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三)_第1页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三)_第2页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三)_第3页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三)_第4页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三)一.试题(共18小题)1.(2024秋•郾城区校级月考)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颁发(bān)溃退(kuì)刹那(chà)悄然不惊(qiāo) B.遗嘱(zhǔ)泄气(xiè)翘首(qiào)一丝不苟(gǒu) C.要塞(sài)咆哮(páo)娴熟(xián)殚精竭虑(dān) D.轨迹(guǐ)澎湃(bài)镌刻(juān)屏息敛声(bǐng)2.(2022秋•乌鲁木齐期末)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琐屑飓风一副画祸不单行 B.赋闲悬空花骨朵乱七八糟 C.惦记苔痕火碳梅素未谋面 D.牛犊石埠标志牌蹬堂入室3.(2023秋•涪城区期末)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将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错落有致,真有纵横驰骋、腾挪跌宕的神奇意境。 B.凭栏远眺,只见岷山绵延起伏,挂绿披翠,岷江就像一条巨蟒从重峦叠嶂中浩浩荡荡地窜出来。 C.这些流言蜚语是别具匠心的人所散布,大家千万别上当。 D.我市因地制宜开展湖泊管理与保护专项行动,加大对涉湖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强湖泊管理保护工作。4.(2023秋•沧州期末)小欣对泼墨特别感兴趣,她搜集了一段文字,但是被打乱了顺序,请为它们选择正确的排序()①后世指笔酣墨饱,或点或刷,水墨淋漓,气势磅礴,皆谓之“泼墨”。②墨如泼出,画面气势奔放。③清代沈宗骞有云:“墨曰泼墨,山色曰泼翠,草色曰泼绿,泼之为用,最足发画中气韵。”④泼墨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将墨挥洒在纸或绢上。⑤相传唐代王洽,以墨泼纸素,脚蹴手抹,随其形状为石、为云、为水,应手随意,图出云霞,染成风雨,宛若神巧,俯视不见其墨污之迹。A.⑤③①②④ B.④②⑤③① C.④②⑤①③ D.⑤①③④②5.(2023秋•武威期末)选择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的一句话()A.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B.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一样。 C.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D.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6.(2024秋•凉州区校级期中)《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作者可能报道了()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胜利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7.(2024秋•察隅县校级期中)下列课文相关解说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峡》﹣﹣郦道元﹣﹣《水经注》﹣﹣写景动静结合,富有情趣。 B.《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C.《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中宰相”﹣﹣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知音共享美景的得意之感。 D.《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齐梁文学家﹣﹣写景、抒情融为一体。8.(2024秋•雄县月考)下列对《野望》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9.(2023秋•灵宝市期末)下面文段中画横线部分语序不当,调整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①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笔记,六十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②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③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④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中得来。⑤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单是外文笔记就达两百多本。A.①⑤②④③ B.①⑤③②④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⑤③②10.(2023秋•涪城区期末)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周约有5万把共享雨伞现身杭州街头,它们分布在杭城的火车站、地铁站、商场、公共区域等地。(将“、公共区域等地”改为“等公共区域”) B.坦桑尼亚信息服务部部长哈桑•阿巴西表示,来自中国的影视作品是坦桑尼亚民众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活。(在句末加上“的重要途径”) C.为了孩子的前途和未来,逼得众多父母必须“押”着孩子去做很多事。(删去“逼得”) D.选择散养的父母一定要实时检视自己的理论是否过期,教育方式要符合孩子的特点,等等。(将“教育方式”改为“教育模式”)11.(2023秋•沧州期末)阅读下列消息。腾讯娱乐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3日下午1时,诺贝尔奖官网公布最新消息,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荣获该奖项。是的,你没看错,就是那个唱了《答案在风中飘》的美国摇滚乐手鲍勃•迪伦。虽然人们一直将这些伟大的摇滚乐手称为诗人、文学家,这一次,诺贝尔文学奖终于给了他一个“官方肯定”。颁奖词是这样写的:“为美国音乐传统增添了创造性的诗意表达”。这也是诺贝尔文学奖首次将该奖项颁予一位音乐人。(1)请给上面的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2)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古都北京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古运河是咱们扬州的母亲河,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但知名度却没有长城高,请为扬州的古运河拟写一条宣传标语,扩大它的知名度。(3)如果你在扬州古运河边游玩时,恰巧遇到一位二十多岁的男青年正在往古运河里乱抛垃圾杂物,你看到后决定上去劝阻,你打算怎么说?12.(2024秋•绵阳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首飞甲(A、众目睽睽B、举世瞩目).5月5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C919平稳起飞,安全降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为此,他们着①(A、zhuóB、zháo)力培育专业骨干队伍,全力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再接再②(A、励B、厉),取得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乙(A、承载B、承接)着国家意志、民族理想和人民期盼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拼音选在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空格,只填序号。(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空格处。原句: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修改句:。13.(2024秋•鹿邑县期中)“诗言志”,古人在诗中所表达的“志”往往有所不同。请你完成下面古诗名句默写。“志”,是文人的思想情感《庭中有奇树》中“馨香盈怀袖,(1)”道出了诗人对青春年华在寂寞中流逝的惋惜之情;曹植《梁甫行》中“剧哉边海民,(2)”表达了对下层人民困苦生活的同情;崔颢《黄鹤楼》中(3)“,”从神话传说落笔,吊古伤今,抒发内心的无限孤寂。“志”,是文人的品格操守刘桢《赠从弟》(其二)中“岂不罹凝寒?(4)”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曹操《龟虽寿》中“(5),志在千里”自比衰老的骏马,抒发了老当益壮的豪情壮志;王绩《野望》中“(6),”表达了孤苦无依之感和隐逸山林之志。14.(2023秋•浏阳市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材料一】《昆虫记》的片段一只蜜蜂过来喝蜜了。时机来了,蟹蛛猛扑上去,用毒钩抓住这冒失鬼的翅尖,而长长的爪子则笨拙地将其勒住。几秒钟过去了,蜜蜂尽力反抗,可是攻击者在它的背上,它的针刺不到。这样的肉搏不能持续很久,否则蜜蜂会逃脱。于是,蟹蛛松开了蜜蜂的翅膀,迅猛而准确地咬住它的颈部。毒钩一旦刺入,战斗也就结束了:死亡随之而来。蜜蜂就像是被雷突然击中一样。它原来还在猛烈地扑腾,可现在只剩下跗骨还在微微颤抖,这是最后的抽搐,接着它便不动了。【材料二】名家对《昆虫记》的点评①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和书写。一一罗斯丹②法布尔是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一一罗曼•罗兰请结合【材料一】所选片段的内容和语言特点,谈谈你更赞同【材料二】中哪一位名人的评价,并说明理由。我赞同(填序号)的点评,因为。15.(2024秋•龙湾区月考)阅读下文诗句,回答问题。湖上①早春赵孟頫溪上春无赖,清晨坐水亭。草芽随意绿,柳眼向人青。初日收浓雾,微波乱小星。谁歌采萍曲②,愁绝不堪听。【注释】①湖上:指大明湖。在济南为官期间,赵孟頫的府署与之距离不远,常在空余时间去游湖。②采萍曲:《国风•召南》中有描写少女采摘浮萍为贵族女子出嫁做祭品的《采萍》篇。(1)诗人主要抓住了和这两个景物来突出题眼“早”字。(2)尾联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6.(2024秋•涪城区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ㅤㅤ李芾①字叔章,其先广平人。芾生而聪警。初以荫②补南安司户,辟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摄湘潭县,县多大家,前令束手不敢犯,芾稽籍出赋③,不避贵势,赋役大均。ㅤㅤ大军(元兵)取鄂州,始起为湖南提刑。时郡县盗扰,民多奔窜,芾令所部发民兵自卫。乃号召发兵,择壮士三千人,使土豪尹奋忠将之勤王,别召民兵集衡阳为守备。后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时湖北州郡皆已归附元,其友劝芾勿行,芾泣曰:“吾岂昧于谋身哉?第④以世受国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许国矣。”时其所爱女死,一恸⑤而行。ㅤㅤ德佑元年七月,至潭州,潭州兵调且尽,游骑已入湘阴、益阳诸县,仓卒召募不满三千人,命刘孝忠统诸军。十月,兵攻西壁,孝忠辈奋战,芾亲冒矢石以督之。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死伤相藉⑥,人犹饮血乘城殊死战。ㅤㅤ芾为人刚介,不畏强御,临事精敏。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选自《宋史•忠义传》,有删改)【注释】①李芾:南宋末抗元将领,在长沙抗元之战中壮烈殉国。②荫:靠先人的荫庇。③稽籍出赋:清查户籍摊派赋税。④第:只。⑤恸:放声痛哭。⑥相藉:相互挨着。(1)下列是阅读本文时对文言字词意义的推断,有误的一项是A.文言文中关于官职变动的动词尤其多,如“举,拔,擢,谪”等以此观之,“辟祁阳尉”的“辟”也是这一类词,译为“征召”。B.“至潭,潭兵调且尽”与“不义而富且贵”(《<论语>十二章》)中的两个“且”字意思相同。C.《说文解字》中对于“贝”的解释如下:“古者货贝而宝龟……至秦废贝行钱。凡贝之属皆从贝。”也就是说贝可以担任古代货币的职能,可见本文中“家无余赀”的“赀”可译为“钱财”。D.文言词“以”意义众多,作介词是可以译成“用”,作连词时有“来”的意义,本文中“芾亲冒矢石以督之”符合作连词“来”的意义。(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B.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C.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D.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第以世受国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许国矣。(4)林则徐有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仁人志士为国家奔走效命,请简要概括本文中李芾的哪些事迹是爱国的表现。17.(2023秋•凉州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①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②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③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说说第③段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2)选文通过哪几件小事表现父亲对“我”的爱?(3)选文第③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背影的?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4)选文中两次写“我”流泪,分别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心境?(5)“我”对父爱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什么过程?请结合课文具体谈谈。18.(2024秋•衡阳县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谈的谈说的说,小城故事真不错……”一曲《小城故事》,会让我们发现家乡、发现身边那如画似歌的“真善美”。请以“小城故事”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寻访并再现眼前的“画”,耳畔的“歌”。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500字;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024-2025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语文寒假作业(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CBCADBCD一.试题(共18小题)1.(2024秋•郾城区校级月考)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颁发(bān)溃退(kuì)刹那(chà)悄然不惊(qiāo) B.遗嘱(zhǔ)泄气(xiè)翘首(qiào)一丝不苟(gǒu) C.要塞(sài)咆哮(páo)娴熟(xián)殚精竭虑(dān) D.轨迹(guǐ)澎湃(bài)镌刻(juān)屏息敛声(bǐng)【答案】C【分析】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解答】A.有误,“悄”应读qiǎo;B.有误,“翘”应读qiáo;C.正确;D.“湃”应读“pài”。故选:C。2.(2022秋•乌鲁木齐期末)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琐屑飓风一副画祸不单行 B.赋闲悬空花骨朵乱七八糟 C.惦记苔痕火碳梅素未谋面 D.牛犊石埠标志牌蹬堂入室【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A.有误,“一副画”的“副”应为“幅”;B.正确;C.有误,“火碳梅”的“碳”应为“炭”;D.有误,“蹬堂入室”的“蹬”应为“登”。故选:B。3.(2023秋•涪城区期末)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将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错落有致,真有纵横驰骋、腾挪跌宕的神奇意境。 B.凭栏远眺,只见岷山绵延起伏,挂绿披翠,岷江就像一条巨蟒从重峦叠嶂中浩浩荡荡地窜出来。 C.这些流言蜚语是别具匠心的人所散布,大家千万别上当。 D.我市因地制宜开展湖泊管理与保护专项行动,加大对涉湖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强湖泊管理保护工作。【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BD.使用正确;C.使用有误,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多用于写文章、绘画、工程设计等。该成语和句意不符,此处应该使用“别有用心”。故选:C。4.(2023秋•沧州期末)小欣对泼墨特别感兴趣,她搜集了一段文字,但是被打乱了顺序,请为它们选择正确的排序()①后世指笔酣墨饱,或点或刷,水墨淋漓,气势磅礴,皆谓之“泼墨”。②墨如泼出,画面气势奔放。③清代沈宗骞有云:“墨曰泼墨,山色曰泼翠,草色曰泼绿,泼之为用,最足发画中气韵。”④泼墨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将墨挥洒在纸或绢上。⑤相传唐代王洽,以墨泼纸素,脚蹴手抹,随其形状为石、为云、为水,应手随意,图出云霞,染成风雨,宛若神巧,俯视不见其墨污之迹。A.⑤③①②④ B.④②⑤③① C.④②⑤①③ D.⑤①③④②【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解答】通读几个句子,首先确定首句是④,交代说明了对象“泼墨”,接着是②——“泼墨的特点”,然后按照时间顺序举例,分别是⑤“唐代”,③是“清代”。最后①进行总结。所以排序为:④②⑤③①。故选:B。5.(2023秋•武威期末)选择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的一句话()A.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B.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一样。 C.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D.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比喻句的判断。判断是否是比喻句关键不是有没有比喻词,而是看有没有喻体出现。【解答】A.是对人物的描写,没有使用修辞;B.是对人物的描写句,没有使用修辞;C.句子把“身体”比作“箭”,是比喻句;D.句子将气泡拟人化,运用的是拟人,不是比喻;故选:C。6.(2024秋•凉州区校级期中)《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作者可能报道了()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胜利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对名著情节的考查,或给出一个人物,要求写出与其相关的情节;或给出一段人物缺失的情节,要求学生指明情节中的人物;或直接给出一个情节,要求学生指明出自哪部名著,并对其中的人物或主旨进行分析。根据平时积累,依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解答】A.符合,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和里程碑,是《红星照耀中国》。B.不能,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遵照中央指示,从鲁西南重镇菏泽出发,于8月27日千里跃进大别山。时间对不上。C.不能,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3月16日,平型关战役发生在1937年9月11日,与作者在革命根据地的采访时间不合。D.不能,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故选:A。7.(2024秋•察隅县校级期中)下列课文相关解说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峡》﹣﹣郦道元﹣﹣《水经注》﹣﹣写景动静结合,富有情趣。 B.《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C.《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中宰相”﹣﹣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知音共享美景的得意之感。 D.《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齐梁文学家﹣﹣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解答】ABC.正确;D.有误,吴均是南朝梁文学家。故选:D。8.(2024秋•雄县月考)下列对《野望》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答案】B【分析】《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解答】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ACD.正确;B.有误,应是白描的手法,以质朴的语言描画。故选:B。9.(2023秋•灵宝市期末)下面文段中画横线部分语序不当,调整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①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笔记,六十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②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③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④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中得来。⑤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单是外文笔记就达两百多本。A.①⑤②④③ B.①⑤③②④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⑤③②【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首先要通读文段,把握文段主要内容后,再找总领句或总结句,这些句子特点明显。确定了这些句子后,然后再找上下句中相关联的词语,注意时间先后、先总后分这些顺序。【解答】本题考查句子排序。通读文段可知④是领起句,①②⑤句均为举例论证,分析可知①⑤句是正面论述,②句是反面论证,另据⑤句中“也爱做笔记”,可知这三句的顺序应为①⑤②,第③句“可见”总结全段。故最恰当的排序应为:④①⑤②③;故选:C。10.(2023秋•涪城区期末)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周约有5万把共享雨伞现身杭州街头,它们分布在杭城的火车站、地铁站、商场、公共区域等地。(将“、公共区域等地”改为“等公共区域”) B.坦桑尼亚信息服务部部长哈桑•阿巴西表示,来自中国的影视作品是坦桑尼亚民众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活。(在句末加上“的重要途径”) C.为了孩子的前途和未来,逼得众多父母必须“押”着孩子去做很多事。(删去“逼得”) D.选择散养的父母一定要实时检视自己的理论是否过期,教育方式要符合孩子的特点,等等。(将“教育方式”改为“教育模式”)【答案】D【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BC.修改正确;D.有误,前后不一致,应将第二个“要”改为“是否”;故选:D。11.(2023秋•沧州期末)阅读下列消息。腾讯娱乐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3日下午1时,诺贝尔奖官网公布最新消息,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荣获该奖项。是的,你没看错,就是那个唱了《答案在风中飘》的美国摇滚乐手鲍勃•迪伦。虽然人们一直将这些伟大的摇滚乐手称为诗人、文学家,这一次,诺贝尔文学奖终于给了他一个“官方肯定”。颁奖词是这样写的:“为美国音乐传统增添了创造性的诗意表达”。这也是诺贝尔文学奖首次将该奖项颁予一位音乐人。(1)请给上面的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2)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古都北京最著名的旅游景点。古运河是咱们扬州的母亲河,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但知名度却没有长城高,请为扬州的古运河拟写一条宣传标语,扩大它的知名度。(3)如果你在扬州古运河边游玩时,恰巧遇到一位二十多岁的男青年正在往古运河里乱抛垃圾杂物,你看到后决定上去劝阻,你打算怎么说?【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为新闻阅读综合题,分别考查拟写标题和宣传标语的能力,考查学生情景对话的能力。【解答】(1)拟写标题时,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就在导语中筛选相关的信息,因为导语是对新闻主体事件的高度概括;没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应在主体部分筛选相关的信息。结合本新闻的导语“诺贝尔奖官网公布最新消息,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荣获该奖项。”可以拟写标题为: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2)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可以围绕着如何提高“扬州的古运河”知名度这个主题来进行作答。(3)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要针对对方的观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劝说,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注意语气语言要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具体语境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这里是劝说一位二十多岁的男青年别往古运河里乱抛垃圾杂物,劝说内容要注意有称呼、劝说的内容得体、语气委婉(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劝说的内容要针对性指出“古运河扬州的代表,世界文化遗产”“人人都有责任保护”这两点进行委婉劝说,语言通顺。答案:(1)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2)例如:到北京看长城,来扬州看运河。扬州的古运河,世界的古运河。(3)叔叔(哥哥),你好!古运河是咱们扬州的骄傲,现在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来保护它,让我们为保护古运河尽一份力,不再乱抛乱扔了,好吗?12.(2024秋•绵阳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首飞甲B(A、众目睽睽B、举世瞩目).5月5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C919平稳起飞,安全降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为此,他们着①A(A、zhuóB、zháo)力培育专业骨干队伍,全力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再接再②B(A、励B、厉),取得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乙A(A、承载B、承接)着国家意志、民族理想和人民期盼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拼音选在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空格,只填序号。(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空格处。原句: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修改句: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经过多年的努力,科研人员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也可。。【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第一小题考查字音。第二小题考查近义词的使用。第三小题考查病句。【解答】(1)考查了多音字的读音,要注意平时的积累。着①(A、zhuóB)力;再接再②(B、厉)。(2)考查了近义词的使用,词义辨析题,要结合语境的理解辨析词义,如“众目睽睽”指张目注视的样子。许多人争着眼睛看着。指在广大群众注视之下。“举世瞩目”指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承载”承受支撑物体;“承接”是指承前接后;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完成该题即可。B举世瞩目;A承载。(3)原句缺主语,改为: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经过多年的努力,科研人员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也可。答案:(1)AB(2)BA(3)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经过多年的努力,科研人员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也可。13.(2024秋•鹿邑县期中)“诗言志”,古人在诗中所表达的“志”往往有所不同。请你完成下面古诗名句默写。“志”,是文人的思想情感《庭中有奇树》中“馨香盈怀袖,(1)路远莫致之”道出了诗人对青春年华在寂寞中流逝的惋惜之情;曹植《梁甫行》中“剧哉边海民,(2)寄身于草野”表达了对下层人民困苦生活的同情;崔颢《黄鹤楼》中(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从神话传说落笔,吊古伤今,抒发内心的无限孤寂。“志”,是文人的品格操守刘桢《赠从弟》(其二)中“岂不罹凝寒?(4)松柏有本性”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曹操《龟虽寿》中“(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自比衰老的骏马,抒发了老当益壮的豪情壮志;王绩《野望》中“(6)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孤苦无依之感和隐逸山林之志。【答案】(1)路远莫致之(注意“致”的书写)(2)寄身于草野(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4)松柏有本性(5)老骥伏枥(6)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注意“薇”的书写)【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路远莫致之(注意“致”的书写)(2)寄身于草野(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4)松柏有本性(5)老骥伏枥(6)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注意“薇”的书写)14.(2023秋•浏阳市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材料一】《昆虫记》的片段一只蜜蜂过来喝蜜了。时机来了,蟹蛛猛扑上去,用毒钩抓住这冒失鬼的翅尖,而长长的爪子则笨拙地将其勒住。几秒钟过去了,蜜蜂尽力反抗,可是攻击者在它的背上,它的针刺不到。这样的肉搏不能持续很久,否则蜜蜂会逃脱。于是,蟹蛛松开了蜜蜂的翅膀,迅猛而准确地咬住它的颈部。毒钩一旦刺入,战斗也就结束了:死亡随之而来。蜜蜂就像是被雷突然击中一样。它原来还在猛烈地扑腾,可现在只剩下跗骨还在微微颤抖,这是最后的抽搐,接着它便不动了。【材料二】名家对《昆虫记》的点评①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和书写。一一罗斯丹②法布尔是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一一罗曼•罗兰请结合【材料一】所选片段的内容和语言特点,谈谈你更赞同【材料二】中哪一位名人的评价,并说明理由。我赞同①(填序号)的点评,因为这段文字作者始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蜜蜂和蟹蛛两个生灵,体现了一种万物平等的生命哲学观;通过细致深入的观察,将动物捕食的过程写得充满动态,富有画面感;同时,描绘了蟹蛛捕食蜜蜂的战斗场面,在生动、有趣、幽默的描述中又不失具体、准确、科学的表达。。【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昆虫记》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影响着全世界的读者,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它既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作者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书中生动地揭示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法布尔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解答】本题考查对名著的内容的掌握和分析及阅读鉴赏能力。解答时,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词以及《昆虫记》的写作特色和表达情感进行分析即可。从材料来分析,材料中“文学家一般地感受和书写”说明《昆虫记》对昆虫记录详细生动;“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说明《昆虫记》科学性与文学性合二为一,它既科学严谨,又轻松幽默,充满意蕴;从情感内容上来说,《昆虫记》表达了对社会人生和自然人生的关注,满溢着生命之情。作答时,写出所赞同的评价,填写序号,并任选两个角度分析分析原因即可。答案:示例一:我赞同①,因为这段文字作者始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蜜蜂和蟹蛛两个生灵,体现了一种万物平等的生命哲学观;通过细致深入的观察,将动物捕食的过程写得充满动态,富有画面感;同时,描绘了蟹蛛捕食蜜蜂的战斗场面,在生动、有趣、幽默的描述中又不失具体、准确、科学的表达。示例二:我赞同②,因为这段文字通过细致深入的观察研究,对昆虫了解透彻,描绘了蟹蛛捕食蜜蜂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为读者展示了新奇神秘的昆虫世界;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并将蜜蜂和蟹蛛拟人化,读来情趣盎然。15.(2024秋•龙湾区月考)阅读下文诗句,回答问题。湖上①早春赵孟頫溪上春无赖,清晨坐水亭。草芽随意绿,柳眼向人青。初日收浓雾,微波乱小星。谁歌采萍曲②,愁绝不堪听。【注释】①湖上:指大明湖。在济南为官期间,赵孟頫的府署与之距离不远,常在空余时间去游湖。②采萍曲:《国风•召南》中有描写少女采摘浮萍为贵族女子出嫁做祭品的《采萍》篇。(1)诗人主要抓住了草芽和柳眼这两个景物来突出题眼“早”字。(2)尾联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草芽、柳眼。(2)通过写湖上传来凄婉幽怨的采苹渔歌,表达了对百姓生计艰难的同情,也写出了作者勤政爱民的情怀。【分析】清晨空气特别清新爽洁,诗人坐于水亭,大明湖和汇入湖中的泺水、历水一片春色。“无赖”写春色缠人、小速而至。颔联写溪湖早春景色。草才吐芽,柳仅萌眼,一片初春气象。“柳眼向人青”,“柳眼”,都指初生而未吐出的柳芽。经冬的草根刚刚吐出细芽,随处不经意地绿着,惹人喜爱;柳枝条上,初生的芽眼,象在炫耀它的柔嫩,有意青青向人。这两句诗把初春的草木刻画得摇曳生姿,含情不尽,给人生机勃勃、耳目一新的感受。颈联转笔写溪湖。溪湖早春,景色诱人。这时,不知是谁唱起《采苹》之曲,牵惹了诗人的愁情,以至悲愁至极,到了不忍卒听的地步。这首诗,作者写作的本意,是借初春景色不解人意而至,从而抒发其愁情,但是中四句描写溪湖早春景色自然清新,却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总之,这一首《早春》是山水诗中的佳品,无论语言,意境还是情调,都是极有个性,且非常艺术化的,不是为写诗丽写诗的层次。【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颔联写溪湖早春景色。经冬的草根刚刚吐出细芽,随处不经意地绿着,惹人喜爱;柳枝条上,初生的芽眼,象在炫耀它的柔嫩,有意青青向人。草才吐芽,柳仅萌眼,一片初春气象。(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谁歌采苹曲,愁绝不堪听”一句则是突出作者对百姓生计的担忧,突出其勤政爱民的形象特点.答案:(1)草芽、柳眼。(2)通过写湖上传来凄婉幽怨的采苹渔歌,表达了对百姓生计艰难的同情,也写出了作者勤政爱民的情怀。译文:大明湖和汇入湖中的泺水、历水一片春色,清晨诗人坐于水亭。刚刚发芽的小草随处可见,柳枝条上初生的芽眼青青向人。初日冉冉升起收尽了水面上的雾汽,阳光下的水花,犹如活蹦乱跳的金星,耀人眼目。是谁唱起《采苹》之曲,牵惹了诗人的愁情,以至悲愁至极。16.(2024秋•涪城区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ㅤㅤ李芾①字叔章,其先广平人。芾生而聪警。初以荫②补南安司户,辟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摄湘潭县,县多大家,前令束手不敢犯,芾稽籍出赋③,不避贵势,赋役大均。ㅤㅤ大军(元兵)取鄂州,始起为湖南提刑。时郡县盗扰,民多奔窜,芾令所部发民兵自卫。乃号召发兵,择壮士三千人,使土豪尹奋忠将之勤王,别召民兵集衡阳为守备。后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时湖北州郡皆已归附元,其友劝芾勿行,芾泣曰:“吾岂昧于谋身哉?第④以世受国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许国矣。”时其所爱女死,一恸⑤而行。ㅤㅤ德佑元年七月,至潭州,潭州兵调且尽,游骑已入湘阴、益阳诸县,仓卒召募不满三千人,命刘孝忠统诸军。十月,兵攻西壁,孝忠辈奋战,芾亲冒矢石以督之。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死伤相藉⑥,人犹饮血乘城殊死战。ㅤㅤ芾为人刚介,不畏强御,临事精敏。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选自《宋史•忠义传》,有删改)【注释】①李芾:南宋末抗元将领,在长沙抗元之战中壮烈殉国。②荫:靠先人的荫庇。③稽籍出赋:清查户籍摊派赋税。④第:只。⑤恸:放声痛哭。⑥相藉:相互挨着。(1)下列是阅读本文时对文言字词意义的推断,有误的一项是BA.文言文中关于官职变动的动词尤其多,如“举,拔,擢,谪”等以此观之,“辟祁阳尉”的“辟”也是这一类词,译为“征召”。B.“至潭,潭兵调且尽”与“不义而富且贵”(《<论语>十二章》)中的两个“且”字意思相同。C.《说文解字》中对于“贝”的解释如下:“古者货贝而宝龟……至秦废贝行钱。凡贝之属皆从贝。”也就是说贝可以担任古代货币的职能,可见本文中“家无余赀”的“赀”可译为“钱财”。D.文言词“以”意义众多,作介词是可以译成“用”,作连词时有“来”的意义,本文中“芾亲冒矢石以督之”符合作连词“来”的意义。(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A.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B.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C.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D.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第以世受国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许国矣。(4)林则徐有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仁人志士为国家奔走效命,请简要概括本文中李芾的哪些事迹是爱国的表现。【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参考译文:李字叔章广平人。生下来就聪敏机警。早年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了南安司户,后被征召做了祁阳尉,出外救济灾荒,就有了些名声。整治湘潭县,该县有不少豪门大户,前任县令像捆住手脚一样不敢冒犯,李芾清查户籍摊派赋税,不避开权势,赋税劳役极为公平。元蒙军队攻取鄂州,才起用李芾做湖南提刑。当时各郡县盗寇骚扰,百姓大多四散奔逃。李芾下令所属各部征调百姓武装自卫。百姓才安定下来。于是发布号令征兵,挑选壮士三千人,让当地的豪绅尹奋忠统领军队护卫君王,另召集百姓聚集在衡阳一带做防守准备。不久,掌握潭州兼任湖南安抚使。当时湖北川郡都已被元蒙占领。他的朋友劝他别去上任,李芾流着泪说:“我怎会在考虑自身的问题上犯湖涂呢?只因(我)世代蒙受国恩,如今有幸被朝廷任用,我应该把家奉献给国家。”当时他所爱的女儿死了,痛哭了一场就上任去了。德佑元年七月,李芾到潭州的军队将被调尽。元蒙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入湘阴益阳各县。仓促中李芾召募了不到三千人,命令刘孝忠统率各军。十月敌兵攻打西壁,孝忠等人奋力迎战,李芾亲自冒着箭石的伤害来督战。有受伤的将士都亲自去安抚慰劳,每天用忠义之道勉励他的将士。死伤的人相堆叠,人们还是饮血发誓登城拼死一战。李芾的为人刚直不阿,不畏强权,处事精明机敏。他平生为官清廉,家无余财。【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ACD.正确;B.有误,“至潭,潭兵调且尽”的“且”是“将近”的意思,“不义而富且贵”的“且”是“尚且”的意思。故选:B。(2)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有受伤的将士都亲自去安抚慰劳,每天用忠义之道勉励他的将士。故断为:.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故选:C。(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句中重点词语有:以,因为;许,奉献。句意为:只因为(我)世代蒙受国恩,现在有幸朝廷任用我,我更应该把全家奉献给国家。(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大军(元兵)取鄂州,始起为湖南提刑。时郡县盗扰,民多奔窜,芾令所部发民兵自卫”可知元军取鄂州时,使土豪尹奋忠将之勤王,别召民兵集衡阳为守备;结合“吾岂味于谋身哉?第以世受国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许国矣”可知元军占领湖北等地,同时痛失爱女,李蒂为报答国家冒险上任,以家许国;结合“十月兵攻西壁,孝忠辈奋战,芾亲冒矢石以督之。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死伤相藉,人犹饮血乘城殊死战”攻打西壁时李蒂亲自冒着流箭和滚石的危险亲自督战,不畏生死。答案:(1)B(2)C(3)只因为(我)世代蒙受国恩,现在有幸朝廷任用我,我更应该把全家奉献给国家。(4)元军取鄂州时,使土豪尹奋忠将之勤王,别召民兵集衡阳为守备;元军占领湖北等地,同时痛失爱女,李蒂为报答国家冒险上任,以家许国;攻打西壁时李蒂亲自冒着流箭和滚石的危险亲自督战,不畏生死。17.(2023秋•凉州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①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②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③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说说第③段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2)选文通过哪几件小事表现父亲对“我”的爱?(3)选文第③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背影的?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4)选文中两次写“我”流泪,分别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心境?(5)“我”对父爱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什么过程?请结合课文具体谈谈。【答案】(1)这些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父亲买橘子的艰难,一个对儿子关怀备至的慈父形象跃然纸上。(2)父亲亲自送“我”上车;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嘱“我”小心,又嘱托茶房照顾“我”;最后还为“我”买橘子。(3)第③段从外貌、动作来描写背影。这样写既表达了在艰难处境中父爱的深沉,又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深情。(4)第一次看见父亲爬月台那艰难的样子,“我”被深深地感动而流泪。第二次父亲的背影混入来往的人里看不见了,“我”深感父爱的深沉,又不知何时能再见面,心情惆怅,因而眼泪又来了。(5)开始“我”对父亲不理解,甚至觉得他迂,到后来看见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背影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可以说,“我”对父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顿悟”的过程。【分析】本文是朱自清《背影》的节选部分,主要叙述了父亲爬月台,穿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情景。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分析。这些动词对父亲进行了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父亲的肥胖,年老体衰,步履艰难以及爬月台的吃力,烘托了浓浓的父爱。(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他踌躇了一会,终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