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二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二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二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二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二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学年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华原始文化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位于辽河上游地区的文化遗址是()A.龙山文化遗址 B.红山文化遗址 C.襄汾陶寺遗址 D.良渚文化遗址【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河上游地区的遗址是红山文化遗址,B项正确;龙山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下游的文化遗存,与题干设问不符,排除A项;襄汾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与题干设问不符,排除C项;良渚文化遗址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良渚街道境内,地处中国长江下游地区,与题干设问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据《殷墟文字丙编》第369片记载,雀(殷的附属方国)进贡龟甲二百五十。这可以用来研究()A.夏朝经济 B.商朝政治 C.西周文化 D.战国军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类题目,时空是商朝时期。根据材料“据《殷墟文字丙编》第369片记载,雀(殷的附属方国)进贡龟甲二百五十。”可知,反映的是殷商时期方国进贡的历史信息,这可以用于研究商朝方国联盟制的相关内容,B项正确;材料信息与夏朝的经济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西周文化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与战国军事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3.下面是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的图片。这些货币的出现,不能推断和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农业的发展 B.冶铸业的发展C.商业的发展 D.各国间商业交流频繁【答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争霸导致诸侯林立,多个政权并存,因此各国有各自的货币,这不利于各国间商业交流,故D符合题意;据各国货币形状可知,多数是农业生产工具形状,这表明当时农业的发展,A不符题意;据各国货币的图片可知,货币多数是金属制作,这说明了当时冶铸业的发展,B不符题意;货币本身就是商业发展的表现,这说明了当时商业的发展,C不符题意。4.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A.士 B.诸侯 C.卿大夫 D.丞相【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有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D项正确;三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不是士,排除A项;秦朝废分封,行郡县,诸侯不属于三公,排除B项;卿大夫属于分封制下的统治阶级,不符合秦朝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5.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东汉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司马迁的《史记》,不虚美,不隐恶,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C.《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D.《九章算术》最早引用了勾股定理的特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汉代(中国)。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文字精练,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不虚美,不隐恶,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B项正确;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排除A项;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排除C项;西汉初期成书的《周髀算经》最早引用了西周初年勾股定理的特例商高定理,排除D项。故选B项。6.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这一政策()A.减少政府税收 B.促进农业发展C.增加交税次数 D.简化税收名目【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推断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唐朝实行租庸调制,以庸代役对农民来说可以让农民在农忙的时候有充足的时间保障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B项正确;以庸代役有利于保障政府的赋税收入,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增加交税次数的信息,租庸调制度也不增加交税的次数,排除C项;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排除D项。故选B项。7.下图传为初唐画家阎立本所作《职贡图》(局部),反映的是外国使节和我国边远少数民族使臣携带贡品来唐朝进贡的生动情景。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①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开放的对外政策②唐代国内外交通联络较发达通畅③唐玄宗轻徭薄赋,知人善任,虚怀纳谏④唐代经济文化的空前发展和繁荣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反映的是外国使节和我国边远少数民族使臣携带贡品来唐朝进贡的生动情景”及所学知识可得,这幅图主要反应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交通畅通,经济相对较为繁荣,也就是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开放的对外政策、唐代国内外交通联络较发达通畅、唐代经济文化的空前发展和繁荣,①②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轻徭薄赋,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不能直接对外国使节和我国边远少数民族使臣携带贡品来唐朝进贡产生直接影响,并且唐玄宗是在唐太宗之后,时间不相符,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点睛】8.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治世局面。史称()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因其年号为“贞观”,史称“贞观之治”,C项正确;“文景之治”出现于西汉,排除A项;“光武中兴”出现于东汉,排除B项;“康乾盛世”出现于清朝,排除D项。故选C项。9.《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主要得益于当时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民族矛盾彻底消除C.南方地区得到开发 D.社会秩序趋于安定【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多,南方较安定,大量北民为躲避战乱南迁,为江南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了南方的发展,C项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排除A项;B项错在消除,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多,南方较安定,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0.《辽史》载:“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这一官制体现()A.行政区划的混乱 B.等级分化的严重 C.统治危机的加深 D.因俗而治的特点【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朝(中国)。从材料“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中可知,契丹设置北面官管理契丹事务,设置南面官管理汉人事务,说明其统治政策的特点是实行因俗而治,D项正确;南北面官制并非地方制度,排除A项;南北面官制度体现了因俗而治,并非等级分化,排除B项;因俗而治有利于巩固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11.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其创立的政治制度对应正确的是()A.契丹——“四等人制” B.西夏——南、北面官制C.金朝——猛安谋克制 D.蒙古——八旗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朝推行猛安谋克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体制,C项正确;元朝推行四等人制,排除A项;辽推行南北面官制度,排除B项;清朝推行八旗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12.这一时期的中国疆城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据此推断,这一时期对应的朝代是()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据所学可知,清朝时期的中国疆城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D项正确;汉朝时期在南方吞并南越与闽越;在西南,西南夷附汉;在西方,设立河西四郡;大宛国附汉;在东北方,乌桓内附;并设有辽东四郡,A项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时期东至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咸海,南到越南顺化一带,北包贝加尔湖,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元朝疆域空前广阔,东起日本海、西抵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南至暹罗,是中国疆域最辽阔的王朝,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3.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是由于()A.程朱理学衰弱 B.商品经济发展 C.农耕经济的强化 D.西学的传播【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可知,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地区出现,在文学上,表现在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B项正确;程朱理学衰弱,在材料中体现的信息不足,排除A项;农耕经济的强化,没有体现,排除C项;西学的传播,在材料中叶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4.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这件事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0年(中国)。根据所学可知,1856-1860年英国和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B项正确;鸦片战争是1840-1842年,主要侵略国是英国,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1895年,主要侵略国是日本,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年–1901年,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D项。故选B项。15.“割让辽东半岛、台湾金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彭湖列岛;赔款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上述是中国近代一场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部分内容。据此推断,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金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彭湖列岛;赔款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北京条约》,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排除D项。故选C项。16.下图出自1845年伦敦出版的《复仇神号亲历记》,描绘了英军占领广州期间到农村劫掠的情形,该图()A.完整地再现了英军在中国的侵略行径B.对研究战争性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C.可用于说明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诉求D.能够印证战争期间英国军队纪律涣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改图描绘了英军占领广州期间到农村劫掠的情形,对于研究战争的侵略性质具有重要史料价值,B项正确;该图局部再现英军在中国的侵略行径,排除A项;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诉求是打开中国的市场,该图无法体现这一诉求,排除C项;材料中只提供了图片,没有其它资料,无法进行印证,排除D项。故选B项。17.1858年清政府与列强议定《天津条约》时,上到咸丰皇帝,下到地方官员,对于公使驻京的条款,都是既恐惧又害怕的。咸丰帝甚至企图通过答应关税全免、增开口岸等条件,来换取取消公使驻京条例。这说明()A.关税在晚清地位不重要 B.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观念C.中国沦为西方殖民地 D.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858年清政府与列强议定《天津条约》时,……咸丰帝甚至企图通过答应关税全免、增开口岸等条件,来换取取消公使驻京条例”可知,清政府仍然存在天朝上国的理念,说明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识,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关税在晚清地位的信息,排除A项;中国沦为西方的殖民地,表示错误,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开放了五口通商口岸,标志着闭关锁国政策走向瓦解,排除D项。故选B项。18.据《广东军务记》记载:“初九、初十日,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冈各乡,复行扰害。由是乡民共愤,鸣锣聚众,杀死逆夷六、七人,余逆脱回……”关于这次中国人抵抗,说法正确的是()A.抗击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具有自发性C.抗英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D.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内容描述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据材料“乡民共愤,鸣锣聚众”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因为英国侵略引发民众义愤,民众自发起来抗英,具有自发性,B项正确;三元里人民抗击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的英国侵略军,而非第二次鸦片战争,排除A项;三元里人民抗英是在英国开始侵略广州后,鸦片战争已经爆发,而非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排除C项;《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D项。故选B项。19.“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该书是()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瀛寰志略》 D.《资政新篇》【答案】A【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据题干“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A项正确;《四洲志》是由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供对外交涉时参考,排除B项;徐继畬撰成《瀛寰志略》,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排除C项;《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仁玕所著,在书中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20.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及《南京条约》附件,英国获得诸多特权,其中英国可以通过其他列强同中国签订的条约中获利的特权是A.五口通商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协定关税 D.通商口岸传教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英国通过其他列强同中国签订条约获利的特权是片面最惠国待遇,B项正确;五口通商是英国直接通过《南京条约》获得的权益,A项错误;协定关税是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C项错误;通商口岸传教权是英国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从中法《黄埔条约》中获得权益的体现,D项错误。2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下列表述,与其初衷最为吻合的是()A.“师夷之长技以制夷”B.“有田同耕,有饭同食”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所学,洋务派创办要富国强兵,以挽救统治危机,因此“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符合题意,主要是解决内忧外患,维护清王朝的统治,D项正确;“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抵抗派的魏源提出的,排除A项;“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是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天朝田亩制度》,排除B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22.如表反映了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租界华人数量变化情况,导致这段时期上海租界华人数量骤变的主要原因是()时间1853年1860年1862年1865年人数约500人30万人最多曾达到70万人13.7万A.租界范围的扩大 B.农民运动的影响C.侵华战争的发生 D.洋务企业的开办【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发生了农民阶级反侵略反封建的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战火波及江浙地区,为躲避战火,地主士绅甚至普通百姓纷纷进入上海租界,导致租界人数猛增。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这些人又纷纷离开租界,导致1865年租界人数猛降,B项正确;租界范围的扩大会导致华人数量增长,但解释不了人数减少,排除A项;这一时期爆发的侵华战争主要是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天津、北京,并未以上海周边地区为主要战场,排除C项;洋务派在上海创办的洋务企业数量、规模有限,虽然因为雇工、经营等原因带来一些人口流入,但不足以导致如此巨大的人口增加,且也不能解释后期华人数量减少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23.如表是小张同学搜集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一些史料,该同学研究的主题应是()1864年英国支持浩罕国首领阿古柏入侵,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1883年法国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1894年朝鲜发生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日本乘机出兵朝鲜A.瓜分中国狂潮 B.甲午中日战争 C.清末边疆危机 D.探索国家出路【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从1864年英国支持浩罕国首领阿古柏入侵并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到1883年法国控制越南并将侵略矛头对准中国,再到1894年朝鲜农民起义后日本乘机出兵朝鲜,这一系列事件都反映了清末时期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C项正确;瓜分中国狂潮发生在甲午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1864年和1883年的事件与甲午战争无关,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而不是探索国家的出路,排除D项。故选C项。24.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描述某运动写道:“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尽入革命军之手。”这一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太平军通过西征,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并控制了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A项正确;洋务运动开始于1861年,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国民革命运动发生在20世纪初,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5.下图为近代某运动的路线及主要活动区域。该运动()A.导致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B.颁布并实施了《资政新篇》C.缘于洋教与民众的冲突 D.未能突破封建秩序和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地图中有“金田”“永安”“天京”等信息,据此可判断,此运动为太平天国运动,其受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影响,最终未能突破封建秩序和思想,D项正确;辛亥革命导致清王朝统治的结束,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了《资政新篇》,但没有实施,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是缘于洋教与民众的冲突,排除C项。故选D项。26.下图所示形势的出现与近代某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该条约产生影响的是()A.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C.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辛丑条约》签订后的中国。据图中所示内容“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条约是《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C项正确;A项为《南京条约》的影响,B项为《马关条约》的影响,排除AB项;D项为《马关条约》签订后,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剧,排除D项。故选C项。27.1897年德国占领胶州湾后,立即出动14家银行筹资,启动了胶济铁路的建设,并要求5年内全部建成青岛至济南间的铁路。德国的举措旨在()A.商品输出、掠夺原料 B.掀起瓜分狂潮C.通过资本输出攫取更多利益 D.建立世界霸权【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7年(德国)。据题干“德国占领胶州湾后,立即出动14家银行筹资,启动了胶济铁路的建设”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列强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德国在中国建设胶济铁路,便于德国攫取更多利益。一方面可以通过铁路向中国市场倾销货物,打压民族产业;另一方面可以占领山东优良矿区,便利掠夺矿产资源,德国通过资本输出攫取更多利益,C项正确;德国在中国修建胶济铁路属于资本输出的表现,排除A项;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但材料中并未涉及对中国的瓜分情况,排除B项;德国建设胶济铁路旨在攫取更多利益,建立世界霸权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28.下图反映的是某同学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上)》所整理的晚清时期某一历史事件所引起的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该图空白处可补充()A.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意识觉醒 B.剿灭义和团运动,改变侵华策略C.中法战争后,强化对台湾的管辖 D.八国联军侵华,东南各省互保【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题干图表反映晚清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崛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导致中央集权进一步削弱和地方势力进一步崛起。符合题干图表反映的趋势,可以补充到空白处,D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导致民族危机加深,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转而改变侵华策略,将清政府变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强化对台湾的管辖加强而非削弱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29.如表一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公司统计表(局部),表所示变化()时间新注册的工业公司数量(个)新增资本总额(万元)1914年8月前1464114.821914年8月至1920年27211743.45A.有利于中国工业结构的均衡发展B.奠定了中国工人阶级壮大的基础C.确保中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D.结束中国工商业受制于西方列强的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4年至1920年(中国)。据统计表可知,1914年—1920年,中国工业公司数量和资本都得到显著提升,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快速发展,工人阶级不断发展壮大,B项正确;近代中国工业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发展滞后,排除A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中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主要原因,排除C项;一战后欧洲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再次陷入困境,说明中国工商业仍然受制于西方列强,排除D项。故选B项。30.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缺乏强大武力作为后盾 B.违背社会进步潮流C.失去帝国主义的支持 D.民主革命派的反对【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民主共和,而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显然逆历史潮流而动,因此必然会失败,B项正确;北洋军阀的武力较为强大,排除A项;当时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做侵略中国的代理人,排除C项;民主革命派反对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之一,并非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31.某学者描述中国近代某一时期:“一个空前混乱的年代,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一个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乱时代,一个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国民思想实现了彻底解放 B.中国的科学思想成果领先世界C.民国初年社会出现新气象 D.文化革新助推新文化运动兴起【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中国近代”、“思想大解放”、“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等信息可知这体现了民国初年社会出现的新现象,C项正确;“彻底解放”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领先世界,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为了革新文化,而非文化革命助推新文化运动兴起,排除D项。故选C项。32.每座城市都见证着自身的历史发展和变迁,下列城市及大事对应不正确的是()A.上海轮船招商局 B.北京公车上书C.南京《天朝田亩制度》 D.广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反向题。时空是:近代(中国)。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在南京而非广州,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洋务派开办了一批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等,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喷。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33.北洋政府于1917年8月,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其背景是中国()A.社会生活新气象出现 B.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C.君主专制统治被推翻 D.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7年的中国。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917年8月,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D项正确;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和撤销两国特权,与中国社会生活新气象出现无关,排除A项;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与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和撤销两国特权关系不大,排除B项;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统治,且与中国收回租界、撤销外国特权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4.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颁布退位诏书:“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该诏书的颁布意味着()A.军阀混战开始 B.封建社会崩溃 C.共和政体确立 D.君主专制瓦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年2月12日(中国)。根据材料“1912年2月12日”“……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和所学可知,宣统皇帝颁布退位诏书意味着清朝的灭亡,君主专制瓦解,D项正确;军阀混战开始于袁世凯死后,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推翻封建主义,封建社会崩溃,排除B项;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中国民国临时约法》,标志着共和政体确立,排除C项。故选D项。3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该规定意在A.防止袁世凯独揽大权 B.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兴起C.成立民国临时政府 D.明确行政权力最终归属【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并结合所学可知,为防止袁世凯独揽大权,维护共和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A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资产阶级革命后,排除B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后,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对临时大总统的限制,“明确行政权力最终归属”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36.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说明五四运动()A.加速了清朝灭亡 B.推动抗战胜利 C.实现了民族独立 D.促进了思想启蒙【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9年(中国)。根据材料“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可得出,五四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启蒙,即在强调五四运动促进了思想启蒙,D项正确;1919年时期清朝已经灭亡,1912年2月已经灭亡,排除A项;抗战胜利是1945年,时间不符,排除B项;五四运动并没有使民族实现独立,排除C项。故选D项。37.“红船精神”孕育于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红船”纪念的历史事件是()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A.中国共产党诞生 B.八七会议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D.遵义会议【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21年(中国)。根据材料“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红船精神”等相关信息可得,这应该是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项正确;“八七会议”于1927年召开,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排除B项;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成立,排除C项;遵义会议于1935年在贵州遵义召开,排除D项。故选A项。38.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这主要得益于()A.三民主义的指导 B.土地革命的开展C.国共合作的建立 D.共产国际的援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背景题。时空范围为1924年至1927年的中国。国民大革命中工农运动之所以能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三大政策背景下,国共合作的建立,C项正确;指导国民大革命的是新三民主义,排除A项;1927年至1937年是土地革命时期,排除B项;共产国际的援助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两党合作的实现方面,而非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39.据统计,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B.民族工业分布不均C.经济主权丧失殆尽 D.社会结构逐渐失衡【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可得出,当时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与沿江地区的城市,内地较少,反映出其分布不均衡,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到纺织,没有体现经济结构,排除A项;C项太绝对,也与材料地匀,排除C项;材料与社会结构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40.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的历史事件是()A.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C.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D.解放区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1927年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B项正确;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了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排除A项;红军长征的结束并不是点燃“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的历史事件,排除C项;解放区土改是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并非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历史事件,排除D项。故选B项。41.某校开展一场关于红军长征的主题展览,分为“战略转移踏征程”、“伟大转折定航向”等六部分。其中“伟大转折定航向”呈现的主要内容应该是A.四渡赤水B.遵义会议C.飞夺泸定桥D.会宁会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伟大转折定航向”是指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故B项正确;AC项是长征途中重要的战役,排除;D项是长征胜利完成的标志,排除。42.19世纪后期,台湾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割台斗争,给占领军以沉重的打击。引发这一斗争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从而引发了19世纪末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C项正确;《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是19世纪前期,排除A项;《天津条约》中没有关于台湾的内容,排除B项;《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是20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C项。43.1912年初,南京传唱着这样一首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根据当时的情景,歌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A.清政府实行“新政”B.武昌起义爆发C.新文化运动兴起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历史事件的时序。根据所学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旧邦新造”中的“新”指中华民国共和政体的建立。故答案为D项。ABC项,清政府实行“新政”是从1901年开始,武昌起义爆发于1911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都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排除。44.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报告中指出,“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基于当时革命需要,中国共产党()A.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 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战线主张【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共三大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不够强大。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三大中共提出与国民党合作,组建革命统一战线,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A项正确;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排除B项;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排除C项;1935中共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A项。45.每座城市都见证着自身的历史发展和变迁,以下图片所示文件均颁布于同一城市,该城市是《天朝田亩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A.上海 B.北京 C.南京 D.广州【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在南京国民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的宪法;《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是南京国民政府在1928年颁布的一部政府组织法。结合上述分析可知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点睛】46.学习历史可以通过合理想象的方法来“重现”历史场景。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的场景是A.福州船政局开工B.街上路人穿西服,互行脱帽礼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社会习俗发生了变化,没有了“下跪”等礼俗,服饰和礼仪发生很大变化,“穿西服”“脱礼帽”与之相符。故答案为B项。ACD项,根据所学可知,福州船政局是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创办于1866年;北伐战争是1926-1927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是1918年,此三项都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排除。47.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挺进大别山【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因此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红军长征,C项正确。北伐是国民大革命的高潮,排除A。秋收起义发生在1927年,排除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点睛:解题关键以“《红星照耀中国》”“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为切入点,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48.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A.国民革命北伐胜利进军B.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1927年4月到1928年中国共产党员构成比例的变化,其中农民党员的比例迅速增加,这与中国共产党开展农村革命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紧密相关,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的结果,故C正确;国民革命北伐时间是1926—1927年,遵义会议是1935年,1937年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B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49.荣德生在其《乐农自订行年纪事》一九一六年条中写道:“时欧战已起外贵内贱余认为可放手做纱、粉,必需品也。”一九一七年条又写道:“时正欧战,粉销不患不畅。”据此判断,他向面粉业和纺织业大量投资的主要原因是()A.原料充足 B.市场扩大 C.资本雄厚 D.政局稳定【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期间(中国)。据材料可知,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欧战,无暇东顾,给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带来“短暂的春天”,由于市场的不断扩大,面粉业和纺织业等民用工业发展较快,B项正确;原料充足是一原因,但非主要原因,排除A项;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尚不雄厚,故其企业多涉足轻工业,排除C项;一战期间,中国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政局并不稳定,排除D项。故选B项。50.1912年,前清官员恽毓鼎到大舞台看戏,“上流社会人垂辫者,唯余等一桌而已”。不久,其友人俱已剪辫,恽毓鼎“日受刺激”,只好剪掉辫子。这说明了()A.辛亥革命促进习俗改变 B.民主共和观念已成共识C.新文化运动冲击旧礼教 D.戏剧推动新思想的传播【答案】A【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年(中国)。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建立,提倡剪辫易服,材料反映了剪掉辫子成为人们的选择,体现了政治变革促进习俗改变,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描述民主共和观念的信息,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戏剧推动新思想的传播,夸大了戏剧的作用,且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二、主观题:(共2题,总分25分。51题13分;52题12分)51.“盛世”一般是指国家由乱而治,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政权稳定和社会繁荣的局面。统治者向往盛世之治,以反映卓越功绩;百姓亦企盼盛世,以求安定太平。材料一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乙粟,陈陈相因,充溢漏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司马迁《史记》材料二康雍乾时期,清朝统治者为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努力,现代中国的版图在这一阶段完全奠定……康乾盛世在文治、武功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也使它成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王朝“回光返照”的最后一个黄金时期。——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描述的盛世景象名称,并简析其出现的原因(2)指出材料二中“回光返照”的喻义,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答案】(1)名称:文景之治。原因:汉初统治者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提倡节俭,勤俭治国,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2)喻义:康乾盛世在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重重危机。说明:繁荣表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人口增加;疆域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比如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击败准噶尔部、设台湾府、设伊犁将军、派遣驻藏大臣等;传统文化科技发展(或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比如《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编纂《四库全书》、《永乐大典》等。危机表现:人口急剧增长导致资源危机日益暴露(人多地少,矛盾激化);政治腐败;农民起义不断发生(或贫富矛盾加剧);奉行闭关自守政策,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等。【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题、原因题,时空是西汉(中国)。名称:根据材料“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可知,这是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的经济繁荣景象,这个盛世景象史称“文景之治”。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都是一片荒凉的景象吸取秦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减轻农民的徭役和劳役等负担;提倡节俭,勤俭治国,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小问2详解】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