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民版高二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人民版高二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人民版高二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人民版高二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人民版高二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人民版高二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都提倡“中庸”思想的东西方两位先哲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都热衷于教育事业②都曾致力于宣扬自己的政治理念③都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④他们研究的兴趣和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学科()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的一封电报中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当时中国政府()A.参加日内瓦会议B.确立“一边倒”外交方针C.提出“求同存异”D.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A.深入剖析了民主共和制的实质B.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C.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D.明确提出国家的根本是民族统一4、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最大的愿望是()A.保留封建君主制度B.用武力保护资产阶级的权利C.避免革命,保持社会稳定D.推翻复辟王朝,维护自身利益5、下列各项,属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的共同点的是A.都是地区战场上取得的首次大捷B.都是盟军对德意法西斯的胜利C.都是战场上的重要转折点D.都是陆海空三军配合的立体战役6、读如图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3AEM”意为“财政贷款”),作者的主要意图是反映美国()A.倡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C.对苏联提供经济援助D.帮助欧洲经济复兴7、“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约四倍(在这场运动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材料所述的这场运动()A.引发了英国圈地运动,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B.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推动宗教改革深入发展C.促进阶级关系的变动,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D.加剧殖民扩张,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8、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这句话反映了()A.教皇聚敛财富,实力雄厚B.天主教徒忠实于自己的信仰C.欧洲教会热衷于建造教堂D.路德反对教会的腐朽贪婪和对德意志的经济掠夺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题文】毛泽东先后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章,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思想。10、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不承认上帝的存在,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______(判断对错)11、唐朝时,城市中市坊界限被打破,农村中草市更是成为地方商业中心。______(判断对错)12、【题文】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和量子假说,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13、如图所示的是俄国画家列宾在19世纪80年代完成的代表作,该作品属于现实主义画作。______(判断对错)14、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是《______》;有“东方药物巨典”之称的名著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魏晋南北朝时期采取九品中正制,依靠门第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形成的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16、1953年,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到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7、延安时期,毛泽东撰写了《新民主主义论》,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18、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把矛头直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代表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______(判断对错)19、顾炎武的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述了山川形势、物产风俗、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顾炎武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辨析题(共2题,共6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大约两千五百年前;普罗泰格拉喊出了一句影响西方至今的口号——他解释说:一阵风吹来,对于感觉冷的人是冷的,对于感觉不冷的人是不冷的。这个哲学命题的意思是:个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在西方,是率先把人放在万物中心位置的思想家。这一光辉思想增强了人对自身力量的信心,冲击了万物皆由神决定的传统迷信思想。但是,它不讲感觉来源于客观事物,否认感觉的客观标准,凭每个人的感觉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这是十足的主观唯心的感觉主义真理观。

——马执斌《关于中西人文精神的主客对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作者的观点。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大约两千五百年前;普罗泰格拉喊出了一句影响西方至今的口号——他解释说:一阵风吹来,对于感觉冷的人是冷的,对于感觉不冷的人是不冷的。这个哲学命题的意思是:个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在西方,是率先把人放在万物中心位置的思想家。这一光辉思想增强了人对自身力量的信心,冲击了万物皆由神决定的传统迷信思想。但是,它不讲感觉来源于客观事物,否认感觉的客观标准,凭每个人的感觉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这是十足的主观唯心的感觉主义真理观。

——马执斌《关于中西人文精神的主客对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作者的观点。评卷人得分五、材料解析题(共3题,共6分)22、戊戌变法虽然过去100余年了;但其流风余韵至今犹存。如果把中国现代化道路比作一条环环相扣的漫长链条,那么,戊戌变法就是其始端不远处的重要一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

--雷颐《维新的挫顿》材料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材料三这场变法引起了满清权贵保守派的政治反动。一批更为昏庸;眼界更狭隘的“原教旨”保守派注定成为清王朝残存的权威合法性资源的巨大消耗者。另一方面;戊戌变法的失败,使相当一批现代化知识精英,由于对体制内的变革失望,而开始走向体制外的革命。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的作者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视角有何不同?你认为哪则材料的分析更为合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就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而言,材料三的侧重点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事件应该注意哪些原则?23、根据材料三,说明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不同之处,并综合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2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应坚持怎样的原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西方具有“中庸”思想的先哲分别为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均正确,他们研究的兴趣和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学科说法不正确,故选B项。

【点评】中国历史人物评说·孔子、亚里士多德·比较2、D【分析】A项时间是1954年;

B项时间是1949年;

C项时间是1955年;

D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底由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是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得到中国;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和完整体现;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解析】【答案】D3、B【分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体现出反对满族贵族统治的狭隘民族主义倾向;“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体现出各五族共和的民族主义思想,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故B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民主共和制的实质;排除A;

材料主张“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并非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排除C;

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结合所学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其实是孙中山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近代化的思考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这种思考与经验上升为理论以后,又对后来孙中山本人及其追随者的革命行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解析】B4、D【分析】【分析】由于在1688年之前;斯图亚特王朝实行的专制统治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他们希望推翻复辟王朝,建立新政权。A;B、C三项均与史实不符。故选D。

【点评】考查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的目的。5、C【分析】【分析】上述三个战役都是分别是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点评】三大战场出现的转折性战役极大的打击了法西斯势力,鼓舞了反法西斯国家力量,成为改变二战局势的重要因素。6、B【分析】漫画题目是“美国最新式战车”说明这是美国的新式斗争方式;“3AEM”意为“财政贷款”说明这一新式斗争方式是采用经济上提供财政贷款的方式,结合题干时间“1947年”可知,漫画反映的是马歇尔计划,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通过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经济来达到控制欧洲;遏制苏联的目的,故B项正确.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1944年建立的以美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与题意不符合,故A项错误.

马歇尔计划是向西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而不是向苏联,故C项错误.

题干漫画是出自苏联某杂志;因此对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应该是抨击的态度,故D项不是作者的意图,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马歇尔计划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识图;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漫画的解读、分析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需要对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影响等知识的识记和掌握.【解析】【答案】B7、C【分析】A项;以圈地运动推动工业革命持续发展史状况,发生在英国,并非西班牙。故A项错误。

B项;文艺复兴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发源于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这是一场提倡人文主义;反对神学思想的文化运动。宗教改革是早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宗教神权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运动。这与材料中西班牙的经济状况联系不紧密。故B项错误。

C项;材料中的现象是由“价格革命”引起的,这场革命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由于价格革命的影响,受到严重损害的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一部分是城乡的雇佣工人。故C项正确。

D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之后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主要考点:①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②新航路开辟的主要路线;③新航路开辟的影响;④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⑤世界市场的形成。

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经济后果是引起“价格革命”。在白银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向东流动时,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出现伪币,投机活跃。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大约四倍,其他欧洲国家传统的经济关系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解析】C8、D【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信息反映了马丁•路德反对教会的腐朽贪婪和对德意志的经济掠夺。故D正确。

A选项虽然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要思想,故排除。

B和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九十五条论纲”“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

本题是基础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析】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略

【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错10、B【分析】文艺复兴并不否认上帝的存在;故材料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文艺复兴的相关内容。

本题为基础题,考查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反对基督教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解析】B11、B【分析】联系所学可知;北宋时,城市中市坊界限被打破,草市盛行。而不是唐朝。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市的变迁;解答的关键信息是“”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市的变迁,考查了宋朝市的变迁,考查了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B12、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提出量子假说的是普朗克而非爱因斯坦。

考点:本题考查物理学的发展。

点评:用表格法识记。

。经典力学的奠基。

(17世纪初)

经典力学的建立。

(17世纪后期)

相对论。

(20世纪初)

量子论。

(20世纪初)

伽利略(意大利)

牛顿(英国)

爱因斯坦(德国)

普朗克(德国)

【解析】【答案】错13、A【分析】材料反映的是俄国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属于现实主义美术作品。

故答案为:A。

本题主要考查现实主义美术;要求学生结合现实主义美术的艺术特征和代表作品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品,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解析】A14、授时历本草纲目【分析】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故应填:《授时历》《本草纲目》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最优秀的历法;东方药物巨典”。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考查学生知识再现与运用能力。【解析】授时历本草纲目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A【分析】【分析】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隋炀帝设进士科,以试策论,分科举人就是科举制的来历。它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故题目说法正确。16、B【分析】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形成工业化基础,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题文说法错误。17、A【分析】【分析】延安时期;毛泽东撰写了《新民主主义论》,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题干材料表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论》这篇著作,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它科学总结了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次飞跃,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有关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毛泽东的主要代表作内容的掌握,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基础题,难度不大。18、B【分析】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是封建地主阶级;故材料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的相关内容。

本题为基础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是当时没有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解析】B19、A【分析】联系所学可知;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以讲究郡国利病贯穿全书,重点辑录了兵;赋税、水利三方面内容。作者十分重视研究各地兵要地理,深感兵防之重要,所以书中对全国各地的形势、险要、卫所、城堡、关寨、岛礁、烽堠、民兵、巡司、马政、草场、兵力配备、粮草供应、屯田以及有关农民起义和其他社会动乱等方面资料,无不详细摘录。顾炎武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强调经世致用,做学问要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反对空谈,所以顾炎武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的是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答的关键信息是“顾炎武”

本题考查了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重点考查对基本历史史实的记忆和再现能力。【解析】A四、辨析题(共2题,共6分)20、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判卷时可参考以下内容。这条材料反映了古希腊智者运动中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作者对其进行了评价;一方面肯定了“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了“神是万物的尺度”,从而冲破了传统的人与神关系的思想束缚,否定了神的存在,肯定了人的存在价值,强调人的自我意识,把人置于人类历史舞台的中心,提高了人的地位,肯定了人的作用。所以人们把古希腊的智者运动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而把普罗泰格拉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另一方面,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了个人的感觉对判断活动的意义,否定了客观真理,就为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主要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了人的道德。(学生所论史实体现上述内容可以酌情给分)。【分析】【分析】本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作者的观点。据材料提到,个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这一光辉思想增强了人对自身力量的信心,冲击了万物皆由神决定的传统迷信思想。但是,它不讲感觉来源于客观事物,否认感觉的客观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评析作者的观点,见仁见智、言之有理、史论结合即可。例如:“人是万物的尺度。”冲破了传统的人与神关系的思想束缚,否定了神的存在,肯定了人的存在价值,强调人的自我意识,所以人们把古希腊的智者运动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另一方面,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了个人的感觉对判断活动的意义,否定了客观真理。21、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判卷时可参考以下内容。这条材料反映了古希腊智者运动中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作者对其进行了评价;一方面肯定了“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了“神是万物的尺度”,从而冲破了传统的人与神关系的思想束缚,否定了神的存在,肯定了人的存在价值,强调人的自我意识,把人置于人类历史舞台的中心,提高了人的地位,肯定了人的作用。所以人们把古希腊的智者运动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而把普罗泰格拉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另一方面,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了个人的感觉对判断活动的意义,否定了客观真理,就为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主要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了人的道德。(学生所论史实体现上述内容可以酌情给分)。【分析】【分析】本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作者的观点。据材料提到,个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这一光辉思想增强了人对自身力量的信心,冲击了万物皆由神决定的传统迷信思想。但是,它不讲感觉来源于客观事物,否认感觉的客观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评析作者的观点,见仁见智、言之有理、史论结合即可。例如:“人是万物的尺度。”冲破了传统的人与神关系的思想束缚,否定了神的存在,肯定了人的存在价值,强调人的自我意识,所以人们把古希腊的智者运动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另一方面,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了个人的感觉对判断活动的意义,否定了客观真理。五、材料解析题(共3题,共6分)22、略

【分析】

(1)本题考查戊戌变法失败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

(2)本题考查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则;全面性原则(一分为二);历史性原则(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提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具有爱国性.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性.【解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是不同人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总结.二者各有千秋;并没有谁对谁错.其中材料一侧重于传统文化的影响,材料二侧重于社会环境.在回答谁更好时需要学生能够言之有理,不必选择材料二,材料一也可以.

(2)第一小问;“开始走向体制外的革命”表明材料三侧重于对民主革命的影响.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性原则(一分为二);历史性原则(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故答案为:

(1)不同:材料一:传统文化的影响(历史原因).材料二:整体的社会环境(现实原因).

材料二的分析更合理.理由:戊戌变法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里;其失败是必然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材料三侧重于对民主革命的影响.

原则:全面性原则(一分为二);历史性原则(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实事求是(客观公正).23、(1)材料“中国古代将官德归纳提炼为“忠言直谏;廉洁清正、公平公正、奉法循理、谨身率先、任人唯贤、体恤百姓、鞠躬尽瘁”等内容;并采取多种形式赞颂清官廉吏和倡导官德规范”体现了重视官德教化;材料“汉魏时代的刘动认为:“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宋代包拯在《论取士》中讲:“以贤知贤,以能知能。也就是官德考核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核人员的能力素养”体现了强调“以贤知贤,以能知能”观念;材料“对考评实行全程监督,是古代官德考评实践的一条重要经验。在中国古代的官德考核中,一般不采取秘而不宣、背靠背的方式,而是具有一定的公开性”体现了实行监督以保证考核公正性和公开性;材料“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朝廷统揽、分级实施、上计评议、考问结合、注重奖惩等目标一致、方法多样的方法体系。

”体现了坚持多种方法运用的做法。

(2)第一问;材料“1855年,帕麦斯顿政府颁布关于“录用王国文官的第一个正式法令”,并决定成立文官制度委员会,负责考试事宜,这一命令奠定了考试用人的组织基础,这种用人和晋升的方式又叫“功绩制”。”体现了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的特点;材料“1870年6月,格莱斯顿政府又颁布了第二个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该法令规定大部分文官均需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样一来,剥夺了贵族垄断官职的特权,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体现了以提高行政效率,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为目的。第二问背景要根据材料“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参与了政权。他们从功利主义原则出发,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廉价政府,以便提高行政效率,节约开支,能把更多的资金用来发展经济。然而当时的文官体制极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参政权;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当时的文官体制极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3)据材料“西方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虽然宣称是民主;平等的;但其形式平等多于实质平等,种族、民族问题的存在使得公务员录用的民主、平等难以真正实现。我国《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指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民族事务部门录用国家公务员时,对少数民族报考者应予照顾。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时,对退役军人应予照顾”说明我国的公务员制度重实质平等;材料“录用公务员时,对报考者要从‘德’和‘才’两方面去衡量,二者得兼,不可偏废。”说明坚持“德才兼备”材料“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第四章“报考资格审查”第十四条规定:“报考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

说明坚持“党管干部”。得到的启示要围绕:要结合国情;有选择地借鉴历史和西方经验;严把“入口”关,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扩大考任制实施范围;完善考试录用方法和铲除招录中不合理现象等,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特点:重视官德教化;强调“以贤知贤;以能知能”观念;实行监督以保证考核公正性;坚持多种方法运用的做法;坚持一定程度的公开性。

(2)特点: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以提高行政效率,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为目的。

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参政权;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当时的文官体制极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3)不同之处:重实质平等;坚持“德才兼备”;坚持“党管干部”。

启示:要结合国情,有选择地借鉴历史和西方经验;严把“入口”关,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扩大考任制实施范围;完善考试录用方法和铲除招录中不合理现象等。【分析】

(1)本题主要是考查中国古代官德考核的主要特点;要依据材料进行分析。

(2)本题主要是考查英国近代文官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其背景。

(3)本题主要是考查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不同之处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本题主要是考查中国和西方选官制度的不同,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解析】【小题1】(1)材料“中国古代将官德归纳提炼为“忠言直谏;廉洁清正、公平公正、奉法循理、谨身率先、任人唯贤、体恤百姓、鞠躬尽瘁”等内容;并采取多种形式赞颂清官廉吏和倡导官德规范”体现了重视官德教化;材料“汉魏时代的刘动认为:“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宋代包拯在《论取士》中讲:“以贤知贤,以能知能。也就是官德考核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核人员的能力素养”体现了强调“以贤知贤,以能知能”观念;材料“对考评实行全程监督,是古代官德考评实践的一条重要经验。在中国古代的官德考核中,一般不采取秘而不宣、背靠背的方式,而是具有一定的公开性”体现了实行监督以保证考核公正性和公开性;材料“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朝廷统揽、分级实施、上计评议、考问结合、注重奖惩等目标一致、方法多样的方法体系。

”体现了坚持多种方法运用的做法。

(2)第一问;材料“1855年,帕麦斯顿政府颁布关于“录用王国文官的第一个正式法令”,并决定成立文官制度委员会,负责考试事宜,这一命令奠定了考试用人的组织基础,这种用人和晋升的方式又叫“功绩制”。”体现了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的特点;材料“1870年6月,格莱斯顿政府又颁布了第二个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该法令规定大部分文官均需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样一来,剥夺了贵族垄断官职的特权,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体现了以提高行政效率,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为目的。第二问背景要根据材料“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参与了政权。他们从功利主义原则出发,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廉价政府,以便提高行政效率,节约开支,能把更多的资金用来发展经济。然而当时的文官体制极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参政权;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当时的文官体制极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3)据材料“西方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虽然宣称是民主;平等的;但其形式平等多于实质平等,种族、民族问题的存在使得公务员录用的民主、平等难以真正实现。我国《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指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民族事务部门录用国家公务员时,对少数民族报考者应予照顾。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时,对退役军人应予照顾”说明我国的公务员制度重实质平等;材料“录用公务员时,对报考者要从‘德’和‘才’两方面去衡量,二者得兼,不可偏废。”说明坚持“德才兼备”材料“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第四章“报考资格审查”第十四条规定:“报考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

说明坚持“党管干部”。得到的启示要围绕:要结合国情;有选择地借鉴历史和西方经验;严把“入口”关,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扩大考任制实施范围;完善考试录用方法和铲除招录中不合理现象等,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特点:重视官德教化;强调“以贤知贤;以能知能”观念;实行监督以保证考核公正性;坚持多种方法运用的做法;坚持一定程度的公开性。

(2)特点: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以提高行政效率,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为目的。

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参政权;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当时的文官体制极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3)不同之处:重实质平等;坚持“德才兼备”;坚持“党管干部”。

启示:要结合国情,有选择地借鉴历史和西方经验;严把“入口”关,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扩大考任制实施范围;完善考试录用方法和铲除招录中不合理现象等。【小题2】【小题3】24、(1)从材料“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可看出孙中山的奋斗目标是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

(2)从“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得出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不能形式主义的应用;而应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反例:照搬苏俄模式,导致城市中心道路失败;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正例: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开辟(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中国革命道路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3)从材料“(苏联)8•19事件”“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形势”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国内面临的形势是改革遇到种种阻力;国际面临的形势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