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综合复习-【满分测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解析版)_第1页
第2章 综合复习-【满分测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解析版)_第2页
第2章 综合复习-【满分测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解析版)_第3页
第2章 综合复习-【满分测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解析版)_第4页
第2章 综合复习-【满分测试】2023-2024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复习-【满分测试】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共20题;共60分)1.小金完成了图示甲、乙实验后,依次将反应后的溶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废液含稀盐酸和CaCl2B.乙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废液只含NaCl溶质C.最终,废液缸中一定含NaCl、CaCl2两种溶质D.最终,废液缸中一定含NaCl、Na2CO3两种溶质【答案】A【解析】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甲中盐酸过量,乙中碳酸钠过量;

A.甲中盐酸过量,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废液含稀盐酸和CaCl2,故A正确;

B.乙中碳酸钠过量,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2CO3,故B错误;

C.最终,废液缸中一定含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的NaCl、不一定含有Na2CO3,故C错误;

D.根据题意是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若碳酸钠过量,则废液中含有氯化钠和碳酸钠;若氯化钙过量,则废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钙,最终,废液缸中一定含NaCl、不一定含有CaCl2,故D错误。故选A。2.(2023·宁波模拟)小宁分别将不同质量的锌粉加入一定量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在不同情况下对滤渣或滤液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滤渣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ZnB.当滤液含两种溶质时,滤渣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一定不含ZnC.若滤渣中有红色固体,滤液一定含有Zn(NO3)2,一定不含Cu(NO3)2D.若向所得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渣一定只含有Ag【答案】C【解析】A.锌先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铜反应,若溶质只有一种其溶质为硝酸锌,滤渣为Ag、Cu,可能有Zn,故正确;

B.若有两种溶质,则此时硝酸银反应完了,溶质为硝酸铜和硝酸锌,固体中无锌,可能有铜,一定有银;

C.红色固体为铜,故硝酸银一定反应完,但硝酸铜不一定反应完,故其错误;

D.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故一定有硝酸银,即硝酸银还没反应完,故滤渣中一定只含有银;故答案为:C3.(2023·宁波模拟)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O,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氢气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过程I中能量转化形式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②过程II的化学方程式为:3FeO+H2O一定条件__Fe3O4+H③该过程总反应为:2H2O太阳能__催化剂O2④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2具有节约能源、产物易分离等优点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1.过程1吸收太阳能进行化学反应,故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2.过程为氧化亚铁与水的反应产生四氧化三铁和氢气的过程;

3.总反应为水在四氧化三铁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4.水的分解具有节约能源、产物易分离等优点;故答案为:D4.取1.4g铁粉于烧杯中,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AgNO₃溶液100g,充分反应后,再不断缓慢加入锌粉,烧杯中相关量与所加锌的质量的关系图正确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A.加入锌粉时一开始先与硝酸银反应,故一开始铁的质量不增加;

B.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亚铁反应,故反应完之后溶质只有一种硝酸锌了;

C.一开始与硝酸银反应时,溶质质量减小,应下降;

D.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亚铁反应,最后硝酸亚铁反应完了。故答案为:D5.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①C→CO→CO2②Al→Al2O3→AlCl3③Na2CO3→NaCl→NaNO3④CaCO3→CaO→Ca(OH)2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①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①符合题意;

②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铝,氧化铝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故②符合题意;

③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故③符合题意;

④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而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④符合题意。则能够一步实现的是①②③④。故选D。6.据报道,杭州亚运会火炬“薪火”将以生物质燃气为燃料。生物质燃气是以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等含有生物质体的物质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成含有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的生物质燃气。其中的一个反应是水气和碳在高温条件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质燃气中只有无机物B.生物质燃气中的物质都是化合物C.产生一氧化碳的反应中,碳具有还原性D.生物质燃气燃烧是吸热反应【答案】C【解析】A.生物质燃气中的甲烷是有机物,所以A错误;

B.物质燃气中的物质氢气是单质,B错误;

C.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中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所以产生一氧化碳的反应中,碳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C正确;

D.生物质燃气燃烧是放热反应,D错误;故答案为:C.7.某科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①中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②中铜与硝酸银反应,可证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③中铁与盐酸反应,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大于氢,④中铜不与盐酸反应,可证明铜的活动性小于氢,要证明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通过①②或②③④对比完成;故选A。8.向一定质量的Na2CO3溶液中滴加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Ca(OH)2溶液,当恰好不再产生沉淀时,再滴加稀盐酸至沉淀消失。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溶液中溶质只有NaOHB.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C.整个过程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多含有3种D.d﹣e段有气泡产生【答案】A【解析】A.a点溶液中有碳酸钠、氢氧化钠,故A错误;

B.c-d段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故B正确;

9.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有关该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丙遇到空气中的水会生成硫酸C.该反应生成的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化合价都不变【答案】C【解析】A、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化合物,因此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丙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而不是硫酸,故B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生成的丙、丁分子个数比为2:2=1:1,故C正确;

D、该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因此反应前后一定存在着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故D错误。故选:C。10.下列实验事实与得出的结论不相符的是()选项实验事实结论A铁粉与硫磺按比例混合加热后产生的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铁(Fe)与硫(S)发生了化学反应B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表面逐渐潮湿;鸡毛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逐渐溶解NaOH固体具有吸水性,溶液有腐蚀性C在蒸发皿中放入少量生石灰,加水搅拌,液体温度升高,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CaO是可溶性碱,且溶解时放热D鸡蛋壳放入稀盐酸中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鸡蛋壳中含有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铁能被磁铁吸热,铁粉与硫磺按比例混合加热后产生的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说明铁(Fe)与硫(S)发生了化学反应,故A正确。

B、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表面逐渐潮湿,是因为NaOH固体具有吸水性;兔毛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逐渐溶解,溶液有腐蚀性,故B正确。

C、在蒸发皿中放入少量生石灰,加水搅拌,液体温度升高,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是因为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故C错误。

D、鸡蛋壳放入稀盐酸中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是因为鸡蛋壳中含有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故D正确。故选:C。11.(2023·绍兴)小敏阅读教材得知:将铜片和锌片同时插入稀H2SO4,可以组成一个电池(图甲)。那么该电池的正负极与什么有关呢?对此,小敏做了三组实验,并借助灵敏电流表进行判断(图乙)。发现该电池的正负极与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关且存在一定规律。据此判断,下列金属片组合可以使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图丙)的是()A.a铝片、b镁片 B.a铁片、b锌片C.a铁片、b铜片 D.a铜片、b银片【答案】C【解析】由图乙可知,至少有一种金属与稀硫酸发生反应,且电流表指针偏向活动性强的一端,要使指针向左偏转,即偏向a端,说明a端金属的活动性大于b端,铝的活动性小于镁,铁的活动性小于锌、大于铜,铜和银都不与稀硫酸反应;故选C。12.(2021九下·柯桥月考)某废液中只含有Fe(NO3)2、Cu(NO3)2、Ba(NO3)2三种溶质。为了回收金属、保护环境,小科设计了如图方案(所加试剂均过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向固体a中滴加过量的盐酸,实验现象为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溶液呈浅绿色B.溶液B中含有的盐是Ba(NO3)2和NaNO3C.X可能是Na2SO4D.若回收到6.4g固体a,则加入的铁屑质量为5.6g【答案】D【解析】A.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所以固体a中含有铁、铜。向固体a中滴加过量的盐酸,实验现象为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溶液呈浅绿色,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B中含有的盐有Ba(NO3)2、NaNO3,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由上述分析可知,X可能是Na2SO4、Na2CO3,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由反应方程式可知,铁置换出铜后的固体质量还要增加;则依据D选项可知:两固体的质量差为6.4g-5.6g=0.8g

设反应的铁的质量是x

Fe+CuSO4=FeSO4+Cu;

5664△=8

x0.8g

56x=80.8g13.某同学实验时,用氢气还原16g氧化铜,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14.4g,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有1.6g水生成 B.有1.4g铜生成C.实际用去氢气的质量大于0.2g D.有80%的氧化铜参加反应【答案】C【解析】A、固体减少质量为参加反应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即生成水中氧元素质量,所以生成水的质量为(16g−14.4g)÷1618=1.8g,不符合题意;

B、生成铜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的氧化铜中铜元素质量,(16g−14.4g)÷1680×6414.(2020九上·新昌期末)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相同质量的镁、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C.在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溶液D.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答案】C【解析】A、镁和锌消耗等质量的硫酸生成氢气质量应相等,不符合题意;

B、硫酸与硝酸钡反应产生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沉淀质量应从回入硫酸时就开始产生,不符合题意;

C、在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溶液pH会从小于7增加至恰好反应等于7,氢氧化钡过量再增到大于7,符合题意;

D、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会与部分溶剂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溶剂减少则溶质会析出,所以溶质质量应减小至氧化钙完全反应后不再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15.(2020九上·新昌期末)兴趣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实验可判断出铁、铜、锌的活动性顺序B.两支试管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C.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ZnCl2和CuCl2D.滤渣中一定有Cu,一定没有Fe和Zn【答案】C【解析】A、滤渣中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渣中不含铁和锌,则证明铁的活动性小于锌,大于铜,不符合题意;

B、两支试管混合后,铁与氯化铜反应,由方程式Fe+CuCl=FeCl+Cu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不符合题意;

C、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ZnCl2可能有CuCl2,符合题意;

D、滤渣中一定有Cu,一定没有Fe和Zn,不符合题意;故选C。16.(2020九上·江北期末)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线Y表示镁的反应情况B.镁一定过量C.锌一定过量D.镁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最大试题卷Ⅱ【答案】B【解析】A、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镁>锌>铁,图线Y相等时间产生氢气小于X大于Z,说明Y为锌,不符合题意;

B、Z为镁、Y为锌、Z为铁,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X和Y最终产生氢气相等,Z最多,说明镁一定过量,符合题意;

C、锌可能过量也可能刚好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

D、铁产生氢气最多,则消耗盐酸质量最大,不符合题意;故选B。17.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知识绘制了如下关系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表示向等浓度、等质量的盐酸中逐渐加入铝粉和铁粉B.表示向等浓度、等质量的盐酸中逐渐加入铝粉和铁粉C.表示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逐渐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D.表示向等浓度、等质量的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答案】B【解析】A.向等浓度、等质量的盐酸中逐渐加入铝粉和铁粉,即金属过量,生成氢气的质量由酸的质量决定。因为盐酸的溶质质量相同,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当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时,消耗铝的质量小于铁的质量,故A错误,B正确;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逐渐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此时盐酸过量,而金属完全反应。在金属完全反应前,消耗相同的稀盐酸,则生成相同的氢气;当金属完全反应后,金属铁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大,而锌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小,故C错误;

向等浓度、等质量的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锌比铁反应的速度快,因此完全反应需要的时间短,故D错误。故选B。18.使用氢能源汽车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单质硼(B)可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B+6H2O一定条件__2B(OH)2+3HA.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答案】B【解析】由题干中的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单质和化合物,反应后也有单质和化合物,故其为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B19.(2022·南浔模拟)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冬奥会的纪念品所用材料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明信片的塑料封套B.纪念章的铁质内芯C.文化衫的纤维布料D.纪念围巾的羊毛面料【答案】B【解析】明信片的塑料封套、文化衫的纤维布料、纪念围巾的羊毛面料所用材料都是有机物,纪念章的铁质内芯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物;故选B。20.(2021九上·龙湾期中)小科把家里的一种白色粉末拿到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如图,则该粉末()A.可能是碳酸钠 B.可能是碳酸钙C.一定是一种碱 D.一定是生石灰【答案】A【解析】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那么该气体为二氧化碳。碳酸盐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该物质为一种碳酸盐。白色粉末加水形成无色溶液,则该盐为可溶性碳酸盐;加入酚酞试液变成红色,说明它的水溶液呈碱性,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共6题;共34分)21.(2023八下·金华期中)如表中是几种常见的元素,请回答(均填化学式):元素名称钠铁铝氢氯氧硫(1)上表元素中,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2)上表中的氢、氧元素可以组成两种氧化物,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氧化物是。【答案】(1)Al2O3(2)H2O2【解析】(1)地壳中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为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故为Al2O3;

(2)H一般显+1价,若氧显-1价,则该化学式为H2O2。2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有一定的标准。下列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字母)。A.B.C.D.E.【答案】A;D;BCE【解析】A瓶中液氧和氧气只一种物质,且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B中物质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C中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D中物质只有水一种物质,且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E中物质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23.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现有一种无色营养液,可能由KNO3、K2CO3、Ca(NO3)2和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小宁设计并完成了如上图所示的实验。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1)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2)由实验1和实验2可推测原营养液(填“一定有”或“可能有”)KCl。(3)若测得原营养液中K+和Cl﹣的数目之比为3:2,则原营养液的组成中的溶质是。【答案】(1)K2CO3(2)一定有(3)KNO3、Ca(NO3)2、KCl【解析】(1)由实验1可知,加入碳酸钠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

碳酸钙,即溶液中含有硝酸钙,又因为硝酸钙和碳酸钾不能共存,因此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K2CO3。

(2)由实验1溶液中不含有碳酸钾,由实验2可知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硝酸银和氯化钾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氯化银,因此原营养液一定有KCl。

(3)氯化钾中钾离子和氯离子个数比是1:1,若测得原营养液中K+和Cl-的数目之比为3:2>1:1,则营养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钾,因此原营养液的组成中的溶质是硝酸钾、硝酸钙和氯化钾。24.从盐湖中提取的某种矿物主要含有KCl,还有少量MgSO4、CaCl2及不溶性杂质SiO2.从该矿物中提取KCl的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2)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3)向滤液Ⅱ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答案】(1)硫酸钡、氢氧化镁(2)K2CO3(3)除去溶液中氢氧化钾和碳酸钾【解析】(1)X溶液是KCl,MgSO4,CaCl2的混合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钡后,硫酸镁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镁和硫酸钡沉淀,所以滤渣I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镁。

(2)滤液I中含有氯化钾,氯化钙以及过量的氢氧化钡,加入Y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氢氧化钡,加入的试剂既能与钙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产生沉淀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加碳酸钾溶液。

(3)滤液II为氯化钾、过量的碳酸钾、以及氢氧化钡与碳酸钾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钾,所以加入过量盐酸胡目的是为了除去溶液中胡氢氧化钾和碳酸钾。25.(2020九上·北仑月考)在托盘天平(灵敏度极高)两边各放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足量稀盐酸的烧杯,天平平衡,向左烧杯中缓慢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同时向右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一m曲线,并在坐标轴内画出曲线oac和obc,回答下列问题:①从向左右烧杯加入金属开始观察,当左右烧杯加入的金属粉末质量相同且观察到反应不再进行后停止观察,则指针变化情况为;②m1:m2=,曲线oac表示的是(选填“左边”或“右边”)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答案】先偏向右边后指在中央;3:7;左边【解析】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Mg+2HCl═MgCl2+H2↑△M1

24224-2=22

Fe+2HCl═FeCl2+H2↑△M2

56256-2=54

①从向左右烧杯加入金属开始观察,当左右烧杯加入的金属粉末质量相同且观察到反应不再进行后停止观察,镁增加的质量一直大于铁增加的质量,所以则指针变化情况为:先偏向右侧,最后指向中间;

②由图示,m1、m2时金属与稀盐酸完全反应,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相同时,

此时消耗的镁与铁的质量比为24:56=3:7;

通过分析可知,完全反应时消耗的镁的质量少,则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26.小黄为了探究铁制品生锈的条件,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了实验:(1)一段时间以后,最先生锈的铁丝是(用图中序号填写),通过这次实验能得出铁制品锈蚀和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空气B.水分C.铁丝的内部结构(2)实验结束后,小黄将10g表面生锈的铁丝(不考虑杂质的影响)浸泡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观察到铁锈已完全消失,反应停止后,取出光亮的铁丝洗涤、干燥、称量,质量为3.4克,则原生锈铁丝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已知:2FeCl3+Fe=3FeCl2)。【答案】(1)②;BC(2)90%【解析】(1)一段时间以后,最先生锈的铁丝是②,通过这次实验能得出铁制品锈蚀的影响因素是水分和铁丝的内部结构,故选BC;

(2)充分反应后都生成了FeCl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FeCl2中的氯元素全部来自于盐酸,

那么HCl中氯元素的质量为:100g×7.3%×35.536.5=7.1g;

设FeCl2中铁元素的质量为x,解得:x=5.6g。

原锈铁钉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g+3.4g10g三、实验探究题(共6题;共46分)27.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反应条件已省略,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1)白色固体甲的成分是;(2)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溶液F中一种溶质可能存在,只需补充一个实验即可确定其是否存在,所补充实验的具体操作是.(4)溶液A、B、C、D、E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和NaOH溶液的是.【答案】(1)硫酸钡(或BaSO4)(2)Na2CO3+2HCl═2NaCl+H2O+CO2↑(3)取少量的溶液F,加入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的碱溶液,若产生沉淀,则含有氯化镁,若没有沉淀,则不含有氯化镁(4)BE【解析】(1)硫酸镁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因此沉淀是硫酸钡,故填:硫酸钡(或BaSO4);(2)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3)溶液A、B、C混合会产生沉淀,且沉淀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根据各反应的产物可知沉淀一定含有过量的氯化钡和过量的碳酸钠反应产生的碳酸钡沉淀,可能含有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镁沉淀,若含有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镁和水,则F中就含有氯化镁,为确定氯化镁的存在,可以加入可溶性的碱溶液,看能否产生沉淀;故答案为:取少量的溶液F,加入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的碱溶液,若产生沉淀,则含有氯化镁,若没有沉淀,则不含有氯化镁;(4)溶液A中含有氯化镁和过量的氯化钡,氯化钡能够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沉淀,氯化镁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沉淀,因此无法鉴别;溶液B中含有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钠混合无现象,可以鉴别;溶液C含有氯化钠,不能确定氯化铵和氢氧化钠的存在,氯化钠和两种溶液都不反应,不能鉴别;溶液E中含有酚酞试液,在硫酸中不变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变成红色,可以鉴别;故选择:BE.28.如图所示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小科对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作出猜想]猜想①:CO;猜想②:CO2;猜想③:CO和CO2。[设计方案]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喷灯和酒精灯,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喷灯和酒精灯,打开K,再通一段时间氮气。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1)若观察到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排除猜想。(2)实验结束后,需要先熄灭(选填“A”或“D”)酒精灯。(3)方案二: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取一定量炭粉和4g氧化铜的混合物进行实验,并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反应前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A(玻璃管+固)m1m2B+C+(广口瓶+混合液)m3m4若猜想②成立,则理论上(m4-m3)(m1-m2)(填“>”“=”或“<”)。(4)若猜想③成立且CuO全部转化成Cu,则参加反应碳的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答案】(1)①(2)A(3)=(4)0.3g<m<0.6g【解析】(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观察到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则可排除猜想①。

(2)D处酒精灯是为了处理尾气,防止空气污染,实验结束后,需要先熄灭A处酒精灯。

(3)A玻璃管减少质量即为生成气体质量,BC增重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质量,若理论上(m4-m3)=(m1-m2),则可证明猜想②成立。

(4)设生成气体全部为CO,则

CuO+C=Cu+CO

8012

4gm

m=0.6g

设生成气体全部为CO2,则

2CuO+C=2Cu+CO2

16012

4gm

m=0.3g

若猜想③成立且CuO全部转化成Cu,则参加反应碳的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0.3g<m<0.6g。29.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能使食物具有松软或蓬松的特点。某品牌膨松剂的成分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圆梦”学习小组对该膨松剂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①氨气极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氨气能被浓硫酸吸收。②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③碳酸氢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H2O+CO2↑+NH3↑。Ⅰ.探究膨松剂的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如图1所示,B、C、D装置中试剂均足量(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步骤与现象]①打开止水夹1,关闭止水夹2,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打开止水夹2,关闭止水夹1,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熄灭酒精灯。[实验分析](1)装置A中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的原因是。(2)乙同学提出:通过以上现象不能确定该膨松剂中只含有碳酸氢铵。经过小组讨论,他们继续进行探究:关闭止水夹2,打开止水夹1,继续加热。当观察到现象,得出结论:该膨松剂是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3)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打开止水夹3,从硬质玻璃管a端缓缓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实验后称量装置G的质量,比实验前增重1.7g,则该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4)若没有装置H,会造成测定结果(填“偏大”“不变”或“偏小”)。【答案】(1)防止冷凝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甲同学根据以上现象得出结论:该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铵。[实验反思](2)根据乙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可知,膨松剂中含有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两物质受热分解均产生二氧化碳,能够观察到B装置变浑浊,另外碳酸氢钠分解还产生固体碳酸钠,因此还能观察到试管内有固体剩余;故答案为:B中沉淀不再增加,A中仍有固体剩余Ⅱ.测定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又进一步设计了实验方案,如图2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称量10.0g该膨松剂加入硬质玻璃管,其它各装置中的试剂均足量。关闭止水夹3,点燃酒精灯。(3)G装置增加的质量为膨松剂中碳酸氢铵分解产生的氨气的质量,通过化学方程式可计算碳酸氢铵的质量。设10g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质量为xNH4HCO3(4)偏大30.(2023·宁波模拟)甲、乙两同学在学习酸碱盐的性质后,分别做了如下图实验:甲同学实验后,将废液缓慢倒入一洁净的废液杯中,乙同学在观察到气泡产生后,也将实验废液缓慢倒入该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此时,废液杯中的溶质有哪些?他们决定对废液杯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含有CaCl2、NaCl两种溶质。猜想2:废液中含有CaCl2、NaCl、Ca(OH)2三种溶质。猜想3:废液中含有(写化学式)三种溶质。【实验探究】甲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①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确定猜想成立。②乙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氧化铜粉末并加热,可观察到溶液变蓝色,得出与甲同学相同的结论。【结论与反思】甲同学认为往废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也可获得上述结论,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答案】CaCl2、NaCl、HCl;3;不合理,溶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也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解析】【猜想与假设】猜想1中反应物没有剩余,而猜想2为氢氧化钠剩余,那么猜想3就应该是稀盐酸剩余,那么废液中含有CaCl2、NaCl、HCl。

【实验探究】①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液体才会变成红色,因此说明溶液含有剩余的稀盐酸,即猜想3成立。

【结论与反思】我认为这个结论不合理,理由为:溶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也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31.小江和小南在完成加热碳粉和氧化铜的试验后,得到的铜粉中含有碳粉。再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已知在A装置中盛有过氧化氢,B中放有二氧化镒;D中盛有碱石灰,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报告。(1)实验过程: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连接好仪器后,检査气密性:关闭A的活塞,用酒精灯微热硬质玻璃管一会儿,再撤掉。说明气密性良好2在C中加入样品W克,称得D检查气密性后总质量为m1克/3打开A的活塞,慢慢滴加溶液。B、E中有气泡产生4对C进行加热,当C中药品充分反应后,关闭A的活塞,停止加热。/5冷却后,称得D的质量为m2克/(2)计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3)问题和讨论:实验完成后,老师指出按上述实验设计,即使C中反应完全,D中吸收完全,也不会得出正确的结果,所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会(填“偏大”或“偏小”)。经讨论,小江提出在B与C之间加入一个洗气瓶,则其中盛放的药品是。【答案】(1)E中有气泡冒出(2)1−3(【解析】(1)关闭A的活塞,用酒精灯微热硬质玻璃管一会儿,再撤掉。开始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撤掉酒精灯后,导管中有水柱上升,并且不下降;

(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2-m1;

设样品中碳的质量为x,

C+O2=点燃CO2

1244

xm2-m1

12x=44m2−m1;

32.实验课上,小科发现一瓶久置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的瓶口有白色粉末。在老师指导下,小科对该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研究。[猜想与假设]猜想I;白色粉末是碳酸钠。猜想Ⅱ: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钠。猜想Ⅲ:白色粉末是。[查阅资料]CaCl2溶液、Ca(NO3)2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取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溶液A,设计如下实验:⑴由上述实验可知,猜想肯定不成立。⑵适合操作③的X溶液是(填字母序号)。A.CaCl2溶液B.Ca(OH)2溶液C.Ba(OH)2溶液⑶操作④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答案】碳酸钠和氢氧化钠;Ⅱ;A;烧杯或漏斗或玻璃棒【解析】猜想III:该白色固体可能是碳酸钠,也可能是氧氧化钠,还可能是两者的混合物,即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1)操作①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气体,该气体可以使澄漘石灰水变街虫,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猜想II肯定不正确;

(2)操作③中滴加过量x溶液的目的是为了将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除去同时生成中性的物质,防止后续对氧氧化钠的检验产生干扰,氯化钙和硝酸钙都可以将碳酸钠除去,同时生成中性的氯化钠和硝酸钠,而氧氧化钙、氧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碱性性的氧氧化钠,故选A:

(3)操作④是将沉淀和溶液进行分离,所以是过滤操作,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或漏斗、玻璃棒。四、解答题(共3题;共20分)33.(2022九上·宁波期中)将氯化钠和氯化铁的固体混合物40g完全溶于101.4g水中形成溶液,再将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分5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提示: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3NaCl+Fe(OH)3↓]实验次数12345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20202022020共生成沉淀的质量/g5.3510.7m21.421.4求:(1)表中m的值为。(2)原混合物中氯化铁的质量为。(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答案】(1)16.05(2)32.5g(3)解: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0g−32.5g−35.1g40g−101.4g−21.4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