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评价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评价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评价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评价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评价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2020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大力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持续深化标准化工作改

革,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依据《中华人民标准化法》以及

《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相关规定,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决定立项制定《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体系评价规范》团体标准,规范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评价要求,促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持续发展。

2、制定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指出,国家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科技创新在国

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实施科教兴

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科技强国。

与此同时,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

学校紧密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支持企业牵头国家科技攻

关任务,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科研投入、组

织科研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民营经济迅速崛起,在国民经济中比重逐

渐加大,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更善于捕捉市场信息,具有更灵活的经

营机制,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

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改革创新。

为此,科技部全国工商联印发《关于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科技创新重大决策和部署要求,发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对民营企业

创新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通过政策引领、机制创新、项目实施、平台建设、人才培育、

科技金融、军民融合、国际合作等加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充分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

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为此,要结合实施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开展民营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与监测,发挥第三

方评估机构作用,对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完善相

关政策措施。而开展评价就需要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真正给予民营企业

科技创新水平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引领民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打造名副其实的科技创

新品牌。

3、起草过程

3.1标准研制阶段

2022年7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务院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

案》等文件的要求,按照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团体标准的制修订程序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成

立标准起草工作组,确定标准名称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评价规范》。

2022年8~9月,标准起草工作组收集、整理相关标准化资料、专业文献等,为本文件

的编制提供参考,并通过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经成分分析、研讨、论证后

编写完成《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评价规范》初稿和立项申请书。

3.2标准立项阶段

经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立项审核通过后,于2022年9月19日,正式对《民营企业科技创

新体系评价规范》团体标准进行立项。

3.3标准起草阶段

2022年9~12月,就标准初稿,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通过相关信息化手段进行多次内容

讨论和交流,并向相关单位和专家咨询,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标

准初稿进行了修改。

2023年1~8月就标准初稿,相关单位和专家咨询,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充分论证的

基础上,对标准初稿进行了再次修改。

二、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1、编制原则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标准起草工作组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编写,主要遵循

以下原则:

(1)协调性:保证标准与国内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调一致。

(2)规范性: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

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

2、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2.1适用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进行评价的要素、数据、指标、实施、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各行业民营企业自身对其科技创新体系进行评价,以及外部机构对其科

技创新体系进行评价。

2.2术语和定义

1)民营企业privateenterprise

非公有制的私营企业和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联营企业。

2)创新innovation

实现或重新分配价值的新客体或改变的客体。创新的新颖性和价值决定于民营企业和

相关方的感知;创新可以是产品、服务、过程、模式、方法等。

3)科技创新technologyinnovation

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

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4)科技创新管理technologyinnovationmanagement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为了使各种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企业整个系统运行更加和谐

高效、生产能力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发挥而进行的发展战略、管理体制、组织结构、运作方

式以及具体的管理方法与技术以及文化氛围等方面的管理。

5)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privateenterprisetechnologyinnovationsystem

由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相关的组织管理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与决策系统之间

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

2.3评价原则

设定了科学性、公平性原则。

1)科学性

以提升提升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根本目的,科学、合理、规范地制定民营企业科

技创新体系评价规范。

2)公平性

评价机构及相关评价人员应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评价,不受利益相关方干扰,独

立开展评价活动,客观形成评价结果,数据真实可信,不带任何形式的偏袒或偏见。

2.4评价要素

包含:创新机构、创新制度、创新人力、创新设施、创新资金、创新保障。

2.5评价数据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评价需要采集的数值包括以下内容。

1)年末资产总额。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项;

2)年末固定资产总额。企业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

费用的总称;

3)年末负债总额。企业承担并需要偿还的全部债务;

4)当年净利润。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

5)当年新签合同额。企业当年新签订合同的总的合同额;

6)当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企业从事本行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营业收入;

7)当年R&D投入。企业进行研究和开发所支出的经费;

8)有效发明专利数。企业在当年年末还处于有效期的发明专利的总数;

9)当年在研技术产品数。企业当年还处在研发阶段的产品的品种数;

10)当年在销技术产品数。企业当年正在销售的产品的品种数;

11)新产品销售收入。企业通过销售在有效期内(通常是新上市1到2年内)的产品所取得

的收入(或服务收入);

12)当年技术交易收入。企业通过卖出技术、变更技术所有权、知识产权授权、许可使用

权等方式取得的收入;

13)年末员工总数。企业当年年末在职的员工的总数;

14)年末研发人员数。企业当年年末所拥有的从事科研工作的员工总数量;

15)年末管理人员数。企业当年年末所拥有的从事管理工作的员工总数量;

16)当年管理总成本。企业每年开展管理工作的总支出;

17)当年工资总额。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18)当年新入职员工与离职员工总数。企业每年新入职的员工与每年新解除劳动关系并离

开的员工的总数量。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评价需要确认的事实包括以下内容。

19)是否在当年内组织了科技创新活动;

20)是否具备全职的研发团队;

21)是否具备科技创新的相关资源;

22)是否存在管理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制度;

23)是否存在激励科技创新人才的相关制度或股份;

24)是否有科技创新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或计划;

25)是否在当年内通过科技创新活动获得了经济收益;

26)是否在当年内通过科技创新活动获得了影响力、竞争力等的提升;

27)是否在当年内进行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总结。

2.6评价指标

共包含27个指标。

技术指标包括:

——基本指标3个;

——数量指标2个;

——质量指标2个;

——效益指标2个。

管理指标包括:

——基本指标3个;

——数量指标2个;

——质量指标2个;

——效益指标2个。

效益指标包括:

——基本指标3个;

——数量指标2个;

——质量指标2个;

——效益指标2个。

2.7评价实施

包含:评价流程、评价方式、评价资料、指标权重、计分方法、评价结果、评价报告。

2.8评价管理

包含:有效期限、监督审查、再次评价。

三、涉及专利的有关说明

本文件不涉及专利及知识产权问题。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与国际、国内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

本文件为首次自主制定,不涉及国际国外标准采标情况。国内与之相关的标准有:

GBT37097企业创新方法工作规范

GBT29186.4品牌价值要素评价第4部分:创新要素

五、与有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标准的关系

本文件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协调一致,没有冲突。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文件在制定过程中未出现重大分歧意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