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现代文阅读):说明文阅读(10
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10小题)
1.(2024•呼和浩特)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学校团委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致力
于教育和研究”进行博物馆研学宣传,一起来完成任务吧。
【材料一】
“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这不仅提醒人们要关注博物馆的教育和研究,也提醒社会重视利用博
物馆的教育和研究。
近期,全国各地的大小博物馆里,中小学生研学团渐渐多起来。同学们在博物馆中与展藏亲密接触,
聆听专业的讲解,参与有趣的活动,在一场场知识盛宴中感受历史文化和自然世界的博大精深。
【材料二】
研学坐标一:浙江省博物馆
“看,这就是良渚文明的玉琮王。”“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鸠杖杖钱,找到了!”……在浙江省博物馆
举办的“十大镇馆之宝”主题研学活动上,每位同学都收到了一张“浙博寻宝记”打卡单。同学们循着线
索打卡每一件经典展品,仔细观察并记录下知识点,用心感受文物背后沉淀的历史故事。
研学坐标二:重庆自然博物馆
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学习独立营”,同学们可以跟着老师近距离观察蛙类、螳螂、寄居蟹等生物,还
可以参加缙云山夜观昆虫活动。在博物馆专家带领下感受夜观灯诱昆虫的神奇魅力,在与大自然亲密的接
触中受到启发。这样的研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们边玩边学,对学习的新知识印象深
刻。
研学坐标三:内蒙古博物院
内蒙古博物院以“欢乐大课堂”“小小讲解员”“博苑讲坛”等十大品牌社教活动为抓手,加强馆校共
建,开辟馆内馆外两个阵地,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特别是“文博乌兰牧骑”一一流动数字博物馆展
车,深入学校讲述内蒙古多民族大融合守望相助的故事。同学们在被故事打动的同时,也把故事讲给了更
多人听。
【材料三】
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自然科学等资源的承载平台,也是一所发挥教育功能的特殊学校。这所学
校没有老师,却以教育的实际存在使学生通过感知、认识和实践来获得知识。这所学校也在审美上打开一
扇扇新的视窗,既能让学生看到先人的伟大创造,又能让学生在一次次走进博物馆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成
长。
(1)宣传活动中,同学们对什么是博物馆研学不是特别清楚,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说明什么是博
物馆研学。
(2)通过宣传活动同学们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提升研学质量,各地博物馆都采取了一些有效举措。请
你依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各地博物馆的共识性举措。
(3)以上三则材料是本次宣传活动的展板内容,现需要标注它们出自哪篇文章。请你为三则材料分别
选择合适出处(填序号),并说明理由。
甲:《博物殿堂,新型课堂》
乙:《博物馆是一所需要不断走进的学校》
丙:《博物馆,最博大的课堂》
2.(2024•内江)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喝一杯无人机送来的现磨热咖啡,在拥堵的早高峰打个“空中的士”上班,乘坐水陆两栖飞机来一
场“陆海空”立体式观光……曾经只出现在科幻片里的5D城市魔幻场景,正逐渐走进现实。而推动上述
场景实现的,就是近年来越来越热的“低空经济”。
②“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
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③“低空经济”包含上游的航天器生产制造商、中游的服务运营商和下游的应用端,涵盖了通航制造、
物流、旅游、农业、应急救援、商贸、教育等多个行业领域。一系列的场景拓展延伸,为人们的生产和生
活带来诸多效益和便利。
④“低空经济”这条在空中开辟出的新发展之路,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角逐的新领域、新赛道。例
如,美国的洛杉矶和日本的东京、大阪已成为较典型的“低空经济”发展城市。
⑤在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大潮正滚滚而来。
⑥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加大力度出台利好政策。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
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概念写入国家规划: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有16个省
份将低空经济、通用航空等相关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紧抓机遇争相布局:2024年1月1日,《无人驾
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为相关产业穿上了法治“防护衣”。
⑦在技术保障方面,在科技进步的助推下,我国应用型无人机受到市场青睐。无论是“载人”还是“载
货”,应用型无人机的相关技术设想概念均已落地,并在不少城市展开试点。此外,2023年10月13日,
中国民航局颁发了“全球首个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航空器型号合格认证,标志着城市空中交
通商业化运营时代的到来。
⑧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低空经济”是开创性的新业态,前进的道路上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有专
家指出,相较于高空飞行成熟的空域管理和商业运营,低空飞行才刚刚起步。未来,需要更高效的管理方
式、更有效的技术手段,才能支撑起低空“异构、高密度、高频次、高复杂性”的大容量融合飞行,从而
助力“低空经济”从蓄势待发到振翅腾飞。
材料二:
①乘坐直升机观光著名景点、利用无人机进行商业宣传、体验滑翔伞等运动类航空项目……四1口低空
飞行领域呈现出多形态消费火热态势,直接产值超过1亿元。四川省作为全国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的先
行省份,已经成为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热土。
②凭借雄厚的航空产业基础,四川已形成了涵盖航空研发制造、飞行控制系统、任务载荷、应用软硬
件、配套运营服务的完整低空经济产业链。其中,大中型无人机产业规模居全国领先水平,成为四川低空
经济制造业的一大亮点。
③四川自2017年12月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开展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省份以来,低空管理改革试点紧
盯空域运行模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基本实现了“想飞就能飞”的目标。随着飞行计划报批流程的简化,
飞行申请报批时间由一周缩减到一小时,大大提高了飞行效率。
(1)两则材料中划线句的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2)结合两则材料,简述如何发展我国的“低空经济”。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A.从材料一可知,“低空经济”是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的航空器为主,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
展的一种综合性经济形态。
B.材料一以美国和日本的城市发展为例,说明“低空经济”这种涵盖多个行业领域的新业态,已成为全
球主要国家竞相发展的新领域。
C.材料一指出,虽然“低空经济”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依然可能面临一定的困
难。
D.从材料二可知,四川低空飞行领域直接产值超过1亿元,这是四川省成为低空经济领域发展热土的原
因之一。
E.材料一提到需要更高效的管理方式来助力“低空经济”,材料二中简化低空飞行计划报批流程,正是
在这个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3.(2024•东营)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新社5月3日报道】中国3日发射了一个将从月球背面采集样本的探测器,这是世界上的第一次。
北京正在推进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目标是到2030年实施载人登月任务。
报道称,嫦娥六号的目标是从月球背面采集约2公斤样本并带回地球分析。这是一项技术复杂的任务,
为期53天,将尝试从月球始终背对地球的一侧进行史无前例的发射升空。该探测器将降落在巨大的南极
一艾特肯盆地,这是太阳系中已知最大的撞击坑之一。
一旦到达那里,探测器将释放一个着陆器,表取和钻取月壤、月岩,随后着陆器会发射一个上升器,
将这些样本送回轨道器,最后带回地球。
借助3月中国发射的鹊桥二号中继卫星,探测器和地球将在此次任务的关键时刻保持通信,包括15
分钟的下降着陆,2天的采样工作和6分钟的月面上升。
——选自2024年5月3日《参考消息》,有删改
材料二
鹊桥二号中继星是月背采样返回和南极探测任务中探测器与地球通信的唯一通道,将为嫦娥四号、嫦
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等4次任务的10余个探测器提供中继服务,并开展科学探测及技术验证工
作。
(一)天线展开、链路接通太空再架新“鹊桥”
鹊桥二号与火箭分离后不久,一把“金色大伞”缓缓展开。柔软的合金细丝编织出金属反射网做“伞
面”,18个天线肋做“伞骨”,天线口径达4.2米。它是月面探测器与鹊桥二号建立联系的关键。通过它,
地面才能遥控探测器工作,探测器才能传回遥测和科学数据。卫星侧面还有一个支出去的“小锅”一一0.6
米口径的S/Ka双频抛物面天线,用来与地面站建立联络,实现中继星与地面站之间的数据传输。
鹊桥二号携带了3类载荷,分别负责中继通信、科学探测和技术验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继通信载
荷,承担为探月四期提供中继通信支持的重任。
“展得开、能到达、对得准、链路好、稳得住”,研制人员介绍,这是鹊桥二号的5个成功要素。
(二)首登环月通信“天路”
月球中继通信任务主要有两类可选轨道,一是绕地月平动点轨道,二是环月轨道。第一条路,鹊桥中
继星已经走过,成功为嫦娥四号月背软着陆任务提供支持;第二条路,鹊桥二号中继星正在实践,并将为
后续月球背面和南极探测任务提供服务。
环月冻结轨道是环月轨道的一种,环月冻结轨道的拱线就像被冻住了一般,轨道的远月点一直在月球
南极地区上空,因此能够为月球南极地区的探测器提供足够长的通信覆盖时间。这条轨道也很稳定,理迨
上,在这条轨道上不需要耗费额外的推进剂维持轨道飞行状态。
鹊桥二号
环月冻结轨道
鹊桥中继星和鹊桥二号轨道位置示意图《来源于网络)
环月轨道距离月面近,通信时延低,能以较小的代价实现更高码率的中继通信,但它的运动特点也使
得单颗卫星无法对月球背面等不可见区域实现连续通信。
(三)“鹊桥二号”将服役8年
鹊桥二号兼顾多项任务,充分体现出中国航天“花小钱、办大事”的风格。与2018年发射的首颗鹊
桥中继星相比,鹊桥二号无论是重量还是能力,都更上一层楼。
最直观的变化是卫星个头更大了。整星重量从400多公斤增长至1.2吨,服务时间从5年提升至8年,
服务探测器数量也成倍增长,从2个达到10余个。
在中继通信链路方面,鹊桥中继星同时接收探测器的通信链路只有2路,而鹊桥二号则最多可提供10
路,“车道”数量大幅增加,相当于从“林荫小路”升级为多车道“高速公路”。
除了增加“车道”数量,每条车道的“车流量”一一通信速率也大幅提升,与鹊桥中继星相比,鹊桥
二号与探测器之间的前向和返向链路的最高码速率提高了近10倍,对地数据传输链路的最高码速率则提
高了近百倍。
在科学探测方面,鹊桥二号上的极紫外相机将获得地球等离子层的全貌,阵列中性原子成像仪将帮助
科学家探知太阳风如何作用于月球。
在技术验证方面,鹊桥二号将开展四程测距技术验证,有望为嫦娥六号及后续探测器提供高精度的定
位;验证多种星际互联网络协议,为未来鹊桥通信与导航系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利用4.2米口径天线
开展月球轨道VLBI试验,提升对航天器的定位精度……总之,这些新技术将让未来的星际航行精度更高、
连通更顺畅。
——选自胡蓝月《一“桥”飞架地月,奔月之路从此变坦途》,有删改
材料三
我国正致力于利用鹊桥来构建深空通信网络,与鹊桥二号一同发射的“天都一号”和“天都二号”技
术实验卫星,将为后续我国鹊桥通导遥综合星座系统的建立,提供有力的参考和依据。所谓“通导遥”,
即“通信、导航和遥感”三大功能。和地球卫星对比,月球通导遥系统类似于月球版的“北斗导航系统”,
通过发射运行于月球附近的人造卫星星座,为月面及环月用户提供中继通信、导航及遥感服务。
中国深空探测重大专项总设计师吴艳华介绍,中国将分三步走建设鹊桥通导遥综合星座系统。在更远
的未来,“鹊桥”架起的不仅仅是地月之间的通信,更是远及火星、金星乃至太阳系其他区域的通导遥综
合服务系统。
——选自徐勉等《“嫦娥”探月前为何要先建“鹊桥”?》,有删改
(1)对下面两个句子按照要求进行分析。
①探测器和地球将在此次任务的关键时刻保持通信,包括15分钟的下降着陆,2天的采样工作和6分
钟的月面上升。(分析画线部分的作用)
②这条轨道也很稳定,掌论上,在这条轨道上不需要耗费额外的推进剂维持轨道飞行状态。(分析加点
词的表达效果)
(2)材料二采用了小标题形式,请仿照小标题(一),把另外两个补充完整。
(3)材料二第(三)部分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探究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梳理三则材料内容,简要回答我国发射“鹊桥”系列卫星的用途。
4.(2024•黑龙江)阅读《四季星空为何不同》一文,回答问题。
四季星空为何不同
①天文预报显示,木星合月、金星伴月、中秋满月等天象将在9月“扎堆”亮相。神秘的星空,静谧
深邃又复杂多变一一这其中,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开阔;亦有“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
清梦压星河”的柔美沉醉;还有“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的情思期盼……
②看似“静止”的星空,为何如此“多变”?事实上,虽说看上去“繁星满天”,但我们能看到在夜
空中闪耀的,大多数是恒星,少部分是地球所在的太阳系中的行星。如果再细细观察还会发现,这些星星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东向西发生“位移”,直至黎明时分,它们已渐渐落到了西边的地平线附近一一若是
用三脚架和相机来跟踪拍摄,还可以描绘出星星运行的轨迹。
③群星之所以看起来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除了自转,地球还在围绕着太阳进行公
转,一年要走过约9.4亿公里的路程。这么长路程的跋涉,这样的时间流动,就好比从赤道前往两极,一
路上的“风景”当然会千变万化一一这也是一年四季星空各不相同的原因。
④其实,夜空中的星星是否能被看到,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星星本身的亮度,亮度较暗的星星,即
便离得近,也看不到;二是星星离地球有多远,离地球越远,越难被看到。因此,地球上能看到的星星都
是那些距离不太远的星星。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更多的星星呢?除了要看当天气象方面的因素,最关键的是
要看当时晚上位于地平线上的亮星有哪些。
⑤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星盘”,太阳系和周围的星星都在这个“星盘”上,一起
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运动,太阳系周围的星星基本上是不变的。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当太阳在天空
中时,阳光会“遮盖”住其他的星光,因此只有晚上才能看到星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每天晚上出现在
天空中的星星略有差别,公转会导致地球上四季的变化,与星空变化相对应,便产生了四季星空的不同。
⑥春季星空有划过天空的“春季大弧线”和众多的深空天体。秋季星空有“秋季四边形”,还可以看
到北半球唯一一个可以肉眼看到的河外星系一一仙女星座。仙女星座非常明亮,即使远在距地球254万光
年之外,在地球上的我们依然能仅凭肉眼就看到它灿烂的光辉。冬季星空亮星较多,有显著的“地标”一
—“冬季大三角”,以及辨识度很高的猎户座,因此冬季也是观赏星空的好时机。
⑦天空中除了众多亮星,还有非常炫目的银河。夏季星空的最大亮点,便是璀璨的银河高挂天空,银
河系的“银心”正位于人马座方向,人马座在夏夜空中逗留的时间最长一一此时的星空,正是“群星闪耀
时”。
⑧四季星空,各美其美一一你更喜欢哪一种?
(作者:胡方浩选自《人民日报》)
(1)本文标题有什么作用?
(2)第③段加点词语“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3)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四季星空,各美其美",你更喜欢哪个季节的星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喜欢的理由。
5.(2024•天津)阅读《大风车原来是这样发电》一文,回答问题。
大风车原来是这样发电
胡帆陈海伦
①“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近些年来,山川田野间、荒漠戈壁滩、蔚
蓝海面上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组拔地而起。它们在装扮风景的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能源。
②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风能、建设“风车”了。公元前2世纪的波兰,人们就建有碾米的风车
磨坊;元明时期,中国建有风力水车,用来灌溉农田。现代风车的雏形,则来源于1890年丹麦提出的风
力发电计划,给风磨安装了发电机。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的出现,让风力发电机的发展遇冷。直到20
世纪下半叶,化石能源告急,生态环境恶化,风力发电再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③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轮旋转,把风的动能转变为风轮轴的机械能,发电机在
风轮轴的带动下旋转发电。它和纸风车结构相似,由风轮、机舱、塔筒组成。但是,纸风车为了更漂亮可
以折出很多个叶片,而风机的风轮下般为3个叶片,因为这样便于平衡,性价比更高。
④对于风力发电来说,风速达到2.5〜3m/s(微风拂面)就可发电。风越大,风轮转得越快,发的电
能也越多。但是当风速达到25〜30m/s(狂风大作)时风机就会停止工作,进入“防御姿态”。因为盾个町
候的风可以拔起树木,摧毁房屋,如果风机继续工作就会损坏发电机组。
⑤随着风力发电的发展,风机的叶轮直径也逐渐增大,近15年间,叶轮直径已经从70m增大到250m。
耳尊我国陆上风电机组叶轮直径处于200m水平,其扫风面积超过32000U12,相当于4.5个标准足球场。
⑥从远处看,人们可能会觉得风机的叶片转得很慢。但事实上,由于机舱齿轮的加速作用,风机叶片
的尖部线速度有时和高铁运行速度不相上下。不同功率、不同类型的风机转一圈产生的电量也不同,有的
可发L4度电,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晚上空调用电量;而有的可产生5.8度电,能供一个普通家庭用一
天。
⑦与传统发电方式相比,风力发电具有很多优势。相比火力发电,风力发电没有粉尘、硫化物、二氧
化碳等的排放;相比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没有库区移民问题和蓄水对地质构造的影响,建成周期短。
⑧近年来,风力发电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能源供应紧张的背景下迅速发展。比如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的
用电主要是河北张家口的风力和光伏发电输入的。相信,“十四五”时期风力发电必将实现高质量跃升发
展。
(选自“学习强国”,有删改)
(1)下面的说法不行自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风力发电机组在装扮风景的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能源。
B.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就是把风轮轴的机械能转变为风的动能。
C.由于机舱齿轮的加速作用,风机叶片尖部线速度有时和高铁运行速度不相上下。
D.与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没有粉尘、硫化物、二氧化碳等的排放。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人类利用风能、建设“风车”的历程十分艰辛。
B.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人类利用风能、建设“风车”的历程十分艰辛。
C.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很早以前人类就开始利用风能、建设“风车”了。
D.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很早以前人类就开始利用风能、建设“风车”了。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IE硬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儿歌引出说明内容,生动活泼,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④段中加点的“这个时候”是指风速达到25〜30m/s(狂风大作)时。
C.第③段和第⑤段中加点词“一般”“目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D.本文采用“分一总”结构,以空间顺序重点介绍了大风车的构造和风力发电的优势。
6.(2024•烟台)现代文阅读。
冬眠,动物御寒的“超能力”
李天洋
①冬天来临,当人们拿出棉衣御寒时,自然界的动植物也在用它们的方式准备过冬。冬眠,就是其中
颇为特别的一种。冬眠可不是简单的睡眠,它不仅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也是前沿科学研究与应用的
热门。
挑战生理极限的冬眠
②生物学家发现,哺乳动物的冬眠历时4至7个月,为保证冬眠期间能生存下来,它们需要在入眠前
以脂肪或食物的形式贮存大量能量:熊、睡鼠等动物依靠在夏、秋季积累于体内的脂肪;仓鼠、松鼠则选
择在洞穴内贮存食物。
③哺乳动物冬眠时,生命体征变化明显。比如体温迅速下降、代谢率大幅度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维
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具体来说,冬眠时,北极黄鼠体温最低能降到极地松鼠降到-3℃,而熊的体温
仅降到30℃,睡鼠的体温维持在20℃;这说明,冬眠对于哺乳动物来说,并不一定伴随着超低体温现象
的出现。但在代谢率上,哺乳动物冬眠期间降低幅度均较大,熊降低50%左右,小型哺乳动物甚至降至1%。
在心率和呼吸方面,熊的心率从每分钟55次降到10次,呼吸从每分钟8次降到一两次;多纹黄鼠的心率
从每分钟200至300次降到三四次,呼吸从每分钟200次降到1次,可以说是断崖式下降。这对于一个生
命有机体来说,能够让各个器官的运转迅速与之相适应,是一个非常艰难又高级的系统工程。
④虽然在表象上,动物的“冬眠”和“睡眠”差不多,不吃不喝不动,但实际区别很大。目前,世界
范围内,已有百余种动物被证实有冬眠现象,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无脊椎类动物
等。这些动物在自然常态睡眠时,代谢水平、心跳、呼吸等指标均会有所降低,但变化不大;而在冬眠时,
这些指标则降幅很大,有的动物甚至降到濒临死亡的状态,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大大减少它们维持生命
所需的能量,帮助它们度过凛冽的冬季。冬眠可以说是动物通过节能方式应对“极限气候”的一种智慧和
有效策略。
人类期待获得冬眠“超能力”
⑤近些年,随着癌症等医学难题陆续增多以及人类宇宙探索的需要,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迫切地对
动物特别是对哺乳动物的冬眠开展深入研究。人们想知道:为什么黄鼠在秋天体重激增而不得糖尿病?熊
冬眠时不排泄为什么不会肾衰竭?极地松鼠在醒来后,为什么大脑没受损伤,也没有肌肉萎缩、骨质疏
松?……科学家希望能尽快弄清楚动物冬眠的这些“超能力”,并应用到人类身上。
⑥依托于信息传播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一些实例的出现和研究结果的发表给了科学家很大信心:人类
自身或许真的具备冬眠的潜力。
⑦2020年12月,西班牙、希腊学术研究团队在《人类学》期刊发表研究结果,他们在43万年前的人
类骨骸中,找到了人类冬眠的证据,经断层扫描与显微镜观察,这些骨头与冬眠动物的骨头有相似的病变
和损伤,也就是说,远古人类可能也是用冬眠的方式来度过寒冬的。尽管这个说法听起来如同科幻小说,
但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极有可能是事实。远古人类是有冬眠的能力的,只不过后来自然环境变好,人类
应对极端气候能力增强,不再需要通过冬眠这种方式过冬了,这个能力也就退化了。
⑧在这些实例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人工冬眠”的概念应运而生,并率先在科幻电影中“实现”了。
人们在《太空旅客》《流浪地球》等电影中可以看到,为了让太空旅行者完成漫长的星际航行,会把他们
放进太空冬眠舱,以冬眠的方式延长他们的寿命。
⑨为了让梦想尽快照进现实,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研发适用于太空以及医学
方面的冬眠技术。
⑩受变温动物冬眠时体内大半液体冻结,心跳、呼吸、血液流动和大脑活动停止,几个月后又活蹦乱
跳的启发,科学家研究出了“人体冷冻法”,即在一196℃的低温下保存整个人体或头部,以期未来的科学
技术能够将其复活。根据相关资料记载,这种尝试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1967年,加州大学的心理
学教授詹姆斯•贝德福德因癌症身亡几小时后,进行了遗体的冻存处理,保存至今。但有研究者指出,通
过这种方式冬眠复苏后,无法证明储存大脑信息的神经通路是否完好,因此,靠冷冻来实现人工冬眠的道
路不太顺畅。
⑪研究的成果虽然不少,但如何将基于动物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人类,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未来,当科
学家最终找到人类的冬眠开关时,将为人们的生命健康、星际航行带来全新的天地。
(选自《风流一代•经典文摘》,有删改)
(1)为什么说“冬眠”是动物的“超能力”?通读全文,简要概括。
(2)下列说法与本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第①段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冬眠”,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B.哺乳动物在冬眠时,体温都会下降,有的下降幅度较大,有的下降幅度较小。
C.人类期待获得冬眠“超能力”是为了解决一些现在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以及探索宇宙的需要。
D.最后一段总结概括了目前研究人类冬眠技术的成果,起到了收束全文的作用。
(3)第④段主要采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o
(4)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加点词的作用。
尽管这个说法听起来如同科幻小说,但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秘有•可熊是事实。
(5)下面这段文字可以作为例子放在文中,小语认为可放在第⑥段和第⑦段之间,而小文认为可放在
第⑩段和第@段之间。你同意谁的观点?说说理由。
1999年,一位挪威的滑雪者不慎掉入冰中,被救起后已没有心跳和呼吸,体温下降到,但经过抢救,
他仍然苏醒过来。2006年10月,一位攀爬雪山失踪24天才被救援的日本人,在确认新陈代谢已经停滞的
情况下经过治疗生命复苏。
7.(2024•湖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湖南是一块美丽神奇的土地。湘、资、沅、澧四水由南向北,从群山中穿过,注入洞庭湖,留下星罗
棋布的山水田园,如锦绣的画卷。一年四季,绿树常青,鲜花盛开,生机盎然,养育着三湘儿女。湖南多
山多水。山多,使人坚强;水多,使人灵秀,因此,湖南人能雅能俗、能文能武、能柔能刚、能狷能狂。
湖南地形地貌特殊。险峻武陵,苍莽罗霄,逶迤五岭,三面环山,一面向北开口,面对浩淼的洞庭湖和滚
滚长江,形成一个巨大的马蹄形盆地。冬天北风毫无遮拦地直贯三湘四水,气温骤降;夏季太平洋带来的
雨水被阻隔在山外,炎热异常,洪水和干旱常常结伴而行。这种地理环境锻炼了湖南人吃苦耐劳的品质,
也形成了湖南人敢为人先的个性与自我意识太强的局限性。
战争和移民给湖南历史带来深刻影响。湖南处在南北东西的交通要道,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古往
今来饱受战火洗礼。楚人南迁,“箪路蓝缕,以启山林”,对湖湘古远文明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秦汉时期,
湖湘地区与中原一体化加快了进程。宋朝以前,湖南仍处于中华文明的边缘地带;从宋朝开始,特别是南
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湖湘文化繁荣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支脉。
从屈原、贾谊开始,李白、杜甫、王昌龄、刘禹锡、柳宗元、韩愈、朱熹、王阳明等数以百计的高官
和文人都来过湖南,有的是贬黜,有的是做官,有的是旅行,他们留下足迹,留下诗文,也留下了忧国忧
民的情怀,从而形成了特有的流寓文化。流寓文化不仅大大提高了湖南的文化品质,客观上也大大加强了
与全国的文化交流。
屈原以思想和诗给湖湘文化打下了底色。他行吟十余年,足迹遍布沅湘,最终把生命留给了湖南。他
给我们留下来的最宝贵的东西,一是他悲天悯人、勇于担当、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二是他正道直行
的高尚人格;三是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九死而不悔”的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精
神;四是他源于儒法道又高于儒法道的政治理想。
周敦颐开创了“理学”,他的思想在他的两位学生程颖和程颐那里得到了充实和放大,形成了理学较
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明清之际,天崩地裂,国破家亡。王夫之看到世界在变,中国在变,人在变,提出要
与时俱进,和时代一起变化。嘉庆道光年间,内忧外患集中呈现出来,中国开始了千年大变局。魏源等受
王夫之思想影响,掀起一波改变风气、影响政局、启迪后世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湖湘文化注入了生机与活
力。魏源在《海国图志》这本书的《序言》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成为了嘉道经世派的标
志性成绩。
中国近代史到了曾国藩时期,已经来到了一个转折点。谭嗣同的改良结束后,黄兴、蔡铐、宋教仁
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领导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是一个中国主体思想发生剧烈变革的时代。虽然
我们不能再以湖湘文化的脉络来概括这些思想和变革,但是可以清晰地看到,湘人仍然站在时代的前列
。直到今日,湖湘文化的基因一直在湖南和中国的思想文化中流淌,或多或少、时隐时现地发生着作用
。(选自郑佳明《湖湘文化的三重属性》,《新湘评论》2023年第14期,有改动)
相关链接
“湖”是指洞庭湖,“湘”是指湘江。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
湖湘流域的历史文化形态。先秦、两汉时期湖南的文化应该纳入到另一个历史文化形态一一楚文化中。屈
原的诗歌艺术、马王堆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而南北朝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
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
重要变化,先后产生了理学鼻祖周敦颐、主张经世致用而反对程朱理学的王夫之,以及“睁眼看世界”的
魏源等一系列思想家,组合、建构出了一种新的区域的文化形态。湖湘文化从属于中华主流文化,并对主
流文化的丰富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朱汉民《什么是“湖湘文化”?》)
(1)下列对“湖湘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湖湘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湖南特殊的地理环境、战争和移民的影响以及历代思想家的贡献。
B.周敦颐开创了理学并建构了理学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对湖湘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C.谭嗣同的改良以及此后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有湖湘文化的基因在发挥作用。
D.屈原的诗歌艺术、马王堆的历史文物不属于湖湘文化,而应纳入楚文化这一历史文化形态中。
(2)下列对原文和链接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三湘儿女能雅能俗、能文能武、能柔能刚的品格是由湖南特殊的地形地貌决定的。
B.随着湖湘地区与中原的一体化,从宋朝开始,湖湘文化逐渐成为了中华主流文化。
C.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大批高官和文人来到湖南,从而形成了特有的流寓文化。
D.内忧外患,加上王夫之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魏源等人掀起了一波思想解放运动。
(3)“霸得蛮”是湖南方言,指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拗。请根据原文,结合生活实际,概括湖南人
这一性格特征的长处和不足。
8.(2024•南充)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守好锂资源的安全底线
①据相关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将超过2000万辆,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突破
5000万辆,这将会对碳酸锂产生巨大需求。从预测来看,2025年我国自产再加上进口,基本上能满足需
求。但从2025年到2030年,差距将会拉开,除了我国自己能够供给的,还将有几十万吨的缺口。如果不
采取措施,这个缺口在2030年前后还可能再扩大。2022年,我国进口锂精矿约284万吨,同比增长约42%。
净进口碳酸锂12.57万吨,同比增长约72%,对外依存度超过60%,加之锂的价格猛涨,这种状况值得引
起警惕。
②如何守好锂矿资源的安全底线?地球上已探明的锂资源中有超过60%蕴藏在盐湖中,结合我国实
际,盐湖锂资源更是占到全国锂资源的70%以上,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和青藏高原。一直以来,受到提
取技术的限制,我国盐湖锂的产量较少,大量依赖进口。伴随着锂资源价格快速上涨,全球主要产锂国逐
步收紧出口政策,我国企业海外买锂接连受阻。在此背景下,加大国内盐湖的开发,对保障我国锂资源的
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所以在当前形势下,要继续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同时,立足
国内资源的开发和技术研发,进一步加强综合利用和深加工发展,提高回收率,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保住
锂资源供给的安全底线。
③保障锂资源需求,要将重点放在锂盐湖上,因为我国与国际相比较有两大不同之处:国外是以盐湖
为主来解决锂资源的需求,而我们国内是以锂矿石为主,占84%。国内盐湖锂资源虽然占75%,但是开发
的只占16%,大部分还是用矿石。所以,今后我们要逐渐加强对盐湖锂的开发。盐湖的锂资源有三大优势:
一是总量大;二是成本低,与加工硬岩以及运输成本相比,盐湖提锂成本要低很多,而且可以深加工进行
综合利用,这是国际趋势;三是环保优势,加工硬岩需要烧,要加酸加碱,最后才能生产出碳酸锂,对环
境是有一定破坏的,而盐湖对环境比较友好。
④西藏的盐湖跟柴达木盆地的盐湖不一样,柴达木盆地的盐湖很大,盐滩就很大,盐滩底下有黏土。
这种盐田,草场一般在边缘,稀稀拉拉有一点,所以它对生态影响不大。而西藏盐湖比较小,最大的就二
三百平方公里,周围都是草场。这样就需要做到“一次提锂”,少做盐田或不做盐田,可以少破坏草场。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挑战,不过现在的技术,可以只用盐卤提锂了,可以提到500毫克每升了。所以我们要
加强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创新,重视超前提锂、盐卤提锂等技术的推进,尽量少破坏草场,对5000多年
的盐田来一次革命,解决西藏锂盐湖开发瓶颈。如果技术攻关成功,那么西藏锂盐湖在2025年到2030年
间能为国家保障锂资源需求作出更大贡献是非常有希望的。
(选自《学习时报》2023年11月1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划横线的句子体现了本文用语的准确、严谨。
B.第④段介绍了西藏盐田的特点及开发的技术要求等。
C.本文介绍了我国锂资源的供给现状及盐湖锂资源的分布情况等。
D.本文综合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据预测,从2025年到2030年,我国将有几十万吨的碳酸锂的缺口。
B.地球上的锂资源中有超过60%蕴藏在盐湖中,我国的盐湖锂资源更是占到70%以上。
C.国外以盐湖为主解决锂资源的需求,国内以进口锂矿石解决锂资源的需求。
D.推进超前提锂、盐卤提锂等技术,解决了西藏锂盐湖的开发瓶颈。
(3)对保障我国锂资源安全,你有何建议?请根据文本内容,结合当前形势,简要谈谈。
9.(2024•广安)说明文阅读。
拥抱5G—A商用时代
①2019年5G技术进入商用阶段以来,全球5G用户已突破15亿,5G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
要驱动力。随着通信技术更新迭代和新终端新业态不断涌现,5G-Advanced(5G—A或5.5G)应运而生。
它引入通感一体、无源物联、内生智能等新技术,可使网络性能提升10倍,满足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应
用场景需求。当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加快推进5G—A建设,不断激活发展潜能。
②从技术应用上来讲,对生产端而言,5G—A的连接能力大幅扩展,并走向全场景应联尽联,为智能
交通、智能制造等行业打开全新空间。例如在中国山东的一家工厂,运用5G—A的配电器和空开保护,
加上无人机和机器人,实现了发电设备的自动化巡检、故障快速隔离和恢复供电,巡检效率提升了24倍,
全年平均断电时长从5.4小时缩减到25分钟。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③对消费者而言,5G—A可以促进沉浸式业务、家庭带宽业务体验升级,为智慧家庭、智慧文旅等提
供助力。网络带宽升级,可为用户收看4K/8K高清视频等提供技术支撑,促进裸眼3D、扩展现实等沉浸
式业务的规模化应用,使消费者享受全新的移动互联网体验。中国杭州亚运会期间,观众就可以通过终端
小程序全程沉浸式3D智能观赛。
④中国正在加速推进5G—A商用建设。中国移动宣布今年将在超过300个城市部署5G—A商用网络,
目前已公布首批100个商用城市名单。中国联通打造的基于5G-A的超高清浅压缩编码制播系统,创造
了制播领域全球最高上行码率纪录。中国电信也在多个省市完成了三载波聚合(3CC)百站规模部署,并
在钢铁、矿山、医疗等行业探索落地5G—A关键技术。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设备商,在2023年10月发
布了全球首个5G-A全系列商用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原生万兆、原生绿色、原生智能三大创新技术支撑
5G-A商用发展。
⑤5G—A是5G演进到6G的关键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去年6月,国际电信联盟审议通过《面
向2030及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总体目标建议书》,展示了对6G的愿景和共识。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与5G
一A当前研究的标准有近70%的重叠。因此,发展5G—A也是在提前培育6G相关产业要素,为6G的落
地做好产业储备。今年,全球有望实现5G-A的规模化商业应用,一个更加智能便捷的世界将展现在我
们面前。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4月9日,有改动)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全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本文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本文第⑤自然段加点的“近”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4)下列说法表述,合艾度的一项是
A.本文对5G—A技术进行了介绍,全文的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
B.文章第②③自然段分别从生产端和消费端两方面介绍了5G-A技术运用的优势,语言特点主要是
生动形象。
C.本文第③自然段画线句“中国杭州亚运会期间,观众就可以通过终端小程序全程沉浸式3D智能观
赛。”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5G—A不仅是对5G的发展,也是在提前培育6G相关产业要素,为6G的落地做好产业储备,所以
5G-A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0.(2024•武威三模)阅读回答问题。
为何说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
①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十分重视睡眠养生。我国古代医学家称“睡眠是养生之要务”。现代医学家把
睡眠称为“自然康复剂”。战国时名医文挚对齐威王说:“我的养生之道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
有睡眠才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睡眠,是高等脊椎动物周期性
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人的一生
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
②因此,采用正确的睡眠养生方法,达到养神、促进气化、生精的目的,对于提高生存质量、抗病防
衰、延年益寿具有重要意义。有人说,睡眠是大自然了不起的恢复剂,这是合乎事实的。经过一夜酣睡,
醒来时感到精神饱满,体力充沛。如果睡眠不足,第二天就会疲惫不堪,无精打采,头晕脑胀。人类生命
活动的能量,都是通过睡眠源源不断地积蓄起来的。
③那么,正确的睡眠养生方法是什么呢?
④首先要有正常的睡眠时间。应该在子时(23时至01时)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中
医睡眠机制为阴气盛则寐即入眠,阳气盛则寤即醒来。《黄帝内经》中说,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
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
⑤其次是合适的睡眠姿势。古今医家都推荐右侧卧位,这是因为右侧卧可使心脏在胸腔中受压最小,
利于减轻心脏负荷。另外右侧卧时肝处于最低位置,有利于肝脏血液的循环,并且右侧卧时胃和十二指肠
的开口均在下方,有利于胃肠内容物的排空。故《老老恒言》说:“如食后必欲卧,宜右倒以舒脾气”。
⑥还有就是良好的睡眠环境。安静的环境是帮助入睡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新鲜的空气是
良好睡眠的保障。卧室宜在睡前醒后开窗通风,氧气充足有利于大脑细胞迅速减轻疲劳。当然睡觉时幽暗
的光和舒适的卧具也会对睡眠有所帮助。
⑦我们聪明的祖先还总结了“睡眠十忌":一忌仰卧,二忌忧虑,三忌睡前恼怒,四忌睡前进食,五
忌睡卧言语,六忌睡卧对光,七忌睡时张嘴,八忌睡时覆首,九忌卧处当风,十忌睡卧对炉火。
⑧科学研究证明,在所有的休息方式中,睡眠是最理想、最完整的休息。良好的睡眠能消除全身疲劳,
使脑神经、内分泌、体内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能得到休整,促使身体各部组织
生长发育和自我修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所以说“睡眠是天然的补药”。
(选文有改动)
(1)文中介绍了、、三种正确的睡眠养生法。
(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睡眠是养生第一大补”这个说明对象,从重视睡眠养生谈起,着重介绍了正确睡眠养生的
方法。
B.文章第②段中通过两种不同睡眠状态对第二天精神的影响,说明正确的睡眠对人体有重要的恢复作
用。
C.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因此在子时上床睡
觉最好。
D.在所有的休息方式中,睡眠是最理想、最完整的休息。“睡眠是天然的补药”是经过科学研究证明的
结论。
(3)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经常是夜里两三点钟才睡觉,有的甚至是整个晚上都在工作,
白天睡觉。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有何不妥?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现代文阅读):说明文阅读(10
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现代文阅读(共10小题)
1.(2024•呼和浩特)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学校团委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致力
于教育和研究”进行博物馆研学宣传,一起来完成任务吧。
【材料一】
“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这不仅提醒人们要关注博物馆的教育和研究,也提醒社会重视利用博
物馆的教育和研究。
近期,全国各地的大小博物馆里,中小学生研学团渐渐多起来。同学们在博物馆中与展藏亲密接触,
聆听专业的讲解,参与有趣的活动,在一场场知识盛宴中感受历史文化和自然世界的博大精深。
【材料二】
研学坐标一:浙江省博物馆
“看,这就是良渚文明的玉琮王。”“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鸠杖杖钱,找到了!”……在浙江省博物馆
举办的“十大镇馆之宝”主题研学活动上,每位同学都收到了一张“浙博寻宝记”打卡单。同学们循着线
索打卡每一件经典展品,仔细观察并记录下知识点,用心感受文物背后沉淀的历史故事。
研学坐标二:重庆自然博物馆
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学习独立营”,同学们可以跟着老师近距离观察蛙类、螳螂、寄居蟹等生物,还
可以参加缙云山夜观昆虫活动。在博物馆专家带领下感受夜观灯诱昆虫的神奇魅力,在与大自然亲密的接
触中受到启发。这样的研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们边玩边学,对学习的新知识印象深
刻。
研学坐标三:内蒙古博物院
内蒙古博物院以“欢乐大课堂”“小小讲解员”“博苑讲坛”等十大品牌社教活动为抓手,加强馆校共
建,开辟馆内馆外两个阵地,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特别是“文博乌兰牧骑”一一流动数字博物馆展
车,深入学校讲述内蒙古多民族大融合守望相助的故事。同学们在被故事打动的同时,也把故事讲给了更
多人听。
【材料三】
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自然科学等资源的承载平台,也是一所发挥教育功能的特殊学校。这所学
校没有老师,却以教育的实际存在使学生通过感知、认识和实践来获得知识。这所学校也在审美上打开一
扇扇新的视窗,既能让学生看到先人的伟大创造,又能让学生在一次次走进博物馆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成
长。
(1)宣传活动中,同学们对什么是博物馆研学不是特别清楚,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说明什么是博
物馆研学。
(2)通过宣传活动同学们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提升研学质量,各地博物馆都采取了一些有效举措。请
你依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各地博物馆的共识性举措。
(3)以上三则材料是本次宣传活动的展板内容,现需要标注它们出自哪篇文章。请你为三则材料分别
选择合适出处(填序号),并说明理由。
甲:《博物殿堂,新型课堂》
乙:《博物馆是一所需要不断走进的学校》
丙:《博物馆,最博大的课堂》
【答案】(1)博物馆研学是学生在博物馆中通过参观展藏、听讲解、参与活动的形式获得知识的研究性
学习活动。
(2)①利用资源,挖掘馆藏。②贴近生活,创新形式。③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3)【材料一】出处是丙,理由:材料一中提到在博物馆中尽享盛宴,感受知识的博大精深,内容与题
目丙中“最博大的课堂”相符。【材料二】出处是甲,理由:材料二中列举了各地在博物馆研学中都举
办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这与题目甲中“新型课堂”相符。【材料三】出处是乙,理由:材料三介绍了博
物馆的价值和作用,并强调只有一次次走进博物馆才能获得知识和成长,这与题目乙“不断走进的学校”
相符。
【分析】本文是以“博物馆”为主题的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分析,第二题考查材料内容
分析,第三题考查材料内容分析。
【解答】(1)结合材料一“近期,全国各地的大小博物馆里,中小学生研学团渐渐多起来。同学们在博
物馆中与展藏亲密接触,聆听专业的讲解,参与有趣的活动,在一场场知识盛宴中感受历史文化和自然
世界的博大精深”,概括为:博物馆研学是学生在博物馆中通过参观展藏、听讲解、参与活动的形式获
得知识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2)结合材料二“同学们循着线索打卡每一件经典展品,仔细观察并记录下知识点,用心感受文物背
后沉淀的历史故事”“这样的研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们边玩边学,对学习的新知
识印象深刻”“特别是'文博乌兰牧骑’一一流动数字博物馆展车,深入学校讲述内蒙古多民族大融合
守望相助的故事。同学们在被故事打动的同时,也把故事讲给了更多人听”,概括为:①利用资源,挖
掘馆藏。②贴近生活,创新形式。③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3)【材料一】出处是丙,理由:结合“近期,全国各地的大小博物馆里,中小学生研学团渐渐多起来。
同学们在博物馆中与展藏亲密接触,聆听专业的讲解,参与有趣的活动,在一场场知识盛宴中感受历史
文化和自然世界的博大精深”分析,材料一中提到在博物馆中尽享盛宴,感受知识的博大精深,内容与
题目丙中“最博大的课堂”相符。【材料二】出处是甲,理由:结合“研学坐标一:浙江省博物馆”“研
学坐标二:重庆自然博物馆”“研学坐标三:内蒙古博物院”分析,材料二中列举了各地在博物馆研学
中都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这与题目甲中“新型课堂”相符。【材料三】出处是乙,理由:结合“博
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自然科学等资源的承载平台,也是一所发挥教育功能的特殊学校”分析,材料
三介绍了博物馆的价值和作用,并强调只有一次次走进博物馆才能获得知识和成长,这与题目乙“不断
走进的学校”相符。
答案:
(1)博物馆研学是学生在博物馆中通过参观展藏、听讲解、参与活动的形式获得知识的研究性学习活
动。
(2)①利用资源,挖掘馆藏。②贴近生活,创新形式。③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3)【材料一】出处是丙,理由:材料一中提到在博物馆中尽享盛宴,感受知识的博大精深,内容与题
目丙中“最博大的课堂”相符。【材料二】出处是甲,理由:材料二中列举了各地在博物馆研学中都举
办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这与题目甲中“新型课堂”相符。【材料三】出处是乙,理由:材料三介绍了博
物馆的价值和作用,并强调只有一次次走进博物馆才能获得知识和成长,这与题目乙”不断走进的学校”
相符。
【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
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
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2.(2024•内江)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①喝一杯无人机送来的现磨热咖啡,在拥堵的早高峰打个“空中的士”上班,乘坐水陆两栖飞机来一
场“陆海空”立体式观光……曾经只出现在科幻片里的5D城市魔幻场景,正逐渐走进现实。而推动上述
场景实现的,就是近年来越来越热的“低空经济”。
②“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
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③“低空经济”包含上游的航天器生产制造商、中游的服务运营商和下游的应用端,涵盖了通航制造、
物流、旅游、农业、应急救援、商贸、教育等多个行业领域。一系列的场景拓展延伸,为人们的生产和生
活带来诸多效益和便利。
④“低空经济”这条在空中开辟出的新发展之路,已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角逐的新领域、新赛道。例
如,美国的洛杉矶和日本的东京、大阪已成为较典型的“低空经济”发展城市。
⑤在我国,“低空经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教育机构贷款保证合同范本:支持教育事业发展2篇
- 2024年度企业员工培训与职业发展规划实施合同3篇
- 给领导发邮件格式范文6篇
- 风电场施工中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试卷
- 网络同步与延迟优化-洞察分析
- 牙形石多样性演化-洞察分析
- 2023-2024年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题(综合卷)
- 2023年-2024年公司项目部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带答案(典型题)
- 2023年-2024年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及答案【名校卷】
- 项目实施方案及施工计划
- 限期交货保证书模板
- 安防设备更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超长期国债
- 2024过敏性休克抢救指南(2024)课件干货分享
- 2024年纪委监委招聘笔试必背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发动机曲轴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的设计7800字(论文)】
- 中药破壁饮片文稿专家讲座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乡土中国》重要概念解释一览表
- JG197-2006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安全注射》
- 变、配电室门禁管理制度
- 11304+《管理案例分析》纸考2023.1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