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10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这些水生动物中,哪一组都是无脊椎动物()A.海龟、鱿鱼B.海蛰、青蛙C.蜘蛛蟹、章鱼D.鲤鱼、河蚌2、植物园引进了一种稀有花卉;技术人员想在短时问内将其大量繁殖,比较理想的方法是。

A.种子繁殖B.组织培养C.扦插D.压条。

3、生态系统的种类多样,各有不同的特点。调节能力最强和最弱的生态系统分别是()A.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4、对“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的正确叙述是()

A.有四个营养级;2个次级消费者。

B.有3个营养级;1个次级消费者。

C.鹰是第四营养级;三级消费者。

D.昆虫是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5、两栖动物的幼体和成体分别生活于()

A.陆地和水中。

B.潮湿陆地和水中。

C.水中和潮湿陆地。

D.都生活于水中。

6、(2016•青岛)下列各组病症中,由同一种激素分泌紊乱所引起的是()A.呆小症和侏儒症B.巨人症和大脖子病C.糖尿病和坏血病D.侏儒症和巨人症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7、“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A.是先天性行为B.是学习行为C.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8、下列各项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A.月季花的种子种下去,长出的幼苗始终是月季B.狗的后代始终是狗C.父母亲会讲英语,女儿也会讲英语D.黑色的母兔生出白色小兔子9、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异都是由环境所引起的B.变异不一定能遗传C.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D.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10、在下列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中,哪项是不属于适于寄生生活的()A.身体呈圆柱形B.体表有角质层C.生殖器官发达D.消化管结构发达11、下列各种生物中,真正属于鱼类的是()A.鲸鱼B.章鱼C.鳕鱼D.鲟鱼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2、如图表示动物运动的结构及其过程的概念图;请将它补充完整.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13、仔细观察下面的五幅图;回答图后的问题:

(1)以上五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内有____.

(2)图中的青蛙的发育方式是____.

(3)图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且在结构上最高等的动物是____.

(4)对于珍稀濒危动物可采取就地保护中的____方法.14、请分析米勒设计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处的气体模拟的是____;在B处的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的是原始地球条。

件下的____.

(2)经过一周后,对C装置中的产物进行分析,发现有____生成.

(3)D装置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下的____过程.

(4)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____的过程是完全可能的.

15、利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应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注视目镜____.16、【题文】遗传学上把亲子代间的相似性叫做__________,把亲子代间和子代之间的差异叫做__________,把同一物种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做__________。17、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____所决定的行为,称为____;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的作用,由____和​____而获得的行为,称为____。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0分)18、泡菜是我国北方人民广泛喜爱的一种菜肴;但在腌制过程中,由于一些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某校自然科学课外研究小组为了了解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及其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以及泡菜在加热煮熟状态下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1)选1;2、3号容量相同的泡菜坛;分别加入0.6kg的新鲜莲花菜;

(2)再在坛中加满煮沸过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1溶液。

(3)封坛前分别测量各坛中液体未加热和煮沸后亚硝酸盐的含量;

(4)用水封坛;放在15~20℃环境中;

(5)以后每隔4天测量一次;直至泡菜腌熟能够食用为止,周期约为15天。所得数据见表1和表2

表1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未加热)。亚硝酸盐含量(mg/kg)

时间1号坛2号坛3号坛封坛前5第4天第8天第12天0.10.050.2第16天0.10.050.2表2

。亚硝酸盐含量(mg/kg)

时间未加热加热煮熟后1号坛2号坛3号坛1号坛2号坛3号坛3号坛封坛前5第4天第8天第12天0.10.050.2第16天0.10.050.2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项研究中;要取同样处置的3只坛的目的是什么?______。

(2)请根据表1中的数据;以时间为横坐标;亚硝酸盐含量为纵坐标,绘制只坛内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______。

(3)根据曲线及表1;表2中的数据;你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______。

(4)该项研究的设计存在着一个较明显的缺陷,你认为是什么?______。19、、(6空,每空2分)探究小组用叶片进行了两个实验,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甲图所示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过程中的步骤。实验后,如果将变蓝的叶片制成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叶肉细胞中变蓝色的结构应该是。(2)如果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如何设置对照?。绿叶制造淀粉过程中能量的转变是。(3)乙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叶片的下表皮,气孔是由图中的[]围成的,阳光照射时,从气孔散失出来的气体有。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16分)20、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适应者生存下来并不断的延续和发展。有关生物进化的研究总是与遗传学分不开,请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1)豌豆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植物实验材料,原因之一是它具有很多明显的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比如豌豆豆荚的绿色和黄色、种子的______________等。已知豆荚的绿色(B)对黄色(b)为显性,现将纯种绿色豌豆授以纯种黄色豌豆的花粉,则该植株所结豌豆豆荚的颜色及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2)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实验材料,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和残翅两种类型,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用G、g表示。下表为三组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请据表分析回答:。实验组别二三三亲代的性状表现长翅×长翅长翅×长翅长翅×长翅子代性状表现及数目长翅5210176残翅4902525根据第______组实验结果可判断果蝇翅型的显性性状;第一组杂交实验的子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现有一只长翅雄果蝇,为了检测其基因组成,让它与残翅雌果蝇交配,产生足够多的后代,请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写现象及结论):①子代全为长翅则该雄果蝇的基因组成为GG;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一个风力较大的小岛上,多数果蝇是残翅的,从是否利于生存的角度分析,果蝇的残翅属于________变异;从能否传给后代的角度分析,果蝇的残翅属于_________变异;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21、.取黑鼠的胚胎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到灰鼠的去核受精卵内,进行胚胎体外发育,将胚胎植入白鼠的子宫内继续发育,请问:①该白鼠生下的小鼠的体色是____。②通过以上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③请判断出这三只鼠的性别。(填写:雌或雄)黑鼠:____;灰鼠:____;白鼠:____。22、正常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人的体细胞中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染色体。23、下图是与神经系统有关的概念关系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将概念图补充完整: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从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执行“醉驾入罪”政策。凡是酒后驾驶,检测到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80mg/100ml,就视为“醉驾”,处3~6个月或以上的拘役。请问:“醉驾”过程中,由于酒精麻醉了脑部的______,使驾驶员的操作不协调,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因此,我们应大力宣传“醉驾入罪”政策,提高公民的安全意识。在红绿灯路口,当驾驶员看到红灯亮时及时停车等候,这属于______(选填条件、非条件)反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海龟;青蛙、鲤鱼等,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如鱿鱼、海蛰、蜘蛛蟹、章鱼、河蚌等。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2、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组织培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解答】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另外,该技术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故选B。

【解析】B3、B【分析】解: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

故选:B。

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解答即可。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解析】B4、C【分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在“草→昆虫→食虫鸟→鹰”中;草是第一营养级;昆虫是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食虫鸟是第三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鹰是第四营养级,是三级消费者.

故选:C

【解析】【答案】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二点;一个是明确食物链的概念: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另一个是知道食物链的正确写法.

5、C【分析】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陆两栖.这种动物的皮肤又湿又黏,但并非绝不透水.它们幼体用鳃呼吸,成体后鳃就消失了,用肺呼吸.由于两栖动物的肺不发达,需要利用潮湿皮肤来进行辅助呼吸,因此成体的两栖动物需要呆在潮湿的地带.它们的食物也从水生植物而转为昆虫或小动物.这类动物以青蛙;蟾蜍,蝾螈及大鲵为代表.

故选:C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栖动物的特征.解答时可以幼体和成体的不同特征方面来切入.

6、D【分析】【解答】解:A;呆小症是幼年期体内缺少甲状腺激素导致的;侏儒症是幼年期体内缺少生长激素导致的,A错误;

B;巨人症是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大脖子病是食物中缺碘导致的,B错误;

C;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坏血病是缺维生素C造成的,C错误;

D;侏儒症是幼年期体内缺少生长激素导致的;巨人症是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D正确;

故选:D.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此题考查了激素分泌异常症状,可结合上面表格中的内容来比较记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7、AC【分析】试题分析::“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锥鸟.小鸟这种行为是由遗传因索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选:A、C.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解析】【答案】AC8、CD【分析】解:选项中“月季花的种子种下去;长出的幼苗始终是月季”;“狗的后代始终是狗”、“都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而“黑色的母免生出白色小兔仔”是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因此不属于遗传现象;父母亲会讲英语,女儿也会讲英语,是人的语言习惯,不是生物的性状,因此不属于遗传.

故选C;D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此题考查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需要注意的是生物学上的遗传和变异指的是亲子代之间在性状方面的相似性或差异性【解析】【答案】CD9、BD【分析】解:A;变异有的是由环境所引起的;有的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A错误;

B;变异有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B正确;

C;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C错误;

D;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之一;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没有变异就不存在生物的多样性,也就没有选择的对象,就没有生物的进化,D正确.

故选:BD.

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变异概念、类型和原因.【解析】BD10、A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熟悉线形动物的身体结构以及消化结构、生殖结构是解题关键。【解答】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蛔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消化管结构简单;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这些都是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故选项AD符合题意。故选AD。【解析】AD11、CD【分析】解:A;鲸鱼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B;章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

CD;鳕鱼和鲟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都属于鱼类.

故选:CD.

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关键知道鱼类的主要特征,即: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解析】C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2、神经消化呼吸骨关节【分析】【解答】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所以人体的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动物的行为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运动的完成,不仅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同时还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要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的配合.

【分析】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如高等动物的运动系统.13、略

【分析】

(1)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2)青蛙的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都属于两栖动物,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

(3)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melanoleuca);一般称作“熊猫”,是最高等的哺乳动物,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属熊科,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

(4)就地保护是指在原来的生活区域中对濒危生物实施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1)脊柱.

(2)变态发育.

(3)大熊猫.

(4)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析】【答案】根据动物的分类;两栖动物的发育和珍稀动物的保护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14、略

【分析】

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1)图中B处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正负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闪电.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了条件.

(2)C处为取样活塞;若取样鉴定,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

(3)D装置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下的;经过冷却后,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的过程.

(4)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故答案为:(1)原始大气;闪电;(2)氨基酸;(3)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的;(4)从无机物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解析】【答案】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其结论,据此解答.

15、略

【分析】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两眼都要同时睁开.我们是习惯用右手写字,所以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画图及记录.但有不少同学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喜欢用右眼睁开;左眼闭或左眼睁开、右眼闭,这是不符合实验的观察要求的,这种不良习惯会造成左眼疲劳,同时也不能做到边观察边画图.

故答案为:右眼睁开.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观察时,两眼自然睁开,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画图及记录.

16、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即具有相同的性状;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即性状的差异.如父母都是双眼皮,生的孩子有单眼皮的有双眼皮的,父母和双眼皮的孩子之间就是遗传;父母和单眼皮的孩子之间就是变异,两个孩子之间也是变异.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番茄的圆果和长果,是番茄果实的不同性状,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遗传和变异以及相对性状的概念.解答时可以从遗传变异的概念来了切入.【解析】【答案】遗传变异相对性状17、遗传物质先天性行为环境因素生活经验学习学习行为【分析】【解答】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如大山雀偷吃牛奶;鹦鹉学舌、黑猩猩搬木箱摘取香蕉,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0分)18、减少误差,使结论更可靠①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同;②在腌制后的第4天,亚硝酸盐的含量达到峰值;③在腌制的第12天,亚硝酸盐达到最低值并基本保持不变;④泡菜在加热煮熟后,亚硝酸盐含量不变。该项研究的设计存在着一个较明显的缺陷是:没有设立对照,即需1个与前3个坛同样大小的泡菜坛,在其内加满煮沸过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并用水封,也应与上述实验组同时进行检测。【分析】解:(1)该项研究中;若用一只坛,结论可能具有偶然性。取同样处置的3只坛可以减少误差,使结论更可靠。

(2)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亚硝酸盐含量,对照表中数据描点,然后用光滑曲线连接起来。

(3)根据表中数据及曲线图可以看出: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同;②在腌制后的第4天;亚硝酸盐的含量达到峰值;③在腌制的第12天,亚硝酸盐达到最低值并基本保持不变;④泡菜在加热煮熟后,亚硝酸盐含量不变。

(4)该项研究的设计这三只坛都是煮沸前和煮沸后的对比;并没有设立加入煮沸后的食盐水之后不再加热者沸的对照实验,因此该项研究存在的一个较明显的缺陷是:没有设立对照,即需1个与前3个坛同样大小的泡菜坛,在其内加满煮沸过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并用水封,也应与上述实验组同时进行检测。

故答案为:(1)减少误差;使结论更可靠;

(2)

(3)①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同;②在腌制后的第4天;亚硝酸盐的含量达到峰值;③在腌制的第12天,亚硝酸盐达到最低值并基本保持不变;④泡菜在加热煮熟后,亚硝酸盐含量不变。

(4)该项研究的设计存在着一个较明显的缺陷是:没有设立对照;即需1个与前3个坛同样大小的泡菜坛,在其内加满煮沸过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并用水封,也应与上述实验组同时进行检测。

本题是为了了解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及其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以及泡菜在加热煮熟状态下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根据实验步骤及表中数据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实验过程中变量要唯一,这三只坛都是加热前和加热煮沸后的对照,没有和不加热的对照。

本题是一信息给予与实验设计与评价的题目,难度较大,需根据题中信息结合课本知识认真分析得出结论。注意设计实验时要有对照实验。【解析】减少误差,使结论更可靠①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同;②在腌制后的第4天,亚硝酸盐的含量达到峰值;③在腌制的第12天,亚硝酸盐达到最低值并基本保持不变;④泡菜在加热煮熟后,亚硝酸盐含量不变。该项研究的设计存在着一个较明显的缺陷是:没有设立对照,即需1个与前3个坛同样大小的泡菜坛,在其内加满煮沸过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并用水封,也应与上述实验组同时进行检测。19、略

【分析】试题分析:此题实验要点:一是验证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利用的原理是淀粉遇碘液变蓝;二是探究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实验中主要采用对照的实验方法。(1)甲图所示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过程中的酒精脱色,即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由于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所以如果将变蓝的叶片制成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叶肉细胞中变蓝色的结构应该是叶绿体。(2)如果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用不透光的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放置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如果这一部分遇碘不变蓝,而照光部分变蓝,说明经一昼夜黑暗处处理后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消耗了,光照部分的淀粉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还说明叶片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制造淀粉。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如图所示:(3)由图可知1是表皮细胞;2是保卫细胞;3是气孔,保卫细胞为半月形,因外侧较薄而内侧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并合,气孔闭合。所以明显可推知这株植物的外界供水充足,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在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其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因此阳光照射时,从气孔散失出来的气体有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蒸汽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考点: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气孔的功能结构及开闭原理;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和叶片的表皮。【解析】【答案】(1)脱色(去掉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绿体(2)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3)2保卫细胞;水蒸汽和氧气五、简答题(共4题,共16分)20、(1)圆粒和皱粒绿色、BB

(2)三Gg子代出现残翅则基因组成为Gg

(3)有利可遗传【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变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变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解答】(1)豌豆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植物实验材料,原因之一是它具有很多明显的相对性状,比如种子的圆粒和皱粒、豆荚的绿色和黄色等。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壁的基因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果皮的颜色由母株的基因决定,与授的花粉没有关系,只有胚珠的卵细胞和极核接受了精子的遗传物质,因此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所以将纯种绿色豌豆授以纯种黄色豌豆的花粉,则该植株所结豌豆豆荚的颜色及基因组成分别是绿色、BB。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表格中;第三组亲代都是长翅,子代出现了残翅,表明残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因此果蝇翅型的显性性状为长翅。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和残翅两种类型,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用G;g表示,则长翅是基因型是GG或Gg,残翅的基因型是gg。第三组杂交实验中,亲代长翅果蝇遗传给子代残翅的基因一定是g,因此亲代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是Gg,遗传图解如图1:

第一组杂交实验的子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为Gg,因为亲代长翅与残翅果蝇交配,在子代中长翅与残翅果蝇的比例接近于1:1,遗传图解如图2:现有一只长翅雄果蝇,为了检测其基因组成,让它与残翅雌果蝇交配,产生足够多的后代,请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①若子代全为长翅,则长翅雄果蝇的基因组成为GG;②若后代既有长翅又有残翅且比例接近于1:1;则长翅雄果蝇的基因型为Gg。

(3)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在一个风力较大的小岛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