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语文寒假作业(十一)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2023秋•苏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这不完全是出于“间接接触”的原因。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圈局中去看,所会引起的反应很难尽合于当时当地的圈局中可能引起的反应。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而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我们可以用手指指着自己而在话里吃去一个“我”字。在写作时却不能如此。于是我们得尽量依着文法去写成完整的句子。不合文法的字词难免引起人家的误会,所以不好。说话时我们如果用了完整的句子,不但显得迂阔,而且可笑。这是从书本上学外国语的人常会感到的痛苦。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当我们有了电话、广播的时候,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等到传真的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我还想在这里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我说“附着”是因为“意义”是靠联想作用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这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行为的时候,个人才需要有所表达;而且表达的结果必须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所以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共认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因之,我们绝不能有个人的语言,只能有社会的语言。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为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因此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无法翻译的字句。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就愈趋于简单化。这在语言史上看得很清楚的。可是从另一方面说,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所谓“行话”。行话是同行人中的话,外行人因为没有这种经验,不会懂的。(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社群是一个很笼统的范畴,就其与语言的关系而言,确实可以被粗分为创设语言的社群(即社群先于语言)和由语言建构的社群(即语言先于社群)两大类型。现实空间中,后者很不明显;但在网络空间中,后者却越来越显著。这是因为,网络社群的结构和呈现形式并不同于现实社群,网络社群难以形成紧密、清晰的社群结构,较之现实社群,它更加扁平、流动、模糊,是一种动态涌现着的组织形式。这种社群的成员,事先并没有明确的“同属一个社群”的身份认同,而是经由对网络语言的习得、传播和交际使用,才自明起来“同属一个社群”的心理现实。我们当然承认,在网络空间中,社群先于语言和语言先于社群的现象是并存且互有交叠的。比如我们谈到“饭圈”这一范畴,它既包括作为亚文化图层的既有社群,也包括那些因为“饭圈用语”而聚集在一起的网民。但是对于后一群体,目前尚未见到明确的论述。实际上,这两种社群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人们因为某些网络语言而缔结社群关系,而待社群相对稳固后,又生产、传播着新的网络语言。(摘自程润峰、谢晓明《论网络语言的社群化》)材料三:由于表达媒体的不同,网络语言“成为一种独特的语篇类型”“有其独特的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和话语基调”,展示出一种新的文本形式。从这个角度来看,说“媒体创造语言”是不过分的。报刊不同于口语,因此报刊语言自然不同于口语交际;广播、电视不同于报刊,因此广播电视语言自然不同于报刊语言。同样,网络不同于以往任何传播媒体,网络语言这种新兴的媒体语言自然有不同于以往任何媒体语言的地方。它是一般所言的口语、书面语以及有声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它的很多特性来自娱乐和游戏的性质,其中又有新奇兼随意的地方。而这种特性得以充分显示,是与其指头输入、目治方式、网络语言的游戏心态和方式有很大关系。近些年来,学界都将网络语言这种功能变体形式看作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在网络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特征中,职业、身份、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阶级或阶层等实际上都处于一种屏蔽状态,但在表达方式上仍有所体现,如掌握网络话语权的以学生和“小资”为主、中等以上文化程度为主等。这种交际形成了一个虽不稳定但也有很大交集的言语社团。这自然在语言交际方式上呈现出独特的特征,通过网络这一特殊的语言环境而得以充分展示。网络语言表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鲜明的后现代特征:非理性、去中心化、多元化、游戏、随意性、为解构而解构等。这是宏大叙事、主流话语之外带有鲜明的草根语文特色的交际效应。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承载媒体和交流方式的不同,这种社会方言跟行业语、隐语等一般社会方言有很大的不同。承认它的社会方言的性质是一回事,如何看待这种性质的特殊之处则是另一回事。在跟其他社会方言乃至普通交际语言比较时,网络语言这种新语体和新社会方言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其游戏性质,其他很多特征都来自语言的游戏功能,体现的是一种娱乐色彩。网络语言当然也需要传递信息,但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往往采取夹杂游戏的方式。交际不只是为了传递信息,还有其他功能,而且有时某种别的功能会更加凸显一些。网络悟言正是凸显了语言传递信息之外的游戏功能,折射了特定时期的某些社会情趣和心理时尚。(摘自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字在传情达意上有天然的缺陷,除了因“间接接触”外,还因在不同时空、情境下,文字所引发的反应无法完全契合。B.人们说话时可以用表情来进行辅助,进而补充传情达意,因此在说话时并不需要使用完整的句子,也不需要用到文法。C.语言上所附着的意义或动作必须得到群体中多数人的共认,语言才能够被多数人理解,从而成为面对面社群交流的工具。D.作者认为,语言源于社群的相同经验,群体越大,语言就越简单,而“行话”是少数群体的特殊语言,外行人无法理解。(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的“语言”特指说话,后面两则材料所论述的“语言”概念,主要是指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表达形式。B.网络社群是成员们通过对网络语言的习得、传播和交际使用,从而明确彼此“同属一个社群”的身份认同之后才逐渐形成的。C.网络语言与材料一中的“行话”都有社会方言的性质,都有其独特的话语范围和话语方式,但这两者之间仍然有很大的不同。D.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语体,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往往夹杂游戏的方式,体现了一定的娱乐性,反映了特定时代的流行印记。(3)下列选项,不能用作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A.“yyds”“666”等网络缩写语霸占各大网络平台,这些令人摸不着头脑的网络用语,是00后自成一派的语言体系,被调侃为00后“黑话”。B.近年来,“雪糕刺客”(天价雪糕)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网友们纷纷效仿,造出“××刺客”等一类词语,来表达对产商牟取暴利的不满。C.视频网站“B站”用户以青年群体为主,他们通过发布视频、发表评论和发送弹幕进行表达和交流,是创造和使用网络语言较多的一个群体。D.网络越来越发达,有些人在网络上传播自己的各类作品,从而被广大网民认识,在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红后,他们开始依托粉丝群进行定向营销。(4)请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语言(说话)”和“文字”有何不同。(5)新的网络语言,正在形成一种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并将网络用户划分为不同的、无法交流的群体。请结合材料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2.(2023秋•南山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父子(节选)石钟山在我上小学二年级前,从没见过爷爷奶奶,甚至在父母嘴里都没听过关于爷爷奶奶的片言只字。可别人却有爷爷奶奶,比如王大头、朱革子等人,①从我记事起,他们的爷爷奶奶就生活在家里,似乎与生俱来他们就是一家人。上幼儿园时,朱革子的爷爷和奶奶还成双入对地每天接送他。刚上小学那一年,朱革子在外面打碎了人家一块窗子上的玻璃,人家找上门来时,朱革子他爹从树上折了一根柳树条要抽朱革子,我见到他爷爷死死地抱住朱革子的爹,把朱革子隔在身后,气喘吁吁地说:要打你就打我吧,不就是块玻璃嘛,我去赔人家就是了。我眼见着朱革子他爹挥舞柳树枝的那条手臂垂落下去。从那一次开始,我就非常羡慕朱革子,因为他有爷爷奶奶。有一次,趁父亲心情较好的时候,我问父亲:别人家都有爷爷奶奶,我怎么没有?我问这话时,正是某天吃晚饭时,记得二哥在桌子下踢了我一脚。当时我不明就里,拿眼睛瞪了二哥几眼,他却没看我,匆匆扒拉几口饭,便离开了饭桌。父亲似乎没有看我一眼,他把酒杯里还剩一半的酒一口倒进嘴里,喉咙里发出咕噜一声响,之前心情还算好的父亲,似乎不好了,脸阴着,眉头疙瘩似的拧在一起。记得那天晚上,父亲背着手,望着窗外,许久,动都不动一下。②母亲的目光在我身上扫了几个来回,我在母亲的目光中读到了叫复杂的东西,又说不准到底是什么。总之,那晚,家里的气氛很凝重。从那以后,我没敢再提爷爷奶奶的话题。直到我上了小学二年级,记得是一个夏天,我放学回家,突然发现家里多了两位老人,确切地说是一男一女两位老人。我们那会儿,一般会把这个年龄的老人称为爷爷、奶奶。我进门时,两位老人一起把目光集中在我的脸上,那位奶奶坐在沙发上的身子似乎欠起来一些,想站起来,目光又瞥到正站在窗前背对着他们的父亲,最后终于没站起来,但我能感受到他们投在我身上的目光是火热的。因为不知家里发生了什么,我像一只老鼠似的钻回到了我和二哥住的房间,把门留了一条缝,暗中观察着外面的动静。许久,我听见父亲长长叹息了一声说:跟我去招待所吧,家里孩子多,没地方住。另两个人没说什么,就听见他们移动身子的声音,然后就是门响。从那天开始,我知道,那一对老人就是我的爷爷奶奶,但他们和别人家的爷爷奶奶又不太一样,父亲似乎对他们很疏远,一点儿也不像一家人。③过了几天,听二哥说,爷爷奶奶搬到院外去住了,在一条胡同里,有一片平房,是父亲为爷爷奶奶租下来的。我还看到,父亲肩上扛了米袋,手里提着面袋,在那条胡同口出入过。那会儿,大姐下乡,大哥刚参军不久。家里只剩下二姐二哥和我三个孩子,其实凑合一下,完全有爷爷奶奶住的地方。但不知父亲为何为爷爷奶奶租了一处房子,而不让他们住到家里来。我晚上睡不着,曾和住在上铺的二哥探讨过这样的话题。二哥刚上初中,总把自己当成大人模样,对我问他的许多问题,总是嗤之以鼻,果然,那天也是同样以不耐烦的口气对我说:咱们的爷爷奶奶跟别人家的不一样。我在放学的路上,途经爷爷奶奶居住的那条胡同口,每天放学时分,都会见到爷爷奶奶。两人小心地站在胡同口,爷爷的腰佝偻着,奶奶立在爷爷的身旁,两人看见我的那一刻,爷爷用手背擦擦眼睛,奶奶抿着嘴,小声地叫道:三儿。爷爷也把缺了门牙的嘴咧开一条缝。因为父亲对爷爷奶奶的态度,我一时拿捏不好和爷爷奶奶的关系,况且,我就和爷爷奶奶在家里见过几次面,别说有感情,连熟悉都算不上。面对爷爷奶奶的热情,我只能快步,逃也似的过了马路,一直走到军区大门前时,才回头向马路对面望过去,见爷爷奶奶仍立在原地,奶奶还用一只手搭了凉棚向我这里张望着。他们不仅对我这样,对二哥二姐也一样热情。有两次我看见二哥途经爷爷奶奶面前时,还停了下来,离爷爷奶奶很近地站着,我不知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见奶奶伸出手在二哥的脸上摸了一把。二哥离开爷爷奶奶时,还挥舞了几次手臂,一步三回头的样子。晚上,我冲上铺的二哥问:今天爷爷和奶奶跟你说了什么?二哥身子没有动,也没有说话,静了好半晌,才鼻子不通气似的说了句没头没脑的话:咋说,也是咱们的爷爷奶奶。我对二哥故作高深的回答很不满意,伸出脚朝上铺踹了两下。二姐那会儿上小学五年级,有天放学我看见她照着镜子正朝头发上扎红头绳,那条红头绳很显眼,鲜艳得有点刺眼,映得二姐的一张小脸也红扑扑的。二姐见我望着她,她转过身子,把那条红头绳在手里抖了抖说:你知道这是谁送给我的吗?——是奶奶送给我的。二姐的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瞪大眼睛说:你见到爷爷奶奶了?二姐抿着嘴一边笑一边说:爷爷奶奶每天等在胡同口,一放学就看到了。二哥和二姐都见了爷爷奶奶,就我像胆小的老鼠一样从他们眼皮底下溜走。④再一次见到爷爷奶奶时,我大胆地走过去,显然,这有点出乎爷爷奶奶的意料。爷爷还把双手在裤子上蹭了蹭,奶奶又揉了揉眼睛,伸出手在我头上摩擦了一下,颤了声说了句:三儿……我看见奶奶湿了眼睛,眼泪含在眼圈里。爷爷也咧着嘴,热气从缺牙的嘴里呼出来,黏稠着扑在我的脸上。(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部分讲述了别人家爷爷奶奶疼爱孙子的故事,与“我”家的家庭状况形成对比,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做铺垫。B.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回忆往事的方式进行叙事,娓娓道来,不急不缓,给读者展现出两代父子之间的亲情关系。C.对于“我怎么没有爷爷奶奶”的问题,二哥想要阻止“我”又怕被父亲发现,而父亲没有看“我”,是因为根本无法回答。D.小说未明确指出写作背景,却通过“下乡”“军区大院”等词暗示了当时的特殊背景,这似乎也是“父子”关系尴尬的缘由。(2)对小说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中“似乎与生俱来”强调了“我”作为孩子对家庭关系的一种懵懂认知。B.句子②母亲的目光既有对“我”的责怪,又透露出母亲对父亲的父子关系的无奈和难受。C.句子③中“听二哥说”可见二哥一直关注着爷爷奶奶,并经常去他们住的地方。D.句子④中“我”的“大胆”与前文形成照应,反映出“我”对爷爷奶奶态度的改善。(3)二哥曾对我说过两句话:一句是“咱们的爷爷奶奶跟别人家的不一样”,一句是“咋说,也是咱们的爷爷奶奶”。请分析这两句话透露出来的二哥的心态。(4)小说采用“儿童视角”这一特殊的小说叙述方式,请结合小说谈谈这一叙述方式所起到的艺术效果。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3.(2023秋•阿勒泰地区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旅宿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破题,写诗人孤身一人在旅馆居住,没有良伴,只能静静凝思黯然神伤,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B.诗歌颔联融情于景、触景生情,寒灯、孤雁勾起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引发诗人的愁绪,描绘出一幅寒夜孤客难眠图。C.诗歌颈联用设想之词,虚实结合、由实到虚,想象奇特,表现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诗人流露出的梦短情长的幽怨。D.全诗层层推进,写景抒情都有独到之处。美景幽思委实凄绝,诗歌感情至深,含蓄蕴藉,真切动人。(2)请简要概括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三.默写(共1小题)4.(2023秋•杨浦区校级期末)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论语•卫灵公》)(2)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端然正己,,夫是之谓诚君子。(《荀子•非十二子》)(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刘裕英雄功绩的两句是,。(4),非利足也,。(《劝学》)(5)《师说》中,明确了从师标准的两句是,。(6)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诗经•周南》)(7)霓为衣兮风为马,。(《梦游天姥吟留别》)(8)小楼昨夜又东风,。(《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5.(2023秋•上饶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文本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节选自《荀子•劝学》)文本二: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节选自《礼记•学记》)(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夫然A故安其B学而亲其师C乐其友D而信其道E是以F虽离师G辅而H不反也。(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余音袅袅,不绝如缕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发虑宪,求善良C.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D.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3)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中,荀子论述了学习的作用、方法以及态度,认为学习需要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B.文本二认为,教育的困难在于缺少严格的老师;《师说》则认为,教育的难处在于恢复传统的师道。C.文本二认为学习者每年都要进入学校学习,隔年考核一次,不同学习年限的人考核内容有所不同。D.文本二主张既要让学生按时学习正业,也要有空闲的时间学习其他相关的内容,这样才能亲师信道。(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②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5)文本一和文本二谈论的都是有关学习的问题,但面向的群体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五.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6.(2023秋•惠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际,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推崇工匠精神到赞叹工匠精神,见证着浮躁风气、短视心态对社会的自我疗治,对超凡品质、美好器物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1)文中加点的词语不可以用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组是A.炉火纯青(得心应手)B.废寝忘食(握发吐哺)C.巧夺天工(鬼斧神工)D.物我两忘(宠辱皆忘)(2)下列句中的冒号,与文中画波浪线处冒号的使用方法相同的一项A.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B.读书的好处是:养气,博才,明智。C.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D.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经沧桑在这儿等待了四百多年。(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上)语文寒假作业(十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2023秋•苏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这不完全是出于“间接接触”的原因。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圈局中去看,所会引起的反应很难尽合于当时当地的圈局中可能引起的反应。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而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我们可以用手指指着自己而在话里吃去一个“我”字。在写作时却不能如此。于是我们得尽量依着文法去写成完整的句子。不合文法的字词难免引起人家的误会,所以不好。说话时我们如果用了完整的句子,不但显得迂阔,而且可笑。这是从书本上学外国语的人常会感到的痛苦。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当我们有了电话、广播的时候,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等到传真的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我还想在这里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我说“附着”是因为“意义”是靠联想作用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这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行为的时候,个人才需要有所表达;而且表达的结果必须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所以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共认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因之,我们绝不能有个人的语言,只能有社会的语言。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为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因此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无法翻译的字句。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就愈趋于简单化。这在语言史上看得很清楚的。可是从另一方面说,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所谓“行话”。行话是同行人中的话,外行人因为没有这种经验,不会懂的。(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社群是一个很笼统的范畴,就其与语言的关系而言,确实可以被粗分为创设语言的社群(即社群先于语言)和由语言建构的社群(即语言先于社群)两大类型。现实空间中,后者很不明显;但在网络空间中,后者却越来越显著。这是因为,网络社群的结构和呈现形式并不同于现实社群,网络社群难以形成紧密、清晰的社群结构,较之现实社群,它更加扁平、流动、模糊,是一种动态涌现着的组织形式。这种社群的成员,事先并没有明确的“同属一个社群”的身份认同,而是经由对网络语言的习得、传播和交际使用,才自明起来“同属一个社群”的心理现实。我们当然承认,在网络空间中,社群先于语言和语言先于社群的现象是并存且互有交叠的。比如我们谈到“饭圈”这一范畴,它既包括作为亚文化图层的既有社群,也包括那些因为“饭圈用语”而聚集在一起的网民。但是对于后一群体,目前尚未见到明确的论述。实际上,这两种社群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人们因为某些网络语言而缔结社群关系,而待社群相对稳固后,又生产、传播着新的网络语言。(摘自程润峰、谢晓明《论网络语言的社群化》)材料三:由于表达媒体的不同,网络语言“成为一种独特的语篇类型”“有其独特的话语范围、话语方式和话语基调”,展示出一种新的文本形式。从这个角度来看,说“媒体创造语言”是不过分的。报刊不同于口语,因此报刊语言自然不同于口语交际;广播、电视不同于报刊,因此广播电视语言自然不同于报刊语言。同样,网络不同于以往任何传播媒体,网络语言这种新兴的媒体语言自然有不同于以往任何媒体语言的地方。它是一般所言的口语、书面语以及有声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它的很多特性来自娱乐和游戏的性质,其中又有新奇兼随意的地方。而这种特性得以充分显示,是与其指头输入、目治方式、网络语言的游戏心态和方式有很大关系。近些年来,学界都将网络语言这种功能变体形式看作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在网络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特征中,职业、身份、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阶级或阶层等实际上都处于一种屏蔽状态,但在表达方式上仍有所体现,如掌握网络话语权的以学生和“小资”为主、中等以上文化程度为主等。这种交际形成了一个虽不稳定但也有很大交集的言语社团。这自然在语言交际方式上呈现出独特的特征,通过网络这一特殊的语言环境而得以充分展示。网络语言表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鲜明的后现代特征:非理性、去中心化、多元化、游戏、随意性、为解构而解构等。这是宏大叙事、主流话语之外带有鲜明的草根语文特色的交际效应。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承载媒体和交流方式的不同,这种社会方言跟行业语、隐语等一般社会方言有很大的不同。承认它的社会方言的性质是一回事,如何看待这种性质的特殊之处则是另一回事。在跟其他社会方言乃至普通交际语言比较时,网络语言这种新语体和新社会方言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其游戏性质,其他很多特征都来自语言的游戏功能,体现的是一种娱乐色彩。网络语言当然也需要传递信息,但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往往采取夹杂游戏的方式。交际不只是为了传递信息,还有其他功能,而且有时某种别的功能会更加凸显一些。网络悟言正是凸显了语言传递信息之外的游戏功能,折射了特定时期的某些社会情趣和心理时尚。(摘自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文字在传情达意上有天然的缺陷,除了因“间接接触”外,还因在不同时空、情境下,文字所引发的反应无法完全契合。B.人们说话时可以用表情来进行辅助,进而补充传情达意,因此在说话时并不需要使用完整的句子,也不需要用到文法。C.语言上所附着的意义或动作必须得到群体中多数人的共认,语言才能够被多数人理解,从而成为面对面社群交流的工具。D.作者认为,语言源于社群的相同经验,群体越大,语言就越简单,而“行话”是少数群体的特殊语言,外行人无法理解。(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材料一中的“语言”特指说话,后面两则材料所论述的“语言”概念,主要是指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表达形式。B.网络社群是成员们通过对网络语言的习得、传播和交际使用,从而明确彼此“同属一个社群”的身份认同之后才逐渐形成的。C.网络语言与材料一中的“行话”都有社会方言的性质,都有其独特的话语范围和话语方式,但这两者之间仍然有很大的不同。D.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语体,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往往夹杂游戏的方式,体现了一定的娱乐性,反映了特定时代的流行印记。(3)下列选项,不能用作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DA.“yyds”“666”等网络缩写语霸占各大网络平台,这些令人摸不着头脑的网络用语,是00后自成一派的语言体系,被调侃为00后“黑话”。B.近年来,“雪糕刺客”(天价雪糕)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网友们纷纷效仿,造出“××刺客”等一类词语,来表达对产商牟取暴利的不满。C.视频网站“B站”用户以青年群体为主,他们通过发布视频、发表评论和发送弹幕进行表达和交流,是创造和使用网络语言较多的一个群体。D.网络越来越发达,有些人在网络上传播自己的各类作品,从而被广大网民认识,在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红后,他们开始依托粉丝群进行定向营销。(4)请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语言(说话)”和“文字”有何不同。(5)新的网络语言,正在形成一种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并将网络用户划分为不同的、无法交流的群体。请结合材料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4)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解答】(1)B.“也不需要用到文法”错误,曲解文意。结合“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可知,原文是说说话时有文法,但是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非“不需要用到文法”。故选B。(2)B.“从而明确彼此‘同属一个社群’的身份认同之后才逐渐形成的”错误,曲解文意。结合“我们当然承认,在网络空间中,社群先于语言和语言先于社群的现象是并存且互有交叠的”可知,社群可以先于语言而存在,只是最初没有明确的身份认同而已。故选B。(3)A.“yyds”“666”属于网络用语,可以支撑材料三第一段的观点。B.“雪糕刺客”“××刺客”属于网络用语,可以支撑材料三第一段的观点。C.强调“B站”是创造和使用网络语言较多的一个群体,可以支撑材料三第二段的观点。D.强调网红进行定向营销,不能支撑材料三观点。故选D。(4)结合“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可知,文字在传情达意方面存在缺陷,因此需要通过文法、艺术对传情达意进行补充。结合“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而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可知,语言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因此可以不注意文法。结合“文字是间接的说话”“于是我们得尽量依着文法去写成完整的句子。不合文法的字词难免引起人家的误会”可知,文字是间接的,应尽量使用完整的句子;结合“说话时我们如果用了完整的句子,不但显得迂阔,而且可笑。这是从书本上学外国语的人常会感到的痛苦”可知,语言是直接的,说话时应尽量做到简洁明白。根据以上信息,对应整理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即可。(5)题干要求学生分析产生“新的网络语言,正在形成一种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并将网络用户划分为不同的、无法交流的群体”的原因,可以从网络社群的特点、网络语言的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网络社群难以形成紧密、清晰的社群结构,较之现实社群,它更加扁平、流动、模糊”可知,网络社群本身不紧密,不清晰;由“网络语言当然也需要传递信息,但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往往采取夹杂游戏的方式”可知,网络语言本身又具有游戏性质,这就造成了网络语言的社交障碍。结合“在网络语言使用者的社会特征中,职业、身份、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阶级或阶层等实际上都处于一种屏蔽状态”“如掌握网络话语权的以学生和‘小资’为主、中等以上文化程度为主等”可知,网络语言的使用者,由于身份、年龄、文化程度等的不同,拥有各自的网络语言,客观上造成了一种屏蔽状态,导致社交屏障的产生。结合“网络语言表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鲜明的后现代特征:非理性、去中心化、多元化、游戏、随意性、为解构而解构等。这是宏大叙事、主流话语之外带有鲜明的草根语文特色的交际效应”可知,网络语言本身具有非理性、多元化、随意性等特点,它的后现代特征使得网络语言出现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答案:(1)B(2)B(3)D(4)①语言可以不注意文法,文字必须讲究文法和艺术。②语言可以通过辅助表情来传达情意,文字是通过文法和艺术来对传达情意进行补充。③文字是间接的,应尽量使用完整的句子;语言是直接的,说话时应尽量做到简洁明白。(5)①网络社群难以形成紧密、清晰的社群结构,更加扁平和模糊,且网络语言具有游戏性质,造成社交障碍。②网络语言使用者的职业、身份、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阶级或阶层等本身都处于一种屏蔽状态,形成一种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③网络语言表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鲜明的后现代特征,具有非理性、去中心化、多元化、随意性等特点,形成一种人为制造的社交屏障。2.(2023秋•南山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父子(节选)石钟山在我上小学二年级前,从没见过爷爷奶奶,甚至在父母嘴里都没听过关于爷爷奶奶的片言只字。可别人却有爷爷奶奶,比如王大头、朱革子等人,①从我记事起,他们的爷爷奶奶就生活在家里,似乎与生俱来他们就是一家人。上幼儿园时,朱革子的爷爷和奶奶还成双入对地每天接送他。刚上小学那一年,朱革子在外面打碎了人家一块窗子上的玻璃,人家找上门来时,朱革子他爹从树上折了一根柳树条要抽朱革子,我见到他爷爷死死地抱住朱革子的爹,把朱革子隔在身后,气喘吁吁地说:要打你就打我吧,不就是块玻璃嘛,我去赔人家就是了。我眼见着朱革子他爹挥舞柳树枝的那条手臂垂落下去。从那一次开始,我就非常羡慕朱革子,因为他有爷爷奶奶。有一次,趁父亲心情较好的时候,我问父亲:别人家都有爷爷奶奶,我怎么没有?我问这话时,正是某天吃晚饭时,记得二哥在桌子下踢了我一脚。当时我不明就里,拿眼睛瞪了二哥几眼,他却没看我,匆匆扒拉几口饭,便离开了饭桌。父亲似乎没有看我一眼,他把酒杯里还剩一半的酒一口倒进嘴里,喉咙里发出咕噜一声响,之前心情还算好的父亲,似乎不好了,脸阴着,眉头疙瘩似的拧在一起。记得那天晚上,父亲背着手,望着窗外,许久,动都不动一下。②母亲的目光在我身上扫了几个来回,我在母亲的目光中读到了叫复杂的东西,又说不准到底是什么。总之,那晚,家里的气氛很凝重。从那以后,我没敢再提爷爷奶奶的话题。直到我上了小学二年级,记得是一个夏天,我放学回家,突然发现家里多了两位老人,确切地说是一男一女两位老人。我们那会儿,一般会把这个年龄的老人称为爷爷、奶奶。我进门时,两位老人一起把目光集中在我的脸上,那位奶奶坐在沙发上的身子似乎欠起来一些,想站起来,目光又瞥到正站在窗前背对着他们的父亲,最后终于没站起来,但我能感受到他们投在我身上的目光是火热的。因为不知家里发生了什么,我像一只老鼠似的钻回到了我和二哥住的房间,把门留了一条缝,暗中观察着外面的动静。许久,我听见父亲长长叹息了一声说:跟我去招待所吧,家里孩子多,没地方住。另两个人没说什么,就听见他们移动身子的声音,然后就是门响。从那天开始,我知道,那一对老人就是我的爷爷奶奶,但他们和别人家的爷爷奶奶又不太一样,父亲似乎对他们很疏远,一点儿也不像一家人。③过了几天,听二哥说,爷爷奶奶搬到院外去住了,在一条胡同里,有一片平房,是父亲为爷爷奶奶租下来的。我还看到,父亲肩上扛了米袋,手里提着面袋,在那条胡同口出入过。那会儿,大姐下乡,大哥刚参军不久。家里只剩下二姐二哥和我三个孩子,其实凑合一下,完全有爷爷奶奶住的地方。但不知父亲为何为爷爷奶奶租了一处房子,而不让他们住到家里来。我晚上睡不着,曾和住在上铺的二哥探讨过这样的话题。二哥刚上初中,总把自己当成大人模样,对我问他的许多问题,总是嗤之以鼻,果然,那天也是同样以不耐烦的口气对我说:咱们的爷爷奶奶跟别人家的不一样。我在放学的路上,途经爷爷奶奶居住的那条胡同口,每天放学时分,都会见到爷爷奶奶。两人小心地站在胡同口,爷爷的腰佝偻着,奶奶立在爷爷的身旁,两人看见我的那一刻,爷爷用手背擦擦眼睛,奶奶抿着嘴,小声地叫道:三儿。爷爷也把缺了门牙的嘴咧开一条缝。因为父亲对爷爷奶奶的态度,我一时拿捏不好和爷爷奶奶的关系,况且,我就和爷爷奶奶在家里见过几次面,别说有感情,连熟悉都算不上。面对爷爷奶奶的热情,我只能快步,逃也似的过了马路,一直走到军区大门前时,才回头向马路对面望过去,见爷爷奶奶仍立在原地,奶奶还用一只手搭了凉棚向我这里张望着。他们不仅对我这样,对二哥二姐也一样热情。有两次我看见二哥途经爷爷奶奶面前时,还停了下来,离爷爷奶奶很近地站着,我不知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见奶奶伸出手在二哥的脸上摸了一把。二哥离开爷爷奶奶时,还挥舞了几次手臂,一步三回头的样子。晚上,我冲上铺的二哥问:今天爷爷和奶奶跟你说了什么?二哥身子没有动,也没有说话,静了好半晌,才鼻子不通气似的说了句没头没脑的话:咋说,也是咱们的爷爷奶奶。我对二哥故作高深的回答很不满意,伸出脚朝上铺踹了两下。二姐那会儿上小学五年级,有天放学我看见她照着镜子正朝头发上扎红头绳,那条红头绳很显眼,鲜艳得有点刺眼,映得二姐的一张小脸也红扑扑的。二姐见我望着她,她转过身子,把那条红头绳在手里抖了抖说:你知道这是谁送给我的吗?——是奶奶送给我的。二姐的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瞪大眼睛说:你见到爷爷奶奶了?二姐抿着嘴一边笑一边说:爷爷奶奶每天等在胡同口,一放学就看到了。二哥和二姐都见了爷爷奶奶,就我像胆小的老鼠一样从他们眼皮底下溜走。④再一次见到爷爷奶奶时,我大胆地走过去,显然,这有点出乎爷爷奶奶的意料。爷爷还把双手在裤子上蹭了蹭,奶奶又揉了揉眼睛,伸出手在我头上摩擦了一下,颤了声说了句:三儿……我看见奶奶湿了眼睛,眼泪含在眼圈里。爷爷也咧着嘴,热气从缺牙的嘴里呼出来,黏稠着扑在我的脸上。(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小说开头部分讲述了别人家爷爷奶奶疼爱孙子的故事,与“我”家的家庭状况形成对比,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做铺垫。B.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回忆往事的方式进行叙事,娓娓道来,不急不缓,给读者展现出两代父子之间的亲情关系。C.对于“我怎么没有爷爷奶奶”的问题,二哥想要阻止“我”又怕被父亲发现,而父亲没有看“我”,是因为根本无法回答。D.小说未明确指出写作背景,却通过“下乡”“军区大院”等词暗示了当时的特殊背景,这似乎也是“父子”关系尴尬的缘由。(2)对小说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句子①中“似乎与生俱来”强调了“我”作为孩子对家庭关系的一种懵懂认知。B.句子②母亲的目光既有对“我”的责怪,又透露出母亲对父亲的父子关系的无奈和难受。C.句子③中“听二哥说”可见二哥一直关注着爷爷奶奶,并经常去他们住的地方。D.句子④中“我”的“大胆”与前文形成照应,反映出“我”对爷爷奶奶态度的改善。(3)二哥曾对我说过两句话:一句是“咱们的爷爷奶奶跟别人家的不一样”,一句是“咋说,也是咱们的爷爷奶奶”。请分析这两句话透露出来的二哥的心态。(4)小说采用“儿童视角”这一特殊的小说叙述方式,请结合小说谈谈这一叙述方式所起到的艺术效果。【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定出符合题干的答案。(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画线句子的赏析能力。答题时要结合画线句在文中的位置及其语境从内容、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赏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语言描写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找到人物语言的具体背景,结合语境分析人物心理特点。(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叙述故事的方式及其艺术效果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小说,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C.“是因为根本无法回答”分析错误,父亲是可以回答的,但是因为某些原因父亲不愿意说。故选C。(2)C.“并经常去他们住的地方”于文无据,原文无法确定,并且与当时的情况不符。故选C。(3)①第一句话“咱们的爷爷奶奶跟别人家的不一样”相关的语言环境是“不知父亲为何为爷爷奶奶租了一处房子,而不让他们住到家里来”“我晚上睡不着,曾和住在上铺的二哥探讨过这样的话题。二哥……以不耐烦的口气对我说:咱们的爷爷奶奶跟别人家的不一样”,可见这是二哥对父亲与爷爷奶奶之间尴尬关系的默认,内心无奈而痛苦。②第二句话的语言环境是“有两次我看见二哥途经爷爷奶奶面前时,还停了下来,离爷爷奶奶很近地站着,我不知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见奶奶伸出手在二哥的脸上摸了一把。二哥离开爷爷奶奶时,还挥舞了几次手臂,一步三回头的样子”“晚上,我冲上铺的二哥问:今天爷爷和奶奶跟你说了什么?”“二哥身子没有动,也没有说话,静了好半晌,才鼻子不通气似的说了句没头没脑的话:咋说,也是咱们的爷爷奶奶”,可见这是二哥认识到爷爷奶奶对我们的爱,体会到久违的亲情,内心激动。从以上两句话里,可以看到二哥对爷爷奶奶情感认知的改变。(4)小说采用“儿童视角”这一特殊的小说叙述方式,①原文“记得那天晚上,父亲背着手,望着窗外,许久,动都不动一下。母亲的目光在我身上扫了几个来回,我在母亲的目光中读到了叫复杂的东西,又说不准到底是什么。总之,那晚,家里的气氛很凝重。从那以后,我没敢再提爷爷奶奶的话题”,以儿童的视角写父子之间的关系在叙述中呈现出一种与现实不符的扭曲,却是“我”所认为的合理,形成内部张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原文“我在放学的路上,途经爷爷奶奶居住的那条胡同口,每天放学时分,都会见到爷爷奶奶。两人小心地站在胡同口,爷爷的腰佝偻着,奶奶立在爷爷的身旁,两人看见我的那一刻,爷爷用手背擦擦眼睛,奶奶抿着嘴,小声地叫道:三儿。爷爷也把缺了门牙的嘴咧开一条缝。因为父亲对爷爷奶奶的态度,我一时拿捏不好和爷爷奶奶的关系,况且,我就和爷爷奶奶在家里见过几次面,别说有感情,连熟悉都算不上。面对爷爷奶奶的热情,我只能快步,逃也似的过了马路,一直走到军区大门前时,才回头向马路对面望过去,见爷爷奶奶仍立在原地,奶奶还用一只手搭了凉棚向我这里张望着”,以儿童的视角写“我”与哥哥姐姐的天真与家庭的尴尬关系形成鲜明的反差,“我”的叙述越是平静、超然好奇,读者就越会激动、不能自已。③原文“刚上小学那一年,朱革子在外面打碎了人家一块窗子上的玻璃,人家找上门来时,朱革子他爹从树上折了一根柳树条要抽朱革子,我见到他爷爷死死地抱住朱革子的爹,把朱革子隔在身后,气喘吁吁地说:要打你就打我吧,不就是块玻璃嘛,我去赔人家就是了。我眼见着朱革子他爹挥舞柳树枝的那条手臂垂落下去”“从那一次开始,我就非常羡慕朱革子,因为他有爷爷奶奶”,小说以儿童的语言叙述日常生活,直接无雕饰,更能表现家庭关系的本相,直达深层的精神层面。答案:(1)C(2)C(3)①第一句话是二哥对父亲与爷爷奶奶之间尴尬关系的默认,内心无奈而痛苦。②第二句话是二哥认识到爷爷奶奶对我们的爱,体会到久违的亲情,内心激动而动情。③两句话反映出二哥对爷爷奶奶情感认知的改变。(4)①形成了陌生化效果:父子之间的关系在叙述中呈现出一种与现实不符的扭曲,却是“我”所认为的合理,形成内部张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带来更强烈的情感震撼:“我”与哥哥姐姐的天真与家庭的尴尬关系形成鲜明的反差,“我”的叙述越是平静、超然好奇,读者就越会激动、不能自已。③语言自然生动,独特新鲜:小说以儿童的语言叙述日常生活,直接无雕饰,更能表现家庭关系的本相,直达深层的精神层面。二.诗歌阅读(共1小题)3.(2023秋•阿勒泰地区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旅宿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诗歌首联破题,写诗人孤身一人在旅馆居住,没有良伴,只能静静凝思黯然神伤,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B.诗歌颔联融情于景、触景生情,寒灯、孤雁勾起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引发诗人的愁绪,描绘出一幅寒夜孤客难眠图。C.诗歌颈联用设想之词,虚实结合、由实到虚,想象奇特,表现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诗人流露出的梦短情长的幽怨。D.全诗层层推进,写景抒情都有独到之处。美景幽思委实凄绝,诗歌感情至深,含蓄蕴藉,真切动人。(2)请简要概括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C.“梦短情长的幽怨”错误,应该是因为愁思难耐、归家无望而生出的怨恨。故选C。(2)首联与颔联极言乡关遥远,幽愁满怀。梦见自己回到家中,因路途遥远,梦醒时分天已大明,家书须隔年才能寄到旅馆,可见离家之远,表达出对家乡深沉的思念。颈联用梦境写旅宿思愁哀怨。尾联写的是沧江的风景,一个“好”字传达出对故乡美景的喜爱之情。选取“沧江”“烟月”“渔船”等景色,这是以想象中的故乡美丽景色,来反衬内心的悲苦,突出羁旅的惆怅,从而表现出诗人的思乡情怀。答案:(1)C(2)①对家乡美好风光的喜爱;②远离家乡羁旅漂泊之苦;③深沉的思乡之情。译文:旅馆里没有知心朋友,我独自静静地沉思凝神。对着寒灯回忆往事,孤雁的叫声,惊醒了凄寂梦魂。乡关道路迢远,梦魂拂晓时才得归去,家人的书信要等来年方能寄到此地。沧江上月色含烟,风光是多么美好,钓鱼船就系在我家门前。赏析:这是羁旅怀乡之作。离家久远,目睹旅馆门外的渔船即加以艳羡。幽恨乡愁、委实凄绝。颈联“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意思曲折多层,实乃千锤百炼的警句。首联起,直接破题,点明情境,羁旅思乡之情如怒涛排壑,劈空而来。可以想见,离家久远,独在异乡,没有知音,家书也要隔年才到,此时孤客对寒灯,浓厚深沉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必会陷入深深的忧郁之中。“凝情自悄然”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抒情主人公神情态度的最好写照:静对寒灯,专注幽独,黯然伤神,将诗人的思念之情写到极致。颔联承,是首联“凝情自悄然”的具体化,诗人融情于景,寒夜孤灯陪伴孤客,思念故乡旧年往事,失群孤雁声声鸣叫,羁旅之人深愁难眠,细致地描绘出了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景。“思”字和“警”字极富炼字功夫。灯不能思,却要寒夜愁思陈年旧事,物尤如此,人何以堪。由灯及人,显然用意在人不在物。“警”字也极富情味。旅人孤灯,长夜难眠,一声雁叫,引孤客嫠妇愁思惊梦,归思难收。首联与颔联极言乡关遥远,幽愁满怀。梦见自己回到家中,因路途遥远,梦醒时分天已大明,家书须隔年才能寄到旅馆,可见离家之远,表达出对家乡深沉的思念。颈联转,用设想之词,虚实结合,想象奇特,表现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诗人因愁思难耐、归家无望而生出的怨恨。故乡远在千里,只能梦中相见,也许是短梦,也许是长梦,但梦中醒来却已到天明。字里行间,流露出梦短情长的幽怨。而这一切又都由于“家书到隔年”的实际情况。作为诗歌由写景向抒情的过渡,转句用梦境写旅宿思愁哀怨,亦虚亦实,虚中写实,以实衬虚的特点读来回肠荡气。尾联合,收拢有力,却并非直抒胸意,而是以设想之词,勾勒家乡美丽的生活图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把浓烈的归思之情融入家乡优美的风景之中。沧江烟霭,云霞明灭,月色溶溶,家门外系着钓鱼船,一幅优美宁静祥和的家乡风光图景。画面中虽然没有写人物,但一条静静地系于家门外的钓鱼船却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面对这样一幅家乡优美的画面,谁人不梦绕魂牵,更何况旅宿在外的诗人呢!家乡远隔千里,旅人归思难收,如此优美的家乡风光图景非但没有给诗人以慰藉,反而加深了诗人的思乡愁苦。这是用乐景反衬哀情的典型。美景幽思、怨恨乡愁、委实凄绝。除却个中人,任何人也难以深味个中情。不过,“烟月”在此实际上是借代,并非一定就是“烟”,就是“月”。正所谓,文学作品的形象大于思维,此处一个“烟月”可以触发不同的旅人思妇产生不同的意象联想,从而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颈联与尾联看似跳出了乡愁,艳羡门外沧江渔船的清闲自在,其实是借他乡之物,更曲折地表达出诗人思乡之情。全诗层层推进,写景抒情都有独到之处。三.默写(共1小题)4.(2023秋•杨浦区校级期末)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2)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荀子•非十二子》)(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刘裕英雄功绩的两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5)《师说》中,明确了从师标准的两句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6)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诗经•周南》)(7)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梦游天姥吟留别》)(8)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答案】(1)有杀身以成仁(2)率道而行不为物倾侧(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4)假舆马者而致千里(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6)薄言捋之(7)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8)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尤其要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解答】故答案为:(1)有杀身以成仁(重点字:仁)(2)率道而行不为物倾侧(重点字:倾)(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重点字:戈)(4)假舆马者而致千里(重点字:舆、致)(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重点字:道)(6)薄言捋之(重点字:捋)(7)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重点字:纷)(8)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重点字:堪)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5.(2023秋•上饶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文本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节选自《荀子•劝学》)文本二: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节选自《礼记•学记》)(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夫然A故安其B学而亲其师C乐其友D而信其道E是以F虽离师G辅而H不反也。(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C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余音袅袅,不绝如缕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发虑宪,求善良C.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D.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3)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文本一中,荀子论述了学习的作用、方法以及态度,认为学习需要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B.文本二认为,教育的困难在于缺少严格的老师;《师说》则认为,教育的难处在于恢复传统的师道。C.文本二认为学习者每年都要进入学校学习,隔年考核一次,不同学习年限的人考核内容有所不同。D.文本二主张既要让学生按时学习正业,也要有空闲的时间学习其他相关的内容,这样才能亲师信道。(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②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5)文本一和文本二谈论的都是有关学习的问题,但面向的群体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答案】(1)ACE(2)C(3)B(4)①螃蟹有六条腿又有两个大钳子,除非(占用)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地方存身,是因为它心浮气躁呀。②这样之后,才能教化人民改变风俗,使近处的人心悦诚服,而远方的人都来归顺。(5)文本一面向的是学习的人。文本二面向的群体主要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知道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明确相关词语含义和用法,再判断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理解文本的内容,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把握文言句子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要先找到文本中对应的信息点,再对其进行准确翻译的基础上概括分析。【解答】(1)句意:这样,所以他能安于学习而亲近老师,乐于和同学相处而对自己所学的道理有深刻的信念。因此即使离开了老师、朋友,也不会违反自己所信奉的道理。“这样”,承接上文,单独成句,“故”表原因,常用在句子开头,其前停顿,A处应断开。“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句子结构一致,每句一般要断开,CE处应断开。“是以”,因此的意思,常放在句首,领起“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一结果,中间不停顿。故选ACE。(2)A.不同。横渡。/停止,断绝。句意:借助船只的,并不是善于游泳,却能横渡长江大河。/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绝的细丝。B.不同。动词,擅长。/“善良”连用,是名词,意为“品德善良的人”。句意:君子的天赋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各种外界条件罢了。/多思考问题。广为招求善良之人。C.相同。“就”都是“接近”“靠近”的意思。句意:接近贤人,体察疏远之士的内心,这样做能够感动群众。/所以木料被弹上墨线就直了,刀剑接近磨刀石磨过就锋利了。D.不同。违背。/反而。句意:因此,即使离开了老师、朋友,也不会违反自己所信奉的道理。/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竟然反而不如他们。故选C。(3)B.“教育的困难在于缺少严格的老师”错误。文本二中,原文相关语句“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的意思是求学的道理之中,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这里的“严”是尊敬的意思,而非指严格。故选B。(4)①“跪”,蟹腿;“而”,表并列;“寄托”,安身、藏身;“用”,因为;“躁”,浮躁。译文:螃蟹有六条腿又有两个大钳子,除非(占用)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地方存身,是因为它心浮气躁呀。②“然后”,这样之后;“化”,教化;“易”,改变;“说”,通假字,通“悦”;“怀”指依附归顺。译文:这样之后,才能教化人民改变风俗,使近处的人心悦诚服,而远方的人都来归顺。(5)文本一中,第一段根据原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指出了学习的方法,第二段根据原文“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语句可知,讲述的是学习的毅力和恒心问题。因此,文本一主要讲述的是如何学习的问题,面向的是学习的人。文本二中,根据原文“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谓之小成”“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凡学之道,严师为难”“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可知,此文主要讲述的是教学制度和教师选拔等问题,因此,该文面向的群体主要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答案:(1)ACE(2)C(3)B(4)①螃蟹有六条腿又有两个大钳子,除非(占用)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地方存身,是因为它心浮气躁呀。②这样之后,才能教化人民改变风俗,使近处的人心悦诚服,而远方的人都来归顺。(5)文本一面向的是学习的人。文本二面向的群体主要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参考译文:文本一:我曾经终日冥思苦想过,不如片刻学习所得的收益大;我曾经踮起脚来眺望过,不如登上高处的视野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变长,可是见到的人很远就能看到;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者却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并不是善于游泳,却能横渡长江大河。君子的天赋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各种外界条件罢了。堆积起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汇积起水流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就能自通于造化,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不能走到千里之外;不汇积小溪流,就不能形成江海。好马跳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连走十天却能走很远的路程,它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的分层开发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程制图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术论文写作(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健身俱乐部经营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山地户外运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自贡职业技术学院《商业银行与业务经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周口师范学院《教育历史与比较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科技学院《工程管理软件与BM技术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树人学院《图像处理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材料力学B(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高考数学专项练习痛点问题之概率统计经典解答题含解析
- 物业管理劳务外包合同范本
-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PPT(第四版)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书背诵内容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漳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模考试题
- 全国小学语文研究《低年级作文 》精品课件写话教学课件
- 附录常见感叹词及用法
- GB/T 21709.5-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5部分:拔罐
- 大三上-诊断学复习重点
- 应收账款的管理培训课件
- 股东变更情况报告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