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浙教版选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43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1972年尼克松访苏后,美苏关系以“缓和”为主调,双方在经济和限制核武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后一再强调,面对苏联“实现统治世界”的战略目标,“西方文明”进入了“最危险的十年”,美国是抵御苏联扩张“唯一能够担任领导的国家”。这反映出A.经济形势影响国家对外政策B.美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C.政党斗争冲击两极对峙格局D.美国试图重新领导世界2、“尽管轰炸远远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水平,并有50多万美军投入了战斗,但要想获得胜利却很渺茫。而与此同时战争拖得越久,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也就变得越强烈。”这场战争A.是二战后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发动的B.发动的同时,美苏在加勒比海地区正剑拔弩张C.最终迫使美国调整了外交政策和美苏争霸策略D.宣告了长达数百年的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3、下图照片摄于1945年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
A.宣布决不与法西斯国家单独媾和B.决定苏联参加对战后欧洲的安排C.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D.确定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4、下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5、在一战的诸多各色战役中,下列哪一战役和另外三个战役的发动方不同的是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6、确立联合国“五大国一致”原则的会议是A.联合国大会B.雅尔塔会议C.开罗会议D.波茨坦会议7、1970年的一个秋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被纳粹杀害的波兰人民纪念碑前神色凝重地下跪致意。这一举动的内涵表明德国A.曾经占领波兰B.深刻反省历史C.实行非军事化D.奉行和平外交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共6题,共12分)8、(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迅速上升。同年,苏联解体,原先由苏联支持的一批中东国家也纷纷转向。这进一步放大了美国的“海湾出争”红利。这些红利绝不仅仅体现在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还体现于金融;经济等诸多方面。
恰恰在此时;中东地区的极端思想和极端势力开始大幅抬头。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冷战”结束导致美苏不再有竞争压力。双方都减少了对当地的投入。这使得一批原本依靠大国支撑的政权纷纷垮台。造成基层治理普遍失序。甚至出现失败国家——如“黑鹰坠落”事件后的索马里。在“冷战”结束;多个国家政权垮台的背景下,中东原本在高度内部及外部压力下维持的“生态平衡”逐渐弱化并最终解体。
——据邓媛《海湾战争后遗症》整理(1)根据材料;概括海湾战争后中东局势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东地区局势发生变化的原因。9、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反法西斯战争结来70年来;中美关系大致经历四次转型,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时代变迁轨迹与两国自身发展进程。第一次是从二战结束到朝鲜战争,中美关系经历了从盟友到敌人的转变,双方关系陷入全面对抗;第二次是从尼克松访华到中美建交,中美关系从敌人转向准盟友;第三次是从东欧剧交;苏联解体到美对华政策将人权与最惠国待遇脱的,中美关系从准盟友转向非敌非友,合作与竞争并存;第四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和北京奥运会后,中美关系步入迄今最全面深刻、又最复杂微炒的转型期,中美高层冷静、坚定、沉着地增信释疑,推进合作,管控分歧,在努力实现中美关系向更高层次转型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
——摘编自王在邦《中美关系划时代转型的观察与思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美关系转型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转型的历史影响。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越南的独立问题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但因为印度支那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而且北方控制在与苏共有直接联系的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劳动党手中,因此美国拒绝签字并在日内瓦会议后迅速介入南方,并出兵帮助南越,使越南的国内冲突此由发展为美国参加的战争。美国把越南民族解放斗争片面视为共产主义势力的扩张而企图加以扼杀,忽视了越南民族主义所蕴涵的巨大能量与坚韧斗志,原以为胜利唾手可得,结果却是久战不决战争期间美国耗用的军费超过1670亿美元,巨额的战争开支加剧了美国的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逆差,使整个经济长期陷于滞胀状态。60年代末,美国国内反战运动持续高涨,苏联在国际上咄咄逼人,1969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后,决定从越南逐步撤出。1975年,南越政府军队被北越人民军和南越解放军消灭,越南获得最终的统一。
——摘编自郭辉《战争回声》(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美国撤出越南的因素。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在印度支那共产党的领导下,越南爆发了“八月革命”,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胜利。1945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10月老挝宣布独立,印度支那出现了独立斗争的新局面。但是,法国不甘心放弃它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地位,在美;英的支持下重返印支。1946年12月,法国向越南民主共和国发动全面的殖民战争。越南人民在胡志明为首的印支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来持续九年的抗法战争。1950年初,胡忠明秘密访问中国,请求援助,毛泽东决定向越提供全面援助,委派陈赓代表中共中央到越南帮助工作,还派出了军事顾问团和政治顾问团前往越南,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在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下,1950年9月,越南人民军发动“边界战役”,解放了中越边境的广大地区。1951年3月,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举行联盟会议,近一步巩固了印支三国人民的抗法统一战线,促进了抗法战争的胜利发展。在此形势下,1954年3月,在中国顾问团的直接帮助和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越南人民军发动了著名的奠边府战役,给法军以毁灭性的打击。在印支三国人民的沉重打击下,法国陷入了困境,其1/4的兵力被困于印支战场,巨额的军费严重影响了经济的重建,国内反战运动规模巨大,最终于1954年签订《日内瓦协议》,标志着越南抗法战争胜利结束。
——改编自纪胜利,郝连云《战后国际关系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越南抗法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越南抗法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与影响。12、【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73年7月,46个非洲和太平洋国家提出集团对集团的谈判原则,派出统一代表与欧洲共同体进行谈判,经过18个月的谈判,欧洲共同体被迫不断作出让步。1975年2月,欧洲经济共同体与非洲、加勒比海沿岸和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多哥首都洛美签订贸易与经济协定。主要内容为:非、加、太46个国家的工业产品和绝大部分农产品可以免税和不限量进入欧洲共同体市场,而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向46国出口时不要求互惠,只享受最惠国待遇。制定“稳定出口收入制度”,当46国34种初级产品因出口价格下跌而遭受损失时,由欧洲共同体给予补偿。欧洲共同体5年内向46国提供35亿欧洲计算单位(合46.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多哥总统称,协定的签字是“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系史上空前的事件”,欧洲共同体执委会主席认为该协定是“20世纪下半叶国际经济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强调欧洲共同体愿意同发展中国家建立以经济相互依存为基础的长期关系。1973年7月,46个非洲和太平洋国家提出集团对集团的谈判原则,派出统一代表与欧洲共同体进行谈判,经过18个月的谈判,欧洲共同体被迫不断作出让步。1975年2月,欧洲经济共同体与非洲、加勒比海沿岸和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多哥首都洛美签订贸易与经济协定。主要内容为:非、加、太46个国家的工业产品和绝大部分农产品可以免税和不限量进入欧洲共同体市场,而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向46国出口时不要求互惠,只享受最惠国待遇。制定“稳定出口收入制度”,当46国34种初级产品因出口价格下跌而遭受损失时,由欧洲共同体给予补偿。欧洲共同体5年内向46国提供35亿欧洲计算单位(合46.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多哥总统称,协定的签字是“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系史上空前的事件”,欧洲共同体执委会主席认为该协定是“20世纪下半叶国际经济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强调欧洲共同体愿意同发展中国家建立以经济相互依存为基础的长期关系。——摘编自李植梅、高明振《当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美协定签订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洛美协定的历史影响。1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9年9月1日;在欧洲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年6月4日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弃甲丢盔大溃败之后,英伦三岛岌岌可危,对于英国的战略方针而言在远东地区首要之务就是保卫输出最多资源的殖民地印度,并将其余殖民地视为保卫印度的战略纵深。英国希望借助中国长期抗战的经验和力量,支援它在远东殖民地特别是缅甸;印度、马来西亚方面的军事战局,挽救远东大后方的危机。美国需要中国的抗日战争消耗日本陆军主力,牵制日军,避免日本陆军主力涌入东南亚和太平洋。日军一旦占领缅甸,控制滇缅路,援华物资就难以运往中国,而中国抗战就难以维持,这对美国的全球战略极为不利的。所以,美国积极赞成中国派兵入缅作战。
——摘编自人民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远征军出境作战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远征军出境作战的意义和影响。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4、阅读如下图示。
史料展示了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两种发展状况,结合所学,任选一种发展状况进行论证。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条约或会议。
。时间。
会议或条约。
简介。
1648年。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结束了欧洲三十年战争;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1919年。
《凡尔赛和约》
共15部分;包括440个条款和一项议定书,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条约围绕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协调了列强在欧洲;近东和非洲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1945年4月。
《联合国宪章》
共分19章111条。宪章规定;联合国及其成员国应遵循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以及联合国不得干涉各国内政等原则。
1968年7月。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截至2002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共有187个。
2019年5月。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文明发展;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并发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材料列举了人类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会议和条约,其中蕴含着全球治理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20分)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展,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1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我想;如果您真的关心世界人民的幸福的话,那么您就会正确地理解我的意思:人人都需要和平,无论是还没有丧失理智的资本家,还是不仅能够珍惜自己个人的生命而且更能珍惜人民生命的共产党人,都是如此,我们共产党人从问世之日起,一般来说是反对国家间的任何战争和捍卫和平事业的,我们始终把战争视为灾难,而不是把它当成儿戏,当成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更不是把它当做目的本身。我们的目的是明确的,而达到目的的手段就是劳动。战争是我们的敌人,对各国人民来说是灾难。
如果您真的关心和平和本国人民的幸福;那么这也只能算是您作为总统应尽的义务,而我作为部长会议生席也应对自己的人民表示关怀。此外,维护全球和平应是我们其同美心的事业,如果在现代条件下爆发战争,那么这就不仅仅是美苏之间的战争,因为美;苏之间其实并不互相谋求什么,但战争将是全球性的,残酷的、毁灭性的。
——1962年10月26日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摘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对现代条件下的战争所持的态度及其积极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对苏联的关系由缓和走向对抗,结合材料时间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因经济危机、越南战争等因素影响,其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而20世纪80年代美国逐渐摆脱危机,经济实力上升,由此可见经济形势影响国家对外政策,与政党斗争无关,选项A正确,选项C排除;材料中美国始终维护本国利益,未体现出其大国责任,选项B排除;当时正处于两极格局背景下,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2、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材料内容反映的是越南战争,越南战争对美国的霸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最终迫使美国调整了外交政策和美苏争霸的策略,故选C;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发动的是朝鲜战争,排除A;美苏在加勒比海地区正剑拔弩张指的是古巴导弹危机,是在越南战争之前,排除B;越南战争并没有宣告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排除D。3、B【分析】【详解】
该题考查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雅尔塔会议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图片上是被称为二战“三巨头”的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应该是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A项是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内容,C项是1945年《波茨坦公告》的内容。D项最有迷惑性,雅尔塔会议规定苏、美、英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对德国分区占领的设想在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就提出来了。4、B【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973年,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白宫阳台上亲切交谈”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在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的确也存在着一些美苏关系趋于缓和重大的历史事件。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关系趋于缓和5、C【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史实的记忆与理解的准确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很多大型的战役,其中索姆河战役是英法联军主动发动的,其它三项均为同盟国发动,故C项正确。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索姆河战役6、B【分析】【详解】
二战后期雅尔塔会议上决定成立联合国,实行“五大国一致”原则,B正确;其他会议不符合事实,排除。7、B【分析】【详解】
反映德国对维护国际关系的和谐稳定所作的努力。对二战历史的正视、反思,有利于欧洲和谐统一。A、D项是表面现象,C项与题干无关。故选B项二、材料分析题(共6题,共12分)8、略
【分析】本题考查海湾战争后中东局势的变化和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海湾战争后中东局势的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迅速上升”“原先由苏联支持的一批中东国家也纷纷转向”“中东地区的极端思想和极端势力开始大幅抬头”“中东原本在高度内部及外部压力下维持的‘生态平衡’逐渐弱化并最终解体”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中东地区局势发生变化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这使得一批原本依靠大国支撑的政权纷纷垮台。造成基层治理普遍失序”“中东原本在高度内部及外部压力下维持的‘生态平衡’逐渐弱化并最终解体”“‘冷战’结束导致美苏不再有竞争压力,双方都减少了对当地的投入”等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点睛:本大题基本上属于概括类材料解析题。此类试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特别是一些关键词,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解析】(1)变化:美国主导了中东地区的局势;一批中东国家政权纷纷垮台,局势混乱;中东地区极端势力大幅度抬头;原有的政治生态平衡崩溃。
(2)原因:海湾战争导致大国在中东地区力量对比失衡;“冷战”结束后外部和内部压力的减弱;“冷战”结束后中东地区原有矛盾的暴露;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利益角逐的加剧。9、略
【分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转型的共同特点和历史影响;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中美关系转型的共同特点;根据材料中的“中美关系大致经历四次转型,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时代变迁轨迹与两国自身发展进程”“中美高层冷静;坚定、沉着地增信释疑,推进合作,管控分歧,在努力实现中美关系向更高层次转型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等信息,可以分析概括得出取决于中美力量对比的变化、深受外部环境的推动和制约、经历长期复杂的调适过程、高层的战略谋划与胆识是决定性的推动因素等特点。
(2)中美关系转型的历史影响;可以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对中美双方;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推动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等方面来回答。
点睛:本大题的两小题在解答时均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基本上属于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型材料解析题。此类试题在解答时往往材料主题只是一根引线,需要回答的内容从材料中难以归纳得出,主要是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这一类试题必须明确材料的指向,弄清材料主题指向教材的哪一部分内容,再看题目所问,然后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解析】(1)特点:转型方向和进程取决于中美力量对比的变化;转型进程和方向深受外部环境的推动和制约;转型进程经历长期复杂的调适过程;高层的战略谋划与胆识是决定性的推动因素。
(2)影响:有利于中美双边关系的发展;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繁荣稳定;有利于国际关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中“印度支那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美国把越南民族解放斗争片面视为共产主义势力的扩张而企图加以扼杀”得出是为了遏制社会主义;结合所学可知是美国为制约前苏联和中国;最终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2)依据材料“美国把越南民族解放斗争片面视为忽视了越南民族主义所蕴涵的巨大能量与坚韧斗志”表明美国对越南的分析有一定偏差;“战争期间美国耗用的军费超过1670亿美元,巨额的战争开支加剧了美国的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逆差,使整个经济长期陷于滞胀状态。”表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的“滞胀”加速了撤军的步伐;“1969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后,决定从越南逐步撤出”,说明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和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促进了美国对越战争政策的变化;而最关键的是越南人民面对侵略永不屈服的顽强抵抗以及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非正义性。【解析】(1)目的: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在亚洲推行冷战;维护资本主义阵营,称霸世界;制衡中国和前苏联。
(2)因素:美国在越南问题的政治分析上缺乏远见(越南民众的坚韧斗志);七十年代美国出现经济的“滞胀”;国内反战运动持续高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欧洲、日本崛起及其竞争;美国干涉越南具有非正义性。11、略
【分析】【详解】
(1)根据“1945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10月老挝宣布独立,印度支那出现了独立斗争的新局面。但是,法国不甘心放弃它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地位,在美;英的支持下重返印支”得出法国试图维持对越南的殖民统治;越南独立;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二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高涨。
(2)原因:根据“越南人民在胡志明为首的印支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来持续九年的抗法战争”得出越南人民坚持不懈的斗争;根据“毛泽东决定向越提供全面援助,委派陈赓代表中共中央到越南帮助工作,还派出了军事顾问团和政治顾问团前往越南,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得出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根据“法国陷入了困境,其1/4的兵力被困于印支战场,巨额的军费严重影响了经济的重建,国内反战运动规模巨大”得出法国国内反战运动的推动。影响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加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推动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解析】(1)法国试图维持对越南的殖民统治;越南独立;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高涨。
(2)原因:越南人民坚持不懈的斗争;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法国国内反战运动的推动。
影响:加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打击殖民主义势力);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推动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发展。12、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1973年7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第三世界的兴起;经济危机、冷战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2)根据材料“非、加、太46个国家的工业产品和绝大部分农产品可以免税和不限量进入欧洲共同体市场,而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向46国出口时不要求互惠”“制定‘稳定出口收入制度’由欧洲共同体给予补偿经济援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分析出答案。【解析】(1)第三世界的崛起;欧洲爆发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苏美对亚;非、拉美地区的扩张和对欧洲霸权的争夺日益加剧;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2)单方面的贸易优惠,有利于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地位;稳定出口收入的补贴措施和经济援助,有利于改变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单一结构;是两欧国家顺应国际政治经济变化,逐步向第三世界靠拢,加强彼此关系的举措,有利于提高其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但洛美协定没有从根本上铲除欧洲经济共同体同非洲、加勒比海沿岸和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等关系。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英国希望借助中国长期抗战的经验和力量;支援它在远东殖民地特别是缅甸;印度、马来西亚方面的军事战局,挽救远东大后方的危机。”、“美国需要中国的抗日战争消耗日本陆军主力,牵制日军,避免日本陆军主力涌入东南亚和太平洋。”、“日军一旦占领缅甸,控制滇缅路,援华物资就难以运往中国,而中国抗战就难以维持”从英国政府的请求、中方获取抗战物资和美国希望借助中国牵制日军兵力的需要等方面等概括中国远征军出境作战的必要性。
(2)意义:依据上述问题的作答结合所学知识从支援国内抗战;配合盟军作战和打击日本侵略者等角度作答中国远征军出境作战的意义。
影响:结合相关所学可知,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加速了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解析】(1)必要性:保障滇缅公路通畅;保障援华物质顺利抵达中国:协助英军保卫印度;缅甸;消耗日本陆军主力牵制日军,避免日本陆军主力涌入东南亚和太平洋支援二战其他战场。
(2)意义;打通了西南国际交通线,支援了国内抗战:沉重打击了侵缅日军,为盟军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力支援和配合了盟军的对日作战及东南亚人民的抗日斗争。
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中“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三次浪潮和挫折”体现出经济全球化的两种发展状况分别是经济全球化的三次高潮和经济全球化的三次挫折。首先,提出观点是经济全球化的三次高潮。然后论证,根据材料中“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6世纪”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是推动第一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主要因素。根据材料中“第二波浪潮发生在1815—1913年期间”,而这一时间段刚好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因而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成为全球化发展的强大动力,经济全球化出现第二次高潮。材料中提到“第三波浪潮出现在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初期”,而这一时间段则正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因而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波全球化浪潮。最后得出结论: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冷战”对峙等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之出现波动。【解析】观点: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挫折。
论证:17—18世纪;殖民战争频繁,从三次英荷战争到英法战争,国际贸易受挫,全球化一度陷入停顿。1914—1945年,爆发两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陷入低潮。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对峙,全球化受阻。
结论:近代以来,世界战争、经济危机和冷战对峙使全球化不断受挫。15、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主旨可以得出论点构建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政治秩序是有效治理地区性、全球性问题的关键。论证过程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正反两面进行。论证: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构建了相对平等、合理的国际政治体系,结束了欧洲三十年战争;1919年《凡尔赛和约》实质上帝国主义重新瓜分德国的殖民地,更改了国际关系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咖啡行业业务员招聘合同
- 城市排水施工合同
- 影视制作公司水电管理暂行办法
- 烟草行业销售:天价烟管理办法
- 思政教师招聘合同模板
- 铝合金门窗简易工程施工合同
- 摄影棚租赁合同模板
- 2025版国有企业股权转让与项目合作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安全技术咨询与解决方案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生物质生物质颗粒燃料购销及售后服务保障合同3篇
-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
-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全脑速读记忆讲座》课件
- 意大利葡萄酒产区课程设计
- 天津市和平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 小儿预防接种过敏性休克
- 组装简易太阳能小车
- 模切机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 年产30万吨高钛渣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环评报告公示
- 07221美术设计与创意
- 基于海洋文化背景下校本化特色课程开发深化实践研究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