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理利用噪声可以控制植物提前或推迟发芽,以此来除掉杂草B.用手指在同一根琴弦的不同位置按压,可以弹奏出音调不同的声音C.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

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吉他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并能像光一样在真空中进行传播2、水能结冰,并能融化成水,水能在太阳照射下变成水蒸气,这说明()A.物质是变化运动的B.物质有质量C.同一物体的物质可以减少D.同一物体的物质可以增加3、如图甲所示,将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水平力F1向右边慢慢推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推动木板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A.F和f不变,p变大B.F和p不变,f变大C.F变小,p和f均变大D.F不变,f和p均变大4、下列作直线运动的速度鈭�

时间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5、下面是小红的“物理笔记”部分摘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夏天在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快,是利用了蒸发吸热B.机器的底座需要先把铁变成铁水然后再冷却铸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C.北海的春天,常出现墙壁“冒汗”是汽化现象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属于升华现象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坐在车上的人相对于汽车来说是____的.(填“静止”或“运动”)7、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灯L1、L2均不亮,电源电压10V,用电压表测量a、b两点间电压为10V,测量b、c两点电压为0V,测量c、d两点间电压为0V,如果L1、L2、R三个器件中只有一个发生故障,则____发生了故障,原因是____.(选填“断路”;“短路”)

8、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如果使用的透镜的焦距是8cm

那么透镜到文物的距离应该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8cm

这时他看到的像是_____(

选填“正立”或“倒立”)

放大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

度。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使放大镜离裂纹稍_____(

选填“近”或“远”)

些。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6

倍,则他看到的角是_____度。9、如图所示,两灯要连接成串联电路需要闭合开关______;两灯要连接成并联电路需要闭合开关______;所有开关都闭合后会出现______现象.10、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

(1)

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

(2)

如图所示;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

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

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______(

选填“Ⅰ”;“Ⅱ”或“Ⅲ”)

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

倒立的实像,______(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3)

如果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才能实现.______(

选填“近视”或“远视”)

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11、(2015•钦州)(1)如图1所示,左手用力击鼓,右手放在鼓面上,会感到鼓面振动,鼓面振动停止后,不再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产生的.

(2)如图2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罩内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铃声,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12、如图;A

为音叉,B

为固定的小激光笔,C

是粘在音叉叉股上的小平面镜,D

为一较大的平面镜,E

为天花板。

(1)

实验时;用橡皮锤敲响音叉A

听到声音的同时,会观察到天花板上的光斑______。这个现象说明______。

(2)

这个实验中还涉及到的科学知识有______(

答一点即可)

(3)

这个实验中用到的探究方法是______。13、一只小虫落在小李的新铅笔上,小李突发奇想,驱赶小虫从铅笔的左端爬到右端用时5s

并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则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cm

那么,小虫爬行的平均速度约是_______m/s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一般情况下,男声比女声音调高响度小.______(判断对错)15、形“影”不离中的“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______(判断对错)16、迎着月光走时亮处是积水,背着月光走时暗处是积水.______(判断对错)17、“坐地日行八万里”属于地球自转现象.______(判断对错)18、迎着月光走时亮处是积水,背着月光走时暗处是积水.______(

判断对错)

19、穿浅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反射较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凉爽.______(

判断对错)

20、穿深颜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吸收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暖和.______(

判断对错)

21、迎着月光走时亮处是积水,背着月光走时暗处是积水.______(判断对错)22、地球的自传的方向是自东向西.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18分)23、冬天,汽车在松花江的冰面上行驶时,轮胎上经常缠上防滑链,这是采用______的办法来______摩擦的.24、请简述分子动理论五个基本观点。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4题,共12分)25、简阳芦葭已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天府新区成都新机场场址,预计2015年底开建,建设中挖掘机将发挥重要作用.某型号挖掘机的实物和作业范围以及部分相关数据如图表所示.挖掘机以最大输出功率工作时,可在t=4s内将一满铲斗的密度为ρ=1.6×l03kg/m3的泥土从最大挖掘深度处匀速移送到位于最大卸料高度的运渣车上.取g=10N/kg;求:

。指标数值整机质量m5000kg标准斗容V0.5m3最大输出功率P40kW最大挖掘深度d3m最大卸料高度h5m两履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S4m2(1)挖掘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不工作时对地面的压强p;

(2)移送一满铲斗泥土的过程中;挖掘机对泥土所做的功W;

(3)移送一满铲斗泥土的过程中挖掘机的机械效率η.26、(2013•镇江)如图是一种公交车破窗器;使用时只需轻轻旋转90°,然后用力敲打,整个车窗玻璃立刻全部粉碎.这个破窗器的核心部件是用钨钴合金制成的“钉子”,它之所以能破窗是因为:

(1)钨钴合金的____较大;

(2)“钉子”可以产生较大的____.27、“全球通新浪号”帆船跨越欧非亚7个海区,航行1.1万海里,在45个港口留下中国帆船的名字,于2006年12月23日下午2时抵达深圳浪骑游艇会的码头,完成历时半年的航行,这标志着中国人首次无动力帆船环海航行划上句号.聪明的船员设计了一个“太阳能蒸馏器”,用海水获得淡水,解决了生活用水的难题.

太阳能蒸馏器的设计中;使用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有:

(1)____

(2)____

(3)____.28、(2013•重庆)2013年4月11日;我国首艘水下考古船在重庆开始建造,预计明年上半年就能下海试水,如图所示为该船的效果图.这艘考古船将使用全电力推进的动力方式,船上设有专门的液压折臂吊,可以像手臂一样伸出船舷,将海底的文物直接吊上船.并进行180度旋转,放在甲板上进行晒干和清理.请参照示例写出上述情景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现象:在甲板上晒干文物。

物理知识:汽化现象。

作答:物理现象:____

物理知识: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28分)29、(2013•恩施州)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实验.

(1)图中显示拉力是____N.

(2)实验中强调必须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请在图中所示的地面、实验桌、滑块、弹簧测力计四个物体中选取合适的一个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画此物体所受相关力的示意图来说明这样做的理由.30、用力踢足球,足球离开脚后仍然能向前飞行是因为足球______,足球在______力作用下落回地面,最终在阻力作用下沿地面滚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请在图中画出足球沿水平地面向右滚动过程中受力示意图.31、如图;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如表是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最后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1S1=75cmt1=2.6S①V1=____m/2S2=75cmt2=2.5S②V2=____m/s3S3=75cmt3=2.4S③V3=____m/s(2)问:前半段路程的速度大还是后半段路程的速度大?____.32、(2015•攀枝花)如图是小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情景;此时光屏上已经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这个成像原理与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相同.

(2)若将凸透镜换成和它材质相同、口径相同但中间更厚的另一凸透镜,透镜、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不变,光屏上的像将变模糊.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_(选填“左”“右”)移动;光屏上才能重新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3)取下光屏,眼睛在光具座的右端向左观察,能看到____(填正确选项的标号)

A、烛焰缩小的像;B、烛焰放大的像;C、一个光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解:A

合理利用噪声可以控制植物提前或推迟发芽;以此来除掉杂草,是变害为利,故A正确;

B;用手指在同一根琴弦的不同位置按压;琴弦的振动频率发生变化,所以音调发生变化,可以弹奏出音调不同的声音,故B正确;

C;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C正确;

D;吉它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但传播需要介质,所以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D

(1)

合理利用噪声;就可以变害为利;

(2)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3)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具有能量;

(4)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音调的影响因素、声音具有能量和噪声的利用,包含了声现象大部分知识点,但难度不大,只要掌握基本规律,就能正确解答.【解析】D

2、A【分析】【分析】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必然要伴随着吸放热的进行,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解析】【解答】解:水能结冰属于凝固;冰融化成水属于熔化,水能在太阳照射下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这些现象说明物质是不断变化运动的.

故选:A.3、A【分析】【分析】(1)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向右缓慢地推木板时受力面积的变化判断对桌面压强的变化;

(2)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判断此过程摩擦力的变化.【解析】【解答】解:∵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不变;

∵p=;且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受力面积变小;

∴木板对桌面的压强p变大;

∵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摩擦力f不变.

故选A.4、A【分析】【分析】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随时间变化,速度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射线。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会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本题的关键所在。【解答】v鈭�t

图象反应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由图可知;

A.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物体速度开始为0

然后加速运动,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物体速度随时间减小;最后为0

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大;但不是匀速增加的,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解析】A

5、C【分析】解:

A;夏天把水洒在地面上时;水蒸发时吸热,起到降低室温的作用,故A正确;

B;铁变成铁水是熔化过程;铁水铸造成机器底座是凝固;故B正确;

C;北海的春天;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墙壁,放出热量,发生液化现象,所以出现墙壁“冒汗”现象,故C错误;

D;樟脑球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故D正确.

故选C.

(1)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过程吸热;

(2)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3)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

(4)

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

此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识记能力,做对题的前提是熟记这些知识点,并灵活运用.【解析】C

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略

【分析】【分析】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解析】【解答】解:(1)物理学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的人;相对于汽车来说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位置;静止.7、略

【分析】

因L1、L2、R三个器件中只有一个发生故障,若三个器件之一发生短路,则闭合开关后灯L1、L2应有一盏灯亮,与闭合开关后灯L1、L2均不亮不符;所以故障只能是断路.

电压表测量a、b两点间电压时,电压表有示数(测的是电源的电压),说明与电压表连接的电路是通路,L2、R不可能断路;测量b、c两点和c、d两点间电压时,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路中无电流,所以电路故障是灯L1发生了断路.

故答案为:L1;断路.

【解析】【答案】先根据L1、L2、R三个器件中只有一个发生故障,且闭合开关后灯L1、L2均不亮;判断电路故障是断路而不是短路;再根据电压表测不同位置时有无示数判断是哪个元件断路.

8、小于正立远5【分析】【分析】放大镜的成像原理采用了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考查了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解答】

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小于焦距,即透镜到文物的距离应该小于8cm8cm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而成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要想像变大,就要增长物距,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远些;

无论放大镜的倍数多大,只能放大物体本身,但不能改变物体之间的角度,所以看到的角度仍为5鈭�5^{circ}

故答案为:小于;正立;远;55

【解析】小于正立远5

9、S2;S1、S3;电源短路【分析】解:要使L1L2

串联;电流从正极出发,需经过L2S2L1

回到电源的负极,因此需闭合S2

要L1L2

并联;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进行分路,一路经过S1L1

另一路经过L2S3

然后两路汇合共同回到电源负极,因此需闭合S1S3

若同时闭合开关S1S2S3

时;电流从正极出发,经S1S2S3

直接回到负极,造成电源短路.

故答案为:S2S1S3

电源短路.

(1)

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电流依次经过各用电器从正极回到电源负极;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分别经过各用电器从电源正极回到负极;

(2)

短路分为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电源短路是指用导线直接将电源两端相连;而用电电器短路是指用一根导线将某个用电器的两端连接起来.

此题考查了对动态电路的分析,通过开关的开合状态改变电路的连接方式,要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同时考查了短路的概念.【解析】S2S1S3

电源短路10、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Ⅱ;缩小;照相机;凹透镜;近视【分析】解:(1)

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

凸透镜焦距是15cm

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

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

刻度线位置时,物距为50cm鈭�15cm=35cm

大于2

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1

倍和2

倍焦距之间,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

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靠近凸透镜,为使像能成在光屏上,应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块适当的凹透镜对光线进行发散,像才能成在光屏上,近视眼就是用凹透镜进行矫正的.

故答案为:(1)

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2)

Ⅱ;缩小;照相机;(3)

凹透镜;近视.

(1)

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

(2)

根据物距大于2

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处于1

倍和2

倍焦距之间的特点进行分析;

(3)

若物距增大;则像距会减小,此时为使像距不变,则需用凹透镜进行发散,使像成在原来的光屏上,近视镜就是凹透镜.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考查了焦距的概念及近视眼的矫正,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析】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Ⅱ;缩小;照相机;凹透镜;近视11、略

【分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实验中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但可以通过铃声的变化趋势,推测出真空时的情况,这种方法称为“理想化实验”.【解析】【解答】解:(1)左手用力击鼓;右手放在鼓面上,会感到鼓面振动,鼓面振动停止后,不再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就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

故答案为:(1)振动;(2)介质.12、位置变化;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转换法【分析】解:(1)

实验时;用橡皮锤敲响音叉A

听到声音的同时,会观察到天花板上的光斑位置变化,说明音叉在振动;

(2)

用橡皮锤敲响音叉A

我们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3)

音叉发声时的振动不容易直接观察;通过光斑位置的变化可以得到音叉在振动,采用的是转换法。

故答案为:(1)

位置变化;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3)

转换法。

(1)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通过光斑位置变化证明音叉的振动,运用了转换法。【解析】位置变化;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转换法13、18.000.036【分析】【分析】(1)

要弄清楚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

刻度尺的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注意起始端从零刻度线开始的,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

根据公式v=st

计算出小虫的爬行速度。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刻度尺的正确读数、速度的计算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性题目,比较简单。【解答】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该物体的长度为18.00cm

小虫爬行的速度v=st=0.1800m5s=0.036m/s

故答案为:18.000.036

【解析】18.000.036

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分析】解:男生在说话时;声带振动幅度大,响度较大;女生在说话时,声带振动的快,音调高.故男声比女声音调高响度小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解析】×15、×【分析】解:形“影”不离中的“影”是由于身体遮住光线后;在地面形成了自己的影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故答案为:×.

“影”的形成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1)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不透明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形成物体的“影子”;

(2)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影”;如平面镜成像;湖光倒影等;

(3)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影”;如凸透镜成像所成的“影”,如毕业合“影”.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会根据其原理的不同,对光现象进行分类.【解析】×16、√【分析】解:(1)平静的水面;能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凹凸不平,地面发生漫反射.

(2)如图;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水面亮;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

(3)如图;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水面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亮.

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人看物体的条件:物体发光或反射光;物体发的光或反射的光线能进入人的眼睛.

(2)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掌握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正确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不要误以为镜面反射就一定亮,漫反射就一定暗,感觉亮暗关键是看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解析】√17、√【分析】解:赤道的周长是40000千米;合计八万里,由于地球的自转,它的周期是一天24小时,即坐地日行八万里.

故答案为:√.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的概况,属于基础题.【解析】√18、√【分析】解:(1)

平静的水面;能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凹凸不平,地面发生漫反射.

(2)

如图;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水面亮;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

(3)

如图;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水面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亮.

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隆脤

(1)

人看物体的条件:物体发光或反射光;物体发的光或反射的光线能进入人的眼睛.

(2)

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掌握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正确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不要误以为镜面反射就一定亮,漫反射就一定暗,感觉亮暗关键是看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解析】隆脤

19、√【分析】解:白颜色的物体能够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因此白颜色的物体对太阳光的吸收本领最弱,故穿浅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反射较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凉爽.

故答案为:隆脤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解析】隆脤

20、√【分析】解: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故穿深颜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吸收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暖和.

故答案为:隆脤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解析】隆脤

21、√【分析】解:(1)平静的水面;能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凹凸不平,地面发生漫反射.

(2)如图;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水面亮;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

(3)如图;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水面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亮.

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人看物体的条件:物体发光或反射光;物体发的光或反射的光线能进入人的眼睛.

(2)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掌握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正确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不要误以为镜面反射就一定亮,漫反射就一定暗,感觉亮暗关键是看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解析】√22、×【分析】解:根据人类对宏观世界的探究结果可知;地球的自传方向是自西向东,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地球的自传方向是自西向东;据此可直接做出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地球自转方向的了解,属基本的常识题,难度不大.【解析】×四、简答题(共2题,共18分)23、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分析】解:冬天;汽车在松花江的冰面上行驶时,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轮胎上经常缠上防滑链,是利用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办法来增大摩擦力.

故答案: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冬天,汽车在松花江的冰面上行驶时,因路面光滑,摩擦力较小,刹车时不容易停住,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此题通过实例考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要注意辨别.【解析】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24、(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构成的;(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3)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4)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5)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斥力和引力是同时存在的,且均随着分子间距离r的增大而减小,只是斥力较引力对r值更为敏感.因此当r小于某一值r0(即平衡位置)时,分子间的合力表现为斥力;【分析】分子动理论包括五方面内容:垄脵

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

组成物质的分子数目的“大量”和分子的“小”是对应的;垄脷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垄脹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通过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就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宏观体现.

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就越高,故称为“热运动”;

垄脺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斥力和引力是同时存在的,且均随着分子间距离r

的增大而减小,只是斥力较引力对r

值更为敏感.

因此当r

小于某一值r0(

即平衡位置)

时,分子间的合力表现为斥力;当r

大于r0

时,分子间的合力表现为引力.

物理学上的分子包括化学上的分子和原子,原子在物理学上往往被看是“单原子分子;垄脻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解析】(1)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构成的;(2)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3)

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4)

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5)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斥力和引力是同时存在的,且均随着分子间距离r

的增大而减小,只是斥力较引力对r

值更为敏感.

因此当r

小于某一值r0(

即平衡位置)

时,分子间的合力表现为斥力;五、其他(共4题,共12分)25、略

【分析】【分析】(1)挖掘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G=mg求出其大小,根据压强公式求出对地面的压强;

(2)已知泥土的密度;从表中数据可知铲斗的容积,利用密度公式变形即可求出铲斗内泥土的质量,移送泥土的过程中,挖掘机对泥土所做的功,是指对泥土的重力做功,那么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最大挖掘深度和最大卸料高度之和,然后利用W=Gh即可求出挖掘机对泥土所做的功;

(3)根据W=Pt求出发动机做的总功,利用效率公式求出挖掘机的机械效率.【解析】【解答】解:(1)挖掘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

F=G=mg=5000kg×10N/kg=5×104N;

对地面的压强:

p===1.25×104Pa;

(2)由ρ=可得;泥土的质量:

m泥=ρ泥V=1.6×l03kg/m3×0.5m3=8×102kg;

挖掘机对泥土所做的有用功:

W=G泥h=m泥gh=8×102kg×10N/kg×(3m+5m)=6.4×104J;

(3)挖掘机的发动机4s内做的总功:

W总=Pt=40×103W×4s=1.6×105J;

挖掘机的机械效率:η=×100%=×100%=40%;

答:(1)挖掘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不工作时,对地面的压强p为1.25×104Pa;

(2)移送满斗泥土的过程中,挖掘机对泥土所做的有用功W为6.4×104J;

(3)挖掘机的机械效率η为40%.26、略

【分析】【分析】(1)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的硬度大;

(2)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解析】【解答】解:(1)钨钴合金制成的“钉子”能破窗;说明其硬度大;

(2)“钉子”的受力面积小;因此可以产生较大的压强.

故答案为:(1)硬度;(2)压强.27、略

【分析】【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太阳能蒸馏器”是利用了在高温下水汽化成水蒸气又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的原理获得淡水的.【解析】【解答】解:(1)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海水吸热后发生汽化(蒸发)现象,产生大量水蒸气.当水蒸气上升碰到透明罩,在透明罩内壁发生液化现象,形成水珠,这样就得到了淡水.

(2)从这个装置的原理可以看出;海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汽化成水蒸气,水的内能增大,因此太阳能转化成了内能.

故答案为:(1)水的汽化;(2)水蒸气液化;(3)太阳能转化为内能.28、略

【分析】【分析】(1)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工作时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2)杠杆按照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短关系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解析】【解答】解: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