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练习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练习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练习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练习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课时评价作业(十五)土壤(一)基础巩固浙江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红壤野外观测实践,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报告。报告中写道:红壤,剖面呈土红色,腐殖质含量低,质地较黏重,透气性差,呈酸性。同学们还绘制了土壤剖面图(下图)。据此完成1~2题。1.红壤腐殖质含量低的原因是 ()A.空气含量少 B.植被覆盖率低C.矿物质不足 D.气候湿热2.可有效改良红壤酸性的措施是 ()A.大量施用化肥B.开挖沟渠排水C.掺入草木灰D.土壤表层铺砂石解析:第1题,空气含量少与土壤腐殖质含量低关系不大,A项错误;浙江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植被覆盖率较高,B项错误;矿物质是成土母质提供的,与腐殖质形成关系不大,C项错误;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淋溶作用强,不利于腐殖质形成,气温较高,腐殖质分解速度快,D项正确。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红壤特点是酸性强、黏度大、有机质含量低,对于土壤改良措施,可以在土壤中掺入草木灰,中和酸性,C项正确;应施用有机肥(绿肥),而不是大量施用化肥,A项错误;表层铺砂,保持土温,开挖沟渠排水,对红壤改良作用不大,B、D两项错误。答案:1.D2.C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主要指标。土壤碳、氮的含量不仅与温度、降水量等环境因子有关,而且与植被状况、土地利用方式及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等有关。下图示意我国伊犁河谷北部山地不同植被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读图完成3~4题。3.影响该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植被覆盖度 B.海拔C.降水量 D.土层深度4.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光照减弱,生物生产量减少,腐殖质减少B.降水增多,土壤有机碳被雨水冲刷流失C.全球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D.冬季放牧,草场畜牧超载导致植被破坏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植被类型的变化,可推知由沼泽植被至高山草甸,海拔在不断升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第4题,由图中信息可知,土壤有机碳含量主要与海拔呈正相关,其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生物生长不旺盛,消耗有机碳少,土壤有机碳积累多,所以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主要与全球变暖有关。答案:3.B4.C(二)拓展提高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a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b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A.生物B.地形C.降水D.成土母质6.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 ()A.甲与Ⅰ B.甲与ⅡC.乙与Ⅱ D.丙与Ⅰ解析:第5题,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有机物能够腐烂形成腐殖质,最终形成土壤中的有机质。所以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肥力的产生与其密切相关,故选A项。第6题,图甲淋溶层最厚,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图乙淋溶层最薄,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图丙淋溶层适中,是在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该地区发育着草原土壤。森林表层枯枝落叶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草原土壤,下部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含量少,可以判断I为草原土壤,故选D项。答案:5.A6.D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水分及其时空结构会产生极大影响,某研究机构在黄土高原上选择了两个坡面进行对比实验。两坡地形条件基本相同,但降水略有差异。下图示意甲、乙两坡经过30年恢复后两种植被恢复类型地(撂荒草地和人工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1)指出研究人员应从哪些方面选择地形条件相似的两个实验点。(2)据图说出两种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水分影响的差异,并分析原因。(3)简述选择降水不同的甲、乙两地进行对比实验的意义。解析:第(1)题,不同地形的坡度越大,坡长越长,土壤中的水分流速越快,越不易存留;不同的坡向会对光照的接收产生不同的效果,从而使土壤蒸发产生差异;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土壤水分蒸发越少。所以海拔、坡度、坡向、山坡坡长等因素会影响土壤水分。第(2)题,据图示可知,甲坡的土壤水分较乙坡少,说明甲坡的降水量小于乙坡。从图中的数据反映撂荒草地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高于人工刺槐林地,降水越多差异越显著。刺槐林的生物量大于撂荒草地,植物蒸腾量也相对较大,由于人工刺槐林植株高大,蒸腾作用强。第(3)题,两图反映出不同的降水量直接影响土壤水分含量;在不同降水条件下,两种植被类型涵养水源能力的差别一致,都是撂荒草地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高于人工刺槐林地,可排除降水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答案:(1)海拔;坡度;坡向;山坡坡长。(2)差异:撂荒草地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高于人工刺槐林地,降水越多差异越显著。原因: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人工刺槐林植株高大,蒸腾作用强。(3)降水差异影响土壤水分含量;在不同降水条件下,两种植被类型涵养水源能力的差别一致,可排除降水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三)挑战创新土壤有机碳是土地利用过程中地表动植物残体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与土壤颗粒结合的化合物,泥沙沉积和农业耕作是影响区内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下图示意豫东平原黄河泥沙影响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黄泛指黄河泛滥区,故道指黄河古河道,其他指除黄泛和故道以外的黄河泥沙影响区)。读图,完成8~10题。8.图中 ()A.黄泛土壤最肥沃B.其他土壤有机碳垂直变幅最大C.故道土壤颗粒最大D.三个区域土壤有机碳垂直变速相同9.黄泛土壤有机碳含量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土壤颗粒 B.土层深度C.农业耕作 D.泥沙沉积10.提高黄泛和故道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可行措施是 ()A.合理施用化肥 B.实施免耕技术C.推广秸秆还田 D.改变耕作制度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有机碳含量为其他>故道>黄泛。有机碳垂直变幅为:其他>故道>黄泛。受黄河泛滥影响,黄泛的土壤颗粒最大。读图可知,三个区域土壤有机碳垂直变速不同。第9题,从材料中可知,黄河泥沙是黄河下游陆地地貌类型形成的物质来源,泥沙沉积和农业耕作改变了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