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中外的经济发展(课件)_第1页
专题04 中外的经济发展(课件)_第2页
专题04 中外的经济发展(课件)_第3页
专题04 中外的经济发展(课件)_第4页
专题04 中外的经济发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部编版专题四中外的经济发展中考二轮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01思维导图:古代经济基本结构农业(主导)商业(抑制)构成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促进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从商鞅变法到清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02手工业Loremipsumdolorsit04明清实行的海禁、闭关锁国政策Loremipsumdolorsit05阻碍Loremipsumdolorsit03古代经济政策Loremipsumdolorsit06促进LoremipsumdolorsitCONTENTS1.通过构建时间轴和思维导图,让学生知道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过程。2.学生阅读教材,填写表格,梳理出中外经济发展的基础知识。3.通过史料与知识补充来了解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况4.通过史料分析感受同一时期中外经济发展的不同程度,近代从而明白近代中国一直落后世界原因。5.通过史料分析苏联经济和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来认识经济发展必须要立足于国情。6.通过史料分析经济全球化过程,认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学习目标专题重点1.中外经济发展过程中认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一唯物史观。2.经济格局的演变与政治格局演变的相互关系。【自学巩固夯实基础】壹一、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1.阅读课本归纳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农作物,农业生产工具、水利工程、农业著作、农业政策。)原始农耕①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②原始农业发展: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③典型代表:半坡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春秋战国①铁犁牛耕在春秋出现,战国进一步推广推动生产力的提高,推动经济的发展。②商鞅变法中,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和奖励耕织的政策推动农业的发展。③李冰修建的都江堰,促进了成都平原地区农业的发展。秦汉时期①汉代播种工具耧车出现促进农业的发展。②汉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和统治者的民本思想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魏晋南北朝①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发展。吴国开发江东地区。②兴修水利,推广改进犁耕,育种等技术,实行麦稻兼作,种植双季稻③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一、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隋唐①唐代改进的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两宋①耕作技术进一步提高,宋朝朝廷大力推广从越南引进占城稻,使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南方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明清①明代引进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②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为农业种植提供了理论指导。③清初统治者推行垦荒政策,修建堤坝,海堰等,推广玉米等高产农作物。二、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原始农耕2.阅读课本归纳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状况。(陶瓷业,矿冶业、纺织业,造船业)①半坡居民制作的人面鱼文彩陶盆,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②河姆渡居民制作的猪纹黑陶钵,会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①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制盐等方面都有所发展,推动了商业的繁荣商周二、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①进入青铜时代,四羊方尊造型奇特、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春秋①手工业规模扩大,青铜业、纺织业等都有所发展。魏晋南北朝隋唐①唐代丝织业水平高,以蜀锦冠名全国。②陶瓷业典型代表:邢窑白瓷、越窑青瓷,唐三彩驰名中外。两宋①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水平高于北方,尤其以四川,江浙地区发达②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且种类多。③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有定窑、汝窑、钧窑、官窑、哥窑。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④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船上有指南针三、中国古代的商业业经济明清二、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①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畅销海内外。②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③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工场。3.阅读课本归纳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先秦①春秋时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使用金属货币。秦汉①秦始皇统一货币与度量衡,修驰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②对内统一铸五铢钱,盐铁专卖,平抑物价,对外开通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促进经济的发展魏晋南北朝①江南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海外贸易,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三、中国古代的商业业经济隋唐①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促进了南北地区的经济交流。②唐朝的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出现了国际性的大都市长安。宋元①商业打破市坊界限,经营时间不受限制,出现早市、夜市和草市,出现最早纸币(北宋的交子)。出现了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瓦子”②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岗,设市胉司管理外贸。宋元发达的交通促进了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明清①商品经济十分活跃,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还出现了有名的商帮(晋商、徽商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地区的经济交流。②明清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古代农业发展的共同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②统治者注意调整政策,重视兴修水利,鼓励发展生产。③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人民的辛勤劳动。④民族交融的加强和中外交流的频繁四、中国近代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1914年1894年甲午战争1918年194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工业产生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日益萎缩时间轴:中国近代民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发展概况代表人:张謇、荣氏兄弟、侯德榜时期发展阶段特点主要原因洋务运动期间萌芽开始产生洋务运动的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萌芽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一战期间迅速发展短暂的春天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②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逐渐凋谢萎缩夹缝中生存,发展受挫①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②日本侵华战争和国民党发动内战等。发展特点①总体来说比较落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②发展缓慢而且艰难曲折。③产业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和沿海沿江地区。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五、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的发展时期事件内容影响启示1950年至1952年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工业化进行奠定基础。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根据国情制定经济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1953年至1956年三大改造通过创办农业和手工业合作社,对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的方式实现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3年至1957年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指导下进行。文革是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对内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形成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方格局。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带一路提出不仅适应经济全球化,而且促进对外开放。六、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时间轴:14世纪20世纪50年代18世纪60年代16世纪15世纪19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1919年1929年1933年至今1974年1975年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初步发展蒸汽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由资本主义)电气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垄断资本主义)信息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滞涨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经济恢复与发展经济全球化时代六、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初步发展阅读教材概括不同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概况①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出现。②新航路的开辟,早期的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行了资本的原始积累③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④经济贸易中心有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蒸汽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进入机器生产时代,交通工具的改进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②资本主义经济属于自由竞争阶段。各资本主义国家以商品输出为主。③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国际贸易中占据垄断地位。电气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生产力,促进了新交通工具的出现和美、俄、日、德等进行的资产阶级改革或革命,都加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②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垄断阶段。各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输出为主。③美国、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美国成为经济强国。英法发展相对缓慢。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进入机器生产时代,交通工具的改进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②资本主义经济属于自由竞争阶段。各资本主义国家以商品输出为主。③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国际贸易中占据垄断地位。信息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①两极格局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环境。②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日本和西欧经济逐渐崛起,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③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到来奠定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两次危机①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生产相对过剩,引发一场从美国开始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为此美国实行罗斯新政,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内部调整,随后开启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②第二次危机起源于中东产油国家提高石油价格,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增长停滞或下降现象,发展速度缓慢。七、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①1918年—1921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政权。②1921年春—20世纪30年代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③1928年—1937年斯大林实施连个五年计划,大力发展重工业,进行工业化建设,随后进行农业集体化开创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之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中,苏联解体。【探究思考核心素养落实】贰(2017.山西)经济格局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政治格局的走向。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代中叶到五代十国,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民众多次大规模地向南迁徙,既给南方带来一定的人口压力,也为南方社会经济的开发与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告完成。—摘自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科书(1)材料一中,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几个阶段?指出其南移的原因。(2分)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答案】(1)三个阶段(1分)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1分)解题思路:由材料一中“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代中叶到五代十国”“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可知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二问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北方民众多次大规模地向南迁”概括即可。知识拓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①北方战乱,南方安定。②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力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政府注重农业生产的发展,重视兴修水利。过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唐朝中期开始南移,北宋继续南移,南宋最终完成南移。表现: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粮仓;南方商业水平超过北方;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影响:基本上确定了我国经济南强北弱的格局。材料二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1850年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其出口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以上,从而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2)材料二中“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英国是如何“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的。(3分)【答案】新航路的开辟或地理大发现。(1分)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民主政体,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拥有最广阔的海外市场;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等。(答出上述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解题思路:由“公元1500年”“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可知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新航路开辟;第二问,可从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通过殖民扩张,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率先完成,成为“世界工厂”)等方面进行阐述。史料实证时空观念(2019·重庆)材料一

乾隆、嘉庆年间(1736年—1820年),南京城绸、绒各类织机多达三万台左右,至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城内仅缎机就达三万台以上,纱、绸、绒、绫织机不在此数。此类手工业基本是以个体家庭或小作坊为主,它的发展又推动着城市商业走向繁荣。——摘编自陈忠平《明清时期南京城市的发展与演变》材料二

水力和蒸汽力的应用,工厂制度的确立,大大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1786年时曼彻斯特只耸立一个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但在十五年后,却有50个纱厂了。1760年时,曼彻斯特人口不足10万,1851年时人口超过3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城市。——摘编自《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时期南京丝织业生产的主要特点。(2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18世纪中后期以来曼彻斯特迅速发展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3)综上,比较18世纪中后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英国的差距。(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中国逐渐落后的政策因素。(1分)【答案】(1)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以个体家庭或小作坊为单位进行生产。(2分)解题思路:由材料一“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南京城绸、绒各类织机多大三万台左右……此类手工业基本是以个体家庭和小作坊为主”可知清朝时期南京丝织业生产的特点。【答案】(2)表现:工厂迅速增加,城市人口增多。(1分)原因:开始进行工业革命。(1分)解题思路:由材料二“1786年时曼彻斯特只耸立一个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但在十五年后,却有50个纱厂了。1760年时,曼彻斯特人口不足10万,1851年时人口超过30万”可知18世纪中后期以来曼彻斯特迅速发展的主要表现工厂迅速增加,城市人口增多。由材料中的时间1760—1851可知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答案】(3)差距:中国仍处于个体手工生产,英国已开始向工厂制的大机器生产发展。(2分)因素:闭关锁国政策。(1分)解题思路由上面两个材料可知,中国仍处于个体手工业生产阶段,而英国已开始向工厂制的大机器生产发展。造成中国逐渐落后的政策因素主要是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外部隔绝,落后于世界。(2019·宜宾)经济体制(政策)的创新与调整(10分)年份项目1913年1920年1925年农业总产值(%)10067112粮食(万吨)7.6504.51994.7牛(万头)6.0605.250102.5猪(万头)2.0901.750[104.3材料一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业生产情况(1)表格中1920年的生产情况与1913年相比有什么变化?1925年的生产情况与1920年相比,发生变化的主要政策因素是什么?(3分)【答案】(1)变化:下降(1分);政策因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分)解题思路:有表格中的数据可知1920年的生产情况与1913年相比呈下降状态。1921年的生产情况与1920年相比,发生变化的主要政策因素是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经济。史料实证唯物史观材料二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建议同志们认真加以考虑和研究。——摘自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个“大政策”所蕴含的经济思想。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在“大政策”的指引下开展了哪些具体的实践?(5分)【答案】(2)经济思想: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行按劳分配(答对一点得2分,共2分)实践:经济特区的设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设立等。(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先让一部分地区和人民富裕起来,再带动其他地区和人民富裕起来,实现共同富裕可得出经济思想。第二问从“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得出这时期在邓小平领导下进行的一系列实践。(3)两则材料中的信息对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2分)【答案】(3)敢于创新(实验);与时俱进;立足实际;解放思想。(答对一点得2分,共2分)(4)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两极格局的瓦解;市场经济体制普遍实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等。(答出以上任意一点得1分,共3分)解题思路:材料中有较为明显的提示信息,整理后简述即可(滚动迁移)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快的主要因素?知识拓展:1、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科技的发展是推动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反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推动科技的更新;我们在利用科技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中国该如何助推经济全球化: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积极促进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坚持对外开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协商,妥当处理贸易争端;积极推进人入命运共同体建设等。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习题训练对接中考】叁1.(2018.山西)3.诗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出(B)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解题思路:由题干材料中“妇织”、“登垄”可知,其反映的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生产方式,符合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特征。故选B2.(2018.山西)14.安娜是1930年毕业的一一名美国大学生,当她迈出校门走向社会时,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A.“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B.“政府无限量免费供应牛奶面包”C.“美国社会像一潭死水般平静”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解题思路: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30年”。1930年美国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经济危机造成生产下降,失业剧增。故选A3.(2019.山西)4.《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C)A.经济重心的南移

B.达官贵人的需要C.城市商业的繁荣

D.海外贸易的兴盛解题思路:由材料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的瓦子”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材料反映了宋代城市商业的繁荣。故选C。4.(2019.山西)7.1953-1957年,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如下表)。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B)1953年中国第一应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3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长春兴建。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大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一汽生产出来。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A.工业门类齐全B.优先发展重工业C.地区分布均衡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解题思路:由图中“煤矿”“汽车制造”“发电”“歼击机”“机床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等工业都属于重工业,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故选B。5.(2018.山西)材料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15世纪末16世纪初,世界几大文明区域连接起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急切需要开拓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他们用炮舰和廉价的商品在亚非拉、大洋洲大肆侵略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世界被列强瓜分,形成了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摘编自《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4分)【答案】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机器化大生产的资本主义国家用大量丰富的工业品换取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和原料;轮船、火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贸易更加便捷;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把全球卷入了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新技术、新发明,在全球范围继续倾销工业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