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期中模拟1解析_第1页
八年级下册期中模拟1解析_第2页
八年级下册期中模拟1解析_第3页
八年级下册期中模拟1解析_第4页
八年级下册期中模拟1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期中模拟1解析1.为了参加国家优质课评比,老师带同学们去录播室录课,小明发现录播室墙壁和普通教室不同。如图所示,这种很多小孔的设计在声学方面所起作用是()A.为了教室的美观 B.改善声音的音色 C.可以吸音,减弱声音的反射 D.增强声音的反射,使声音更大【解答】解:录播室的墙壁上有许多跟蜂窝状似的小孔,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当声音传到这些墙面后,被反射到了不同的方向或被多次反射而吸收掉,这样就能减弱回声对原声的影响,保证较好的听觉效果。故选:C。2.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用相同的力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小 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D.筷子依次敲打瓶口,可以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解答】解:A、图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钢尺越难振动,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故A错误;B、图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真空罩内空气越来越稀薄,空气传声能力越来越差,所以听到闹钟声越来越小,故B错误;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D、用筷子敲击瓶口,瓶子中的水的体积不同,瓶子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即调节瓶中的水量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故D正确。故选:D。3.某兴趣小组利用两块平面镜做了一个简易潜望镜,通过该潜望镜观察教室内的挂钟,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该挂钟的实际时间是()A.4时35分 B.5时25分 C.6时35分 D.7时25分【解答】解:根据潜望镜中使用的是两块平面镜;第一个镜子成正立、等大的像,第二个镜子成正立、等大的像,最后的像就是跟挂钟原来指针的位置相同,所以该挂钟的实际时间是7时25分。故选:D。4.如图所示为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乙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②乙、丙的音调相同③丙、丁的响度和频率都不相同④乙、丙的响度相同A.只有②正确 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③④正确【解答】解:①甲、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相同,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波形不同,音色不同,故①正确;②乙、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不相同,频率不相同,音调不相同,故②错误;③丙、丁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不同,频率不相同,故③正确;④乙、丙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故④正确。故选:D。5.老师在演示如图所示的齿轮拨动纸片的实验中,甲、乙、丙三种齿轮依次拨动纸片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频率变低,音调变低 B.频率变高,音调变低 C.频率变低,音调变高 D.频率变高,音调变高【解答】解: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齿轮中丙的齿最密,同样轮动一圈,丙转过的齿数多,也就是在相同时间内拨动纸片使之振动的次数多,音调的高低由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变高,音调变高,所以丙齿轮拨动纸片发出的音调高,甲的最低。故选:D。6.小明站在水边看到水中树的倒影,关于这个过程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 C.D.【解答】解:小明站在水边看到水中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树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的眼睛逆着光线看去,看到了物体在水中的虚像,故C正确。故选:C。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30°,若要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垂直,则下列操作可以实现的是()A.平面镜方向不动,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15° B.平面镜方向不动,入射光线逆时针旋转15° C.入射光线方向不动,平面镜顺时针旋转15° D.入射光线方向不动,平面镜逆时针旋转30°【解答】解:入射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0°。因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所以入射角为×90°=45°。有下面两种方法使入射角等于45°:(1)平面镜方向不动,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15°;(2)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入射光线方向不动,平面镜顺时针旋转15°。故选:A。8.如图所示,渔民正在叉鱼。选项中能正确表示渔民看到水中鱼的光路图是()A.B. C.D.【解答】解:A、图中光的传播方向从水中到空气是对的,但折射角应该大于入射角,故A错误;B、图中光的传播方向反了,应该是从水中到空气中,且空气中的角应该更大,故B错误;C、图中光的传播方向反了,应该是从水中到空气中,故C错误;D、图中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正确。故选:D。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L为小灯泡,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处于中点,通过控制开关S1、S2和S3,的通断来研究电路的常见故障与串、并联,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则()A.闭合S3,断开S1、S2,R被短路 B.闭合S1,断开S2、S3,L与R串联 C.闭合S1、S3,断开S2,L与R并联 D.闭合S2,断开S1、S3,电阻R中电流方向是从滑片P到a【解答】解:A、闭合S3,断开S1、S2,只有灯泡接入电路中,此时通过R无电流,R被断路,故A错误;B、闭合S1,断开S2、S3,只有R接入电路中,灯泡被断路,故B错误;C、闭合S1、S3,断开S2,滑动变阻器R与灯泡L为并联关系,故C正确;D、闭合S2,断开S1、S3,L与R串联,电流从正极出来回到负极,故电阻R中电流方向是从滑片a到P,故D错误。故选:C。10.晚上,小华在自己的家庭实验室探究“光的反射现象”,他把一小平面镜粘在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白纸板和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他父亲在远离桌子的地方观察,下列对观察到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白纸看上去很亮,因为白纸发生漫反射 B.白纸看上去很暗,因为白纸发生镜面反射 C.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镜子发生漫反射 D.镜子看上去很亮,因为镜子发生镜面反射【解答】解:当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和白纸板照射时,镜子表面很平,表面会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逆着手电筒的光线反射回,而人是从镜子的侧面看去,并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故人看到的镜子是暗的;白纸板表面凹凸不平,手电筒光照射时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人从侧面看去,会有一部分光线进入人眼,所以看到的白纸板是亮的。综上所述,A正确。故选:A。11.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A,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B.A金属箔的张角变大 C.有持续电流存在,电流方向从A到B D.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解答】解:A带正电,即A缺少电子,B不带电,即B既不多电子,也不少电子。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B上的部分负电荷即电子会转移到A上,由于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而金属棒中是自由电子在定向移动,其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所以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12.如图所示,一容器内盛有水,容器的下方有一阀门K,一束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入射光线由空气射入水中,在容器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打开阀门让水从小孔慢慢流出,在水流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大,光斑向左移动 B.入射角变小,折射角变大,光斑向右移动. C.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光斑向右移动 D.入射角不变,折射角变小,光斑向左移动【解答】解:当水位在a时,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在容器底部形成一个光斑在P点,当打开阀门K,容器里的水逐渐流出的过程中,当入射点逐渐降低到b时,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在容器底部形成的光斑在P′点,所以在水逐渐流出的过程中,光斑将向右移动,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入射角不变,且介质的种类不变,故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度数都不变。故选:C。1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25cm时,光屏上不能成像 C.当u=15cm时成缩小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1cm处移动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移动的速度比物体移动的速度快【解答】解:A、v=u=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v=u=2f=20cm时,所以f=10cm,故A错误。B、当u=2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当u=15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故C错误。D、物体从距凸透镜11cm处移动到20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凸像移动的速度比物体移动的速度快,故D正确。故选:D。14.某同学利用注射器、水透镜(弹性膜制成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等器材进行探究。在如图所示情况下,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情况下水透镜的焦距为10cm B.用注射器向水透镜中注入水后,水透镜的焦距会变小 C.向水透镜中注水时,观察成像特点的变化,可以模拟近视眼的成因 D.蜡烛和水透镜位置不变,从水透镜中抽水时,光屏要向左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解答】解:A、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等于像距,即u=v=20.0cm,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则u=2f,故f=10.0cm,故A正确;B、用注射器向水透镜中注入水后,凸透镜的凸度发生了变化,焦距会变小,故B正确;C、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的会聚能力变强,像呈现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向水透镜中注水,可以模拟近视眼的成因,故C正确;D、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从水透镜中抽水,凸透镜焦距变大,会聚能力变弱,像成在了光屏的后面,光屏要向右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D不正确。故选:D。1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和R2为定值电阻,且R1>R2。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R1、R2和R3两端电压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ΔU1、ΔU2和ΔU3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A.ΔU1<ΔU2<ΔU3 B.ΔU3>ΔU1>ΔU2 C.ΔU1=ΔU2+ΔU3 D.ΔU2=ΔU1+ΔU3【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三个电阻串联,滑片移动时,三个电阻电流的变化量相同,由欧姆定律得:ΔU1=ΔI•R1、ΔU2=ΔI•R2,因为R1>R2,所以ΔU1>ΔU2,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知ΔU3=ΔU1+ΔU2,所以ΔU3>ΔU1>ΔU2,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电源电压恒定且未知,利用阻值已知的电阻R0和一只电表,几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来测未知电阻Rx的阻值,其中方法可行的有几种()A.1种 B.2种 C.3种 D.4种【解答】解:(1)只闭合开关S时,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根据U=IR表示出电源电压,当S、S1都闭合时R0被短路,只有待测电阻Rx工作,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根据U=IR算出电源电压,根据电源电压相等列等式表示出待测电阻,故(1)可行;(2)只闭合开关S1,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只闭合开关S2,电路为Rx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Rx的电流Ix,此时Rx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根据Rx=求出电阻,故(2)可行;(3)开关S和S1都闭合时,R0被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U;只闭合S时,R0和Rx串联,电压表直接测量Rx两端的电压Ux,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电压之和,求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0=U﹣Ux,根据I0=,求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可知,通过Rx电流等于通过定值电阻电流Ix=I0,根据Rx=求出电阻,故(3)可行;(4)开关S0闭合,S接1时和S接2时电压表V的正负接线柱会连接错误,故无法测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综合分析(1)(2)(3)可以测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即可行方法有3种。故C正确。故选:C。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D为一支长40cm的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其他条件不变时,合金丝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当两只电流表的量程为时0~0.6A时,为保护电路安全,滑片P的滑动范围为BC=20cm;若将两只电流表的量程改为0~3A,则滑片P的滑动范围和两电表的读数之比的最大值分别是()A.38cm;19:1 B.36cm;20:1 C.38cm;20:1 D.36cm;19:1【解答】解:由电路可知,滑片左侧和右侧电阻并联,两电流表分别测两部分的电阻,由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可设每厘米镍铬合金丝的电阻为R,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时,P在B点时,左侧电流表达到最大值0.6A,即:=0.6A,P在C点时,右侧电流表同样能达到最大值0.6A,即:=0.6A,所以RAB=RCD,则AB=CD,而BC=20cm,所以AB+CD=AD﹣BC=40cm﹣20cm=20cm,所以AB=CD=10cm,则:RAB=RBC=RCD,==0.6A,即:=0.6A,所以:=10cm×0.6A,当电流表的量程为0~3A量程,当左侧电流表的示数为3A时,设P距A点的距离为L,则=3A,即:×=10cm×0.6A×=3A,解得:L=2cm,所以滑片P允许滑动的长度范围为40cm﹣2×2cm=36cm;当其中一个电流表示数最大时,另一个电流表示数最小,比值最大;由于电阻与长度成正比,所以一侧电阻的最小值为:R=R,另一侧电阻的最大值为:R=R;由于该电路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是相同的,根据I=可知,通过最小电阻和最大电阻的电流之比为:==。故选:D。18.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闭合开关S,当监控区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示数与热敏电阻R1的关系图象可能是()A.B. C.D.【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因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I=可知,R2两端的电压,即为电压表的示数:U2=IR2=×R2=×R2=,因电源电压U、R2是定值,所以,电压表示数U2与R2不是比例函数,故AB图象错误;其图象是一条倾斜的曲线,且R1的阻值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C图象错误,D图象正确。故选:D。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投影仪②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7.5cm<f<15cm③若将蜡烛稍稍靠近凸透镜,则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④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③④ D.只有②③④【解答】解:①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u>2f,2f>v>f,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此原理.故①错误;②蜡烛距离凸透镜3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15cm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的位置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即2f>15cm>f,30cm>2f;所以15cm>f>7.5cm,故②正确;③凸透镜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远像近像变小,则若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则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大,故③正确;④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此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④错误;故选:B.20.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变阻器R2的滑片P从b端滑到a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①R1的阻值为10Ω②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5Ω③电源电压为3V④电压表示数为2V时,R2的阻值为5ΩA.只有①②③正确 B.只有①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③④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解答】解:由甲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当滑片位于a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其示数最大,由图乙可知,电压表的最大示数为3V,则电源的电压U=3V,故③正确;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最大=0.3A,由I=可得,R1的阻值:R1===10Ω,故①正确;(2)当滑片位于b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压表的示数最小,由图乙可知,电压表的示数U1=1V,电路中的电流I最小=0.1A,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2两端的电压:U2=U﹣U1=3V﹣1V=2V,则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R2===20Ω,故②错误;(3)电压表示数为2V时,根据图象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A,由I=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R===15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R2的连入电路的阻值为:R2′=R﹣R1=15Ω﹣10Ω=5Ω,故④正确,综上可知,①③④均正确。故选:C。21.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新买的吉他的发声效果,不断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音调(填“音调”、“音色”或“响度”)。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判断是小刚在喊他。晚上小明在家里学习时外面广场舞的声音很大,于是他用棉花塞住耳朵,他这样做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解答】解:(1)吉他琴弦的粗细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因此不断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音调;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小明根据音色的不同判断出是小刚在喊他;(2)用棉花塞住耳朵,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故答案为:音调;音色;人耳。22.如图甲所示,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单色光,在光屏上形成一条红、橙、黄、绿、蓝、靛、紫依次排列的七彩色带。如果使一束红光和一束紫光沿着与主光轴平行的方向从同一个位置射入同一个凸透镜(如图乙所示),它们经凸透镜折射后分别经过主光轴上的A、B两点,则经过A点的是紫光,理由是紫光的偏折能力强。【解答】解:由图甲可以看出,红光、紫光的偏折能力不同,紫光的偏折能力强。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紫光的偏折能力强,所以A是紫光与主光轴的交点,B是红光与主光轴的交点。故答案为:紫;紫光的偏折能力强。23.如图,0.7m高的卡通狗坐在平面镜前0.2m处,它在镜中的像与它之间距离是0.4m。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它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若将平面镜绕O点向右缓慢翻转90°,卡通狗的鼻尖A点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将先变大后变小(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先变大后变小”)。【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当卡通狗到镜面的距离为0.2m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0.2m,它在镜中的像与它之间距离是0.20m+0.2m=0.4m;由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所以在镜面后放置物体是不影响成像的,故这时她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将平面镜绕O点向右缓慢翻转90°,则在此过程中,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卡通狗的鼻尖A点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将是先变大后变小。故答案为:0.4;能;先变大后变小。24.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某实验小组将一束光斜射到一块平行板玻璃砖的上表面,并让其出射光线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他们得到以下结论:(1)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这一束光进入玻璃砖前的光线与离开玻璃砖后的光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的;(3)若透过平行板玻璃砖上表面观看置于玻璃砖下表面的一枚硬币,看到硬币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浅(选填“深”或“浅”)。【解答】解:(1)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会减小;(2)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原理可知,光线在下表面上的折射角等于在上表面上的入射角,由几何知识可知当光从下表面射出后,一定与射入上表面前的光线平行,即这一束光进入玻璃砖前的光线与离开玻璃砖后的光线是平行的;(3)硬币反射的光线由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玻璃面偏折,所以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硬币的虚像比硬币的实际位置浅一些。故答案为:(1)减小;(2)平行;(3)浅。25.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当旋钮式变阻器(如图乙所示)的金属滑片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发现小灯泡亮度不变,此过程中旋钮式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流过旋钮式变阻器的电流变大。(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答】解:由乙图可知,变阻器的B和C接入电路;当旋钮式变阻器的金属滑片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长度变小,电阻变小,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大。故答案为:变小;变大。26.如图所示是科技小组设计的监测河水流速变化的装置原理图。机翼状的探头始终浸没在水中,通过连杆带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上下移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水流的速度变大时,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则该小组设计的装置原理图是甲(选填“甲”或“乙”),电压表V2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答】解:根据甲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1测R2滑片P下部分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由于电压表内阻很大,相当于断路,所以滑片P上、下移动时,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且最大。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位置(上表面流速大),压强越小,当水流速度增大时,上表面压强小于下表面压强,R2滑片上移,R2与电压表V1并联的部分的阻值变大,根据串联分压特点可知,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根据乙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位置(下表面流速大),压强越小,当水流速度增大时,上表面压强大于下表面压强,R2滑片下移,R2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R2与电压表V1并联的部分的阻值变小,根据串联分压特点可知,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故该小组设计的装置原理图是甲;由图甲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电压表V2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电阻的R2的阻值,R2为定值电阻,故电压表V2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将不变。故答案为:甲;不变。27.为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小芳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小芳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外形相同但没有点燃的蜡烛B,小芳应在A(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之与蜡烛A的像重合。(3)接着小芳只将玻璃板绕边MN向后转动一微小的角度,此时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选填“能”或“不能”)重合。(4)当把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像的大小将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选填“实像”或“虚像”)。(6)另一组同学实验中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你认为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解答】解:(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A这一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3)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小芳将玻璃板绕边MN向后转动一微小的角度,此时蜡烛A的像移动了位置,因此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重合;(4)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由于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同,蜡烛在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不变;(5)取走蜡烛B,在其所在的位置放置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收到A的像,说明蜡烛A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6)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能玻璃板和水平面不垂直。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A;(3)不能;(4)不变;(5)虚像;(6)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1)如图甲所示,应先将蜡烛点燃(选填“点燃”或“不点燃”),并和凸透镜、光屏靠在一起,适当调整器材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让像成在光屏中央。(2)图甲中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等大(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3)图甲中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移到6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4)图甲中固定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5)图甲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是远视(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6)图乙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像距v和物距u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凸透镜成缩小的像时,物体移动速度v1与像移动的速度v2的大小关系:v1>(选填“>”“=”或“<”)v2。【解答】解:(1)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实验的要求,必须让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使其成像在光屏的中心;只有先将蜡烛点燃,才可以确定烛焰的中心,所以点燃蜡烛应在调整高度之前;(2)由图甲可知,此时的物距等于像距,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u=v=2f=20.0cm,所以f=10.0cm;(3)图甲中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移到60cm刻度线处,此时的物距要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右移动;(4)图甲中固定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此时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要大于二倍焦距,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右移动;(5)图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说明像距变小,即凸透镜的会聚能力变强,故放置的是凸透镜;凸透镜能矫正远视眼;(6)当u>2f时(即u>20cm),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得越来越慢,则该过程中物体移动的速度大于像移动的速度。故答案为:(1)点燃;让像成在光屏中央;(2)等大;(3)右;(4)右;(5)远视;(6)>。29.小展在做“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实验器材如下: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0~3V),电流表(0~0.6A),5Ω、10Ω、15Ω、20Ω、25Ω定值电阻各一只,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