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技术导则》_第1页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技术导则》_第2页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技术导则》_第3页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技术导则》_第4页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技术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D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PDB65/T8XXX-2023

J00000-2023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与更新技术导则(试行)

TechnicalGuidelinesforPreservationand

RenewalofHistoricCulturalCitiesTowns

andDistricts(Trial)

(征求意见稿)

2023年8月

1总则

1.0.1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整体保护的

认识,推动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

新工作,规范和引导规划设计和建设行为,保障规划的实施,改

善居民生活条件,提升公共服务和市政设施建设水平,制定本导

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与更新。

1.0.3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应遵循

五大原则:应保尽保;保护历史真实载体;保护历史环境;合理

利用、有机更新、永续发展;统筹规划、建设、管理。

1.0.4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应在有

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环境,适应现代社会的

物质和精神需求,提升城市文化特色与活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

得感,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全面

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0.5应全面深入调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历

史与现状,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分析其文化内涵、价值、特

色及现状问题,结合当地发展定位,确定保护与更新的目标、路

径,坚持整体保护、有机更新的原则,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体系。

1.0.6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除应满足

本导则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规范、标准和自治区相

关法规、标准,以及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

划的相关规定。

1

2术语

2.0.1历史文化名城historiccity

经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

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2.0.2历史文化名镇historictown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

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镇。

2.0.3历史文化街区historicandculturaldistrict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

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

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2.0.4历史城区historicurbanarea

城镇中能体现其历史发展过程或某一发展时期风貌的地区,

涵盖一般通称的古城区和老城区。本导则特指历史范围清楚、格

局和风貌保存较为完整、需要保护的片区。

2.0.5历史地段historicarea

能真实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片区。

2.0.6文物古迹historicmonumentsandsites

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具有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实物遗存,包括

地面、地下与水下的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石刻、

近现代史迹及纪念建筑等。

2.0.7文物保护单位officiallyprotectedmonumentsand

sites

经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文物古

迹。

2

2.0.8地下文物埋藏区undergroundarchaeological

remains

地下文物集中分布的地区,由城市人民政府或行政主管部门

公布为地下文物埋藏区。地下文物包括埋藏在城市地面之下的古

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

2.0.9风貌townscape

反映城镇历史文化特征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整体面貌和

景观。

2.0.10保护要素preservedelement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内具有保护价值的物质或

非物质要素。

2.0.11整治要素improvedelement

为了达到保护和恢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传统

风貌、改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历史文化街区生活条件、提升历

史文化名城名镇的历史文化街区环境品质等目的,必须重点进行

管控、整饬、改造或提升的要素。

2.0.12更新renovation

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貌和建筑

性能、业态、民风民俗、景观肌理、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进行

的改造和提升,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业态更

新、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

2.0.13天际线skyline

将建筑群中各建筑顶部的轮廓线相连形成的与天空的分界线。

2.0.14街巷肌理streettexture

街道和巷道的布局、形态、尺度和材质等方面的特征,反映

了城市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轨迹。

2.0.15景观视廊landscapecorridor

3

重要的特色景观之间的视觉通廊。

2.0.16街道对景oppositesceneryofthestreet

位于街道景观视线端点的景物。

2.0.17不可移动文物heritage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普查登记在

册文物,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遗址、古墓葬、

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

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

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等。

2.0.18历史建筑historicbuilding

经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

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

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2.0.19传统风貌建筑traditionalstylebuilding

除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外,具有一定建成历史,对历史

地段整体风貌特征形成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

2.0.20历史环境要素historicenvironmentelement

反映历史风貌的古井、围墙、台阶、铺地、驳岸、古树名木

等。

2.0.21其他建筑otherbuilding

本导则中其他建筑,特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

内除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之外的所有其他建

筑。

2.0.22大树largetree

干径20mm以上、高度6m以上的乔木。

2.0.23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traditionalculture

and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

4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及非物

质文化遗产,包括与上述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依存的

空间。

2.0.24建筑修缮buildingrepairandrestoration

以保护为目的,按照原材料、原形式、原结构、原做法进行

的整修工程,包括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修缮以及历史建筑的修缮、

内部改善等。

2.0.25建筑改善buildingrenovation

在不改变建筑外观形式、保护风貌较完好的房屋建筑物、保

存有价值的构筑物和建筑构件的前提下,可局部适当采用混合结

构与新技术的整修工程,即传统风貌建筑的修缮、翻建、内部改

造等。

2.0.26建筑更新buildingrenewal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内建筑拆除、新建或改建

的建设行为,主要针对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其他建筑,包括建筑

整体更新和局部更新。

2.0.27建筑整饰buildingrefurbishment

在不改变建筑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对于现有与传统风貌不

协调的其他建筑外立面进行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控制要求

的修饰、清理或改造。

2.0.28建筑保留buildingretention

对于现有与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其他建筑形式、结构、功能

的整体存留和保持,包括适当的维护和修缮。

2.0.29街巷空间openspace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内建筑(院落)以外的,

承担交往、交通等公共使用功能的开敞空间,包括街道、街巷、

公园、绿地、空场等。

5

2.0.30附属设施ancillaryfacility

设置于街巷空间内的各类设施、设备、管线。

2.0.31翻建rebuilding

需全部拆除或仅保留小部分原状,按建筑历史风貌及原面积、

原高度、原位置、原形式进行恢复的复建工程,不包括原有建筑

拆除后的新建或改建工程。

2.0.32石活stonecomponents

传统建筑中的石制构件。

6

3历史文化名城

3.1一般规定

3.1.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应包括下列内容:

1城址环境及与之相互依存的山川形胜;

2历史城区的传统空间格局与历史风貌;

3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历史地段;

4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

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传统风貌建筑;

5历史环境要素;

6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优秀传统文化。

3.1.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应分析城市的历史、社会、经

济背景和现状,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科学

价值、艺术价值、实用价值和文化内涵。

3.1.3应坚持整体保护的理念,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

街区以及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

3.1.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应确定目标和原则,明确内容

和保护重点,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更新措施。

3.1.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应优化调整历史城区的用地性

质与功能,调控人口容量,疏解城区交通,改善市政设施等,并

提出保护与更新的分期实施及管理建议。

3.1.6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对地下文物埋藏区保护界线范

围内的道路交通设施、市政管线、房屋、绿化等建设以及农业活

动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不得危及地下文物的安全。

3.1.7历史城区应明确延续历史风貌的要求。

7

3.2保护界线

3.2.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划定历史城区范围,可根据保

护需要划定环境协调区。

3.2.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划定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

界线,保护范围应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对未列为

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地段,可参照历史文化街区的划定方法确定

保护范围界线。

3.2.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以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具体界

线为基本依据,划定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界

线。

3.2.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划定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应为历史建

筑本身,历史文化街区外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应包括历史建筑本

身和必要的建设控制地带。

3.2.5当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与文物保护

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出现重叠时,应坚持从严保护的

要求,按更为严格的控制要求执行。

3.3保护要素和整治要素

3.3.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素和整治要素主要包括:

1城址环境;

2格局与风貌;

3道路交通设施;

4市政基础设施;

5防灾和环境保护。

8

3.4保护与更新技术措施

Ⅰ城址环境

3.4.1历史文化名城应整体保护,传承传统营建智慧,新的城

市建设不应改变与历史城区相互依存的人文环境及其所依存的地

形地貌、河湖水系等自然景观环境。

3.4.2历史文化名城应保护城址环境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制

定切实可行的管控措施。

Ⅱ格局与风貌

3.4.3应整体保护历史城区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

对体现历史城区传统格局特征的城垣轮廓、历史轴线、河湖水系、

街巷肌理、重要节点等提出保护和延续措施。

3.4.4应保护和延续历史风貌特色,对历史城区的建筑高度、

体量、风格、色彩等提出总体控制和引导要求。

3.4.5应保护重要的视线通廊,并对视线通廊内的建筑高度提

出管控要求。

3.4.6应保护和延续历史城区内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场所和标

志物。

Ⅲ道路交通设施

3.4.7历史城区应保持或延续原有的道路格局,保护传统街巷

的原有空间尺度和界面。

3.4.8应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改善历史城区的交通条件。历史

城区的交通组织应以疏导为主,应将通过性的交通干路、交通换

9

乘设施、大型机动车停车场等设置于历史城区外围。

3.4.9历史城区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

并采取下列措施优化动态交通组织:

1应选择适宜的公共交通车型,提高公共交通的可达性;

2宜结合整体交通组织,设置非机动车和行人专用道、步行区,

营造人性化的交通环境。

3.4.10可采取以下措施优化历史城区的静态交通组织:

1历史城区应控制机动车停车位的供给,完善停车收费和管理

制度,采取分散、多样化的停车布局方式;

2不宜增建大型机动车停车场。

3.4.11历史城区内道路及交叉口的改造,应充分结合历史街道

的原有空间特征。

3.4.12历史城区内道路、桥梁、公交、停车场、加油站等交通

设施的形式应符合历史风貌的管控要求,对现状风貌不协调的交

通设施应予以整治。

Ⅳ市政基础设施

3.4.13历史城区内的市政基础设施的保护与改善,应与历史风

貌、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组织等统筹协调,并符合下列要求:

1应借鉴和延续传统方法和经验,充分发挥历史遗留设施的作

用;

2不应保留污水处理厂、固体废弃物处理厂(场)、区域锅炉房、

高压输气管线和输油管线以及贮气、贮油设施等环境敏感型设施;

不宜保留枢纽变电站、大中型垃圾转运站、高压配气调压站、通

信枢纽局等设施;

3不应新设置区域性大型市政基础设施站点,为历史城区服务

10

的新增市政设施站点宜布置在历史城区周边地带;

4宜以市政集中供热为主;不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历史城区宜

采用燃气、电力等清洁能源供热;

5当市政设施及管线布置与保护要求发生矛盾时,应在满足保

护和安全的前提下,采取适宜的技术措施。

3.4.14历史城区市政管线布置和市政管线的更新建设,应结合

用地布局、道路条件、现状管网情况以及市政需求的预测结果确

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根据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合理确定市政管线建设的先后次序;

2因地制宜确定排水体制,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海绵城市建设

模式;

3管线宜采取地下敷设的方式,当受条件限制需要采用架空或

沿墙敷设的方式时,应进行隐蔽和美化处理;

4严寒、寒冷地区给排水管网应采取防冻措施。

5当在狭窄地段敷设管线无法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安全间

距要求时,可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满足管线安全运

营管理要求。

Ⅴ防灾和环境保护

3.4.15防灾和环境保护设施的保护与更新应符合历史城区历史

风貌保护的要求。

3.4.16应健全历史城区防灾安全体系,主要包括地质灾害、气

象灾害、疫情、内涝、防火、用水安全等。

3.4.17历史城区内不得设置生产、贮存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

险物品的工厂和仓库。

3.4.18历史城区内应重点发展与历史文化名城相匹配的相关产

11

业,不得保留或设置二、三类工业用地,不宜保留或设置一类工

业用地。当历史城区外的污染源对历史城区造成大气、水体、噪

声等污染时,应提出治理、调整、搬迁等要求。

3.4.19历史城区防洪堤坝工程设施应与自然环境、历史环境相

协凋,保持滨水特色。对历史留存的防洪构筑物、码头等应提出

保护与利用措施。

3.4.20历史城区的内涝防治措施应根据地形特点、水文条件、

气候特征、雨水管渠系统、防洪设施现状和内涝防治要求等综合

分析后确定,并应与城市竖向规划、防洪规划、海绵城市规划相

协调。

3.4.21历史文化名城的消防应以防为主,消、防结合,强化火

灾预警体系。

12

4历史文化名镇

4.1一般规定

4.1.1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应包括下列内容:

1环境景观及与之相互依存的山川形胜;

2传统空间格局与历史风貌;

3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

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传统风貌建筑;

4历史环境要素;

5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优秀传统文化。

4.1.2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更新应分析其历史、社会、经济背

景和现状,体现历史文化名镇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

艺术价值、实用价值和文化内涵。

4.1.3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应对地下文物埋藏区保护界线范

围内的道路交通设施、市政管线、房屋、绿化等建设以及农业活

动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不得危及地下文物的安全。

4.1.4应明确延续历史文化名镇历史风貌的要求。

4.2保护界线

4.2.1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应以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具体界

线为基本依据,划定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界

线。

4.2.2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应划定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应包括历史建筑本身和必要的建设控制地带。

13

4.3保护要素和整治要素

4.3.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素和整治要素主要包括:

1环境景观;

2格局与风貌;

3道路交通设施;

4市政基础设施;

5防灾和环境保护。

4.4保护与更新技术措施

Ⅰ环境景观

4.4.1历史文化名镇应保护山水形胜、地形地貌、河湖水系、

田园风光、历史驳岸、古树名木等自然人文景观。

4.4.2历史文化名镇应保护与传统生产生活相关的设施、场所和

景观。

Ⅱ格局风貌

4.4.3历史文化名镇应整体保护传统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

4.4.4历史文化名镇应保护街巷格局和尺度,不应拓宽传统街

巷;路面铺装应保持延续传统的材料、尺寸和铺装方式。

4.4.5历史文化名镇的传统街巷界面应保持原有传统风貌建筑

形式和高度。

4.4.6历史文化名镇应保持文化空间场所的景观环境和场地特

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14

Ⅲ道路交通设施

4.4.7历史文化名镇应保持和延续传统的道路格局和空间尺度,

并利用原有道路街巷组织慢行交通。

4.4.8通过性交通干路不应穿越历史文化名镇的核心保护范围。

4.4.9机动车停车场的选址和规模不应破坏历史文化名镇的历

史环境。

Ⅳ市政基础设施

4.4.10历史文化名镇市政基础设施的保护与改善,应与历史风

貌、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组织等统筹协调。

4.4.11历史文化名镇应保留传统的自然排水方式,新建生活污

水系统应因地制宜地确定排水体制。

4.4.12当市政设施及管线布置与保护要求发生矛盾时,应在满

足保护和安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采取适宜的技术措施。

4.4.13严寒、寒冷地区给排水管网应采取防冻措施。

Ⅴ防灾和环境保护

4.4.14防灾和环境保护设施的保护与更新应符合历史文化名镇

历史风貌保护的要求。

4.4.15应健全历史文化名镇防灾安全体系,主要包括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疫情、内涝、防火、用水安全等。

4.4.16防洪堤坝工程设施应与自然环境、历史环境相协凋,保

持滨水特色。对历史留存下的防洪构筑物、码头等应提出保护与

利用措施。

4.4.17内涝防治措施应根据地形特点、水文条件、气候特征、

15

雨水管渠系统、防洪设施现状和内涝防治要求等综合分析后确定,

并应与城市竖向规划、防洪规划相协调。

4.4.18历史文化名镇的消防应以防为主,消、防结合,强化火

灾预警体系。

16

5历史文化街区

5.1一般规定

5.1.1应重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整体空间

结构的关系,并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保护传统中轴线、城廓、

自然山体、历史河湖水系、道路骨架网和街巷格局、重要景观视

廊和街道对景、世界遗产、重要文物等之间的有机联系。

5.1.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应以保护、恢复、传承、活化

为原则,整体保护、应保尽保,鼓励减法、慎做加法,避免出现

影响传统风貌的建设行为,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严格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保持以聚落、街巷、

院落为主的传统空间形态、肌理、尺度,加强整体空间格局和城

市风貌管控,保护各类历史文化遗存;

2对街区内的历史街巷和外围景观提出具体的保护要求;

3对保护范围内的建(构)筑物提出分类保护与整治要求,

保护其历史风貌特征;

4保护街区活态,延续历史形成的街区功能、人口构成和

社区结构,改善居住条件,促进文化传承,实现历史文化街区有

机更新。

5.1.3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保护修缮和整治提升工作,

重点整治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单体建筑和建筑群,展现传统空间

秩序。

5.1.4应系统挖掘、梳理、评估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各类保护要

素和整治要素,作为街区传统风貌保护和控制的依据。

5.1.5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各类建设行为应符合传统风貌保护的

17

要求,重点对建筑的高度、形态、风格、色彩、材料以及街巷空

间的整体风貌和各类附属设施进行管控。

5.1.6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内各类建设行为的管理,避免在房

屋建设、环境整治、设施安装、装修装饰等过程中对保护要素造

成不良影响,并对现有不协调元素进行整治。

5.2保护界线

5.2.1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界线的划定和确切定位应符

合下列要求:

1应保持重要眺望点视线所及范围的建筑物外观界面及相

应建筑物的用地边界完整;

2应保持现状用地边界完整;

3应保持构成历史风貌的自然景观边界完整。

5.2.2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界线的划定和确切定位应符

合下列要求:

1应以重要眺望点视线所及范围的建筑外观界面相应的建

筑用地边界为界线;

2应将构成历史风貌的自然景观纳入,并应保持视觉景观

的完整性;

3应将影响核心保护范围风貌的区域纳入,并宜兼顾行政

区划管理的边界。

5.2.3历史文化街区内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

带应以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具体界线为依据。

5.3保护要素和整治要素

5.3.1严格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要素,在建设过程中严禁拆

18

除、破坏、改变。保护要素应包括且不局限于下列内容:

1历史形成的街区天际线、整体形态特征和色彩基调;

2历史形成的街区功能;

3街区的人口构成和社区结构;

4街道、街巷肌理;

5历史形成的景观视廊和街道对景;

6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以及其他建

筑中有保护价值的部分;

7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特定构筑物或建筑构件;

8有保护价值的水域;

9古树名木及大树;

10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5.3.2对历史文化街区内影响传统风貌的要素进行的改造、整

饰或更新,以及对街区的生活条件、环境品质等进行的改善和提

升,应满足风貌保护的要求。整治要素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整治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或现有建筑中与传统风

貌不协调的部分;

2治理各类违法建设;

3限制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4转变出行方式,优化出行环境,改造相应的交通设施;

5改善和优化市政设施及无障碍设施;

6营造和提升街区公共空间;

7规范和改善街区绿化及街巷空间内的地面铺装、景观设

施、公共艺术与城市家具;

8规范标识系统及牌匾、广告和公益宣传;

9规范建筑外挂设施;

10规范街区照明;

19

5.4保护与更新技术措施

Ⅰ天际线、整体形态特征和色彩基调

5.4.1严格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天际线、“街巷-院落-建筑”为

主的整体形态特征以及街区传统色彩基调,并兼顾下列地方特色:

1传统街区天际线

街巷两侧建筑、院墙相连为完整的一体性界面,与街巷内、

庭院内树木前后映衬,构成高低错落、舒展灵动、层次饱满的街

巷天际线;

2街区传统色彩基调

南疆、东疆:传统街巷两侧建筑界面以生土色为主基调,南

疆部分地区采用白色为主基调。南疆开向传统街巷的院门色彩一

般为单色,有蓝、绿、褐、橙、黄、木本色等;东疆开向传统街

巷的院门一般为木本色、棕红等单色,或蓝、绿、黄等多色彩绘。

北疆:传统街巷两侧建筑界面以蓝、绿等色为主基调。开向

传统街巷的院门、建筑外窗的色彩一般为蓝、绿色等。

5.4.2应按照相关规划的要求,严格控制历史文化街区内新建

和改建建筑的高度、体量、形态、风格、色彩和材料。

5.4.3宜拆除影响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的建筑,逐步恢复历

史文化街区的传统天际线。

Ⅱ街区功能

5.4.4应因地制宜地保持、优化或恢复历史文化街区传统的功

能结构,明确居住功能与非居住功能的比例和分布,提升公共服

务设施品质,严禁过度的商业开发与商业化行为,有序引导街区

活力提升。

20

Ⅲ人口构成和社区结构

5.4.5宜保持并延续历史文化街区既有的混合型人口构成和社

区结构,优先保证常住居民的居住权益并改善其居住条件。

5.4.6妥善管理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房屋转租、转借。

5.4.7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社区营造和文化传承工作,增强

社区归属感、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实现街区活态保护,促进混

合型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Ⅳ街道、街巷肌理

5.4.8未经许可不得改变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形成的街道、街

巷的走向、尺度,并应兼顾下列地方特色:

1南疆传统街巷:聚落呈低层高密度格局,街巷尺度亲切

宜人,封而不闭、围而不死。一般以南北走向为主街巷,匀质平

行布局或因循地形、地势自由布局;东西向街巷作为各条主街巷

之间的联系。

2北疆传统街巷:聚落建筑密度较低,街巷尺度适宜,相

对宽敞。街巷呈规则的网格状布局。

5.4.9历史文化街区内因安全疏散等特殊情况确需贯通或拓宽

的街道、街巷时,应符合保护规划的相关要求,取得住建、规划

主管部门批准,并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规、规范、标准及自治区

相关法规、标准的规定。

Ⅴ景观视廊和街道对景

5.4.10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形成的景观视廊和街道对景的视线

控制范围内严禁插建对景观视廊有影响的建(构)筑物。

21

5.4.11新建、改建建(构)筑物在高度、体量、形态、风格、

色彩、材料等方面不得对景观视廊和街道对景的风貌完整性造成

破坏。

5.4.12对景观视廊和街道对景造成破坏的既有建(构)筑物,

宜予以拆除。

Ⅵ水域

5.4.13严格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内有保护价值的河道、湖泊、水

系的整体性,不得随意改变历史形成的水域范围、走向、边界

等。

5.4.14宜采取措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河湖水系。

Ⅶ古树名木及大树

5.4.15不得移植、砍伐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古树名木及大树,并

按照园林部门的要求对树木进行合理养护、修剪。

5.4.16应给予树木充分的生长空间,不得利用树木搭建房屋、

设施或堆放杂物等。

Ⅷ不可移动文物

5.4.17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应严格按照文物保护的

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等进行保护、修缮,酌情进行活化利用。

Ⅸ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5.4.18采用口述史、民俗、文化典籍搜集整理及实地调研等方

22

式,发掘、恢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传统文化及非物

质文化遗产。加强老字号原址、原貌保护。

5.4.19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优先与其所依存的

建筑、街巷、水体等物质空间载体相互结合进行保护,展示并说

明历史文化信息。如其物质空间载体不具备保护价值或已灭失时,

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标识,保存、展示并说明历史文化信息。

Ⅹ违法建设的整治和管控

5.4.20历史文化街区内严禁新增各类违法建设行为,对已经形

成的违法建设应逐步拆除、整治。

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5.4.21历史文化街区的地下空间管控应符合自治区文物、历史

建筑保护和规划管理的相关规定。

5.4.22严格控制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涉及地

下文物埋藏区和重点监测区的建设行为应按照自治区文物保护的

相关要求进行管控。

5.4.23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未经许可不得新增地下室。建

筑设置地下室时,应合理设定地下建筑与地上建筑的面积比例关

系。严格控制街区内地下建筑的大规模成片开发。

5.4.24地下空间的建设与合理利用应符合规划国土、园林绿化

等相关部门的规定,并应经由相关部门批准,不得超出建筑控制

线,不得破坏水文地质条件,不得影响相邻建筑或场地的安全,

不得破坏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和其他历史文化遗存。

5.4.25统筹考虑地下空间利用与市政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关

系,明确地下公共权属范围。地下市政管线的敷设应符合上位规

23

划的相关规定,鼓励市政管线的综合、集约设置。

Ⅻ出行方式和出行环境

5.4.26在不影响街区传统风貌的前提下,优化历史文化街区出

行环境,倡导以步行、非机动车、公共交通为主的绿色出行方式,

保障步行和非机动车路权。具体包括下列措施:

1宜结合街区整体交通组织,设置非机动车和行人专用道、

步行区,街区内部宜采用宁静化的交通设计;

2合理组织街巷交通,广泛征求周边居民及驻地单位意见,

形成停车施划和管理方案。原则上逐步取消街巷停车;

3街巷内宜划定机动车禁(限)行、禁(限)停区,采用

设置路口、街边人行道桩等方式,营造慢行优先的交通环境;

4宜在历史文化街区边缘或相邻地段设置地面、地下机动

车停车场(库),并通过完善停车收费和管理制度等,减少街区

内机动车使用量;

5通过选择适宜的公交车型、提高公共交通线网覆盖率等

方式,提高历史文化街区公共交通的可达性。

5.4.27城市交通设施的设置应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要求。

街区内不得新增大型停车场和大型广场等。

5.4.28严禁私自安置地锁、地桩等占用街巷空间、私设机动车

停车泊位的行为。

5.4.29机动车停车场(库)的选址和规模应经由住建、规划主

管部门和交通部门的论证。地面立体机械式停车设施应满足街区

传统风貌保护和建筑高度控制的要求。

5.4.30在公交站点附近及街道、街巷两侧有条件的地段,宜按

照小规模、高密度的原则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区或停车设施,但不

24

得影响街区传统风貌和日常生活,不得影响交通、消防和安全疏

散。

5.4.31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宜与街区内的建筑、街巷绿化、景观

设施、城市家具等结合设置。

5.4.32具备机动车通行条件的街巷,可组织机动车单向交通。

各类交通设施不得影响行人通行,街巷内禁止设置交通护栏,宜

通过地面划线、标识标牌引导行人。

5.4.33交通标志应按照相关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

设置。未经许可严禁私设交通标志。

25

6建(构)筑物

6.1一般规定

6.1.1应对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现状建(构)筑物进行历史文化

价值评估,以院落作为基本单位,综合评估院落历史格局的完整

性以及建筑的保存状况和保护价值,院落中的室外庭院应视为院

落整体的一部分。

6.1.2应对历史文化街区内需保护的建(构)筑物的位置信息、

建造年代、结构材料、建筑层数、历史和现状使用功能、建筑面

积、用地面积进行逐项调查统计。

6.1.3根据历史文化街区内建(构)筑物的历史文化价值,遵

循“古今有别、新旧有别”的原则,尊重历史和时代风貌,不刻

意仿古、求异,分类确定其保护或整治措施。

6.1.4建筑风貌保护应与历史文化街区的居住条件改善有机结

合,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前提下提升街区的宜居度,实现有机更新。

6.1.5优先采用传统营造工艺保护或恢复建筑传统风貌,使历

史文化街区成为传统营造工艺的传承基地。

6.1.6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现状建筑,未经许可不得拆除、改建、

扩建。

6.2各类建(构)筑物的保护与整治

6.2.1根据历史文化价值不同,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现有建(构)

筑物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及其他建(构)

筑物。

26

6.2.2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构)筑物应按表6.2.2进行分类

保护与整治。

表6.2.2历史文化街区内建(构)筑物分类保护与整治方式

不可移历史建传统风其他建(构)筑物

分类

动文物筑貌建筑与历史风貌协调与历史风貌不协调

保留整治

保护与整修缮修缮

修缮(拆除重建、拆除不

治方式修缮改善改善

改善建)

Ⅰ不可移动文物

6.2.3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及对其保护范围内

其他建(构)筑物的扰动,应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有关法律、法规、

规范的相关规定。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应符合本导则第6.3节的规

定。

Ⅱ历史建筑

6.2.4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历史建筑保护应按照《历史文化名城

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建筑

保护条例》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导则》的相

关规定,采取修缮、改善措施,并应符合本导则第6.3节的规定。

6.2.5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的修缮、改善应经由住建、规

划主管部门会同文物部门批准。

Ⅲ传统风貌建筑

6.2.6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宜参照历史建筑的

27

相关法规、导则等执行。对保存状况较好、保护价值较高的建

(构)筑物或建筑构件等,采取修缮措施;不具备修缮条件时,

应采取建筑改善措施。传统风貌建筑的修缮、改善应符合本导则

第6.3节的规定。

6.2.7历史文化街区内传统风貌建筑的修缮、改善应取得住建、

规划主管部门的批准。

Ⅳ其他建(构)筑物

6.2.8对历史文化街区内与历史风貌相协调的其他建(构)筑

物,应予以保留。根据情况对其进行修缮、改善,并应符合本导

则第6.3节的规定。

6.2.9对历史文化街区内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其他建(构)筑

物应进行整治,根据情况采取拆除重建或拆除不建的方式,并应

符合下列要求:

1拆除重建应符合历史风貌的保护要求;

2拆除不建时,宜优先增加公共开放空间,提高历史文化

街区的宜居性;

3对与传统风貌不协调、但建筑质量较好的现代建筑,可

在取得住建、规划主管部门批准的前提下,进行外立面整饰,并

应符合本导则第6.4.15条的规定;

4暂时无法拆除并更新的建筑,可对外立面进行临时整饰,

并应符合本导则第6.4.16条的规定。

28

6.3建筑修缮、改善

Ⅰ一般规定

6.3.1建筑修缮、改善应以测绘或房屋原始登记数据为依据,

维持历史原样或按照原样恢复,不得出现与传统规制、样式不符

或主观臆造的建设行为。

6.3.2应严格按照原有的建筑(院落)格局进行建筑修缮、改

善。不得改变任何房屋建(构)筑物的原有位置;不得改变建筑

朝向,私自开门、开窗;不得私自扩建、加建。

6.3.3墙体、屋面、门窗、台明、台阶、散水等的形式、材料、

做法应与传统形式、材料、做法相符。

6.3.4院落围墙的高度、体量、样式等应符合传统规制。应按

照原有形式、结构、材料、做法修缮传统院门。

6.3.5油漆彩绘应依循原有样式和色彩,采取合理措施保存、

修补或恢复措施,不得过度装饰。

Ⅱ建筑修缮

6.3.6应恢复院落原有格局和历史原貌,使格局完整、层次分

明、风貌如故。

6.3.7建筑修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照原材料、原形式、原结构、原做法进行维修,内部

装修可适当采用新材料;

2屋面应恢复传统形式,达到整体平顺、坚固;

3原有木构架、木柱等做法应尽量保存,露明部分应采取

必要的保护措施,修缮后应达到直顺、坚固。木构架、木柱等存

在安全隐患时应进行加固;

29

4满足安全性要求的原有墙体,应予以保留;

5可采用与建筑整体风貌相协调的节能窗作为内层窗;

6已有的旧彩画应以修补为主;

7石活及砖雕、木雕、石雕等装饰性构件应保留。

6.3.8院内甬路、散水应按原状铺设。

6.3.9传统商业建筑修缮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临街传统商业建筑应达到住用安全、基本功能齐备;

2在空间形态、体量、高度、色彩、材质等方面与其所处

的街巷、院落的风貌特征相适合;

3门脸应恢复传统牌匾形式,适应商业使用要求。原则上

不得有新开店铺门脸等改变原格局的做法;

4其他要求见本导则第6.3.7条。

Ⅲ建筑改善

6.3.10应保证建筑(院落)格局、位置、高度、体量、朝向、

形态、色彩、材料、装饰、门窗形式和尺寸等基本信息与原样一

致。

6.3.11建筑改善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于已改变原状,需全部翻建的建筑物,在保护外观传

统形式的同时,可适当采用混合结构和新材料;

2不需翻建的建筑物,应按本导则第6.3节规定的建筑修

缮要求进行改善;

3屋面应采用传统形式,达到整体平顺、坚固;

4木结构修缮参照本导则第6.3.7条执行。已全部损毁的

木结构应予以翻建,可适当采用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材料和结构替

代,其形制应与原结构相同;

30

5对已改变原状的墙体,墙身、檐口等外露部位应按原状

采用传统材料和做法砌筑,采用传统形式装饰。不露明的墙体部

位可采用保温构造做法,以提高房屋保温性能。石活应尽量保留;

6翻建建筑应采用与传统门窗形式相近的节能门窗。

6.3.12甬路、散水改善可参照本导则第6.3.8条执行。砖铺设

的甬路应采用仿传统式样的透水砖。

Ⅳ旧材料选用

6.3.13在不影响建筑安全性及外观的前提下,在建筑修缮、改

善中应采用与原有建筑材料相同或相似的旧材料。采用旧木料时,

应进行必要的安全性检测,确保结构安全。

Ⅴ防火性能

6.3.14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

建筑进行修缮、改善时,因保护传统风貌需要而无法满足现行建

筑防火规范要求的,应由应急管理部门会同文物、住建主管部门

制定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并监督实施。

Ⅵ抗震加固

6.3.15历史文化街区内生土结构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和

传统风貌建筑因抗震安全需要进行加固时,不应破坏原有建筑风

貌,可考虑采取下列技术措施,并应由文物、住建主管部门监督

实施。

1在建筑内部重构以强化屋盖、嵌入式型钢框架为主体的

结构受力体系,替代原有土木承重结构体系,并采取局部措施加

31

强其与墙体的联系;

2根据建筑现状情况,一例一案,以试验及模拟结果为依

据,针对性地提出加固技术方案及施工方法。

Ⅶ私有房屋翻建

6.3.16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私有房屋可以个人申报翻建工程的形

式进行建筑修缮、改善。

6.3.17私有房屋翻建工程应按照住建、规划主管部门正式公布

的程序、材料要求进行申报和审批。

6.3.18应按建筑历史风貌及原面积、原高度、原位置、原形式

进行房屋翻建,不得对街区传统风貌和四邻的生活、居住条件造

成不利影响。

6.4建筑更新、整饰、保留

Ⅰ建筑更新

6.4.1建筑整体或局部的更新,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规范、

标准和自治区相关法规、标准的相关规定。

6.4.2新建或改建建筑应控制在建筑控制线或现有临街建筑基

底范围线以内,且临街一侧不宜后退,以保证历史形成的街巷界

线的连贯性。

6.4.3新建或改建建筑的建筑高度应符合所在历史文化街区的

规划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与不可移动文物相邻时,其建筑高度应符合文物保护的

相关要求;

2与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相邻时,其建筑高度和沿街

32

檐口高度原则上不得超过相邻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建筑高

度和沿街檐口高度。

6.4.4新建或改建建筑应与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相协调,不

得过于突兀张扬。宜采用院落式布局。

6.4.5新建或改建建筑的外立面色彩应以传统色系为主,不得

采用大面积鲜艳突兀的色彩。

6.4.6新建或改建建筑的外立面可采用陶面砖、石材、抹灰涂

料等与街区传统风貌相协调的外饰面材料,不得大面积采用金属、

镜面玻璃、釉面砖、反光石材等反光性强的外饰面材料。

6.4.7新建或改建建筑采用坡屋面时,坡屋面色彩、材料应与

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相协调。

6.4.8新建或改建建筑的门窗形式和尺寸应与历史文化街区传

统风貌相协调,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采用传统样式门窗或简洁、朴素的现代样式门窗;

2居住、办公等非商业建筑临街外立面不得大面积密集开

门、开窗。

6.4.9新建或改建建筑应合理避让用地内的古树名木及大树。

6.4.10新建或改建建筑采用传统建筑形式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参照历史文化街区中历史形成的传统建筑形式进行设

计、实施,并报请住建、规划主管部门批准;

2建筑格局、位置、高度、体量、朝向、形态、色彩、材

料、装饰、门窗形式和尺寸等,应符合传统建筑规制特点。

6.4.11未经许可不得私自建设地下室。

Ⅱ建筑整饰

6.4.12对历史文化街区内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其他建筑,应进

33

行建筑整饰。不得以建筑整饰名义随意改变不可移动文物、历史

建筑、传统风貌建筑或与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现代建筑的外观。

6.4.13建筑整饰前,应对现有历史文化遗存和历史文化信息加

以甄别保护,不得覆盖和破坏。

6.4.14建筑整饰应与违法建设的管控和治理相结合,不得假借

建筑整饰造成现有违法建设的永久化或新增违法建设。

6.4.15对于建筑质量较好但与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不协调的

现代建筑,可采取墙面贴仿古面砖、涂料粉刷以及屋瓦替换等方

式进行外立面整饰。

6.4.16对暂时无法进行更新的建筑(院落),可采取临时性的

建筑整饰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保持传统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可根据使用要求对院落

布局进行局部调整。

2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原有墙体。可采

取墙面贴仿古面砖、涂料粉刷以及屋瓦替换等方式进行外立面整

饰。严禁采用石棉瓦、彩钢屋面板等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做法;

3对于需局部拆修的木结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结构

形式可不限;

4应采用节能门窗,原已安装的节能门窗可不进行更换;

5在保持风貌协调的前提下,可部分采用新材料。

Ⅲ建筑保留

6.4.17对历史文化街区内与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现代建筑应及

时维护,保持外部清洁、美观。

6.4.18对反映时代风貌、具有较高文化价值,且与历史文化街

区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现代建筑,可参照历史建筑或传统风貌建

34

筑进行保护、修缮或改善。

6.4.19历史文化街区内与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现代建筑予以保

留时,应尊重建筑建成时的原样,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改变其外立

面形式。

6.4.20对历史文化街区内与传统风貌比较协调的现代建筑中与

传统风貌不协调的部分,应在取得住建、规划主管部门批准的前

提下,进行局部整饰。

6.4.21对采用传统形式的现代建筑中与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

规制不符的做法,应按照本导则第6.4.10条的要求,采取适当

建筑整饰措施。

6.5建筑管线设施

6.5.1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可通过引入厨房、卫生间、

水、电、暖、燃气、消防、邮政等设施和设备,使既有建筑达到

现代化标准。

6.5.2现代化设施和设备及各类管线的改造和建设安装不得破

坏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历史文化信息,不得影响建筑

或街区的传统风貌,不得新增违法建设或造成现有违法建设的永

久化。

6.5.3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进行建筑修缮

或改善时,新增厨房、卫生间等应设于建筑物内部,严禁采取院

内加建或利用院内原有违法建设改建的方式。

6.5.4各类管线应埋设或在隐蔽部位线槽敷设,避免院内飞线。

线槽敷设时,线槽应采用与周围墙面相同或相近的色彩,进行隐

蔽处理。

6.5.5水表、电表、燃气表、消火栓、信报箱等设备应安装在

35

隐蔽位置。水、电、燃气实行一户一表。信报箱实行一户一箱,

集中、有序布置。

6.6建筑节能

6.6.1不得在现有墙体、门窗、屋面外侧增加外保温。在不影

响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不损坏原墙体、门窗,且具有可逆性

的前提下,可采用增设墙体内保温、内侧节能窗、吊顶上保温等

措施,提升建筑节能性能。

6.6.2当节能措施与传统风貌保护、历史文化信息保存产生冲

突时,可由住建、规划主管部门组织论证,采取适宜的替代措施。

6.6.3建筑室内地面应做隔潮处理。可根据情况采取保温措施。

6.6.4在不影响建筑传统风貌和符合历史文化

遗存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宜采用绿色环保建材。

6.7建筑无障碍设施

6.7.1在不影响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且具有可逆性的前提下,

可在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和其他建筑中,增

加坡道、扶手等无障碍设施。

6.7.2无障碍设施不得对有保护价值的建筑本体或台阶、铺地

等造成影响或永久性覆盖,应采取可拆卸或可移动等非永久性的

做法。

6.7.3无障碍坡道的设置宜优先满足非机动车推行的需要。

6.7.4无障碍坡道、扶手的形式、色彩、材料等应与历史文化

街区传统风貌相协调。

36

6.8院落绿化

6.8.1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应保持或恢复历史文化街区

内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院落绿化,合理维

护或提升其他建筑的院落绿化,提高生物多样化水平。

6.8.2不得以房屋加建、杂物堆放等方式挤占院落绿化空间。

6.9装修、装饰

6.9.1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各类建筑内外装修、装饰行为应纳入

街区传统风貌的管控范畴。

6.9.2未经许可不得以外立面装修、装饰的方式,私自改变建

筑外观和建筑结构,破坏各类保护要素和街区传统风貌。

6.9.3对影响传统风貌的现有私自装修装饰,应依法整治,恢

复建筑原样。

37

7街巷空间及附属设施

7.1街巷空间

Ⅰ街巷空间形态和尺度

7.1.1严格保护历史形成的街巷空间形态和尺度关系,未经许

可不得改变街巷的走向、宽度、界线、断面尺寸、地坪标高等保

护要素。

Ⅱ街巷整体风貌

7.1.2保护和延续历史形成的街巷整体风貌,已发生改变的应

予以恢复。按照主要功能区分居住类和商业类街巷,保持各自的

风貌特色,沿街立面不得出现违规开墙打洞等影响风貌完整性的

行为。

7.1.3加强街巷空间的日常维护管理,严禁随意堆物堆料、污

染建筑立面、损坏公共设施等影响街巷整体风貌和公共空间品质

的行为。

Ⅲ街巷空间内历史文化遗存

7.1.4严格保护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内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

(构)筑物或建筑构件,并应按照文物保护的做法进行修缮,维

持原样。

38

Ⅳ防灾与安全

7.1.5历史文化街区宜设置专职消防场站,并应配备小型、适

用的消防设施和装备,保证消防水源,建立社区消防机制。

7.1.6确因保护需要无法满足消防通道及消防给水管径要求的

街巷内,应设置水池、水缸、沙池、灭火器及消火栓箱等小型、

简易消防设施及装备。

7.1.7在不影响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的前提下,可根

据消防、安全疏散的需要对街巷进行局部贯通或拓宽。

7.1.8在历史文化街区外围宜设置环通的消防通道。

7.1.9应结合使用功能,采取科学、合理的抗震措施,以保障

人员和街巷内建(构)筑物的安全。

7.2公共空间与绿化景观

Ⅰ公共空间

7.2.1历史文化街区应在不影响街区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在街

区内营造绿树成荫且充满传统意韵的清净、舒适的公共空间。

7.2.2可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内公共交通站点的周边空间、转角

空间、袋状空间、开放院落、腾退空间、街巷边角微空间等场地,

营造满足驻留、休憩、健身、交往等日常使用功能的公共空间。

7.2.3对现有使用频率较低或使用效果较差的公共空间,应采

用适当改造措施予以提升。

7.2.4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可与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街巷绿化

以及古树名木及大树保护相结合。

39

Ⅱ街巷绿化

7.2.5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巷绿化应符合街区传统风貌特点,采

取分散、多点、小规模的方式,保持生物多样性。

7.2.6在不影响街区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街区内的

街巷边角微空间、腾退空间、开放院落等增加绿化景观,因地制

宜种植立体绿化。

7.2.7街巷绿化应与古树名木及大树保护相结合。

7.2.8街巷绿化可与街巷空间内景观设施、公共艺术、城市家

具等结合设置,并与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公共空间营造相结合。

7.2.9应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植物种类和绿化形式。地方

常用乡土植物可根据新疆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XJJ079-2017附录C选取。

7.2.10合理引导街区内个人和单位通过种植、认养等方式参与

街巷绿化。

Ⅲ地面铺装

7.2.11历史文化街区内街巷、广场、公园等街巷空间的地面铺

装,应在形式、色彩、材料等方面与街区传统风貌相协调,宜恢

复历史原样或采用适当方式传达历史信息。

7.2.12应保留和修复地面铺装中有保护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存,

保存历史文化信息。

7.2.13地面铺装应因地制宜,优先采用透水性做法。

Ⅳ景观设施

7.2.14可结合日常使用和景观美化的需要,在历史文化街区内

40

设置亭榭小品、花池花箱等景观设施。

7.2.15景观设施不得影响街区传统风貌、居民日常生活及交通、

消防和安全疏散;其体量、高度、形式、色彩、材料等应与街区

传统风貌相协调。

7.2.16景观设施可与街巷绿化、公共艺术、城市家具等结合设

置。

7.2.17对影响街区传统风貌、日常生活、交通、消防和安全疏

散的现有景观设施,应采取拆除、迁移、整饬等措施予以改造。

Ⅴ公共艺术

7.2.18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内可设置雕塑、壁画等公共艺术。

7.2.19公共艺术设置不得影响街区传统风貌、居民日常生活及

交通、消防和安全疏散,不得破坏历史文化遗存;其体量、高度、

形式、色彩、材料等应与街区传统风貌相协调。

7.2.20公共艺术宜采用与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相关的主题,表达

历史文化信息,体现所在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

7.2.21公共艺术可与景观设施、城市家具、街巷绿化等结合设

置。

7.2.22对影响街区传统风貌、日常生活、交通、消防和安全疏

散的现有公共艺术,应采取替换、移除等措施予以整治。

Ⅵ城市家具

7.2.23可结合日常使用需要,在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内设置

公共座椅、垃圾桶、果皮箱等城市家具。

7.2.24城市家具应按照景观化、小型化、集成化的原则,减量

整合设置,不得影响街区传统风貌和居民日常生活,不得挤占通

41

行、消防和安全疏散空间。

7.2.25城市家具的规格、体量、形式、色彩、材料等应与街区

传统风貌相协调。

7.2.26城市家具可与景观设施、公共艺术、街巷绿化、非机动

车停车设施等结合设置。

7.2.27公共座椅的高度、宽度应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长度应

小于1.2米,避免平躺。可与亭榭、花(树)池、花箱、围栏等

景观设施结合设置。

7.2.28街巷内设置垃圾桶、果皮箱时,应实行垃圾分类投放,

并保持清洁、无异味。宜采用垃圾收运车巡回收集生活垃圾的方

式,实现垃圾收集不落地。

7.2.29室外健身器材应采用与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协调的外

观形式,选择合理位置设置,以保证有效使用。

7.2.30对影响街区传统风貌、日常生活、交通、消防和安全疏

散的现有城市家具,应采取替换、修饰、移除等措施予以改造。

7.3市政设施与无障碍设施

Ⅰ市政设施

7.3.1街区内市政设施的改造和完善,不得影响历史文化街区

传统风貌,且应符合上位规划的相关规定。应结合实际条件,统

一规划,先地下后地上,分期、分步实施。

7.3.2街道、街巷内市政管线的布置,原则上不得改变原有街

巷的尺度和走向。

7.3.3街巷空间具备市政管线入地条件时,现有架空线应逐步

入地。不具备入地条件时,应对架空线进行梳理,使其整齐、有

42

序,不得对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以及街巷空

间内的其他历史文化遗存造成破坏。

7.3.4电力变压器、电力派接箱、电信交接箱、有线电视分配

箱、燃气调压箱等市政箱体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实现小型化,优先设置在街道、街巷沿线建筑内部或院内;

2确需设置在街巷空间内时,应进行隐蔽处理,且不得影

响正常通行或居民安全;

3对影响街区传统风貌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现有市政箱体,

应采取迁移、遮蔽、修饰等隐蔽措施予以改造。

7.3.5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市政井盖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简洁的样式以及与地面铺装相协调的色彩和材料,

并宜做隐蔽处理。

2重点地区的市政井盖可结合本地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细节

设计。

3应尽量减少市政井盖的数量。

7.3.6公共厕所、垃圾清洁站等不得影响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

貌,且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应保证有效通风与清洁,不得直

接向外排放异味,其建筑高度、体量、形式等应符合本导则第6

章的相关规定。

Ⅱ无障碍设施

7.3.7在不得影响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的前提下,街巷空间

可根据条件设置无障碍设施。

7.3.8面向居民开放的公共空间、公共服务设施等,可设置坡

道、扶手等无障碍设施,以满足老年人、残障人士的使用要求。

7.3.9无障碍坡道、扶手的形式、色彩、材料等应与历史文化

43

街区传统风貌相协调,不得采用过于鲜艳的色彩或反光性强的材

料。

7.3.10无障碍设施不得对有保护价值的建筑本体或台阶、铺地

等造成影响或永久性覆盖,应采取可拆卸或可移动等非永久性的

做法。

7.4标识与牌匾

Ⅰ标识系统

7.4.1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内的历史文化街区标识、门牌和

楼牌、街巷牌和街牌、文物标识、历史文化资源说明牌、步行者

导向牌等标识系统应统一规范设置。

7.4.2标识系统应在易于辨识的位置有序设置,不得影响街区

传统风貌、居民日常生活及交通、消防和安全疏散,不得破坏各

类历史文化遗存。

7.4.3标识系统的规格、样式、色彩、材料等应与街区传统风

貌相协调;文字和图示应规范、清晰、方便识读;标识和说明内

容应准确、可靠、真实。

7.4.4历史文化街区标识应设置于街区入口显著位置,展示和

说明历史文化街区的名称、级别、保护范围、公布时间、公布单

位、街区概况等相关信息。

7.4.5门牌、楼牌、街巷牌和街牌应实行一处一牌。失效门牌、

楼牌、街巷牌和街牌应及时清理。

7.4.6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应按照统一标准设置文物标识。

7.4.7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文化资源说明牌,实行一处一牌,

体现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

44

7.4.8步行者导向牌可与历史文化说明牌结合设置,遵循便民、

公益的原则,体现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

7.4.9标识系统宜与大数据、智慧城市技术相结合,利用网络

平台对街区、街道街巷、建筑和构筑物、河湖水系等的历史文化

信息,以及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名人掌故、宗教习俗、民俗文

化、列入名录的非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