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2光的色散及看不见的光(解析版)_第1页
7.2.4.2光的色散及看不见的光(解析版)_第2页
7.2.4.2光的色散及看不见的光(解析版)_第3页
7.2.4.2光的色散及看不见的光(解析版)_第4页
7.2.4.2光的色散及看不见的光(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节光和颜色第2课时光的色散及看不见的光基础聚焦1、如图所示,在暗室中做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上出现彩色光带,其中A端的单色光颜色为(▲)A、红色B、绿色C、紫色D、黑色【答案】C【解析】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A端为紫光,B端为红光。【分析】【详解】光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单色光,其中红光的折射率最小,偏折最小,紫光的折射率最大,偏折最大,故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上出现彩色光带,其中A端偏折最大最大处是紫色光。故选:C。2、如图所示,某日上午,某地区天空出现了罕见的日晕现象,太阳周围出现了一条带有彩色的大圆环,彩色圆环的形成原因可以由下列哪种规律解释(▲)A、小孔成像B、光的直线传播C、红外线辐射D、光的色散【答案】D【解析】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中水滴色散而产生的。【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的掌握情况,需要加以强化记忆。【详解】日晕现象是太阳光能穿过云层在小冰晶上发生折射,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就是日晕现象,即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故选:D。3、戴红色镜片看白纸,白纸变成红色,这是因为(▲)A、眼镜片只能透过白纸反射光中的红色光B、眼镜片挡住了白纸反射光中的红色光C、白纸只能反射红色光D、白纸反射的光通过眼镜片时,被镜片染成了红色【答案】A【解析】(1)透明物体只透过和它相同的色光,其他色光都被透明物体吸收。(2)太阳是复色光,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3)白色能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分析】(1)白色能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2)掌握透明物体对色光的通过和吸收,不透明物体对色光的反射和吸收。(3)记住太阳光是复色光。【详解】太阳光包括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太阳光照射白纸时,白纸反射太阳光的七种色光;当七种色光射向透明的红色眼镜片时,透明的红色眼镜片只让红光通过,其他的颜色被透明的红色眼镜片吸收,只有红光通过镜片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白纸变成红色。故选A。4、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C、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答案】D【解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其它色光照在它上面时全部被吸收;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分析】本题考查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特点,以及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详解】用红光照射白色瓷盘、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①白色瓷盘,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故瓷盘呈现红色;②红色的苹果只能反射红光,故呈现红色;③黄色香蕉,只能反射黄光,吸收红色的光,因此在红光照射下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故呈现黑色;通过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故选:D。5、为了探究颜料和色光分别混合后的颜色,小华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由实验可知,颜料混合后A处颜色,与色光混合后B处颜色分别为(▲)A、白色白色B、黑色黑色C、白色黑色D、黑色白色【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略6、在看不见的光中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目前已被人们所利用。下列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医院的手术室常利用红外线灯来灭菌B、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是有效的防伪措施C、可以利用紫外线来遥控电视D、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不停地向外辐射紫外线【答案】B【解析】(1)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制成消毒灯;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2)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等;根据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空调遥控器等。【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红外线和紫外线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要根据实例进行解释。【详解】A、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常用紫外线灭菌、消毒,故A错误;B、紫外线荧光效应强,可以用来识别钞票的防伪标记,故B正确;C、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遥控,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遥控,故C错误;D、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不停地向外辐射紫外线,故D错误。故选B。7、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五彩缤纷的图像是由红、绿、蓝三原色混合而成,如图所示,若电视机因故障缺蓝色,则电视机画面的色彩将(▲)A、偏白B、偏红C、偏黄D、偏青【答案】C【解析】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将这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分析】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分。【详解】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它们被称为单色光;电视机因故障缺蓝色,由图可知,红、绿可以组成黄色的光。故选:C。8、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自a到b依次出现了▲七色排列的光带,这叫做▲现象。经三棱镜不能再色散的光叫做▲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光。【答案】红、橙、黄、绿、蓝、靛、紫;光的色散;单色;复色【解析】【分析】【详解】略思维拓展9、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屏上会有规律地呈现七种彩色光带,说明白光是复色光B、白屏上会呈现不同颜色的光,说明不同的色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偏折角度不同C、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D、如果把一张绿色贴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可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光【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光的色散与不同介质中的折射问题。【详解】大阳光即原色光在穿过三棱柱时,因其为混合光,故而其会因所含光的频率不同发生不同角度的偏折,故而在白色光屏上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带。A、白屏上有规律的呈现七种彩色光线,白光是复合光,由光的波长不同,由其色散可知A选择为正确选项。B、白屏上有不同颜色的光,由解析部分和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的角度是不一样的。C、在白屏与棱镜之间放一块红色玻璃,可知其他色光穿过红色玻璃时,除红色光以外的其他光被吸收,故只留下红色。D、将绿纸放在白屏上,除绿光以外的其他颜色的光均被吸收,故而只能看到绿光。故本题答实为D。10、如图所示为某日雨后出现的彩虹,下列关于彩虹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在大雨过后才可能出现彩虹B、日常生活中彩虹的形状可能是正方形C、彩虹现象实质是光的色散现象D、彩虹的外侧是紫色,内侧是红色【答案】C【解析】光的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由于不同色光折射程度不同,所以把白光折射分成各种色光。彩虹就属于色散现象。【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彩虹形成的原理的了解,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宗旨,要求学生在平时多观察,多思考,注重理论联系生活实际。【详解】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A、雨过天晴时,空中浮有小水珠会出现彩虹;向空中喷水时,空中悬浮的小水珠也会将阳光色散成七色光,形成彩虹;故A不正确。B、我们看到的彩虹都是拱形的。B错误。C、彩虹现象实质是光的色散现象,C正确。D、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些颜色从上到下分别为红、橙、黄、绿、蓝、靛、紫。所以彩虹由内侧到外侧的颜色顺序正确的应该是紫、蓝、绿、黄、红。故D不正确。故选C。11、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师生进校门戴口罩、测体温、出示健康码;放学后学校对教室进行消毒等。(1)师生进校门要经过一个测温棚,当人到达测温区时,测温棚内的测温仪会接收到人体发出的▲(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从而测量出人的体温。(2)老师出示手机上的健康码,亮着的手机屏幕▲(选填“是”或“不是”)光源。【答案】(1)红外线;(2)是【解析】(1)一切物体都会辐射红外线,它的热作用好;(2)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分析】本题考查了红外线、紫外线、光源等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详解】(1)师生进校门要经过一个测温棚,当人到达测温区时,测温棚内的测温仪会接收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从而测量出人的体温;(2)手机屏幕上亮着的健康码能自己发光,是光源。故答案为:(1)红外线;(2)是。12、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太阳下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太阳光透过纸板的圆孔,照到白纸上。(1)将黄色、蓝色两种塑料薄膜分别蒙在纸板的圆孔上进行实验,你在白纸上会看到:黄色的塑料薄膜通过的光呈黄色,说明只通过了▲光;蓝色的塑料薄膜通过的光呈蓝色,说明只通过了▲光。这两个实验说明▲。(2)当把这两块塑料薄膜叠加后蒙在纸板的圆孔上,你会看到▲。【答案】(1)黄;蓝;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明的色光决定的;(2)白纸上没有光【解析】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或通过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的物体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分析】透明物体的颜色和它能通过的色光颜色相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和它能反射的色光颜色相同。【详解】(1)将黄色、蓝色两种透明的塑料薄膜依次蒙在纸板的圆孔上,你在白纸上会看到:黄色的塑料薄膜通过的光呈黄色,说明只通过了黄光;蓝色的塑料薄膜通过的光呈蓝色,说明只通过了蓝光。这两个实验说明: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2)当把这两块塑料薄膜叠加后蒙在纸板的圆孔上,看到白纸上没有光。故答案为:(1)黄;蓝;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明的色光决定的;(2)白纸上没有光。13、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两个实验,如图所示:(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发光。(2)如图乙所示,他把一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答案】(1)荧光物质;(2)紫外线能否穿过透明玻璃【解析】紫外线是紫光以外的光,属于不可见光,能够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就是利用这个道理制成的。【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对紫外线特点的探究,特别是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一定要知道。【详解】(1)钞票上的100字样上有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它可以发光;(2)通过上面的探究可知紫外线荧光物质发光,当用玻璃挡住紫外线的传播路径时,另一侧的荧光物质不发光,说明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因此这是为了探究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故答案为:(1)荧光物质;(2)紫外线能否穿过透明玻璃。创新应用1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充满魔幻色彩的外层膜结构建筑,博得许多建筑师的好评。“水立方”的外膜用什么颜色更节能?综合考虑“水立方”的馆内光线和夏天的室温,某科学探究小组做了如下几组实验:实验一: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了探究,先后对不同颜色的膜在不同颜色的光下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表所示:照射光的颜色绿色红色红色绿色白色膜的颜色绿色红色蓝色红色黄色观察到的颜色绿色红色黑色黑色黄色(1)由表可以得出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实验二:用不同颜色的膜材料ETFE做大棚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大棚外膜的颜色蓝色无色紫色一天中棚外的最高温度36℃36℃36℃一天中棚内的最高温度38℃50℃30℃光的通过量90%98%50%(2)综合上述信息,你认为膜的颜色用▲更好。【答案】(1)透过它的色光;(2)蓝色【解析】(1)设计多个因素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2)物体呈现各种色彩也是因为它能反射不同颜色的光。例如,呈红色的物体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