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登高》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5/28/wKhkGWd52i6AS_P4AAH-ZafWBd8495.jpg)
![82《登高》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5/28/wKhkGWd52i6AS_P4AAH-ZafWBd84952.jpg)
![82《登高》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5/28/wKhkGWd52i6AS_P4AAH-ZafWBd84953.jpg)
![82《登高》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5/28/wKhkGWd52i6AS_P4AAH-ZafWBd84954.jpg)
![82《登高》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5/28/wKhkGWd52i6AS_P4AAH-ZafWBd84955.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高》教案一、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意境,掌握杜甫诗歌情景交融、气势宏伟的特点。思维发展与提升:抓住诗文中的亮点、关键字句等,进行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借以教给学生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诗歌意象,感受杜诗语言凝练丰富、意蕴深远的特点,体会作者沉郁苦痛的感情。文化传承与理解: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由悲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到悲国家之秋的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鉴赏“三秋图”,领悟“悲”的内涵。2.
难点品味诗歌的“人生之秋”、“国事之秋”,理解杜诗的整体风格——沉郁顿挫。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熔铸了不计其数的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许多诗流传千古,哺育了一代代人的成长,是我国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不说别的,仅唐诗宋词就多如天上璀璨的繁星,闪发出迷人的光彩。在我国唐代诗歌发展的历史上出现了两颗巨星,那就是李白、杜甫,他们的诗作代表着唐诗创作的高峰。今天我们将学习杜甫所写的《登高》这首七言律诗。2.(播放一段秋风萧瑟的视频或音频,营造凄凉的氛围)同学们,在这样的秋风中,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登高》,看看他在这萧瑟的秋景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二)知人论世1.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两次约见李白,与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备受颠沛流离之苦,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唐代宗大历五年,诗人病死在湘江上的一只小船中。代表作《蜀相》《客至》《春夜喜雨》《绝句二首》《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南逢李龟年》《天末怀李白》《月夜忆舍弟》《兵车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月夜》《旅夜书怀》,“三吏”“三别”等。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2.写作背景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一一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抑郁抱病登台。3.题目解读“登高”,登到高处,古人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题目表明诗歌描写的是诗人登高时的所见、所感。(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和情感基调。2.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标注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3.
教师点名让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从读音是否准确、节奏是否恰当、情感是否表达到位等方面进行点评。4.
全班齐读,要求读得整齐、响亮,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情感。(四)精读诗歌,赏析内容1.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让学生描述自己从这两句诗中看到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等关键意象,分析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氛围。(凄凉、孤独、萧瑟)提问:猿的哀啸和鸟的盘旋给你怎样的感受?(明确:增添了一种愁苦和动荡不安的情绪)2.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启发学生思考:“落木”和“长江”这两个意象有什么特点?(落木体现了生命的凋零和消逝,长江则象征着永恒和无穷)组织学生讨论: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想要表达什么?(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教师讲解:此句对仗工整,“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在形式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在内容上更凸显了诗人情感的深沉。3.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引导学生理解“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些词的含义。让学生思考:诗人为何而悲?(离家万里、漂泊他乡、逢秋伤感、年老多病、孤独登台)小组讨论:这一联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处境和心境?(困苦潦倒、孤独寂寞、悲哀愁苦)4.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教师解释“艰难苦恨”的含义(指诗人一生经历的艰难困苦和心中的愁苦怨恨)。提问学生:诗人为何“新停浊酒杯”?(因病戒酒,更增添了一层悲哀)让学生体会诗人此时的无奈和悲愤之情。(五)艺术特色探究1.行文富于变化,意境开阔。本诗在写法上注意前后的变化。首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好比画家的工笔,画面的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领联虽也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但却好比画家的写意,仅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颈联表达感情,从横(空间)、纵(时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抱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之情,便跃然纸上,使主题更为鲜明,意境更为开阔。2.沉郁顿挫,含蓄深沉。“沉郁”主要指情感深厚、浓郁、忧愤、蕴藉,像这首诗将详人万里漂泊、身体多病、客居异乡、孤独无依的悲伤心情一起倾泻出来。“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道劲、音调的铿锵有力音法的曲折变化等。这首诗不仅语言雄健有力,而且前后相对句中自对,更显得节奏铿锵,富有音乐美感。(六)课堂拓展1.
比较阅读:展示杜甫的其他诗作,如《春望》,让学生比较其与《登高》在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上的异同。2.
诗歌改写:让学生选择诗中的某一联,将其改写成一段散文,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意境。(七)课堂小结古代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无论穷达,心心念念的永远是家国,永远是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企业用人合同范本
- 产权商用租房合同范本
- 养殖出售合同范例
- 劳动合同兼职合同范例
- 幼儿园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或建议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履约验收标准范本
- 专利交易中介服务合同范本
- 公众号收购合同范例
- 足浴店劳动合同范本
- 豆制品供货合同范本
- 传统运动疗法易筋经教案5
- GB/T 8014.1-2005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第1部分:测量原则
- GB/T 3860-2009文献主题标引规则
- 股票基础知识(入市必读)-PPT
- 雅思阅读题型与技巧课件
- 招商银行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
- 公文与公文写作课件
- 车削成形面和表面修饰加工课件
- 基于振动信号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word版)
-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