融的是春秋争霸,排除C项。故选D项。
21.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以百姓心为心”“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都提到了爱护百姓、人民,A项正确;““圣
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节用而爱人”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仁”的体现,不能
说明儒道合一,排除B项;题干中老子和孔子的主张都没有改革变法的思想,主张改革变法的是法家思想,
排除C项;题干都没涉及奖励农耕,“使民以时”是强调不要耽误农时,排除D项。故选A项。
22.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
和方法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B项正确;“为政以德,譬如北辰”是孔子的政
治主张,排除A项;“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墨子的思想主张,排除C项;“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属于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排除D项。故选B项。
23.A
【解析】根据材料“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周室衰而王道废,儒、墨乃始列道而议,分徒而
讼。”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因此诸子百家纷纷对社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因此百家争
鸣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A项正确;王室衰微属于百家争鸣的背景,排除B项;儒墨兴盛属于百家争鸣
的表现,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封邦建国逐渐瓦解,排除D项。故选A项。
24.A
【解析】材料“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强调的是诸子百家相互影响,相互辩难,A正确;诸子
百家思想并不一致,B排除;C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25.C
【解析】根据材料“为国以礼”“为政以德”“尚贤”“无为而治”“以法为本”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提出了不
同的治国主张,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当时处于大变革和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社会现实,各学派纷纷提出改
革社会的方案,重视政治秩序的建设,C项正确;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与道家的无为而治和法家的以法为本
第15页共19页.
无关,排除A项;道德教化只是儒家的主张,排除B项;尊重个性自由不符合儒家的“为国以礼”“为政以
德”,排除D项。故选C项。
2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屈原长诗《天问》”“嫦娥”“复移小凳倚窗立,教识中天北斗星”“《墨经》”“悟空”“《九章
算术》”可知,这些科研项目名称取自古代文学作品,渗透了传统文化,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
豪感;引导人们关注中国科技发展,促进科学普及,D项正确;从表格中看不出中国的技术领先于世界,
排除A项;集中在航天领域,说法不正确,排除B项;从表格中看不出推动各领域发展,排除C项。故选
D项。
27.C
【解析】依据“都城内有专门铸造铜器、制造玉器的作坊”和所学知识,铜器、玉器都属于手工业制造,因此
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达,C项正确;题干无从体现商朝实行奴隶制或实现了统一或屡次迁都,排除ABD项。
故选C项。
28.C
【解析】根据“从造型和功能上都反映出偏居西南一隅的古蜀王国,也同样深受中原礼仪文化的影响”可知四
川的古蜀王国受到中原礼仪文化的影响,说明两次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由此可以印证中华文明起源具
有满天星斗的特点,中原文化对周边影响很大,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B项正确;材料只能反映中原文明与
古蜀国文明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传承至今”的说法无从他体现,排除A项;“朝不同方向发展”的说法与
题意主旨不符,排除B项;是古蜀国受到中原文明的辐射和影响,而非中原文明受到古蜀国的辐射和影响,
排除D项。故选C项。
29.【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文化勃兴的知识,在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以便安
排农业生产,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故答案选C。
30.A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图①是楷书,图②是甲骨文,图③是金文,图④是小篆,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
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
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金文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不是年代最早的商代文字,
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小篆,魏晋南北朝时期钟繇独创楷书书法,故先后顺序是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②③④
①正确,A项正确;BCD项排序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第16页共19页.
31.(1)证明:A②;B①。(2分)
(2)变化:犁的刃部由石器到铁器;犁面变成斜面体;增加了入土角。(3分)
影响:改善了犁的入土性能;提高了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3分)
(3)特点:体积大;分量重;历史久远;采用分铸法制成;造型精美等。(4分)
青铜器及历史价值: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2分)
【解析】(1)证明:A根据材料一的“良渚古城北面丘陵地带一个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影响面积
达100平方千米,这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②这一史实可以
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统治者有较强的调动和组织能力,可得出材料一中②的史实证明A
观点。
B根据材料一的“良渚城内外权贵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而普通墓葬
随葬品较少”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①这一史实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相当明
显,可得出材料一中①的史实证明B观点。
(2)变化:根据材料二的“新石器晚期和商代出土的石犁前后面平行,没有入土角,不便于拖曳和连续耕
作。战国的铁犁铧刃部用铁,整个器身套在木犁头上使用,中间凸起的‘脊’使犁成了真正的斜面体,增加了
入土角,大大改善了犁的入土性能”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晚期到战国时期犁的变化有犁的刃部由石
器到铁器;犁面变成斜面体;增加了入土角。
影响:根据材料二的“新石器晚期和商代出土的石犁前后面平行,没有入土角,不便于拖曳和连续耕作。战
国的铁犁铧刃部用铁,整个器身套在木犁头上使用,中间凸起的‘脊’使犁成了真正的斜面体,增加了入土角,
大大改善了犁的入土性能”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
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可得出新石器晚期
到战国时期犁的这些变化改善了犁的入土性能;提高了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
(3)特点:根据材料三的“青铜大面具现藏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它宽131cm,高71cm,深66cm,
重131斤,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三星堆出土的形制最为完整、体量最大的青铜面具。面具由
四个部分分铸,然后再合铸而成,经考证这种铸造技术来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青铜大面具的特点有体积大;分量重;历史久远;采用分铸法制成;造型精美等。
青铜器及历史价值: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2.(1)特点:充分利用地形、水势条件,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工厂房租赁的合同
- 清洁工劳动合同
- 设计行业设计思考培训回顾
- 2025年度网络安全保密责任与义务合同协议2篇
- 网络安全与开盘交易-洞察分析
- 年度无碱玻璃基片产业分析报告
- 渔业信息化建设-洞察分析
- 全新门禁安装施工合同下载
- 隐私增强学习在IoT应用-洞察分析
- 预拌砂浆买卖合同样本
- 2025年浙江省金华市统计局招聘2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员工职业素养与团队意识培训课件2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及全套导学案
- 2024年国家级森林公园资源承包经营合同范本3篇
- 对口升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复习资料总汇(含答案)
- 迪士尼乐园总体规划
-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政管线(道)数字化施工组”赛项考试题库
- 介绍蝴蝶兰课件
-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 课件 第1章 计算机概述
- 数字化年终述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