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1页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3页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4页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45回顾:世界文明起源的特点?独立发展;多元特征思考:结合图例,指出古代文明从诞生到公元5世纪的整体发展趋势?趋势:分布区逐渐扩大,由点及面,交流与联系增多。阅读P8课前导语,思考文明扩展、帝国兴起、文明交流三者间有何联系?

【学习聚焦】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

【学习聚焦】古代文明的区域性扩张促使波斯帝国等兴起,帝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古代文明区。

【学习聚焦】古代世界各地区的经贸往来,以及思想、文化和技术的传播是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古代文明的扩展古代世界的帝国(建立与统治)文明的交流与发展推动促进探究一:农耕文明如何扩展?1.方式(不同文明的特点)2.原因(必要性和可能性)探究二:帝国如何统治?1.帝国的形成2.帝国的统治探究三:文明的交流如何推动发展?1.交流的具体表现2.交流的历史作用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交流一.古代文明的扩展【课堂探究】结合教材,探究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扩展方式存在哪些不同?文明类型农耕文明海洋文明扩展方式影响因素扩展影响武力扩张1、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2、对土地的需求(生产、税收)移民(殖民)1、自身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的优势;2、自然条件的限制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可能性必要性亚述帝国【名词解释】帝国

狭义:形容由君主(皇帝)统治的强大国家;广义:形容国力强大、向外扩张、疆域辽阔的国家,而不限于君主制国家。古代世界的帝国基本上都是奴隶制大帝国。前16C-前11C埃及新王国前8世纪亚述帝国前6世纪—前4世纪晚期波斯帝国前336年—前323年亚历山大帝国前27年—1453年罗马帝国赫梯帝国前17C-13C末早期帝国二.古代世界的帝国赫梯人【知识关联】重点联系《选必三》武力战争: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文化发展:“希腊化时代”文化和古罗马文化人口迁徙:印欧人的迁徙(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雅利安人)商贸往来:“丝绸之路”(陆上、草原、西南、海上)自主复习:阅读课本P9-11,完成下表。三大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建立时间兴起地点征服地区衰亡公元前6世纪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北部公元前4世纪晚期,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所灭公元前4世纪晚期巴尔干半岛北部马其顿王国巴尔干半岛、埃及、两河流域、中亚、印度河流域帝国分裂成三个希腊化国家波斯人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选必三》第11课“希腊化世界”: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空间角度)“希腊化时代”:从亚历山大远征(前334年)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前30年)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时间角度)“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概念释读亚历山大远征时期“希腊化时代”“希腊化世界”时期前334年前323年前30年自主复习:阅读课本P9-11,完成下表。三大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建立时间兴起地点征服地区衰亡公元前6世纪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北部公元前4世纪晚期,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所灭公元前4世纪晚期巴尔干半岛北部马其顿王国巴尔干半岛、埃及、两河流域、中亚、印度河流域帝国分裂成三个希腊化国家公元前1世纪末意大利中部西班牙到两河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公元4世纪末帝国分裂成东、西两部分国王行省总督军区长官行政司法征税军事监督、制约波斯人担任最重要职务

【史料阅读】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古代伊朗史料选辑》波斯浮雕(纳贡)尽管波斯发行了官方货币,但民众缴纳的主要是实物。希腊人亚述人君主专制君权神授完善的税收体系完备的交通道路统一的货币制度经济与社会行省制政治中央地方二.古代世界的帝国1.波斯帝国(前6世纪—前4世纪晚期)波斯帝国境内有几条重要的驿道。最著名的是从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到帝国行政中心苏萨的“御道”,它全长2400多千米,设施完善,每隔25千米左右设一驿站,驿站备有马匹供信使使用。此外,从巴比伦开始的驿道有两条,分别通向波斯的波斯波利斯和中亚以及印度。通向中亚的驿道,构成了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完善的官僚体系(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文明交流:(1)在波斯帝国的统治下,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选必三》第6课(2)早在波斯帝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已经到达地中海东岸。(P12)二.古代世界的帝国2.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前323)中央:君权神授,君主专制推广希腊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地方:行省制,马其顿和希腊人担任要职文化政治破坏性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些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打断。影响亚历山大远征希腊:城邦底比斯被夷为平地,居民被卖为奴隶腓尼基:名城推罗被攻陷后,成年男性几乎被屠杀,妇女和儿童被卖为奴隶波斯:古城波斯波利斯遭到劫掠,波斯王宫被烧毁中亚:大量居民被屠杀或被迁移埃及文明希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积极性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希腊化时代”到来回忆:亚历山大维护帝国统治的措施?(纲要下)奴隶制君主专制制度;宣扬君权神授;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最重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在埃及,自称法老之子。(政权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在波斯,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沿用波斯帝国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员;穿波斯服装,推广波斯礼仪;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因袭旧制

巩固统治)文化政策: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学习聚焦】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是希腊文化与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相互影响的产物。影响亚历山大远征“希腊化时代”的表现“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①民族之间的交融a.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并保持着希腊人的生活方式。b.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托勒密埃及的统治者是马其顿人,他们为赢得埃及人的支持,有意戴上了传统的法老王冠。亚历山大远征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选二:感染疫病而亡),其帝国分裂成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希腊化时代”的表现——②促使希腊文化中心逐渐东移埃及亚历山大城托勒密埃及鼓励文化发展,亚历山大城成为埃及都城,城内的缪斯宫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学者前往研究。“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远征阅读选三第14课博物馆“希腊化时代”的表现

——③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希腊化时代”的表现——④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农民仍说着他们祖先的语言,保持他们原有的宗教和风俗。Ø历史纵横(第63页)

史料阅读(第63页)托勒密埃及经常让士兵借用埃及人的房屋。埃及人则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反抗:在鳄鱼城,我们发现原来用来安置军队的一些房屋,房顶已经被揭掉,门被墙封住了,那个地方修起了祭坛。他们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这些房子不致被占。——摘译自[美]威廉·弗格森《希腊帝国主义》◎马卡比

公元前168年,犹太祭司马卡比发动起义反抗塞琉古王国的起义。公元前165年,犹太人基本赢得独立,传统的犹太文化继续发展。说明文化差异使征服者与被征服者未能完全实现融合。“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远征从总体上看,“希腊化时代”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①文化交往体现为双向性,交互影响明显。②文化融合是军事征服的结果。③波及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具有多元性。④文化中心逐渐东移。⑤文化交往融合性与冲突性并存。据教材叙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有什么主要特征?◎帕加马遗址出土的宙斯祭坛(现存于德国)双向军事征服多元东移融合性亚历山大远征罗马建城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二.古代世界的帝国3.罗马帝国(前27年—395年)▲

2世纪初的罗马帝国王政时代(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帝制(元首制)罗马共和国:贵族共和制权力机构产生方式主要职责或说明执政官政府最高职务元老院权力中心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有两人,一年一任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有权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但其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特点:所有官职均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出任;带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罗马帝国:元首制(君主独裁统治)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崩溃,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实际掌握罗马国家大权,形成君主政治。政治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德国法学家耶林格罗马建城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习惯法BC450《十二铜表法》公民法目的: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形成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法律形式)万民法发展阶段:从公民法到万民法(适用范围)《罗马民法大全》6世纪意义: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完备阶段:形成体系地位: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法律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德国法学家耶林格基督教(1世纪诞生)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4世纪末)第一次分裂(11世纪)天主教(以罗马为中心)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第二次分裂(16世纪)天主教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等宗教二.古代世界的帝国3.罗马帝国(前27年—395年)经济与社会1.奴隶制罗马把大批战俘和被征服地区的大量居民卖为奴隶,奴隶制发展起来。罗马共和国晚期,战争带来的大量奴隶涌入罗马,出现了大型奴隶制庄园。(选二4)BC136年,西西里奴隶暴动BC104年,西西里第二次奴隶起义BC73年,斯巴达克起义2.海外贸易不同地区经济联系加强古罗马征服地中海周围的地区后,商贸逐渐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选二7)3.城市建设古罗马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成为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3世纪

集体住宅→4世纪

复合式公寓古罗马注意公共卫生和疫病防治(修建饮水道、下水道为重要工程;医院收治病患)二.古代世界的帝国3.罗马帝国(前27年—395年)文化古罗马继承并发展古希腊文化1.法律——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地位: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内容:以维护贵族和富人的财产利益为核心评价: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后来陆续颁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2.文学克莱修、西塞罗和维吉尔——罗马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3.史学李维《罗马史》、塔西佗《编年史》——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4.建筑万神殿、大竞技场5.历法凯撒时期制定的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大竞技场与内部构造三大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建立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晚期公元前27年衰亡公元前4世纪晚期,灭于马其顿帝国分裂为三个希腊化国家公元4世纪末帝国分裂疆域范围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统治概况1.政治:(中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君权神授(地方)行省制2.经济与社会:税收系统、货币制度、交通道路建设1.政治:(中央)君主专制(地方)行省制2.文化:推广希腊文化,促进文化交融1.政治:(中央)帝制(地方)行省制2.经济:发展海外贸易3.文化:基督教定为国教4.法律:罗马法三大帝国的共同特点有哪些?1.建立方式:依靠军事征服建立帝国2.版图:地跨亚非欧三大洲3.政治:实行君主专制、行省制如何看待文明的扩展?文明的扩张既带来充满血腥暴力的战争,造成深刻的灾难;同时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推动文明的发展。总趋势: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不断扩大。领域表现技术传播文化传播贸易往来农耕技术:西亚→中亚、欧洲、北非冶铁技术:西亚→埃及、希腊神话故事:西亚→希腊雕刻艺术:埃及→希腊东汉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腓尼基字母阿拉马字母古代西亚字母古代埃及字母古代印度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2世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字母文字:通过丝绸之路,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三.文明的交流课堂小结古代文明的扩展农耕文明:海洋文明:代表:条件:埃及新王国、西亚亚述帝国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②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③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代表:条件:古希腊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古代世界的帝国早期帝国:地跨三洲帝国:赫梯帝国、埃及新王国、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文明的交流交流领域:具体表现:技术、文化、贸易(武力扩张)(移民扩张)东西方交流(2021·湖南高考·12)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