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A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人教A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人教A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人教A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人教A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人教A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根据细胞内部各部分结构的功能;下列结构相当于边防检查站的是()

A.细胞质。

B.细胞膜。

C.细胞壁。

D.线粒体。

2、某人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有促进止血和避免发炎作用的结构是A.血小板、血浆B.血小板、白细胞C.红细胞、血浆D.白细胞、红细胞3、【题文】人体的反射弧中,下列哪个结构受损,在偶然被针刺到时既不会发生缩手反射也不会产生疼痛感()A.传入神经B.传出神经C.效应器D.大脑皮层痛觉中枢4、【题文】下列现象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A.小明听相声哈哈大笑B.寒冷使人打哆嗦C.忘梅止渴D.听到铃声走进教室5、下列细胞结构中,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是()A.细胞核B.线粒体C.液泡D.叶绿体6、声波引起耳的相应结构产生振动的传导顺序,一般是()A.外耳→中耳→内耳B.咽鼓管→鼓室→内耳C.鼓膜→听小骨→外耳道D.前庭→耳蜗→半规管7、肾小管能够重吸收全部的()

A.蛋白质。

B.无机盐。

C.脂肪。

D.葡萄糖。

8、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蒸腾作用促进了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B.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有很重要的意义C.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防止叶片在夏天被阳光灼伤D.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比其他生物要少9、下列哪项不是生命现象()

A.

桃树结出硕大的桃子。

B.

母猫生小猫。

C.

蝌蚪长出前肢。

D.

钟乳石长大。

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蚊子的幼虫孑孓(jiéjué)生活在水中;它们在水中能呼吸吗?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孑孓在水中能呼吸吗?

2.作出假设:____。

3.实验设计:

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放入等量清水。

②如上图,取20只孑孓放人甲烧杯中,并用一细铁丝网罩住,另取____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乙组实验起到的作用是____。

③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相同环境中。

④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

4.结果预测:

A.甲烧杯中的孑孓死亡,乙烧杯中的孑孓活着,说明____。

B.甲和乙烧杯中的孑孓都存活,说明____。

5.实验现象:甲烧杯中的孑孓全部死亡;乙烧杯中的孑孓活着。

6.实验结论是:____。与你做出的假设____。11、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____.

(2)猫生小猫属于____.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____.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____.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____.

(6)猫捉老鼠的现象属于____.

(7)猫和老鼠的身体都是由____构成的.12、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主要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____、____、____.13、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低碳”元素不断体现,“空气树”;“无石化能源汽车”等成为游客谈论的焦点.在世博主题馆外壁有一面超大的“绿墙“,这也是世界最大的生态绿化墙面.这面墙是将可回收的废塑料再利用变成植物容器,构建了立体花卉墙,总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4吨.与玻璃墙相比可降温5度,使空气清新、湿润.现在,节能减排,创造“低碳”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地球人”的共识.

(1)“绿墙”吸收二氧化碳的窗口是____.其是由一对____围成的空腔.

(2)“绿墙”与玻璃墙相比可降温5度,使空气湿润.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____作用.

(3)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提倡“低碳生活”,走进“低碳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尽力减少能量的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你的行动是____.14、【题文】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句话是说嗅觉具有适应性。()16、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17、用鼠妇做完实验后,一定要将鼠妇消灭掉.18、金钱橘的果肉酸甜可口,其酸甜物质主要储存在染色体中.(判断对错)19、脑与脊髓是通过脑神经和脊神经相连的.______.(判断对错)20、婴儿的出生是一个新生命诞生的标志.______(判断对错)21、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______.(判断对错)22、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我们就可以过度地利用它。()23、口腔既是呼吸系统的组成部分,又是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评卷人得分四、解答题(共1题,共10分)24、如图为三种物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情况;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消化道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

(2)在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其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蛋白质;淀粉、脂肪都是在[______]______进行彻底消化的.

(4)从图中可以看出;淀粉在胃内不被消化.根据这一特点,医学上常把对胃刺激较大的药物怎样处理,才能使服药时保护胃不受伤害.

______.

评卷人得分五、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4分)25、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杨林选择了一种盆栽斑叶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该植物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无叶绿体)界限清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请分析回答: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______。

(2)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照射4~6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______对其进行脱色处理,漂洗后滴加碘液,则变蓝的部位是______。

(3)比较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实验结果的不同;可以证明:______。比较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实验结果的不同,可以证明______。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固体氢氧化钠,则叶片A;B绿色部分实验结果的不同,可以证明______。

(4)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给呼吸作用提供了原料,请写出植物呼吸作用的场所:______。26、用天竺葵为实验材料;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某项探究活动:

步骤1:把盆栽的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昼夜。

步骤2:选择两片相近的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密封;一个塑料袋底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另一个塑料袋底部盛有等量的清水(如图)。

步骤3:光照4小时后;去掉塑料袋,将叶片摘下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

步骤4: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用水洗净后滴加碘液;洗去碘液,观察到盛水塑料袋内的叶片变蓝色,另一叶片不变蓝色请回答:

(1)步骤1将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

(2)步骤2其中一个塑料袋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3)步骤3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片中的______;

(4)步骤4中叶片变蓝说明了______;另一叶片不变蓝说明了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

细胞的主要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能够控制有益的物质不随意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随意进入细胞.细胞膜的这种选择性的让某些分子进入或排出细胞的特性.是细胞膜最基本的一种功能;细胞壁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质的流动可以加速细胞与外界物质的交换;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的作用.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解析】【答案】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细胞各结构的功能;重点是细胞膜的作用控制物质的进出,据此解答.

2、B【分析】【解析】试题分析:血液是有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的,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细菌,防御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有促进止血和避免发炎作用的结构分别是血小板、白细胞。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解析】【答案】B3、A【分析】【解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如果传入神经受损,那么神经冲动无法传导神经中枢。【解析】【答案】A4、B【分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如寒冷使人打哆嗦,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如小明听相声哈哈大笑、忘梅止渴、听到铃声走进教室。【解析】【答案】B5、D【分析】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进行部位;可根据光合作用的概念来解答.

关键点: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解析】【答案】D6、A【分析】解: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故选:A.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耳的基本结构和听觉的形成过程知识点.

注意:耳蜗上有听觉感受器,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的.【解析】A7、D【分析】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部分的无机盐、大部分的水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形成尿液.故肾小管能够重吸收全部的是葡萄糖。

故选:D

【解析】【答案】尿的形成过程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作用两个过程.据此解答.

8、D【分析】试题分析: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气孔以水蒸汽状态通过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根吸收来的水分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这是蒸腾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从而也降低了环境的温度,能调节气候;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向上的运输,可见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见D符合题意.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据此答题.【解析】【答案】D9、D【分析】

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桃树结出硕大的桃子;母猫生小猫,属于繁殖现象;蝌蚪长出前肢属于蝌蚪的发育现象;钟乳石长大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物现象.

故选:D.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生物具有生命现象;非生物不具有生命现象.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切入.

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孑孓在水中不能呼吸或孑孓在水中能呼吸20对照孑孓不能在水中呼吸孑孓在水中能呼吸孑孓不能在水中呼吸一致或不一致(与其假设要一致)【分析】【解答】2作;出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孑孓在水中能呼吸。

3;实验设计:

②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甲烧杯与乙烧杯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铁丝网,甲烧杯是实验组,乙烧杯是对照组。

4;结果预测与结论:甲烧杯中的孑孓死亡;说明表层水溶氧丰富,甲中孑孓被铁丝网阻挡无法到达表层,缺氧窒息;乙烧杯中的孑孓活着,说明孑孓在水中能呼吸。

6;得出的结论:验证作出假设成立;孑孓在水中能呼吸。

【分析】本题以探究生活在水中的孑孓能呼吸为知识背景,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11、略

【分析】

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等生物的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生物能生长.

(2)猫生小猫属于繁殖现象.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遗传现象.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变异现象.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6)猫捉老鼠的现象属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7)猫和老鼠的身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故答案为:

(1)生长现象。

(2)繁殖现象。

(3)遗传现象。

(4)变异现象。

(5)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6)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7)细胞。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12、略

【分析】

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土壤中的水分→④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①根内的导管→⑤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②叶肉细胞→③气孔→大气(水蒸气).因此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根毛;导管、气孔.

故答案为:根毛;导管、气孔.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解答时可以从导管的位置;分布、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方面来切入.

13、略

【分析】

(1);二氧化碳被消耗的主要途径是被植物吸收进行光合作用;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气体进出的门户是叶片的气孔,气孔的开启和关闭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控制的.

(2);绿色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指绿色植物把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通过蒸腾作用可以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温度,还能增加大气的湿度,使人感觉空气凉爽、湿润.

(3);)、“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如节约用电(如随手关灯、关电脑)、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

故答案为:(1)气孔;保卫细胞。

(2)蒸腾。

(3)节约用电;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

【解析】【答案】此题涉及温室效应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低碳生活等的知识;分析解答.

14、略

【分析】【解析】因为绿色植物能够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吸附灰尘,所以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是植树造林。【解析】【答案】植树造林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分析】长时间待在有香味的环境中,会闻不见香味,这是因为适应了周围的环境。【解析】【答案】√16、×【分析】【解答】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故题干的叙述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7、×【分析】【解答】解: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自然界中动物要爱护的情感认识18、×【分析】【解答】解:液泡内有水;糖类等酸、甜、苦、辣、咸味的物质就在液泡中;金钱橘果肉酸甜可口的物质主要在细胞的液泡中.

【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据此解答.19、×【分析】解: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是人的左脑与右脑;大脑与小脑、大脑与脊髓相互间进行联系的结构,因此脑与脊髓是通过神经纤维相连的而不是通过脑神经和脊神经相连的,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解析】×20、×【分析】解:人体的生殖细胞有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人体的发育开始于受精卵形成,不能说人的生命起点是婴儿出生.

故答案为:×

人的生命起点是受精卵;据此解答:

此题是基础性的题目,较容易,明确新生命起始于受精卵形成.【解析】times21、×【分析】解: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的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发矿产,导致了很多地方出现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但资源和环境问题并不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如非洲干旱面积广大,不利于农业生产,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首要问题是粮食与环境问题.故此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带来的影响有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加剧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危害.【解析】times22、×【分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中生态平衡与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平衡能力也是受生物的影响,一旦超过这种限度,平衡很难恢复,所以我们不可以过度的利用它.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自我调节的相关考点的理解掌握。【解析】【答案】错23、×【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器官,是食物进入消化道和气体进入肺的共同通道。考点: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组成。【解析】【答案】错四、解答题(共1题,共10分)24、略

【分析】

(1)各段消化道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这是因为小肠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

(2)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3)分析图示可知:蛋白质;淀粉、脂肪都是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的;因为在该处营养物质的相对含量最低.

(4)胃中只含有胃液;胃液中含有的胃蛋白酶只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人们根据这一原理,把对胃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包裹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这样药物可随胶囊进入小肠而不会对胃产生刺激作用.

故答案为:(1)D;小肠。

(2)胆汁;乳化脂肪。

(3)D;小肠。

(4)把药物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

【解析】【答案】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图示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图解,其中A表示口腔,B表示食道,C表示胃,D是小肠,E表示大肠,F表示肛门.

五、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4分)25、将植物放在暗处一昼夜酒精叶片A的绿色部分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线粒体【分析】解:(1)为了去除实验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要把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通过其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尽。

(2);(3)为去除叶片内叶绿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对叶片进行光照后,要把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里,叶片变成黄白色。

实验结果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变蓝色;说明该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固体氢氧化钠,则叶片B不见光,比较叶片A;B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可知:光合作用需要光。

(4)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故答案为:

(1)将植物放在暗处一昼夜(其它合理即可);

(2)酒精;叶片A的绿色部分。

(3)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4)线粒体。

该同学设置的实验装置可以形成三组对照实验: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以叶绿体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