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试题(一)考生须知:
1.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O:16Na:23S:32Cl:35.5Fe:56Cu64试题卷Ⅰ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1.2021年初持续干旱的皎口水库几近干涸,如图所示。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节水措施不可行的是()A.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量 B.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C.用淘米水、洗衣水冲厕 D.在农业生产中,推广滴灌技术【解答】解:A.减少每个人每天的饮用水量,不利于人体健康,节水措施不可行,故选项符合题意。B.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节水措施可行,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用淘米水、洗衣水冲厕,可以节约用水,节水措施可行,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在农业生产中,推广滴灌技术,可以节约用水,节水措施可行,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如图所示,银白色的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以上现象中,能说明镁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银白色 B.发出耀眼的白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白色固体【解答】解:判断银白色的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银白色、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生成白色固体,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故选:D。3.如图是选自书本中的四幅插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图甲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煤油升温较快 B.图乙实验中,应沿水平方向缓慢抽动纸片才能确保实验成功 C.图丙实验中,往两纸片中间吹气,可观察到纸片会向中间靠拢 D.图丁实验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可改变声音的音调【解答】解:A.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水的比热容较大,由Q=cmΔt可知,煤油升温较快,故A合理;B.图乙实验中,应沿水平方向快速抽动纸片才能确保实验成功,故B不合理;C.对着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产生了一个向内的压强差,将纸压向中间,故C合理;D.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发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频率改变,音调改变,故D合理;故选:B。4.关于如图所示的热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压紧的两铅块,下面悬挂钩码而不分开,这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B.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的内能的转化为它的机械能 C.丙图中,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 D.丁图中,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橡皮塞从管口飞出【解答】解:A、甲图表示的是将接触面被削平的两个铅块用力压紧,可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即便在下端悬挂一定质量的重物也不分开。这个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A错误;B、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故B错误;C、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属于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D、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克服摩擦做功,金属管和内部乙醚的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燃点燃烧,产生的高温燃气推动橡皮塞做功,可使橡皮塞从管口飞出。故D正确。故选:D。5.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但一般植物叶片上表皮的气孔总比下表皮的少,这是因为()A.上表皮的气孔少可以减少氧的散失 B.上表皮的气孔少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C.下表皮的气孔多可以加速水的散失 D.下表皮的气孔多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解答】解:由于上表皮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温度比下表皮相对较高,叶片中的水分比较容易从上表皮的气孔散失。气孔作为蒸腾作用水分出入的门户,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会让植物萎蔫甚至死亡,所以下表皮气孔多会避免该种现象发生。故选:B。6.下列装置中是利用电磁感应工作的是()A.电动机 B.扬声器 C.电磁铁 D.动圈式话筒【解答】解:A、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不符合题意;B、扬声器的里面有电磁铁,它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不符合题意;C、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工作的,故不符合题意;D、动圈式话筒工作时,即人说话的声音使得线圈在磁场中运动,结果是产生电流,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原理,符合题意故选:D。7.镓酸锌是一种新型半导体发光材料,它的化学式为ZnGa2O4(或ZnO﹣Ga2O3)。镓酸锌在紫外线或低压电子的激发下能发出很纯的蓝光。镓酸锌也是一种新型光催化材料,能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其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镓酸锌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上述反应中镓酸锌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一种氧化物 D.甲醇由碳、氢、氧原子构成【解答】解:A、镓酸锌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A不符合题意;B、上述反应中镓酸锌是催化剂,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B不符合题意;C、反应物CO2和生成物中水属于氧化物,C不符合题意;D、甲醇由分子构成,其分子由碳、氢、氧原子构成,D符合题意;故选:D。8.下列有关科学实验的叙述中,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表述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转动显微镜转换器调节视野的清晰度B观察植物蒸腾作用实验,在量筒水面加上一层油防止空气进入水中C探究种子呼吸作用释放CO2实验,向广口瓶中加水把瓶中CO2压入澄清石灰水中D观察鱼尾血液微循环实验,用湿棉花覆盖鱼鳃给鱼降温【解答】解:A、转动显微镜转换器是为了更换物镜,故A错误;B、观察植物蒸腾作用实验,在量筒水面上加一层油,是为了防止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故B错误;C、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会聚集在集气瓶中,无法进入试管中,向集气瓶加水,是为了把二氧化碳压入澄清石灰水中,故C正确;D、用湿棉花覆盖鱼鳃,是为了维持鱼的呼吸,故D错误;故答案为:C。9.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乙、丙、丁一定是饱和溶液 C.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 D.甲、乙溶液中蔗糖的溶解度相等【解答】解:A、甲是60℃的蔗糖溶液,恒温蒸发20g水,没有晶体析出,说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B、第二次降温至室温,有蔗糖晶体析出,则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过滤得到丁溶液,则乙可能是饱和溶液,丙、丁一定是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甲、乙中溶质质量相等,乙中溶剂质量比甲中少,则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故选项说法正确。D、甲、乙溶液温度相等,蔗糖的溶解度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0.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风速的装置,图中探头、金属杆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移动。现要求:当风吹过探头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且风速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以下四个图中符合要求的是()A. B. C. D.【解答】解:AD.探头上平下凸,当风吹过探头时,探头下方空气的流速大于上方空气的流速,探头下方空气压强小于上方空气压强,产生向下的压力差使弹簧压缩,滑片下移,故AD不符合题意;BC.探头上凸下平,当风吹过探头时,探头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下方空气的流速,探头下方空气压强大于上方空气压强,产生向上的压力差使弹簧伸长,滑片上移,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U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大,即B选项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B符合题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2两端的电压变小,即C选项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11.小科在实验中考前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意外发现了除光屏上的像a外,还看到2个清晰缩小的像,如图像b、像c,他拿掉光屏,像b、像c仍存在,则像b、像c的成像原因是()A.b、c都是光的折射 B.b是光的折射;c是光的反射 C.b、c都是光的反射 D.b是光的反射;c是光的折射【解答】解:a是光屏上承接到的倒立实像,这是凸透镜成像,则物体F是正立的;由题知,拿掉光屏,像b、像c仍存在,且像是缩小的,这是透镜的前后两个表面所成的像;凸透镜的前表面相当于一个凸面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即像b),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凸透镜的后表面相当于一个凹面镜,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像c),也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选:C。12.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溶液肯定是不饱和溶液 B.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关系为:①=②>③>④ C.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始终不变 D.将④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后所得的滤液为饱和溶液【解答】解:A、①→②,溶剂质量减少,没有晶体析出,说明①溶液肯定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B、①→②没有晶体析出,②→③,有晶体析出,③→④,析出更多的晶体,则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关系为:①=②>③>④,故选项说法正确。C、②是恰好饱和的溶液,在②→③,溶质质量分数不变;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温度升高,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则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将④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后,所得的滤液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3.如图呈现的蕨,银杏,玉兰和青苔是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蕨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 B.银杏植株高大,所结的“白果”是银杏的果实 C.玉兰用种子繁殖,玉兰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D.青苔没有真正的根,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解答】解:A、蕨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属于孢子植物,正确;B、银杏用种子繁殖,所结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白果”是银杏的种子,错误;C、玉兰用种子繁殖,玉兰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正确;D、青苔属于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正确。故选:B。14.把8.9gMg、Zn合金放入200克质量分数为14.6%稀盐酸中,完全反应,产生0.4gH2,在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A.46.8g B.23.4g C.52.5g D.26.25g【解答】解:200克质量分数为14.6%稀盐酸中,m(HCl)=200g×14.6%=29.2g;由分析可知,稀盐酸中的氯离子完全转化成氯化钠中的氯离子,设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x,HCl~~~NaCl36.558.529.2gx36.558.5x=46.8g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46.8g。故选:A。15.灯L1标有“6V6W”字样,灯L2标有“12V12W”字样,将L1、L2连成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两灯都能发光,则()(灯泡电阻不随温度变化)A.灯L2比L1亮 B.灯L1、L2实际电压之比为1:2 C.若一电表示数突然减小,另两电表示数不变,则可能是灯L2灯丝断了 D.若将灯L1、L2串联后接入电路,两灯都能发光,则实际功率之比为1:2【解答】解:由P=U2R可知,灯泡电阻:R1=UL12PL1由图示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支路电流;A、两灯泡并联,灯泡两端电压U相等,R1<R2,由P=U2R可知:P1>P2,灯L1B、两灯泡并联,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灯泡实际电压之比为1:1,故B错误;C、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支路电流,如果灯L2灯丝断了,通过L2的电流为零,两电流表示数都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若将灯L1、L2串联后接入电路,通过两灯泡的电流I相等,两灯都能发光,则实际功率之比:P1实故选:D。试题卷Ⅱ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共34分)16.清晨的公园鸟语花香,露珠晶莹剔透。(1)公园里鸟语花香的“花香”表明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如右图所示,在水面上游动的鸭子以其倒影为参照物是静止的。(填“运动”或“静止”)【解答】解:(1)公园里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水面上游动的鸭子,若以其倒影为参照物,鸭子与倒影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鸭子是静止的。故答案为:(1)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静止。17.如图为小科在2021年5月26日观测月全食时拍摄到的月亮。(1)发生月全食当晚的月相是满月。(2)当天夜长时间小于(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12小时。【解答】解:(1)月全食发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的中间,此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侧完全朝向地球,形成的月相是满月。(2)根据材料,该日是5月26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夜长小于12小时。故答案为:(1)满月(2)小于18.如图所示,是一款带有放大镜的指甲刀。使用时,透镜到指甲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拇指按压的杠杆是省力杠杆(填“省力”、“费力”或“等臂”)。【解答】解:(1)带有放大镜的指甲刀。使用时,透镜到指甲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便于修剪指甲。(2)如图所示:指甲刀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指甲刀是省力杠杆。故答案为:小于;省力。19.夏威夷岛的阿卡卡瀑布中生活着身长不到10cm的刺鳍鱼,它能借助口部和腹部吸盘状的鳍片,攀爬到上百米的瀑布顶端。(1)刺鳍鱼攀爬时吸盘状的鳍片从小碗状变成扁平的目的是排出内部多余的空气,从而降低吸盘内的气压。(2)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吸盘状鳍片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解答】解:(1)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气压大小与所含气体多少有关,气体越少,气压越小;(2)自然选择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生物进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故答案为:(1)气压;(2)自然选择。20.图甲是一种市场上使用率较高的易拉罐内嵌式拉环,图乙是简化后的模型。O点是铆接点,拉动拉环A点时会绕O点转动。AB长为2.4cm,OB为0.6cm。如图所示,作用在B点的力达到15N时,可以将封口顶开。(1)拉开拉环所需最小的力F是5牛。(2)若拉环与手指的接触面积为40mm2,则作用在手指上的压强为1.25×105帕。【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阻力臂为OB=0.6cm,阻力F′=15N,当在A点拉动拉环时,动力臂最长,力最小,此时动力臂为OA=AB﹣OB=2.4cm﹣0.6cm=1.8cm,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拉开拉环所需最小的力:F=F'L'(2)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知,作用在手指上的压力等于拉开拉环所需最小的力,即F压=F=5N,受力面积S=40mm2=40×10﹣6m2,则作用在手指上的压强:p=F压S故答案为:(1)5;(2)1.25×105。21.1823年德贝莱纳发现氢气遇到金属铂会起火,根据此原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打火机,如甲图所示。用一只小玻璃筒盛上适量的稀硫酸,筒内装一内管,内管中装入锌片,玻璃筒装一顶盖,顶盖上有喷嘴、铂网和开关,其结构简图如乙图所示。(1)请写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2)反应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遇铂在常温下就会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如丙图所示,铂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3)当将顶盖上的开关关闭,堵住喷嘴时,打火机便停止工作,氢气也随之停止产生。氢气停止产生的原因是内管中氢气产生,气压增大,将硫酸压出内管,锌与硫酸不接触,无法产生氢气。【解答】解:(1)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2)一般情况下,氢气和氧气的反应需要点燃,如果遇到铂,氢气和氧气遇铂在常温下就会发生化学变化,结合丙图,则金属铂作催化剂,则作用为催化作用。(3)当将顶盖上的开关关闭,堵住喷嘴时,打火机便停止工作,氢气也随之停止产生。氢气停止产生的原因是:内管中氢气产生,气压增大,将硫酸压出内管,锌与硫酸不接触,无法产生氢气。故答案为:(1)Zn+H2SO4=ZnSO4+H2↑;(2)催化作用;(3)内管中氢气产生,气压增大,将硫酸压出内管,锌与硫酸不接触,无法产生氢气。22.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镁合金(已知其他杂质不溶于酸也不与稀硫酸反应),为了测定易拉罐铝镁合金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小明开展了如图甲的实验。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资料:氢氧化铝是一种白色沉淀,可与氢氧化钠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氢氧化镁不与氢氧化钠反应。(1)操作①表示的物质分离方法是过滤。(2)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为c克时,充分反应后,溶液乙中的溶质为Na2SO4、NaAlO2(填化学式)。(3)根据实验数据,该易拉罐中铝元素和镁元素的质量比为87(mA−mB)【解答】解:(1)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方法是过滤;(2)根据由图看出,开始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是与过量的硫酸反应的生成硫酸钠和水;然后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硫酸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酸钠,最后是Al(OH)3+NaOH═NaAlO2+2H2O,故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为c克时,充分反应后,溶液乙中的溶质为Na2SO4、NaAlO2;(3)由乙中图示可知生成氢氧化铝的质量为mA﹣mB: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mB,所以该易拉罐中铝元素和镁元素的质量比为:(mA﹣mB)×2778×100%:m故答案为:(1)过滤;(2)Na2SO4、NaAlO2;(3)87(m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23.为研究子叶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某双子叶植物种子800粒,平均分成8组(A~H)。②将这8组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让其萌发生长。③将其中的7组幼苗在萌发生长的不同时间去除子叶。(见下表)④萌发生长两周后,同时收集各组幼苗,烘干,称量干重,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处理方法两周后平均干重(克/株)A不去除子叶4.4B培养到第3天时去除子叶0.2C培养到第4天时去除子叶0.7D培养到第6天时去除子叶1.3E培养到第8天时去除子叶2.0F培养到第10天时去除子叶4.1G培养到第12天时去除子叶4.3H培养到第14天时去除子叶4.4分析以上实验方案并回答:(1)小科的实验假设是子叶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有作用。(2)该实验方案中的变量是去除子叶的时间。(3)分析所有实验结果的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子叶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有作用,子叶在前期起到的作用比后期更大【解答】解:(1)实验是为研究子叶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因此作出实验假设,子叶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有作用。(2)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去除子叶的时间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实验的变量是除子叶的时间。(3)本实验设置了对照实验,第一组为对照,与其它组形成对照。由该实验的数据可以看出:子叶去除越早,培养两周植株的干重越小,在第14天时,子叶就不给幼苗提供营养了。由实验数据可知,除去子叶的时间越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越大。故答案为:(1)子叶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有作用(2)去除子叶的时间(3)子叶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有作用,子叶在前期起到的作用比后期更大24.如图所示,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中,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1)正确连接电路并测量,得到如表数据:在第1组数据中,电压表和电流表虽然都有示数,却观察到灯泡不发光,主要原因是:灯的实际功率过小。实验序号12345电压U/V0.51.32.12.52.9电流I/A0.160.220.260.280.30发光情况不发光较暗较亮正常发光强烈发光(2)用所给电路测量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后,他们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考虑电表本身对电路的影响,该电路由于所测电流(填“电压”或“电流”)值偏大导致所测小灯泡电功率偏大。(3)很多电学实验中用到滑动变阻器,并多次测量电压和电流值,但对测量数据的处理方式以及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并不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多次测量是为了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主要是保护电路B.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主要是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C.伏安法测电功率实验中,多次测量是为了比较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主要是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解答】解:(1)根据表格可知,第1组数据中,灯泡的实际功率P=UI=0.5V×0.16A=0.08W,则此时灯泡不发光的原因为:灯的实际功率过小;(2)根据电路图可知,电压表与灯泡并联,电压表测量是准确的,那么电流表的示数就是灯泡和电压表的电流之和,根据P=UI可知,灯泡的功率会偏大,因此:该电路由于所测电流值偏大导致所测小灯泡电功率偏大;(3)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主要是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故A错误;B、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多次测量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主要是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故B错误;C、伏安法测电功率实验中,多次测量是为了比较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主要是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故C正确。故选C。(1)灯的实际功率过小;(2)电流;(3)C。25.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反应的实验时,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并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然后用滴管慢慢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搅拌,一会儿后停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烧杯中溶液为无色。同学们对反应后的溶液M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猜想假设】猜想Ⅰ: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溶液M呈中性。猜想Ⅱ:氢氧化钠不足,溶液M呈酸性。【实验探究】(1)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科设计了实验方案一: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显紫色猜想Ⅰ正确(2)小思设计了实验方案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猜想Ⅱ正确【分析评价】同学们对小思的实验方案进行了分析,认为他的实验结论不正确。如果猜想Ⅰ正确,按照方案二的实验操作,也会生成白色沉淀,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AgCl↓+NaNO3。【再次探究】如果要验证猜想Ⅱ正确,可以设计实验方案三: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进行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现象并得出正确结论的是①④⑦(填序号)。①锌粒;②铜丝;③二氧化碳;④氧化铁;⑤氢氧化钾;⑥硫酸铜;⑦碳酸钙;⑧硝酸铵【解答】解:【猜想假设】酚酞溶液无色,溶液可能为中性或酸性,当氢氧化钠不足,溶液呈酸性时,溶液也为无色,故填:氢氧化钠不足,溶液M显酸性。【分析评价】如果猜想Ⅰ正确,按照方案二的实验操作,也会生成白色沉淀,是因为氯化钠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AgCl↓+NaNO3,故填:NaCl+AgNO3=AgCl↓+NaNO3。【再次探究】如果要验证猜想Ⅱ正确,即溶液显酸性;①锌粒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产生气泡,可以用锌粒检验;②铜丝不能和稀盐酸反应,不能用铜丝检验;③二氧化碳不能和稀盐酸反应,不能用二氧化碳检验;④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可以用氧化铁检验;⑤氢氧化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无明显现象,不能用氢氧化钾检验;⑥硫酸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不能用硫酸铜检验;⑦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用碳酸钙检验;⑧硝酸铵不能和盐酸反应,不能用硝酸铵检验。故填:①④⑦。26.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科设计了如图实验。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上某个高度由静止沿斜面滚下,在底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发生碰撞,木块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直至停止。(1)实验中小科是通过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2)在图甲、丙中,m2>m1,小球下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1=v2,若s3>s1,则表明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是:速度相等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3)小敏利用丁图来研究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图中两个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凸形,一个为凹形,A、B两个相同的钢球分别进入两弧形槽的速度都为v,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也都为v,A小球通过凸形槽的时间为t1,B小球通过凹形槽的时间t2,则时间较短的是t2。【解答】解:(1)实验中小球的动能无法直接观察,是通过观察钢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这用到了转换法;(2)在图甲、丙中,m2>m1,从斜面下滑的高度相同,则小球下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即:v1=v2,若s3>s1,则表明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是:速度相等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3)在凸形滑道运动的物体,在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要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运动速度小于初速度;在下落过程中不计滑道的摩擦,机械能守恒,重力势能再全部转化为动能,速度等于初速度;在凹形滑道运动的物体,在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要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运动速度大于初速度;在下落过程中不计滑道的摩擦,机械能守恒,动能再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速度等于初速度;因此在凸形滑道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小于在凹形滑道运动物体的速度,由t=sv可知,通过A滑道用的时间为t1大于通过B滑道用的时间为t故答案为:(1)木块移动的距离;(2)速度相等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3)t2。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5分)27.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磺胺(化学式为C6H8N2O2S)是青蒿素之前最热门的抗疟药物之一.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2)青蒿素中的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40.(3)14.1克青蒿素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和多少克磺胺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相等?【解答】解:(1)一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则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2)青蒿素中氢元素与氧元素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5)=11:40.(3)设需要磺胺的质量为x14.1g×12×1512×15+1×22+16×5×故答案为:(1)42;(2)11:40;(3)和21.5g磺胺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相等.28.毛豆腐是汉族的传统名菜,在制作过程中,通过以人工发酵的方法,给白坯接种霉菌,不久之后就会长出白色茸毛。由于豆腐通过发酵,使其中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所以烹饪后味特鲜。(1)制作毛豆腐所用的霉菌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2)毛豆腐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主要在消化系统的小肠(填器官名称)中被吸收。(3)白坯上长出的白色茸毛即为霉菌的菌丝,霉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解答】解:(1)真菌和细菌都有独立生活能力,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制作毛豆腐用到的是霉菌,是真菌,与细菌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营养物质在小肠内被吸收进入人体。(3)霉菌依靠孢子繁殖后代。故答案为:(1)有无成形的细胞核;(2)小肠;(3)孢子。29.新冠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全世界二百多万人感染该疾病。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与某种蝙蝠体内携带的冠状病毒相似度达96%。请回答问题:(1)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可以用来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原因是康复者的血浆中含有抗体(选填“抗原”或“抗体”)能消灭该病毒。(2)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播,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预防,佩戴口罩从控制传染病的角度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选填“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或“保护易感人群”)。(3)蝙蝠身上携带埃博拉、狂犬病、SARS等病毒,但蝙蝠自己却不会患病,这是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4)同学们开展了如何处置蝙蝠的讨论,你认为合理的有C、E。A.蝙蝠携带病毒应该把它们全部消灭B.蝙蝠身体内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作为人类的食物C.人类不能破坏蝙蝠的栖息地,防止蝙蝠灭绝D.利用蝙蝠身上的病毒研制生化武器E.科学合理的研究蝙蝠探索自然界的奥秘【解答】解:(1)治疗新冠肺炎其中的一种治疗手段是对重症患者注射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的血清,因为康复者体内含有抗体。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佩戴口罩可以把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3)生物进化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但选择是定向的,所以蝙蝠携带病毒而自己却不会患病,是自然选择的结果。(4)A、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与蝙蝠要采取正确的措施来相处,蝙蝠对我们有有利的一面,如利用蝙蝠身上的病毒研制生化武器、科学合理的研究蝙蝠来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人类不能破坏蝙蝠的栖息地,防止蝙蝠灭绝,绝不能把它们作为人类的食物及全部消灭。B、蝙蝠携带了大量的病毒,不宜食用;B错误。C、物种灭绝的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破坏,C正确。D、利用蝙蝠身上的病毒研制生化武器,会导致病毒严重的变异和传播,是不合理的;D错误。E、人类对自然界中的动植物都要科学合理的探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故E正确。故答案为:(1)抗体。(2)切断传播途径。(3)自然选择。(4)C、E。30.在海滩案发现场留下了罪犯清晰站立的脚印,公安人员立即用蜡浇注了如图所示的鞋模,测量蜡鞋模的平均厚为3cm,质量为675g;又经测试达到脚印同样深度压强为1.5×104Pa,(蜡的密度ρ=0.9×103kg/m3)求:(1)鞋模的底面积;(2)罪犯体重为多少?【解答】解:(1)由ρ=mV=mρ=675×10由V=Sh可得,鞋模的底面积:S1=Vℎ=0.75×10(2)罪犯站立时,受力面积:S=2S1=2×2.5×10﹣2m2=5×10﹣2m2,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由p=FG=F=pS=1.5×104Pa×5×10﹣2m2=750N。答:(1)鞋模的底面积为2.5×10﹣2m2;(2)罪犯体重为750N。31.西安市部分公交车用天然液化气为燃料,其主要成分就是甲烷,热值为3.6×107J/m3.如果一辆公交车满载乘客时总质量是6×103kg,那么10m3甲烷气体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可供公交车满载时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0min。匀速行驶中公交车受到的平均阻力为车重的0.05倍,(g取10N/kg)求:(1)这段时间内公交车牵引力所做功的功率。(2)若10m3的甲烷气体完全燃烧所产生的能量被水完全吸收,则能将多少千克的水从0℃加热到刚沸腾。[c水=4.2×103J/(k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这段时间内公交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大?【解答】解:(1)公交车满载时的重力:G总=m总g=6×103kg×10N/kg=6×104N,因公交车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是,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公交车受到的牵引力:F=f=0.05G总=0.05×6×104N=3000N,公交车匀速行驶的速度:v=36km/h=10m/s,这段时间内公交车牵引力所做功的功率:P=Wt=(2)10m3的甲烷气体完全燃烧所产生的能量:Q放=Vq=10m3×3.6×107J/m3=3.6×108J,由题知,水吸收的热量Q吸=Q放=3.6×108J,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由Q吸=cm(t﹣t0)可得,加热水的质量:m=Q(3)由P=WW=Pt′=3×104W×100×60s=1.8×108J,这段时间内公交车发动机的效率:η=WQ放答:(1)这段时间内公交车牵引力所做功的功率为3×104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汉语方言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公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物品领用制度
- 浙江传媒学院《建筑技术的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摄影技术与训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缺陷管理与生产效率提升措施
- 双十二家居设计解析
- 专业基础-房地产经纪人《专业基础》点睛提分卷1
- 房地产经纪综合能力-《房地产经济综合能力》押题密卷
- 家长会学生发言稿 马晓丽
- 公车租赁合同协议书
- 家居保洁课件
- 换电站(充电桩)安全风险告知
- 上海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DL-T5024-2020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 DZ∕T 0153-2014 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正式版)
- 商业空间设计(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和室内设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环保安全部年度安全环保工作总结模板
- 初中数学要背诵记忆知识点(概念+公式)
- 旅游业务年度回顾与展望
- 纳米药物载体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