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实验室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1页
《零碳实验室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2页
《零碳实验室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3页
《零碳实验室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4页
《零碳实验室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1.040.19

CCSA21

团体标准

T/CSTM01274—2023

零碳实验室评价规范

ZeroCarbonLaboratoryEvaluationSpecification

(征询意见稿)

202X-XX-XX发布202X-XX-XX实施

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发布

T/CSTM01274—2023

零碳实验室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零碳实验室的评价应遵循的基本规定、评价要求、第三方评价原则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检测实验室的运行阶段的评价以及第三方评价机构针对零碳实验

室的评价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613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19153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577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761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24001新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实施指南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30253永磁同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32146.1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32146.2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第2部分:电气实验室

GB/T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743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

GB/T51141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

GB/T51350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

GB/T51366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GB/T55015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JGJ91-93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

ISO1705实验室管理体系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检测实验室testinglaboratory

从事检测工作的实验室。检测是指按照规定程序,由确定给定检测实验室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

处理或提供服务所组成的技术操作。

3.2

零碳实验室ZeroCarbonLaboratory

1

T/CSTM01274—2023

检测实验室自运行阶段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

利和可循环”的特征,同时充分利用检测实验室的节能措施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使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

年减碳量大于等于运行阶段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检测实验室。

3.3

零碳实验室评价EvaluationoftheZeroCarbonlaboratory

依据零碳实验室评价技术标准,按照程序和要求对申请开展评价的检测实验室进行评价,确认其等

级。

3.4

评价等级assessmentlevel

实验室评价结果所达到的零碳实验室级别,由低到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

3.5

碳排放因子carbonemissionfactor

将能源与材料消耗量与二氧化碳排放相对应的系数用于量化实验室不同阶段相关活动的碳排放。

3.6

碳汇carbonsink

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

活动或机制。

3.7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energy

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3.8

再生资源recycledresources

实验室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

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4基本规定

4.1评价边界

零碳实验室认定和评价应以检测实验室检测区域和办公区域范围为评价边界。

4.2评价阶段

零碳实验室评价以检测实验室运行阶段为评价阶段。

4.3评价时间

对新建检测实验室可在实验室开始运行后(获得相关证书)可进行预评价,在运行一年后,再进行

终评评价,对于既有检测实验室具有一年的运行时间就可以进行评价。

2

T/CSTM01274—2023

5评价要求

5.1基础要求

5.1.1检测实验室近3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和导致人员死亡的安全实验事故。

5.1.2一般固体废弃物的收集、贮存、处置应符合GB18599的相关规定。危险废物的贮存应符合

GB18597的相关规定,后续应交付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置。

5.1.3检测实验室应按照GB/T19001、GB/T24001和GB/T28001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

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5.1.4检测实验室应具有中国计量认证资质(CMA)或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资质(CNAS)。

5.1.5申请不同等级的检测实验室还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检测实验室

不同等级评价要求

具体规定

一星二星三星

低碳管理机制具备具备具备

低碳管理宣传具备具备具备

低碳管理智能平台建设具备具备具备

新能源具备具备具备

依据ISO/IEC17025实验室管理标准,以实验室检测过程为主线,实现实验室用户输入、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数据采集与分析、信息传递及发布等全方位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基本功能包括:业务流

程管理、各类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以及各类客户需要个性化定义的功能。

1、整理:区分需要和不需要的东西,去除不必要的东西。即在检测/校淮区内不得放置、

储存非必需的测量设备、零配件、工具等物品,而仅放置日前或近期使用的物品。

2、整顿:将整理后需要的物品,安排成有序的状态。每件都有固定的存放处,以便随时

取用。检测/校准完毕,仪器设备及时放回原处。

实验室5S管理

3、清扫:清洁仪器设备和打扫地面,以便随时检查和发现任何异常之处。

4、清洁:将干净的观念延伸到个人,关注是否正确穿着工作服,是否正确操作仪器设备,

是否持绞地进行整理、整顿和清扫工作,并视为每日例行工作的一部分。

5、教养:明确规定每一个人的5S职责,建立自律以及养成从事5S的习惯。

1、从事实验室活动的人员不得在其他同类型实验室从事同类的实验室活动。

2、从事检测或校准活动的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如果学历或专业不满足要

实验室人员要求求,应有10年以上相关检测或校准经历。关键技术人员,如进行检测或校准结果复核、

检测或校准方法验证或确认的人员,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有3年以上本专业领域的

检测或校准经历。

1、主要设备选型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

2、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产品的附加值高,单位产品的能效较低。

3、空压机输入比功率符合《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和能效等级》(GB19153-2019)

实验室设备要求

中1级能效要求。

4、设备电机选用YE4/IE4及永磁同步系列节能型电机,符合《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

等级》(GB18613-2020)及《永磁同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30253-2013)

3

T/CSTM01274—2023

的2级能效标准要求。

5、冷水机组的能效达到《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577-2015)1级能效

以上要求。

6、选用的风机符合(GB19761-2020)《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2级能效要求。

7、实验室应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管理,包括校准、维护和期间核查等,同时应建立机制

以提示对到期设备的校准、核查和维护。

1、实验室的标准温度为20℃,一般检测间及试验间的温度应在20±5℃,天平室应为20

±3℃,样品室温度≤32℃。

2、实验室内的相对湿度一般应保持在40-70%。

3、实验室的噪音、防震、防尘、防腐蚀、防磁与屏蔽等方面的环境条件应符合在室内开

实验室环境要求展的检测仪器设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室内采光应利于检测工作的进行。

4、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出现异常,例如温度和湿度超过规定范围且明显影响检定或检测结

果时,应及时报告室主任,并逐级报告质保部领导及公司有关领导。当环境条件经常出现

异常情况检测工作时,应据实书面报告公司有关领导,采取适当措施给予解决。在已有的

条件下,试验室要采取积极措施保管维护好计量仪器设备。

检测实验室运行阶段自主减检测实验室运行阶段自主减检测实验室运行阶段自主减

排(再生能源、碳汇)等措排(再生能源、碳汇)等措排(再生能源、碳汇)等措

碳排放量施后的剩余排放量低于检测施后的剩余排放量低于检测施后的剩余排放量低于检测

实验室运行期间未采取措施实验室运行期间未采取措施实验室运行期间未采取措施

的碳排放量的20%。的碳排放量的10%。的碳排放量的0。

5.2控制指标说明

5.2.1低碳管理宣传

低碳宣传包括但不限于检测办公区域宣传栏、绿色及环保知识宣传科普、发放节能低碳手册等。低

碳宣传得分情况由实验室举办低碳宣传活动的次数决定。

5.2.2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应遵循以下八个方面:

(1)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遵循ISO/IEC17025标准;

(2)支持质量体系的持续性改进,有利于投资保护;

(3)仪器信号的自动采集——提高实验室自动化能力;

(4)对方法规范执行情况的跟踪与审计——对质量的深刻理解;

(5)B/S结构的设计——客户端零维护;

(6)智能管理;

(7)方便;

(8)成熟的接口,开发的平台。

5.2.3实验室5S管理

5S管理为有效利用实验室空间、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寻找时间、提升设备性能、提高工作效率、进

而增加顾客信心提供了标准。在生产现场,对材料、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开展相应的整理、整顿、清

扫、清洁、教养等活动,为其他管理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5.2.4碳排放量核算

4

T/CSTM01274—2023

零碳实验室核算范围为检测实验室的检测区和办公区域为计算范围,应包括检测设备、检测试件、

暖通空调、照明及电梯、可再生能源、设备运营、设备维护等的碳排放量(核算方法见附录A)。

6第三方评价原则

客观独立:评价机构应独立于受评价的零碳实验室活动,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不带偏见,没有利

益上的冲突。评价机构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应保持客观性,确保评价发现和结论仅建立在所取得的证据的

基础上。

诚实守信:评价机构在开展零碳实验室评价活动时,应做到有道德、诚信、正直、保守秘密和谨慎。

公平公正:评价发现、评价结论和评价报告应真实和准确的反映评价活动。评价机构应报告在评价

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障碍以及在评价组和受评价对象之间没有解决的分歧意见。沟通必须真实、准确、客

观、及时、清楚和完整。

专业严谨:评价机构应具有基于观察、知识、经验、资料和其他信息,得出有意义的、严谨准确的

结论,并给予合理意见建议和解释说明的能力。

6.1其他要求

在进行零碳实验室认定和评价时,除应符合本文件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2工作流程

认定机构可按以下步骤评价零碳实验室,见图1:

a)确定评价主体和计算边界。

b)评价检测实验室是否满足控制指标要求。

c)核算检测实验室运行阶段或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

d)按照评价和核算结果进行认定。

e)编制零碳检测实验室认定和评价报告。

图1零碳实验室认定和评价工作流程

5

T/CSTM01274—2023

6.3提交技术材料

6.3.1零碳实验室基本信息

实验室三体系证书、人员资料、检测设备资料(含校准资料)等。

6.3.2零碳实验室排放计算书

包括但不限于:碳排放计算报告2份(1份为采用减碳措施的报告、1份为不采用减碳措施的报告)。

6.3.3实验室运行资料

能源统计报表、能源费用财务报表。

6.3.4实验室碳抵消材料

包括但不限于:购买碳汇、发票,其他形式碳抵消的合同和发票。

6

T/CSTM01274—2023

附录A

(资料性)

碳排放核算方法

A.1检测实验室碳排放量核算

检测实验室碳排放实验室试件可再生能源碳汇……(A.1)

式中:GHG=GHG+GHG−GHG−GHG

GHG检测实验室碳排放—检测实验室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GHG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运行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GHG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温室气体减排放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A.2检测实验室检测运行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

实验室能源逸散办公…………(A.2)

式中:GHG=GHG+GHG+GHG

GHG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运行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GHG能源—检测实验室运行阶段能源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GHG逸散—检测实验室运行阶段逸散排放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GHG办公—检测实验室办公排放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A.2.1能源温室气体排放量

能源燃料电力热力其他……(A.3)

式中:GHG=GHG+GHG+GHG+GHG

GHG燃料—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GHG电力—使用外购电力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GHG热力—使用外购热力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GHG其他—检测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A.2.2燃料温室气体排放量

燃料…………(A.4)

44

式中:GHG=Ck×HVk×CPHk×OFk×12

k—不同燃料类型;

3

Ck—第k类燃料的消耗量,单位为吨(t)或立方米(m);

3

HVk—第k类燃料的低位热值,单位为太焦每吨(TJ/t)或太焦每立方米(TJ/m);

CPHk—第k类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为吨每太焦(t/TJ);

OFk—第k类燃料的氧化率%。

A.2.3电力温室气体排放量

7

T/CSTM01274—2023

电力………(A.5)

式中:GHG=EA×EF

EA—外购电力活动水平数据,单位为千瓦时(kW·h);

EF—外购电力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单位千克每千瓦时(kg/kW·h)。

A.2.4外购热力温室气体排放量

热力…………………(A.6)

式中:GHG=HA×HF

HA—外购热力活动水平数据,单位为吉焦(GJ);

HF—外购热力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单位为吨每吉焦(t/GJ)。

A.2.5逸散温室气体排放量

逸散消防………………(A.7)

r

式中:GHG=GHG+C

GHG逸散—检测实验室检测运行阶段逸散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GHG消防—检测实验室运行阶段能源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Cr—暖通空调系统的制冷剂碳排放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每年(kgCO2/a)。

A.2.5.1暖通空调系统的制冷剂碳排放量

……(A.8)

mr

Cr=yeGWPr/1000

式中:

Cr—建筑使用制冷剂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年(tCO2e/a);

r—制冷剂类型;

mr—设备的制冷剂充柱量,单位为千克每台(kg/台);

ye—设备使用寿命,单位为年(a);

GWPr—制冷剂r的全球变暖潜值。

A.2.6办公温室气体排放量

办公…………………(A.9)

n

式中:GHG=k=1MkFk

GHG办公—检测实验室检测办公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Mk—检测实验室办公第k种耗材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千克(kg);

Fk—第i种BAN办公耗材的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每千克(kgCO2e/kg)。

A.3试件温室气体排放量

试件生产运输处理……………(A.10)

GHG=GHG+GHG+GHG

8

T/CSTM01274—2023

式中:

GHG试件—试件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GHG生产—试件生产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GHG运输—试件运输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GHG处理—试件回收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A.3.1试件生产温室气体排放量

生产………………(A.11)

n

式中:GHG=i=1MiFi

GHG生产—试件生产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Mi—第i种试件的消耗量;

Fi—第i种既试件的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每千克(kgCO2e/kg)。

A.3.2试件运输温室气体排放量

运输………………(A.12)

n

式中:GHG=i=1MiDiTi

Mi—试件的重量,单位为千克(kg);

Di—试件运输距离,单位为千米(km),从运料场地到生产所在地;

Ti—单位重量运输距离的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每吨每千米[kgCO2e/(t·km)]。

A.3.3试件处理温室气体排放量

处理运输处理回收……………(A.13)

式中:GHG=GHG+GHG−GHG

GHG处理—试件回收利用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GHG回收—试件回收利用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GHG运输—试件回收利用运输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A.3.3.1试件回收利用温室气体排放量

试件回收利用应根据回收利用方式和试件回收系数确定减碳量,按下式计算:

……(A.14)

式中:n

CH=i=1MiBiFi

CH—试件回收利用过程碳减排量,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Mi—第i种试件的量,单位为千克(kg);

Bi—第i种试件回收利用系数,按本标准附录D确定;

Fi—试件的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每单位建材(kgCO2e/单位建材)。

A.3.3.2试件回收利用运输

……(A.15)

式中:n

Cy=i=1MiDiTi

Cy—试件回收利用运输过程碳排放,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9

T/CSTM01274—2023

Mi—第i种主试件的量,单位为千克(kg);

Di—第i种试件平均运输距离,单位为千米(km);

Ti—第i种试件的运输方式下,单位重量运输距离的碳排放因子,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每吨

每千米[kgCO2e/(t·km)],可按本标准附录E的缺省值取值。

A.3.3.3试件回收处理

处理………………(A.16)

式中:GHG=WA×WF

WA—试件处理活动水平数据,单位为千克(kg)或立方米(m3);

WF—试件处理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每千克(kgCO2e/kg)或千克二氧化

3

碳当量每立方米(kgCO2e/m)。

A.3.4可再生能源系统

A.3.4.1太阳能热水系统

……(A.17)

ACJT(1−ηL)ηcd

式中:Qsa=3.6

Qs.a—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年供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Ac—太阳集热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Jt—太阳集热器采光面上的年平均太阳辐照量,单位为兆焦每平方米(MJ/m2);

—基于总面积的集热器平均集热效率(%);

—管路和储热装置的热损失率(%)。

ηcd

A.3.4.η2L光伏系统

………………(A.18)

式中:

Epv=IKe1−KsAp

Epv——光伏系统的年发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I——光伏电池表面的年太阳辐射照度,单位为千瓦时每平方米(kWh/m2);

Ke——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

Ks——光伏系统的损失效率(%);

2

Ap——光伏系统光伏面板净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10

T/CSTM01274—2023

附录B

(资料性)

主要试件碳排放因子

建材类别建材名称单位碳排放因子(kgCO2e/单位)

实心粘土砖m3345

实心灰砂砖m3314

混凝土实心砖m3347

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m3146

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m3350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m3212

混凝土砖(240*115*90)m3336

蒸压粉煤灰砖(240mmx115mmx53mm)m3341

烧结粉煤灰实心砖(240mmx115mmx53mm,

m3134

砌体材料掺入量为50%)

页岩实心砖(240mmx115mmx53mm)m3292

页岩空心砖(240mmx115mmx53mm)m3204

黏土空心砖(240mmx115mmx53mm)m3250

煤矸石实心砖

m322.8

(240mmx115mmx53mm,90%掺入量)

煤矸石空心砖

m316

(240mmx115mmx53mm,90%掺入量)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AAC砌块)m3230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AAC板)m3260

泵送混凝土C10m3172

C15混凝土m3178

C20混凝土m3217

C25混凝土m3227

C30混凝土m3238

水泥砂浆C35混凝土m3272

C40混凝土m3292

C45混凝土m3312

C50混凝土m3339

C55混凝土m3365

C60混凝土m3384

钢材热轧钢线材t2375

卫生陶瓷t1740

陶瓷

通用陶瓷砖t600

PPR管kg3.72

电线:线径7、单芯(sykv-75-5-1)m0.14

电缆、电线电线:线径9、单芯(sykv-75-5-1)m0.17

电线:2根、线径1.5(RVS2*1.0)m0.20

电线:2根、线径1.0(RVS2*1.5)m0.26

11

T/CSTM01274—2023

电线:铜芯聚乙烯绝缘电线,2.5平方毫

0.21

米(BV-2.5mm2)m

电线:铜芯聚乙烯绝缘电线,4平方毫米

0.34

(BV-4mm2)m

聚苯乙烯(PS)t3100

泡沫聚苯乙烯(EPS)m3534

挤塑聚苯乙烯(XPS)m322.7

聚氨酯(PU)t5220

岩棉板t1980

保温材料

矿物棉t1200

玻璃棉t2360

泡沫玻璃t1950

苯酚甲醛(PF)t2710

真空绝热板t2160

石油沥青油毡m20.51

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m20.54

防水材料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m20.32

石油沥青kg2.82

氯化聚乙烯卷材平面m22.38

聚乙烯管(PEX)t3600

聚丙烯管(PPR)t6020

聚氯乙烯(PVC)t7930

油漆涂料(通用)t3500

乳胶漆t4120

塑料粉末涂料t180

水性涂料t231

装饰石材t92.9

壁纸t1800

木地板t-1.46

纸面石膏板m3172.584

12

T/CSTM01274—2023

附录C

(资料性)

主要设备清单

序号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

1WS-01直流电阻测试仪(数字微欧表)DLRO-10X

2WS-02自然换气老化试验机YN42167

3WS-03自然换气老化试验机YN42167

4WS-05绝缘线芯金属导体去除装置JSR-005

5WS-09电线电缆结构参数全自动测量系统WCDMS-I

6WS-11电子万能试验机CMT-4204

7WS-12电子天平TC3KH

8WS-13交联电缆切片机JQB-1

9WS-15交联电缆切片机JQB-1

10WS-16试样切片机YN22060

11WS-17试片刨片机YN22059

12WS-18投影仪PJ-A3000

13WS-22切割机GCD12JL

14WS-23电桥试验架DQ-630

15WS-24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WAW-600

16WS-25磁感应测厚仪FMP30

17WS-27全自动热镀锌试验装置JYX-002

18WS-28温度循环试验装置ZX-010

19WS-30静荷拉力测试仪AJS-1000

20WS-31工频耐压测试仪NY-5

21WS-32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仪HT600A

22WS-33自动抗干扰精密介质损耗测量仪AI-6000A

23WS-35多倍频交流耐压发生器HT8330

24WS-36电脑控制绝缘油耐压试验机GJS-75

25WS-38绝缘电阻测试仪HZST76

26WS-40温度巡检仪HT-D

27WS-41回路电阻自动测试仪HDY-100

28WS-42直流高压发生器DHV-120kV2mA

29WS-43变压器变比自动测试仪AQJ-D

30WS-4450kV工频耐压测试系统YDQ-5kVA/50kV

31WS-45100kV工频耐压测试系统YDQ-30kVA/100kV

32WS-46双通道直流电阻测试仪JYR-20-W

33WS-47数字式声级计1352S

34WS-48油介损耗测试仪HGJD203

35WS-53负压检漏仪1700X420X420

36WS-56电杆荷载挠度测试仪MP10-A

37WS-60微机控制热变形维卡软化试验机LZ71.302-A

38WS-64混凝土钢筋探测仪ZBL-R620

13

T/CSTM01274—2023

序号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

39WS-66扭力扳手ACD100

40WS-70无局放试验系统YDWT-10kVA/100kV

41WS-72单丝激光自动测量装置YWJ-30

42WS-73电缆直流电阻快速测量装置YWZL-A

43WS-74冲击电压发生器试验系统IVG-400kV/20kJ

44WS-75三相大电流温升试验系统HCTS-5000A/24V

45WS-79金属摆锤冲击试验机PTM2302

46WS-81手持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XL2100G

47WS-82超声波探伤仪USM/DMSGo+

48WS-86-1SF6气体检漏仪XP-1A

49WS-86-2SF6气体检漏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