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热搜题速递之细胞的结构(2024年7月)_第1页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热搜题速递之细胞的结构(2024年7月)_第2页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热搜题速递之细胞的结构(2024年7月)_第3页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热搜题速递之细胞的结构(2024年7月)_第4页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热搜题速递之细胞的结构(2024年7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热搜题速递之细胞的结构(2024年7月)一.选择题(共15小题)1.细胞器膜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之一,在细胞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下列有关细胞器膜的叙述,错误的()A.线粒体外膜使其拥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内膜是重要的反应场所 B.光可以透过叶绿体内外两层膜,而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的重要场所 C.液泡膜参与植物成熟细胞原生质层的组成,可控制多种物质的进出 D.胰岛素的合成、加工中,内质网、高尔基体与核糖体都有膜的联系2.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启动福岛核污染水第一次排海,这是一场人为破坏海洋环境的灾难。核废水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碘﹣129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甲状腺细胞能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如图是其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②③⑤⑥⑦都含有磷脂分子 B.用同位素标记法标记氨基酸,被标记的物质依次出现在③⑦②⑥④ C.④的组成元素有C、H、O、N、I,分泌过程需要⑤的协助 D.碘﹣129引起低甲状腺激素症可能是因为放射性射线杀死了部分甲状腺细胞3.最新研究发现,溶酶体膜上的Cl﹣/H+反向转运蛋白CLH﹣6通过维持溶酶体内Cl﹣水平,保证组织蛋白酶活性的发挥,促进溶酶体底物降解并维持溶酶体膜的完整性。下列与溶酶体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能将大分子以及损伤的细胞结构降解成氨基酸、单糖、核苷酸等小分子 B.溶酶体分解大分子产生的物质可在溶酶体内合成蛋白质等物质 C.溶酶体膜上的反向转运蛋白可同时运输两种离子,这与转运蛋白的专一性有关 D.若编码CLH﹣6的基因功能受损,则细胞内可能会累积大量损伤的溶酶体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特点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选项结构特点功能A溶酶体含有水解酶溶酶体是水解酶合成与分布的场所,是细胞的“消化车间”B核糖体附着在粗面内质网上分泌蛋白是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的,合成后粗面内质网对其进行加工、运输C叶绿体基粒上存在光合色素叶绿体是发菜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线粒体含有核糖体线粒体能合成部分蛋白质A.A B.B C.C D.D5.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可溶性糖蛋白。如图为某免疫细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2是遗传物质储存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中心 B.直接参与细胞因子合成、分泌过程的细胞器有1、3、4、6 C.结构3与核膜、细胞膜连接,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起着交通枢纽的作用 D.溶酶体是由结构6断裂生成的,免疫细胞分裂时,结构5会加倍6.猪笼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叶片末端形成的捕虫笼可以诱捕昆虫、吸引鸟类在笼内排泄。捕虫笼内表面具有消化腺和蜡质区,消化腺能分泌含有多种酶的消化液,这些消化液在分泌细胞的高尔基体内积聚,一部分消化液通过囊泡排出膜外,另一部分暂存在小液泡内。受到捕获物刺激时,液泡中的消化液迅速分泌后经过细胞壁用于捕获物的消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猪笼草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的酶在分泌前需经高尔基体加工 B.猪笼草的小液泡可能是由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转化而来的 C.消化液中的酶经过细胞壁在捕虫笼内发挥作用,表明作为边界的细胞壁具有胞吐功能 D.题干信息表明猪笼草既属于生产者,也可能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7.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细胞内损伤的线粒体等细胞器会影响细胞的功能,其调控机制如图。泛素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且序列高度保守。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真核细胞中泛素的氨基酸分子间靠肽键连接 B.被泛素标记的蛋白质或细胞器会与自噬受体结合 C.吞噬泡中的物质被高尔基体内的酸性水解酶降解 D.敲除泛素基因会导致细胞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8.线粒体拥有自己的DNA,通过DNA复制实现自我增殖。其分裂机制有两种:中间分裂产生两个子线粒体(如图1)。中间分裂前后的线粒体生理状态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当线粒体出现损伤时会发生应激性反应,如膜电位和pH降低,Ca2+和活性氧自由基(ROS)增加,此时进行外周分裂(如图2),外周分裂产生大小不一的子线粒体,其中较小的子线粒体不包含复制性DNA(mtDNA),最终被自噬体吞噬,即线粒体自噬,而较大的子线粒体得以保全。结合文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逆境胁迫下,外周分裂的生物学意义是消除ROS和Ca2+又对细胞的影响 B.中间分裂和外周分裂均需DRP1参与,与自噬相关的细胞器仅有溶酶体 C.线粒体通过中间分裂进行遗传物质的均分,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D.外周分裂产生的较大的子线粒体中含有mtDNA,较小的子线粒体一侧H+浓度较低9.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元中α﹣Synuclein蛋白聚积是主要致病因素。研究发现患者普遍存在溶酶体膜蛋白TMEM175变异,如图所示。进一步研究发现,帕金森综合征患者TMEM175蛋白的第41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突变为丙氨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MEM175基因发生碱基对替换而突变,神经元中发生的这种突变能遗传给子代 B.TMEM175蛋白功能异常是由于氨基酸的变化使蛋白质的结构改变所引起的 C.溶酶体膜上的H+转运蛋白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将H+运入溶酶体 D.推测溶酶体中的pH降低影响相关酶的活性,导致α﹣Synuclein蛋白无法被分解10.如图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几种生物膜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以上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B.高尔基体膜与内质网膜各物质相对含量相似,与两者之间的物质交换有关 C.成熟红细胞的质膜与高尔基体膜之间具有膜融合现象 D.线粒体内膜蛋白质相对含量最高,与其参与有氧呼吸有关11.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部分早期真核细胞吞噬光合细菌而演化成叶绿体,如图所示。据此推测不合理的是()A.叶绿体中有核糖体,能合成部分蛋白质 B.光合细菌的双层细胞膜演化为了叶绿体的外膜和内膜 C.叶绿体与光合细菌的基因组有明显相似性为该学说提供了证据 D.早期真核细胞的溶酶体功能可能并不完善12.图示为植物的胞间连丝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由多糖组成,其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B.②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某些植物病毒可通过胞间连丝进入到另一个细胞 D.内质网参与形成胞间连丝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13.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是与其结构分不开的。核纤层起支架作用,维持细胞核糙面内质网的轮廓,核孔复合体控制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糙面内质网与外核膜相连,为核糖体提供了附着位点 B.核孔复合物位于核膜的核孔,核孔复合物可介导蛋白质的入核运输以及RNA等物质的出核运输,所以核孔复合物的存在可以说明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推测核纤层与细胞核的解体和重建密切相关 D.差速离心法可分离核糖体、内质网、染色质等结构14.图甲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乙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a、b、c共同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 B.图乙中三种膜结构都只通过囊泡建立联系 C.神经细胞合成并分泌神经递质也需要经过图甲所示过程 D.图甲中的分泌蛋白可能需要体液运输才能到达作用部位15.如图表示某细胞局部的结构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核膜的外膜上有核糖体附着 B.该细胞可以是番茄的叶肉细胞 C.核仁的大小在不同细胞中可以不同 D.染色质复制后其数量并未发生改变二.解答题(共5小题)16.线粒体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的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能力有限,大量线粒体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后,定向转运到线粒体。如图表示线粒体蛋白的转运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线粒体受损会引起肝细胞死亡和肝衰竭,主要与缺乏能量供应有关。科研人员将线粒体与人工合成的蛋白质A混合形成复合物,将复合物通过静脉注射,靶向递送至活体大鼠的肝脏。关于上述研究,下列推测合理的有。A.蛋白质A可能与肝细胞特异性识别有关B.该复合物可提高肝细胞内丙酮酸有氧分解的速率C.口服该复合物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D.该复合物进入肝细胞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2)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图中过程①主要发生在期,此过程需要(答出3种)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3)若图中M蛋白催化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则M蛋白的作用可能与有关(填具体生理过程)。用某种抑制性药物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的T蛋白明显增多,推测该药最可能抑制了过程(填编号)。17.细胞可维持正确折叠蛋白质的稳定性,同时降解错误折叠蛋白质,从而实现蛋白质稳态。维持蛋白质稳态对于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错误折叠的异常蛋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我国科学家发明一种小分子绑定化合物ATTEC,这种“小分子胶水”(ATTEC)能将自噬标记物LC3和错误折叠的异常蛋白黏在一起,形成黏附物,进而将黏附物包裹形成自噬体进行降解,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过程如图1所示。(1)分泌蛋白等蛋白质最初在核糖体内合成,后依次经过折叠、修饰后转运至相应部位发挥功能。(2)ATTEC与异常蛋白的结合具有一定的,溶酶体膜和自噬体膜能相互转化的原因是。(3)研究发现,在亨廷顿舞蹈症(HD)患者的大脑中,突变后的mHTT蛋白会使得纹状体神经退行,造成神经元的大量死亡,最终表现为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等症状。研究表明,ATTEC可有效治疗HD,试分析其作用机制:。(4)网织红细胞是哺乳动物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细胞内存在大量血红蛋白,若某些血红蛋白出现错误折叠形成不正常的空间结构,则它们会被一种特殊的途径所降解。科研人员检测了该细胞在不同条件下错误折叠蛋白质的降解率,结果如图2。据图2结果分析:ATP能够(填“促进”或“抑制”)蛋白质的降解;你认为参与蛋白质降解的酶是不是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并说明理由。(是/不是),理由是。18.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作用极为重要。图1为高等动物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定向转运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其中a~f表示相应的细胞结构,①~⑧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图2为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小窝结构示意图,该结构与细胞的信息传递等有关。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是(填字母)。(2)若图1中合成的物质包括胰岛素,其分泌到细胞外是通过⑧过程完成的;图2小窝结构中的小窝蛋白分布于此的过程依次是(填图1中数字序号);通过⑤⑥途径合成的蛋白质,除图示类型外,还有中的水解酶。(3)据图2可知,小窝蛋白分为三段,中间区段主要由(填“亲水性”或“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余两段均位于细胞的中。(4)小窝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的激发光下能够发出荧光,当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为研究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分别向小窝蛋白的肽段1(82~101位氨基酸)和肽段2(101~126位氨基酸)加入胆固醇,检测不同肽段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如图3,据此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在(填“肽段1”或“肽段2”)中。19.如图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①~⑤表示组成生物膜的物质。请回答:(1)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了生物膜具有的结构特点。生物膜具有该特点的原因是。(2)若此细胞为植物细胞,则细胞壁位于图中的(填“A侧”或“B侧”)。(3)与细胞识别有密切关系的结构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4)磷脂双分子层使许多分子和离子不能随意出入细胞,[④]蛋白质控制着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使生物膜具有的功能特点。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有关。20.细胞中不同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图1为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C~F为具膜细胞器(C、D均为双层膜结构),①②代表分泌蛋白的转移途径。人体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类有机物的含量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结构的名称是,未能在图中表示出来的具膜细胞器有。(2)若该分泌蛋白为激素,可与靶细胞膜上的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3)图2中的甲对应图1中的结构(填字母),图2中的乙对应图1中的结构(填字母),图1中C、D生物膜的功能差别较大,从组成成分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4)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过程中,图2中结构丙的位置变化是。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热搜题速递之细胞的结构(2024年7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细胞器膜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之一,在细胞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下列有关细胞器膜的叙述,错误的()A.线粒体外膜使其拥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内膜是重要的反应场所 B.光可以透过叶绿体内外两层膜,而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的重要场所 C.液泡膜参与植物成熟细胞原生质层的组成,可控制多种物质的进出 D.胰岛素的合成、加工中,内质网、高尔基体与核糖体都有膜的联系【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专题】正推法;细胞器.【答案】D【分析】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解答】解:A、线粒体外膜可将细胞质基质与线粒体分隔开,使线粒体拥有稳定的内部环境,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反应的场所,A正确;B、类囊体薄膜上附有光合色素,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重要场所,光合色素可捕获光,说明光可以透过叶绿体内外两层膜,B正确;C、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膜与细胞质、细胞膜组成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可控制多种物质的进出,C正确;D、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启动福岛核污染水第一次排海,这是一场人为破坏海洋环境的灾难。核废水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碘﹣129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甲状腺细胞能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如图是其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②③⑤⑥⑦都含有磷脂分子 B.用同位素标记法标记氨基酸,被标记的物质依次出现在③⑦②⑥④ C.④的组成元素有C、H、O、N、I,分泌过程需要⑤的协助 D.碘﹣129引起低甲状腺激素症可能是因为放射性射线杀死了部分甲状腺细胞【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专题】模式图;正推法;细胞器.【答案】B【分析】据图分析:①表示核糖体,②表示高尔基体,③表示内质网,④表示细胞分泌物,⑤表示线粒体,⑥表示囊泡,⑦表示细胞核。【解答】解:A、图中②③⑤⑥⑦分别为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囊泡、细胞核,都是具膜的结构,而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的蛋白质,②③⑤⑥⑦都含有磷脂分子,A正确;B、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原料,用同位素标记法标记氨基酸,被标记的物质依次出现在①③②④,B错误;C、该细胞为甲状腺细胞,能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④甲状腺球蛋白的主要组成元素有C、H、O、N、I,其分泌过程是胞吐,需要⑤线粒体供能,C正确;D、甲状腺可分泌甲状腺激素,碘﹣129引起低甲状腺激素症可能是因为放射性射线杀死了部分甲状腺细胞,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3.最新研究发现,溶酶体膜上的Cl﹣/H+反向转运蛋白CLH﹣6通过维持溶酶体内Cl﹣水平,保证组织蛋白酶活性的发挥,促进溶酶体底物降解并维持溶酶体膜的完整性。下列与溶酶体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能将大分子以及损伤的细胞结构降解成氨基酸、单糖、核苷酸等小分子 B.溶酶体分解大分子产生的物质可在溶酶体内合成蛋白质等物质 C.溶酶体膜上的反向转运蛋白可同时运输两种离子,这与转运蛋白的专一性有关 D.若编码CLH﹣6的基因功能受损,则细胞内可能会累积大量损伤的溶酶体【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专题】正推法;细胞器.【答案】B【分析】溶酶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解答】解:A、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故能将大分子以及损伤的细胞结构降解成氨基酸、单糖、核苷酸等小分子,A正确;B、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核糖体,溶酶体内不能合成蛋白质,B错误;C、根据题意,溶酶体膜上的Cl﹣/H+反向转运蛋白CLH﹣6通过维持溶酶体内Cl﹣水平,,保证组织蛋白酶活性的发挥,推知溶酶体膜上的反向转运蛋白可同时运输两种离子,但二者的结合位点不同,这与转运蛋白的专一性有关,C正确;D、根据题意,溶酶体膜上反向转运蛋白CLH﹣6通过维持溶酶体内Cl﹣水平,保证组织蛋白酶活性的发挥,若编码CLH﹣6的基因功能受损,溶酶体膜上反向转运蛋白CLH﹣6减少,不能维持溶酶体内Cl﹣水平,组织蛋白酶活性不能发挥作用,则细胞内可能会累积大量损伤的溶酶体,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溶酶体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溶酶体的功能,并结合题目信息对选项做出正确判断。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特点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选项结构特点功能A溶酶体含有水解酶溶酶体是水解酶合成与分布的场所,是细胞的“消化车间”B核糖体附着在粗面内质网上分泌蛋白是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的,合成后粗面内质网对其进行加工、运输C叶绿体基粒上存在光合色素叶绿体是发菜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线粒体含有核糖体线粒体能合成部分蛋白质A.A B.B C.C D.D【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专题】正推法;细胞器.【答案】D【分析】1、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2、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3、线粒体内有少量核糖体,能自主合成少量蛋白质。4、溶酶体:形态: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膜上有许多糖,防止本身的膜被水解;作用: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解答】解:A、水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而不是溶酶体,A错误;B、分泌蛋白最初是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在信号肽的牵引下转移到粗面内质网继续合成,粗面内质网对其进行加工、运输,B错误;C、发菜是原核生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无叶绿体,C错误;D、线粒体内有少量核糖体,而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机器,因此线粒体能合成部分蛋白质,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可溶性糖蛋白。如图为某免疫细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2是遗传物质储存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中心 B.直接参与细胞因子合成、分泌过程的细胞器有1、3、4、6 C.结构3与核膜、细胞膜连接,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起着交通枢纽的作用 D.溶酶体是由结构6断裂生成的,免疫细胞分裂时,结构5会加倍【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专题】模式图;细胞器;细胞核.【答案】D【分析】内质网是由一层单位膜所形成的囊状、泡状和管状结构,并形成一个连续的网膜系统。由于它靠近细胞质的内侧,故称为内质网。【解答】解:A、结构2是遗传物质储存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中心,而细胞代谢中心是细胞溶胶,A错误;B、细胞因子是可溶性糖蛋白,直接参与细胞因子合成、分泌过程的细胞器有3(内质网)、4(核糖体)、6(高尔基体),1(线粒体)是提供能量,没有直接参与,B错误;C、结构3是内质网,与核膜、细胞膜连接,在分泌蛋白的加工过程中起着交通枢纽的作用,而蛋白质的合成在4核糖体,C正确;D、溶酶体是由结构6高尔基体断裂生成的,免疫细胞分裂时,结构5中心体会加倍,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题图,考查细胞器和细胞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明确相关知识点,结合题意分析作答。6.猪笼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叶片末端形成的捕虫笼可以诱捕昆虫、吸引鸟类在笼内排泄。捕虫笼内表面具有消化腺和蜡质区,消化腺能分泌含有多种酶的消化液,这些消化液在分泌细胞的高尔基体内积聚,一部分消化液通过囊泡排出膜外,另一部分暂存在小液泡内。受到捕获物刺激时,液泡中的消化液迅速分泌后经过细胞壁用于捕获物的消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猪笼草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的酶在分泌前需经高尔基体加工 B.猪笼草的小液泡可能是由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转化而来的 C.消化液中的酶经过细胞壁在捕虫笼内发挥作用,表明作为边界的细胞壁具有胞吐功能 D.题干信息表明猪笼草既属于生产者,也可能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酶的特性及应用.【专题】正推法;细胞器;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答案】C【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解答】解:A、猪笼草含多种酶类的消化液在分泌细胞的高尔基体内积聚,随后一部分消化液通过囊泡排出膜外,另一部分暂存在小液泡内,消化液中的酶在分泌前需要经过高尔基体加工,A正确;B、猪笼草的小液泡可能是由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转化而来的,B正确;C、消化液分泌出细胞是通过胞吐完成的,细胞膜才是细胞的边界,C错误;D、猪笼草既属于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可能属于消费者(可以诱捕昆虫)和分解者(能分解鸟粪),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识记和理解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是解题的关键。7.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细胞内损伤的线粒体等细胞器会影响细胞的功能,其调控机制如图。泛素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且序列高度保守。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真核细胞中泛素的氨基酸分子间靠肽键连接 B.被泛素标记的蛋白质或细胞器会与自噬受体结合 C.吞噬泡中的物质被高尔基体内的酸性水解酶降解 D.敲除泛素基因会导致细胞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专题】模式图;细胞器.【答案】C【分析】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解答】解:A、泛素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之间靠肽键连接,A正确;B、据图可知,被泛素标记的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或损伤的细胞器会与自噬受体结合,B正确;C、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吞噬泡中的物质会被溶酶体中的水解酶降解,C错误;D、若敲除泛素基因,则泛素不能合成,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细胞内损伤的线粒体等细胞器不能被清除,会导致细胞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溶酶体、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8.线粒体拥有自己的DNA,通过DNA复制实现自我增殖。其分裂机制有两种:中间分裂产生两个子线粒体(如图1)。中间分裂前后的线粒体生理状态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当线粒体出现损伤时会发生应激性反应,如膜电位和pH降低,Ca2+和活性氧自由基(ROS)增加,此时进行外周分裂(如图2),外周分裂产生大小不一的子线粒体,其中较小的子线粒体不包含复制性DNA(mtDNA),最终被自噬体吞噬,即线粒体自噬,而较大的子线粒体得以保全。结合文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逆境胁迫下,外周分裂的生物学意义是消除ROS和Ca2+又对细胞的影响 B.中间分裂和外周分裂均需DRP1参与,与自噬相关的细胞器仅有溶酶体 C.线粒体通过中间分裂进行遗传物质的均分,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D.外周分裂产生的较大的子线粒体中含有mtDNA,较小的子线粒体一侧H+浓度较低【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专题】模式图;正推法;细胞器.【答案】A【分析】1、线粒体:真核细胞的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和基质中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RNA。2、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吞噬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或病毒,与细胞自噬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溶酶体。【解答】解:A、当线粒体出现损伤(如Ca2+和活性氧自由基ROS增加)时,会出现外周分裂,产生的较小的子线粒体不包含mtDNA,但是包含了高ROS和高Ca2+,最终被线粒体通过自噬作用降解,所以逆境胁迫下,线粒体可通过外周分裂消除ROS和Ca2+对细胞的损伤,A正确;B、图1、2两图可知,中间分裂和外周分裂均需DRP1参与,与线粒体自噬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溶酶体和线粒体(提供能量)等,B错误;C、线粒体存在于细胞质中,属于细胞质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C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外周分裂产生大小不一的子线粒体,其中较小的子线粒体不包含mtDNA,较大的子线粒体中含有mtDNA。线粒体出现损伤时会发生应激性反应,如pH降低,较小的子线粒体一侧H+浓度较高,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9.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元中α﹣Synuclein蛋白聚积是主要致病因素。研究发现患者普遍存在溶酶体膜蛋白TMEM175变异,如图所示。进一步研究发现,帕金森综合征患者TMEM175蛋白的第41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突变为丙氨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MEM175基因发生碱基对替换而突变,神经元中发生的这种突变能遗传给子代 B.TMEM175蛋白功能异常是由于氨基酸的变化使蛋白质的结构改变所引起的 C.溶酶体膜上的H+转运蛋白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将H+运入溶酶体 D.推测溶酶体中的pH降低影响相关酶的活性,导致α﹣Synuclein蛋白无法被分解【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及意义.【专题】模式图;细胞器;物质跨膜运输.【答案】A【分析】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表现为如下特点:普遍性: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随机性: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性: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低频性:对于一个基因来说,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多害少益性:大多数突变是有害的;可逆性:基因突变可以自我恢复(频率低)。2、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外。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解答】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帕金森综合征患者TMEM175蛋白的第41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突变为丙氨酸,所以患者TMEM175基因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神经元(体细胞)中发生的这种突变不会遗传给后代,A错误;B、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由于氨基酸的变化使蛋白质的结构改变,导致TMEM175蛋白功能异常,B正确;C、如图1所示,溶酶体膜的磷脂双分子对H+具有屏障作用,膜上的H+转运蛋白将H+逆浓度梯度进行运输,所以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溶酶体,C正确;D、由图1和图2分析可知,TMEM175蛋白结构改变导致无法行使正常的功能,使得溶酶体中的H+无法转运到细胞质基质,导致溶酶体中的pH下降,影响了溶酶体中相关酶的活性,导致细胞中α﹣Synuclein蛋白无法被分解,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帕金森综合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如图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几种生物膜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以上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B.高尔基体膜与内质网膜各物质相对含量相似,与两者之间的物质交换有关 C.成熟红细胞的质膜与高尔基体膜之间具有膜融合现象 D.线粒体内膜蛋白质相对含量最高,与其参与有氧呼吸有关【考点】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专题】坐标曲线图;生物膜系统.【答案】C【分析】流动镶嵌模型:(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是可以流动的。(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3)在细胞膜的外表,少数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解答】解:A、图中的生物膜与细胞膜具有类似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即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且其中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因此这些生物膜具有流动性,A正确;B、高尔基体膜与内质网膜各物质相对含量相似,与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有关,同时说明这些生物膜具有结构上的统一性,B正确;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高尔基体,C错误;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由表格内容可知,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最高,与其参与有氧呼吸有关,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部分早期真核细胞吞噬光合细菌而演化成叶绿体,如图所示。据此推测不合理的是()A.叶绿体中有核糖体,能合成部分蛋白质 B.光合细菌的双层细胞膜演化为了叶绿体的外膜和内膜 C.叶绿体与光合细菌的基因组有明显相似性为该学说提供了证据 D.早期真核细胞的溶酶体功能可能并不完善【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专题】模式图;细胞器.【答案】B【分析】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叶绿体分别起源于一种原始的好氧细菌和蓝细菌,它们最早被原始的真核细胞吞噬后未被消化,而是与宿主进行长期共生而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细胞器。【解答】解:A、叶绿体起源于光合细菌,作为原核生物体内应该也会含有DNA、RNA和核糖体,能合成部分蛋白质,A正确;B、光合细菌的细胞膜是单层膜,识图可知叶绿体的外膜更可能来自于早期真核细胞的膜演化而来,内膜是光合细菌的细胞膜,B错误;C、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部分早期真核细胞吞噬光合细菌而演化成叶绿体,叶绿体与光合细菌二者的基因组有明显相似性为该学说提供了证据,C正确;D、早期真核细胞吞噬光合细菌后并未完全消灭,因此推测其溶酶体功能可能并不完善,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图示为植物的胞间连丝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由多糖组成,其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B.②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某些植物病毒可通过胞间连丝进入到另一个细胞 D.内质网参与形成胞间连丝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考点】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专题】模式图;生物膜系统;细胞器.【答案】D【分析】1、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携带信息的物质可以通过胞间连丝从一个细胞进入另外一个细胞,这体现了细胞膜有信息交流的作用。2、题图①表示细胞壁,②表示细胞膜。【解答】解:A、题图可知,①表示细胞壁,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纤维素和果胶均属于多糖,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A正确;B、题图可知,②表示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由于脂质和绝大部分蛋白可以移动,故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某些植物病毒可通过胞间连丝进入到另一个细胞,C正确;D、内质网参与形成胞间连丝体现了细胞膜的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物质运输)的功能,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是与其结构分不开的。核纤层起支架作用,维持细胞核糙面内质网的轮廓,核孔复合体控制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糙面内质网与外核膜相连,为核糖体提供了附着位点 B.核孔复合物位于核膜的核孔,核孔复合物可介导蛋白质的入核运输以及RNA等物质的出核运输,所以核孔复合物的存在可以说明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推测核纤层与细胞核的解体和重建密切相关 D.差速离心法可分离核糖体、内质网、染色质等结构【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专题】模式图;细胞核.【答案】D【分析】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由核膜、染色质和核仁组成,其中核膜上有核孔,且与外侧的内质网相连。【解答】解:A、由图可知糙面内质网与外核膜相连,糙面内质网有核糖体,A正确;B、核孔复合物位于核膜的核孔,能够控制大分子进出细胞核,是核质之间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的通道;核孔复合物可介导蛋白质的入核运输以及RNA等物质的出核运输,核孔复合物的存在可以说明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正确;C、核纤层起支架作用,推测核纤层与细胞核的解体和重建密切相关,C正确;D、差速离心法可分离核糖体、内质网、细胞核等结构,但不能分离出细胞核中的染色质,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14.图甲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乙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a、b、c共同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 B.图乙中三种膜结构都只通过囊泡建立联系 C.神经细胞合成并分泌神经递质也需要经过图甲所示过程 D.图甲中的分泌蛋白可能需要体液运输才能到达作用部位【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专题】模式图;细胞器.【答案】D【分析】由图甲分析可知,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图乙中三种膜结构从左向右分别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解答】解:A、由图甲分析可知,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其中a核糖体不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A错误;B、图乙中三种膜结构从左向右分别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内质网和细胞膜可以直接相连,而不只是通过囊泡建立联系,B错误;C、神经递质大多为小分子物质,其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不一定会经过图甲所示的过程,C错误;D、图甲中的分泌蛋白可能是蛋白质类的激素,需要体液运输到达作用部位,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明确分泌蛋白和分泌过程涉及的结构、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等,结合题图分析解答。15.如图表示某细胞局部的结构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核膜的外膜上有核糖体附着 B.该细胞可以是番茄的叶肉细胞 C.核仁的大小在不同细胞中可以不同 D.染色质复制后其数量并未发生改变【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专题】模式图;细胞核.【答案】B【分析】1、细胞核的结构:核膜(双层膜,上面有孔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2、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解答】解:A、核膜为双层膜,外膜的外表面附着有许多核糖体,A正确;B、该细胞具有核膜、核仁、核孔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但番茄的叶肉细胞是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等特征结构,该图并未显示。因此,不能确定这个细胞就是番茄的叶肉细胞,B错误;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较大,故核仁的大小在不同细胞中可以不同,C正确;D、染色质复制的实质是DNA复制,形成的单体由一个着丝粒相连,染色质数目不变,DNA的含量加倍,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组成,掌握各组成结构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二.解答题(共5小题)16.线粒体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的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能力有限,大量线粒体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后,定向转运到线粒体。如图表示线粒体蛋白的转运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线粒体受损会引起肝细胞死亡和肝衰竭,主要与缺乏能量供应有关。科研人员将线粒体与人工合成的蛋白质A混合形成复合物,将复合物通过静脉注射,靶向递送至活体大鼠的肝脏。关于上述研究,下列推测合理的有ABD。A.蛋白质A可能与肝细胞特异性识别有关B.该复合物可提高肝细胞内丙酮酸有氧分解的速率C.口服该复合物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D.该复合物进入肝细胞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2)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图中过程①主要发生在分裂间期,此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酶、ATP(答出3种)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3)若图中M蛋白催化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则M蛋白的作用可能与催化[H](或NADH)与O2结合形成H2O,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有关(填具体生理过程)。用某种抑制性药物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的T蛋白明显增多,推测该药最可能抑制了过程④(填编号)。【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细胞器;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答案】(1)ABD(2)分裂间;核糖核苷酸、酶、ATP(3)催化[H](或NADH)与O2结合形成H2O,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④【分析】分析题图,①表示核DNA转录形成RNA的过程;②表示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的过程;③表示翻译形成T蛋白的过程;④是T蛋白和线粒体外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形成TOM复合体的过程;⑤表示在TOM复合体的协助下,M蛋白可进入线粒体内,并嵌合在线粒体内膜上的过程。【解答】解:(1)A、依据题干信息,线粒体与人工合成的蛋白质A混合形成复合物,通过静脉注射,靶向递送至活体大鼠的肝脏,可推测,蛋白质A可能与肝细胞特异性识别有关,A正确;B、依据题干信息,线粒体通过与蛋白质A形成的复合物,被靶向运输至活体大鼠的肝脏,线粒体可以将丙酮酸有氧分解,所以该复合物可提高肝细胞内丙酮酸有氧分解的速率,B正确;C、蛋白质A口服后,会被水解,功能会丧失,故口服该复合物达不到相同的效果,C错误;D、该复合物属于大分子,进入肝细胞通过胞吞,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ABD。(2)过程①表示转录,主要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场所在细胞核,此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ATP、RNA聚合酶的参与,所以核糖核苷酸、ATP、RNA聚合酶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3)据图可知,M蛋白分布于线粒体内膜,且M蛋白催化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所以M蛋白的作用可能与催化[H](或NADH)与O2结合形成H2O,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有关。T蛋白数量增多,说明T蛋白和线粒体外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的数量减少,故该药物可能抑制了④过程。故答案为:(1)ABD(2)分裂间;核糖核苷酸、酶、ATP(3)催化[H](或NADH)与O2结合形成H2O,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④【点评】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线粒体功能、转录和翻译、有氧呼吸等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17.细胞可维持正确折叠蛋白质的稳定性,同时降解错误折叠蛋白质,从而实现蛋白质稳态。维持蛋白质稳态对于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错误折叠的异常蛋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我国科学家发明一种小分子绑定化合物ATTEC,这种“小分子胶水”(ATTEC)能将自噬标记物LC3和错误折叠的异常蛋白黏在一起,形成黏附物,进而将黏附物包裹形成自噬体进行降解,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过程如图1所示。(1)分泌蛋白等蛋白质最初在核糖体内合成,后依次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折叠、修饰后转运至相应部位发挥功能。(2)ATTEC与异常蛋白的结合具有一定的专一性(或特异性),溶酶体膜和自噬体膜能相互转化的原因是两种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3)研究发现,在亨廷顿舞蹈症(HD)患者的大脑中,突变后的mHTT蛋白会使得纹状体神经退行,造成神经元的大量死亡,最终表现为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等症状。研究表明,ATTEC可有效治疗HD,试分析其作用机制:ATTEC将大脑神经元细胞中突变后的mHTT蛋白与LC3黏在一起,形成黏附物后被包裹形成自噬体最终被降解。(4)网织红细胞是哺乳动物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细胞内存在大量血红蛋白,若某些血红蛋白出现错误折叠形成不正常的空间结构,则它们会被一种特殊的途径所降解。科研人员检测了该细胞在不同条件下错误折叠蛋白质的降解率,结果如图2。据图2结果分析:ATP能够促进(填“促进”或“抑制”)蛋白质的降解;你认为参与蛋白质降解的酶是不是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并说明理由。不是(是/不是),理由是降解反应的最适pH为8.0,溶酶体中水解酶的适宜pH是酸性。【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细胞器.【答案】(1)专一性(或特异性)两种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2)ATTEC将大脑神经元细胞中突变后的mHTT蛋白与LC3黏在一起,形成黏附物后被包裹形成自噬体最终被降解(3)促进降解反应的最适pH为8.0,溶酶体中水解酶的适宜pH是酸性【分析】由图可知,ATTEC可以和LC3结合到异常蛋白,而不能和正常蛋白结合,结合异常蛋白后会被内质网包围形成自噬体,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通过溶酶体中的酶将异常蛋白降解。【解答】解:(1)分泌蛋白等蛋白质最初在核糖体内合成,后依次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折叠、修饰后转运至相应部位发挥功能。(2)ATTEC能将自噬标记物LC3和空间结构改变的蛋白质黏在一起,形成黏附物,由此可知,ATTEC与异常蛋白的结合具有一定的专一性。溶酶体膜和自噬体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故这两种膜能够相互转化。(3)突变后的mHTT蛋白为异常蛋白,ATTEC能将大脑神经元细胞中突变后的mHTT蛋白与LC3黏在一起,形成黏附物后被包裹形成自噬体最终被降解,因此ATTEC可有效治疗HD。(4)①图2中加入ATP后蛋白质降解速率提高,说明ATP能够促进蛋白质的降解。据图可知,pH为8.0时,蛋白质降解速率最高,呈碱性。反应中的酶如果是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则会失活,所以该酶不是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故答案为:(1)专一性(或特异性)两种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2)ATTEC将大脑神经元细胞中突变后的mHTT蛋白与LC3黏在一起,形成黏附物后被包裹形成自噬体最终被降解(3)促进降解反应的最适pH为8.0,溶酶体中水解酶的适宜pH是酸性【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协调配合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作用极为重要。图1为高等动物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定向转运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其中a~f表示相应的细胞结构,①~⑧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图2为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小窝结构示意图,该结构与细胞的信息传递等有关。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是bc(填字母)。(2)若图1中合成的物质包括胰岛素,其分泌到细胞外是通过⑧胞吐过程完成的;图2小窝结构中的小窝蛋白分布于此的过程依次是⑤⑥⑦(填图1中数字序号);通过⑤⑥途径合成的蛋白质,除图示类型外,还有溶酶体中的水解酶。(3)据图2可知,小窝蛋白分为三段,中间区段主要由疏水性(填“亲水性”或“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余两段均位于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4)小窝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的激发光下能够发出荧光,当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为研究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分别向小窝蛋白的肽段1(82~101位氨基酸)和肽段2(101~126位氨基酸)加入胆固醇,检测不同肽段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如图3,据此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在肽段1(填“肽段1”或“肽段2”)中。【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生物膜系统;细胞器.【答案】(1)bc(2)胞吐;⑤⑥⑦;溶酶体(3)疏水性;细胞质基质(4)肽段1【分析】分析题图1:a是核糖体,b是细胞核,c是线粒体,d是内质网,e是高尔基体,f是细胞膜。过程①②③④为胞内蛋白合成过程,过程⑤⑥⑦表示细胞膜蛋白合成、加工及定向转运的主要途径,过程⑤⑥⑧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及定向转运的主要途径。分析题图2: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小窝结构示意图,小窝是细胞膜的一部分。【解答】解:(1)图1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是b细胞核,c线粒体。(2)若图1中合成的物质包括胰岛素,胰岛素是分泌蛋白,其分泌到细胞外是通过⑧胞吐。小窝蛋白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在核糖体上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依次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加工,由囊泡运输到细胞膜,成为细胞膜上的小窝蛋白,因此,图2小窝结构中的小窝蛋白分布于此的过程依次是⑤⑥⑦。通过⑤⑥途径合成的蛋白质,除图示类型外,还有溶酶体中的水解酶。(3)据图2可知,小窝蛋白分为三段,中间区段主要分布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内部,主要由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余两段均位于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4)由题图分析可知,肽段1与加入胆固醇后,荧光强度明显降低,肽段2加入胆固醇后荧光强度基本不变,又知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因此胆固醇与肽段1中的氨基酸结合,而不与肽段2中的结合。故答案为:(1)bc(2)胞吐;⑤⑥⑦;溶酶体(3)疏水性;细胞质基质(4)肽段1【点评】本题以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去路和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结构为背景,考查了细胞膜和细胞器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考查考生对图片和曲线的分析能力及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的能力。19.如图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①~⑤表示组成生物膜的物质。请回答:(1)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生物膜具有该特点的原因是磷脂分子可以运动,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2)若此细胞为植物细胞,则细胞壁位于图中的A侧(填“A侧”或“B侧”)。(3)与细胞识别有密切关系的结构是糖被,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通过化学物质实现细胞间间接的信息交流;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实现细胞间直接的信息交流;通过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进行信息交流。(4)磷脂双分子层使许多分子和离子不能随意出入细胞,[④]蛋白质控制着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使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特点。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历程.【答案】(1)流动性磷脂分子可以运动,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2)A侧(3)糖被(糖蛋白也可)通过化学物质实现细胞间间接的信息交流;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实现细胞间直接的信息交流;通过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进行信息交流(4)选择透过性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分析】分析题图,①是糖蛋白,②是磷脂分子,③是磷脂双分子层,④是蛋白质,⑤是多糖,有糖蛋白的一侧是膜外侧,故A是外侧,B是内侧。【解答】解:(1)流动镶嵌模型中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生物膜具有该特点的原因是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能运动。(2)若此细胞为植物细胞,细胞壁位于细胞膜的外侧,膜上有糖蛋白的一侧为外侧,故细胞壁位于A侧。(3)与细胞识别有密切关系的是糖被。信息交流方式有:通过化学物质实现细胞间间接的信息交流(如激素调节);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实现细胞间直接的信息交流(如精卵结合);通过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进行信息交流(如胞间连丝)。(4)磷脂双分子层能让气体、一些脂溶性物质通过,其他分子和离子不能通过,这与膜上的④蛋白质有关,蛋白质的存在使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特点。生物膜的复杂程度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故答案为:(1)流动性磷脂分子可以运动,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2)A侧(3)糖被通过化学物质实现细胞间间接的信息交流;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实现细胞间直接的信息交流;通过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进行信息交流(4)选择透过性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系统和流动镶嵌模型,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能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0.细胞中不同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图1为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C~F为具膜细胞器(C、D均为双层膜结构),①②代表分泌蛋白的转移途径。人体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类有机物的含量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结构的名称是核膜,未能在图中表示出来的具膜细胞器有液泡和溶酶体。(2)若该分泌蛋白为激素,可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3)图2中的甲对应图1中的结构D(填字母),图2中的乙对应图1中的结构E、F(填字母),图1中C、D生物膜的功能差别较大,从组成成分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生物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4)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过程中,图2中结构丙的位置变化是从细胞质中转移到内质网上,肽链合成完成后从内质网脱落。【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细胞器.【答案】(1)核膜液泡和溶酶体(2)受体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DE、F生物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4)从细胞质基质中转移至内质网上,肽链合成后再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分析】题图分析,图l中C表示叶绿体,D表示线粒体,E表示内质网,F表示高尔基体。图2中脂质和蛋白质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这说明甲和乙含有膜结构,丙没有膜结构,甲含有核酸,在动物细胞中应该是线粒体,乙不含核酸,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丙含有核酸,应该是核糖体。【解答】解:(1)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组成,A双层膜结构的是核膜,B是细胞膜。C、D、E、F都是具膜细胞器,C、D可表示叶绿体和线粒体;①②代表分泌蛋白的转移途径,故E和F分别表示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所以未能在图中表示出来的具膜细胞器有溶酶体、液泡。(2)若该分泌蛋白为激素,可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3)图l中的C、D分别代表的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均为双层膜,且含有核酸,因为甲、乙、丙是人体细胞内三种细胞器,因而图2中的甲对应图1中的D线粒体;图l中的E、F分别为内质网、高尔基体,都具有膜结构可与图2中的乙对应。由于图1中C、D生物膜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因此二者功能差别较大。(4)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过程中,图2中结构丙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E内质网通过囊泡转移到F高尔基体,而F高尔基体通过囊泡转移到B细胞膜,因此图2中结构丙核糖体的位置变化是从细胞质基质中转移至内质网上,肽链合成后再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故答案为:(1)核膜液泡和溶酶体(2)受体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DE、F生物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4)从细胞质基质中转移至内质网上,肽链合成后再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考点卡片1.细胞膜的功能【知识点的认识】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障了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1)对于原始生命,膜的出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分隔开,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2)对于原生生物,如草履虫,它属于单细胞生物,它与外界环境的分界面也是细胞膜,由于细胞膜的作用,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包括细胞膜控制作用的普遍性和控制作用的相对性两个方面,如下图所示: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间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靶细胞.如内分泌细胞激素体液靶细胞受体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2)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细胞.(3)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的间隙连接,在相邻细胞间形成孔道结构.【命题方向】实验室中用台盼蓝染色来判断细胞死活,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该实验所利用的细胞膜功能或特性是()A.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保护细胞内部结构C.流动性D.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分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有一定的流动性,选择透过性为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活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但死细胞会丧失选择透过性。解答:细胞膜能够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用台盼蓝染色,台盼蓝为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活细胞不吸收,死细胞膜失去了活性,丧失选择透过性功能,台盼蓝进入细胞,细胞才会被染成蓝色,所以该实验所利用的是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考查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思路点拨】判定细胞死活的方法(1)染色排除法: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控制物质进出),从而判断出细胞的死活.(2)观察细胞是否流动:活的细胞由于不断进行代谢,细胞质是流动的,而死细胞的细胞质是不会流动的.(3)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会在高浓度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并在低浓度溶液中自动复原,而死的植物细胞不会发生这种现象.2.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历程【知识点的认识】有关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①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②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通过对脂质进行提取和测定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③1959年,罗伯特森根据电镜下看到的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指出,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④1970年,科学家通过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⑤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人所接受。【命题方向】生物科学史蕴含着科学家的思维和智慧,关于细胞膜成分和结构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1895年欧文顿发现:溶于脂质的物质,不容易穿过细胞膜B.1925年戈特和格伦德尔推断: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呈暗—亮—暗的三层结构,认为细胞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构成D.1970年科学家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人细胞与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分析:有关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①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②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通过对脂质进行提取和测定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③1959年,罗伯特森根据电镜下看到的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指出,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④1970年,科学家通过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⑤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为流动镶嵌模型大多数人所接受。解答:A、1895年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A错误;B、1925年,戈特和格伦德尔通过实验,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这一结果表明:细胞膜中脂质分子必然排列成两层,B正确;C、1959年罗伯特森根据电镜下看到的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C错误;D、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染料标记的方法,通过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题思路点拨】关于细胞膜的实验探究:(1)细胞膜成分的实验探究①用溶脂剂处理细胞膜,膜被破坏,说明细胞膜中含有脂质成分。②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膜被破坏,说明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2)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的实验探究可将大量的同种生物和亲缘关系较远的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混合在一起,发现只有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能结合.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知识点的认识】1、细胞膜的特点: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镶嵌其中.2、流动镶嵌模型:(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是可以流动的;(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3)在细胞膜的外表,少数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细胞膜的结构如图所示:【命题方向】题型一:细胞膜的结构典例1:(2014•江苏模拟)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过程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无关B.b可表示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C.①与细胞间识别和免疫密切相关D.②和③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分析:图中①为糖蛋白,②为磷脂分子,③为蛋白质,a为自由扩散,b为主动运输.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解答:A、a过程是自由扩散,运输动力是浓度差,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有关,故A错误;B、细胞分泌胰岛素方式为外排,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不是主动运输,故B错误;C、糖蛋白功能与细胞识别和信息交流有关,故C正确;D、磷脂双分子层为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典例2: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A.S1=2S2B.S1>2S2C.S1<2S2D.S2<S1<2S2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因此将细胞膜的磷脂分子铺成单层的面积恰好是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但由于口腔上皮细胞中除了细胞膜外,还要一些细胞器也具有膜结构,因此上皮细胞中的脂质铺成单程的面积大于细胞膜面积的2倍,故S1>2S2.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题型二:细胞膜的流动性典例2:下列过程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无关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B.核糖体上合成的解旋酶进入细胞核C.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D.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解答:A、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初步的加工后,进入高尔基体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形成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分泌到细胞外.抗体为分泌蛋白,因此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有相关生物膜的融合,故A相关;B、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直接通过核孔,与生物膜无关,故B无关;C、质壁分离复原与渗透作用相关,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相关,故C相关;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发生细胞膜的分裂,与生物膜的流动性相关,故D相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膜的流动性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题型三:细胞膜特点和功能综合典例3: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室常用猪、猴的红细胞收集到较为纯净的细胞膜进行研究,收集时要用到差速离心的方法B.根据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可推测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布C.电子显微镜下,细胞膜呈现暗一明一暗三层,说明细胞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组成D.吞噬细胞起吞噬作用、水分子的跨膜运输都能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分析:细胞膜制备:(1)选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是其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2)原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吸水胀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从而得到细胞膜.(3)方法:引流法或离心法.解答:A、实验室通常采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提取细胞膜的材料,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采用的方法是引流法和离心法,故A错误;B、磷脂分子具有亲水头和疏水尾,而细胞膜的两侧都有水,因此推测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呈双层排列,故B正确;C、电镜下,细胞膜的暗一明一暗结构,说明细胞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构成,故C错误;D、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思路点拨】细胞膜的成分蛋白质与细胞膜功能的关系(1)各种膜所含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膜,其蛋白质含量和种类越多.(2)糖蛋白(也叫糖被)有保护和润滑作用,还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密切关系.(3)正常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产生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等物质,以此可以作为细胞是否癌变的指标之一.4.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考点归纳】概念:细胞器:细胞器是悬浮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具有特定结构功能的微小构造。细胞器分为: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核糖体,中心体。其中,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细胞,液泡只存在于植物细胞和低等动物,中心体只存在于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另外,细胞核不是细胞器。注意: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基本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控制遗传和代谢。成熟的植物细胞内体积最大是液泡。1、细胞器的分类归纳按结构分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溶酶体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