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方案_第1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方案_第2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方案_第3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方案_第4页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方案TOC\o"1-2"\h\u21505第一章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创新概述 2279951.1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发展背景 2214531.2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发展趋势 220329第二章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3154672.1外墙保温隔热技术 3204372.2窗户节能技术 4226492.3屋顶绿化技术 416212第三章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节能技术 4276823.1高效供暖技术 4221513.1.1地板辐射供暖技术 5179493.1.2热泵供暖技术 5101103.1.3太阳能供暖技术 5321623.2自然通风技术 5113443.2.1风压通风技术 5279433.2.2热压通风技术 6254563.3高效空调系统 6143033.3.1变频空调技术 6121953.3.2冷热源优化技术 6226073.3.3节能型空调末端设备 78398第四章建筑照明节能技术 7267474.1节能灯具应用 7132884.2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76256第五章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8194205.1太阳能热水系统 8118375.2风能利用技术 8292155.3地热能利用技术 9663第六章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995376.1建筑废弃物分类回收 9183676.1.1建筑废弃物分类回收的意义 9278476.1.2建筑废弃物分类回收方法 952106.1.3建筑废弃物分类回收流程 10258676.2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 10149506.2.1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意义 10191986.2.2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 10292926.2.3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流程 103828第七章建筑智能化节能技术 11260077.1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 11283937.2建筑能耗监测与分析 11136787.3建筑大数据应用 1123523第八章建筑设计与规划节能技术 12220568.1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2192868.2节能型建筑设计方法 12309838.3城市规划与绿色建筑 1323734第九章建筑施工与运维节能技术 13281819.1施工现场节能管理 13155209.1.1管理原则与目标 13248869.1.2节能措施 13149119.2建筑运维阶段节能措施 14134299.2.1运维阶段节能原则 14268359.2.2节能措施 1425359.3节能评估与改进 14139649.3.1节能评估方法 14250049.3.2节能改进措施 1427409第十章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14531710.1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 142135610.2绿色建筑产业技术创新 153171310.3绿色建筑宣传与培训 15第一章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创新概述1.1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发展背景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能耗需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能源资源紧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和节能降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建筑能效,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负担。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政策支持。国家高度重视绿色建筑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等,为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市场需求驱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绿色建筑以其环保、节能、舒适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3)科技进步推动。新型建筑材料、节能技术、信息技术等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为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1.2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发展趋势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创新。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型建筑材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例如,新型节能玻璃、保温材料、太阳能发电等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建筑能效。(2)集成化发展。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将朝着集成化方向发展,将多种节能技术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节能系统。如绿色建筑一体化设计、建筑能耗监测与管理系统等。(3)智能化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将实现智能化。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对建筑能耗的实时监测、预测和优化控制,提高建筑能效。(4)标准化发展。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将逐步实现标准化,形成一套完善的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推动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5)国际合作。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将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通过以上发展趋势,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将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我国建筑行业迈向更高水平。第二章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2.1外墙保温隔热技术外墙保温隔热技术是建筑节能的关键环节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建筑物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热量传递,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外墙保温隔热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外墙外保温系统:该系统采用保温材料对建筑物外墙进行包裹,形成保温层,从而降低建筑物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外墙外保温系统具有施工简便、保温效果显著、节能环保等优点。(2)外墙内保温系统:该系统在建筑物内部进行保温处理,通过在墙体内部涂抹保温材料或设置保温板,减少室内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外墙内保温系统具有施工速度快、不影响室内装修等优点。(3)复合墙体保温技术:该技术将保温材料与承重墙体相结合,形成具有保温隔热功能的复合墙体。复合墙体保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施工方便、节能效果显著等优点。2.2窗户节能技术窗户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很大比例。因此,窗户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窗户节能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高功能玻璃:采用低辐射玻璃、热反射玻璃等高功能玻璃,可以有效降低窗户的传热系数,提高窗户的保温隔热功能。(2)断桥铝型材:断桥铝型材具有较好的热阻功能,可以减少热量通过窗户框材的传递,降低窗户能耗。(3)双层(三层)玻璃窗:双层(三层)玻璃窗之间设置空气层,可以有效阻隔热量的传递,提高窗户的保温隔热功能。(4)遮阳系统:采用遮阳设施,如遮阳帘、遮阳板等,可以有效降低太阳辐射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减少空调能耗。2.3屋顶绿化技术屋顶绿化技术是一种具有环保、节能、美观等多重功效的建筑节能技术。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建筑物屋顶的热量吸收,降低建筑物能耗。屋顶绿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植物隔热层:在屋顶表面种植植物,利用植物的蒸腾作用和遮阴效果,降低屋顶温度,减少热量传递。(2)保温隔热材料:在屋顶绿化层下方设置保温隔热材料,如挤塑板、岩棉板等,提高屋顶的保温隔热功能。(3)排水系统:合理设置屋顶绿化排水系统,保证绿化层内水分的合理分布,防止水分过多导致屋顶负荷增加。(4)防根穿刺层:在屋顶绿化层与保温层之间设置防根穿刺层,防止植物根系对保温层造成破坏。通过以上几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为我国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三章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节能技术3.1高效供暖技术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高效供暖技术在建筑行业中扮演着的角色。本章将重点探讨以下几种高效供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3.1.1地板辐射供暖技术地板辐射供暖技术是一种通过地面散发热量来实现室内供暖的方法。该技术具有以下优势:热量分布均匀:热量从地面均匀散发,使室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提高舒适度。节能高效:由于热量的直接传递,减少了热量的损失,提高了供暖效率。环保卫生:地板辐射供暖减少了空气流动,降低了灰尘的飞扬,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3.1.2热泵供暖技术热泵供暖技术是一种利用低温热源进行供暖的方法。其主要特点如下:高效节能:热泵技术能够将低温热源的热量提升至高温热源,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环保无污染:热泵供暖过程中无燃烧,无有害气体排放,符合绿色环保要求。适应性强:热泵供暖技术适用于各种建筑类型,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更为广泛。3.1.3太阳能供暖技术太阳能供暖技术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用于建筑供暖。其创新点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能够有效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太阳能供暖系统的自动调节,提高供暖效率。经济效益显著:太阳能供暖技术在降低能耗的同时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3.2自然通风技术自然通风技术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通过自然风力或温差驱动,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流通,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降低能耗。3.2.1风压通风技术风压通风技术是利用自然风力,通过建筑物的开口部位,形成室内外空气的流动。其主要特点如下:节能环保:无需额外的能源输入,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舒适性:合理的风压通风设计能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增加舒适度。适用性广泛:适用于各种建筑类型,尤其是低层或多层建筑。3.2.2热压通风技术热压通风技术是利用室内外温差产生的热压,通过建筑物的开口部位,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其主要优点包括:高效节能:通过热压通风,可以减少空调系统的能耗,实现节能效果。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热压通风能够有效排除室内污染物,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智能化控制系统:结合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热压通风的自动调节,提高通风效果。3.3高效空调系统高效空调系统是建筑节能的关键技术之一,它通过优化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实现节能、环保和舒适性的统一。3.3.1变频空调技术变频空调技术是一种根据室内外温差和负荷需求,自动调节空调运行频率的技术。其主要特点包括:节能高效:变频空调能够在满足室内舒适度的同时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降低噪音:变频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空调运行时的噪音,提高室内舒适度。延长使用寿命:变频空调的运行频率稳定,减少了设备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3.3.2冷热源优化技术冷热源优化技术是通过合理配置冷热源设备,实现空调系统的高效运行。其主要措施包括:冷热源设备选择:根据建筑负荷特性和能源条件,合理选择冷热源设备。系统优化设计:通过系统优化设计,提高冷热源设备的运行效率。智能化控制系统:结合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空调系统的自动调节,提高运行效率。3.3.3节能型空调末端设备节能型空调末端设备是指在空调系统中,采用节能型末端设备,提高空调系统的整体效率。其主要类型包括:节能型风机盘管:采用高效的节能型风机盘管,降低能耗,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节能型空气处理机组:通过优化空气处理机组的设计,实现节能效果。节能型冷却塔:采用高效的节能型冷却塔,降低冷却过程中的能耗。第四章建筑照明节能技术4.1节能灯具应用建筑照明是建筑物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建筑照明中采用节能灯具是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手段。当前市场上,节能灯具种类繁多,主要包括LED灯、荧光灯、卤素灯等。其中,LED灯以其高效、低功耗、长寿命等特点,成为建筑照明节能的首选。LED灯具的光效高,可以达到100lm/W以上,远高于传统白炽灯的10lm/W。在相同照明效果下,LED灯具的功耗仅为白炽灯的1/10。LED灯具的寿命长,一般可以达到5万小时以上,大大降低了更换频率和成本。LED灯具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可在20℃至50℃的环境下正常工作,适应性强。在建筑照明设计中,应根据建筑功能、照明需求、环境特点等因素,合理选用LED灯具。例如,在公共区域、地下室等光照需求较低的地方,可选择功率较小的LED灯具;在办公室、教室等光照需求较高的地方,可选择功率较大的LED灯具。4.2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建筑照明节能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照明设备的自动调节,降低能源浪费,提高照明效果。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技术:(1)感应控制技术:通过红外线、微波、声音等感应方式,实现照明设备的自动开关和亮度调节。当有人进入照明区域时,系统自动开启照明设备;当人离开时,系统自动关闭照明设备,从而实现节能。(2)调光控制技术:通过调节照明设备的亮度,实现节能。在照明需求较低时,系统自动降低照明设备的亮度;在照明需求较高时,系统自动提高照明设备的亮度。(3)定时控制技术:通过设定照明设备的开关时间,实现节能。在白天光照充足时,系统自动关闭照明设备;在夜间或光照不足时,系统自动开启照明设备。(4)集中控制技术:通过将照明设备纳入统一的管理平台,实现集中控制。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建筑内的照明设备进行远程开关、亮度调节等操作,提高照明管理的便捷性和效率。在建筑照明设计中,应根据建筑功能、照明需求、环境特点等因素,合理选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过集成应用多种技术,实现照明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照明节能效果。第五章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5.1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作为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一种,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和环保优势。该系统主要由太阳能集热器、储热水箱、管道及控制系统组成。在建筑设计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建筑用途及热水需求量进行合理配置。太阳能集热器的选择。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平板型、真空管型等集热器。平板型集热器适用于我国北方地区,真空管型集热器适用于南方地区。储热水箱的容量应满足建筑热水需求,同时考虑保温效果。管道设计应保证热水输送的效率和安全。控制系统应具备自动调节功能,保证系统运行稳定。5.2风能利用技术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建筑风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和风力通风。风力发电技术通过在建筑屋顶或周边安装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为建筑提供电力。在设计风力发电系统时,需考虑当地风速、风向、建筑高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风力发电机类型和安装位置。还需关注风力发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噪音问题。风力通风技术则是利用建筑自身结构,如通风井、通风窗等,实现室内外空气流通,降低建筑能耗。在设计风力通风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建筑朝向、风向、地形等因素,提高通风效率。5.3地热能利用技术地热能是一种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稳定的温度和较高的利用价值。建筑地热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地源热泵和地下换热器。地源热泵技术通过提取地下恒温水源,实现冷暖空调、热水供应等功能。在设计地源热泵系统时,需考虑地下水源、地质条件、建筑用途等因素。还需关注系统的能效比、运行成本和环境影响。地下换热器技术则是将地下恒温水作为冷热源,通过管道循环,实现建筑供暖和制冷。在设计地下换热器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地下水位、地质条件、建筑规模等因素,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在绿色建筑节能领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太阳能热水系统、风能利用技术和地热能利用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第六章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6.1建筑废弃物分类回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筑行业产生的废弃物日益增多。建筑废弃物分类回收是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6.1.1建筑废弃物分类回收的意义建筑废弃物分类回收有助于:(1)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降低资源浪费;(2)减少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3)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4)提高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效率。6.1.2建筑废弃物分类回收方法(1)按照来源分类:将建筑废弃物分为建筑废弃物、装修废弃物和拆除废弃物;(2)按照材质分类:将建筑废弃物分为混凝土、砖瓦、木材、钢材、塑料、玻璃等;(3)按照可利用性分类:将建筑废弃物分为可回收利用、可降解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6.1.3建筑废弃物分类回收流程(1)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分类回收制度;(2)对废弃物进行初步筛选和分类;(3)对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进行加工处理;(4)对不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6.2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是建筑行业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6.2.1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意义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具有以下意义:(1)减少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2)节约资源,降低建筑成本;(3)促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4)提高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6.2.2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1)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将废弃混凝土破碎、筛分、清洗后,制成再生骨料,用于制备再生混凝土;(2)砖瓦再生利用技术:将废弃砖瓦破碎、筛分、清洗后,制成再生砖瓦;(3)木材再生利用技术:将废弃木材进行加工处理,制成再生木材;(4)钢材再生利用技术:将废弃钢材进行回收、熔炼,制成再生钢材;(5)塑料、玻璃等再生利用技术:将废弃塑料、玻璃等经过加工处理,制成再生产品。6.2.3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流程(1)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2)对可利用的废弃物进行加工处理;(3)制备再生产品;(4)对再生产品进行质量检测;(5)将合格的再生产品应用于建筑项目。第七章建筑智能化节能技术7.1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建筑智能化节能技术的核心部分。该系统通过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对建筑内的各种设备和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以达到节能、环保、舒适的目的。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照明控制系统:通过智能传感器、调光模块等设备,实现对建筑内照明设备的智能控制,降低能耗。(2)空调通风控制系统:通过监测室内外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控制,提高能效。(3)给排水控制系统:通过监测用水量、水位等参数,对给排水设备进行智能控制,降低水资源浪费。(4)电梯控制系统:通过监测电梯运行状态,实现电梯的高效运行,减少能耗。7.2建筑能耗监测与分析建筑能耗监测与分析是建筑智能化节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建筑内各种能源消耗数据的实时监测和采集,可以为建筑节能提供数据支持。建筑能耗监测与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能耗数据采集:通过各种传感器、仪表等设备,实时采集建筑内的电力、水、燃气等能源消耗数据。(2)能耗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能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找出能源消耗的规律和特点,为节能措施提供依据。(3)能耗预测:根据历史能耗数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能耗情况,为建筑节能管理提供参考。(4)能耗优化:通过对能耗数据的监测和分析,找出能源浪费的环节,制定针对性的节能措施。7.3建筑大数据应用建筑大数据是建筑智能化节能技术的重要支撑。通过对建筑内各种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可以实现对建筑能耗、运行状态等全方位的掌握,为建筑节能提供有力支持。建筑大数据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与存储:通过各种传感器、仪表等设备,实时采集建筑内的各种数据,并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2)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对采集到的建筑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3)数据可视化: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动画等形式展示,便于用户直观地了解建筑运行状态。(4)数据应用: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建筑节能、设施管理、安全监控等方面,提高建筑智能化水平。通过以上措施,建筑智能化节能技术可以在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八章建筑设计与规划节能技术8.1绿色建筑设计原则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绿色建筑设计原则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绿色建筑设计原则旨在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以下是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的几个关键方面:(1)整体性原则: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实现建筑与自然的有机融合。(2)生态性原则:遵循生态规律,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3)可持续性原则:在建筑生命周期内,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4)人性化原则:关注人的需求,创造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8.2节能型建筑设计方法节能型建筑设计方法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下几种方法在节能型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1)建筑形态优化:通过调整建筑形态,提高建筑的自然通风和采光功能,降低空调和照明能耗。(2)围护结构设计:采用高功能的围护结构材料,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功能,减少空调能耗。(3)可再生能源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4)智能化技术:运用智能化技术,实现建筑能耗的实时监测与调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8.3城市规划与绿色建筑城市规划与绿色建筑密切相关,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和绿色建筑的实施,将有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几方面是城市规划与绿色建筑相结合的关键环节:(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绿地系统的布局,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2)城市交通规划:优化城市交通布局,推广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交通能耗。(3)建筑密度与高度控制:合理控制建筑密度和高度,提高建筑之间的间距,增加自然通风和采光。(4)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引导建筑行业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5)政策引导与激励:应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绿色建筑的实施。第九章建筑施工与运维节能技术9.1施工现场节能管理9.1.1管理原则与目标施工现场节能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其主要目标包括: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提高绿色施工水平。9.1.2节能措施(1)优化施工方案:根据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能源消耗。(2)施工设备选型与维护:选用节能型施工设备,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提高设备运行效率。(3)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合理布置临时设施,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4)施工人员培训:加强施工人员节能意识培训,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9.2建筑运维阶段节能措施9.2.1运维阶段节能原则建筑运维阶段节能应遵循以下原则:系统化、精细化、智能化,以提高建筑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9.2.2节能措施(1)建筑设备优化:对建筑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2)能源管理系统:建立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建筑能源消耗,分析能耗数据,制定节能措施。(3)建筑智能化: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建筑智能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绿色运维:推行绿色运维理念,提高建筑运维过程中的环保意识。9.3节能评估与改进9.3.1节能评估方法节能评估方法包括:能源消耗分析、节能潜力分析、节能措施效果评估等。通过对建筑施工现场和运维阶段的能源消耗进行评估,为节能改进提供依据。9.3.2节能改进措施(1)针对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节能改进方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