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体系构建命题趋势1.借助劳动教育等考查实践的含义、作用、形式、特点等;通过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两山”理论的不断完善等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借助具体事例、科研成果、传统文化、名言警句等考查真理的特征及追求真理的过程。3.通过思想、政策、道德、价值观等的变化与弘扬,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通过相关改革措施,考查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趋势。4.以党和国家针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为背景,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漫画的形式考查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5.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背景,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以生活实例为背景,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6.以“立德树人”高考命题立意,通过模范人物的事迹,考查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知识点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典题精研·悟高考考向一实践及其特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1.(2023·山东高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提起看过的一个关于培养一批“一县一业”重点基地的文件:“我看了以后皱了眉头,这个事情不好下指标,一个县是不是光靠一个产业去发展,要去深入调研,不能大笔挥,拨一笔钱,这个地方就专门发展养鸡、发展蘑菇,那个地方专门搞纺织,那样的话肯定要砸锅。”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B)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决策的根本立足点②只有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③正确的产业决策是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④调研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前提是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做到实事求是,习近平强调要去深入调研,蕴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决策的根本立足点,①符合题意。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未必是正确的决策,只有正确的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②排除。不能把产业决策作为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这样会陷入唯心主义,③排除。通过调研获得感性认识,然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调研是形成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④符合题意。2.(2023·全国乙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这一论述的认识论根据是(B)①发展着的社会实践不断向认识提出新的课题②社会实践为认识发展创造了越来越优越的条件③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和归宿④社会实践为验证认识正确与否提供了客观标准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这表明发展着的社会实践不断向认识提出新的课题,①正确。社会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越来越先进的认识工具,提升了人的认识能力,推动认识的发展,因此说社会实践为认识发展创造了越来越优越的条件有其道理,但是材料强调的是社会实践的发展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人们去认识去研究,②不符合题意。“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表明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和归宿,③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实践的检验标准的功能,④排除。3.(2023·湖北高考)“十三五”期间,水产育种人聚焦渔业种苗问题,突破水产育种的“卡脖子”难题,填补多项技术空白,写好“蓝色种业”大文章,使得渔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5年的58%提高到2020年的63%。上述事例说明(D)①科研意识转变程度决定科研水平达到的高度②实践提出的问题引导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③实践主体的能动性是检验科技进步的标准④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影响科研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意识转变程度影响科研水平达到的高度,但不起决定作用,①说法错误。水产育种人聚焦渔业种苗问题,说明了实践提出问题引导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②正确。实践活动是检验科技进步的标准,并非“实践主体的能动性”,③说法错误。突破水产育种的“卡脖子”难题,填补多项技术空白,提高了渔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说明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④正确。4.(2022·山东高考)习近平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对人民民主的性质、内涵、目的、特色、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系统阐释,创造性地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明确民主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材料体现了(C)①感性认识以理性认识为基础和指导②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概括和提炼③从思维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认识过程④感性认识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①错误。习近平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的总结和对人民民主的思考,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说明了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概括和提炼,感性认识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②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未涉及从思维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认识过程,③不符合题意。5.(2022·全国乙卷)穿山甲原来被作为重要的药用野生动物,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我国穿山甲数量急剧下降,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穿山甲未被继续收载。2020年6月5日,国家林草局发布公告,将穿山甲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野生动物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这表明(C)①认识只有不断变化才能正确指导实践②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促进社会文明进步③认识发展的目的在于不断创新原有观点④社会实践的需要是认识发展变化的动因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为保护穿山甲,我国将穿山甲从《中国药典》中移除,将其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这表明实践决定认识,社会实践的需要是认识发展变化的动因,也表明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促进社会文明进步,②④正确。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正确指导实践,不断变化的认识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认识,①错误。认识发展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指导实践,③错误。6.(2022·全国甲卷)2022年2月27日,以某高校学生为主研制的遥感卫星“启明星”发射升空,学生可以根据需要给卫星发指令获得地球观测数据,用来验证自己的创意是否合理可行。通过研制卫星,学生巩固了专业知识,极大地提升了专业能力。由此获得的启示是(D)①认识的目的全在于从实践中获得真理②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的知识才是可靠的知识③间接经验同直接经验相结合能够深化认识④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客观真理性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由“学生可以根据需要给卫星发指令获得地球观测数据,用来验证自己的创意是否合理可行”可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认识的客观真理性,④正确。“研制卫星”是直接经验,“专业知识”是间接经验,“专业能力”是深化认识,表明间接经验同直接经验相结合能够深化认识,③正确。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①错误。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识才是可靠的知识,亲身参与实践获得的知识不一定符合客观,不一定可靠,②错误。考向二追求真理7.(2023·新课标高考)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研究成果,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表明月球在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时间延长了约8亿年。该成果深化了人类对月球演化历史的认识,可见(B)①科学研究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②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人认识的过程③在继承基础上不断超越是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④科学理论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研究成果深化了人类对月球演化历史的认识,由此可见,科学研究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说明在继承基础上不断超越是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①③符合题意。认识的发展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并不是一个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有认识的过程,而是对已有认识的超越。“不断推翻前人认识”说法错误,②排除。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科学理论不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④错误。8.(2022·湖北高考)在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我国流传下来了数量丰富的历史典籍,其中有以编年体著称的《春秋》,有以国别体传世的《战国策》,还有开创纪传体传统的《史记》等等。不同史书往往对同一历史事实在记叙方式、细节描述、价值评价等方面存在差异,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征,这表明(C)①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多次反复循环的②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受到认识方法的影响③历史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是一个发展的过程④不同的社会条件会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上升性,不能说是反复循环,①错误。不同史书往往对同一历史事实在记叙方式、细节描述、价值评价等方面存在差异,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征,这表明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受到认识方法的影响,不同的社会条件会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②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历史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是一个过程,③不符合题意。9.(2022·浙江6月选考)历经半个多世纪探索,“枫桥经验”铺就了一座座连接党心民心的连心桥,巩固了公安民警与人民群众鱼水深情的警民桥,架设了社会和谐、乡村和美、百姓和顺美好愿景的平安桥。如今,“枫桥经验”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告诉我们(A)①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②立足自身需要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③认识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过程④人可以认识、把握、创造和利用社会规律造福人类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历经半个多世纪探索,“枫桥经验”铺就了连心桥、巩固了警民桥、架设了平安桥,说明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①正确。历经半个多世纪探索形成的“枫桥经验”,如今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说明认识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过程,③正确。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人可以认识、把握、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规律,④错误。知识深化·析重点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别与联系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区别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感官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联系①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往往感性之中有理性;世界上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往往理性之中有感性2.实践的含义及特点特点理解侧重点客观物质性①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强调实践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强调实践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社会历史性①社会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②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社会性,强调实践受横向因素的影响;历史性,强调实践受纵向因素的影响联系三个特点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3.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理解反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②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将认识的来源等同于获得认识的途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②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③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科学理论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①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②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真理[特别提醒]区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根本目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从无到有”动力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关键点“实践有新的需要”“新的认识工具出现”“人的认识能力和水平提高”检验标准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没有谈到指导的结果如何目的认识指导实践成功了或者失败了,谈到了指导实践的结果4.认识真理理解含义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属性真理具有客观性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自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③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④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应当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⑤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第二性的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在这个条件和范围内,真理是绝对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因此真理又是相对的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5.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尽管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但当一个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他就获得了真理,且不容怀疑,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因此,真理是绝对的。(2)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如果超出了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或者不顾条件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而且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不断向前发展。因此,真理又是相对的。(3)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对待真理我们既要反对夸大绝对性的形而上学,又要反对夸大相对性的相对主义。6.理解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反复性含义:通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若干次反复和提高,当认识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时候,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过程才算结束图示:实践→认识……实践eq\o(→,\s\up7(证明),\s\do5(正确))认识(对一事物的认识)无限性含义: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实践活动是无限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图示:上升性含义:从深度上讲——认识不断深化;从广度上讲——认识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讲——认识不断向前推移图示:易错清零·免失误1.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性。(×)提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2.投身实践和学习书本是人类认识的两个来源。(×)提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投身实践和学习书本是人类获得认识的两个途径,这两个途径所得认识的根源都是实践。3.科学理论的价值在于其本身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提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科学理论的价值在于其指导实践,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4.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提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5.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提示:虽然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成谬误,但每一个真理相对于它存在的条件来讲是确定的、客观的,并不包含谬误的成分。6.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提示:不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最终都来源于实践;直接经验不一定是真理性认识。7.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认识发展的过程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提示: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认识的发展过程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既曲折又前进,而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8.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两次反复才能完成。(×)提示: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预测演练·巧押题1.(2023·山西太原模拟)农作物在种子成熟期,如连遇阴雨不能及时收获,常会出现部分籽粒在穗上发芽的现象。穗发芽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我国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攻关,找到了调控水稻、小麦穗发芽问题的两个“开关”,有望为避免穗发芽导致的大规模农业损失提供解决方案。材料表明(B)①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推动认识的发展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农作物在雨季不能及时收获,会出现穗发芽现象,影响农作物生产,我国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攻关,找到解决方法,体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离婚房产转移标准化协议范本版B版
- 2025年度酒店转让与员工安置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销售促销合同3篇
- 2025版家用智能空调销售与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合同3篇
- 2025版快递业务代理点经营权转让合同样本3篇
- 2024年网络技术研发项目长期合作协议
- 2024年美甲店客户服务合同
- 2024年环保型砂石材料研发及供应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休闲肉制品合作协议书
- 2024年汽车零部件出口合同
- 电大专科《管理英语1》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3895号)
- 英语四级语法备战 不定式大总结
- 人文智能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二年级上册加减乘除口算题及竖式计算
- 山东现代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幼儿园大班安全《防性侵警报》微课件
- 三年级上册《贵州省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小学中年级版教案
- 小区新型光纤分布系统施工方案小区光纤入户施工方案
- 国家安全教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变压器巡视课件
- 中国重症患者肠外营养治疗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4)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