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上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59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当CO2持续不断的通入澄清石灰水时,符合沉淀质量变化的曲线为【提示: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2,又变澄清.】()A.B.C.D.2、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碳+氧气二氧化碳B.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C.食盐水→食盐+水D.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rm{(}rm{)}A.因核外电子质量小,运动速度快,所以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和宏观物体不同,没有固定的轨道,只有经常出现的区域B.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各不相同,能量高的在离核较近的区域里运动C.最外层只有达到rm{8}个电子的结构才是稳定结构D.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少于rm{4}个,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多于或等于rm{4}个,稀有气体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为rm{8}个4、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rm{(}rm{)}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B.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铜丝用做电线5、下列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rm{(}图中药品为红磷和水rm{)}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rm{垄脵}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
rm{垄脷}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
rm{垄脹}图Ⅰ中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rm{垄脺}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
rm{垄脻}图Ⅱ所示装置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rm{垄脼}红磷燃烧结束后,立即打开止水夹rm{垄脽}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
A.rm{2}个B.rm{3}个C.rm{4}个D.rm{5}个6、水煤气的组成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它们可由水蒸气和灼热的焦炭反应制得rm{.}在该反应中,还原剂是rm{(}rm{)}A.氢气B.一氧化碳C.水蒸气D.焦炭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7、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小明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rm{(}rm{)}A.离核越远的电子能量越低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C.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8、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可能是()
A.混合物B.氧化物C.单质D.化合物9、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向正在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B.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C.酒精灯内酒精超过酒精灯容积D.给物质加热时,酒精灯火焰要对准试管内被加热的物质10、将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其中变化的是。
()
A.
B.
C.
D.
11、下列物质燃烧后有白色固体生成的是()
A.镁带。
B.红磷。
C.木炭。
D.铁丝。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2、____和____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13、向试管里添加稀盐酸时,先将瓶塞拿下,____在桌上,拿瓶子时,瓶上的标签要____,瓶口要____试管口,缓慢地向试管中倒入稀盐酸,倒完后,立即____,并把瓶子____.14、微粒构成物质。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用分子;原子等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等基本粒子构成的,如干冰是由______(填粒子符号,下同)构成的;金刚石是由______构成的,氯化钾是由______构成的.
(2)乙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填粒子符号,下同),没有改变的粒子是______.
(3)从微观上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对于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______构成的,纯净物是由______构成的.
(4)原子一般是由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所以是两种不同是原子是因为它们的______不同.
(5)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①x表示______,该粒子有______个电子层,y与;粒子的______关系非常密切.
②当x=12时,该粒子为______(填粒子符号)15、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表达化学信息。
rm{(1)2}个氮分子_________;个氮分子_________;
rm{(1)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
rm{(2)5}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rm{(2)5}碳酸钠___________;
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rm{(3)}碳酸钠___________;价__________。rm{(3)}16、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将灼热至发红光的黑色固体丁放到混合气体中,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往乙、丙混合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rm{.}已知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rm{dfrac{4}{5}}则:
rm{(1)}这些物质分别是:
甲:______;乙:______;丙:______;丁:______.
rm{(2)}甲与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17、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如表为A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则在编号为①~⑤的溶液中(下列小题均填序号):
。温度/℃2030405060溶解度/g37.241.445.850.455.2(1)属于饱和溶液的是溶液______。
(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18、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或微粒。
(1)氯气______;
(2)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
(3)金属铁______。19、据图回答:
从图中可以看出以下信息:
A是指______、B是指______C是指______、D是指______。20、吴梁在距一支粉笔的粗端2cm处点上一滴蓝墨水;将粉笔插入盛有酒精的培养皿中.过了一段时间,吴梁发现随着酒精的上升,蓝墨水也在粉笔上不断移动,最后蓝墨水在粉笔上分为两个区域,上半部分是蓝色,下半部分是紫色(如图所示).根据上述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蓝墨水属于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由此实验可以作出的推测是____(填序号).
①用滤纸条代替粉笔重复上述实验;也能得到相似的实验现象。
②不同分子在同种介质(如粉笔)中的运动速度不同。
③不能用上述实验的原理分离混合物.
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共2题,共20分)2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发生不同变化,如加热蜡烛,温度稍高便可熔化,这是______变化,继续加温,温度较高时,便会燃烧,这是______变化,人们利用蜡烛燃烧这个变化的主要目的是______.22、实验室常采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和稀盐酸(HCl)反应来制取CO2.
(1)CaCO3中各元素质量比Ca:C:O=______;
(2)CaCO3中C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3)若实验室需制取44gCO2;则需要含杂质5%的石灰石多少克?
评卷人得分五、探究题(共4题,共32分)23、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rm{垄脵}将图中的集气瓶里水面以上容积分为rm{5}等份,并作好标记。rm{垄脷}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人足量的红磷,将胶皮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rm{垄脹}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rm{(2)}红磷燃烧时的主要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磷燃烧时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rm{垄脹}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3)}实验结束后发现测量值小于rm{1/5}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rm{(}答两点即可rm{)}rm{(4)}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此实验还能得出该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rm{(}提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rm{)}
rm{(1)}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________。
rm{(2)}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rm{(3)}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rm{A}所示,小洁的如图rm{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rm{(4)}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谁的结论正确______,请你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rm{(5)}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___________。rm{(6)}查阅资料:小刚和小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法国伟大的科学家拉瓦锡,早在rm{18}世纪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准确,缜密的研究,并做出了科学结论。
rm{(7)}交流表达。2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参与。
rm{[}设计实验rm{]}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rm{A}rm{B}两套装置。rm{(1)}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rm{(}填编号rm{)}rm{(2)}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rm{[}改进实验rm{]}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了rm{C}实验,优点是:________。rm{(3)}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rm{dfrac{1}{5}}这可能是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rm{(}答出一种即可rm{)}rm{(4)}从实验现象分析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rm{dfrac{1}{5}}氮气约为rm{dfrac{4}{5}}能够得到该结论主要是运用了氮气的有关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5)}若将红磷换成碳粉能不能成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6、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rm{垄脵}在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并塞紧橡皮塞rm{垄脷}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rm{垄脜}步骤rm{垄脷}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rm{垄脝}实验得出的关于空气组成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垄脟}该实验还可以推论出氮气的性质有rm{(}一条rm{)}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4)}用以上装置和操作,用木炭代替了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几乎没有进入集气瓶,原因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解答】解:当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先发生反应Ca(OH)2+CO2═CaCO3↓+H2O,使沉淀不断增加,当石灰水中氢氧化钙消失后,二氧化碳会与生成的碳酸钙反应,使沉淀溶解,根据反应的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可知两个反应消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因此C正确.
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即能与碱溶液反应),与石灰水反应时,开始时出现浑浊,当二氧化碳过量时生成能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反而变澄清了,根据反应的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可知两个反应消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2、D【分析】解:A、碳+氧气二氧化碳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不是分解反应;
B、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是两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不符合“一变多”的分解反应特征,不是分解反应;
C;食盐水→食盐+水;是物理变化,所以谈不上属于什么化学反应类型,故不选;
D、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符合“一变多”的分解反应特点,故可选;
答案:D
分解反应;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之一,指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简单概括为“一变多”,其反应的基本形式为:A→B+C.
判断某化学反应是否属于分解反应,主要是根据“一变多”的反应特点进行判断,判断时不能只看是不是生成多种物质,还要看是不是只有一种物质反应.【解析】【答案】D3、A【分析】解:rm{A}核外电子运动速度快;没有固定的轨道,只有经常出现的区域,正确;
B;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能量各不相同,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故选项错误;
C、第一层为最外层时,rm{2}个电子就稳定了;故错误;
D、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少于rm{4}个,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rm{4}个,但非全部,如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rm{1}个,稀有气体元素氦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rm{2}个;故错误;
故选A.
根据原子的定义和结构解答:核外电子绕核运动,能量低的离核近,当第一层为最外层时,rm{2}个电子就稳定;并根据不同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分析.
明确核外电子的排布和不同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才能正确解答.【解析】rm{A}4、B【分析】解:rm{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是利用氢气的密度小;属于物理性质;
B;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是利用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镁燃烧生成了氧化镁,所以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属于化学性质;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易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滴的缘故,属于物理性质;
D;铜丝用做电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rm{B}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rm{.}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rm{.}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解析】rm{B}5、C【分析】【分析】
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常用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解答】rm{垄脵}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正确;
rm{垄脷}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用木炭代替;因为木炭燃烧能够生成气体,不能测定氧气的含量,正确;
rm{垄脹}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rm{(}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rm{)}冷却后气压减小,打开弹簧夹会发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正确;
rm{垄脺}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错误;
rm{垄脻}图Ⅱ所示装置是图Ⅰ的变型;用一个底部损坏的试管代替了集气瓶,用水槽代替了烧杯,也是密封了一部分空气,当红磷燃烧结束后,由于红磷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造成体积变小,会使试管内液面上升,上升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正确;
rm{垄脼}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能够导致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的水小于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错误;
rm{垄脽}本实验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错误。
故选C。【解析】rm{C}6、D【分析】解:水蒸气和灼热的焦炭反应的过程中;焦炭跟氧发生了氧化反应,在反应中做还原剂.
故选D.
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在反应中做还原剂;含氧化合物失去氧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在反应中做氧化剂.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解析】rm{D}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7、AC【分析】解:rm{A}离核越远的电子能量越高;故A说法错误;
B;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故B说法正确;
C;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C说法错误;
D;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故D说法正确。
故选:rm{AC}
A;根据离核越远的电子能量越高考虑;
B;根据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考虑;
C;根据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D;根据原子核的体积很小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原子的结构,知道原子中各量的质量关系。【解析】rm{AC}8、AC【分析】【分析】根据若一种元素组成的是纯净物,则是单质;若一种元素组成的是不同的单质,则是混合物进行分析。【解答】若一种元素组成的是纯净物,则是单质;若一种元素组成的是不同的单质,则是混合物。故选AC。【解析】rm{AC}9、AC【分析】解:A;酒精灯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故选项A不正确;
B;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故选项B正确;
C;酒精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四分之一;少于三分之二,故选项C不正确;
D;给物质加热时;酒精灯火焰要对准试管内被加热的物质,故选项D正确;
故选:AC。
根据酒精灯的实验室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本题考查酒精灯的实验室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的知识,并应用于解题.【解析】AC10、CD【分析】
A;氢氧化钠、碳酸钠的溶液都呈碱性;随着与稀盐酸的反应溶液的pH逐渐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盐酸过量时溶液呈酸性;图所表示的溶液pH变化逐渐变大至呈碱性与实验事实相反;故A不正确;
B;稀加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时;溶液质量增加与稀加稀盐酸的量相等;而与碳酸钠反应时由于放出气体,溶液增加量小于所滴加的稀盐酸的量;图所示的溶液增加的曲线没有完全反映出这一增加量的不同;故B不正确;
C;开始滴加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产生气体;至氢氧化钠安全反应后,盐酸开始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图示的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与反应事实相符;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都生成氯化钠;所以,随稀盐酸的滴加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持续增加,至恰好完全反应后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变化;图示过程与反应事实相符,故D正确;
故选CD.
【解析】【答案】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即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向其混合溶液中滴加的稀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稀盐酸继续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11、AB【分析】
A;镁带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红磷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故选项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AB.
【解析】【答案】A;根据镁带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2、原子论|分子学说【分析】【解答】解: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论﹣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故答案为:原子论;分子学说。
【分析】根据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在化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回答.13、倒放|向着手心|紧挨着|盖上瓶塞|放回原处【分析】【解答】解:向试管里添加稀盐酸时;先将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防止污染试剂,瓶上的标签要向着手心,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地向试管中倒入稀盐酸,倒完后,立即盖上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故答案为:倒放;向着手心,紧挨着,盖上瓶塞,放回原处.
【分析】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解答.14、略
【分析】解:(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如干冰是由CO2构成的;金刚石是由C原子构成的,氯化钾是由K+离子、Cl-离子构成的;
(2)乙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乙炔分子和氧分子,没有改变的粒子是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
(3)从微观上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4)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所以是两种不同是原子是应为它们的质子数不同;
(5)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
①X表示质子数;该粒子有3个电子层;Y是最外层电子数,与粒子的化学性质关系非常密切.
②当x=12时;该粒子为镁.
答案:
(1)分子;原子;离子.CO2;C;K+、Cl-;
(2)C2H2、O2;C;H、O;
(3)多种分子;一种分子;
(4)质子;中子、电子、质子数;
(5)①质子数;3、化学性质;②Mg.
()1)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气态非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由分子构成的;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固态非金属单质,由金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和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稀有气体单质,一般是由原子构成的;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由离子构成的;进行解答本题.
(2)根据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解答;
(3)根据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定义解答;
(4)根据原子的构成及不同原子的根本区别解答;
(5)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内数字为原子的质子数;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据此分析回答.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这是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基础.【解析】分子;原子;离子;CO2;C;K+、Cl-;C2H2、O2;C、H、O;多种分子;一种分子;质子;中子;电子;质子数;质子数;3;化学性质;Mg15、(1)2N2
(2)5SO42-
(3)Na2CO3
(4)【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rm{(1)}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时,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rm{2}个氮分子可表示为:rm{2N_{2}}故填:rm{2N_{2}}rm{(2)}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rm{1}个电荷时,rm{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时,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rm{5}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rm{5SO_{4}^{2-}}故填:rm{5SO_{4}^{2-}}rm{(3)}在碳酸钠中,钠元素显rm{+1}价,碳酸根显rm{-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所以碳酸钠的化学式可表示为:rm{Na_{2}CO_{3}}故填:rm{Na_{2}CO_{3}}rm{(4)}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rm{+3}价可表示为:rm{overset{+3}{Al}(OH{)}_{3}}故填:rm{overset{+3}{Al}(OH{)}_{3}}rm{overset{+3}{Al}(OH{)}_{3}
}【解析】rm{(1)2N_{2}}rm{(2)5SO_{4}^{2-}}rm{(3)Na_{2}CO_{3}}rm{(4)overset{+3}{Al}(OH{)}_{3}}rm{(4)overset{+3}{Al}(OH{)}_{3}
}16、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碳碳+氧气二氧化碳【分析】解:rm{(1)}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rm{dfrac{4}{5}}是氮气rm{.}丙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rm{.}二氧化碳是甲气体和碳反应生成的,所以甲是氧气rm{.}丁是碳rm{.}故填: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碳.
rm{(2)}碳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故填:碳rm{+}氧气rm{overset{{碌茫脠录}}{rightarrow}}二氧化碳。
可以根据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了碳的化学性质方面的内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rm{overset{{碌茫脠录}}{
rightarrow}}【解析】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碳碳rm{+}氧气rm{overset{{碌茫脠录}}{rightarrow}}二氧化碳rm{overset{{碌茫脠录}}{
rightarrow}}17、②⑤④>⑤>②=③>①【分析】解:A物质在20℃是的溶解度使37.2g,在25℃时的溶解度是41.4g,所以25℃时的溶解度大于37.2g,小于41.4g,①是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7.1%;
加入4.2g固体A,溶质变成41.4g,所以②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9.3%;
升温到60℃,溶解度为55.2g,所以③是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9.3%;
加入10gA,固体变成51.4g,所以④是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33.9%;
降温到50℃,溶解度为45.8g,所以⑤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31.4%;所以。
(1)属于饱和溶液的是溶液②⑤;
(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④>⑤>②=③>①。
故答案为:(1)②⑤;
(2)④>⑤>②=③>①。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表可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主要考查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记忆即可完成。【解析】②⑤④>⑤>②=③>①18、Cl23CO2Fe【分析】解:(1)氯气的化学式为Cl2,故填:Cl2;
(2)3个二氧化碳分子就是在二氧化碳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3,故填:3CO2;
(3)金属铁的化学式为Fe;故填:Fe。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解析】Cl23CO2Fe19、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分析】解:A是指原子序数;B是指元素符号、C是指元素名称、D是指相对原子质量。
故填: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解析】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20、略
【分析】
(1)蓝墨水含有色素和水;故属于混合物;
(2)由此实验可以看出:酒精分子和色素分子在同种介质(如粉笔)中的运动速度不同;滤纸条和粉笔在该实验中所起作用相同;故用滤纸条代替粉笔重复上述实验,也能得到相似的实验现象.该实验的原理不能分离混合物.
故答案为:(1)混合物;(2)①②.
【解析】【答案】混合物是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纯净物是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分析该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推测是否正确.
四、计算题(共2题,共20分)21、物理化学提供光能【分析】解:蜡烛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人们利用蜡烛燃烧这个变化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光能.
故填:物理;化学;提供光能.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解析】物理化学提供光能22、略
【分析】
(1)CaCO3中各元素质量比Ca:C:O=40:12:(16×3)=10:3:12.
(2)CaCO3中C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
(3)设需要含杂质5%的石灰石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1-5%)x44g
x≈105.3g
故答案为:(1)10:3:12;(2)40%;(3)需要含杂质5%的石灰石105.3g.
【解析】【答案】(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制取44gCO2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需要含杂质5%的石灰石的质量即可.
五、探究题(共4题,共32分)23、rm{(1)}耗尽集气瓶内氧气
rm{(2)}产生大量白烟红磷rm{+}氧气rm{xrightarrow{{碌茫脠录}}}五氧化二磷;烧杯中水回流至集气瓶标记的五分之一处
rm{(3)}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红磷的量不足rm{(}或者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rm{)}
rm{(4)}氮气;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分析】【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注意事项分析;根据红磷的燃烧现象、反应结合压强知识分析,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消耗了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会压着水进入集气瓶;根据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及氮气的性质分析解答即可。【解答】rm{(1)}红磷燃烧消耗完集气瓶中氧气,才能使测量更准确,所以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故答案为:红磷燃烧消耗完集气瓶中氧气,才能使测量更准确,所以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故答案为:耗尽集气瓶内氧气;rm{(1)}点燃红磷,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rm{(2)}点燃红磷,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rm{+}氧气氧气rm{(2)}rm{+}产生大量白烟;红磷rm{xrightarrow{{碌茫脠录}}}氧气五氧化二磷;由于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消耗了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小,所以,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液面上升在一等分刻度处,故答案:五氧化二磷;烧杯中水回流至集气瓶标记的五分之一处;rm{+}rm{xrightarrow{{碌茫脠录}}}rm{(3)}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红磷的量不足rm{(3)}或者未冷却室温打开止水夹实验结束后,发现烧杯中水回流少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分析可能的原因是: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或者红磷的量不足或者未冷却室温打开止水夹等等,故答案:
rm{(}由于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红磷熄灭,剩余主要气体是氮气,剩余红磷熄灭,说明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烧杯中水上升到约五分之一处,不能继续上升,说明氮气难溶于水,故答案:氮气;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rm{)}【解析】rm{(1)}耗尽集气瓶内氧气rm{(2)}产生大量白烟红磷rm{+}氧气rm{xrightarrow{{碌茫脠录}}}五氧化二磷;烧杯中水回流至集气瓶标记的五分之一处rm{(3)}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红磷的量不足rm{(}或者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rm{)}rm{(4)}氮气;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4、(1)相等
(4)小洁小刚设计的实验中,装置没有密封,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5)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个数及质量不变【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也考查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实验的评价。在设计验证质量守恒的实验时要考虑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组装装置时注意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解释质量守恒定律要从原子的角度分析。【解答】rm{(1)}结合题干中提供的探究过程,可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故填:相等;结合题干中提供的探究过程,可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故填:相等;
rm{(1)}小洁用的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没有气体逸出,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由于小刚设计的实验rm{(4)}小洁用的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没有气体逸出,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由于小刚小洁;小刚设计的实验中;装置没有密封,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rm{(4)}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故填: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个数及质量不变。中使用的敞口容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烧杯,所以剩余的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物的总质量减少了;故填:【解析】rm{(1)}相等rm{(4)}小洁小刚设计的实验中,装置没有密封,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rm{(5)}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个数及质量不变25、(1)A
(2)红磷在装置内燃烧;发出大量白烟,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在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容器容积的五分之一。
【改进实验】环保;同时也利于实验的结果的准确。
(3)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气密性不够好或没有等到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
(4)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5)不能成功,碳粉与氧气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分析】【分析】
本考点是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实验中要注意装置的严密性、所用药品的量、生成物的状态、氧气不足五分之一的误差分析、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等,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解答】
【设计实验】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的rm{A}rm{B}两套装置:
rm{(1)}实验rm{A}和rm{B}的区别在于红磷的位置,而这一点与氧气的密度有关,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所以红磷在稍微低的位置更利于反应的进行,也更利于氧气的消耗,所以实验设计rm{A}更合理;
r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注塑斜齿轮课程设计
- 线上课程设计和流程
- 需水量预测课程设计
- 需求工程培训课程设计
-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 电能与磁的转换课程设计
- 2024跨境电子商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仓储解决方案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版铁路运输包装合同规范3篇
- 2024版股权置换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含解析)
- 《少儿主持人》课件
-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西藏拉萨市柳梧新区城市投资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 储罐维护检修施工方案
- 地理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 2024 消化内科专业 药物临床试验GCP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设计规范应急预案
- 2024-2030年中国电子邮箱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基础设施零星维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人力资源 -人效评估指导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