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居民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指导手册TOC\o"1-2"\h\u23306第一章综述 261021.1社会救助体系概述 2220281.2农村居民社会救助现状 316972第二章社会救助政策制定与实施 3150572.1政策制定原则与流程 3173172.1.1政策制定原则 349802.1.2政策制定流程 4247882.2政策实施与监管 438972.2.1政策实施 465732.2.2政策监管 428123第三章资金保障与分配 5146933.1资金来源与筹集 5221343.2资金分配与使用监管 514436第四章识别与认定救助对象 6324274.1救助对象识别标准 6249114.2救助对象认定程序 6276274.3救助对象动态管理 731663第五章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7102515.1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定 742695.2最低生活保障申请与审核 8193465.3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与监管 817072第六章教育救助 949616.1教育救助政策与措施 9140486.2教育救助对象认定与实施 993756.3教育救助效果评估 1018399第七章医疗救助 11309977.1医疗救助政策与措施 11131167.1.1政策背景 11326087.1.2医疗救助政策 11162217.1.3医疗救助措施 1155297.2医疗救助对象认定与实施 1115367.2.1医疗救助对象认定 11313367.2.2医疗救助实施 12121657.3医疗救助效果评估 12285827.3.1评估指标 1234687.3.2评估方法 1225324第八章住房救助 12142758.1住房救助政策与措施 13214488.2住房救助对象认定与实施 1391668.3住房救助效果评估 1311373第九章就业救助 14147619.1就业救助政策与措施 14105249.1.1政策概述 14122869.1.2政策措施 1429679.2就业救助对象认定与实施 1462079.2.1对象认定 158569.2.2实施步骤 151399.3就业救助效果评估 15144429.3.1评估指标 154119.3.2评估方法 155645第十章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与创新发展 1534110.1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策略 16706310.1.1完善救助政策体系 163038610.1.2加强救助资金保障 162794510.1.3优化救助服务流程 16873210.2社会救助体系创新路径 162743710.2.1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救助 16139010.2.2创新救助方式 16377610.2.3深化救助制度改革 1731210.3社会救助体系可持续发展 173134810.3.1建立健全救助体系监测评估机制 172688110.3.2加强救助政策宣传与培训 172714810.3.3强化部门协同与政策整合 17第一章综述1.1社会救助体系概述社会救助体系是国家为了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该体系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医疗救助等多个方面。社会救助体系旨在通过的适度干预,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助力他们摆脱贫困,重返社会。社会救助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公平性:社会救助体系以困难群众为对象,保证救助资源公平分配,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都能享受到救助。(2)针对性:社会救助体系根据困难群众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救助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3)动态性:社会救助体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救助标准,保证救助效果。(4)可持续性:社会救助体系通过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和科学的救助方式,实现救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1.2农村居民社会救助现状我国农村居民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1)救助范围不断扩大:国家扶贫政策的深入推进,农村居民社会救助范围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得到了救助。(2)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各级积极推动农村居民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逐步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其他救助措施为补充的救助体系。(3)救助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社会救助水平逐年提高,救助标准逐步与城市居民看齐,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4)救助方式多样化:农村居民社会救助方式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现金救助外,还开展了实物救助、服务救助等多种形式,提高了救助效果。但是农村居民社会救助现状仍存在以下问题:(1)救助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地区农村居民社会救助资源分配不足,部分困难群众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2)救助政策执行力度不足:一些地方对农村居民社会救助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困难群众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救助。(3)救助对象识别困难:农村居民社会救助对象识别机制不健全,部分困难群众未能纳入救助范围,影响了救助效果。(4)救助工作队伍建设滞后:农村居民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力量不足,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影响了救助工作的开展。第二章社会救助政策制定与实施2.1政策制定原则与流程2.1.1政策制定原则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公平原则:保证政策覆盖面广泛,使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社会救助。(2)适度原则:根据救助对象的需求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救助标准。(3)可持续原则:政策制定应考虑长远,保证救助资金来源的稳定和政策的可持续性。(4)动态调整原则: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救助政策。(5)激励原则:鼓励农村居民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生活,激发内生动力。2.1.2政策制定流程(1)需求调研:深入了解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为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数据。(2)政策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社会救助政策。(3)专家论证: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政策进行论证,保证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4)社会公示:将政策草案向社会公示,征求公众意见,提高政策的透明度。(5)政策修订:根据公众意见和专家建议,对政策进行修订和完善。(6)政策出台:经过修订后的政策正式出台,明确实施时间、对象、标准和程序。2.2政策实施与监管2.2.1政策实施(1)宣传普及: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社会救助政策,提高农村居民的政策知晓度。(2)救助对象认定:建立科学、严格的救助对象认定机制,保证救助资金的精准发放。(3)救助资金发放:按照政策规定,及时足额发放救助资金,保证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4)救助服务提供:为救助对象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服务支持,帮助他们改善生活。2.2.2政策监管(1)建立健全监管机制:设立专门机构或部门,负责社会救助政策的监督和管理工作。(2)加强资金监管:对救助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等环节进行严格监管,保证资金安全。(3)强化责任追究:对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4)定期评估和调整:对社会救助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政策。(5)公众参与:鼓励农村居民参与社会救助政策的监督,提高政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第三章资金保障与分配3.1资金来源与筹集农村居民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资金来源是基础。资金的筹集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财政预算拨款:和地方财政根据农村居民社会救助需求,按照既定的财政分配制度,划拨专门的救助资金。这些资金是救助体系的主要来源,体现了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和担当。(2)社会捐助:通过慈善机构、社会团体以及个人捐赠等渠道,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农村居民社会救助。捐助资金的使用需透明公开,以增强社会的信任感和参与度。(3)彩票公益金:彩票公益金的部分收入被指定用于社会福利和公益项目,其中包含对农村社会救助的支持。(4)金融支持:通过政策性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农村社会救助提供金融支持和贷款。(5)国际合作与援助:在符合国际规则的前提下,接受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提供的援助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居民社会救助工作。筹集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证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合规性,以及资金的可持续性。3.2资金分配与使用监管资金的有效分配与使用监管是保证农村居民社会救助体系健康运行的关键环节。(1)资金分配:资金的分配应根据救助对象的实际需要、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贫困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应建立科学的分配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使用监管:资金的监管应贯穿于分配、使用的全过程。建立专门的社会救助资金监管机构,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定期审计和评估。同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资金使用中的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3)透明度提升:提高资金分配和使用的透明度,通过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布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4)受益者参与:鼓励救助对象参与救助资金的管理和监督,通过建立救助对象反馈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的公正性。(5)绩效评价:实施救助资金的绩效评价制度,定期对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资金分配策略,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上述措施,可以保证农村居民社会救助资金的合理筹集、有效分配与规范使用,为农村居民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第四章识别与认定救助对象4.1救助对象识别标准农村居民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首先需要对救助对象进行准确识别。救助对象的识别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经济状况:以家庭为单位,综合考虑家庭收入、财产状况、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等因素,对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评估。(2)生活困难程度:根据家庭经济状况,结合家庭成员的生活需求,判断其生活困难程度。(3)特殊群体:对于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孤儿、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应给予优先救助。(4)其他因素:综合考虑家庭成员的教育、就业、住房等情况,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其生活状况的因素。4.2救助对象认定程序救助对象的认定程序应遵循以下步骤:(1)申请: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向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或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2)审核:乡镇人民或街道办事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可以进行实地调查。(3)公示: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4)认定:公示无异议后,由乡镇人民或街道办事处对救助对象进行认定。(5)备案:认定后的救助对象名单报上级民政部门备案。(6)发放救助:根据认定结果,为救助对象发放相应的救助资金或物资。4.3救助对象动态管理救助对象的动态管理是保证救助政策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核查:对救助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困难程度进行定期核查,保证救助政策的持续有效性。(2)信息更新:及时更新救助对象的信息,包括家庭成员变动、收入变化等。(3)救助调整:根据救助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困难程度的变化,适时调整救助标准。(4)退出机制:对于家庭经济状况好转的救助对象,及时纳入退出机制,保证救助资源合理分配。(5)政策宣传:加强对救助政策的宣传,提高农村居民对救助政策的认知度和参与度。第五章最低生活保障制度5.1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是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环节。在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费用,包括食品、衣着、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出;二是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以及居民收入状况;三是国家及地方的财政承受能力。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合理,保证保障标准与实际需求相匹配;二是动态调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保障标准;三是公平公正,保证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5.2最低生活保障申请与审核最低生活保障申请与审核是保障制度实施的关键环节。农村居民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提交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2)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进行家庭经济状况调查。(3)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根据调查结果,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4)公示无异议后,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将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报县级民政部门备案。(5)县级民政部门对乡镇或街道办事处的审核结果进行复核,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3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与监管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与监管是保证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权益的重要措施。以下为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与监管的具体要求:(1)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县级民政部门应根据保障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按照保障标准,按时足额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方式可以采用银行代发、现金发放等,保证保障金发放到保障对象手中。(2)最低生活保障金监管。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对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监管,保证保障金的安全、合规使用。对以下情况进行重点监管:(1)保障金的发放是否按时足额;(2)保障对象的认定是否准确;(3)保障金的用途是否符合规定;(4)保障对象的退出机制是否完善。(3)建立健全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对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与监管进行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对举报事项,民政部门要认真调查核实,对查实的问题及时整改。(4)加强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各级民政部门要定期对保障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查,对不再符合保障条件的对象及时退出保障范围,保证保障金的精准发放。第六章教育救助6.1教育救助政策与措施教育救助作为农村居民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其人力资本,助力农村地区教育公平。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救助政策与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减免学费与杂费:对于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各级通过减免学费和杂费,减轻其教育负担。具体措施包括减免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学费与杂费。(2)提供生活补助: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提供生活补助,保证其在学校期间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生活补助标准根据学生所在学校、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确定。(3)资助贫困学生:通过设立助学金、奖学金等,资助农村贫困学生完成学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救助,拓宽资助渠道。(4)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加大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硬件条件,提高教育质量。(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农村教育质量。6.2教育救助对象认定与实施(1)教育救助对象认定教育救助对象认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公平、公正、公开:保证教育救助政策惠及真正需要帮助的农村贫困家庭子女。(2)实事求是: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子女教育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救助对象。(3)动态调整:定期对救助对象进行核查,保证救助政策的有效实施。教育救助对象认定主要包括以下程序:(1)家庭经济状况调查:通过走访、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了解农村家庭经济状况。(2)子女教育需求评估: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需求进行评估,包括学习成绩、教育期望等。(3)确定救助对象: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和教育需求,确定教育救助对象。(2)教育救助实施教育救助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精准救助:根据救助对象的教育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救助措施。(2)分类救助:针对不同年龄段、教育阶段的救助对象,实施差异化救助政策。(3)长效救助:保证救助政策连续性,助力农村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教育救助实施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救助政策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教育救助政策,提高农村贫困家庭的知晓率。(2)救助措施落实:各级及相关部门要保证救助措施落到实处,及时解决救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救助效果跟踪:对教育救助效果进行跟踪,及时发觉并纠正救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6.3教育救助效果评估教育救助效果评估是衡量教育救助政策实施成效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救助对象受益程度:评估救助对象在教育救助政策实施后,生活条件、学习成绩等方面的改善情况。(2)教育公平状况:分析教育救助政策对农村教育公平的影响,评估政策效果。(3)救助政策实施效率:评估救助政策实施过程中,资源分配、政策执行等方面的效率。(4)救助政策可持续性:分析教育救助政策在长期实施中的可持续性,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通过教育救助效果评估,可以及时发觉教育救助政策存在的问题,为政策优化提供参考。同时评估结果有助于提高教育救助政策的透明度,增强社会公众对教育救助工作的信任。第七章医疗救助7.1医疗救助政策与措施7.1.1政策背景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逐渐增加。为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医疗救助政策与措施,旨在减轻农村居民的医疗负担,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7.1.2医疗救助政策我国农村医疗救助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集体和个人共同筹资,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居民进行医疗费用补偿。(2)农村医疗救助基金:设立农村医疗救助基金,对农村居民的大病、重病进行救助。(3)医疗救助优惠政策:对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优惠政策,如降低医疗费用、减免挂号费等。7.1.3医疗救助措施为有效实施农村医疗救助政策,以下措施应予以落实:(1)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村居民对医疗救助政策的知晓率。(2)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补偿比例和报销范围。(3)加大农村医疗救助基金投入,保证基金充足。(4)优化农村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7.2医疗救助对象认定与实施7.2.1医疗救助对象认定农村医疗救助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农村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大病患者。(2)农村特困供养人员。(3)农村贫困人口。(4)其他需要救助的特殊困难人员。7.2.2医疗救助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公开、公平、公正:保证医疗救助政策惠及真正需要的农村居民。(2)及时、高效:对医疗救助对象的需求及时响应,保证救助效果。(3)动态管理:根据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调整医疗救助政策与措施。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对象数据库,对救助对象进行动态管理。(2)开展医疗救助需求调查,确定救助对象和救助标准。(3)制定医疗救助方案,明确救助范围、救助方式、救助金额等。(4)实施医疗救助,保证救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7.3医疗救助效果评估7.3.1评估指标农村医疗救助效果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救助对象满意度:了解救助对象对医疗救助政策的满意程度。(2)医疗费用负担减轻程度:评估医疗救助政策对农村居民医疗费用负担的减轻作用。(3)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情况:分析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在医疗救助政策实施后的改善情况。(4)救助资金使用效率:评估医疗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7.3.2评估方法农村医疗救助效果评估可采用以下方法:(1)问卷调查:对救助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2)实地考察:对农村医疗服务体系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政策实施情况。(3)数据分析:对医疗救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政策效果。(4)专家评审: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医疗救助政策效果进行评估。第八章住房救助8.1住房救助政策与措施住房救助是我国农村居民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保障农村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居住安全,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以下是住房救助政策与措施的具体内容:(1)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各地应按照国家要求,对农村危房进行改造,保证农村居民的住房安全。(2)完善农村住房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村住房保障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家庭提供住房补贴或实物配租。(3)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严格执行农村住房建设标准,加强对农村住房建设的监管,提高农村住房质量。(4)推广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解决农村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5)实施农村住房保险制度。鼓励农村居民参加住房保险,提高农村居民应对住房风险的能力。8.2住房救助对象认定与实施(1)住房救助对象认定住房救助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农村低收入家庭;(2)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户;(3)农村重度残疾人家庭;(4)因病因灾等原因导致住房困难的家庭。(2)住房救助实施(1)住房救助申请。符合条件的农村家庭可向当地民政部门提出住房救助申请。(2)住房救助审核。民政部门对申请家庭进行审核,确定住房救助对象。(3)住房救助实施。根据住房救助对象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如提供住房补贴、实物配租等。8.3住房救助效果评估住房救助效果评估是检验住房救助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住房救助效果进行评估:(1)住房安全状况。评估农村住房安全状况,了解住房救助政策对提高农村住房安全性的影响。(2)住房条件改善。评估农村困难家庭住房条件改善情况,衡量住房救助政策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3)住房救助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农村居民对住房救助政策的满意度。(4)住房救助政策实施效率。评估住房救助政策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资源浪费、管理不善等问题,提高政策实施效率。(5)住房救助政策可持续性。分析住房救助政策在长期实施过程中的可持续性,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第九章就业救助9.1就业救助政策与措施9.1.1政策概述就业救助是我国农村居民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居民实现就业,提高其生活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国家及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就业救助政策和措施,以保障农村贫困居民的就业权益。9.1.2政策措施(1)开展就业培训:针对农村贫困居民的就业需求,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2)提供就业信息:建立健全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各类就业信息,为农村贫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3)鼓励自主创业:对有创业意愿的农村贫困居民提供政策扶持,如创业指导、税收优惠、贷款支持等。(4)就业援助:对难以通过市场就业的农村贫困居民,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提供就业援助。(5)就业补贴:对农村贫困居民实现稳定就业的,给予一定期限的就业补贴,减轻其生活负担。9.2就业救助对象认定与实施9.2.1对象认定就业救助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有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居民。(2)因家庭成员病残等原因,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农村居民。(3)因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农村居民。9.2.2实施步骤(1)调查摸底:对农村贫困居民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其就业需求和实际情况。(2)认定救助对象:根据调查结果,认定符合就业救助条件的对象。(3)制定救助计划:针对救助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就业救助计划。(4)实施救助:按照救助计划,为救助对象提供就业培训、信息发布、创业扶持等救助服务。9.3就业救助效果评估9.3.1评估指标就业救助效果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指标:(1)就业率:评估救助对象实现就业的比例。(2)收入水平:评估救助对象就业后的收入水平。(3)生活质量:评估救助对象生活质量的变化。(4)救助满意度:评估救助对象对就业救助政策的满意度。9.3.2评估方法(1)定量评估:通过统计数据,对就业救助效果进行量化分析。(2)定性评估: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救助对象对就业救助政策的评价。(3)综合评估:结合定量和定性评估结果,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酒店人力资源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艺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职业技术学院《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后期合成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电路理论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当代社会思潮评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影像设备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版式设计与表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金融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承包服务协议3篇
- 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湘少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无创通气基本模式
- 飞行原理(第二版) 课件 第4章 飞机的平衡、稳定性和操纵性
- 暨南大学珠海校区财务办招考财务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羊水少治疗护理查房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OQC培训资料教学课件
- 2024年8月CCAA国家注册审核员OHS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基础知识考试题目含解析
- 2024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 CCAA年度确认 试题与答案
- 体育赛事组织与实施操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