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625_第1页
2024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625_第2页
2024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625_第3页
2024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625_第4页
2024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62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下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B.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特点C.③代表溶酶体,③处理病毒的过程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D.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后可迅速转化为效应T细胞,清除甲型流感病毒2、烧伤后的伤口容易化脓的主要原因是绿脓杆菌的感染,头孢菌素是临床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抗生素。用药前一般会对病人做过敏实验和细菌耐药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淋巴细胞接受绿脓杆菌刺激后形成的浆细胞会使绿脓杆菌裂解死亡B.吞噬细胞接受绿脓杆菌刺激后会将相关信息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C.用药前做耐药实验的原因是抗生素滥用诱导细菌发生耐药突变D.对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后机体不再发生免疫反应3、关于脊椎动物和人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转化为血糖B.激素既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对所有细胞起着调节作用C.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D.摘除小白鼠的垂体后,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将减少4、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A.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B.抗体、溶菌酶、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都是免疫活性物质C.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能被清除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D.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5、图1为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图2为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L1,与活化的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逃避T细胞的攻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并使之裂解死亡,体现免疫系统的自稳和监视功能B.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裂解死亡,该过程是细胞凋亡C.细胞毒性T细胞受肿瘤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D.向肿瘤患者体内注入抗PD-L1抗体,有助于解除肿瘤细胞对T细胞活化抑制6、甲基苯丙胺(冰毒)可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的结合,改变多巴胺转运载体空间结构从而使其改变原有功能、具有运输多巴胺至突触间隙的能力。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可引起①与突触前膜融合B.多巴胺受体位于突触后膜,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冰毒与多巴胺受体结合,代替多巴胺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D.冰毒引起多巴胺的回收受阻,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7、突触前神经递质释放的稳态调节是稳定神经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其中突触前稳态抑制(PHD)可以适应性地降低突触神经递质释放的强度。研究显示,GluR是一种介导PHD的谷氨酸受体,同时也是氯离子通道。它原本定位于突触小泡膜上,随谷氨酸释放而转移到突触前膜上,介导PHD。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后膜的谷氨酸受体同GluR一样也既是受体又是通道B.PHD是一种通过负反馈机制调节突触前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C.GluR通过重新吸收突触间隙的谷氨酸进而介导PHDD.GluR介导PHD仅在突触前膜发生动作电位时发生8、神经细胞甲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乙产生兴奋,甲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甲、乙细胞间的兴奋传递(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多巴胺的释放属于主动运输B.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的作用时间延长C.多巴胺与②结合后被②转运至细胞乙中,使乙细胞兴奋D.多巴胺处在细胞甲与细胞乙之间,所以兴奋在细胞间是双向传递的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芸苔素内酯(BR)被学术界公认为是第6类植物激素。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其作用;用不同浓度的BR溶液处理芹菜幼苗,一段时间后,测量不同浓度下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得到如图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BR在植物体内最可能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B.实验结果显示,BR对芹菜的生长具有两重性C.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BR浓度在0.2~0.4mg/L之间D.通过该实验可推断BR通过促进细胞的伸长来促进植物生长10、根据图示坐标曲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若图表示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则AB段可能与大量饮水或食物过淡等有关B.若图表示人体温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则BC段可能与骨骼肌战栗等有关C.若图表示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変化,则AB段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D.若图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CD段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应上升11、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下图A→D表示2型糖尿病进展过程中人体胰岛素分泌量与胰岛素敏感性关系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细胞内信号通路异常均可引起IRB.A→B时,人体胰岛B细胞代偿性分泌增加且IR增强C.B→D时,人体胰岛A细胞功能减退、空腹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值D.D点时低胰岛素分泌和高IR,表明该个体患有2型糖尿病12、对正常生长且生理状况一致的①、②、③三组杜鹃兰假鳞茎分别进行如下处理:①组:对照组不做处理;②组:去除顶芽;③组:顶芽涂抹能影响生长素运输的三碘苯甲酸。实验处理第5天后②、③组侧芽开始萌发并在第9天后快速生长,在实验的第0、6、10天分别检测各组侧芽处的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TK)的含量,结果如图甲和乙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涂抹三碘苯甲酸和去除顶芽均可抑制生长素运输,促进侧芽萌发B.持续降低的内源生长素含量有利于杜鹃兰侧芽的萌发与生长C.推断三碘苯甲酸同时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素从顶芽往侧芽运输的作用D.IAA与CTK的比例可调控侧芽的萌发与生长,增大该比例有利于侧芽生长13、下图是光照时间对某长日照植物开花的影响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红光和远红光刺激会引起光敏色素空间结构的改变B.夜晚连续光照数小时会使该植物推迟开花C.暗期的红光处理可以促进该植物开花,但可被远红光逆转D.光期暗间断处理不影响开花,表明该植物开花主要由暗期长短决定14、如下图是人的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乙代表脊髓中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下列有关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婴儿的a兴奋,就会引起e兴奋;正常成年人的a兴奋,e不一定兴奋B.如果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就会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C.若正常成年人的b受损,其排尿反射将不会存在D.若正常成年人的m和n受到损伤,其排尿反射仍会存在15、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处于夜晚休息状态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均弱B.中枢神经系统能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发出指令C.自主神经不受意志支配,故不受脑的控制D.交感神经兴奋机体各器官活动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则减弱16、据新冠病毒致病机制及人体免疫反应特征研制新冠疫苗,广泛接种疫苗可以快速建立免疫屏障,阻击病毒扩散。下图示意人体2次接种抗原后血浆中特异性抗体浓度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灭活的新冠病毒疫苗保留了病毒的抗原性B.IgM与IgG都是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C.两次接种疫苗时间间隔越短,产生的抗体浓度越高D.第二次接种抗原后,浆细胞识别抗原并快速产生大量抗体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7、反馈调节普遍存在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和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中。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______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18、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如______等)、免疫细胞(如_______、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_______、_______等)组成。19、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_______运送到_______,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20、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_____,进而使T淋巴细胞活化,同时使B淋巴细胞致敏,随后由效应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和_____,产生的抗体将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21、援藏的技术人员到青藏高原后常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_____22、________是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但这些反射活动只有在高级中枢的调控下,才会很好地适应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脑干中也有许多重要的调节内脏活动的基本中枢,如调节_________的中枢,调节_________的中枢等;_________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它也使内脏活动和其他生理活动相联系,以调节体温、水平衡、摄食等主要生理过程。23、发现过程:(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2)实验探究:①达尔文实验_______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某种刺激,此种刺激对下部的伸长区产生影响,造成_______侧比_______侧生长快;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②詹森实验: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_______传递给下部。

③拜尔实验: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_______造成的。

④温特实验: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命名为_______。

⑤其他实验:科学家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

(3)得出结论: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_______照射后,胚芽鞘的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______向光侧,而引起两侧的生长素含量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6分)24、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2题,共14分)25、据统计,在糖尿病患者中,1型糖尿病约占5%,2型糖尿病占90%以上,妊娠糖尿病约占5%。受营养过剩、久坐缺乏运动及代谢异常等因素影响,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及年轻化趋势。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但存在肝损伤等副作用。我国某大学研究团队以大鼠为实验对象,研究铁皮石斛多糖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组别检测指标空腹血糖/(mmol·L-1)空腹血糖/(mmol·L-1)胰岛素/(μU·mL-1)干预0天干预30天干预15天干预30天干预30天A正常组(正常大鼠)5.205.505.135.13B模型组(2型糖尿病大鼠)21.4023.5012.3112.31C治疗组二甲双胍组(150mg/kg)18.6015.1012.105.8D铁皮石斛多糖低剂量组(100mg/kg)18.9016.7014.307.267.26E铁皮石斛多糖高剂量组(200mg/kg)18.9015.5012.406.026.02

回答下列问题:

(1)治疗组须用_____________(选填“正常”或“模型”)大鼠分别灌服相应药物。

(2)在血糖调节中,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主要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已知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导致血糖过高。从检测指标看,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据此推测2型糖尿病患病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3)根据表中数据,绘制干预30天时各组别大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含量的柱状图_____________。并结合下面干预30天后镜检各组别大鼠肝组织细胞的图像,总结高剂量铁皮石斛多糖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的突出优势: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降低血糖的综合治疗效果,可在本实验的基础上增设F组。给该组大鼠灌服________,干预相同时间,观察并检测相关指标。26、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1的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为探究3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______________种培养基。

(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

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28分)27、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上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四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如下图)。其中第2号和第4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请据图回答:

(1)选择_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茎的生长与光的关系。

(2)选择_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茎和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

(3)装置④中的蚕豆幼苗的茎尖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_____。如将④的幼苗放在匀速旋转器上,茎尖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单侧光照射下;下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其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

①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②实验过程:给予右侧单侧光照射,在下列图中绘出插入云母片的位置_______。

28、科研人员对哺乳动物如何调控苦味和甜味觉感知进行了研究。

(1)给小鼠吸食不同口味的液体;并记录小鼠的舔舐次数,如图1。

①单独喂食甜味剂或苦味剂时,特定的味觉分子会刺激味蕾产生_____,传递到_____的特定中枢形成味觉,进而通过脑干r区特定神经元调控舔舐行为。

②与Ⅰ,Ⅲ组相比较,Ⅱ组小鼠的舔舐次数_____;推测苦味对于甜味可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为进一步探究苦味对于甜味的抑制效应及其调控机制,科学家对小鼠进行饲喂和刺激特定脑区(如图2)。检测位于脑干r区的S神经元和C神经元的膜电位变化;处理及结果见表。

组别饲喂小鼠刺激特定脑区神经元兴奋程度苦味中枢X区S神经元C神经元S神经元C神经元1饲喂甜味剂不刺激不刺激-+2刺激不刺激+--3不刺激刺激4饲喂苦味剂不刺激不刺激+-5刺激不刺激++--6不刺激刺激+--

注:+表示兴奋;++表示兴奋增强,-表示不兴奋。

①比较1组和4组的实验结果,说明脑干r区的S和C神经元分别对_____作出响应。

②分析1、2、3组,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③科研人员注射抑制剂抑制苦味中枢至X区的神经传递,重复(1)中实验,结果为Ⅱ组接近Ⅰ组结果,显著高于Ⅲ组,说明_____。

(3)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建立苦味中枢对脑干r区的反馈调节机制。请使用箭头“→”连接具有调节关系的区域或神经元;并在箭头上标记“+”(表示促进)或“-”(表示抑制),完善答题纸上的机制图。

_____

(4)甜味通常表明该物质可以食用、具有高能量,而苦味则代表该物质可能有毒。从进化与适应的角度分析,动物形成苦味对甜味存在抑制的调节机制、其意义是:_____。29、科学家在研究脱落酸的生理作用时;做了如下实验:取棉花幼苗植株,剪去叶片留下叶柄(如图所示),并在切口A;B处分别滴加不同的溶液,然后将所有处理的材料插在培养皿的湿砂中,24h后,定期用镊子轻碰叶柄,观察叶柄是否脱落,并记录叶柄脱落的时间。

请回答:

(1)脱落酸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种植物激素,在将要___________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2)实验中需剪去幼苗叶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实验中在A处滴加一定浓度、适量的___________溶液,B处滴加___________。

(4)实验进行4d后,观察发现,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叶柄脱落。但改用乙烯利(具有与乙烯相同的生理效应)重复本实验时,发现不需施加外力,叶柄可自然脱落。这说明在促进植物器官(叶片)脱落方面,乙烯的作用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脱落酸的作用。

(5)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即保绿)的作用,而乙烯则能加速叶片的衰老。若要设计实验证明这一结论,则至少需要设置___________组实验。30、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填标号)。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___________物质。

(4)内环境酶促反应的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5)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图中[]____________部分的液体会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__________。

(6)若图示是肝脏组织细胞的内环境,那么肝炎病人化验时,需取图中的[]液体进行化验,会发现转氨酶的含量偏高,这是因为肝炎病人肝细胞膜的通透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内环境中的pH变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吞噬细胞吞噬H1N1的;呈递给T淋巴细胞,则吞噬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免疫;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受体(或糖蛋白)。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

【详解】

A;吞噬细胞可以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可参与特异性免疫;图中显示的是吞噬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A错误;

B;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错误;

C;溶酶体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没有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C正确;

D;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后可迅速转化为效应T细胞;裂解被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靶细胞,不能直接清除甲型流感病毒,D错误。

故选C。2、B【分析】【分析】

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过程为:(1)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1)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详解】

A;效应T细胞才会使绿脓杆菌裂解死亡;A错误;

B;吞噬细胞接受绿脓杆菌刺激后会将相关信息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如T细胞,B正确;

C;抗生素不会诱导细菌发生耐药突变;抗生素只是起选择作用,用药前做耐药实验的原因是抗生素选择了耐药突变的细菌,C错误;

D;对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来说;头孢菌素是过敏原,当过敏患者使用头孢菌素后机体会发生免疫反应(过敏反应),D错误。

故选B。

【点睛】3、C【分析】【分析】

1;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具有调节人和动物生命活动作用的化学物质;其种类多、量极微,既不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2;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详解】

A;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肌糖原不能再转化为血糖,A错误;

B;大多数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B错误;

C;激素一经起作用后将被灭活;故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C正确;

D;小白鼠的垂体摘除后;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导致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调节减弱,因此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D错误。

故选C。4、A【分析】【分析】

免疫系统是免疫调节的基础;由免疫器官(如骨髓;脾、胸腺、扁桃体)、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组成。

【详解】

A、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等,A错误;

B、抗体、溶菌酶、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都是免疫活性物质,B正确;

C、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三大基本功能,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C正确;

D、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D正确。

故选A。5、A【分析】【分析】

由图1可知:TCR是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可以识别肿瘤抗原。TCR识别吞噬细胞处理呈递的肿瘤抗原后,可以增殖分化出细胞毒性T细胞和效应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引起肿瘤细胞的裂解死亡;由图2可知: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特异性结合,抑制T细胞增殖分化,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详解】

A;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并使之裂解死亡;体现免疫系统的免疫清除功能,A错误;

B;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裂解死亡;该过程是细胞凋亡,该过程是基因控制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于机体是有利的,B正确;

C;据图可知;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TCR识别吞噬细胞处理呈递的肿瘤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C正确;

D;由图2可知: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特异性结合;抑制T细胞增殖分化,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因此向肿瘤患者体内注入抗PD-L1抗体,有助于解除T细胞活化抑制,D正确。

故选A。6、C【分析】【分析】

据图可知;多巴胺合成后,贮存在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依赖于突触小泡的膜和突触前膜融合,体现膜的流动性。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兴奋。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可被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载体回收,甲基苯丙胺(冰毒)可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的回收。

【详解】

A;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可引起①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多巴胺,A正确;

B;由图可知;多巴胺受体位于突触后膜,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

C;冰毒与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抑制多巴胺回收,C错误;

D;冰毒与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抑制多巴胺回收,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D正确。

故选C。7、C【分析】【分析】

据图可知;突触的结构分三个部分,分别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当电信号传递到突触前膜的时候,突触前膜产生神经递质,以囊泡的形式运输到突触间隙,然后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信号又会转化成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递。

【详解】

A;由题干信息可知;突触后膜的谷氨酸受体同GluR一样也既是受体又是通道,A正确;

B;PHD是一种通过负反馈机制调节突触前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B正确;

C;GluR是谷氨酸受体;接受谷氨酸信号后,氯离子内流,导致突触前膜兴奋性降低,减少谷氨酸释放,并非吸收谷氨酸,C错误;

D;GluR原本定位于突触小泡膜上;在突触前膜发生动作电位进而释放谷氨酸时,随其释放而转移到突触前膜上,介导PHD,D正确。

故选C。8、B【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图中①表示突触小泡,其内的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胞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甲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甲,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使多巴胺的作用时间延长;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突触后膜膜电位发生改变,产生神经冲动;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是单方向的。

【详解】

A;多巴胺属于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胞吐,A错误;

B;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使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不能及时被细胞甲吸收,从而让多巴胺的作用时间延长,B正确;

C;①释放的多巴胺与②结合会导致细胞乙的膜通透性发生改变;使膜内内电位发生翻转,不会被②转运至细胞乙中,C错误;

D;多巴胺由突触小泡释放;只有突触小体内才有突触小泡,故多巴胺只能由细胞甲释放,作用于细胞乙使兴奋单向传递,D错误。

故选B。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B:D【分析】【分析】

分析柱形图:芸苔素内酯浓度在0~0.5mg/L范围内;随着油菜素内酯浓度的升高,植株幼苗的平均株高,先升高后降低。

【详解】

A;由柱形图可知;芸苔素内酯(BR)促进幼苗的生长,推测其最可能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A正确;

B;与0mg/L相比;在0.1~0.5mg/L浓度范围内,芸苔素内酯(BR)都促进幼苗的生长,没有体现两重性,B错误;

C;由表中数据可知;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BR浓度在0.2~0.4mg•L-1之间,C正确;

D;该实验不能推断BR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机理(促进细胞的伸长或促进细胞分裂);D错误。

故选BD。10、C:D【分析】【分析】

1;寒冷环境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增加产热量;另外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

2;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AB段由于消化吸收;使血糖浓度增加;BC段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下降;CD段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血糖升高。

【详解】

A;若图表示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则AB段表示渗透压升高,可能与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等有关,A错误;

B;若图表示人体温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则BC段表示体温下降,可能是散热增加,而骨骼肌战栗会使产热增加,使体温升高,B错误;

C;若图表示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AB段表示血流量增加,当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时,机体产热增加,为了维持体温的稳定,机体可通过神经调节使血流量增加,以增加散热,C正确;

D;若该曲线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CD段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使血糖升高,D正确。

故选CD。11、A:B:C【分析】【分析】

胰岛素抵抗导致的2型糖尿病是指胰岛素分泌正常;但胰岛素的受体敏感性降低,使得胰岛素不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胰岛素的作用机理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何莉用葡萄糖,使血糖水平降低。

【详解】

A;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细胞内信号通路异常均可引起IR;使得胰岛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A正确;

B;A→B时;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代偿性增加分泌胰岛素,使得胰岛素抵抗增强,B正确;

C;B→D时;胰岛素敏感性继续降低,胰岛素分泌也减少了,此时血糖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值,胰岛A细胞无需再分泌导致人体胰岛A细胞功能减退,C正确;

D;D点时;胰岛素分泌少,而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含量高,D错误。

故选ABC。12、A:B:C【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甲图中第0;6、10天对照组生长素的含量逐渐增加;而②、③两组先降低后升高;乙图第①组的0、6、10天CTK含量基本不变,而②、③两组都上升,第10天较第6天的含量有所下降。

【详解】

A;分析图甲、乙可知;三碘苯甲酸可抑制生长素的运输,从而降低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增加细胞分裂素的含量,促进侧芽萌发,而去除顶芽是利用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错误;

B;实验处理第5天后②、③组侧芽开始萌发并在第9天后快速生长;第10天侧芽生长素的含量升高,说明持续降低的内源生长素含量并不利于杜鹃兰侧芽的生长,B错误;

C;乙图对照组第0、6、10天CTK的含量基本不变;题中无法推断三碘苯甲酸同时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素从顶芽往侧芽运输的作用,C错误;

D;实验处理第5天后②、③组侧芽开始萌发并在第9天后快速生长;从图中可知,IAA含量下降,CTK含量上升,说明IAA与CTK的比例可调控侧芽的萌发与生长,增大该比例有利于侧芽生长,D正确。

故选ABC。13、A:C:D【分析】【分析】

分析图形:图中长日照植物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开花;而短日照植物随着光照的缩短而开花。红光能抑制短日照植物开花;促进长日照植物开花,而远红光能够促进短日照植物开花、抑制长日照植物开花。

【详解】

A;红光和远红光刺激会引起光敏色素空间结构的改变;导致其活性也发生改变,A正确;

B;夜晚连续光照数小时;提供短夜条件,因此可能使其提前开花,B错误;

C;据图分析;将图中从左向右分别标号1、2、3、4、5,结合2、3可知,暗期用红光照射,可以促进长日植物开花,再结合4分析可知,这种促进可被远红光逆转,C正确;

D;光期暗间断处理不影响开花;表明该植物开花主要由暗期长短决定,D正确。

故选ACD。14、A:C:D【分析】【分析】

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必须完整,反射才可以完成。排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可以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婴儿大脑发育不健全;对低级中枢的控制能力极差,所以婴儿的a兴奋,就会引起e兴奋,但正常成年人的a兴奋,通过大脑皮层的控制e不一定兴奋,A正确;

B;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释放的递质对下一个神经元有兴奋或抑制的作用,因此神经元d不一定会兴奋,B错误;

C、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b受损;即传入神经受损,则反射将不会存在,C正确;

D;m或n受损;甲大脑皮层不能接受到兴奋或甲大脑皮层产生的兴奋传不出去,排尿反射不受大脑控制,但乙脊髓还能控制排尿反射,故排尿反射仍然存在,D正确。

故选ACD。15、A:C:D【分析】【分析】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详解】

A;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在不同的状态下对内脏器官的活动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当人处于夜晚休息状态时,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交感神经的作用受到抑制,使心脏的跳动和血液的循环变慢变弱,肺的通气量减小,以便适应人体在安静状态时的需要,A错误;

B;中枢神经系统能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发出指令,B正确;

C;自主神经不完全受意志支配;但受脑的控制,C错误;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是相反的;但对于不同的器官不一定是交感神经兴奋活动就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就减弱,D错误。

故选ACD。16、A:B【分析】【分析】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

【详解】

A;灭活的新冠病毒疫苗保留了病毒的抗原性;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A正确;

B;IgM与IgG都是抗体;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B正确;

C;接种疫苗第二针与第一针间隔时间较短;如在接种第一针后抗体浓度较高时接种第二针疫苗,会导致较多的疫苗被抗体结合而失去作用,而不能产生较多的抗体,C错误;

D;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D错误。

故选AB。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7、略

【分析】【详解】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根据对系统的促进和抑制又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解析】信息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吞噬细胞淋巴因子、溶菌酶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产生部位作用部位微量有机物。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抗原;效应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这是自身免疫病。

【点睛】【解析】①.抗原②.记忆细胞③.效应B细胞21、略

【分析】【详解】

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不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解析】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不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22、略

【分析】【详解】

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是脊髓,低级中枢要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脑干中有调节呼吸运动的中枢、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等,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它也使内脏活动和其他生理活动相联系,以调节体温、水平衡、摄食等主要生理过程的是下丘脑。【解析】①.脊髓②.呼吸运动③.心血管活动④.下丘脑2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单侧光背光向光琼脂片不均匀生长素吲哚乙酸单侧光多于四、判断题(共1题,共6分)24、B【分析】【分析】

【详解】

没有感觉产生,有可能是传入神经或神经中枢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都有可能受损伤,该说法错误。五、实验题(共2题,共14分)25、略

【分析】【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二甲双胍和铁皮石斛多糖均可治疗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二甲双胍>铁皮石斛多糖;铁皮石斛多糖高剂量组>铁皮石斛多糖低剂量组。

(1)

本实验是为了研究铁皮石斛多糖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模型组模拟糖尿病患者,因此治疗组须用模型大鼠分别灌服相应药物。

(2)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根据表格模型组与正常组结果可知:模型组(2型糖尿病大鼠)大鼠与正常组大鼠血糖高、胰岛素高,所以可推测2型糖尿病患病的原因可能是组织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不足(或“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

(3)

根据表格中各组大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含量的数值可以绘制柱状图如下:

根据题表可推测出高剂量铁皮石斛多糖具有与二甲双胍相似的降低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效果;且对肝细胞的损伤较少。

(4)

若进一步探究降低血糖的综合治疗效果;自变量为高剂量铁皮石斛多糖和二甲双胍混合液,结合本实验步骤,给该组大鼠灌服高剂量铁皮石斛多糖和二甲双胍混合液(或更高剂量的铁皮石斛多糖),干预相同时间,观察并检测相关指标。

【点睛】

本题考查二甲双胍和铁皮石斛多糖对2型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的实验探究,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解析】(1)模型。

(2)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高血糖、高胰岛素组织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不足(或“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3)具有与二甲双胍相似的降低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效果;且对肝细胞的损伤少。

(4)高剂量铁皮石斛多糖和二甲双胍混合液(或更高剂量的铁皮石斛多糖)26、略

【分析】【分析】

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详解】

(1)图1中;随着激素甲浓度的升高,月季插条生根数量逐渐增加,而且均高于对照组(激素浓度为0),说明激素类似物甲作用效果为促进;而在一定范围内,随激素乙浓度升高,月季插条生根数量减少,且均低于对照组,说明激素类似物乙作用效果为抑制。

(2)由于图1没有0.5μmol/L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作用结果;所以根据图1的结果不能判断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为探究3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4种培养基,即空白对照培养基,只含3μmol/L激素类似物甲的培养基,只含0.5μmol/L激素类似物乙的培养基,3μmol/L激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激素类似物乙的混合培养基,共4种培养基。

(3)①由图2可知;X浓度下的侧芽生长量小于空白对照时的生长量,说明X浓度的甲抑制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

②由图2可知,X浓度下的侧芽生长量小于空白对照时的生长量,Y和Z浓度下的侧芽生长量大于空白对照时的生长量,说明X浓度的甲抑制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Y和Z浓度的激素类似物甲对侧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激素类似物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而在促进生长浓度中有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高于或低于最适生长浓度存在两个浓度(一大一小)对生长的效应相同。由此可以得出起抑制作用的X浓度应该大于起促进作用的Y和Z浓度.但Y和Z浓度大小不能确定。【解析】(1)促进生根抑制生根。

(2)不能4

(3)X>Y,X>Z,Y与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X>Y>Z,或X>Z>Y)六、综合题(共4题,共28分)27、略

【分析】【分析】

植物尖端有感光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植株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②植株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③植株直立生长;④植株向光生长。

(1)

了解蚕豆茎的生长与光的关系;自变量为有无单侧光照,需要排除重力影响,因此应选择③④两组进行实验。

(2)

要了解蚕豆茎和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需要设置不同重力方向的对照实验,需要排除光照的影响,所以①③组对照符合条件。

(3)

装置④的暗箱在右侧开孔;光线由开孔射入,所以一段时间后,其中的蚕豆幼苗向右(光)弯曲生长;如将④的幼苗放在匀速旋转器上,则幼苗茎尖各部分接受均匀的光照,因此一段时间后将直立生长。

(4)

由于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在单侧光照射下;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则自变量为云母片插入的位置,其中一组插入A段,阻断横向运输;另一组插入B段,阻断横向运输;还有一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图示如下:

【点睛】

题的知识点是单侧光照和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顶端优势的产生与解除,分析题干明确实验目的、实验的自变量是解题的关键,对于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解析】(1)③④

(2)①③

(3)向右(光)弯曲生长直立生长。

(4)28、略

【分析】【分析】

产生反射必须具有完整的反射弧和足够强度的刺激;当感受器受到足够强度刺激是产生兴奋,兴奋依次传过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做出效应。只有大脑皮层才能形成感觉。

由图1看出;与Ⅰ;Ⅲ组相比,Ⅱ组小鼠的舔舐次数显著低于Ⅰ组,与Ⅲ组相近。

(1)

①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

②由图1可知;与Ⅰ;Ⅲ组相比,Ⅱ组小鼠的舔舐次数显著低于Ⅰ组,与Ⅲ组相近。

(2)

①比较1组和4组的实验结果,饲喂甜味剂时C神经元兴奋,饲喂苦味剂时S神经元兴奋,说明脑干r区的S和C神经元分别对苦味;甜味作出响应。

②分析1;2、3组;以①作为参照,刺激苦味中枢时S神经元兴奋,C神经元不兴奋;刺激X区,S神经元、C神经元均不兴奋。说明苦味中枢可引起S神经元兴奋但X区无此效应,苦味中枢和X区均可抑制C神经元兴奋。

③当抑制剂抑制苦味中枢对X区的传递时;Ⅱ组舔舐次数增加,结合②结论,说明苦味中枢通过X区抑制C神经元兴奋。

(3)

根据实验结果可看出;苦味中枢可促进S区兴奋,同时可通过X区抑制C区兴奋,调节机制如图所示。

(4)

由③可知;动物形成苦味对甜味存在抑制的调节机制是神经调节。其意义在于甜味中掺入苦味物质时,苦味抑制甜味,使动物减少舔舐(远离苦味物质),从而使动物避免摄入潜在有毒物质,有利于生存和繁衍。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要求考生掌握神经调节的过程、发生发射的条件,能够结合图标信息进行答题。【解析】(1)兴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