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生活中所接触的传统音乐》2000字_第1页
《谈谈你生活中所接触的传统音乐》2000字_第2页
《谈谈你生活中所接触的传统音乐》2000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谈你生活中所接触的传统音乐目录TOC\o"1-2"\h\u31450谈谈你生活中所接触的传统音乐 111080一、生活中传统音乐的由来 13824二、生活中所接触的传统音乐类型 123119三、学习感悟传统音乐的意义 221922参考文献 3摘要:传统音乐作是中国人民依据生活环境,生活习俗,文化积淀、宗教信仰及其他因素所奠定的文化传统。从内容上可以分为民间音乐(生活音乐)、宫廷音乐和文人音乐等。传统音乐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出现,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生存之中、繁衍与文化进化。传统音乐不只是供人欣赏的、放松与表现情感是艺术范畴,更是一种功能意义上的文化符号,犹如音乐文化的网络,涉及中国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传统;生活环境一、生活中传统音乐的由来中国传统音乐由来已久,传统音乐是中国儒家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儒家提倡的“礼”这一核心思想高度结合,形成一种流传千古的礼乐文化。传统音乐——仪式与音乐作为一种观念,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从生活中提炼而来的。比如以农村盛行的民间信仰仪式,庙会,满月,周年纪念和开业等为主、庆典及其他活动均由各类民间传统音乐团体共同参与,比如民间盛关音乐组织,以及遍布中国各个乡镇的唢呐音乐班等,这些音乐团体中,出现专门用于朝拜、庙会等民间信仰仪式奏乐的机构,他们的主要职能是“祭祀奏乐”。有些组织在民间活动中演奏红白喜事等的乐曲。其主要职能是“给人奏乐娱乐”,向雇主提供服务和某些经济奖励。这些民间音乐团体共同构成了“娱神”和“娱人”两种不同的音乐功能,也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由来。二、生活中所接触的传统音乐类型在生活中,笔者所接触的传统音乐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时调:属于小调类民歌,是民间艺术形式发展的最为规范和成熟,具有严谨规整的结构变化,丰富的节奏和音调,以及细致讲究的润腔方式。信天游:信天游又叫“顺天游”,主要流行在陕西北部和与之接壤的宁夏及甘肃的东部,山西西部以及内蒙古西南地区。它的音乐由上下句乐段构成,唱词,字数虽无严格规定,但往往比较对称,多以七字为一句,除个别处之外,信天游基本使用真声歌唱。连八句:连八句又写作“联八句”,是一种山歌的结构类型,流行在四川和陕西南部地区。其结构形式为前后是两个上下句乐段。第二个乐段是第一个乐段的反复或变化反复,中间插入一段数板性质的部分。节奏比前后两个乐段相对密集,句幅紧凑。全曲一共八句,有的连八句的中段构成完整的四句乐段,并形成了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加跺:属于西北唱词的变化形式之一。加跺扩大了规整句式的句幅,并因节奏上的多样化处理,往往造成音乐上的高潮。跺句一般为密集型节奏,常常一字一音,旋律性不强,节奏上处理得整齐一致,顿挫有力。类似于朗诵式的数板。跺句不追求旋律的起伏变化,而是突出节奏的快感。5、楼上楼:是曲艺唱词押韵方式之一,即将押同韵、同声的唱句叠跺在一起。多见于北方曲艺如大鼓,坠子等的一节甩板或一段结尾时。也有通篇唱词的,每一唱句均押同一韵同一声的。6、凤点头:凤点头又叫“凤凰三点头”,这种段式结构不以上,下两句体为单位。而是三个乐句一个单位,音乐上常常是两个一下。唱词则常常是一上两下,一般唱词的后两句都押韵。7、文武场:文场即管弦乐部分,武场即打击乐部分,合称为“文武场”或称为“场面”。8、花音与苦音:花音又叫欢音,因具有欢快爽朗的风格色彩而得名。苦音又叫哭音,因上场表现悲愤哀伤的感情而得名。花音和苦音以七声音阶为主,并大多为徴调式。三、学习感悟传统音乐的意义传统音乐学习对人良好气质的养成同样非常重要,传统的音乐学习对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特别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传统的音乐学习能使人在思想上,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使我们不自觉地沉醉于音乐海洋,由此来追寻更美好的世界,这一追求更美好目标之动机,势必影响人道德意识之养成与行为规范之养成,美要恰到好处。善恶之识,以美丑为本,以善恶为用、传统音乐学习所表现出的爱恨交加的心态,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是情感产生的基础。音乐可以增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就道德内容而言,不只是科学真理、思想道德之“善”“美”与传统音乐学习中所蕴含的意义是一致的,能给人提供对美的深刻感受。传统音乐学习在净化思想道德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不具有强制性,但却巧妙地沁到了心灵的深处,心灵深处,永远是最本真的东西,常常对人也最有冲击。经过中国近代百年的激荡,在中国逐步兴起的今天,我们能以一种更宁静的态度来重新看待传统音乐。传统音乐在中国音乐文化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是流进中国人民血液里的文化记忆。对中国音乐观念,审美取向等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滋养着国人的文化追求,唤起我们迷失的民族自豪感,更是文化意识与文化重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参考文献[1]殷瑰姣.试论传统音乐中"民歌"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及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