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一年级上册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_第1页
北师大版初一年级上册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_第2页
北师大版初一年级上册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_第3页
北师大版初一年级上册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_第4页
北师大版初一年级上册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成绩登记表

序单元测验平月期月期总

P姓名

12345678910时考中考末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学生成绩登记表

序单元测验平月期月期总

姓名

号12345678910时考中考末评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2

教学计划

教材:

教学情况分析: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要求:

3

各单元重点:

教学方法和措施:

4

教学进度安排

起讫

周教学内容节数总课时序数备注

次月日

5

教学进度安排

次起讫

教学内容节数总课时序数备注

月日

1

6

教学进度安排

周起讫

次教学内容节数总课时序数备注

月日

A

7

目录

0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教学设计..................................................................1

02《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教学设计..................................................................3

03《展开与折叠》(一)教学设计........................................................................5

04《展开与折叠》(二)教学设计........................................................................7

05《截一个几何体》教学设计...........................................................................9

06《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11

07《有理数》教学设计.................................................................................13

08《数轴》教学设计...................................................................................15

09《绝对值》(一)教学设计...........................................................................19

10《有理数的加法》(一)教学设计.....................................................................21

11《有理数的加法》(二)教学设计.....................................................................24

12《有理数的减法》(一)教学设计.....................................................................27

13《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29

14《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二)教学设计.............................................................31

15《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三)教学设计.............................................................35

16《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38

17《有理数的乘法》(二)教学设计.....................................................................41

18《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44

19《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47

20《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50

21《科学记数法》教学设计............................................................................52

2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54

23《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57

24《代数式》(一)教学设计...........................................................................61

25《代数式》(二)教学设计...........................................................................64

26《整式》教学设计...................................................................................66

27《整式的加减》(一)教学设计.......................................................................68

28《整式的加减》(二)教学设计.......................................................................70

29《整式的加减》(三)教学设计.......................................................................72

30《探索与表达规律》(一)教学设计...................................................................74

31《探索与表达规律》(二)教学设计...................................................................76

32《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78

33《比较线段的长短》教学设计........................................................................81

34《角》教学设计.....................................................................................84

35《角的比较》教学设计..............................................................................88

36《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90

37《认识一元一次》(一)教学设计.....................................................................92

38《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二)教学设计.................................................................95

39《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教学设计.................................................................97

40《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二)教学设计.................................................................99

41《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三)教学设计................................................................101

42《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水箱变高了》教学设计......................................................103

43《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106

4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一一“希望工程”义演》教学设计................................................109

45《应用一元一次方程一追赶小明》教学设计...........................................................112

46《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115

47《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设计.......................................................................119

48《数据的表示》(一)教学设计......................................................................122

49《数据的收集》(二)教学设计......................................................................125

50《统计图的选择》(一)教学设计....................................................................128

8

51《统计图的选择》(二)教学设计131

0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

学科数学年级七年级单元第一章

版本北师大版册别上册

备明艮人员信息

主备者姓名主备者单位

学科备课组长年级备课组长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生活在的立体几何图

形,认识它们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为后面学习儿何体的三视图奠定扎实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感受,在小学阶段也学过棱柱、圆柱、圆锥、球等,对简

单几何体的基本特征、联系和区别有所了解,对几何体分类等知识已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探究、实践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PPT、正方体模具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并能够辨1.能说出基本的几何体的特征

别出基本的几何体。2.能根据几何体的特征进行简单分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

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几何体的3.会与同学合作交流。

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3.情感与态度目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

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学习难点:难点是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突破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预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备注

计时间

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图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现代化城市建筑群照片,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图

形世界的现实性,同时

(2分钟)形世界,让学生观察、思考、判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点一:识别立体图形

出示常见的几何体模型实物(模型),学生识别球、正方从熟悉的生活中识别

体、长方体、圆锥、棱柱、圆柱、棱锥几何体,帮助学生理

⑤◎乡y吕口为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

有数学。

(1)(2)(3)(4)(5)(6)(7)

探究新知请同学们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课件展示小明的书房

(26分钟)一角,找出图片中熟悉的几何体。

探究二:几何体的分类

(1)学生观察几何体,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分类。学生学生通过观察几何体

间科交流、探讨。(合理即可)的特征,进一步了解几

(2)教师展示几何体常见两种分类方法.何体。

分类方法一:

柱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棱柱:

椎体:圆锥、棱锥;

球体:球:

分类方法二:小组合作探讨棱柱的

1

曲面组成的几何体:圆柱、圆锥、球:特征,更好的理解愣住

平面组成的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柱。的特点。

学生根据以上两种分类方式将常见的几何体进行分类。

探究二、认识棱柱

学生自学课本2-3页内容,分组讨论完成4个问题,分

小组汇报结果。

1、认识棱柱的顶点、棱、侧棱、侧面、底面:

2、理解棱柱的棱、面的特征。

3、正方体、长方体是棱柱嘛?认识到不同几何体的

4、圆柱与圆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共性与个坐,为后面学

相同点:都有上下两个底面,都有侧面;习几何体的组成提供

不同点:圆柱的上下底面是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圆,依据。

棱柱的上下底面是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多边形:

圆柱的侧面是曲面,棱柱的侧面是平面;

圆柱没有顶点,棱柱有顶点:

1.如图,上面是一些具体的物体,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

试找出与下面立体图形相类似的实物并连线.

A逐印日

埃及金字塔西瓜水杯数学课本

①②③④⑤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可

练习提升

2.判断:见数学,加深对几何体

(15分钟)

(1)棱柱的底面都是四边形.特征的掌握。

(3)正方体是四棱柱,也是六面体.

说一说熟悉的正方体:

1.正方体是由_____个面围成的,它们都是______:

2.每两个面之间相交成一条一线:

3.正方体有个顶点,

经过每个顶点有一条棱,共_____条棱.

1.圆柱是由一个面围成的,其中上下两个面是_____,

侧面是_____:

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一条线,它们是_.

课堂小结

生活中的立体几何图形,烽圆锥

(1分钟)椎体\"

i棱锥

球体

布置作业完成课本课后作业,小练对应练习。

(1分钟)

5.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3柱体小'圆棱柱柱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椎体\圆锥

'棱锥

.球体

6.教学反思与改进

02《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

学科数学年级七年级单元|第一章

版本北师大版册别上册

备课人员信息

主备者姓名主备者单位

学科备课组长年级备课组长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生活在的立体图形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从熟悉的几何体中抽象出点、线、面,以及理

解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事实。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经掌握基本几何体的特征,为从几何体中抽象出点、线、面等元素提供了知识基础,也为

后我学习几何体三视图做好知识储备。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讲授式、直观演示、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ppi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

L知识与技能目标:从现实生活中的•些物体,“发1、能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点、线、面。

现‘熟悉的儿何体,并从中抽象出点、线、面等图形。

2、能表述出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主动思考的

能力,丰富学生对点、线、面的直观认识,体会它们3、可以自信的表述出自己的观点。

之间的关系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小组的合作与交流中,让学生

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认识点、线、面,感受点、线、面之间的联系,

学习难点:认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事实。

突破方法:直观演示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预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加备注

计时间

提问:富有魅力的几何图形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课由学生熟悉的几何体

情境导入

件展示黑板、足球、水桶、立交桥图片)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

(3分钟)

兴趣。

探究一: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给你的感觉是平的?哪些

是曲的?

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观察探究学生观察粉笔盒、找出构成该图形的点、线、面。

抽象归纳观察课本.卜•的城市交通图,找出点和线,点和线有什么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

(22分钟)联系?便于学生抽象出点、

学生发现线和线相交得到点:线、面等元素,能更直

那么思考一下面和面相交呢?观的发现线和线相交

面面相交得到线:得到点,面面相交得到

A线:

3②

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3

(1)图①越由几个面组成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

(2)图②是由几个面组成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

⑶图①中共有多少条线?这些线都是直的吗?图②

呢?

(4)图①和图②中各有几个顶点?

探究二:课件出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动

图,

学生观察、分析,并举例说出生活中存在的上述现象。

动图展示.更加直观的

体会到点动成线、线动

成面、面动成体的事

实,发展学生空间感、

立体感。

学生归纳结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1.笔尖画线可以理解为点动成线.使用数学知识解释下

列生活中的现象:

(1)流星划破夜空,留下美丽的弧线;

(2)一条拉直的细线切开了一块豆.腐:

(3)把一枚硬币立在桌面上用力一转,形成一个球.

2、雨点从高空落下形成的轨迹说明了:

车窗的雨刷快速旋转时看起来象个扇面,这说明了

一枚硬币在光滑的桌面上快速旋转形成一个球,这说明

T.

3、各个花瓶的表面可以看作由哪个平面图形绕虚线旋转熟悉的生活情境,加深

一周而得到?用线连一连.对点动成线、线动成

面、面动成体的理解

巩固新知

(15分钟)

I留。3

4、如图所示,将平面图形烧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

是()

(T©@oA

ARCD

实践活动:

拓展提升数学来自生活,应用于

工具:绳子、粉笔,不用尺规画一个圆。

(3分钟)生活。

设计好实施方案

课堂小结不同学生得到不同收

图形构成要素:点、线、面

(I分钟)获

布置作业

对应小练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I分钟)

5.板书设计

4

03《展开与折叠》(一)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展为F与折叠》(一)

学科数学年级七年级单元第一章

版本北师大版册别上册

备课人员信息

主备者姓名主备者单位

学科备课组长年级备课组长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正方体的展开与折登这课时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极佳的■个载体,是一个充满丰富想象力的探求

过程,也是人的思维不断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之间转换、利用直观进行思考的过程。本次课的学习旨在通过动手操作

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观,建立起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换,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关系,同时为

九年级三视图的学习奠定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展开与折叠”是继“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之后的一一个学习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生活中的立

体羽形的有关知识,对立体图形已有•定的认识,学生在小学学过简单立体图形及其侧面展开图。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实践探究,小组谈论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老师准备双面胶、课件学生准备好正方体模型、小剪刀和放水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展开与折费活动,了解正方1.了解正方体的展开折登图,能认识正方体的某些特性。

体的展开折叠图,能认识正方体的某些特性,2.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发展空间观念。

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动手实践3.能欣赏图形,感受立体图形的美。

制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自己的思维与

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初步获得动手制作的乐趣及制作

成功后的成就感:在实验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中立体图

形为美.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r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能认识正方体的某些特性.

学习难点: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突破方法:动手操作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预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备注

计时间

通过学生熟悉的纸

情景导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正方体形状的快递盒子.将纸盒完

盒入手,激发学生

(2分钟)全展开后形状是怎样的?

学习兴趣。

】•请同学们将准备好的小正方体纸盒沿某条棱任意剪开,看

看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

2.注意:在剪开正方体楼的过程中,正方体的个面中每个面

5

至少有一条棱与其它面相连。使学三在动手操作

并把学生剪好的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上(重复的不再贴)的基础上,动脑思

探究新知考,仔细观察这十

(24分钟)一种.艮开图的特

点,能够快记忆正

方体的展开图。

PPt演示剪开的方法,问:能否将得到的平面图形分类?

学生讨论得出分为类:以排的数量进行分类

第一类,分三排,有三种情形:中间为四个,两侧各一个,

共六种;(141)

中间为三个,上为两个,下为一正方形个.此时下一个可以在

任何位置,共三种:(231)

中间为两个,上为两个,下为两个,此时只有一种(222)

第二类,分两排,此时只有•种情况。(33)

从而引导学生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任何正方形组合不能是田

字形.

同一立体图形,按不同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展开图是不一样正方体展开图的特

的。不同的平面展开图和议折叠成同一个立体图形。点

一个正方体要将其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必须沿几条棱剪

开?

学生讨论,由于正方体有12条棱,6个面,将其衣面展成

一个平面图形,面与面之间相连的棱有条(即未剪开的棱),

因此需要剪开7条棱。

把•个正方体W1表面沿某些棱剪升二,展成一个平面图形,你

能得到1、.面的些3产面图形吗?

在学生掌握正方体

F十一中展开图的基

巩固提高

础上,应用正方体

(8分钟)

展开图特点,能够

下面哪一个图形,经过折桂可以得至J正方体?

丰快速识别正方体的

L口丑展开图。

1.下乡U图形中为正方体的平面展开的是()

]R-flrz

_lr-r-r-.

tn'-Hdm

EZE

使学生进一步通过

ABCD2.将

想象正方体特点,

“创工包文明城市”六个字分别写2三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

练习提升找出相邻两个面的

这个IE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3正那么在这个正方体中,

特点。发展学生空

(9分钟)和“6相对的字是()

间想象力。

A.文B.明C.城D.4

创建

文明城

1、同一个立体图形有多种不同的展开图

课堂小结不同学生得到不同

2、正方体有11种展开图

(1分钟)收获

3、不同的展开图可以折叠成同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