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59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烹饪用的调味品与足量水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黄酒C.白糖D.橄榄油2、为了进一步改善郑州市空气质量,创造更加适宜的人居环境,你觉得下列措施中与改善空气质量无关的是()A.加大煤改电、煤改气力度,推广使用清洁能源B.减少学生户外运动时间,避免呼吸道疾病C.加大老旧机动车更新力度,提高尾气排放标准D.抓好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和管理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gA物质和5gB物质充分反应后一定生成10gC物质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和一定等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C.镁带燃烧后质量增加,所以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蜡烛燃烧的生成物质量总和小于参加反应的蜡烛的质量4、某同学探究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的反应过程后,应用数学图象表示出容器内有关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其中正确的是()A.B.C.D.5、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生活用品.在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A.离子B.原子C.分子D.元素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形成的单质()

A.常温下为固态。

B.在空气中含量也最多。

C.可用来灭火。

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7、我们观察到蜡烛有以下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蜡烛是白色的圆柱体。

B.切一块石蜡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

C.点燃烛芯;蜡烛可以燃烧。

D.蜡烛质地较柔软。

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8、下列各组内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一定有沉淀生成的是()A.Ba(NO3)2、H2SO4、HClB.Fe2(SO4)3、NaOH、HClC.CaCl2、Na2CO3、HNO3D.AgNO3、NaCl、H2SO49、要把盐酸、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透明溶液鉴别开来,下面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所加的试剂和先后顺序合理的是()A.BaCl2溶液、稀HNO3、石蕊试液B.酚酞试液、AgNO3溶液、稀HNO3C.稀HNO3、石蕊试液、BaCl2溶液D.AgNO3溶液、石蕊试液、稀HNO310、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高锰酸钾常温下就能产生氧气B.要使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C.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不是催化剂,而是反应产物D.氧气中的氧元素来自于高锰酸钾11、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已知X、Y在化合物中均为+2价)A.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X<YB.t1时,消耗盐酸的质量:X=YC.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D.t3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12、点燃某气体后,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出现.把烧杯迅速倒过来,立即向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摇荡,石灰火变浑浊.该气体可能是()A.CH4B.H2C.COD.CO和H2的混合物13、“达菲”是治疗人类感染禽流感的一种药物,而合成“达菲”的主要原料莽草酸(分子式C7H10O5)存在于我国盛产的八角茴香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莽草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2:5:40

B.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7

C.每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有22个原子。

D.莽草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1%

14、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B.水--氢气+氧气C.氧化钙+水--氢氧化钙D.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①小苏打②氮气③熟石灰④干冰”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____

(2)要使舞台上出现烟雾缭绕的景象可用____

(3)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的是____.16、(2014秋•于洪区期末)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可燃物质燃烧的条件;探究如下:

(1)取一支大试管;往里加2mL30%的过氧化氢溶液;

(2)用镊子取一块白磷投入到试管中;可看到白磷并不燃烧;

(3)往试管里滴加5滴碘化钾溶液;不一会儿,可观察到白磷先熔化,继而燃烧起来,发出火光,并伴有白烟生成.

[提示:过氧化氢(H2O2)易溶于水;在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一种常见液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试回答:

(1)碘化钾的作用是____.

(2)过氧化氢的作用是____.

(3)通过该实验的探究,你总结出物质燃烧的条件为____.

(4)瓦斯(主要成分甲烷)爆炸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一种.为了生产安全,要求井下通风状况良好,控制天然气浓度在1%以下;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挖掘时防止和减少摩擦火花的产生.上述措施可以防爆是因为破坏了燃烧的某些条件,分别是____,____.17、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网上看到:茶叶是碱性食品;喝茶可以溶浴解脂肪而减肥,他们设计了探究的课题是:比较不同产地茶叶泡出液的酸碱度及茶水是否能溶解脂肪而有减肥作用.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从市场上购买了三种不同产地的茶叶;编号为A.B.C.

②取A;B、C三种茶叶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开水冲泡.

③用pH试纸分别到杯中蘸取A.B.C三种茶叶的泡出液;和标准比色卡比对'测得它们的pH分别为5.4;6.3、6.0.

④将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的脂肪小块;分别放入盛有三种茶叶泡出液的相同杯中,在37℃的温度下保温5小时后,分别滤出脂肪块,吸干表面水分并称量.根据脂肪块在茶水中浸泡前后的质量变化(不考虑脂肪块吸水),判定茶水能否溶解脂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实验操作步骤中有明显错误的是步骤____(填序号).

(2)在第②步实验操作中“相同的条件主要是指:水的温度、茶叶的质量、冲泡的时间及_____应相同.

(3)组内有的同学认为,第④步实验设计不严密,需要改进的是____.18、现有以下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____(填字母,下同),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填名称),若选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可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___组成发生装置.

(2)某同学利用仪器A与E组成一个贮气装置.当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甲烷(甲烷难溶于水、比空气轻)时,气体应从仪器A的____通入;集满甲烷后将其导出使用时,水应该从仪器A的____导入.该装置还有其他用途,请任举一例____.19、从H;C、O、C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1)最理想的单质燃料____;

(2)具有毒性的气态氧化物____;

(3)可用作补钙剂的盐____;

(4)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20、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放入酒精灯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____处的火柴梗最先碳化,说明____焰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试管应放在酒精灯的____焰上.21、今年5月;中俄签署了东线天然气合作协议.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炭黑或一氧化碳.

(1)CO具有还原性,写出其在工业上的一种具体用途____.

(2)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在高温下与____反应生成CO.

(3)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2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

A.HCl和Ca(OH)2B.H2SO4和Na2CO3C.KCl和CuSO4.D.____.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共4题,共40分)23、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P2O524、在“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中,最后一步是用加热NaHCO3的方法来制取纯碱的,某纯碱生产制得的产品Na2CO3混有少量NaHCO3,为了测定产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取100g混合物加热(2NaHCO3=Na2CO3+H2O+CO2↑,Na2CO3受热不分解),反应过程中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解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过程中生成CO2的质量______g;

(2)100g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

(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25、(2016•海南)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并提纯抗疟疾药物青蒿素(C15H22O5)荣获2015年诺贝尔奖,请计算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直接写出结果)26、根据如图1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b______.

(2)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较纯净的氧气的装置组合为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SO2通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实验室可用如图2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

是→______→______→______→e(填字母),装置中的X是______.

(4)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和适量稀盐酸反应至气泡逸出不明显后;测得其残留液pH等于2,此时取适量反应后溶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3下(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

①BC“平台”段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CD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1题,共8分)27、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A所示实验的错误是____;

(2)图B所示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答出一点即可);

(3)C图中的实验操作会导致的后果是____.

(4)D图中出现的错误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根据溶液的定义来判断本题,知道溶液的特点,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区别.【解答】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在外界条件不变时放多长时间也不会有物质析出,食盐、黄酒、白糖都属于均一、稳定的溶液;橄榄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后形成的是乳浊液.

故选D.【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液的特点尤其是均一性、稳定性.悬浊液和乳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2、B【分析】【分析】A;从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少让煤燃烧去分析解答;

B;从不能减少学生户外运动时间去分析解答;

C;从加大老旧机动车更新力度;提高尾气排放标准,可减少汽车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去分析解答;

D、从抓好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和管理可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去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A;煤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故正确;

B;为了学生的健康可以增大防护措施;但不能减少学生户外运动时间;故错误;

C;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加大老旧机动车更新力度,提高尾气排放标准,可减少汽车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故正确;

D;抓好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和管理可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故正确;

由于题目要求选出与改善空气质量无关的是,故答案为:B.3、B【分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规律,适用于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则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A;由于A和B不一定能恰好完全反应;5gA物质和5gB物质充分反应后不一定生成10gC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和一定等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故选项说法正确.

C;镁带燃烧后质量增加;是因为镁带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属于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

D;蜡烛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物是蜡烛和氧气,则蜡烛燃烧的生成物质量总和大于参加反应的蜡烛,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4、D【分析】【分析】本题情景很新颖,主要考虑质量守恒定律的有关内容: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物质质量不变.结合图形可推测正确答案.【解析】【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种类不变,则图象不能为上升趋势,故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的种类不变,则图象不能有下降趋势,故B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个数不变,则图象不能为下降趋势,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质量不变,则图象正确,故D正确.

故选:D.5、D【分析】【分析】加碘食盐指的是在食盐中加入了含有碘元素的碘酸钾,含氟牙膏是指在牙膏中添加了含有氟元素的物质等.【解析】【解答】解:“加碘食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中的“碘、氟、钙”指的是在食盐、牙膏、牛奶中添加了相应的元素,故选D.6、D【分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所形成的单质是氧气,氧气常温下是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居第二位,它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故选D.

【解析】【答案】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它能形成的单质是氧气,根据氧气的性质判断.

7、C【分析】

A;蜡烛是白色的圆柱体;为物理性质,故A错误;

B;切一块石蜡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小,为物理性质,故B错误;

C;点燃烛芯;蜡烛可以燃烧,可燃性为化学性质,故C正确;

D;蜡烛质地较柔软;软硬为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解析】【答案】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8、AD【分析】【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物质的溶解性来分析能够反应且有沉淀生成.【解析】【解答】解:A、Ba(NO3)2、H2SO4能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故A正确;

B、Fe2(SO4)3;NaOH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但若盐酸过量,则最后没有沉淀生成,故B错误;

C、CaCl2、Na2CO3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但若硝酸过量,则最终没有沉淀,故C错误;

D、AgNO3;NaCl能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且不溶于硫酸,则最终有沉淀生成,故D正确;

故选AD.9、AC【分析】【分析】根据酸可以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会生成沉淀,银离子和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生成沉淀进行分析;由于滴加试剂的先后顺序的不同,会使最后滴加的试剂发挥不出鉴别作用,而无法把鉴别做下去.【解析】【解答】解:A、先加BaCl2,Na2CO3和H2SO4均会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BaCO3溶解而BaSO4不溶,则可区分出Na2CO3和H2SO4,剩下的HCl、NaOH、KNO3为一酸;一碱、一中性;加石蕊即可区分,故可达区分目的;

B、先加酚酞可区分出变红的Na2CO3、NaOH;加稀HNO3可区分出NaOH和Na2CO3;但加AgNO3会生成AgCl和Ag2SO4沉淀无法区分HCl和H2SO4;达不到区分目的;

C、利用稀HNO3区分出Na2CO3,再利用石蕊试液区分出NaOH、KNO3,因为HCl和BaCl2不反应,H2SO4与BaCl2产生白色沉淀;故可达区分目的;

D、与C选项相似,但在区分HCl和H2SO4时换了AgNO3,而HCl和H2SO4无法利用AgNO3加以区分.

故选AC.10、CD【分析】【分析】A;高锰酸钾分解需要加热;

B;加热高锰酸钾生成氧气不需要催化剂;

C;据反应原理解答;

D、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守恒解答.【解析】【解答】解:A;高锰酸钾分解需要加热;故错误;

B;加热高锰酸钾生成氧气不需要催化剂;故错误;

C;加热高锰酸钾生成二氧化锰、锰酸钾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反应生成物,正确;

D;生成的氧气中的氧元素来自于反应物高锰酸钾;正确;

故选:CD.11、BC【分析】解:A;已知X、Y在化合物中均为+2价;则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反应生成的氢气越多,因此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X<Y,该选项说法正确;

B、消耗盐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也相等,而t1时;生成氢气质量不相等,因此消耗盐酸质量不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t2时;金属完全反应,消耗金属的质量是X=Y,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t3时;金属完全反应,消耗金属的质量:X=Y,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C。

金属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决定于反应的盐酸质量;即反应的盐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相等;

完全反应后盐酸过量;金属完全消失。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析】BC12、AD【分析】【分析】烧杯有水珠说明有水生成,注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存在,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解此题.【解析】【解答】解:根据烧杯内壁有水出现和石灰水变浑浊可以看出燃烧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气体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故选:AD.13、BD【分析】

A;根据元素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

可推出莽草酸(分子式C7H105)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10):(16×5)=42:5:40;

故A对;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所以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7+1×10+16×5=174;

故B错;

C;根据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等于各元素右下角的数字之和;所以一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有原子个数为:7+10+5=22;

故C对;

D、根据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莽草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00%=48.3%;故D错.

故选BD

【解析】【答案】A;元素质量比等于物质中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元素原子量之和进行计算;

C;根据原子个数等于右下角数字之和;

D、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计算.

14、BD【分析】【分析】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A;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水--氢气+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C;氧化钙+水--氢氧化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B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略

【分析】【分析】物质的用途主要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先了解物质的性质,再推断其用途.【解析】【解答】解:(1)熟石灰显碱性;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

(2)干冰升华能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液谪,形成雾气,造成烟雾缭绕的景象.

(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能和面发酵后形成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食品疏松多孔,可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故答案为:(1)③;(2)④;(3)①.16、略

【分析】【分析】(1)往试管里滴加5滴碘化钾溶液,不一会儿,可观察到白磷先熔化,继而燃烧起来”,说明碘化钾起了催化剂的作用;(2)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能提供物质燃烧的助燃剂;(3)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考虑;(4)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解析】【解答】解:(1)没有加入碘化钾;反应很慢,加入碘化钾,反应加速,说明碘化钾的作用为催化作用;

(2)过氧化氢分解;碘化钾起催化作用,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过氧化氢的作用是分解产生氧气并提供能量;

(3)通过该实验的探究,总结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为:可燃物与O2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4)此题从侧面考查灭火原理;而灭火则去掉三个条件中的一个便可.上述措施可以防爆是因为破坏了燃烧的某些条件,分别是:移除了可燃物;控制温度在着火点以下.

故答案为:(1)催化作用(作催化剂);

(2)分解产生氧气并提供能量;

(3)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移除可燃物;控制温度在着火点以下.17、略

【分析】【分析】测定溶液pH的正确方法是: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处理后的废水;滴在pH试纸上,把变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

实验过程中药严格控制变量和常量;

水也可能会溶解脂肪.【解析】【解答】解:(1)以上实验操作步骤中有明显错误的是步骤③;步骤③中,用pH试纸分别到杯中蘸取A.B.C三种茶叶的泡出液中,这是不正确的;

(2)在第②步实验操作中“相同的条件主要是指:水的温度;茶叶的质量、冲泡的时间及水的质量应相同;

(3)第④步实验设计不严密;是因为没有做对比试验,这样得出的结论可能是不正确的;

需要改进的是:设置对照实验;即另取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的脂肪小块,放入和茶叶泡出液相同的杯中,并且在杯中放入相同体积的水,在37℃的温度下保温5小时后,分别滤出脂肪块,吸干表面水分并称量.

故填:③;水的质量;设置对照实验.18、略

【分析】【分析】(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若选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符合“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则可选择发生装置.

(2)某同学利用仪器A与E组成一个贮气装置.当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甲烷(甲烷难溶于水、比空气轻)时,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导管.该装置还有其他用途,请任举一例,如可用于气体除杂或干燥装置.【解析】【解答】解:(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C、D、F,还缺少的仪器是玻璃棒;若选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符合“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可选用上述仪器中的BE组成发生装置.

(2)某同学利用仪器A与E组成一个贮气装置.当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甲烷(甲烷难溶于水、比空气轻)时,气体应从仪器A的b通入;利用排水收集气体;集满甲烷后将其导出使用时,水应该从仪器A的a导入.该装置还有其他用途,请任举一例:可用于气体除杂或干燥装置.

故答为:(1)C;D、F玻璃棒B、E

(2)ba可用于气体除杂或干燥装置(合理给分)19、略

【分析】

(1)氢气资源丰富;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所以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2)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氧气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缺氧,所以一氧化碳有毒;

(3)用作补钙剂的盐必须含有钙元素;还需要有酸根离子,所给元素中可组成碳酸根,所以该盐是碳酸钙;

(4)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结合;所以组成的碱是氢氧化钙.

故答案为:(1)H2;(2)CO;(3)CaCO3;(4)Ca(OH)2.

【解析】【答案】(1)根据氢气的三大优点考虑;(2)根据一氧化碳的毒性考虑;(3)根据钙盐的写法考虑;(4)根据碱的组成考虑.

20、略

【分析】【分析】根据酒精灯的灯焰分为三部分:内焰、外焰、焰芯,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我们一般用外焰加热解答.【解析】【解答】解:酒精灯的灯焰分为三部分:内焰;外焰;焰芯;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当把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时,外焰部分最先变黑,所以加热时,试管应放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

答案:两边外外21、略

【分析】【分析】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推断其用途.【解析】【解答】解:(1)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将金属氧化物还原出来;故可冶炼金属;

(2)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在高温下与碳反应生成CO;

(3)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故答案是:(1)冶炼金属或炼铁或做燃料;(2)碳或炭黑或焦炭或C;(3)CO2与H2O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或生成了碳酸或H2O+CO2═H2CO3.22、略

【分析】【分析】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生成的物质中必须有沉淀或气体或水,复分解反应才能够进行;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下列物质混合能否生成水、或沉淀、或气体,从而判断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解析】【解答】解:A、HCl和Ca(OH)2溶液混合时;有水生成,所以会发生复分解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H2SO4和Na2CO3混合时;由气体二氧化碳生成,所以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KCl和CuSO4溶液混合时;既无沉淀又无水也无气体产生,不会发生复分解反应;故C符合题意;

D、此题答案不唯一,例如;KCl和NaNO3既无沉淀又无水也无气体产生;不会发生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是:C;KCl和NaNO3.四、计算题(共4题,共40分)23、略

【分析】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2)图①中铜片上的白磷接触氧气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接触氧气不燃烧;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氧气;通过“图①中水中白磷不燃烧和图②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后燃烧”的实验现象比较,也能得出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氧气;

(3)图①中;铜片上的红磷;白磷都接触氧气,但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证明了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同时也证明了可燃物燃烧还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白磷保存在水中一方面可以使其与空气隔绝;另一方面也可保持其温度在着火点以下.

故答案为:(1)4P+5O22P2O5;

(2)氧气;水中;

(3)高;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BC.

【解析】【答案】(1)根据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

(2)根据图中的白磷红磷相同的条件和不同条件分析;

(3)根据图中的白磷红磷相同的条件和不同条件分析;

(4)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灭火原理是破坏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24、略

【分析】

(1)有图象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22g

(2)设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为x

2NaHCO3Na2CO3+H2O+CO2↑

16844

x0.22g

=

x=0.84g

(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00%=99.16%

答:(2)100g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为0.84g

(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99.16%

【解析】【答案】根据图象可知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22克,而要求出NaHCO3的质量和Na2CO3的质量分数,最关键的是要知道只有NaHCO3加热时会出现二氧化碳气体,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通过方程式来推导出NaHCO3的质量,从而就容易求出Na2CO3的质量分数.

25、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

答: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分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