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湘教版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湘教版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湘教版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湘教版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湘教版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湘教版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图为糖类概念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某种单糖A为果糖,则物质①是蔗糖B.若③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③是糖原C.若构成物质②的碱基有胸腺嘧啶,则某种单糖A为核糖D.若④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则它可作为RNA的组成成分2、糖类和脂质是细胞的重要结构物质和功能物质。有关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蔗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之一,麦芽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之一B.脂质中的某些物质能够促进动物生殖器官发育及生殖细胞形成C.细胞吸收的N可作为合成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原料D.糖类和脂肪是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物质,二者都含高能磷酸键3、一项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的形成,将来自细胞生物膜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垃圾袋”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B.“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C.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所需的动力主要由线粒体提供D.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4、下面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图像从如图中的甲转为乙;规范的操作步骤是()

①移动载玻片②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③转动转换器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A.①③②④B.②③④①C.④③①⑤D.③②①⑤5、下列是人体正常细胞中含有的部分元素和化合物:

①C、H、O、N、P、S②K;Ca、Mg

③Fe、Mn、Zn、Cu④H2O;无机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均为细胞生命活动必需的元素,但③中的元素的重要性不如①②B.①②中的元素可以构成④,①中的C和④中的H2O在细胞中含量最多C.①②是大量元素,③是微量元素,无①中的C和④中的H2O就没有生命D.人体不含叶绿素但含血红素,所以不含②中的Mg,但含有③中的Fe6、几丁质是一种非还原性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该多糖的基本单位是N-乙酰葡糖胺(化学式为C8H15NO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几丁质的化学元素有H、O、N四种B.几丁质也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C.几丁质的主要功能是为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斐林试剂无法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几丁质7、真核细胞的增殖主要是通过有丝分裂来进行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B.分裂间期完成了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可作为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D.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8、酸菜是经乳酸菌进行发酵后制成的,下列对乳酸菌及其发酵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乳酸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乳酸菌缺氧时会大量死亡C.该发酵过程只释放少量能量D.该发酵过程中不会产生CO29、利用植物材料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均可选用洋葱根尖作为材料B.均可观察到间期细胞比例高C.均需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D.均需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处理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如图是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②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B.种子①和②均不能萌发形成幼苗C.③是无机盐D.④主要是结合水,⑤主要是自由水,④和⑤可以相互转化11、科学研究表明: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减少;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的含量逐渐减少,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需要大量的N元素B.同等质量的花生种子和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耗氧较多的是花生种子C.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更有利于能量的储存D.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与细胞内糖类的氧化速率比脂肪快有关12、在血清饥饿胁迫条件下,线粒体会转化形成swell和donut两种形态。swell线粒体丢失膜电势并表达部分基因,从而促进其自噬降解;而donut线粒体保持膜电势从而抵抗线粒体自噬,使用化学药物使donut线粒体丢失膜电势,此时线粒体虽不能供能但仍能抵抗自噬,胁迫条件解除后,donut线粒体能恢复正常状态。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受胁迫时,衰老、受损或供能不足的线粒体会转化成swell线粒体B.参与线粒体自噬过程的细胞器有内质网、溶酶体等C.线粒体膜电势的维持是线粒体供能的必要条件D.线粒体形态结构改变不利于选择性控制线粒体的质量和数量13、正常血红蛋白(HbA)基因由2条a链(每条141个氨基酸)和2条β链(每条146个氨基酸)构成,突变使一条β链N端第6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从而形成血红蛋白S(HbS),HbS易析出结晶并形成凝胶化的棒状结构,压迫红细胞的细胞膜扭曲成镰刀形,导致运输氧的能力大大减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脱水缩合形成HbA至少形成570个肽键B.人体及时补充必需氨基酸有助于合成HbAC.氨基酸种类改变可导致相应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D.只要由正常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就具有正常功能14、冰鉴是古代暑天用来盛冰,并置食物于其中的容器(俗称:古代的冰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食物置于冰鉴中,可以减弱细菌呼吸作用进而抑制细菌繁殖B.置于冰鉴中的荔枝,酶活性降低,荔枝中的有机物不再分解C.利用冰鉴储存水果,冰鉴中温度并不是越低越好D.冰鉴中水果细胞线粒体ATP合成过程中消耗的H+全部来自葡萄糖15、鼠尾草酸能与α-淀粉酶结合;且结合位点与淀粉的相同。某科研小组为探究鼠尾草酸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在不同浓度的鼠尾草酸条件下测定酶促反应的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五组实验的底物浓度、pH、温度等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B.实验结果说明鼠尾草酸浓度越大,对酶促反应速率的抑制作用越弱C.鼠尾草酸是α-淀粉酶的抑制剂,不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在α-淀粉酶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淀粉的浓度可能会增大鼠尾草酸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16、黏菌是一种介于真菌和动物之间的单细胞原生动物,黏菌细胞在营养生长期不具有细胞壁,可像变形虫一样任意改变细胞形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黏菌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黏菌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黏菌细胞形态的改变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黏菌在营养生长期的结构特点有利于其吞噬营养物质17、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对图示分析错误的是()

A.①和②的主要区别是是否需要能量B.大分子物质可通过②两种方式被吸收C.据图可确定①为不耗能且需载体蛋白的协助扩散D.③和④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8、_____是生命的核心元素。19、常见的二糖有______。20、植物离体的_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全能性,而动物细胞的___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表现出全能性。21、______:温度可影响酶的活性。22、糖类分子都是由_______三种元素构成的。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4题,共8分)23、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除某物质),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分组步骤白粒管对照管对照管①加样0.5mL提取液0.5mL提取液C②加缓冲液(mL)111③加淀粉溶液(mL)111④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显色结果+++++++++++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____,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制成提取液时去除某物质的目的:____。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__。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的作用是使________。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白粒管(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24、以下实验用于研究蔗糖溶液对某种植物叶表皮细胞形态的影响。分别将八片相同的叶片表皮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0分钟后;把每一叶片表皮置于显微玻片上,并加一滴曾浸泡过该表皮的溶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在约20个细胞的视野范围内计数呈现质壁分离的细胞。所得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坐标系中较准确地绘出一曲线图,以表示呈现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与蔗糖浓度的关系______。

(2)在题(1)的曲线图中,当蔗糖浓度为0.22mol/dm3时,试找出呈现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约__________

(3)在此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为什么有些细胞呈现质壁分离,另一些则不呈现,请加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25、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了影响菠菜光合作用强度的某些因素,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制备若干大小相同的圆形叶片;

第二步:将圆形叶片置于盛有清水的注射器内,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拉动活塞,重复几次;

第三步:将处理后的等量圆形叶片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CO2缓冲液(维持实验过程中CO2浓度相对稳定)中;

第四步:用一定功率的冷光源,在相同距离照射相同时间;第五步: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探究了____________对菠菜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进行第二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步中使用冷光源是为了防止________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3)若要利用该实验中的药品、材料和用具探究光照强度对菠菜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则所用CO2缓冲液的浓度应为________,最好选用__________叶片,控制光照强弱的具体措施是_________。26、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问题:

。可可碱浓度(mmol/L)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种子发芽率(%)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占比(%)前期和中期后期和末期后期和末期03.733.040.6981.50.12.902.160.7468.10.52.101.720.3818.61.01.961.720.242.3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制片前需要先对根尖进行解离,然后______和______,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_______期。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mmol/L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__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___________。

(3)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鬼针草种子发芽率____。若要将可可碱作为除草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1题,共2分)27、下图(左)是某同学实验时拍摄的某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图;①~④表示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下图(右)是硫酸铜对蚕豆和大两种植物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的影响曲线。

(1)在细胞①~④中,最适合观察染色体形态并计数的是___,正在形成细胞板的是___,每条染色体(质)上有一个DNA分子的是___,用“→”对①~④所代表的细胞时期排序___。

(2)若要将细胞①移至视野中央,装片的移动方向是()。A.B.C.D.(3)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发生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蛋白质合成上的差异,这个过程称为___,如分生区的细胞可通过此生理过程形成根冠、伸长区、成熟区的细胞,增加细胞的多样性。取植物根尖的细胞,在合适条件下坍养,可发育为新植株,这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___。

(4)据图右的数据分析,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为达到最佳察效果,下列方案合理的是()。A.若使用硫酸铜处理,则最好选择蚕豆根尖作为材料,并选择用1mg/L硫酸铜溶液B.若使用硫酸铜处理,则最好选择大蒜根尖作为材料,并选择用0.5mgL硫酸铜溶液C.若缺乏硫酸铜,应选择蚕豆根尖为实验材料D.若缺乏硫酸铜,应选择大蒜根尖为实验材料

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正确分离需要细胞内的监控机制来保证;纺锤体组装检验点依赖SAC蛋白,负责监控星射线与着丝粒之间的连接。APC为后期促进因子,通过降解黏连蛋白来触发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如下图所示。

(5)开始时,SAC蛋白与染色体的②___相连成为结合态的SAC蛋白,如果②与①___发出的星射线连接并排列在___上;SAC蛋白会很快失活转化为非结合态并脱离②;当所有的SAC蛋白都脱离后,细胞进入图C所示的中期,之后APC被激活,完成正常的有丝分裂。

(6)某药物M能抑制APC的活性,若将M加入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培养液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

纺锤丝是由微管蛋白聚集而成;已知长春新碱(VCR)能抑制微管蛋白金,妨碍纺锤体的形成,从而阻断细胞分裂,具有非常高的毒性,将VCR与抗体(蛋白质)通过特殊的接头连接形成抗体一药物偶联物(ADC),可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ADC的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7)微管蛋白聚合形成纺锤体发生在有丝分裂的___期,该过程与中心体有关,中心体在___期倍增。

为研究长春新碱对肝如细胞凋亡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小鼠射癌细胞极为对象进行实验,探究不同浓度VCR作用于肝癌细胞不同时间的抑制率(%),实验地分组处理和实验结果之一如下表:。浓度24h36h48h0.5mg/mL12.517.2261.0mg/mL20.531422.0mg/mL31.538.847(8)细胞凋亡是由___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9)根据表格中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分析】

从糖类概念图分析可知;①表示单糖A和葡萄糖形成的二糖,②④表示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③表示单糖聚合形成的多糖。

【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物质①表示二糖,若某种单糖A为果糖,它与葡萄糖缩合失去1分子水后形成的物质①为蔗糖,A正确;

B;由分析可知物质③表示多糖;若物质③是动物细胞中储能物质,则物质③为糖原,B正确;

C;由分析可知物质②表示核苷酸;若构成物质②的碱基有胸腺嘧啶,则说明②表示脱氧核糖核苷酸,故某种单糖A为脱氧核糖,C错误;

D;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由分析可知物质④为核苷酸,若④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则它可作为RNA的组成部分,D正确。

故选C。2、B【分析】【分析】

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详解】

A;淀粉的初步水解产物是麦芽糖;彻底水解产物是葡萄糖,纤维素的初步水解产物是纤维二糖,彻底水解物是葡萄糖,A错误;

B;脂质中的性激素能够促进动物生殖器官发育及生殖细胞形成;B正确;

C;糖类和脂质中的脂肪、固醇不含N;C错误;

D;糖类和脂肪都不含高能磷酸键;ATP才含有高能磷酸键,D错误。

故选B。3、B【分析】【分析】

根据题干分析;囊泡(分子垃圾袋)是由生物膜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回收利用工厂”是溶酶体,将蛋白质水解形成氨基酸,因此“组件”是氨基酸;能量主要来源于线粒体。

【详解】

A;根据分泌蛋白形成过程等知识;可判断囊泡(分子垃圾袋)由生物膜构成,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A正确;

B;“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但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B错误;

C;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所需的动力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正确;

D;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D正确。

故选B。

【点睛】4、A【分析】【详解】

比较甲乙两图可知;甲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乙是高倍镜下的视野。从甲转为乙,即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其操作步骤为:①移动载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②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④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故选A.

【考点定位】显微镜的使用。

【名师点睛】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像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显微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显微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像,可将细准焦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像(切勿用粗调节器)。5、C【分析】【分析】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2;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详解】

A;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是生命活动必需的元素;都很重要,A错误;

B、①②中的H和O可以构成H2O,结合其他元素也可以构成无机盐,如磷酸盐,碳酸盐,但是在正常细胞中,O元素是占细胞鲜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H2O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B错误;

C、①②是大量元素,③是微量元素,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没有C就没有生命,H2O是细胞中的良好溶剂;参与细胞内多种化学反应,构成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存环境,能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没有水细胞不能生存,也就没有生命,C正确;

D;Mg并不是只能构成叶绿素;其在动物体内有许多功能,如参与多种酶的相关反应,激活一些酶等,D错误。

故选C。6、C【分析】【分析】

几丁质(甲壳质)的化学结构和植物纤维素非常相似。都是六碳糖的多聚体;分子量都在100万以上。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它是由300~2500个葡萄糖残基通过β-1,4糖甙链连接而成的聚合物。几丁质的基本单位是乙酰葡萄糖胺,它是由1000~3000个乙酰葡萄糖胺残基通过1,4糖甙链相互连接而成聚合物。

【详解】

A、几丁质的基本单位是N-乙酰葡糖胺(化学式为C8H15NO6);元素组成为C;H、O、N四种,A正确;

B;几丁质是多糖;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B正确;

C;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主要起保护支持作用,一般不用来提供能量,C错误;

D;斐林试剂只能用来检测还原糖;几丁质是一种非还原性多糖,因此斐林试剂无法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几丁质,D正确。

故选C。7、C【分析】【分析】

一个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详解】

A;有丝分裂使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所以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A正确;

B;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做物质准备,B正确;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成熟的细胞;不再分裂,应选用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实验,C错误;

D;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D正确。

故选C。8、B【分析】【分析】

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因此制作泡菜的坛子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让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

【详解】

A;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正确;

B;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生存和完成发酵,B错误;

C;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会产生少量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正确;

D、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产物为乳酸,并不产生CO2;D正确。

故选B。9、A【分析】【分析】

1;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详解】

A;洋葱根尖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只有有性繁殖的生物才能进行减数分裂,A错误;

B;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观察到的间期细胞比例高,B正确;

C;观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需要借助显微镜;C正确;

D;观察染色体时需要用碱性染料将染色体进行染色后观察;D正确。

故选A。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A:C【分析】【分析】

1;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

2;分析题图:题图是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图;①为种子晒干的过程,失去的主要是自由水;②为种子烘干的过程,失去的主要是结合水;③为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分,即无机盐。

3;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

【详解】

A;经过晒干得到种子①;再烘干得到种子②,两个过程中种子细胞失去的都是水,则种子②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A正确;

B;经过晒干过程得到种子①;这个过程中失去的主要是自由水,种子能够保持生物活性,还能萌发;而经过烘干得到种子②,这个过程中失去的主要是结合水,此时种子已经死亡,不能萌发,B错误;

C;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分③为无机盐;C正确;

D;④主要是自由水;⑤主要是结合水,两者是同一种物质——水,但是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不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错误。

故选AC。11、B:C:D【分析】【分析】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脂肪与糖类的组成元素都是C;H、O,与糖类比,脂肪的含氢量远远高于糖类,而含氧量较糖类低,因此氧化分解时,脂肪耗氧量大。

【详解】

A;脂肪只有C、H、O三种元素;不需要N元素,A错误;

B;花生种子含大量脂肪;小麦种子含大量淀粉,与糖类比,脂肪的含氢量远远高于糖类,而含氧量较糖类低,因此氧化分解时,脂肪耗氧量大,同等质量的花生和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耗氧较多的是花生种子,B正确;

C;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更有利于能量的储存,C正确;

D;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与细胞内糖类的氧化速率比脂肪快有关,D正确。

故选BCD。

【点睛】12、A:B:C【分析】【分析】

题意分析:Swell线粒体丢失膜电势并表达部分基因;从而促进其自噬降解;而Donut线粒体保持膜电势从而抵抗线粒体自噬,即使用化学药物使Donut线粒体丢失膜电势,其虽不能供能但仍能抵抗自噬。可见,Swell线粒体与Donut线粒体的不同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

A;根据题干和题图信息可知;受胁迫时,衰老、受损或供能不足的线粒体会转化成swell线粒体,从而促进其自噬降解,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参与线粒体自噬过程的细胞器有内质网、溶酶体等,B正确;

C;由题干可知;使用化学药物使donut线粒体丢失膜电势,此时线粒体就不能供能,故线粒体膜电势的维持是线粒体供能的必要条件,C正确;

D;well线粒体与Donut线粒体的不同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线粒体形态结构改变有利于选择性表现自噬现象,显然有利于控制线粒体的质量和数量,D错误。

故选ABC。

【点睛】13、A:B:C【分析】【分析】

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详解】

A、血红蛋白(HbA)共有4条肽链,57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HbA至少形成574-4=570个肽键;A正确;

B、HbA的合成原料是氨基酸,而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需要从外界获取,及时补充必需氨基酸有助于合成HbA;B正确;

C;蛋白质结构与氨基酸的种类有关;氨基酸种类改变可导致相应蛋白质结构,结构改变会导致功能改变,C正确;

D;多肽链只有折叠成正确的空间结构;才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D错误。

故选ABC。14、B:D【分析】【分析】

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能延长保存时间;在农业上,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详解】

A;食物置于冰鉴中低温可以抑制细菌中酶的活性;使细胞呼吸强度减弱,导致供能不足,从而抑制细菌繁殖,A正确;

B;冰鉴中的荔枝的酶活性降低;细胞分解有机物的速度减慢,B错误;

C;水果保鲜环境为零上低温、低氧和适宜湿度;温度不是越低越好,C正确;

D、水果细胞线粒体ATP合成过程中消耗的H+来自丙酮酸;水和葡萄糖;D错误。

故选BD。15、B: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随着鼠尾草酸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下降,说明鼠尾草酸浓度越大,对酶促反应速率的抑制作用越强。

【详解】

A;五组实验的底物浓度、pH、温度等属于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A正确;

B;由图分析鼠尾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小,说明对酶促反应速率的抑制作用越强,B错误;

C;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鼠尾草酸是α-淀粉酶的抑制剂,不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

D;鼠尾草酸能竞争性地与α-淀粉酶结合;从而抑制α-淀粉酶的活性。在α-淀粉酶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淀粉的浓度会提高淀粉与α-淀粉酶结合的概率,从而会减小鼠尾草酸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

故选BD。16、B:C:D【分析】【分析】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同时原核细胞也没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染色体等复杂的结构,但是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等。

【详解】

A;黏菌是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多种复杂的细胞器,A错误;

B;黏菌是单细胞动物;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B正确;

C;黏菌细胞形态的改变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

D;黏菌在营养生长期的不具有细胞壁;有利于通过胞吞作用摄取营养物质,D正确。

故选BCD。17、B:C【分析】【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包括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两大类。其中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形式,根据K+可判断①为主动运输;②为被动运输,③;④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详解】

A;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而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A正确;

B;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和胞吐进出细胞;B错误;

C;①为主动运输;耗能且需载体蛋白的协助,C错误;

D;被动运输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不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BC。

【点睛】

本题以概念图的形式,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8、略

【分析】【详解】

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和单体一样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可推测碳原子在组成生物大分子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解析】碳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蔗糖、麦芽糖、乳糖20、略

【分析】【详解】

细胞的全能性:已经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植物离体的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全能性,而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表现出全能性。【解析】①.体细胞②.细胞核21、略

【解析】温度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C、H、O四、实验题(共4题,共8分)23、略

【分析】【分析】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小麦籽粒;则“加样”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所以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0.5mL蒸馏水作为对照;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调节pH,实验的因变量是显色结果,颜色越深,说明淀粉被分解得越少,种子的发芽率越低,据此答题。

【详解】

(1)步骤①中加入C后;淀粉遇碘蓝色最强,且无关变量要一致,故加入的C是0.5mL蒸馏水,其中的淀粉没有被分解;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试管内溶液的pH;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红粒小麦,该试管内比白粒管内的蓝色深,淀粉分解少;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低;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剩余淀粉量不变),则保温时间应缩短,使分解量减少。

(2)作为对比;X处理的作用是使β-淀粉酶失活;若Ⅰ中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与白粒管的颜色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深于白粒管,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点睛】

分析实验题关键要抓住实验目的,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结合实验应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进行分析,完善实验步骤,得出实验结果和结论。【解析】0.5mL蒸馏水控制PH排除提取液中淀粉对结果的干扰红粒小麦低缩短β-淀粉酶失活深于24、略

【分析】【分析】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当外界溶液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发生吸水。

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即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数目/视野内所观察的细胞总数。

【详解】

(1)由图表可知,当蔗糖溶液的浓度是0.1mol/dm3时,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为0;当蔗糖溶液的浓度是0.15mol/dm3时,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为1/20=5%;当蔗糖溶液的浓度是0.2mol/dm3时,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为3/20=15%;当蔗糖溶液的浓度是0.25mol/dm3时,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为16/20=80%;当蔗糖溶液的浓度是0.3mol/dm3时,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为19/19=100%;当蔗糖溶液的浓度是0.35mol/dm3时;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为100%。曲线图如下:

(2)曲线图可知,当蔗糖浓度为0.22mol/dm3时;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大概为40%。

(3)因为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尽相同,细胞液浓度小于为0.22mol/dm3蔗糖浓度的会呈现质壁分离,而大于或等于为0.22mol/dm3蔗糖浓度的则不会呈现质壁分离,故在为0.22mol/dm3溶液中有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有的不发生质壁分离。

【点睛】

成熟的植物处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但不会发生自动复原;处于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后自动的复原。【解析】40%因为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尽相同,细胞液浓度小于0.22mol/dm3蔗糖浓度的会呈现质壁分离,而大于或等于0.22mol/dm3蔗糖浓度的则不会呈现质壁分离25、略

【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1)据图分析;图中横坐标表示的是自变量二氧化碳的浓度,两条曲线表示的是另一个自变量叶龄,因变量是纵坐标光合作用强度,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和叶龄对菠菜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由于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不溶于水,可以将相同时间各组实验中圆形叶片上浮的数量作为该实验观察的指标。

(2)实验中进行第二步的目的是用注射器将使圆形叶片内的气体逸出;排除叶片原有气体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温度属于无关变量,所以第四步中使用冷光源是为了防止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根据图形分析可知两种叶片在3%的二氧化碳浓度下光合作用强度最高;说明该浓度是最适宜的,所以探究光照强度对菠菜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二氧化碳浓度应该维持在3%,且最好选择光合作用强度较高的成熟叶作为实验对象。实验中可以通过调节光源与实验装置间的距离来控制光照强度。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