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5篇)_第1页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5篇)_第2页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5篇)_第3页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5篇)_第4页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iveinthepresent,don'twasteyourpresentlifewhilethinkingaboutthepastorlookingforwardtothefuture.

(页眉可删)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U5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

(一)知识目标

1、学习—精彩的人物语言一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

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

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

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一一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

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

解。

解决办法

1、注意与已有知识联系,初中已学过《曹刿论战》,对《左

传》有了一些了解,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要使学生有意识地

关注《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自己参看有关书籍。

2、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

了解。

课时安排

3课时

学生活动

1、课前预习e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

《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

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2、课内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课文的结构。

2、了解背景知识,作家、作品。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

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

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

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

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

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

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

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

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时

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

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

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

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

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

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

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

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

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

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

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时,烛之武却

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

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

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

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

顾赴敌营。

4、—学习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一一供;说一一悦;知一一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通读全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

通课文。

(2)标出课文的结构层次。

(3)了解《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

语言特色。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讨论题:

(1)烛之武不拘形象从哪些情节中可以看出?

(2)从—的写作特点中,看《左传》文学的价值。

(参考答案)

关于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在第二部分中“臣之壮也,犹不如

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

已”流露出他满腹的委曲和牢骚。这一情节的描写,使在郑国危

于旦夕之际,郑伯由于佚之狐的推荐看到的一线希望又趋渺茫。

郑伯用自责化解了烛之武的不满,使他只身卦秦。—在有张有弛,

曲折有致中显示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精

神。

再有,在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第三部分中,说理透辟,—的主

旨,决定了—必须着意描写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陈辞先

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再说明亡

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第三部分,烛之武说退秦师。

烛之武首先向秦穆公承认郑国处在危亡的境地,把这件事放

在一边不再谈。然后一面说明秦国灭郑则无益而有害,舍郑则有

益而无害。一面举出事例,说明晋国不可信赖,秦国不应与晋国

共事,晋国得到郑国,必将进而损害秦国。烛之武利用秦、晋两

国的矛盾,根据事理和事实,把秦灭郑和秦与晋共事的害处分析

得十分透彻,终于说得秦穆公不仅撤兵回国,而且留下一部分人

助郑防御晋。

第四部分,晋师撤离郑国。

当晋国的监军秦国成为郑国的盟友后,晋侯毅然撤军。说帮

伯而退晋师正是烛之武所要达到的目的。

总结、扩展

—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

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

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

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

郑国的危机。这篇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

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

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这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

国利用秦、晋矛盾,说退秦国围郑之师,瓦解秦、晋联盟,保住

了郑国的历史事实。

《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节,

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过程。《左传》对战争的描写

尤为出色,它注意从政治上分析各方力量,写出战争的性质和起

因,并由此在开始便预示出战事的胜负,在叙述交战过程时则详

略有致,曲折生动,形象逼真。《左传》还善于用精炼的笔墨刻

画出人物的细致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

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这些对后代的文学,特别是对叙事、

议论的文字影响甚大。

一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

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

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

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大意。

2、翻译1-2段,初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互助合作,完成1-2段文言文的翻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

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知识链接(3分钟)

1、简介《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

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

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

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

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

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

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因为

《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

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2、秦晋围郑背景:见《全优设计》“走近文本”

预习检测:(10分钟)

(一)朗读展示:

1、学生自渎:读准字音,读通—。

2、教师或学生范读:边听边思考各自然段的大意。

3、学生集体朗读。

(-)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概述—的故事。

2、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简洁的短语概括)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

学法指导:(2分钟)

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力求直译,字字落实

2、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①人名、地名、国名、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②单音节词换

成双音节词,③补出省略的成分,④调整倒装句的语序。

文本探究:(20分钟)

1、课题《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是什么意思?

2、翻译第一段

(1)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①且贰于楚也

②晋军函陵

③以其无礼于晋

(2)口译第一段:

(3)请解决你的疑难点:

3、翻译第二段

(1)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无能为也已

③是寡人之过也

(2)口译第二段:

(3)请解决你的疑难点:

布置作业:

把一、二段译文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翻译3-4段,巩固学习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小结出词类活用的翻译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继续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

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词类活用的规律。

文本探究:(20分钟)

1、翻译第三段

(1)重点词语的翻译

①夜缱而出②郑既知亡矣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④越国以鄙远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⑥何厌之有

⑦既东封郑⑧缺秦以利晋

(2)重点句子翻译:

①敢以烦执事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

(3)口译本段

(4)解决你的疑难点

2、翻译第四段

你的疑难点:

基础整理:(10分钟)

基础探微:

1、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②越国以鄙远

③与郑人盟

④不仁,不知(智),不武

⑤唯君图之

小结规律:名词加名词,有一个名词处于谓语位置,需耍活

用为动词;否定副词后跟名词,名词需活用为动词。

(2)名词作状语

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②夜缱而出

小结规律:名词后面跟动词,但是不是主谓关系,而是修饰

关系,名词就作状语

(3)动词活用为名词

①君亦无所害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小结规律:动词处于宾语位置

(4)动词的使动用法

若不阙秦

小结规律: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考虑是否使动

(5)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共其乏困

小结规律:形容词处于宾语位置

布置作业:把3、4段翻译写到作业本上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局部探究,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

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基础整理

局部探究(学生分组思考讨论)

1.第一段写秦晋围郑,它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

势?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的第①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

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

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

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1)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

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

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汜南(今河

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

伯的秘密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o

2、第二段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辞”后“受”,有什

么作用?

明确: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

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

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认错。三是点

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用粗线条勾勒出烛

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3、第三段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一步步说服秦伯退兵?

试概括他说服秦伯的原因。

参考一: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参考二: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提出

问题。此语出乎听者意料,引人倾听。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

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

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

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如果说上一层是以分析危害来动摇秦

伯的话,这一层他换了一个角度,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了,阐明

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当然,这些好处的前提,就

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这样一分析,攻郑与友郑的利弊轻重,

自然就摆在了秦伯面前。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一番拉

拢引诱之后,烛之武又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

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

关系。这样一发挥,使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不仅与郑国订立

了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

明确:这篇—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

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绝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

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

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

而且助郑防晋。

(1)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地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

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

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增强了别国的势力,

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

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2)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

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旦君尝为晋君赐矣,许

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

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

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

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

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

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

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

退兵助郑。

4、关于烛之武,书上的记载: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

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史记》里有

简单的儿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

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东

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

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

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小结形象特点】通过阅读你觉得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

人物形象,你从他身上获得怎样的启示?

烛之武一一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生死未卜,却勇

入秦营;成功说退秦师,充分显现了他高超的“辩才”。可以说,

他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

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拓展探究:

1.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J

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郑伯一直不任用

他,埋没了他的才能。

2.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

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明确: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

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

这个“智”,是明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

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

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在起作用。

3.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

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

明确:—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①在交代秦、晋

围郑的原因时■,”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

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②“夜缱而出”,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

的有关内容。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和“微夫人之

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

没有驻孔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烛之武

说退秦师提供了条件。

—顾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玩味。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3

【导学新概念】

新教材强调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学习本单元时,

要注意实词的积累,注意多义词的辨析,尤其要重视对课文的熟

读背诵。

学习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

欣赏包括—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文言文的教学重在解决提高阅读水平的问题,而较之现代

文,我们更应该激发学生热爱文言文的热情。因为文言文在它出

现的年代上,在它所要表达的与今人类似的思想感情上却能用如

此精美的语言形式,实属难能可贵。于是宜有以下导言:

同学们,如果说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之下,大凡事物总是现

在的比过去的好的话,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艺术的某

些方面,有没有与一般规律相反的情况呢?(这样一来一往的问

答,并不难引导学生想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罗马为代表的雕

塑,比如据说维娜斯女神的断臂今人就无法设想能够补得很好,

以及中国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写出当时那样的水平

的。然后接着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册的第一篇文言

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于是可让大家听—的录音带或教师以较高的水平先把课文

诵读一遍。然后承接第二单元所学的“理清思路”理论,实际上

也就是本课后面的练习题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而

实际上等于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即—的第一

自然段是说“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的问题,第二自然段

是说“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问题,第三自然段是说“烛之

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第四自然段是说“晋文公为什么不

愿向秦进攻的原因”。

在上面问答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之后

再让他们在已经看过课本中注释的情况下提一提文中还有哪些

实词的意义不清楚,还对哪些虚词的用法或古汉语现象不理解。

这其中由学生提也好,由老师问也好,宜将第一段中两个“于”

均解为“对于”之意,两个“军”字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

当“驻扎”讲。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句均为古汉语中所

谓省略句,即均在“军”字之后省掉一个介词“在”,而就这一

点,已能证明古今语言形式上的不同习惯,这对让学生逐渐习惯

看文言文是大有好处的。

同理,在第二自然段中应让学生弄清楚:“言于”当“告诉

给”讲;“若使”中的“使”当“让”讲;“臣之壮也”中的“之”

是典型的结构助词夹在主谓结构之间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

的例句;“也已”不仅注释上有“已,同‘矣'”的字样,关键

是要解释这种“语气词连用”的古汉语现象;从“今急而求子”

中不难看出,根据上下文,“而”在此只能当副词“才”讲;至

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当代词“这”讲,只是为了上下文意思

的通顺而把它整个译作“这是”罢了;最后“然郑亡”一句,和

今意相对照,显然是个被动句。

第三自然段:“夜缱而出”里的“而”强调是起前对后修饰

作用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地”;“若亡郑"中“亡郑”是

“亡”的使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一句的注释中虽然说明了其

中的“鄙”,“边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而“远”是形

容词活用为“远地”的名词用法,但整句意义的通俗理解应该是

“越国以远鄙”;“邻之原,君之薄”中的两个“之”直译时,

还是应当看作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夫晋,何厌之

有,,中的“之”此时是起“动宾倒置”标志作用的,即意义上应

看作“有何厌”;“既东封郑”一句应强调就其直译而言,“既”

当“等到……以后”或“已经”之类意思讲,“东”是古汉语中

典型的名词当状语,译作“向东”,“封”,名词“疆界”,此

处当动词用,译作“作疆界”,而“郑”作为句子的补语,也是

以名词当状语的形式理解的,应译作“以郑”,于是整句的确切

直译应该是“等到向东以郑国作了疆界以后”等。

最后一段中则应该让学生承认,看过书上的有关注解之后,

剩下的就没有什么可感到难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

文,其中不乏用多种形式背诵。比如教师先领背、分段集中背等,

因为字面意思过得较为彻底了,所以背诵起来就应该相对容易。

同时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思想感情的表

达反映在遣词造句、语言组织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对比同样或类

似意思表现在古今语言形式的不同上,应该承认文言文形式上的

言简意赅和音韵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这些,也正是《左传》等

的文学价值。

至于课后练习中关于多义词辨析的题,应该说在上述教学全

过程之后,难度是不大的。

设计B

与“设计A”相比,本设计在导语、教师的诵读和按理清思

路完成课后练习二前半个问题上的内容以及程序均可完全相同。

只是在进行练习二后半个关于“背诵全文”的练习时,教师完全

可以从此把全课讲授的重点都放在这上面,即可以用“以背代讲”

的办法来授课。也就是教师在学生理清课文思路并回答了课文段

落大意的基础上,教师一段一段地领背,当然在领背时,往往是

先一句一句地,然后是一段一段地,在背的过程中教师以提问或

自己讲解的形式完成文中实词的积累,至于古汉语语法可少涉及

甚至可不涉及,即在学生预习过注释的情况下,真正实践“书读

百遍,其义自现”的母语学习特色。

至于在背诵中应该主要积累哪些实词,那就基本以课前学习

的提示和课后练习第一题的要求作为标准。

在领背若干次之后即可让学生先集体背诵,进而再可分小

组,乃至单个人背诵等。总之,按照文言文每课平均三课时来分

配,其中专门拿出一课时半来实现最终的全面(指课文的全部和

全体同学两方面说)背诵,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最后可用半课时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中关于“归

纳多义词义项”的题目,同时还可让学生讨论文言表述方面的精

美和由此而对《左传》的文学价值方面的看法。此时可灵活掌握,

既可让大家畅所欲言,又可简单举例点到为止,总之以课时为限。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4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归纳整理文言文常见字词、句式。

3、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探究式。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人物形象。

3、问题式。梳理故事情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烛之武临危受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重难点:

1、体会烛之武退秦的语言艺术魅力。

2、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2-3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在前两节课上,我们已经基本疏通了文言字词,接下来,让

我们一起看黑板上展示的这三句话,请三位同学依次翻译加点字

词和全句

1、邻之厚,君之薄也。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

害。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群雄逐鹿的春秋时期,感受那一段浪

潮澎湃的历史。

二、整体感知

如果让你们依据标题写一篇—,你们会写哪些内容。

1、为什么退秦师2、怎样退秦师3、结果如何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样展开描写。请一位同学来朗

读全文。

三、具体分析

1、—哪句话交代了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

秦晋围郑

(问:为何用“围”而不是“伐”答:“围”点出形势更

加危急,一触即发)

2、为何秦晋围郑

表面: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PPT展示春秋时期形式简图

深层:春秋时期,各国之间战争频繁,主张师出有名(比喻

做事有充足的理由)。

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吞并郑国。

PPT展示秦晋围郑形势图,问:既然秦晋为盟友,但又驻军

两地?

答:1、两国之间其实还是有一定间隙

2、为下文给烛之武创造机会,夜访秦营说秦做铺垫。

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快速阅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对烛之武的描写内容

1、他人举荐(佚之狐言于郑伯)

引导学生将此处对人的描写归纳到描写手法中的:侧面描写

2、分析烛之武所说的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抱怨,不满的情绪)

3、先推辞,后答应了郑伯的请求、先推辞,后答应了郑伯

的请求

引导学生将此处对人的描写归纳到描写手法中的:正面描写

全文中对于烛之武的形象塑造,最多是哪个方面的描写(语

言)

全班齐读第三段,分析这一段烛之武所说的话的深层含义,

同位之间相互讨论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设身处地消除戒心)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亡郑危秦)

(舍郑利秦)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

知也。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晋人无信)

(何厌之有)

用一个字概括这三大行为(引导学生):捧诱挑

根本这样情况出现的原因:利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

攘攘皆为力往)

4、说秦结果

秦:退兵,派兵护郑

晋:退兵(不强大,秦郑结盟)

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5、再次总结烛之武形象

大义大勇大智(全班齐读)

探究拓展:

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与《烛之武退秦师》的艺术特色(PPT

展示)

烛之武退秦师:以利益得失劝退秦师

邹忌讽齐王纳谏:借用妻、妾、客的回答,谈及国家大事。

身份、地位、需求不同,虽答案相同,但由自我感受展开的反思。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对于—的梳理和了解认识到了这位有勇有谋有义

的烛之武。感受到《左传》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

作业安排:

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他人举荐(侧面描写)

大义

烛之武大智(正面描写)

大勇

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相对比较完整,但对于环节之间的

逻辑性仍然有待调整和提高。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教学

流程之间的环环相扣。

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内容的分配要注意详略得当,

尤其是教学重点部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于烛之武的人物分

析,教学难点是体会烛之武退秦的语言艺术魅力。但在文本分析

中,说秦结果的安排稍多。

3、在提问学生的过程中,语言的鞭准性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4、在分析烛之武的论辩艺术时,可引导学生对晋候,秦伯

的动作,表情等猜想、揣度背后的深意。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精彩的人物语言一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

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

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

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一一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

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

解。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了解《左传》f熟悉背景一疏通课文f掌握字词

句一了解结构美f欣赏游说艺术f人物形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

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

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

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

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

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二、关于《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

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

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

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

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

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

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

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

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

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

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

《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三、相关资料

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

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四、背景资料

(1)秦立晋君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

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

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谷13芮的意见,

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

为君。

(2)惠公背约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

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3)重耳过郑

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

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

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

对重耳不礼

(4)郑楚结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

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

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

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

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

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

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

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

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

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五、疏通课文,掌握古汉语基础知识,熟悉课文情节

1、录音朗读,学生听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自由读。通

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引导学生感

知课文的情节及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2、学生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先自己疏通文意,圈点勾画

不理解的句子,批注有疑问的内容,然后师生共同解疑,归纳文

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现象。

六.总结字词句

重点字词

1、夜缱而出:(名词作状语)

2、敢以烦执事:(表谦敬的副词)(对对方的敬称)

3、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

名词,远方的国家)

4、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5、朝济而夕设版焉:(于此.兼词)

6、既东封郑:(名作状)(使……成为边邑,使动用法)

7、夫晋,何厌之有:(句首发语词)(宾语前置)

8、阙秦以利晋:(使……削减,使……得利,使动用法)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主

人)

10、行李之往来:(古: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

物品)

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否定副词)(那个人)

12、不知:通“智”

13、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范南.军:驻军,名词作动词

2、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形词作动词

3、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数词作动词

4、既东封郑。封:以……为边界

5、夜缱而出。夜:在夜里,连夜名词作状语

6、与郑人盟。盟:结盟,名词作动词

句式:

1.何厌之有?译:有什么满足呢?(宾语前置)

2.以其无理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

通假字

1.失其所与,不知。知:智,明智

2,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悦,高兴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供,供给、提供

4无能为也已。已:矣

5O何厌之有。厌:庵,满足

6O焉用亡郑而陪邻。陪:倍,增加

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2、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一词多义

如果,连词,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你,代词,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像,动词,止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知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明智。失其所与,不知

才能,名词,今老矣,无能为也。

能够,动词,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陈说,动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杂说,名词,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通“悦”秦伯说

推脱,动词,不辞劳苦

告别,动词,停数日,辞去。

推辞,动词,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边远的地方,名词,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边境,名词,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浅陋,鄙俗,形容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至IJ,动词,辍耕之垄上

他们,代词,子犯请击之

的助,词,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无意义,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七、布置作业。

赏析—结构美;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再次熟悉课文.

1、生概述—的故事。(广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

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每组选代表发言,

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第2段:临危受命。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赏析—结构美

1、提问学生,检查赏析情况。(每组派一个代表,以论文的

形式,发表看法)

2、集体讨论,教师归纳学生的看法,并补充。

(一)两起两收的对称美

纵览全篇,首先会感到行文布局谋篇的对称美。全文共计五

个自然段,根据事件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二自然段为第

一层(略写),第三自然段为第二层(详写),四五自然段为第三层

(略写),整体呈现“二一二”的结构布局。第一自然段写“攻”:

秦晋联合,大军围郑,来势汹汹,锐不可挡;郑国岌岌可危,朝

夕难保。第二自然段述“守”:国难当头,命悬一线,郑国君臣

惊慌失措,一筹莫展,烛之武临危受命,勇赴国难。这两个自然

段分别从矛盾冲突的双方入手,写“攻”述“守”,秦晋联合而

郑国孤危。中间一段是全文主脑部分,详叙烛之武游说秦伯、离

间秦晋,晓之以弊,诱之以利,娓娓道来,步步进逼,说得秦伯

心悦诚服,从而改弦易辙。末尾两段分别从秦晋双方落笔,先写

秦方背晋盟郑,班师回朝;再写晋方审时度势,因孤立无援只好

撤兵后退。前面是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结尾是秦晋背约,秦郑

结盟而孤立晋国。两段起,两段收,首尾简洁,中间饱满,呼应

对称,精警圆美。

(二)不露痕迹这对应美

全文的情节结构可以说是里应外合,前呼后应,一线贯穿,

层次井然,叙事张驰有度,圆美隽逸。首段埋设伏线,伏线有二,

一是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二是两军阵列态

势:“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从原因上讲,秦晋围郑,以晋为

主,秦为辅,且与秦无关,秦国完全没有必要死心踏地增援晋国。

这就为烛之武的巧言离间提供了可乘之机,也为郑人化敌为友,

争取秦国准备了先决条件。而秦晋驻军分列两处,缺乏周密部署

和统一指挥,这既为烛之武的离间秦晋和秦郑的暗中勾通提供了

便利,因而也就使郑国的计划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有了以上铺陈,—自然地进入主干部分「说辞为一篇之主”,

这段说辞分四层展开。首先,指出“亡郑”只能“陪邻”,即扩

张晋的势力范围,而于秦无益,因为秦郑之间隔着一个晋国,即

使灭了郑,秦国也不可能跨越晋国而将郑国纳入自己的版图。这

种态势,一经点明,秦人是不可能不折服的。那么,反之又如何

呢?所以第二层便反说,指明若舍郑不攻,秦国向东发展,反而

有了一个补给军粮的通道,于秦无害而实惠,这一点对地处偏僻

西隅而又时时也在图谋向东扩展的秦国来说,无疑极具诱惑力,

自然也易于为秦君所接受。但作为说客,烛之武不能不估计到另

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晋独占郑的同时,许秦以割让晋国西部部

分土地作为交换条件,以换取秦国的支持,因此,第三层便引晋

背秦约为例,说明晋背信弃义,朝令夕改,不可信任,彻底破除

秦对传统盟国晋的幻想。至此,利害得夫已说得十分明确了,但

烛之武犹嫌不足,再推进一层,指出亡郑的结果不只是“陪邻”,

更主要的是,晋国强大以后,贪欲更大,向东亡郑之后,势必向

西扩张,因而“阙秦”便势所必然。四层意思,三层言害,一层

言利,语语在理,句句动心,尤其是说晋不可信任和肆其西封势

必阙秦两层,令人毛骨悚然,不能不使秦穆公为之震动,有拔云

见日之感了。

烛之武的游说终于收到地预期的效果,“秦伯说(悦),与郑

人盟。”不只如此,还留下将士为郑镇守,以防备晋军入侵,自

己则率军回国。晋人见秦人背约,大势已去。尽管心中愤愤然,

但多方权衡之后,也不得不撤兵。

由上可知,开篇的两处伏笔,实际上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

事态的发展,烛之武的说辞,乃至最后的结局,无一不为这伏笔

所牵制。—正是在这种若隐若现的伏线贯穿下,将事件记叙得跌

宕起伏,扣人心弦,针密线合,天衣无缝。

(三)三抑三扬的情节美

《烛之武退秦师》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

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可是情节的推进变

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总体来说,其情节结构可以概括为

“三抑三扬的情节美”O

开篇写秦晋联合,攻城占地,直逼郑都,大有来势凶猛,锐

不可挡之势,郑国势单力薄,岌岌可危,朝不保夕,读者自然会

为郑国命悬一线而捏一把冷汗(抑)。第二自然段写佚之狐慧眼识

英雄,关键时刻荐举烛之武出使秦军,“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

秦君,师必退。”简简单单的十四个字,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

烛之武是一个可以解民于水火,救国于倒悬的乱世奇才。“必”,

一定,势必之意,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深刻了解和对其智慧才

干的坚信不疑。读到这里,我们又感觉到郑国安危系于一人,万

民生死系于一行的些许希望(扬)。这是一抑一扬。

烛之武应召进见郑君,却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

矣,无能为也已。”七十名朽,屈居“圉正”(相当于弼马温之

类的官职),英雄末路,壮志未酬,自然免不了牢骚满腹,自责

自怨。他是临阵退却还是义无反顾?读者不禁又为他,更为郑国

的命运担心(抑),及至郑伯反躬自省、自责致歉进而晓喻大义、

点明利害时,这份诚恳自责,这番透彻分析给烛之武以极大的思

想触动,他终于顾全大局,勇担重任,我们心神为之一震,郑国

或许有救(扬)?这是二抑二扬。

—结尾写子犯建议晋文公击秦,在这个秦背晋约援助郑国的

敏感时刻,这种原本就不牢实的盟国关系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和潜在危险。读之令人心神倍感紧张,似乎“山雨欲来风满楼”

(抑),可是晋文公一翻“不仁、不知、不武”的理性分析和清醒

判断果断地拒绝了子犯的建议,并最终撤军后退,这又让我们心

神舒缓,紧张化轻松(扬)。这是三抑三扬。

综上所述,《烛之武退秦师》的叙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张驰有度,曲折多变,这也是其情节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背诵课文。(每小组提问一两个学生)

四、布置赏析作业:—的游说艺术,人物形象的归纳C

第三课时

一、欣赏—的语言艺术: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1、让学生先挑出烛之武的语言,并说明他在什么情况下说

出何话。

2、分组讨论,每组各出一人,总结他们的看法。

3、教师归纳,并补充。

“晋侯、秦伯围郑”,大军兵临城卜,郑国危如累卵。受命

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只用了短

短的125字的说辞,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烛

之武巧妙的游说艺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以“利”巧攻心理。

晋国围攻郑国,本来不关秦国的事,秦国所以出兵,一是公

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秦晋同属于一个军事集团的,他们之间

有盟约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两

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

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单刀直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作为郑国的子民,先

讲自己国家的处境“既知亡矣”,隐含意思是说郑国灭亡是既定

的事实,所以也无法考虑郑国的利杳了,但郑国的土地最后被秦

国还是晋国得到呢?这还是个未知数。烛之武从这点做站在

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秦穆公的

好感;“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伯,让秦穆

公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

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秦穆公

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2)、以“害”巧析形势。

一从现实状况来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郑亡后

的情况如何呢?如果秦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越国以鄙远”,

是很难办到的,即使办到了,也是不好统治的;如果晋国得到了

郑国的土地,“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话,亡郑只能对晋国

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

之薄”。二从发展来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以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的存在,

从而快速作出决策,否则贻害无穷。烛之武说辞切中耍害,强而

有力,且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气势凌厉,锐不可当。

⑶、以“史、巧施离间。

烛之武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

派用场。

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见秦穆公之后,

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势的

同时:始终不忘离间两国关系。如果说在“亡郑”还是“舍郑”

的利害分析上,烛之武的挑拨离间还是隐性的话,那么他拿出历

史事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则是赤裸裸地挑拨秦

晋关系,以“夫晋,何厌之有?”把火烧得更旺,不仅使秦穆公

觉得枉费心机,又顿感危险将至。烛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拨离

问了“秦晋之好",真是妙哉!

烛之武游说的成功还取决于语言的得体。一个面临亡国之危

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

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重心长,迫使对方

就范。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完成了游说使命”

二、人物形象分析

1、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内容。

《烛之武退秦师》记叙的是秦、晋联合围攻郑国时的一个故

事。小小的郑国被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包围,可以说是危在旦夕。

紧急关头,勇于自责的郑文公采纳了慧眼识英才的佚之狐的建

议,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退兵。

_的中心人物烛之武,虽然因为此前郑文公有眼不识泰山埋

没人才而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不记前嫌C

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毅然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

才能,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秦伯,分化瓦解了秦、

晋的联盟。秦伯不但不再围郑,还与郑人结盟,消除了郑国的危

机。

2、人物形象归纳

(1)、烛之武: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

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⑶、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月,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

时度势,雄才大略。

三、探究学习。

如何看待佚之虎的人物形象。(伯乐还是狐狸)

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

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

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

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

运。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胸臧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

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

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据史

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

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

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

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

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

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6

[教学目标]

1、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

教案。

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设想]

1、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

2、适当补充《左传》中篇幅短小的—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3、可结合本课让学生了解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

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教学设计]

一、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可让

学生回忆

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

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

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

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

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

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

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

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

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

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

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二、让学生听—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

读音。

汜(fdn)南佚(yi)之狐夜缱(zhui)而出

亡郑以陪(bei)邻共(gong)其乏困阙(ju。秦

秦伯说(yu。)逢(pd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

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

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

助楚国,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教案》。

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

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

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

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

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

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

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

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二,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

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

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

小国一一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一一秦可以

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一一

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国郑形势图”,读过下文,

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

木段以简约之笔,涉了人之事。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

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

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

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

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

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缱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

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

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

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一一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