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P2020HPB115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_第1页
RXP2020HPB115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_第2页
RXP2020HPB115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_第3页
RXP2020HPB115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_第4页
RXP2020HPB115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RXP2020HPB1154

?XKY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区域环评+环境标准)

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盖章)

浙江仁欣环科院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2020年6月

目录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环境质量状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评价适用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环境影响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结论与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一:立项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二:项目总平面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三:事业单位法人证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四:规划意见.......................................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五:水保批复.......................................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六:检测报告.......................................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八: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项目

建设单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法人代表联系人

通讯地址宁波市镇海区中官西路1219号

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315000

建设地点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东南,庄市大道和中官西路交叉口西南侧地块

立项审批部门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文件号甬发改审批[2018]64号

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P8341普通高等教育

建筑面积101680.59绿化率/

其中:环保投]八八环保投资占总

总投资(万元)894000.11%

资(万元)投资比例

评价经费建设日期2019.1投产日期2022.07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拟在宁波市镇海区庄市原高教园区北区,庄市

大道和中官西路交叉口西南角地块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建设工程。2018

年2月11日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局以“甬发改审批[2()18]64号”文对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

工程学院建设工程建议书予以复函。2018年5月委托编制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

学院建设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并获得宁波市镇海区环境保护局的批复(镇环许

[2018]132号)。为实现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建设成为“国际上有特特色、国

内一流的新材料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示范基地”的办学目标,满足我市未来在新材料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发展上的人才需求,最大限度利用好现有空间,根据市委专题会议

和市政府领导批示精神,调整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项目(见附件一),为此

委托重新编制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并申请注销原项

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及生态环保部令1号”《关于修

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本项目类别为“四十、社

会事业与服务业”中“113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福利院、养老院”的“建筑面积5万平

方米及以上;有实验室的学校(P3、P4生物安全实验室除外)",环评类别为编制环境影

响报告表。

建设项目所在地属于镇海i设计小镇规划范围,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

推行“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17)57号)、《关于落实“区

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切实加强环评管理的通知》(浙环发(2017)34号)文件精神、宁

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海i设计小镇“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

知》(镇政办发(2018)154号),本项目为教育及科研建设。对环评审批负面清单外且符

合准入环境标准的项目,原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可以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因此

本项目环评等级可降级为环境影响登记表。

受建设单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委托,由我司负责编制该项目的环

境影响登记表。

2、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位于宁波市镇海区庄市原高教园区北区,庄市大道和中官西路交叉口西南角地

块。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67396m2,净用地面积约为63416m2,总建筑面积约为101680.59

n?,人员规模按学生2000人(硕士研究生1500人,博士研究生500人、其中留学生120人)、

教师400人(其中全职教师200人)。

建设内容如下: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实验室、图书馆及附属配套设施(体育馆);

学生公寓、教师公寓、食堂、地面停车位和地下车库等生活配套设施。

I)平面布置

场地按南北划分为教学区域(北)和教辅区域(南),以贯穿场地的南北向河道一一

“遍观河”串接教学区域和教辅区域,并以该河道作为园区的空间主轴和视觉廊道。教学

区包含综合区和科研区两大版块,教学区域由阅微楼与遍观楼及其景观空间组成,设置教

室、实验室、实验办公、图书馆、学术会议、远程培训、视频教室、行政办公、休闲交流、

对外服务等功能空间;教辅区包含生活区和运动区两大版块,教犍区包含学生宿舍、食堂、

体育馆、室外球场和活动场地等功能。

(1)综合区

位于园区内北部,靠近场地内的河道北部端头,主要由阅微楼、地下机动车停车库、

人防工程及其景观组成。其中,阅微楼综合设置图书馆、学术会议、远程培训、视频教室、

行政办公、休闲交流等功能空间。综合区临近已经建成的材料研究所一期和二期,远期考

虑园区间衔接连通。

(2)科研区

位于园区内中部,是整个校园的核心部分,也是场地内河道贯穿的主要部分。河道西

侧主要由遍观楼及其景观组团构成。遍观楼设置教室、实验室、实验办公、多功能厅等功

能。河道东侧是校园中心景观区域,向庄市大道开设校园主入口。

(3)生活区

位于园区内南部,场地内河道东岸,主要由聚方楼及其景观组成。其中,聚方楼为学

生宿舍及其配套组成。聚方楼南侧设置地面机动车停车场。

(4)运动区

位于园区内南部,场地内河道西岸,宝匣馆主要由食堂、厨房及其辅助用房以及室内

运动场、瑜伽教室、健身教室等功能组成。

2)交通流线组织

本项目交通组织遵循方便高效原则,做到车行路线顺畅、步行路线便捷、停车空间充

分,入口分工分级明确,避免人车流线交叉。

(1)场地出入口设置

本项目拟设置三个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衔接,东侧沿庄市大道设置校园主入口,并在场

地南部沿庄市大道尽端设置后勤出入口。北侧沿中官西路设置次入口。场地主次出入口前

均配备面积充分的集散广场,并连接整个校园的环形车道。东部主入口以面对主楼的开阔

中心景观为形象特点。北部次入口形象以钢结构玻璃门厅配备大型台阶为主要形象特点。

(2)道路系统

校园内设环形车道,车道按双车道设计,断面宽6米。环形车道在环通整个校园的基础

上进一步实现北部教学区域和南部教辅区域分别环通。车道距主要建筑物距离均不小于3

米。校园内设置消防车道,基本与校园环形主干车道重合,消防车道断面宽度不小于4米,

转弯半径满足12米。沿高层建筑设置满足消防登高面要求的消防车道,消防登高面处,消

防车道距高层建筑距离不小于5米。

(3)停车系统

校园内总计设置机动车停车位478个,其中地上车位129个,地下车位349个。

共设2个地下室,一位于教学区阅微楼下部的地下室,一个单独的地下室位于宝匣馆下

部。地下车库设置两个直接对外的出入口。一个为双车道出入口,车道净宽不小于7米。另

一个为单车道出入口,车道净宽不小于5米。共布置349个地下停车位。

3)景观水系

本项目用地范围现状有河道,拟根据项目总平面布局,对现有河道进行部分改道并拓

宽,同时开挖景观池。项目水域面积约SlOOnf。

4)桥梁工程

本项目拟建设有桥涵6座,其中车行桥2座,人行桥2座,箱涵2座。均位于中国科学院

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园区内,位于遍观河上,规划河道宽为10m。桥涵梁底按泄洪要求

2.93m控制。详见附件二项目总平面图。

桥涵设计主要指标详见下表。

表桥涵设计主要指标

桥涵名跨径(m)总宽度(m)横断面尺寸

I号箱涵2-6m11.67-

2号桥(车行)l-13m4.70.35m栏杆+4m车行道+0.35m栏杆

3号桥(人行)l-l4m60.5m装饰及栏杆+5m人行道+0.5m装饰及栏杆

4号桥(人行)l-15m3.50.25m栏杆+3ni人行道+0.25m栏杆

0.25m栏杆+3.8m人行道+6m车行道+1.8m绿

5号桥(车行)I-13m14.3

化+2.2m人行道+0.25m栏杆

6号箱涵2-6m18-

3、主要经济技术参数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参数见表1-2。

表1・2本项目主要建设经济技术参数

序号项11单位数值备注

1总用地面积肝67396

2净用地面积肝63416

总建筑面积m1101680.59

地上总建筑面积m*85592.31

地下总建筑面积nV16088.28

阅微楼nV13507.97

3其

中遍观楼m232695.11

聚方楼m?30585.68

宝匣馆m28187.91

水域面积m23980

4建筑密度%28.03

5容积率1.35

6绿地率%35%

7计划招收学生数人2.000

8计划教职工人数人400

机动牟停车位辆478

地上校车停车位辆125

9其地上大客车车位辆3

地上装卸车位柄1

地下小车停车位辆349

10非机动车停车位辆1000

其中:实验室面积约为11054m2,用于科研和教育方面,以化学实验室为主。

4、人员和工作时间

本项目人员规模按学生2000人(硕士研究生1500人,博士研究生500人、其中留学生

120人)、教师400人(其中全职教师200人)o工作制度为年工作日300天,日工作时间8小

时。

5、给排水

1)给水

本项目由市政自来水管网供水,主要为生活用水和实验室废水。

生活用水:本项目人员约2400人,平均生活用水量以100L/人-d计,则生活用水量约

240m3/d(8.76万nP/a)。

实验室用水:据估算,本项目实验室用水量为2000m3/a。

2)排水

本项目排水实行雨、污分流,雨水经雨水管道排入附近雨水管网。

本项目废水包括实验室废水和生活污水。

实验室废水经预处理、食堂废水经隔油沉淀后,汇同其他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经宁波北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海。

6、公共设施

1)供电:位于庄市东北面的U0KV“前方变电站”及“清泉变”为规划供电电源。区块的

东、北面的城市道路均已建成10KV电缆沟,可就近接入。

2)通讯:区块东北两侧的城市道路均已建成地下电信、有限电视、宽带网络线管道,

可就近接入。

3)燃气:市政燃气管道可就近接入。

7、建设项目进度

本项目工程建设期为4年。2018年1月〜2019年1月完成项目前期工作,2019年2月~2022

年6月工程建设完工,2022年12月完成项目竣工验收。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地块原状为农田和居民住宅(居民住宅由政府负责完成拆迁),

地块内有一条小河流,为汉唐河(中大河水系支流),不存在遗留的环境问题。

为最大限度利用好现有空间,根据市委专题会议和市政府领导批示精神,调整中国科

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项目(见附件一),为此委托重新编制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

料工程学院项目的环境影响登记表,目前项目已入驻施工。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宁波市镇海区庄市原高教园区北区,庄市大道和中官西路交叉口西南

角地块。具体的地理位置如图2-1。

周边环境概况:项目东面为庄市大道,隔路为学生高级公寓、宁波材料所初创园;

南面为宁大教师公寓;西面为宁大学生村;北面为中官西路,隔路为中科院宁波材料

所科研园区。详见下图2・1。

环境敏感目标:南侧以及西侧5m外的宁大学生村,东北侧约74m的学生高级公,

奈北侧约80m为在建的万科城东郡,北侧隔中官西路约40m的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科研园

区。

图2・1项目地理位置遥感图

2、自然环境简况

I)地形、地貌

镇海区位于新华夏系巨形地质构造体系第二隆起带的南端,并有纬向构造复合,

形成北东、北东隆起及凹陷低洼地带°东北向压件、压杆件,东西向压件断裂.本区

出露岩石以上,侏罗纪火山岩为主,如灰紫为主,如灰紫色英安质凝灰角砾岩、熔结

凝灰岩、流纹质或角砾玻屑凝灰岩、砂岩、泥岩等。

镇海区处于浙东沿海断裂带,其地震活动特点是震级小、强度弱、频率低。根据

地震部门对本区域基本烈度的鉴定值为7度。

2)气象、气候特征

镇海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冬季少雨干冷,

春末夏初为梅雨季节,7-8月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睛热少雨。由于地处沿海,

受海陆风影响比较明显,夏秋季节受太平洋台风影响,伴有大风和暴雨。

项目采用的是镇海气象站(58561)资料,气象站位于浙江省,地理坐标为东经

121.6度,北纬29.9833度,海拔高度4米。气象站始建于2009年,2009年正式进行气象

观测。

镇海气象站距项目8.5km,是距项目最近的国家气象站,拥有长期的气象观测资

料,以下资料根据2009・2017年气象数据统计分析。

镇海气象站常规气象项目统计(2009・2017)见表2-1。

表2・1镇海气象站常规气象项目统计(2009-2017)

统计项目统计值极值出现时间极值

多年平均气温(C)17.2

累年极端最高气温(℃)39.02013-8-741

累年极端最低气温(°C)-6.22009-1-25-7.7

多年平均气压(hPa)1015.8

多年平均水汽压(hPa)16.8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6.4

多年平均降雨量(mm)1655.72015-9-30276.2

多年平均沙暴日数(d)0.0

多年平均雷暴口数(d)25.7

灾害天气统计

多年平均冰霍日数(d)0.1

多年平均大风日数(d)1.7

多年实测极大风速(m/s)、相应风向8.12017-8-2025.8null

多年平均风速(m/s)2.0

多年主导风向、风向频率(%)SSE9.2

多年静风频率(风速<0.2m/s)(%)16.2

3)水文

镇海区平原河网密布,分属于5大水系。主要河流有中大河,一支发源于汶溪,

另一支发源于丈亭江,两支汇合于黄洋桥续向东流入甬江,全长22km;前大河由宁波

市北郊流入至白龙洋汇合中大河,长约13km;海浦大河是一条新掘河,西起三七房口

接沿山大河,氏3km,均宽20〜30m,均深2.1m;万弓塘河北起岚山嘴接浦大河,最后

汇入石塘下河,长9.8km。

镇海以北为杭州湾海域,该海域潮波来自东海,属非正规当日潮。海域基本为沿

岸往复流,具有落潮流大于涨潮流,涨潮流历时大于落潮流历时的特征其多年平均潮

差为1.76m,历年最大潮差为3.67m;最高潮位4.97m,历年最低潮位-0.2m;平均涨潮

历时6小时18分,平均落潮历时6小时7分。

镇海附近海域出现海浪有风浪、涌浪、混合浪3种类型,以混合浪为主。春、夏、

秋季节(除受台风影响外)海区海面出现海浪波高平均。0.5〜0.8m,最大波高1m左右,

周期3.0〜4.0秒,浪向多偏东。冬季海区内出现海浪状况较为复杂,受冷空气频繁侵袭,

海面经常出现8〜10级偏北大风,由此产生偏北大浪。大风过后白外海传来涌浪随之出

现,海面海浪平均波高0.5〜2.5m,最大波高1.0〜3.0m,周期4.5~6.0秒。镇海附近海域受

台风直接或边缘影响,通常出现波高3.0~5.0m巨浪,最大波高6m左右,周期6.0〜7.0秒,

浪向偏东转偏北向。

本项目附近内河主要为中大河和汉唐河。

4)土壤、植被

镇海区土壤分低山丘陵、滨海平原和水网平原3种地带性土群,土壤总面积108.6万

亩。低山丘陵,包括山旱地、山垄地、山坡地共53.9万亩,占土壤面积的49.7%;滨海

平原,江北起自官塘路,江南以石高塘、王公塘为界,形成南北两块弯月形状海相堆

积平原,面积31.6万亩,占土壤面积的29.1%;水网平原,处于低山平原与滨海平原之

间,面积23.1万亩,占土壤面积的21.2%。

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地带,浙闽山丘甜楠木荷林区。历史上森林屡遭摧

残,原始植被几乎绝迹,取代者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丛等次生植被及人工引

种植被。

沿海滩涂草本植被总长约89.7公里,滩涂塘堤两岸芦苇丛生,塘下滩涂尚有三棱蔗

草、盐田碱蓬、小飞蓬等,草本植被覆盖率40〜70%。沿海丘陵针叶林占林地30.92万

亩的90%,暖性针叶林主要有马尾松、黑松和杉木,其中马尾松达19万亩;温性针叶

林主要柳杉、金钱松等,仅少量分布。沿海丘陵阔叶林,现存多为次生类型,主要由

石栋、青冈、苦楷、枫香、木荷、赤皮稠、红楠等,多分布在林场、共同、杨岳和招宝

山。沿海平原竹林植被,常有香樟、木荷、杉木、毛竹,其中沿海咸地哺鸡竹为镇海

特产,常年约400亩左右。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镇海区概况

镇海,古称蛟川。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两翼,东屏舟山群岛,

西连宁绍平原,南接北仑港,北濒杭州湾,与上海一衣带水。公元909年建望海县,1687

年改名镇海县,1985年撤县建区,现辖两镇四街道,总人口21.6万人,另有登记外来人

口17万人,陆地面积236km2,是宁波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镇海位于甬江入海口,东濒灰鳖江,南临甬江,西接宁波江北区,北与慈溪接壤。

镇海以港口著称,如今的镇海是中国沿海开放城市宁波的一个区,总面积214km2,为

浙东的重要门户,素有“浙东玉门关”之誉。

镇海区内主要工业为原油加工区、电力工业和纺织业等;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

其次是蔬菜、瓜果类;此外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等也有一定发展。

2019年全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1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一般公共预

算收入78.6亿元,增长11.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

城乡社区支出23.8亿元,增长58.2%;公共安全支出5.1亿元,增长18.9%;科学技术支

出2.8亿元,增长12.0%;节能保护支出2.4亿元,增长10.6%。

2、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的指导意

见》(浙政办发(2017)57号)、《关于落实“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切实加强环评

管理的通知》(浙环发(2017)34号)文件精神,以及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镇海i设计小镇”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镇政办发(2018)154

号),建设项目所在地属于镇海i设计小镇规划范围。

项目所在区域为镇海I设计小镇人居环境保障区(SJXZ1),规划区块用于研发园区、

居住组团、商业娱乐服务。

管控要求:

①禁止新建、扩建工业项目;禁止改建三类工业项目;近期允许现有一类、二类

工业项目改建;远期所有工业项目全部搬迁;

②合理布局生产与生活空间,确保居住区的舒适、安全;在保持原有城市格局和

风貌的基础上,提升现代城市功能;充分挖掘其历史和文化内涵,严格保护历史街区

和历史遗迹,禁止破坏历史文化遗产、遗迹;合理规划布局商业、居住、科教等功能

区块,严格控制噪声、恶臭、油烟等污染排放较大的建设项目布局;

③推进城镇绿廊建设,建立城镇生态空间与区域生态空间的有机联系;

④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规定,城镇建成区内禁止畜禽养殖;

⑤污水收集管网范围内,禁止新建除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外的入河(或湖或海)排污

口,现有的入河(或湖或海)排污口应限期纳管。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必须单独设

置排污口的除外;

⑥最大限度保留区内原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好河湖湿地生境,禁止未经法定许

可占用水域;除防洪、重要航道必须的护岸外,禁止非生态型河湖堤岸改造;建设项

目不得影响河道自然形态和水生态(环境)功能。

图2・2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

负面清单:

区域内准入条件分为禁止准入类产业和限制准入类产业,本项目属于教育及科研

建设,不在禁止发展的负面清单内,基本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清单5环境准入条件清单

分类凶民授济代码大突中央小英英别名称行业清单工艺清单产品清单制订依据

03谷牧业全部全由全部

A农、林.软.渔业

04渔业全部全都全部

B果矿上果矿业全部全神全部

规划近期现有一类.二哭工业项目改建(提升

C1H地支制迨业改遭)以及为中科陡宁波材料研究所需配杂战

设的工业项目除外

44441电力生产全部全田全部

《宁波市区环境功

胃止准入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以天然气.电能等清洁能濠生产第次和拉水的

4434430热力生产和供应能区划》、生态空同

类产业和供应业除外

清单管控等

45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输配.缙修,管理除外

有毒有害急险化学品(不含市政管道天然气)

G交通运精仓储和师政业交通运洽.仓储和邮政业

储运

M科学研究和技术反务业73研究和试验发展生物医药中同体研完和试验

77772环境沿屈业:r业固底集半处置

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酒管理

域僮生活及瑕、表便集中处置(不含生活及圾

业787827820环境卫生管理

转运粉

规划近期现有一类.二类工业项目改玳(提升

《宁波市区环境功

限机准入C济迨*制造业改造)以及为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UIE咨珑

能区划》.生态空词

类产业设的工业项目

清单管控等

M匕学研究和技术及务业73研究和试鞍发展污染线,叟相而较大的研发项目

图2・3i设计小镇环境准入条件清单

3、宁波北区污水处理厂概况

宁波北区污水处理厂始建于2006年,已于2007年11月正式通水运行。

该污水处理厂位于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天中路3889号,工程服务面积约为

177.24km2o一期日处理能力为10万吨,远期日处理能力为40万吨。宁波北区污水处理

厂厂内实施二期工程及再生水,二期工程污水处理规模为10万m3/d,再生水工程规模

为6万n?/d(结合现有10万m3/d污水处理工程统筹考虑)。根据《宁波北区污水处理厂

二期工程及再生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工程污水接管标准按《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执行,出水水质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执行,目前已投入运行。

宁波北区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涉及宁波市中心城的江北区、镇海区和海曙区,其

中包括江北区除人民路沿线以外的慈城、江北投资创业园区、洪塘、庄桥等地区,镇

海区的庄市街道、骆驼街道、海浦镇、高教园区北区等地区,以及海曙区的孝闻、高

塘、翠柏等地区。该污水处理厂采用A2/O处理工艺,处理达标后排入附近海域。

本项目所在地污水管网目前已铺设,地块废水可纳入市政管网。

4、宁波北高教园区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前公示版)

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北高教园区地段位于江北区与镇海区的交界处,东至东外环路,西至

明海大道,北至中官路,南至甬江,规划总用地面积约5.63平方公里。

2)功能定位、控制规模和规划结构

(1)功能定位

根据上位规划和现状因素等分析,确定本地段的功能定位为:以教育科研功能为

主体,辅以居住、商贸等综合功能的宁波北部高等教育园区,城市文化、科研、创新

的核心片区。

(2)控制规模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539.07公顷,占总用地的95.7%,本区规划总人口8.26万人,其

中居住人口2.26万人,学校人口6.0万人。

(3)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两心两轴,三带多组团”

“两心”:东西两侧依托轨道综合体的共享中心。

“两轴”:沿风华路、明海大道形成的城市功能发展轴。

“三带”:区域内的文化休闲共享带、商居服务共享带及甬江生态休闲带。

“多组团”:不同功能主导的城市单元。

(4)用地规划

3)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29.5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42.58%。

规划教育科研用地主要包括高等院校、中小学及科研事业西位用地。其中,高校

院校用地(A31)约177.22公顷,主要为宁波大学、纺织学院等用地;教育科研发展用

地(A3)约45.51公顷,主要为高校园区未来教育、研发孵化、研试等建设用地;中小

学用地(A33)约6.22公顷,主要为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规划体育活动设施2处,用地

面积约0.6公顷。

本项目所在地块属于A31高校院校用地以及A3教育科研用地,符合宁波北高教园

区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

-

±

S

S

-

-

••■■■

图2-4宁波北高教园区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规划图)

5、生态保护红线规划

根据《宁波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宁波市发改委,2018

年12月),我市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为1670.4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7.1%,共

划分四大类型54个功能小区,其中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27个,面积1396.3kn?;生物

多样性维护态保红线11个,面积70.4km2;水土保持生态护红线12个,面积181.1kn?;

其他生态功能保护红线4个,面积17.7km2。

镇海地区共涉及1处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为“镇海区九龙湖镇水土保持生态保

护红线(小区编号:330211-13-001)

小区位于镇海区九龙湖镇西部山区,主要涵盖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红线区面积

9.2km2o主要为九龙湖集雨区范围,属水土流失预防区,以水力侵蚀为主,部分山丘区

存在滑坡、崩塌等重力侵蚀。

小区主导功能为保护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维护生态服务功能,降低生

态退化国土面积比例,加强水土流失治理,降低自然灾害损失,确保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稳定性。

由下图2・5可见,本项目距离最近的“镇海区九龙湖镇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小区

编号:330211-13-001)”直线距离约17km,不对其产生不利影响,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规

划管控要求。

收If*;

**工经ii*公宅保下尔左从幺夕f

石同"代机手女傲今土僚?」£

»^Xn^»«<^.SezK^^f

r:kx<«i<<KiaaiiT^wt:tt

;I;,《雄”M头A*W计立充、11及

北(;,«QJt所求X*M牝、liU^hK

叱会《nr,㈠&卜公门学悔上“11解/16仪「,5

大兴XAM恰珠1i¥f?*!**1»C收

**XUM*▲.攵)夕.冬*Xi币值户IBM

“,sae察、

B*工4**外生£体犷fln

麻"<M»«iA*±WAr^i.ri.*k

车化《乌卜水。*总靠'I/V9IM

♦化XUik^^ubni«M<rtl

〃化xa汽未上•汴依:尔急“岸,不〃广外修

书化《更HS,**&阱,拘多“r林沪*£“产”育

本化<茂立也"公尺大七件代谏户,七夕v笈嫉

去化**05衣,・4R3tlNT力催P过线

图2・5宁波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

6、声环境功能区划

依据《镇海区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声环境功能区划图》(见下图)本项目位于2类

功能区编号为“0211-2-6”厂界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

标准。

镇海区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声环境功能区划图

镇海区人民政府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谩计院

图4-1声环境功能区划

三、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

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污染物监测数据引用《宁波市镇海区环境质量报告书》(2018年)中相关数据,

分析近期项目周边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表3-1区域空气质量环境现状评价表

点位名污染标准值/现状浓度/达标情

年评价指标占标率/%

称物(pg/m3)(|ig/m3)况

so2年均质量浓度601118.33达标

年均质量浓度达标

NO2403997.5

PMIO年均质量浓度705375.7达标

龙赛医PM2.5年均质量浓度353291.4达标

院日最大8小时滑动

03平均值的第90百1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