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06T 187-2024林下红托竹荪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5206T 187-2024林下红托竹荪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5206T 187-2024林下红托竹荪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5206T 187-2024林下红托竹荪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5206T 187-2024林下红托竹荪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1CCSB61DB5206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ofdictyophorarubrovalvataundertheforest铜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206/T187—2024前言 Ⅱ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林地选择 15栽培技术 26栽后管理 27采收与加工 38病虫害防治 49档案管理 4I、DB5206/T187—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铜仁市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铜仁市林业局、铜仁市农业农村局、铜仁市林业科学院、石阡县林业局、思南县林业局、贵州和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代忠迪、张金华、石军、褚福堂、李春红、安启明、贺彬、张雪飞、李思颖、李青青、陆红霞、陆琦、安树海、何茂雪、张楠、周小松、吴兴海。、1DB5206/T187—2024林下红托竹荪栽培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林下红托竹荪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林地选择、栽培技术、栽后管理、采收与加工、病虫害防治和档案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铜仁市林下红托竹荪栽培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8946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GB/T12728食用菌术语GB/T42478农产品生产档案记载规范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1054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规范NY/T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红托竹荪dictyophorarubrovalvata又称竹参、竹花、织金竹荪、竹荪等,隶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红托竹荪是市场上常见并可供食用的竹荪属的4个品种之一,子实体的菌盖钟形,顶端具穿孔,四周有肉格,表面有橄榄绿色恶臭的孢体;菌托球形,紫红色菌柄圆柱形,白色中空;菌幕钟形白色,网眼多角形。3.2竹蛋fruitbodyeggs原基进一步分化,破壳出现子实体前的球状组织。4林地选择2DB5206/T187—20244.1适宜林地坡度≤25度,郁闭度0.5~0.8,海拔为500m~1600m,土层厚50cm以上,空旷、排水良好的竹林、针叶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林地选择应符合铜仁市《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区划技术规程》的一般发展区和鼓励发展区。林地土壤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pH值在5.5~6.5之间,防止积水。4.2林地选择应符合NY/T1054的规定。5栽培技术5.1播种时间播种时间宜为2月~4月底。5.2栽培步骤菌棒选择→林地清理→挖畦→开厢→摆放→覆土。5.3菌棒选择选择菌龄90d~100d,菌棒外观菌丝白色、浓密,无老化和萎缩现象,无污染、无虫害,菌丝洁白粗壮。菌种应来自具有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菌种生产应符合NY/T528的要求,菌种质量应符合NY/T1742的要求。5.4林地清理清理林地内灌木、杂草、枯枝、石块等杂物,腐殖层和落叶刮到一边备用。5.5挖畦挖好畦床和排水沟,清洁整理后深翻,底层留3cm~4cm的疏松土壤,进行除虫和消毒杀菌处理,保持栽培场地及周边的清洁。农药使用应符合NY/T393的规定。5.6开厢根据林地的形状及大小,沿等高线开厢,厢面宽为60cm~85.7摆放菌棒脱袋后,保持菌棒完整,两个并排,首尾连接,菌棒间距8cm~10cm,平铺在厢面上。5.8覆土菌棒脱袋平铺后,把开厢和开沟收集的土壤拍散成颗粒度小于3cm,开始覆盖土,使土壤填充菌棒间隙,覆土厚度3cm,形成龟背形厢面。覆土后,在厢面上覆盖一层松针等覆盖物,以看不见土壤为宜。覆土不能用易板结的土,若土中有杂草根,需清理后才能利用。当地平均气温低于15℃或雨水较多,可覆盖薄膜或搭建小拱棚保温或避雨,待温度回升后,揭掉薄膜。6栽后管理3DB5206/T187—20246.1菌丝生长期管理做好温度调控,控制土壤温度18℃~23℃。当温度≤5℃时,用白膜和增加松针等覆盖物的厚度提升温度;当温度≥25℃时,通过浇水、揭膜及搭遮阳网降温,保持土壤含水量20%~30%。播种7d~10d,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补救、补播。6.2出菇期管理土壤表层温度控制在18℃~23℃,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和涝灾。竹蛋成熟后,避免太阳直射、强通风,空气湿度为85%~95%。注意防止人畜践踏及蚂蚁、老鼠等动物破坏。6.3转潮期管理采收结束后,揭开覆盖物,清理厢面残留菌托,用细土回填“菌窝”坑洼,覆上覆盖物。补充营养,继续出菇。肥料使用应符合NY/T394的规定。7采收与加工7.1竹蛋采收采集成熟竹蛋时,一手托住竹蛋,另一手用小刀将竹蛋从基部割下,尽量不要破坏下面的菌丝和周围的小竹蛋,采收回来的竹蛋需及时摆放到集中出菇房。7.2竹花采收7.2.1采收时间竹蛋破壳开始撒裙时及时采收。采摘时间为早上5:00~8:30。7.2.2采收方法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住菇体下部,轻轻扭转,松动后向上拔起,及时剥离菌盖、菌托,把竹花整齐放置于采收框中,轻拿轻放,保持竹花的清洁和外观形态完整。7.3烘干7.3.1竹花采收后2h内烘烤。烘干温度55℃~60℃烘2h~2.5h,然后45℃烘5.5h~6h(烘烤总时间10h即可),烘至红托竹荪干品的含水率≤13%,竹花以菌柄无严重皱褶、颜色洁白为佳。7.3.2菌盖较易清洗的菌盖可直接用水枪冲洗。难以洗净的,用65℃~70℃的温水浸泡40min~60min,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份,烘干。清洗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7.4装袋与贮存7.4.1装袋烘干后回潮10min左右进行装袋,扎紧袋口,避光干燥低温保存。塑料编织袋应符合GB/T8946的规定。7.4.2贮存置于避光、阴凉、干燥、无异味的冷库贮存,仓库湿度应≤30%,避免干品竹荪吸湿后发黄。注意防霉、害虫、鼠类危害,暂不销售的竹荪,需每月打开塑料袋排湿或晒太阳。4DB5206/T187—20248病虫害防治8.1主要病虫害主要病虫害有黄水病、黏菌、烟灰菌、螨类、蛞蝓等。8.2防治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