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威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2_第1页
四川省威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2_第2页
四川省威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2_第3页
四川省威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2_第4页
四川省威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威远中学2024级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76分)1.考古学家苏秉琦曾将中华文明史勾勒为“超百万年的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这一说法突出了中华文明的()A.连续性 B.创新性 C.统一性 D.包容性2.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因此他们时常反叛商王的统治。而西周利用宗法血缘关系把众多的诸侯同周政权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出西周分封制()A.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新模式 B.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C.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 D.保障了西周的长治久安3.“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亩。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该史料所反映土地制度的性质应是()A.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 B.奴隶制土地国有制C.奴隶主土地私有制 D.地主土地私有制4.据史载,夏朝的王位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只有仲康、扃两代是“兄终弟及”;商朝在三十一王中,“父死子继”的有十七代,“兄终弟及”的有十四代;到周代明确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这表明先秦时期()A.王位世袭制度难以推行 B.传统宗法关系逐步瓦解C.血缘是王位继承的依据 D.王位继承体现民主色彩5.北京琉璃河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克蚕”和“克费”铭文中,记载“令克侯于医”(周成王命令召公长子"克"代召公做燕地的诸侯)一句,印证了《史记》和《诗经》中对召公封燕这一历史事件的记载。如图为克蚕及其器盖铭文。由此可知()A.文献史料并非都客观可靠 B.历史真相都能从考古中得到还原C.文献与实物可以相互印证 D.历史事实因年代久远而难以考证6.记录西周、春秋时期历史的《国语》一书中,记载了大夫以上的贵族食牛羊猪肉、士食鱼炙、庶人食菜的生活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争霸战争的破坏 B.等级秩序的影响C.百家争鸣的兴起 D.各国变法的推动7.战国时期货币普遍使用,种类增多,《管子·地数篇》说:“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在现实生活中黄金、铜币、粟的比价已形成一定的比例。这说明()A.商品交换得到发展 B.商人社会地位提高C重农抑商政策出现 D.货币开始走向统一8.《吕氏春秋》一书中说,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收益显著增加,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这主要得益于()A.铁犁牛耕的使用 B.经济重心的南移C.商品经济发展 D.海外贸易的繁荣9.秦统一后,秦政府实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如强行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至咸阳,后又向丽邑(今陕西临潼)、云阳(今陕西淳化)、北河(今内蒙古中部)、榆中(今陕西北部)等地移民超十万户,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秦政府这些举措顺利实施主要是因为()A.关中地区经济的繁荣 B.法律体系的完备C.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D.驰道交通的发达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中国)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中新皇帝推行的制度()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标志着贵族政治正式退出历史舞台C.消除了地方割据存在的基础 D.创新了中央对地方基层的管理模式11.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东穷燕齐,南极吴楚”的驰道;公元前212年,又命蒙恬开筑直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这些举措()A.加速了国家统一进程 B.彻底解除了匈奴对边境的威胁C.实现了秦的长治久安 D.有利于促进边疆与内地的交往12.西汉初,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原因是黄老之学()A.适应了经济恢复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B.体现了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C.取代了已过时的儒学 D.宣扬以法治国的思想13.汉初,除王国的太傅、相国、中尉由朝廷派遣外,其余百官,诸侯王均有权任免。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借机将诸侯王的管理任免权收归中央。汉武帝时期,制定了《左官律》,规定不经中央派任而私仕于诸侯即构成“左官罪”。这一变化()A.完善了官僚政治 B.淡化了宗法观念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奠定了盛世基础14.汉高祖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而汉朝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隐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A.开通大运河 B.中央派文臣任知州C.颁布“推恩令” D.支持商鞅进行变法15.从汉武帝元封五年时开始,朝廷规定刺史不再只是每年秋分巡察地方,而是在地方设立固定的办公机构,并有意与所在郡的郡治保持距离。刺史的级别仅相当于低级县令,但朝廷会及时提拔成绩卓著者。上述做法着眼于()A.扩大刺史监察范围 B.提高官员文化素养C.削减诸侯王国封地 D.优化国家监察机制16.我国各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砖)中出现了大量的“孝子图”,描绘了丁兰刻木、闵子骞御车失锤、董永侍父等孝亲故事。这反映出汉代()A.社会矛盾尖锐 B.血缘观念强化C.儒学影响扩大 D.绘画技艺高超17.下表的思想家时代思想主张

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空白处应填()A.荀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夫之18.司马迁的《史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和屈原的《离骚》一样,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这说明,司马迁的《史记》()A.印证了中华文明起源于黄帝时期 B.具有文学史题材的首创性C.展现了秦汉时期人民高昂的精神 D.兼具史学和文学双重价值19.汉赋中对疆域的描写除了有对东、西、南、北抵达之地的点状铺写外,还在东南、西北、西南以及东北的方位中铺写帝国边疆,展现了汉王朝疆域的概况,其中还涉及诸多的民族、部族、属国、郡县、治所、地名和山水名等。据此可知,汉赋这种题材创作()A.巩固了汉朝疆域 B.促进了国家认同C.体现了文化繁荣 D.强化了中央集权20.下图所示是皇帝礼佛图浮雕。该浮雕描绘了孝文帝头戴冕旒,身穿衮服,在交领宽袍、广袖飘垂的文武官员等人的簇拥下,缓缓行进的场面。该图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时期()A.对正统思想的推崇 B.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C.传统礼仪得到恢复 D.民族交融的时代特征21.下列措施反映了()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鼓励与汉族通婚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玄宗改革 D.王安石变法22.孝文帝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理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理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据此可知孝文帝的改革()A.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实现了全国的统一进程C.增强了对汉文化的认同 D.冲击了儒家的主流地位23.下面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朝时期的朝代变迁示意图。该图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A.由分裂走向了统一 B.同源共祖意识萌发C.南北政权始终对峙 D.各民族间矛盾的激化24.唐朝史学家吴兢在开元、天宝之际编撰名著《贞观政要》,该书记述了太宗和群臣有关国家长治久安之策的讨论。此书后来成了后世帝王(包括朝鲜、日本的统治者)资治的基本手册。据此推知,该书()A.草拟于武则天盛世时代出 B.较好地记载了贞观之治的政风C.通过鉴真东渡传入日本 D.言论完全符合唐太宗的史实25.如表是曾任唐代岭南节度使杜佑的任职情况简表。这些信息反映出()姓名籍贯时间官职前官后官出处备注杜佑京兆万年兴元元年(784年)至贞元三年(787年)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饶州刺史尚书右丞《旧唐书》《新唐书》以门葫入仕,返京后一度官至宰相A.异地任职防范了地方割据 B.刺史监察职能恢复C.中央对岭南实行了管辖 D.唐朝统辖范围扩大26.据考古发现,吐鲁番出土的唐代食品中有饺子、糕点等食品;汉族的服饰、妆容方式等在绘画中时有发现;娱乐方式如围棋、双陆也流行于这一地区。这一现象说明唐朝()A.对外交流繁荣开放 B.民族交融不断加深C.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D.蛮夷观念已经消亡27.问号处应填写的内容是()A.民族交往 B.制度变革 C.经济发展 D.商贸往来28.如表所示为唐玄宗至唐代宗期间的人口变化情况(部分)。造成表中人口急刷变化的重要原因是()唐朝纪年公元纪年户数口数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852576348909800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891470952919309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293312516920386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经济重心南移 D.边疆局势恶化29.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之学十分兴盛,弄清楚人物的家族渊源,是人事工作的重中之重。南宋学者叶适曾说:“东晋权归王谢庾桓四族,而四族亦人才所自出。”据此可知,该选官制度是()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世卿世禄制30.出身社会中下层读书人能够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的选官制度是()A.奖励军功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31.贞观年间,唐太宗接受宰相封德彝的建议,发布了征召中男(十六岁到二十岁的男子)入伍的诏令。而魏征认为这是“竭泽而渔”,连续数次驳回这个诏令。当时魏征供职的部门最有可能是()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兵部32.据《新唐书》记载:“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这一现象()A.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B.表明三省分工合作互相监督C.使得冗官问题逐渐凸显 D.说明权力制衡体制渐趋混乱33.唐代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很大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A.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其前提条件 B.完全废除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C.以财产作为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 D.使得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加强34.南朝时,地方僧官系统依州郡而设,州、郡两级都设僧正、维那,层层管理,基层的僧官还有寺主,具体管理某一寺的僧众。这反映了南朝时期()A.儒佛道三教合一趋势的加强 B.佛学是社会主流思想C.佛教的本土化和世俗化趋势 D.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化35.魏晋时期,儒教与道教冲突日趋激烈,葛洪提出“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所以贵儒“以移风易俗”,尊道“以其不言而化形”。这体现了当时()A.道教成为思想主流 B.统治者提倡三教并行C.正统思想受到冲击 D.佛教和儒家伦理相抵触36.据史书记载:“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据此可知()A.科举成为官员主要来源 B.世家大族政治地位巩固C.科举制度日益受到重视 D.官员素质得到显著提升37.唐代边塞诗人有着浓郁的汉朝情结,不管是高适的“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还是岑参的“汉家大将西出师”,汉代的人、物、事皆在他们的作品中集体亮相。这种文化现象()A.蕴含着诗人的英雄主义情结 B.源于士人潜意识的民族认同C.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开放力度 D.说明唐人对汉代盛世的神往38.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实行赋税制度改革,纳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使古代赋税标准开始由“税人”朝“税地”方向发展,实现了“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的效果。这一改革()A.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造成户籍制度的混乱C.实行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D.催生了新的经济因素二、材料题(24分)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晋时期是门阀势力高度发展和极度膨胀的时期,也是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日益被高门世族控制和垄断的时期。当九品中正制最终蜕变为世家大族的政治工具之后,它不可避免地抛弃了先前注重德行、才能的好传统,沾染上选举注重家世、阀阅的门阀色彩。……随着中正权力日益膨胀,中央集权统治势必遭到严重削弱。——摘编自张旭华《试论西晋九品中正制的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