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护卫队训练准则(改2)_第1页
国旗护卫队训练准则(改2)_第2页
国旗护卫队训练准则(改2)_第3页
国旗护卫队训练准则(改2)_第4页
国旗护卫队训练准则(改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3国旗护卫队训练准则一.队列要求:队列人员之间间隔(两肘之间)为10厘米,距离(前一名的脚后跟至后一名的脚尖)为75厘米(一臂长左右),需要时可以调整队列人员的间隔和距离。在队列中行动一切以口令为准。二.训练要求:必须准时参加训练,如有迟到应快步跑到队伍边喊“报告”在队委示意入列后再进入训练队伍。训练过程中如有事情要出列必须大声喊“报告”得到队委同意后方可出列,在训练完时没得到队委同意解散时,不的随意解散走动,以及有任何训练之外的动作都必须喊“报告”。训练过程必须严肃,不得嬉笑,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做到令行禁止。姿态端正,作风严整,精神振作,严肃认真。三.升旗秩序要求:升旗过程中不允许会场内有人随意走动,扰乱升旗秩序。为维护现场秩序一般采取以下措施。一、升旗主持人在升旗前先在台上要求现场人员不要随意走动,一般在出旗前先在台上说:升旗仪式即将开始,请操场上的人员(同学)不要随意走动。同时确保出旗的跑道上没有人员站立或者物品阻挡。在确认无误后主持人方可宣布升旗仪式正式开始。二、在升旗仪式开始前的进场需派人员到各个入口把守。一般以偶数为宜,分列两边以跨立姿势站好。在得到关门的信息后将铁门暂时关闭,期间不再允许任何人进入会场,同时要防备有些同学会从一些小径跳入会场。铁门直到主持人宣布升旗仪式到此结束后方可打开让人员散场。同时在出旗和升旗过程中若有人在旗台附近站立或走动应及时上前疏散人员。确保升旗秩序。四.动作准则1.立正:口令:立—正脚尖分开六十度,脚跟靠拢,两腿绷直,中间尽量不留缝隙,昂首挺胸,收腹向内吸气,两肩稍向外张。下颚微收,脖子与两肩在同一水平面(头有点向上被拉伸的感觉),眼睛注视前方稍稍斜向上,目光有神,两手自然放于大腿两侧,五指并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关节处(中间不留间隙),中指贴裤缝中缝。身体稍向前倾,重心落在前脚掌,从侧面看整个人是绷直的向前倾。2.稍息:口令:稍息左脚沿着脚尖所指方向迈出三分之二个脚掌的长度,右脚保持不变,记住迈出去时不能拖脚,要提胯,脚抬出。上身保持静止,其余皆与立正时一样。立正时脚提跨往回收保持立正的姿势。3.跨立:口令:跨立左脚向左迈出,两脚张开的距离约与肩膀同宽,脚尖所指的方向不变,右脚保持不变,重心平均于两脚,同时两手后摆贴于腰部,并以左手握住右手手腕,右手手势与齐步走时相同,昂首挺胸,两肩尽量向后张,眼睛目视前方。注意:不要拖脚,以提跨方式迈脚,两脚距离与肩宽相同。立正时左脚向右收回同时两手放下保持立正姿势。(整个动作迅速,刚劲有力)4.蹲下:口令:蹲下右脚后退半步,臀部坐在右脚跟上(膝盖不着地),两手自然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蹲下过久,可自行换脚。5.向右(左)看齐:口令:向右(左)看—齐听到口令后,动作要迅速,小碎步调整间距为左右一拳,前后一臂,头迅速向右摆大约四十五度(注意眼睛不要露白而是朝45。方向正前方看),并保持不动,以不能看到右边第二个同学为主,并用余光瞄右边第一个的脸颊,看是否有对齐,身体保持不变,其余姿势与立正一样。两倍距离拉开:左右两拳距离,前后两臂距离拉开,以小碎步迅速拉开。(向左则头向左摆,其他不变)。注:先对正后标齐。6.报数:口令:报数听到口令后队列由排头开始(最左边的),将头部迅速向右前方转过45°,同时大声报出自己的号数:1!。第二名队员在听到第一名队员的号数后依照第一名的动作将号数累加报出,不要抢口令,注意力集中。依此类推。若是在一排中有大于或等于5个队员,最后一名队员在号数无误的情况下大声喊出:满伍!若是为了统计人数,最后一名队员大声报出累加过后自己的号数。7.敬礼:口令:敬礼身体保持立正状态,;听到敬礼口号后将右手从胸前于一个弧度提起,整个过程是加速的,即速度由慢到快;手势四指并拢,大拇指无须贴于食指第二关节处,与手掌夹紧即可;手掌与手臂保持平行,掌心向外倾斜约二十度;免冠时,中指指向眉梢处;带帽子时指向帽檐处;头要正,身要直,目视前方。礼毕时右手取直线迅速放下,手不能有拍裤腿的声音,还原到立正时候的姿势。8.向右(左)转:口令:向右(左)--转以右脚跟为轴,左脚用力,带动身体向右旋转九十度,到位后右脚略微向外偏转30°;两只脚始终保持绷直;两手依然和立正时候一样贴近裤缝和身体;转到位了后重心放于前脚(右脚);身体与前脚(右脚)保持在一条直线上;稍稍停顿片刻,然后迅速将后脚靠拢;靠脚不要拖地,以提跨的方式靠拢,靠脚后两脚张开度数依然为60°,转体的过程身体要直,两手不要晃动,转体完成后保持立正姿势。(向左转方向向左,其他跟向右方式相同)。9.向后转:口令:向后—转以右脚为轴,左脚用力转带动身体向右转动一百八十度,转到位脚向外偏转30°,两脚绷直夹紧中间不要留缝隙,重心落在前脚(右脚)上,靠脚同上。10.齐步手势定型:手势:四指并拢并弯曲第二关节,拇指贴于食指第二关节,不能突出,整个掌背要直,并且不能扣腕,整只手要保持直的,不能弯曲。摆臂时:前摆要摆到身体正中央,与腰带齐高距肚脐约为25cm;后摆要摆到与裤子相切并相距30cm处,换臂时要擦裤缝,到位定住。身体微微向前倾,重心落在前脚掌。昂首挺胸,眼睛注视前方。11.正步定型:定型:听到正步定型--1,迅速有力的将左脚踢出直直踢出,不能踢中线;高度为25公分;记住踢腿时身体不要晃动,脚面(脚掌)压平,保持脚面与地面平行;两只脚的膝盖尽量往后顶以保持绷直(也有助于稳住重心);上半身保持与站立的脚成一条直线,不得后仰;右手手势与齐步手势相同,保持手掌和手臂平行;右手手臂摆到胸前约是军装从上往下数第三扣子处(手腕对正胸前);手臂保持与地面平行;掌心正对胸口;手掌距离胸口约10公分(一拳);后摆与齐步定型相同。换腿时,重心往前倾,前脚垂直踏下(约75公分),在踏脚的同时手臂迅速摆换(即左手摆到正胸前与地平行,右手往后摆与齐步手势相同),整个过程迅速有力,到位定住,目视前方,昂首挺胸。12.踏步走:口令:踏步—走听到口令后将左脚抬起;抬起的左脚脚面保持与地面平行;左手依然保持立正时候的姿势和手势,即依然下垂,不能和贴着大腿跟着抬起;昂首挺胸,眼睛注视前方。左脚抬起身体重心不能跟着向右倾斜;会导致踏下时无力没声音以及身体的晃动。踏脚时整个脚面与地面平行,后脚跟用力,踏下时才有力整齐。13.原地踏步走:口令:原地踏步—走听到口令后原地将腿抬高,抬起后脚尖自然下垂;脚面离地约15公分高(大约使大腿与地面平行);手臂摆动与手势都与齐步手势定型时候的动作一致,(不要扣腕,手臂摆中线);脚落地时候前脚掌先着地;踏步时候用目光与左右的人标齐,前后对正,调整队伍的排面。记住频率不要太快(大约一分钟120步左右)。听到立定时,左脚向前踏出三分之二个脚掌,提跨靠脚,保持立正姿势。14.向前*步走:口令:向前*步—走一步走:向前一步走,手臂不要求摆动,听到口令时,左脚于正步形式踏出,垂直踏下,踏出距离大约50公分,迅速提跨靠脚,靠脚要有力,还原立正的姿势。三步走:一共迈出三步。左脚向前迈出一步,约75公分;两手做一次摆臂。即右手向前摆一次,左手向后摆一次,动作与齐步手势相同;第三步左脚在前,身体重心移到左脚;距离大约50公分,此时右手摆到前左手摆到后。立定时,后脚迅速提跨靠拢;不要拖地,还原到立正姿势。五步走:一共迈出五步。第五步左脚在前;身体重心移到前脚;后脚迅速靠拢;还原到立正姿势。15.齐步走:(每分钟75-80步)口令:齐步--走听到“起步—”的时候身体微微前倾;听到“走!”后迅速出左脚右手;脚迈出的距离约为75公分;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手臂摆出的高度和姿势都为起步手势定型的动作准则(前摆与腰带同高,后摆手腕离身体30公分左右),换臂时要擦裤缝;换脚的时候步伐依然保持在75公分每步,行进时候身体不要晃动,肩膀不要高低耸肩;换臂迅速,到位定住;摆臂摆中线;摆直臂记住不能扣腕;后摆高度要保持在起步定型的高度;同一排面的队员的身位要在同一面上;摆臂高度一致;要同时到达最高处,稍稍定住再换臂;立定节奏为“立定!1—2!”,“立”在左脚,“定”在右脚,然后左脚再往前迈出小半步(约2/3正常步伐,50公分);停顿片刻,将重心移到前脚后再将后脚迅速靠拢,靠脚要点与转体的一致;立定完后保持立正的姿势站好。16.正步走:(每分钟60-65步)口令:正步—走听到正步—走,将左脚迅速踢出的同时手臂摆到位(与正步定型相同),停顿片刻,在进行换脚。换脚时,脚垂直往下踏,不得往前伸或者往后缩回;前脚位落地前后脚不要跟着踮起;踏下的同时将身体的重心移到前脚;身体保持和前脚在同一直线上;前脚踩稳后迅速将后脚踢出;踢出过程中膝盖保持绷直状态;踢到定型时高度定住;在踢出的同时换臂,换臂是后面的手迅速有力提到胸前,前面的手迅速往裤缝处切下;当后脚踢出定住的时候手臂跟着同时到位定住。立定:“立”在左脚;“定”在右脚;再往前踏出左脚,左脚踏下距离约为正常正步的2/3(约50公分);踏下后身体重心跟着移到前脚,迅速靠脚,还原到立正靠脚的姿势。17.齐步换正步:口令:正步—走口令;“正”在左脚,“步”在右脚,拉长音,“走”字短而有力。走的时候左脚依然以齐步往前走,再踏出右脚,站稳后将左脚迅速踢出,共行进五步,右手前摆以正步定型的手势摆到胸前,左手从裤缝切下,后以正步走行进。18.正步换齐步:口令:齐步--走在正步行进过程中,发出“齐步走”的口令,“齐”在左脚,“步”在右脚拉长音,“走”字短而有力。走的时候左脚依然以正步踏下,再踢出右脚,右脚踢出后踏下,停顿下定住,然后左脚以齐步的步伐走出,手势摆出后按齐步手势摆动,之后按照齐步行进的方式前行;19.跑步走:(每分钟约170—180步)口令:跑步—走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齐步手势),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里合。听到动令,上体稍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掌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75厘米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跑步行进时,上体端正,两眼注视前方,利用前脚掌的弹力前进。臂腿协调自然,摆臂时,两拳不要上下打鼓,不左右围绕腹部摆动,肘部不得外张,做到摆臂不露肘,后摆不露手。立定时不垫步,不跨步,不弯膝,臂腿靠放要一致。听到“立——定”的口令,再跑2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20.散开;靠拢:(用于一排三人的情况下)散开:听到“散开”口令,两边的两名队员向两边散开,分别向左向右迈出一步;距离约为30公分宽;另外一只脚再迅速靠拢。若多个排面同时散开,则后面的队员的散开距离要和第一排的两名队员相同,保证前后对正。靠拢:听到“靠拢”口令,旁边两名队员向中间迈出一步距离与原先迈出的步伐大约相近;另一只脚再迅速靠拢以立正姿势站好;若后面还有排面依然要保持和第一排的对正。五.升旗动作准则及顺序1.三名升旗手齐步走到脚尖紧靠阶梯站好,升旗手和护旗手以立正姿势站立等待口令。甩旗手(主旗)右手保持齐步手势定型的高度摆中线位置,肩扛国旗;右手以食指扣住国旗旗杆下端,立正站好准备喊口令(一般以甩旗手喊口令较好)2.听到上台口令时升旗手(主升)和护旗手(副升)以齐步走上台阶站好,上台时摆臂踏脚要有力整齐,眼睛注视前方不要看脚下。在听到向前一步走,根据自己手臂做动作的舒适度可以适当偏外走点,但两人和旗杆尽量要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听到向中转时,两人同时向旗杆的方向转动,到位后,升旗手用一只手(较习惯的手)握住摇杆并用力将杆压入,记住身体始终保持立正姿势不要晃动或前倾太严重。以此同时,护旗手将两手迅速伸出握住带旗杆,两手臂要伸直,不能使旗杆敲到旗杆发出声响来。两人完成立正姿势站好等待下一个动作。3.甩旗手看到升旗手和护旗手就位,开始打旗。将左手迅速抬起;抓住旗杆位于肩膀部位的旗杆;握住;迅速将旗杆竖直立起;置于身体正中间;两手紧握旗杆;保持旗杆与胸前距离约15公分;左手小臂保持与地面水平。然后手臂保持不变上台,上台步伐要稳有力。最后一步要向台阶内多跨一个脚掌,以免下台后转掉下台阶。4.挂旗解旗:上台后将胸前的旗,迅速向左前方推出,推到护旗手上扣的高度;头微微抬起,直到可以看到旗杆挂钩的程度;将钩子挂入环中;然后右手在下左手在上,两手距离约为25公分,双手握住国旗旗杆;让护旗手将下面的扣子扣上。当护旗手扣好扣子,两手伸直紧握旗杆。解旗先找到旗尾以绑旗过程的逆时针将旗解开,解开后右手拉住旗尾;沿着旗面往回抓,大约抓2到3个折子后;右手小臂水平放在胸前,距离约为10公分,其余以立正姿势站好。5.升旗:当听到国歌时,升旗手慢慢摇动摇杆,护旗手的手跟着上升,其过程不要让旗和杆碰到发出声响来。当国歌到达甩旗节奏点时,升旗手加快摇杆节奏,同时甩旗手将旗用力甩出,护旗手将手放开,这三者尽量在一个节奏点上。升旗手摇杆时身体不要晃动,眼睛注视旗杆。护旗手将手放下就立正站好。甩旗手甩旗时右脚向右后方迈出约35公分,微微弯曲,左脚脚尖踮起成一条直线;上半身身体迅速向右转;右手同时向右上方甩出;整只手臂完全伸直(大约斜向上45度);手臂伸直时将手掌打开松开握住的旗尾;手臂甩出的过程是一个加速度的过程;头跟着向右上方转;往自己右手手掌的方向看齐;手掌取敬礼时候的手势;掌面与手臂平行;甩完旗后,此时的右手,头,身体和左脚在一条直线上,重心落在右脚上。停留片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